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科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科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科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科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科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科學試卷一、選擇(請把正確的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1分,共計10分)1.下列關于光污染的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白天的強光才會造成光污染B.光污染只會影響我們的視力,不會對其他方面造成危害C.不合理的城市照明產生的光污染,不僅對人健康有害,還浪費了大量能源2.雨過天晴,空氣中漂浮著很多微小的水滴。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陽光分解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A.平面鏡 B.凸透鏡 C.三棱鏡3.驗證哪種金屬材料的導熱性能更強的實驗中需要設計()。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觀察實驗4.由于地球引力造成的現象是()。A.地震B(yǎng).雨滴下落C.回形針能被磁鐵吸引5.關于使用創(chuàng)可貼的注意事項,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傷口不干凈時不能貼B.沒有沾水的創(chuàng)可貼超過24小時后依然可以使用C.傷口已經感染、化膿時不能貼6.陶瓷被用作污水管道,是利用了它的()特性。A.易導電 B.易碎 C.耐腐蝕7.下列保溫瓶的設計中,不是保溫設計的是()。A.玻璃瓶膽 B.塑料外殼 C.兩層設計8.下列方法中不能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濃度的是()。A.選擇環(huán)保材料 B.用甲醛檢測儀檢測 C.用活性炭吸附9.以下選項中()不屬于仿生技術的應用實例。A.模仿鳥類飛行原理設計出的飛機B.模仿傳統(tǒng)建筑風格設計出的現代建筑C.模仿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結構開發(fā)的人工智能算法10.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贝瞬牧戏从车氖?)。A.指南針 B.造紙術 C.泥活字印刷術二、判斷(正確的在答題卡上涂T,錯誤的涂F,每小題1分,共計10分)11.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方的情況,這是光的反射。()12.彩虹光環(huán)最內側的顏色是紅色。()13.在制造“霜”的實驗中,加鹽的作用是為了讓霜看起來更白。()14.“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句話體現了露和霜形成的溫度不同。()15.海洋中的水吸收太陽的能量不斷蒸發(fā)是水循環(huán),陸地上的水不斷流進海洋也是水循環(huán)。()16.為了增強熱傳遞,電飯鍋全部使用容易傳熱的材料制成。()17.地球最內層是地殼,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18.撥打120急救電話時要說清楚急救詳細地址、患者的主要癥狀。()19.漂浮材料在自然狀態(tài)下,改變形狀也會下沉。()20.VR眼鏡可以長時間使用,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三、填空(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計9分)21.潛望鏡中的兩個鏡片可以讓光轉次彎。22.自然狀態(tài)下,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時,霜就不會出現了。23.在探究“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實驗中,在水中加入木屑是為了。24.微波爐加熱食物和烤火取暖都是利用了這種方式來傳遞熱量的。25.俗語“水往低處流”中所蘊含的科學道理是地球引力的方向是的。26.長白山天池是后形成的高山湖泊,其獨特的形成過程和壯麗的自然景觀,使之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和科研考察對象。27.冬天穿的棉衣里面的棉花差,而且在棉花的縫隙里充滿的空氣也不容易導熱,可以減緩人體熱量的散失。28.科學家們根據蛙眼的功能和特點,設計制造了“電子蛙眼”這類物品,這就是。29.科技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濟寧科技館有一個“VR眼鏡體驗館”,VR眼鏡的鏡片使用的是。四、科學探究.(把答案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共計21分)30.探究火山噴發(fā)的成因.(第(3)題2分,其余每空1分,共計10分)(1)實驗材料:、鐵盤子、土豆泥、番茄醬、、火柴。(2)實驗過程:①實驗中用番茄醬來模擬,用土豆泥來模擬。②將鐵盤里的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并在中間挖個小坑。往坑里倒入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坑口。③如圖所示給鐵盤加熱,觀察現象。(3)實驗現象:。(4)實驗結論: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火山噴發(fā)的原因是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壓力越,地殼運動破壞了地下的平衡時,巖漿受到,向上運動,遇到薄弱的地殼就會噴出地表。(5)這種實驗的方法叫做。31.探究水流對地表的影響。(第(3)題2分,其余每空1分,共計5分)實驗器材:大耗盤、泥土、油廠、卵石、裝滿水的噴壺。交驗過程:用泥土、沙手、碎石單車托盤上堆起上堆造型后,用噴壺灑水,觀察泥土、沙子、碎石和木的運動尺變化。實驗分析:(1)不斷酒求、土堆上會形成小溝谷,說明流水有作用。(2)部分泥土、沙子從土堆頂都運動到土堆底部,說明流水有作用。(3)在土堆底部形成沖積地形,說明流水有____作用。A.沉積 B.搬運 C.沖刷(4)實驗結論:水在地表流動過程中會。32.材料分析(每空1分,共計6分)仿生建筑是模仿自然界某些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而建造的建筑,其中有一類是薄殼結構的建筑。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較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各種蛋殼、貝殼、烏龜殼、海螺殼等都是一種曲度均勻、質地輕巧的“薄殼結構”。這種“薄殼結構”雖然很薄,但非常耐壓。(1)雞蛋殼很薄,你用一只手使勁握雞蛋,一般(填“能”或“不能”)把雞蛋握碎。(2)閱讀材料,分析雞蛋殼承重能力強的最主要原因是()。A.蛋殼本身非常堅硬B.蛋殼里面有蛋清、蛋黃支撐著C.蛋殼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3)列舉兩種根據薄殼結構設計的物品:、。(4)拱形結構和薄殼結構很相似,大多隧道頂部采用的都是拱形結構,這主要是因為拱形結構()。A.承重能力強 B.美觀 C.施工方便(5)“木拱廊橋屬于薄殼結構的應用。”這種觀點(正確/錯誤)。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陽光照射強烈時,某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墻等反射的光比較強,會干擾人們生活和工作,嚴重影響駕車人的視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這種光污染屬于白亮污染,不僅有白天的強光,還包括夜晚的燈光。光污染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視力問題,還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等。不合理的城市照明產生的光污染,不僅對人健康有害,還浪費了大量能源。故選C。2.【答案】C【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白光并不是單獨的一種色光,而是混合光,通過三棱鏡可以折射出赤、橙、黃、綠、靛、藍、紫七色。雨過天晴后天空中出現了美麗的彩虹,這是因為空氣中懸浮的小水滴將太陽光分散成七種顏色的光,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鏡的作用,將太陽光進行分解形成了色散現象。故選C。3.【答案】A【知識點】對比實驗【解析】【分析】對比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驗證哪種金屬材料的導熱性能更強的實驗需要設計對比實驗。故選A。4.【答案】B【知識點】重力【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這個力叫做地球引力。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雨滴下落是由地球引力造成的現象,地震是由于地殼的運動,回形針能被磁鐵吸引是由于磁鐵具有吸引鐵質物品的性質。故選B。5.【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創(chuàng)可貼,是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外科用藥。創(chuàng)可貼,又名"止血膏藥",具有止血,護創(chuàng)作用。它是由一條長形的膠布,中間附以一小塊浸過藥物的紗條構成。由于它的結構的限制,創(chuàng)可貼只能用于小塊的創(chuàng)傷應急治療,從而起到暫時的止血,保護創(chuàng)面的作用,使用時需要清潔創(chuàng)面,且傷口已經感染、化膿時不能使用,需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還應該注意,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如果過久地使用它,創(chuàng)可貼外層的膠布不透氣。就會使傷口和傷口周圍的皮膚發(fā)白,變軟導致細菌的繼發(fā)的感染。這樣就會使傷口更加的惡化。但請注意,一旦浸濕后,一定要更換,否則細菌會更容易進入傷口,使傷口惡化。故選B。6.【答案】C【知識點】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磚瓦、陶瓷都不是天然材料,都是人工制造出來的人工材料。它們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都是用黏土制造的。土是常見的天然材料,用途非常的廣泛,人們常以土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陶瓷易碎耐腐蝕,不易導電。陶瓷被用作污水管道,是利用了它的耐腐蝕特性。故選C。7.【答案】B【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熱水瓶能夠保溫,是由熱水瓶膽的構造特征所決定的。熱水瓶膽由兩層薄的玻璃外殼組成,兩層外殼之間抽去空氣,這樣熱的對流被切斷。所以,熱水瓶和玻璃杯相比,用熱水瓶裝熱水,可以讓里面的熱水涼得更慢一些;用熱水瓶裝冰塊,也可以讓冰塊融化得更慢一些。塑料外殼不是保溫瓶的保溫設計,故選B。8.【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甲醛又稱蟻醛。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甲醛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氣體之一。中國相關規(guī)定是室內空氣允許甲醛濃度最高值不得超過0.08毫克/立方米(約等于0.06ppm)。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環(huán)保材料、用活性炭吸附等方式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濃度,用甲醛檢測儀檢測只能檢測出甲醛濃度,不能降低甲醛濃度。故選B。9.【答案】B【知識點】仿生技術【解析】【分析】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制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科學。人類通過觀察植物、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很多東西。根據蒼耳的外表有很多鉤刺,容易附著在動物的皮毛上,受此啟發(fā)發(fā)明了粘扣;聲吶模仿了海豚;根據鳥身體的形狀改變了飛機的形狀,根據蒲公英發(fā)明了滑翔傘,根據章魚觸角的吸盤發(fā)明了吸盤掛鉤,模仿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結構開發(fā)的人工智能算法。模仿傳統(tǒng)建筑風格設計出的現代建筑不屬于仿生技術。故選B。10.【答案】C【知識點】印刷術【解析】【分析】北宋的平民發(fā)明家畢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制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故選C。11.【答案】正確【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直線傳播的。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方的情況,這就是運用了光的反射。題目說法正確。12.【答案】錯誤【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里,背對著太陽向空中噴水霧,水霧和三棱鏡分解太陽光的原理是相同的,也是由于陽光照射到空中懸浮的小水珠中,發(fā)生了色散,就形成了彩虹。彩虹按從外圈至內圈順序彩虹的顏色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題目說法錯誤。13.【答案】錯誤【知識點】水結冰過程中的變化;科學常識【解析】【分析】能利用金屬罐、冰鹽和溫度計來模擬霜和露的形成。在一個金屬罐內裝上冰,再用溫度計測量金屬罐內的溫度為一攝氏度,過一會兒,金屬罐的外壁上會有小水珠產生,是因為在零攝氏度以上的情況下,水蒸汽遇冷凝結成了小水珠。在另一個金屬罐內裝一些冰,再撒適量的鹽與冰混合,使冰的溫度下降,這時用溫度計的測量金屬關內的溫度為零下12攝氏度,過了一會兒,金屬罐的外壁上會有小冰晶產生,這是因為在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下。水蒸汽直接凝華,形成了小晶,這就是霜和形成的原因。題目說法錯誤。14.【答案】正確【知識點】水的三態(tài)變化【解析】【分析】能利用金屬罐、冰鹽和溫度計來模擬霜和露的形成。在一個金屬罐內裝上冰,再用溫度計測量金屬罐內的溫度為一攝氏度,過一會兒,金屬罐的外壁上會有小水珠產生,是因為在零攝氏度以上的情況下,水蒸汽遇冷凝結成了小水珠,形成了露。在另一個金屬罐內裝一些冰,再撒適量的鹽與冰混合,使冰的溫度下降,這時用溫度計的測量金屬關內的溫度為零下12攝氏度,過了一會兒,金屬罐的外壁上會有小冰晶產生,這是因為在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下。水蒸汽直接凝華,形成了小晶,這就是霜形成的原因。題目說法正確。15.【答案】正確【知識點】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解析】【分析】水循環(huán)包括海陸間大循環(huán)、陸地內部循環(huán)、海洋內部循環(huán)三種形式,特別是海陸間大循環(huán),實現了海洋和陸地的物質轉移和能量交換。河流中的水蒸發(fā)到空氣中,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匯聚在一起在某地區(qū)上方形成降水,這種水循環(huán)是陸地內循環(huán)。在太陽的照射下,地球水圈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海洋中和陸地上的水受熱蒸發(fā)成大氣水,大氣水遇冷又凝結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進行這種大規(guī)模的水循環(huán),地球表面才會發(fā)生滄桑巨變,萬物才會生機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不間斷循環(huán),水在地球上的循環(huán)產生了云、霧、雨、雪等天氣現象。題目說法正確。16.【答案】錯誤【知識點】熱傳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熱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熱傳遞的方式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熱在液體和氣體內部通過流動傳遞的方式叫熱對流;熱不接觸物體從熱源直接散發(fā)出去的方式叫熱輻射;熱通過相互接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熱傳導。不同材料的導熱性能不同,材料的用途也不一樣,電飯鍋的鍋底會用到傳熱快的熱的良導體,鍋把手會用到傳熱慢的熱的不良導體,防止燙傷。題目說法錯誤。17.【答案】錯誤【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解析】【分析】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三個圈層。

(1)地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由巖石組成,厚度各處不一樣。

(2)地幔:位于地殼以下地核之上,是巖漿的發(fā)源地。

(3)地核: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題目說法錯誤。18.【答案】正確【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當出現緊急情況需要撥打120急救電話時,我們切勿驚慌,保持鎮(zhèn)靜,講話清晰、簡練易懂,說清楚急救詳細地址、患者的主要癥狀等。題目說法正確。19.【答案】錯誤【知識點】物體的沉浮【解析】【分析】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自然狀態(tài)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們的漂浮能力與形狀無關,說明這種材料密度小,比水輕,容易漂浮在水面上,這樣的材料是漂浮材料。題目說法錯誤。20.【答案】錯誤【知識點】眼睛;科學常識【解析】【分析】VR眼鏡是由鏡身、鏡片、鏡蓋組成,VR眼鏡性能好壞主要由鏡片決定,鏡片質量越高,顯示的效果越好。經常使用VR眼鏡會損壞我們的身體健康,對視力影響較大。題目說法錯誤。21.【答案】兩次【知識點】制作潛望鏡【解析】【分析】潛望鏡內部上下拐角處各安裝一個平面鏡,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像通過兩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像。22.【答案】0【知識點】水的三態(tài)變化【解析】【分析】露是夜間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0℃以上)凝結成的小水珠,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0℃以下)凝華成的冰晶,當溫度升高后,就蒸發(fā)消失了。23.【答案】便于觀察熱傳遞的過程【知識點】熱傳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熱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熱傳遞的方式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熱在液體和氣體內部通過流動傳遞的方式叫熱對流;熱不接觸物體從熱源直接散發(fā)出去的方式叫熱輻射;熱通過相互接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熱傳導。在探究“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實驗中,在水中加入木屑是為了便于觀察熱傳遞的過程。24.【答案】熱輻射【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熱傳遞的方式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熱在液體和氣體內部通過流動傳遞的方式叫熱對流;熱不接觸物體從熱源直接散發(fā)出去的方式叫熱輻射;熱通過相互接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熱傳導。微波爐加熱食物和烤火取暖都是利用了熱輻射這種方式來傳遞熱量的。25.【答案】向下【知識點】重力【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圍的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這個力叫做地球引力。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會導致地球上的水往低處流。26.【答案】火山噴發(fā)【知識點】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噴發(fā)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巖小山、火山島、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噴發(fā)是引發(fā)地表變化的內在因素,其主要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長白山天池是一個火山口湖,由火山噴發(fā)形成。火山噴發(fā)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在火山口處形成盆狀凹陷,時間一長,積水成湖。27.【答案】導熱【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人體都是在不斷生成熱量的,如果生成的熱量擴散的太快,就會覺得很冷;如果控制擴散的速度,自然就會覺得暖和了。蓬松的棉花中保存了大量的空氣,而不流動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能力差,人體內的溫度不容易擴散到空氣中。28.【答案】仿生技術【知識點】仿生技術【解析】【分析】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制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科學。人類通過觀察植物、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很多東西??茖W家們根據蛙眼的功能和特點,設計制造了“電子蛙眼”這類物品;根據蒼耳的外表有很多鉤刺,容易附著在動物的皮毛上,受此啟發(fā)發(fā)明了粘扣;聲吶模仿了海豚;根據鳥身體的形狀改變了飛機的形狀,根據蒲公英發(fā)明了滑翔傘,根據章魚觸角的吸盤發(fā)明了吸盤掛鉤。29.【答案】放大鏡【知識點】放大鏡【解析】【分析】VR眼鏡是由鏡身、鏡片、鏡蓋組成,VR眼鏡性能好壞主要由鏡片決定,VR眼鏡的鏡片使用的是放大鏡(凸透鏡),鏡片質量越高,顯示的效果越好。30.【答案】(1)酒精燈;三腳架(2)巖漿;火山(3)加熱一段時間后,看到“火山口”會向外冒熱氣,這個現象代表地球內部巖漿在涌動,過一會它會從“火山口”溢或噴涌出來。(4)高;大;壓力(5)模擬實驗【知識點】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1)地殼深處的巖漿在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下,會沿著地殼薄弱的地方向上涌動,地殼一旦破裂,巖漿就會噴涌而出,形成火山噴發(fā)。由題可知,研究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實驗中我們需要用到酒精燈、三腳架、鐵盤子、土豆泥、番茄醬、火柴等實驗材料。

(2)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擬實驗,用番茄醬做巖漿,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狀。因此,土豆泥模擬火山,番茄醬模擬巖漿。

(3)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的模擬實驗,加熱土豆泥用的酒精燈模擬地球內部的熱量,用番茄醬做巖漿,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狀,做并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用酒精燈給混合物加熱。實驗時我們會看到:番茄醬從小洞向外溢出。

(4)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通過巖石空隙或裂縫向上運動。巖漿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遇到薄弱的地殼,就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

(5)模擬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研究對象的條件下進行觀察,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模擬實驗是科學實驗的一種基本類型,也是一種很好的科學研究方法。主要應用于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模擬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