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論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及其現(xiàn)實意義.doc_第1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論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及其現(xiàn)實意義.doc_第2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論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及其現(xiàn)實意義.doc_第3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論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及其現(xiàn)實意義.doc_第4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論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及其現(xiàn)實意義.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論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及其現(xiàn)實意義摘要:隱喻是兩個認知域的概念之間的映射,是人類用某一領域的經(jīng)驗來解釋或理解另一領域的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活動。空間隱喻是有理據(jù)的,而不是任意和約定俗成的,介詞在其空間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從具體到抽象的隱喻投射產(chǎn)生了大量不同的義項,發(fā)展了豐富多彩的隱喻含義,并最終形成了介詞的多義性網(wǎng)絡。介詞at-on-in構成了一個“點面體三位一體”的微觀系統(tǒng),它們的原型義及在時間、動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義延伸,值得進行系統(tǒng)性地研究分析。從認知學的角度運用空間隱喻對介詞慣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釋,對英語教學尤其是詞匯教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關鍵詞:介詞;空間隱喻;認知理據(jù);意象圖式Abstract:Asacognitiveactivityinwhichhumanbeingsusetheexperienceofadomaintoexplainorunderstandthatofanotherdomain,metaphoristhemappingofconceptsbetweenthetwocognitivedomains.Byanalyzingthecognitivemotivationofprepositionalspatialmetaphor,wecansafelyconcludethatprepositionshaveproducednumerousdifferentmeaningsanddevelopedcolorfulmetaphoricalconnotations,andthepolysemanticnetworkisthusformed.Illustratedbyat-on-in,theirprototypalmeaningsareexplainedandextendedtotime,actionsandabstractconcepts.Finally,thepaperpointsout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usingspatialmetaphortoexpoundprepositionalphrasesinEnglishteaching,particularlyinvocabularyteaching.Keywords:preposition;spatialmetaphor;cognitivemotivation;imageschemata傳統(tǒng)上,主要是修辭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和符號學家對隱喻進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語言學家對此是不屑一顧的,在他們看來,隱喻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討和分析。自1980年隱喻研究的代表人物G.La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問世以來,語言學家才開始全面反思和挑戰(zhàn)舊有的隱喻觀,認為隱喻無處不在,是人類對混沌世界的知識和抽象范疇進行有序組織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類用某一領域的經(jīng)驗來解釋或理解另一領域的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活動,即兩個認知域的概念之間的映射110。而這兩個領域之所以能夠產(chǎn)生映射,是緣于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相同或類似的認知結構模式意象圖式。何謂“意象圖式”?它是人們對某些有關聯(lián)的事物經(jīng)過長期的反復感知后,在大腦中形成的一種抽象的認知模式,是溝通抽象概念和具體意象的橋梁。意象圖式不僅是一個抽象的語義規(guī)則,更是一個基本的心理圖像。人腦在形成了某種意象圖式之后,就會不自覺地運用業(yè)已存在的圖式去認知新鮮、復雜或抽象的事物和現(xiàn)象,從而實現(xiàn)從一個認知域向另一個認知域的隱喻性映射,衍生出豐富多彩的隱喻含義。認知語言學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意象圖式來自于空間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這是因為空間作為認知客觀世界的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認知域中占據(jù)著核心地位。空間概念是人類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體的概念,在此基礎上,人們開始將諸如時間、動作、數(shù)量、身體狀況、心理活動、社會地位和價值觀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體的空間方位概念上,其結果便是空間隱喻的大量產(chǎn)生。一、介詞空間隱喻的認知理據(jù)人是萬物的尺度。在認知外部世界的過程中,人類以自身軀體為體驗基礎去構思情景、合成圖像,并細化成各種空間概念,最終通過不同的語言符號介詞固化下來。英語中共有100多個介詞,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間的,是人們對空間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語言表達形式之一,為抽象思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和路徑。然而,空間介詞往往表現(xiàn)得十分活躍,用法靈活多變,在固定短語中的意義尤為紛繁復雜,使得整個語言結構顯得無理據(jù)可尋,讓學習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確地運用介詞,已成為學習者是否真正掌握現(xiàn)代英語的標準之一。人類的思維和語言是不斷發(fā)展的,但相對于現(xiàn)實世界中無限的事物和現(xiàn)象而言,人類的詞匯畢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為每一種事物、每一種感覺和經(jīng)驗去創(chuàng)造完全獨立于其他詞匯的單詞也是沒有必要的,不符合語言發(fā)展的“經(jīng)濟原則”。為了認識和描寫未知事物和現(xiàn)象,人類依據(jù)已知的概念及其語言表達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時發(fā)揮驚人的想象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進行不尋常的并列,從而加深了我們對未知事物和現(xiàn)象的認識2。在這個過程中,隱喻起到了核心和關鍵的作用。任何語言都具有語義再生功能。按照認知語言學的假設,空間表達作為語義編碼的基礎,可以通過隱喻來表述更為抽象的概念。隱喻是語義引申的重要手段,具有空間指涉意義的介詞意象性強,自然成為隱喻引申的重要溫床,從而使空間介詞具有了多方位映射的特征。而在把空間概念作為源域投射到目標域上的過程之中,空間域的意象及內(nèi)在邏輯都會保留下來,這就形成了空間隱喻的基礎。我們之所以不能隨意用一個空間方位來描繪本體,是因為空間隱喻是有理據(jù)的,不是任意和約定俗成的。事實上,我們大部分概念都是根據(jù)一個或多個空間隱喻建構的142。根據(jù)原型理論,每個空間介詞的語義范疇是一個原型范疇,并在其空間概念的基礎上通過隱喻性映射發(fā)展了介詞的多義性,產(chǎn)生了大量不同的義項,并最終形成了介詞的多義性網(wǎng)絡。原型義在語義范疇中最為突顯、最具代表性,是人們最先認知,也是介詞最初獲得的義項,即“空間”義。其他義項把原型義作為認知參照點,通過家族相似性不斷向外延伸和擴展,形成一條相互關聯(lián)的意義鏈。如在onpinsandneedles中,由于on的原型義是“在之上,并與表面直接接觸”,所以在與無數(shù)的針尖接觸和摩擦后,肯定會感覺難受,這才有了“坐立不安”的語義。又如in的原型義是“在里面”,表示具體的空間方位,但在MarkisinlovewithMary一句中,表征容器意義的in則被投射到抽象的love之上。通過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的隱喻性投射,介詞發(fā)展了不同的義項,產(chǎn)生了豐富多彩的隱喻含義。盡管每個義項延伸和擴展的語義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交叉相似性,即邊緣義項的語義無論如何抽象,均與原型義有著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源域?qū)δ繕擞蛴成涞闹萍s和控制一直都沒有減弱,即目標域內(nèi)的意象圖式結構始終保持著源域的基因。二、介詞at-on-in的原型義及其意義延伸本文之所以選擇at-on-in為例,是緣于它們一起構成了一個“點面體三位一體”的微觀系統(tǒng),值得進行系統(tǒng)性地研究分析,而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列出的1877個詞組中,與它們相關的詞組數(shù)量分別為75個(at,所占比例為4%),170個(on,所占比例為9.1%)和281個(in,所占比例為15%),比例合計達到了28.1%,非常具有代表性。1.at-on-in“點面體三位一體”微觀系統(tǒng)空間性是人類最根本的身體經(jīng)驗,是人類與客觀世界互動而形成的最基本概念。多數(shù)介詞的原型義都與空間關系密切相關,因此理解它們的形象特征是理解其隱喻含義的重要前提。一般來說,介詞按維度可分為點、線、面、體四種類型。點,即無維度,形象特征最為簡單;線,即一維形象;面,即二維形象;體,即三維形象。at的原型義是將某處視為一點或指示較小的地點,如athand(在手邊);on的原型義是表示在表面上有接觸點,一個平面被另一個平面所支撐這一概念,如onboard(在船、飛機或車上);in的原型義是表示處于某個三維空間之中,其空間意義與容器的意象圖式相關聯(lián),如inthemiddleof(在的中間)。at-on-in的隱喻意義的構建就是由始發(fā)的空間域向其他認知域映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兩個各有差異但又相互聯(lián)系的認知域相互作用,兩個不同的語義場相互對立和對比。王寅認為,上述介詞被轉(zhuǎn)用來表示時間、動作和抽象思維等概念時,也大致遵循“點、面、體”系統(tǒng)對應映射規(guī)律。at-on-in“點面體”語義結構形成了一個跨概念域的隱喻微觀系統(tǒng),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為當代隱喻認知理論提供一個實例,同時對于英語教學也有著較為重要的參考意義3317。2.at-on-in的意義延伸(1)at-on-in在時間方面的意義延伸在人類的認知過程中,空間概念和時間概念是最為基本、也是最早被認知的,但時空觀念并不平衡,空間概念的出現(xiàn)先于時間概念,不借助空間隱喻的載體,就無法直接描述時間。因此表達時間概念時勢必要借用空間意象圖式來加以定義和界定。按照時間概念實際上是對空間概念的隱喻這一假設,英語在表達時間概念時有兩個相互參照的意象:時間點和時間段。at表示時間點,指極短的一瞬間,或作為按時間點考慮的時間段,如allatonce(立刻,馬上),attheageof(在歲的時候)。on指某一時段中的某一時間點,或兩個時間點的緊密接觸,表示比at更長的時間,如某日、某日某段時間,或修飾語+某日某段時間,如onthepointof(正要的時候),onschedule/time,onthehour(準點),onholiday(度假),onarainyday(雨天)。in表示時間時,通常是把事件或行為看做一個物體,物體穿過有界的空間與物體穿過容器所花的時間產(chǎn)生了空間和時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時間范圍內(nèi)就在容器里,在時間范圍外就在容器之外。由此可見in表示的是在某段時間里或某一個過程,時間跨度可以和空間一樣無窮大,如inthemorning(在早上),inthefuture(未來),inthecourseof(在期間),intheshortrun(近期內(nèi))。(2)at-on-in在動作方面的意義延伸at表示動作概念時,多表示在短暫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動作,如atthethoughtof(一想到就),atfirstsight(乍一看),atthementionof(一提到就);當at接在那些表示“急促、有力、迅猛”等含義的動詞之后,則隱喻性地暗指動作的能量聚集于一點,如shootat(向射擊),gaze/glance/stareat(盯著看),catchat(抓住)。on與表示動作概念的單詞連用時,其原型義“面”可隱喻性地表示“工作面”,含有“將某事置于之上,擔當或承擔”之義,如buildon(建立于),planon(打算),onguard(警戒)。此外,on還可隱喻行為對象或動作的持續(xù),如lookdownon(輕視),waiton(服侍),onthego/move(活躍,忙碌),ontheincrease(在增加中)。in表示動作時,通常把各式各樣的事件或活動當做容器,如果參加此活動或與此事件相關,就處于容器之中,如inblossom(開花),inoperation(運轉(zhuǎn)),pullin(進站),takepartin(參加)。(3)at-on-in在抽象概念方面的意義延伸at接表示數(shù)量、速度或價格等的單詞時,具有點性特征,表征點性概念,如atmost(至多),atanyblast(全力以赴),atthepriceof(以價格),atanycost(以任何代價);當它接在表示情感的形容詞之后,往往表示因某事(可視為一點)而引發(fā)的一定反應,如beamazed/shocked/surprisedat(對感到驚訝),bedelighted/happy/pleasedat(對感到高興),beangry/annoyed/furiousat(對感到生氣)。在同某些抽象概念共現(xiàn)時,on通常表示“面”、“上”等隱喻性概念,蘊涵“論/關于”等意義,如onrecord(紀錄在案),onthewhole(大體上),onthepartof(就而言),throw/castlighton(解釋,說明)。in后接表示抽象概念的單詞時,隱喻為精神、情感、權力等被某種狀態(tài)包圍,如ingoodspirits(心情好),inhotwater(處于困境之中),inpanic(驚恐地),inpower(掌權)。三、介詞空間隱喻在教學中的現(xiàn)實意義在語言系統(tǒng)中,介詞屬于封閉型詞類,在偌大的詞匯庫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使用頻率卻非常高。這與英美人的表達習慣有關,更重要的是,它用法簡練、表達靈活,特別是可以和其他詞類搭配,構成介詞隱喻,在其原型義的基礎上延伸和拓展出眾多的義項。這種“以空間概念意義為源域向其他認知域映射而獲得抽象意義的認知方式揭示了認知思維和語言表達之間最本質(zhì)的聯(lián)系”4,對于語言教學和學習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尤其是在詞匯教學中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語法學家常說英語是介詞的語言。相比其他詞類,介詞最容易被用于隱喻映射,它們最初的文字意義大都表征空間關系,繼而喻指時間關系,然后逐漸地引申到許許多多其他的關系。任何概念都具有無限可分的特點,任何原始概念都是下一級新生概念的起點,而不是概念衍生的終點??臻g介詞的語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抽象思維的完善不斷得到豐富,從而由原型義衍生出更多的邊緣義項。只要有人類社會的存在,空間介詞的語義延伸就會永不停息。英語是最具一詞多義特性的語言,但大多數(shù)學習者在學了原型義后對其他義項關注不夠。其原因在于他們往往未能認識到各個義項的隱喻理據(jù),對隱喻中本體和喻體之間的映射規(guī)律認識不足,無法真正掌握多義性。如果能從認知角度解釋或理解介詞的空間意義及其隱喻意義,明晰詞組或短語中所包含的隱喻概念,將會把學習者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習得創(chuàng)造性活用語言的能力。本族語者由于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這種體驗,不再需要有意識地推理。而非本族語的學習者則有必要弄清楚隱喻的軌跡,了解詞義構建與轉(zhuǎn)換的理據(jù),體驗類似習得母語一樣的隱喻化心路歷程。今天,我們?nèi)裟苷莆者@種隱喻認知理論,將“隱喻能力置于與語法能力和交際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3326,在英語介詞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空間隱喻概念,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