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飲加減治療54例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doc_第1頁
桑菊飲加減治療54例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doc_第2頁
桑菊飲加減治療54例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doc_第3頁
桑菊飲加減治療54例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桑菊飲加減治療54例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杜佐暢 浙江省平陽縣中醫(yī)院針推科浙江省平陽縣325401 【摘要】目的:探討桑菊飲加減治療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08例支氣管炎患者,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口服急支糖漿治療,研究組應用桑菊飲加減治療。結(jié)果: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48%(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急支糖漿(由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Z33020852),20ml/次,3次/d,1個療程為7d。研究組應用桑菊飲加減治療,方藥組成:桑葉7.5g,杏仁6g,菊花3g,薄荷2.5g,連翹5g,桔梗6g,蘆根6g,甘草2.5g。方藥加減:咳嗽甚者加牛蒡子、前胡、浙貝母;咽癢甚者加蟬蛻;熱灼肺津口咽干燥者加天花粉、南沙參;肺熱甚者加魚腥草、黃芩;風熱傷絡且痰中帶血者加側(cè)柏葉、白茅根、藕節(jié)、生地;咽痛聲撕者加馬勃、射干;風熱夾暑濕者加香薷、荷葉、佩蘭、藿香等。 1.3觀察指標 (1)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相關標準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兩組主癥與次癥均以積分法表示,其中咳嗽、咳痰為主癥,根據(jù)輕、中、重度分別記2、4、6分;涕黃咽干等為次癥,根據(jù)輕、中、重度分別記1、2、3分。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降低在95%以上;有效:臨床癥狀與體征顯著好轉(zhuǎn),證候積分降低在70%95%;改善: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證候積分降低在30%69%;無效:上述癥狀無變化,證候積分降低在30%以下??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改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觀察兩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以率(%)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30%,對照組為81.48%,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用藥期間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 3討論 支氣管炎屬于中醫(yī)學中的“咳嗽”范疇,在中醫(yī)內(nèi)科中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研究發(fā)現(xiàn),咳嗽是由于內(nèi)傷或外感等多因素致使肺氣上逆、肺失清肅的病證。目前,風熱咳嗽是咳嗽的主要臨床證候,表現(xiàn)為咳嗽、咳聲嘎啞、氣粗、痰液黃稠或黏稠、咳痰不爽,咽痛口干喉燥,常伴有頭痛、黃涕、惡風、有汗等癥,且苔薄黃,脈浮數(shù)。風熱咳嗽的主要病機為肺失清肅、風熱犯肺,故應以宣肺止咳、疏風清熱之法予以施治。桑菊飲始見于溫病條辨,主要由桑葉、杏仁,菊花、薄荷、連翹、桔梗、蘆根、甘草等藥物組成。方藥中桑葉與菊花為主法,可疏散上焦之風,甘涼輕清止咳嗽;薄荷、桔梗、杏仁為輔藥,其中薄荷助桑葉、菊化以疏散上焦風熱,桔梗、杏仁宣肺止咳;連翹、蘆根為佐藥,連翹質(zhì)輕而苦辛寒,清熱透表,蘆根清熱生津;甘草為使藥,具有調(diào)和諸藥之功,與桔梗配伍利咽止咳。上述方藥共奏疏散上焦風熱,宣暢肺氣,解表證、止咳嗽之功效。加減方藥中牛蒡子、前胡、浙貝母止咳宣肺;蟬蛻止癢疏風;天花粉、南沙參清熱生津;魚腥草、黃芩清肺泄熱;側(cè)柏葉、白茅根、藕節(jié)、生地止血涼血;馬勃、射干清熱利咽;香薷、荷葉、佩蘭、藿香等清熱解暑濕。有學者對35例支氣管炎患者應用了桑菊飲治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