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新風量檢測作業(yè)指南.doc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0/28/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1.gif)
![室內新風量檢測作業(yè)指南.doc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0/28/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2.gif)
![室內新風量檢測作業(yè)指南.doc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0/28/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3.gif)
![室內新風量檢測作業(yè)指南.doc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0/28/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4.gif)
![室內新風量檢測作業(yè)指南.doc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0/28/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e7d07e7f-7563-49ae-8c9a-11084d0186d45.gif)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室內新風量檢測作業(yè)指南1 編制目的 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對采用中央空調的工程,應進行室內新風量的檢測,特制定本作業(yè)指南。2 適用范圍適用于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半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室內新風量檢測。應優(yōu)先采用CO2示蹤氣體法檢測新風量,對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抽檢的房間面積500m2時,可采用風管法檢測新風量。如能確定進入室內的空氣全部為新風時,優(yōu)先采用CO2示蹤氣體法檢測新風量;如送入室內的空氣是新風與回風混合后的空氣,則應采用風速、風量法檢測出總送風量后,根據實測新回風比計算出新風量。3 術語3.1 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是指系統(tǒng)所有空氣處理設備集中設置在一個空調機房內的中央空調系統(tǒng)。3.2 半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是指系統(tǒng)除設集中空調機房外,還設有分散在空調房間的空氣處理裝置的中央空調系統(tǒng)。第一法 CO2示蹤氣體法4 檢測依據公共場所室內新風量測定方法 GB/T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蹤氣體濃度衰減法。在待測室內通入適量CO2示蹤氣體,由于室內、外空氣交換,CO2示蹤氣體的濃度呈指數(shù)衰減,根據濃度隨著時間的變化的值,計算出室內的新風量,再根據室內設計人數(shù),計算出人均新風量結果。6 儀器和材料6.1 輕便型CO2氣體濃度測定儀,最低檢出限1ppm,可連續(xù)自動測讀。6.2 搖擺電扇。6.3 CO2示蹤氣體。7 測定步驟7.1 室內空氣總量的測定7.1.1 用尺測量并計算出室內容積V1(m3)。7.1.2 室內應無家具等物品,用尺測量并計算出室內梁、柱等凸出物的總體積V2(m3)。7.1.3 計算室內空氣容積,見式7.1。 (7.1)式中:室內空氣容積,m3; 室內容積,m3; 室內物品容積,m37.2 檢測點的設置室內CO2濃度檢測點數(shù)應按表7.2設置,當房間內有2個及以上檢測點時,應采用對角線、斜線、梅花狀均衡布點。表7.2 室內CO2濃度檢測點數(shù)設置房間使用面積(m2)檢測點數(shù)(個)50150,1002100,700圓環(huán)數(shù)(個)3456測點編號測點到管壁的距離(r的倍數(shù))10.100.100.050.0520.300.200.200.1530.600.400.300.2541.400.700.500.3551.701.300.700.561.901.601.300.771.801.501.381.901.701.591.801.65101.951.75111.85121.95 JGJ/T 177-2009附錄E的相關規(guī)定適用不同截面風管的測點布置,因此不推薦使用DGTJ08-802-2005的測點布置方法。11.2.3 管壁測孔開口要求如果管道上有預留測孔的,則優(yōu)先利用預留測孔并注意核查測孔開設與規(guī)范要求是否一致。如果管道上沒有預留測孔或預留測孔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則根據管道類型及其規(guī)格按下列要求在管道一側或兩側開設測孔。矩形風管測試斷面測點孔應開在長邊上,如果短邊長超過了皮托管或風速儀測桿長度,則還應該在別一長邊對應的位置上開孔,以保證測桿能到達測點位置測取風速。圓形風管測試斷面測點孔開在正交線兩則,如果管徑超過了皮托管或風速儀測桿長度,則應按正交線開四個孔,以保證測桿能到達測點位置測取風速。測孔大小應比風速儀測桿最粗直徑或皮托管直徑大2mm,檢測工作結束后,應用橡膠塞或軟木塞封堵,風管有保溫的則應恢復保溫。11.2.4 風管截面尺寸測量管道測試截面位置確定后,應先測量管道的尺寸并對照規(guī)范要求確定測點數(shù)目及各測點距離管壁的距離。11.3 測量管內風速法測量風量時,其風速的取得可以用風速儀直接測得或用皮托管加微壓計測得動壓后換算成風速,相應的可以將這二種不同的檢測方法分為:風速法和風壓法。11.3.1 風速法11.3.1.1 準備工作:調節(jié)風速儀的零點與滿度。11.3.1.2 風管內平均風速()的測定:將風速儀放入風管內,測定各測點風速,以全部測點風速算術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11.3.1.3 計算公式如下: (m3/h) (11.3.1)風管實測風量,m3/h風管實測平均風速,m/sF風管測試截面斷面積,m2儀器修正系數(shù)儀器顯示風速與實際風速是否需要修正及其修正系數(shù),應以“儀器檢定后確認使用報告”為準。11.3.2 風壓法11.3.2.1 準備工作:檢查微壓計顯示是否正常,微壓計與皮托管連接是否漏氣。11.3.2.2 動壓(Pd)的測量:將皮托管全壓出口與微壓計正壓端連接,靜壓管出口與微壓計負壓端連接。將皮托管插入風管內,在各測點上使皮托管的全壓測孔正對著氣流方向,偏差不得超過10,測出各點動壓。逐點進行測量,每點宜進行2次以上測量,取平均值。11.3.2.3 新風溫度(t)的測量:一般情況下可在風管中心的一點測量。將水銀玻璃溫度計或電阻溫度計插入風管中心測點處,封閉測孔,待溫度穩(wěn)定后讀數(shù),不能將溫度計取出后再讀數(shù)。11.3.2.4 皮托管法風量(Q)的計算: 均方根法計算平均動壓公式如下: (11.3.2-1)式中:、. 各測點的動壓值,Pa; 為測試截面的平均動壓值, Pa; n 為測試截面上測點的總個數(shù),個。測試截面平均風速按下式計算:或 (11.3.2-2)式中: 測試截面上的平均風速,m/s; 皮托管的風速修正系數(shù)(檢定或校準證書給出的修正系數(shù)); 皮托管的風壓修正系數(shù)(檢定或校準證書給出的修正系數(shù)); 空氣密度,kg/m3,; B 大氣壓力,hPa(百帕) t 管內空氣溫度,實測風量(Q)的計算公式如下: (m3/h) (11.3.2-3)式中:Q 通過測試截面的風量,m3/h;F 測試截面面積,m2;12 風口風速法12.1 風口風速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風口為格柵或網格風口時,可用葉輪式風速儀緊貼風口平面測定風速,當風口面積較大時,可用定點測量法,測點不應少于5個,計算在風口斷面的平均風速,檢測方法如圖12.1-1;2 當風口為散流器風口時,檢測方法如圖12.1-2,并對結果進行修正。 圖12.1-1 各種形式風口測點布置 圖12.1-2 用風速儀測定 a較大矩形風口;b較小矩形風口; 散流器出口平均風速 c條縫形風口; d圓形風口3 當風口為條縫形風口或風口氣流有偏移時,應臨時安裝長度為0.51.0m斷面尺寸與風口相同的短管進行測定。4 風口的平均風速按下式計算: (m/s) (12.1-1)式中: 風口測試斷面上的平均風速,(m/s); Vi 第i個測點的風速,(m/s); n 測點總數(shù),(個) 注:風口測點布置方法可參照DGTJ08-802-2005之4.2.2的有關要求。5實測風量(Q)的計算公式如下: (m3/h) (12.1-2)式中:Q 通過測試風口的風量,m3/h; K1 風口修正系數(shù),防雨百葉風口取0.7,雙層百葉風口取0.8,單層百葉風口取0.85,網狀風口取0.9,敞口風口取1.0;K2 儀器修正系數(shù); F 風口測試斷面面積,m2;12.2 風口風量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2.2.1 測量儀表:風速儀或風量罩,宜采用風量罩。12.2.2 檢測方法 風速計法:可采用12.1之1和2的方法或制作輔助風管進行檢測。輔助風管的截面尺寸應與風口內截面尺寸相同,長度不小于2倍風口邊長;利用輔助風管將待測風口罩住,保證無漏風;在輔助風管出口平面上,按測點不少于6點均勻布置測點;依據儀表的操作規(guī)程,用風速儀測定各點風速;以風口截面平均風速乘以風口截面積計算風口風量,風口截面平均風速為各測點風速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風量罩法:根據待測風口的尺寸、面積,選擇與風口的面積較接近的風量罩罩體,且罩體的長邊長度不得超過風口的長邊長度的3倍;風口的面積不應小于罩體邊界面積的15%,選擇合適的罩體后,打開測量儀表,檢查儀表正常,使儀表的各項設定滿足使用要求;確定罩體的擺放位置來罩住風口,風口宜位于罩體的中間位置;保證無漏風,觀察儀表的顯示值,待顯示值趨于穩(wěn)定后,讀取風量值,依據讀取的風量值,考慮是否需要進行背壓補償,當風量值1500m3/h時,無需進行背壓補償,所讀風量值即為所測風口的風量值;當風量值1500 m3/h時,使用背壓補償擋板進行背壓補償,讀取儀表顯示值即為所測的風口補償后風量值。13 各房間人均新風量的計算13.1 當一個房間里有若干個送風管路供給,根據新風補給方式分別檢測再累積計算。13.2 當一根新風管路供給多個房間,能直接檢測待檢房間新風量的,應直接測定。13.3 當一根新風管路供給多個房間,由于條件限制不能直接檢測待檢房間新風量的,根據設計圖紙確定每個獨立機組所控制的房間總數(shù)(個)、各房間面積(M)、控制區(qū)域總面積(MT),再將總新風量通過計算分解到每個房間,得到每個房間的新風量()。 (13.3)式中: 房間新風量(m3/h) 每個獨立機組的總新風量(m3/h) 房間面積(m2) 控制區(qū)域內房間總面積(m2)13.4 根據上述每個房間的新風量,依據設計或規(guī)范要求,按照功能區(qū)域內的設計人數(shù),計算出各房間人均新風量。Qs/人數(shù) (13.4)式中: 新風量(m3/ hp)14 抽樣14.1 抽樣規(guī)則參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2010)中有代表性自然間抽樣原則,結合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中風口系統(tǒng)風量抽樣原則,隨機產生抽檢房間。對于由獨立新風補給的半集中式中央空調系統(tǒng),抽檢量不少于同一功能類型房間總數(shù)的5%,且不少于3間,當房間總數(shù)少于3間時,應全數(shù)檢測。預計抽檢同一功能類型房間數(shù)大于(不同風量)獨立新風補給系統(tǒng)數(shù)時,各隨機抽取的房間應覆蓋全部(不同風量)新風補給系統(tǒng);預計抽檢同一功能類型房間數(shù)小于(不同風量)獨立新風補給系統(tǒng)數(shù)時,隨機抽取的房間應在不同(不同風量)新風補給系統(tǒng)中產生。如果有安裝不只一個獨立新風補給系統(tǒng)的房間時,則該房間必須是抽檢對象。 對于新風與回風混合的集中式中央空調系統(tǒng),抽檢量不少于房間總數(shù)的5%,且不少于3間,當房間總數(shù)少于3間時,應全數(shù)檢測。預計抽檢房間數(shù)大于房間功能類型數(shù)時,各隨機抽取的房間應覆蓋全部房間功能類型;預計抽檢房間數(shù)小于房間功能類型數(shù)時,隨機抽取的房間應在不同房間功能類型中產生,但必須覆蓋主要功能房間(主要功能房間必須是抽檢對象)。例如影劇院的劇場為主要功能房間(其他功能類型有放映室、辦公室、休息室等),當僅有一個劇場時,該劇場必須抽檢,當有不只一個劇場時,則按上述抽樣原則產生抽檢對象。14.2 抽樣方法抽樣時,所有房間應按不同功能、不同新風補給類型、或相同補給類型但不同設計風量的新風補給系統(tǒng)來劃分,匯總后產生樣品集。再根據上述抽樣規(guī)則隨機抽取樣品,隨機抽取的樣品須符合隨機數(shù)的產生及其在產品質量抽樣檢驗中的應用程序GB/T 10111-2008中的相關要求。14.2.1 房間的編號所有房間應有唯一確定編號。房間的編號可按設計要求來統(tǒng)計,當設計未明確時,可自行編號。采用自行編號的,應在新風量檢測實施方案中明確編號規(guī)則。自行編號時,應結合建筑整體形狀及其房間分布格局連續(xù)編號。如果建筑外形為規(guī)則矩形,房間分布在外圈時,可按方位來編號。首先明確第一個房間的位置,再按方位由南向北,自東向西進行編號。編號可采用三段法,第一段為數(shù)字(二位數(shù))表示樓層;第二段為英文字母表示方位:E為東、ES為東南、S為南、 WS為西南、 W為西、WN為西北、N為北、EN為東北;第三段為數(shù)字(二位數(shù)或三位數(shù),根據同一方位房間總數(shù)確定)表示房間順序,某個方位有不至一個房間時,按照由東向西、由南向北的順序連續(xù)編號。如果房間不只分布在外圈,有中圈或內圈的,編號可采用四段法編號,增加一個表示內、中、外圈的字母段放在最后。如果建筑外形為不規(guī)則棱形、橢圓及圓形,房間分布在外圈時,可按時鐘法來編號。首先面對建筑,確定某個時間(如六點、十二點)的房間為起始房間,再順時針連續(xù)編號。編號采用三段法,第一段為數(shù)字(二位數(shù))表示樓層;第二段為英文字母表示房間分布位置(內、中、外圈);第三段為數(shù)字表示房間順序。14.2.2 房間功能統(tǒng)計方法房間功能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統(tǒng)計,當設計未明確時可按實際使用功能要求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時應列出所有房間。相同功能房間的新風補給類型基本相同,但也有可能存在差異,統(tǒng)計時應體現(xiàn)房間的新風補給類型及其設計風量的差異,也即應在已統(tǒng)計出的房間標注出其新風補給類型及新風補給系統(tǒng)的設計風量。匯總時,先剔除無新風補給的房間,再將功能相同、新風補給類型相同、新風補給系統(tǒng)的設計風量相同的房間統(tǒng)計出具體數(shù)量,完成樣品集構建。14.2.3 樣品產生方法隨機數(shù)的產生及利用隨機數(shù)進行隨機抽樣的方法應符合隨機數(shù)的產生及其在產品質量抽樣檢驗中的應用程序GB/T 10111-2008的相關要求。抽樣方法及生成隨機數(shù)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實際工作中僅采用其中的一種,而不是全部時,應在新風量檢測實施細則中明確抽樣及生成隨機數(shù)的方法。隨機抽樣產生的樣品房間可以另外賦予樣品編號,但應與實際房間編號有對應關系。14.3 重新抽樣規(guī)定當按上述方法抽取的樣品房間,檢測結果出現(xiàn)不合格時,應由系統(tǒng)安裝、調試單位負責整改。復試時,應按上述方法重新抽樣,不合格房間所屬樣品集的抽樣比例要增加一倍,直至檢測合格。為避免大量出現(xiàn)不合格的情況,新風量檢測應在通風與空調系統(tǒng)調試合格、通風與空調系統(tǒng)性能檢測合格、通風與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性能檢測合格的基礎上開展。15 結果判定15.1 抽檢房間新風量標準1、該房間設計有明確新風量的,按該設計值;設計有明確各功能房間人均新風量標準及各房間設計人數(shù)的,按該房間功能及其人數(shù)計算出總新風量。2、該房間設計未明確新風量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聽評課怎么記錄
- 合伙經營協(xié)議書范文(10篇)
- 2024年學校體育教師專業(yè)技術工作總結(5篇)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第11課 北洋政府的黑暗統(tǒng)治》聽課評課記錄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4.2《代數(shù)式》聽評課記錄
- 2025年度建筑行業(yè)物流配送車輛更新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電制造合伙協(xié)議書
- 普羅米修斯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八下數(shù)學4.2一次函數(shù)聽評課記錄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9.1《美洲概述》聽課評課記錄
- 圣三國蜀漢傳攻略
- 2021屆高考英語887核心詞(打印、詞頻、出處、例句、背誦)
- 天津市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地址醫(yī)療機構名單
- 公司機關管理類責任矩陣
- 山東省青島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qū)劃代碼
- 《鉆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樹脂技術要求》
- 數(shù)學-九宮數(shù)獨100題(附答案)
-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XX支行 關于綜合評價自評情況的報告
- 2010年宣武區(qū)第六屆中小學生地理知識競賽題庫
- QC課題提高檢查井周邊壓實
-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征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