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科版選修四 2.1化學反應的方向 課件(30張).ppt_第1頁
魯科版選修四 2.1化學反應的方向 課件(30張).ppt_第2頁
魯科版選修四 2.1化學反應的方向 課件(30張).ppt_第3頁
魯科版選修四 2.1化學反應的方向 課件(30張).ppt_第4頁
魯科版選修四 2.1化學反應的方向 課件(30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jié)化學反應的方向 水總是自發(fā)地由高處往低處流 自然界中有許多自然而然發(fā)生的現象 請同學們聯系生活知識 列舉一些能自動發(fā)生的例子 自然界中水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 電流總是從電位高的地方向電位低的地方流動 室溫下冰塊自動融化 墨水擴散 食鹽溶解于水 火柴棒散落等 鎂條燃燒 酸堿中和 鐵器暴露在潮濕空氣中會生銹 甲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就燃燒 鋅與cuso4溶液會自動反應生成cu和znso4等 這些過程都是自發(fā)的 其逆過程就是非自發(fā)的 1 自發(fā)過程 在一定條件下 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動進行的過程 2 自發(fā)反應 在給定的一組條件下 一個反應可以自發(fā)地進行到顯著程度 就稱為自發(fā)反應 歸納小結 如何判斷一個過程 一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 探究 以 物體由高處自由下落 為代表 探究自發(fā)過程中有哪些變化趨勢 自然界中水總是從高處往地處流 電流總是從電位高的地方向電位低的地方流動 共同點 高能向低能轉化 觀察下列幾個自發(fā)進行的化學反應 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鈉與水反應2na s 2h2o l 2naoh aq h2 g h 368kj mol鐵生銹 3fe s 3 2o2 g fe2o3 s h 824kj mol氫氣和氧氣反應 2h2 g o2 g 2h2o l h 571 6kj mol 共同點 h 0 放熱反應 高能向低能轉化 思考與交流 共同特點 h 0即放熱反應放熱反應使體系能量降低 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 h 0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 一般情況下 h 0即放熱反應 易發(fā)生自發(fā)反應 日常生活中長期積累的經驗而總結得到一條經驗規(guī)律 能量判據 焓判據 體系趨向于從高能狀態(tài)轉變?yōu)榈湍軤顟B(tài) 這時體系會對外做功或者釋放熱量 h 0 歸納與總結 二 反應焓變與反應方向 焓判據 nh4hco3 s ch3cooh aq co2 g ch3coonh4 aq h2o l h 37 30kj mol 自發(fā)反應一定要 h 0 結論 h 0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 自發(fā)反應不一定要 h 0焓變是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一個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 思考與交流 h 56 7kj mol h 74 9kj mol h 37 3kj mol 墨水 氣體擴散 固體的溶解 下課鈴一響教室里會怎樣 你能發(fā)現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件之間的聯系嗎 食鹽溶于水 紅墨水滴到水中擴散 香水擴散 這些過程都是自發(fā)過程 這一類自發(fā)過程與能量狀態(tài)的高低無關 思考與交流 熵 s 1 描述體系混亂度的物理量2 符號 s單位 j mol 1 k 1 3 大小判據 1 物質的混亂度 體系混亂度越大 熵值越大 2 同一條件 不同物質的熵值不同 3 物質的存在狀態(tài) s g s l s s 4 反應熵變 1 符號 s 2 表達式 s s總和 生成物 s總和 反應物 3 正負判斷 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 s 0 熵增加反應 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 s 0 熵減小反應 1 冰 液態(tài)水 水蒸氣2 氯化鈉晶體溶于水3 自發(fā)進行的吸熱反應 n2o5分解 2n2o5 g 4no2 g o2 g h 56 7kj mol碳酸銨的分解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h 74 9kj mol 共同點 熵 s 增加 探究 下列自發(fā)過程熵變的特點 注意 1 熵變只是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一種因素 2 熵變 s 只決定于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 與變化的途徑無關 3 熵判據只判斷一定條件化學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 與化學反應速率無關 自發(fā)過程的兩大變化趨勢 1 能量趨于減小 焓減 2 混亂度趨于增大 熵增 三 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 在與外界隔離的體系中 自發(fā)過程將導致體系的熵增大 這一經驗規(guī)律叫做熵增原理 是在用來判斷化學反應方向時就稱為熵判據 自發(fā)反應一定是熵增加的反應嗎 2al s fe2o3 s al2o3 s 2fe s s 39 35j mol 1 k 1 結論 s 0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 自發(fā)反應不一定要 s 0 思考與交流 熵變也是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一個因素 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化學反應的最終判據到底是什么呢 h t s 四 焓變與熵變對反應方向的共同影響復合判據 當 h t s 0時 反應自發(fā)進行 當 h t s 0時 反應不自發(fā)進行 當 h t s 0時 平衡狀態(tài) 需要注意 1 很多情況下 簡單地只用其中一個判據判斷同一個反應 可能會出現相反的判斷結果 所以應兩個判據兼顧 由能量判據 以焓變?yōu)榛A 和熵判據組合成的復合判據將更適合于所有的過程 2 過程的自發(fā)性只能用于判斷過程的方向 不能確定過程是否一定會發(fā)生和過程發(fā)生的速率 例如 涂有防銹漆和未涂防銹漆的鋼制器件 其發(fā)生腐蝕過程的自發(fā)性是相同的 但只有后者可以實現 3 在討論過程的方向時 指的是沒有外界干擾時體系的性質 如果允許外界對體系施加某種作用 就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 如 水泵可以把水從低水位升至高水位 用高溫可使石灰石分解 高溫高壓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例子 實現后者的先決條件是要向體系中輸入能量 該過程的本質仍然是非自發(fā)性的 課堂達標測試 1下列過程是非自發(fā)的是 a 水由高處向低處流b 天然氣的燃燒c 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d 室溫下水結成冰2碳酸銨 nh4 2co3 在室溫下就能自發(fā)地分解產生氨氣 對其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其分解是因為生成了易揮發(fā)的氣體 使體系的熵增大b 其分解是因為外界給予了能量c 其分解是吸熱反應 據能量判據不能自發(fā)分解d 碳酸鹽都不穩(wěn)定 都能自發(fā)分解 d a 5 25 和1 01 105pa時 反應2n2o5 g 4no2 g o2 g h 56 76kj mol 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熱反應 b 是放熱反應 c 是熵減少的反應 d 熵增大效應大于能量效應 d 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焓變是一個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因素 多數的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b 在同一條件下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熵值 其體系的混亂程度越大 熵值越大c 一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取決于該反應放熱還是吸熱d 一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 與焓變和熵變的共同影響有關 c d 8 下列反應中 熵減小的是 a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b 2n2o5 g 4no2 g o2 g c mgco3 s mgo s co2 g d 2co g 2c s o2 g 7 以下自發(fā)反應可用能量判據來解釋的是 a 硝酸銨自發(fā)地溶于水b 2n2o5 g 4no2 g o2 g h 56 7kj molc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h 74 9kj mold 2h2 g o2 g 2h2o l h 571 6kj mol d 影響因素 小結 焓減小有利于反應自發(fā) 熵增大有利于反應自發(fā) 規(guī)律方法總結 自發(fā)反應中的焓變和熵變的關系 1 在溫度 壓力一定的條件下 放熱的熵增加的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2 在溫度 壓力一定的條件下 吸熱的熵減少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3 當焓變和熵變的作用相反時 如果二者大小相差懸殊 可能某一因素占主導地位4 當焓變和熵變的作用相反且二者相差不大 溫度可能對反應的方向起決定性作用5 無熱效應的自發(fā)過程是熵增加的過程 如兩種理想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