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A卷新版_第1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A卷新版_第2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A卷新版_第3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A卷新版_第4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A卷新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1 頁 共 11 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 A A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2020 題 共題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小明隨同學一起參加以 尋找人類足跡 為主題的活動 經(jīng)過討論 他們決定先到我國境內(nèi)已知 最早人類的遺址 A 云南元謀 B 北京周口店 C 西安半坡 D 浙江河姆渡 2 2 分 北京人是遠古人類的典型代表 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們生活的年代距今 A 約三四百萬年 B 約一百七十萬年 C 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D 約七千年 3 2 分 2018 七上 新鄉(xiāng)期末 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類是 A 元謀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山頂洞人 4 2 分 2016 七上 耒陽期中 舌尖上的中國 2 的熱播 再次引發(fā)了人們對美食的關注 距今約五 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種類已大大豐常 有主食 還有副食 他們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麥 第 2 頁 共 11 頁 C 粟 D 玉米 5 2 分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表現(xiàn)在 種植農(nóng)作物 開創(chuàng)原始農(nóng)耕文化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學會建造房屋 過著定居生活 會制作陶器 A B C D 6 2 分 2017 七上 桂林期中 按時間順序 下列原始人類出現(xiàn)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山頂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炎黃時代 A B C D 7 2 分 2018 七下 大慶開學考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出現(xiàn) B 火的使用 C 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 8 2 分 中國被稱為 絲國 傳說中教人養(yǎng)蠶抽絲的先人是 A 神農(nóng) 第 3 頁 共 11 頁 B 共工 C 倉頡 D 嫘祖 9 2 分 2017 七上 邵陽期中 炎帝和黃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 A 黃河流域 B 長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10 2 分 2017 七上 臨河月考 傳說 4000 多年以前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有三位杰出的首領 一位教民農(nóng) 耕 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創(chuàng)始人 為了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 嘗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 A 黃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11 2 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2 2 分 2016 七上 高臺期中 武王伐紂過程中發(fā)生的戰(zhàn)役是 A 涿鹿之戰(zhàn) B 桂陵之戰(zhàn) 第 4 頁 共 11 頁 C 長平之戰(zhàn) D 牧野之戰(zhàn) 13 2 分 2016 七上 磴口期中 中國家天下的歷史開始于 A 堯 B 舜 C 啟 D 皇帝 14 2 分 2017 高密模擬 少康復國 之戰(zhàn)發(fā)生在濰北大地上 對 復國 理解準確的是 A 恢復夏朝的統(tǒng)治 B 恢復商朝的統(tǒng)治 C 恢復周朝的統(tǒng)治 D 恢復秦朝的統(tǒng)治 15 2 分 2017 七上 濱州月考 據(jù)史書記載 奄國 今山東曲阜 曾隨武庚叛周 平叛后 成王封周 公長子伯禽于奄國稱魯 并轄 殷民六族 殷民 指 A 夏人后裔 B 商代遺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數(shù)民族 16 2 分 按照時間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分封制 郡縣制 禪讓制 世襲制 A B 第 5 頁 共 11 頁 C D 17 2 分 局勢動蕩 備受世界關注的伊拉克位于兩河流域 這里曾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屬于這一地區(qū) 的文明是 A 金字塔象形文字 B 司母戊鼎甲骨文 C 種姓制度佛教 D 漢謨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18 2 分 2016 福州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被稱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隸書 19 2 分 2017 東營 歷史圖片被稱為 凝固的歷史 對下列圖片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 A 圖 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 B 圖 中的發(fā)明對航海事業(yè)產(chǎn)生重要影響 C 圖 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術的高超水平 D 圖 中的著作被稱為 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第 6 頁 共 11 頁 20 2 分 既屬于 春秋五霸 也是 戰(zhàn)國七雄 的諸侯國是 A 齊國 B 晉國 C 宋國 D 吳國 二 二 綜合題綜合題 共共 4 4 題 共題 共 9191 分分 21 26 分 2018 七上 泰興期末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 歷史知識浩如煙海 某班級開展課外學史的活 動 同學們采取了下面三種方式搜集了一些資料 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時政學史 三月三 拜軒轅 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 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在河南省新鄭市舉行盛大的拜祖活動 表達中華兒 女對祖先的緬懷和共謀國家繁榮昌盛的心愿 方式二歌謠學史 夏建國屬第一 中華從此奴隸制 王位傳給兒子啟 禪讓從此變 夏桀本是亡國君 滅夏建商朝 暴虐施炮烙 引來武王正義師 商周決戰(zhàn)在牧野 紂死商亡周立 方式三圖片學史 某興趣小組在活動探究時搜集到下列圖片 請你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這次探究活動 1 軒轅 指的是誰 他和另一位神農(nóng)氏被后人尊稱為什么 2 請在空格處填寫相應的內(nèi)容 將歌謠補充完整 第 7 頁 共 11 頁 3 從夏朝和商朝的滅亡中我們會得到什么啟示 4 圖一和圖二中的諸侯國最早是由西周實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形成的 5 圖一中首先稱霸的是 事件 使秦國國力增強 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強盛的諸侯國 6 除了上述三種方式 請你再舉出一種課外學史的有效途徑 22 20 分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12 年 3 月 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特委派了一個由 15 人組成的代表團赴黃帝陵祭奠 并帶去了一篇氣壯山河的 黃帝贊 祭文 中華開國五千年 神州軒轅自古傳 創(chuàng)造指南車 平定蚩尤亂 世 界文明 唯有我先 材料二 神農(nóng)因天之時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農(nóng)作 材料三 呂氏春秋 記載 通大川 決壅塞 鑿龍門 疏三江五湖 注之東海 以利黔首 1 材料一涉及 軒轅 的一項發(fā)明和一件大事 分別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神農(nóng) 指的是誰 神農(nóng) 在傳說中有何貢獻 3 材料三所述的歷史人物是誰 他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了 注之東海 4 材料一 材料二中的人物都是古代傳說中提到的 請以他們?yōu)槔?談談傳說和史實的區(qū)別 23 20 分 2019 七上 姜堰期中 我國歷史悠久 疆域遼闊 歷代統(tǒng)治者對于如何管理國家 如何解決 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都很重視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后的初步發(fā)展時期 諸侯國間頻繁的兼并戰(zhàn)爭 大大加強了中原 地區(qū)與周邊民族的聯(lián)系 百度百科 第 8 頁 共 11 頁 材料二 集小都鄉(xiāng)邑聚為縣 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 凡三十一縣 縣設縣令以主縣政 設縣丞以輔佐 縣令 設縣尉以掌管軍事 縣下轄若干都 鄉(xiāng) 邑 聚 史記 商君列傳 材料三 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 諸侯盡西來 李白 材料四 初并天下 令丞相 御史曰 寡人以眇眇之身 興兵誅暴亂 賴宗廟之靈 六王咸伏其辜 天 下大定 今名號不更 無以稱成功 傳后世 其議帝號 史記 秦始皇本紀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諸侯國 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關 這一制度曾經(jīng)起到怎樣的積極作用 2 指出材料二中是如何加強對地方管理的 3 材料三中 諸侯盡西來 發(fā)生在哪一年 秦王掃六合 之后創(chuàng)立了什么制度來加強對全國的統(tǒng)治 4 材料四中的 寡人 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該制度有何影響 24 25 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政治大動蕩 社會大變革時期 政治動蕩 材料一 周平王即位 把都城遷到洛邑 以避開犬戎族的進攻 平王時候 周王室勢力已經(jīng)衰弱 諸侯以強 并弱 齊 楚 秦 晉開始強大起來 政權也由地方諸侯掌控 社會變革 材料二 公孫鞅曰 前世不同教 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復 何禮之循 各當時而立法 因事而制禮 禮 法以時而定 臣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國不法古 湯 武之王也 不循而興 殷 夏之滅也 不易禮而亡 商君書 更法 1 從材料一可以看出 當時諸侯已經(jīng)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這與西周初年分封諸侯的初衷背道而馳 那 么 西周初年實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誰 2 戰(zhàn)國時期 各諸侯國間除了使用武力外 還積極展開政治和外交攻勢 當時主要有兩種相互對立的外 交策略 它們分別是什么 第 9 頁 共 11 頁 3 材料二中的公孫鞅指的是誰 請寫出這場變法中可以使秦國 富國 和 強兵 的措施 4 這場變法對秦國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5 以這一時期的變法為例 說說改革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第 10 頁 共 11 頁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2020 題 共題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