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文學特征論PPT課件_第1頁
四 文學特征論PPT課件_第2頁
四 文學特征論PPT課件_第3頁
四 文學特征論PPT課件_第4頁
四 文學特征論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講文本分析(上):文學特征論,.,2,主要內容,文學特征:文學本質的具體表現(xiàn)。言:文學用以塑造審美形象,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媒介。象:文學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具體形式。意:文學作品通過言和象所傳達出來的審美意義。,.,3,第一節(jié)文學語言,語言與言語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科學語言文學語言的策略文學語言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多樣性音樂性,.,4,1.1語言與言語,語言是音義結合的詞匯和語法體系。言語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為完成特定的表達而對語言的使用。言語的力量:對“有限工具的無限運用”(洪堡Homboldt)。有限的工具包括封閉的音素表、字母表、詞匯表和語法規(guī)則表,它們以人們未意識到的字母、詞匯或句法構造我們的語言。無限的運用:包括語言共同體成員在他們共同的語言習慣用法內已經說出或將要說出的所有句子和所有言論構成的開放系列。,.,5,文學語言,文學作品:一種特殊的言語系統(tǒng)。文學語言:語言在文學中的自我意識,是語言生活的新形式。廣義的文學語言:在民族共同語基礎上經過加工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總稱。狹義的文學語言:專指各類文學作品的語言,以及人民口頭創(chuàng)作中經過加工的語言。,.,6,文學語言、日常語言與科學語言,功能決定用法:日常語言、科學語言和文學語言是語言在不同生活領域中的運用。日常語言:表意功能(表情達意的手段,直接服務于交際和表達的目的);科學語言:指稱功能(在確定的意義系統(tǒng)中,要求語言符號與指稱對象的一一吻合);文學語言:自我指涉功能(不僅具有表情達意的一面,而且強調符號本身的可感知性)。,.,7,1.2文學語言的策略,陌生化或突出歧義或含混修辭性:隱喻與轉喻對話性:獨白、對話與復調,.,8,突出或陌生化,文學語言的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把言辭“突出”,自動化使一事件程式化(規(guī)范用語),突出則意味著對這種程式的破壞(穆卡洛夫斯基)。陌生化或突出主要是從讀者的閱讀效果來說的,指文學語言組織的新奇或反常特性。文學的結構:文學中突出和未突出成分之間的緊張關系形成了文學的結構。標準語言的規(guī)范和傳統(tǒng)美學準則構成了文學結構的背景,而文學語言通過對前者適度的歪曲突出了自身。,.,9,突出或陌生化,那種被稱為藝術的東西的存在,正是為了喚回人對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頭更成其為石頭。藝術的目的是你對事物的感覺如同你所見的視像那樣,而不是你所認知的那樣;藝術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復雜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難度和時延,既然藝術中的領悟過程是以自身為目的的,它就理應延長;藝術是一種體驗事物之創(chuàng)造的方式,而被創(chuàng)造物在藝術中已經無足輕重。什克洛夫斯基:作為手法的藝術,.,10,突出或陌生化,反常性:即表達方式上的一反常態(tài),是對語言規(guī)范適度的背離或變形;新奇性:即去熟悉化。“給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過喚起人對習慣的麻木性注意,引導他們去觀察眼前世界的美麗和驚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種類似超自然的感覺;世界本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牽掛的翳蔽,我們視若無睹、聽若罔聞,雖有心靈,卻對它既不感覺,也不理解。”柯勒律治自我指涉性或自主性:語言不是用來為交流服務,而是用來突出表達言語行為本身。,.,11,例證,消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中,當主人公葛利高里埋葬了阿克西妮婭后,抬頭看那升起的太陽,有這樣一段描寫:在煙霧中,太陽在斷崖的上空出現(xiàn)了。太陽的光線把葛利高里的光頭上的濃密的白發(fā)照得發(fā)光了,又沿著蒼白的、可怕的和一動不動的臉上滑著。他仿佛是從苦悶的夢中醒來,抬起了頭,看見自己頭頂上的黑色的天空和太陽的、耀眼的黑色圓盤。,.,12,歧義(ambiguity),Ambiguity:文本意蘊(significance)的多義性與豐富性?!居ⅰ客嗖愤dAmbiguity的七種類型(1930):“任何語義上的差別,不論如何細微,只要它能使同一句話能引起不同的反應。”文學通過保留歧義使語言能夠表達罕見的、新穎的、獨特的,因而也就是非公眾的經驗,這同科學語言系統(tǒng)消除歧義的言語策略相反(保羅利科)。,.,13,歧義(ambiguity),在文學批評中,廣泛地用于表示詩歌技巧,當使用一個單詞或表現(xiàn)方法表示兩層或多層意思、兩種或多種態(tài)度時,就出現(xiàn)了文學語言的歧義現(xiàn)象。1、文本的多義性與豐富性:所有詞語構成了多重意義交叉重疊的語義場;2、讀者在文本閱讀過程中的闡釋能力動搖了文本意義的確定性。,.,14,歧義,四個層次:詞義層次:同一個詞存在兩種以上的意義,如“架子”;語法層次:由于句子存在兩種以上的句式結構,而造成句子意義的歧義;語義層次:由于語義指稱的不確定性造成歧義;語用層次:在不同語境下由于用法的不同造成歧義。日常語言的歧義往往是由于表達不夠準確、概念含混或語法錯誤造成的;而文學語言則是為了達到特定表達效果有意為之的。,.,15,歧義(ambiguity)的七種類型,1、本體和喻體之間在相似性方面具有幾種不同的屬性。如:Thelightisbrayinglikeanass.2、在詞與句法中,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意義融合時,往往會引起語義上的易變性。如:韋伯斯特一心想著死/看到皮膚下面的骷髏/地下沒有呼吸的生物/仰面咧著無唇之口而笑(艾略特)3、雙關語:一個詞、句子或一段話同時表示兩種以上的意義。如:要臉面、擺架子。,.,16,例證,列夫托爾斯泰在復活中寫被誣陷的妓女瑪斯洛娃在法庭上接受審判時有一段對話:“您在作什么工作呢?”庭長又問一遍。“我在一種院兒里”,她說。“什么院兒?”戴眼鏡的法官厲聲問道?!澳滥墙惺裁丛簝骸保斔孤逋拚f,微微一笑。雙關語:表層的意思是“你明知故問”,深層意思是“你自己不就是一個妓院里的常客嗎?”這一暗示不僅觸到了法官的隱私,而且啟發(fā)了法庭上聽眾的思考,透露出對道貌岸然的法官辛辣諷刺和對不合理社會現(xiàn)實的抨擊。,.,17,歧義(ambiguity)的七種類型,4、各不相同的意義相互交織,形成更為復雜、微妙的思想,但對情景的強調和氛圍的營造淹沒了意義的微妙之處,使意義保持彼此莊重的獨立。5、在兩種語義的滑動之中,改變語義伸展的方向,引起歧義。如雷雨“你是萍,萍憑什么打我的兒子”“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6、同義反復,自相矛盾,言不及義。Worstthanworst.(糟透了)Nofriendisreallyafriend.(沒有朋友會背叛你)Nomagicisreallymagic.(小心上當),.,18,歧義(ambiguity)的七種類型,7、一個詞的兩種意義正是上下文所限定的兩種相反的意義。如:“讓杯中的美酒翻滾,像泛著泡沫的清泉,冰冷?!焙钐N藉:言有盡而意無窮(言近旨遠,以小見大)。老子的“恍惚”、鐘嶸的“滋味”、劉勰的“隱秀”、“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葉燮的“含蓄無垠”。杜甫江漢:“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19,修辭性,文學語言對語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更強調符號本身的意義,強調語言的修辭性(即不穩(wěn)定性)維度它從根本上懸置了邏輯并對語法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從而使構成語言科學的語法、邏輯和修辭三者一直處于矛盾的張力關系之中(保羅德曼)。1)最低限度:關注修辭格在文學作品中的功能;2)原則性關切:關注語言的操作性維度,即文學語言是如何把不同的“意象”結合在一起的。,.,20,隱喻,瑞恰茲:“當我們運用隱喻的時候,我們已經用一個詞或短語將兩個不同事物的思想有效地結合并支撐起來,其意義是它們(喻體與喻旨)相互作用的產物?!薄半[喻看起來是一種語言的存在,一種語詞的轉換與錯位,從根本上說,隱喻是一種不同思想交流中間發(fā)生的挪用,一種語境之間的交易?!北葼柶澙骸爱斠粋€陳述被隱喻化地應用于另一個對象時,該陳述失去了它平常的外延,獲得了一種新的內涵,一種其他語境沒有的內涵”。,.,21,隱喻,兩種基本修辭:隱喻與轉喻(換喻與借喻),“在前者當中相似性占主宰地位,而在后者當中鄰近性居壓倒優(yōu)勢”。一首詩的形成需要對橫組合段上的某些成分進行縱聚合段上的選擇。因此“詩歌的功能是把對應原則從選擇軸引向組合軸”。如王安石船泊瓜州“春風又綠(到、過、入、滿)江南岸”。,.,22,隱喻,由于詩歌的主導特征是聲音與節(jié)奏,即一系列可以替換的符號的共時性作用力量,而在小說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歷時態(tài)的時間中前后相繼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隱喻在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文學中占有優(yōu)勢地位,而現(xiàn)實主義文學從情節(jié)到氣氛以及從人物到時空背景都遵循鄰近性原則。詩:隱喻;散文:轉喻。,.,23,隱喻,“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徐志摩沙揚娜拉12頁),是明喻與擬人的融合用法;“我的寂寞是一條蛇/它把你的夢境銜了來,/象一只緋紅的花朵?!保T至蛇89頁),是暗喻與擬物的結合用法;“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19頁),是暗喻與復合擬物的融合用法,.,24,修辭性,文學修辭的主要功能在于把浸透了主觀情意、思想和想象的形象組合起來。隱喻和轉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方式,而且是一種詩性的構成方式。隱喻著重事物間的相似性關系,而轉喻則以事物的臨近性為基礎。隱喻主要發(fā)揮比擬功能,如“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轉喻主要發(fā)揮指稱功能,如Johnhasalongface.,.,25,對話性,語言在其他領域內的生活都具有直接性。在那里它直接服務于交際和表達的目的。而在這里它本身成為描寫的對象。言語生活展現(xiàn)出全部的具體性和對話性。言語形象:言語形象(語調、語體和形式化的風格)包含著說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因為每一話語,每一語體風格,每一發(fā)音模式背后都蘊藏著(典型的,獨特的)活生生的個性。,.,26,對話性,對話性:言語形象是通過與其他話語的比較和對照,通過語體風格的模擬、戲仿或夸張,通過在整體中凸顯各個局部來實現(xiàn)的。多語體性:文學語言沒有語體的局限性,處處雜有各種被描寫的語體和風格(作者的語言假面)。對話與獨白:從詩學角度看,不管話語是否具有對話的直觀形態(tài),只要話語自身不自足、有疑問,它不斷地分解自身,不斷地自我解釋,這樣一種話語就有了對話的含義。,.,27,例證,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記:我是一個有病的人我是一個兇狠的人。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人。我認為我的肝臟有病,但我對我的病卻一無所知,誰也吃不準我究竟哪兒有病。我沒去治病,也從來不曾看過病,雖然我尊重醫(yī)學和醫(yī)生。不,我不想治病是出于氣憤。,.,28,我你關系,作者不是作為絕對支配性的主體決定著人物的命運,而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與角色不斷進行協(xié)商,甚至承認主人公在現(xiàn)實人格上的獨立性,從而使敘事成為一場開放的、永遠生成中的對話游戲。對話不僅包括作者與作品中角色的對話,也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作為鮮活的個體的相互對話,而在最根本的意義上則是作者與讀者的對話,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精神交往。兩個聲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條件,生存的最低條件,.,29,1.3文學語言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多樣性音樂性,.,30,形象性,形象性:通過鮮明、生動、具體的語言表現(xiàn),將千姿百態(tài)的事物性質、情狀展示給讀者,使人們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要求文學語言達到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化效果,即在敘事、狀物、傳情、達意等方面要形象生動。,.,31,賞析,余光中聽聽那冷雨:雨不但可嗅,可觀,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臺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更籠上一層凄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二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在窗外喊誰。,.,32,情感性,詩緣情而綺靡:“一篇作品須有個情調。情調是悲哀的,或是激壯的,我們的語言就須恰好足以配備這悲哀或激壯。比如說,我們若要傳達悲情,我們就須選擇些色彩不太強烈的字,聲音不太響亮的字,造成稍長的句子,使大家讀了,因語調的緩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反之,我們要傳達慷慨激昂的情感,我們就須用明快強烈的語言?!保ɡ仙幔┪膶W語言情感性的特點:含蓄蘊藉。,.,33,含蓄蘊藉,嚴羽:“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語言要簡練含蓄,將豐富的內容蘊藏在其中,讓讀者在閱讀欣賞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品位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趣味境界?!霸噯栭e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34,多樣性,科學語言:用詞專業(yè)化、詞義單一,語義明確;句式嚴密,多用復句;修辭方式呈封閉性。文學語言:在言語風格(雅俗共賞)、言語功能(或狀物寫景,或白描抒情,或夾敘夾議)、語詞類型(口語、成語、諺語、歇后語、外來語、摹聲詞、感嘆詞、方言等)、句式句法(省略,倒裝,反問,設問,排比,對偶,無主謂句等)和修辭方式(賦比興)上都具有多樣性。,.,35,音樂性,文學語言的聲音層面(字音、語調、節(jié)奏和押韻)不但和意義層面相聯(lián)系,具有傳情達意的作用,而且還包含獨特的審美價值,能給讀者以聽覺上的美感。夫音律所始,本于人聲者也。聲含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歌。故知器寫人聲,聲非學器者也。故言語者文章,神明樞機,吐納律呂,辰吻而已。(劉勰)情緒的進行自有它的一種波狀的形式,或者先抑后揚,或者先揚后抑,或者抑揚相間,這表達出來便成了詩的節(jié)奏(郭沫若)。,.,36,賞析,汽車發(fā)瘋似的向前飛跑。吳老太爺向前看。天哪!幾百個亮著燈光的窗洞像幾百只怪眼睛,高聳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撲到吳老太爺眼前,忽地又沒有了;光禿禿的平地拔立的路燈桿,無窮無盡地,一桿接一桿地,向吳老太爺臉前打來,忽地又沒有了;長蛇陣似的一串黑怪物,頭上都有一對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強光,啵啵地吼著,閃電似的沖將過來,準對著吳老太爺坐的小箱子沖將過來!近了!近了!吳老太爺閉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覺得他的頭顱仿佛是在頸脖子上旋轉;他眼前是紅的,黃的,綠的,黑的,發(fā)光的,立方體的,圓錐形的,混雜的一團,在那里跳,在那里轉;他耳朵里灌滿了轟,轟,轟!軋,軋,軋!啵,啵,啵!猛烈嘈雜的聲浪會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茅盾子夜),.,37,第二節(jié)文學形象,文學形象是文學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文學形象的基本特征意象典型意境,.,38,象:文學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文學形象是文學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觀物取象: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易傳系辭傳分析:1)“象”是對萬事萬物的直觀;2)“象”不僅是對外在物象的模擬(“象也者,像也”),更是對萬物內在特征的再現(xiàn)(象其物宜),.,39,象:文學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立象以盡意:“象”是易接近的,顯露的;“意”是深遠的、幽微的。用形象來表達情意具有以近旨遠,以小類大的特征。得象忘言(從讀者的閱讀效果看):對于讀者來說,只有掌握了某種語言,并且具有相當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才能借助語言感受作家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40,文學形象的特征,具體可感性:文學形象往往滲透著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和創(chuàng)造,是個別的、特殊的、具體的,能使欣賞者在頭腦中展現(xiàn)其風采神韻。藝術概括性:一是生活形象的選擇、提煉、改造和虛構,二是主觀情感的溶入。審美感染性:它滲透著作家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理想,能夠引起欣賞者的美感反應。形象的間接性:意會之象。作為語言藝術,文學形象比造型、表演等其他藝術中的形象,具有更大的豐富性和更明晰的思想性。,.,41,意象,意象(image)在中國古代指的是意想中的形象,是“意”與“象”通過想象力與理解力的結合。創(chuàng)造的過程:由意生象,由象生意,意象相生創(chuàng)造的方式:按實肖象憑虛構象劉熙載藝概意象的特點:創(chuàng)造的主觀性、內涵的不確定性和感受的意會性VS.意象的傳承性與普遍性,.,42,意象的傳承性與普遍性,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奥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對月思親引發(f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靶亲蛞褂謻|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以折柳表惜別?!傲保傲簟钡闹C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傷感。,.,43,意象的傳承性與普遍性,以蟬喻品行高潔。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xiàn)自己品行的高潔。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44,意象的傳承性與普遍性,菊花堅貞高潔的品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泵坊ò了费?,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彼蓤载懜邼嵥蓸涫前了费┑牡浞?,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45,意象的傳承性與普遍性,蓮表達愛情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蔽嗤┢鄾霰瘋南笳鳌H纭耙蝗~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46,意境,意境:由不同意象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整體氛圍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王國維人間詞話,.,47,意境,繪形表意的特點:虛化:作家對具體物象及相互關系不做工筆的描繪實寫,而是跳躍式的大筆書寫乃至不寫,因而使作品在總體上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空白,給讀者留下想象和體味的天地,造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化:作品中出現(xiàn)的物象一般都染上了主體濃郁的意蘊色彩,甚至完全成為意蘊的象征而失去其自然形態(tài)質的規(guī)定性。有機性:構成意境的各個意象相互聯(lián)系構成有機的整體,使意象群獲得鮮明的立體感和空間感。,.,48,意境,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49,典型,典型,主要指人物形象,也包括環(huán)境、事物等形象。如果一個文學形象既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又顯示出深刻的普遍性,就可以被稱作文學典型。熟悉的陌生人:1)從外貌到心靈,從言語方式到行動舉止,從生活道路到情感經歷,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獨特性。如哈姆雷特的憂郁、奧賽羅的嫉妒、麥克白的野心、李爾王的自大、夏洛克的吝嗇等。2)深刻的普遍性。一方面表現(xiàn)為典型形象具有不同層次不同側面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這種普遍性又表現(xiàn)在通過個別的特殊形象,去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特征乃至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如魯迅的阿Q。,.,50,典型,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致瑪哈克奈斯的信中要求文學要把人物、人物關系和時代環(huán)境有機結合起來。莎士比亞化:作家要善于從生活真實出發(fā),展示廣闊的社會背景,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時代特點的典型環(huán)境;作品的情節(jié)應該生動、豐富,人物應該有鮮明個性,同時具有典型意義;作品中現(xiàn)實主義的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氛圍要巧妙結合;語言要豐富,富有表現(xiàn)力;作家的傾向要在情節(jié)和人物的描述中隱蔽而自然地流露出來。席勒化:把個人當作時代精神的傳聲筒。,.,51,第三節(jié)文學的意義,意義的曖昧意義、意圖與意味意義的多層次性意義的理解中國:以意逆志與勿泥其跡西方:理解與闡釋,.,52,意義的曖昧,什么決定意義?意圖、文本、語境,還是讀者?批判的回應:意圖謬誤、形式主義、語境(種族、時代和環(huán)境)決定論、感受謬誤。意義是復雜、曖昧的,是多元因素綜合決定的結果。,.,53,意義、意圖與意味,意圖:“除了說什么(sense)、對所談之事的態(tài)度(feeling)以及對讀者聽眾的態(tài)度(tone)之外,還有一個說話者的意圖(intention),這是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目的,他所努力追求的效果?!保ㄈ鹎∑潓嵱门u)意圖決定論:作者的意圖控制著文學意義的生產和解讀。從創(chuàng)作方面看,意圖被看成作者先在于作品的有關創(chuàng)作設想或目的;從批評鑒賞方面來說,意圖又被視為文學解讀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意圖謬誤(intentionfallacy):從寫詩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評標準,是傳記式批評和相對主義。,.,54,意義、意圖與意味,意味(significance):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讀者對特定作品的理解與闡釋。讀者反應批評:每一個時代的讀者或觀眾都會通過特殊的“期待視界”對文學作品作出反應,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解。感受謬誤(affectivefallacy):將詩是什么和詩所產生的效果相混淆,是從詩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評標準,是印象主義和相對主義。,.,55,意義、意圖與意味,意義對于語境的敏感性:一個言語行為只有在特定語境下才能產生意義。換言之,作為言語系統(tǒng),文學作品的意義取決于文學語言實際應用的具體語境(言語行為理論)。語境決定論:種族、時代、環(huán)境等社會歷史語境決定了文學作品的意義。意義: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文學作品所反映的人類生活、歷史風俗、民族精神和社會狀況。批判:意義是由語境限定的,而語境是沒有限定的,在理論話語的壓力下語境永遠是變化不定的(卡勒)。,.,56,意義、意圖與意味,語言即為先于它而存在的思維提供了表達方式,又決定了我們能夠思維什么。因此文學的意義取決于文學語言系統(tǒng)本身。意義的三個層面:字詞的意義;言語的意義;文本的意義。文本決定論:文本是決定文學意義的唯一因素,是解釋文學意義的唯一權威。批判:忽略了文學活動的主體性,尤其是作者和讀者在文學意義生產和接受中的積極作用。,.,57,意義的多層次性,文學的意義是多個環(huán)節(jié)綜合作用的結果:作者意圖想表達什么它本身說了什么在什么歷史語境下陳述的給讀者帶來了什么潛在的影響或效果。文學意義的特征:含蓄蘊藉(多重性與豐富性)。文學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