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書法基本知識據(jù)說,拳擊手一記重拳,可以重達數(shù)百公斤,可見其手上有多少力量!但他們寫出的毛筆字,卻很可能“弱不禁風”。相反的,步履蹣跚的老書法家,卻倒能寫出蒼勁剛健的字!而且看上去并不累人,真可以用“揮灑自如”這個詞兒來形容?,F(xiàn)在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書法表演藝術家”,搖頭抖身,手舞足蹈,做用勁狀,看著叫人喘不過氣來。其實,他要么欺騙外行,要么還沒入門。奧妙在哪里?在筆尖上的力。拳擊手的臂力,可以是書法家的一百倍,但真正送到筆尖上的力,書法家卻可能是拳擊手的一百倍。中國的毛筆,即使是硬毫,總歸還是柔軟的。妙就妙在這里,“唯筆軟則奇怪生焉”(蔡邕九勢);難也難在這里,不懂身法、手法、筆法,則很不容易把握
2、住它。打個比方,武術中的鞭是軟器,但歷來被認為是猛烈的武器,不易抵御,“善用者能勝刀劍”。我們看那高手,用力一抖,舞將起來,借助于手臂搖動和身體各部位的轉(zhuǎn)帶,或打鞭的某一部位來增加動力和改變圓心及方向,或纏、或掄、或掃、或掛、或拋、或舞花、或地趟,可擊、可笞、可勾、可縛,簡直游如飛龍!但是,這條鞭子在普通人手里,卻疲軟如死蛇一般。歸結到書法上,寫字當然要用力,但要用活力,不是下死勁。所謂“活力”,就是要將身上的力,通過手臂、手腕、手指,使到筆尖上。這是檢驗一個人會不會書法的標準之一。所以,學書法,首先應正確掌握其手法、身法、筆法,使動作準確,姿勢合度,運筆連貫,力注筆端,眼到、心到、手到,意識
3、和動作相互協(xié)調(diào),不斷提高駕馭筆毫的能力?!皩W拳容易改拳難”。一旦錯誤的或不正確的姿勢形成習慣,要想改正就難了。下面先說說如何執(zhí)筆。古人在執(zhí)筆的問題上糾纏了千百年。要么故弄玄虛,要么一輩子沒挨著邊兒。其實,世界上任何一種工具,最正確的執(zhí)法,無非就是最自然、最能發(fā)揮其功能的執(zhí)法。傳說,王獻之寫字時,其父王羲之偷偷從背后拔他的筆而沒能拔掉,于是就斷定這個兒子將來一定1了不得。如果這成為能否成為書法家的標準,那么書法真是太簡單了。事實上,執(zhí)筆太緊,是不科學的。把力氣都放在死死執(zhí)緊筆桿上(橫向),那怎能把力送到筆尖上(縱向)呢?這樣說來,是不是無需化力氣握住筆桿?那肯定不是。執(zhí)筆,就是要穩(wěn)穩(wěn)的把住筆,這
4、樣,運腕、送力才能奏效。橫向的力,究竟應分配多少?這沒有定量。大體的感覺,同執(zhí)筷子差不多,首先是要不讓筷子掉下來,但最關鍵的問題、最終的目的,是要能夾得起東西來。執(zhí)筆時,作用于橫向的力,只要能穩(wěn)穩(wěn)地把住筆就行了,如此而已。前人的一切奇談怪論,我們似不必跟著糾纏。手指的功能是執(zhí)筆。執(zhí)好了筆,就可以開始寫字了。一寫字,就要動。這個動,就是所謂“運筆”。運筆主要靠腕、臂和指的協(xié)調(diào)運動來完成,而活動最多的是腕。所以,腕一定要活。腕活,才能使全身之力,通過臂、腕和指貫注到筆尖;腕活,才可以調(diào)整筆鋒,才能在上下左右提按、頓錯、方圓、轉(zhuǎn)折等多變的筆畫書寫中控制住筆鋒,甚至能夠隨心所欲地指揮筆鋒,達到所謂“甩
5、筆頭”的地步。尤其是書寫行書、草書時,手腕是不斷的左右擺動和翻騰起倒的。腕活,就是要求寫字時,腕部關節(jié)不能緊張以至僵硬,“腕隨己意左右”,但也不是隨便亂動,而是要隨著筆勢的往來,自然而然地、協(xié)調(diào)地轉(zhuǎn)動。平時即使不寫字的時候,也可以空手練練??葱√崆偌已葑啵隳茴I會到運腕的大概。因為在運腕這點上,兩者頗有相通之處。我們還可以從武術中得到啟發(fā)。吳圖南在國術概論中說:“運用氣力如何能隨心所欲達于敵人之身?”必須視腕之能否靈活而定。蓋肩不松而力不能到肘,肘不垂而力不能達于腕,腕不活則不能達于手指。況望其力能達于敵人之身者乎?故腕之靈活,實為練習國術者必須之條件?!边@同書法的道理基本相同。我們也可以說,
6、腕之靈活,實為練習書法者必須之條件。懸肘,就是要求手臂全部離開桌面。它是書法的基本功之一。其重要性與練拳術的人首先要練“蹲2樁”相同。為什么一定要練懸肘?道理有三。一、為了力注筆端。懸肘時能使肩部松開,也便于腕的活動,全身之力由于無所阻礙,才得以集注毫端。所以說,懸肘才能盡力,“懸著空中最有力”(元陳繹曾翰林要訣)。二、為了揮灑自如。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到,手腕的靈活與否,對運筆至關重要。由于肘貼著桌面,大大限制了腕的靈活程度,筆的活動范圍很小,要靠手指的運動和筆的上下左右傾斜,才能完成筆畫的書寫。這樣一來,鋒必不正,勢必不全,輕重便失準,揮運欠圓健,所以,只有懸肘,才能回旋余地大,才能用筆活,才能
7、運轉(zhuǎn)自如。古人說懸肘“筆勢無限,否則拘而難運”。這里的“勢”,就是指前面這兩個方面,也就是運筆的回旋舒暢而有氣勢、有力量。三、為了鍛煉不臂力。練拳的人, 第一需要雙腿有力,才可以穩(wěn)如泰山,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有 “練拳不練腿,到老冒失鬼”的說法。寫字,則需要手臂有力。懸肘,是一種很有效的訓練。初學寫字時,即使把手臂全部擱在桌子上,也可能發(fā)顫,懸肘更是顫個不停。任何一個大書法家,開始練字都不會例外。因為手臂上的肌肉還不習慣這種動作。說穿了,這是一種肌肉的訓練,只要堅持下去,半年三個月,就會打下基礎。一旦練好了懸肘的基本功,則終身受益。所以,初學者一定要下苦功練好它。但是, 懸肘不等于把肘抬得過高
8、。大體只要不貼著桌面就可以了。臂肘抬高, 肩必聳起, 關節(jié)緊張,運用起來,就不靈活了,反而有害。運筆時,肘應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就是所謂“平肘”。寫字姿勢的正確與否,不僅影響到寫字,而且影響到身體,所以不可小看。寫字時,應端坐椅上,與桌子保持一些距離。頭頸正直、自然,頭略向前傾,含胸拔背,兩肩松開,肩不聳,背不弓。雙腳踏實,平放地上,與肩等寬。腳和身體穩(wěn)不穩(wěn),關系到字的穩(wěn)不穩(wěn)。右手執(zhí)3筆,左手自然平放桌上。(左手不可成 重心的支撐點)。雙手之 要開 ,如抱大球狀。 之,要端莊平正,關 舒展;精神 聚,呼吸 ;右手 靈無滯,身體 重自然。身正、腳 ,才能 ,才易于 力,所 “力 手腰,其根
9、在腳”;松肩,力才能達于肘,達于腕,達于指,達于筆,才能不受 制,靈活往來。桌椅 寫字姿 也有一定影響。高度、大小都要合適,坐起來感 自然、舒適、不 扭。寫大字要用站姿。大體要求與坐姿相似。腳站 ,右腳向前跨出一小步。自腰 力,腰推 肩,肩 腕,把腰肩之力或全身之力送到筆尖,通 筆尖送到筆畫的每一個部位。凡 好 肘的人,站著寫字不會有困 。凡事皆有法。法,就是 律的 ,是扼要制 的技巧。要想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就必 將技巧 到隨心所欲的地步。中國 法之所以成 一 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千 萬化的 條,而 千 萬化的 條又依 于毛筆來表 。因 毛筆富于 性,伸 幅度大,最便于表 條美,可厚
10、可薄,可粗可 ,可肥可瘦,可方可 ,可干可 ,如此等等。但也正因 如此, 毛筆的 就有很大的 度。古今號稱 法家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知筆法的人并不多。 繇 了得到一卷“筆法”,盜開 的墓; 真卿 事 旭,求筆法而“竟不蒙 授”,最后求得 了才如愿; 照求王 授筆法而不得,只好 在王寫字的小樓上,才 他如何下筆 些 ,在今天看來不免神秘了些,但筆法 于古人來 的確是神秘的。 也從一個方面 明,掌握筆法不是 而易 的事,所以不能不 究筆法。筆法,就是如何運筆(用筆)。它是 法最重要的基本功。用筆不得道, 生寫不好。筆法包括中 、 、藏 、露 ,方、 , 、折,提、按, 、行,徐、疾等方面。中 、
11、中 運筆是筆毫與運行方向一致,毫中所含之墨最易 著毫尖流注下去,均勻滲開,4四面俱到,所以中鋒所寫出的筆畫干凈、圓潤,有立體感,好比圓形鋼筋。能否在運筆過程中保持中鋒,是檢驗一個人對筆的控制能力的重要標準。但是,一般來說,除了篆書和其他書體的大部分筆畫外,中鋒并不是萬能的,也就是說,側(cè)鋒的運用有其合理因素和美學價值。古人說:“正鋒(即中鋒)取勁,側(cè)筆取妍”(清朱和羹臨池心解)。側(cè)鋒(筆毫與運行方面成 45 度左右夾角)所形成的筆畫,呈現(xiàn)出瀟灑靈動的姿態(tài)。比如,王羲之的行草中,就很自然的在運筆過程中帶有側(cè)鋒;相反的,像八大山人的有些行草一味用中鋒,顯得不夠自認和缺乏靈動。(如圖)當然,側(cè)鋒取勢,
12、勢成則又回歸中鋒。與此有關的,還有一種所謂“偏鋒”(筆毫與運行方向成丁字形,即90 度左右夾角)。偏鋒所寫出的筆畫(實際上是橫掃出來的)比較單薄,一般來說,在書法上被視為病筆。但歷史上也偶有人用,形成較為乖僻的風格。初學者當然要從平正入手,苦練中鋒。附帶說一下,“拖”肯定是病筆。寫字絕不可拖,否則寫出的筆劃湮漫無力。露鋒、藏鋒這是起筆和收筆時的筆法。順勢落筆,筆尖外露,或收筆時不回鋒,為露鋒;起筆和收筆時,逆勢回鋒,則為藏鋒。古人說:“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波”;“有鋒則耀其神,無鋒則含其氣?!辈劁h筆畫圓勁、厚重;露鋒筆畫,鋒利、精神。方圓、轉(zhuǎn)折筆法的方圓,是指運筆書寫所形成的筆畫形態(tài)(不是
13、結構形態(tài))。它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一般運筆過程中,運用中鋒寫出的筆畫圓渾,有圓形鋼筋一樣的立體感,就謂之“圓”。運用側(cè)鋒寫出的筆劃,所呈現(xiàn)的形態(tài),謂之“方”;另一個方面則明顯地表現(xiàn)在轉(zhuǎn)折處。轉(zhuǎn)則成圓,折則成方。除了篆書純用圓筆外,一般來說,寫字都是方圓結合的。內(nèi)圓外方,內(nèi)方外圓,亦圓亦方,不方不圓,變化萬千。5提、按古人往往稱運筆為行筆,這很有道理。人行路時,兩腳自然一起一落;運筆時,也有提按。就是說,筆畫是不能平拖過去的。特別是轉(zhuǎn)換處,更需提和按,筆鋒才能順利的轉(zhuǎn)換再回到適當?shù)墓P畫中間,不致扭起來,鋒如果和副毫扭起來,便失去其功能,就不能“萬毫齊力”了。就是說,提和按不僅使筆畫有了豐富的變化
14、,同時也是為了調(diào)整筆鋒。所有的筆畫都是提與按的連續(xù)。每一個筆畫的書寫過程,都不可能象機械那樣用力完全一致(如果這樣,產(chǎn)生的線條就成了沒有趣味的直線),而始終貫穿著提與按的動作,只是一般的筆畫提與按的變化極其細微,不引起我們的注意罷了。寫字過程中,我們不必,也不可能處處人為地安排,什么地方該提,什么地方該按,除非一些規(guī)律性的地方,如起筆的先按后提、折筆的先提后按等。既然不能安排,那么提和按究竟如何掌握呢?答案是,在日積月累的長期訓練中培養(yǎng)出一種感覺。就像高明的廚師放佐料,是從來不需要稱份量的。但是,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著名的書法家如李瑞清等,為了追求毛感、金石味,而將提按變?yōu)轭澏?,很不自然。所以?/p>
15、初學者一定要理解提按與顫抖的區(qū)別。寫字抖抖的,丑不忍睹!駐行、徐疾駐,就是停、留的意思。如果說提、按是筆的垂直運動的話,那么,駐、行就是筆的水平運動。 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所有的筆畫, 都是提和按的連續(xù),事實上, 同時也是駐和行的連續(xù)。既要往前送,又要留得住。筆筆要留,一筆不可滑。打個比方,就好比推車下橋,既要往前走,又要拽得住,才不至失控翻車。與此相關的,是運筆的速度問題,即徐、疾。運筆的速度應該快還是慢?運筆快,不容易殺得住,易滑。 “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所以,情愿略慢一點,以緩避滑,要筆筆留得住。即使快的地方,也要殺得住。有時甚至要停、要斷,但斷不是真正的斷,而是筆斷意連,在有意無意間接
16、得住。常見有些人寫隸書和顏字,在轉(zhuǎn)折處無一字不斷,十分刺目,十分不自然。當然,過慢同過快一樣,都是毛病。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該停的地方停,就是要有節(jié)奏感。不僅一筆之間要有節(jié)6奏,而且一個字、一整幅作品,都要有節(jié)奏感。但這節(jié)奏感又是無法安排的,也是要靠長期的訓練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任何一行的高手,抖實際上是有優(yōu)秀的感覺。感覺很重要!古人往往“疾澀”并稱。其實,“澀”不光是速度問題。逆勢快送,同樣產(chǎn)生澀感。澀,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毛”?!肮湃苏摴P,用筆需毛。毛則氣古神清。”(林散之 )這種“毛”感,表現(xiàn)出一種力度和韻味。概括地說,所謂“澀”,就是筆不從紙面滑過去;應使其發(fā)生摩擦,筆劃才有力、有
17、味。產(chǎn)生澀感的原因是:一、留。筆在行進過程中不是一滑而過,而是處處留得住,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駐與行的關系。古人所說的“屋漏痕”“錐畫沙”,應該就是這種效果。雨水順著墻流下來,由于墻是不光滑的,所以雨水不時地流下,也不時地受到阻礙,就在這“流”與“留”的矛盾中行進;二、逆。逆就是“送”,與拖相反。簡單地說,就是筆桿指向運筆的相反方向。東坡所說的“逆水撐船”,就是指此;三、提按。在運筆過程中,在運筆過程中,對提、按的微秒把握和有效控制,是產(chǎn)生澀感的又一個原因。但提按與顫抖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用顫抖的手法表現(xiàn)澀感,是十分做作、 缺乏美感的。當然,除以上三個因素外,中國書法運用毛筆和宣紙,本身也就較容易產(chǎn)生
18、澀感。關于用筆,再強調(diào)幾句,對大家不無好處。要每一筆都不放松,不讓勁,盡全力寫出?!叭f毫齊力故能峻,五指齊力故能澀。”特別是筆畫中間,要飽滿勁健,“不看兩頭看中間”。黃賓虹先生有幾句話,概括了用筆的基本要求,值得我們體悟:“用筆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輕,忌俗;宜留,宜圓,宜平,宜重,宜雅?!彪m然漢字的結構較為復雜,但它們都是由一些基本的筆畫組成的。這些基本的筆畫,就好比造房子所用的磚塊。有了它們,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營造出千姿百態(tài)的房子。所以,初學者一定要扎扎實實地訓練基本筆畫,為以后的“造房子”準備優(yōu)質(zhì)的“磚塊”。前人用一個“永”字作代表,分析出這個字包含了八種基本的筆畫,這就是所
19、謂“永字八法”。在7以前,對于一個善于書法的人,往往稱之為“精研八法”。即便對于今人來說,它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1 、點(側(cè))。點的變化不少,基本寫法是:露鋒入紙,順勢落筆;鋪毫,向右下作弧形頓筆;回鋒收筆。要點是:頭尖,背圓,腹平。頭尖,則鋒芒露而精神出;背圓、腹平,則飽滿勁健,內(nèi)含張力。點是一個字的眉目,“一點失所,則如美人之眇一目”。同時,在掌握基本點法的基礎上,要善于變通,舉一反三,根據(jù)不同的場合作不同的點,所謂“萬點異類”也。2 、橫(勒)。古人稱橫畫為“勒”,是很有道理的?!盀楫嫳乩眨F澀而遲”。就是說,寫橫畫時,像勒馬韁,不可順鋒滑過,宜澀,宜緩,欲行不行,處處留得住,特別是
20、中間,容易一筆滑過,所以有“不看兩頭看中間”之說?;緦懛ǎ翰劁h起筆;轉(zhuǎn)鋒切下;鋪毫,澀筆右行;向右上提;轉(zhuǎn)鋒下頓;回鋒收筆。橫畫不宜太平,中間略帶拱形,精勁內(nèi)含,充滿力感。大家知道,石拱橋是由一塊塊石頭拼接起來的。它之所以能夠承受千百噸的壓力,奧妙全在拱形上。橫的變化也很多,切忌象美術字一樣機械、單調(diào)的排列。“凡平畫如算子,終篇展玩,不見橫畫,始是書法。”(陳鐸曾)有的人寫字,一眼看去,整幅字最“醒目”的就是一根根橫畫,就是犯了這個毛病。3 、豎(努)?;緦懛ㄊ牵河上孪蛏夏鎰萜鸸P(藏鋒);轉(zhuǎn)鋒向右下頓;鋪毫,逆鋒盡力下行;頓筆于盡頭處;回鋒向上收筆。要注意:豎不宜太直,太直反而失勢;宜稍稍
21、有弧意,在曲勢中求直,有張力,才顯得挺拔有勁。另有一種常見的懸針豎,起筆同上,只須逆鋒向下時,在大約三分之二處緩緩提筆,收成針尖形。懸針豎應直而飽滿,收筆時不可急,宜漸漸提起,寫得尖、圓、健。4 、鉤( 趯)。基本寫法是:行筆至出鉤前,先向右下略頓(使右下飽滿);再向左下挫筆;復往上轉(zhuǎn)筆;蹲鋒蓄勢,果斷踢出。好比賽跑,須先下蹲蓄勢,后猛然躍出,方能成功。因方8向不同,還有很多不同形狀的鉤,如戈鉤、心鉤、橫鉤等,大體都可以依此類推。5 、挑(策)?;緦懛ㄊ牵翰劁h起筆;切向右下;提筆出挑。如鞭之策馬。6 、長撇(掠)?;緦懛ㄊ牵耗鎰萜鸸P;轉(zhuǎn)鋒下頓;輔毫用力撇出,如飛燕之掠檐而下,峻快而有斜出之
22、勢。運腕,力量一直要送到筆畫尖端,才不致有虛尖、 漂浮之病。 切不可運指掃出。7 、短撇(啄)。基本寫法略同長撇。以逆勢起筆切入后,稍一頓挫,即向左下迅速用力撇出。如鳥之啄食,剛而短促,銳而急速。8 、捺(磔)。基本寫法:藏鋒(或露鋒)起筆;轉(zhuǎn)鋒向右下行筆,漸次鋪毫,到極點(最闊處)時,鋪足毫;略頓,再漸漸提筆捺出,力送盡頭。捺,貴在有起伏,故又稱“波”,有“一波三折”的說法。其實,我個人認為“永”字還隱含第九種筆畫,就是“折”。所以實際是“永字九法”。初學時,因未精筆法,不明筆意,點畫肯定有毛病,最常見的有以下八種:牛頭、鼠尾、蜂腰、竹節(jié)、鶴膝、棱角、折木、柴擔。既然筆畫是建筑材料,那么,結
23、構就是建筑設計了。當然,建筑設計必須以建筑材料為前提,如果材料是劣質(zhì)品,那么設計得再漂亮,也遲早要出問題;但是,如果沒有設計,或設計得不好,那么,造出來的房子,要么丑不可看,要么千篇一律。在結構方面,古人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雖然大都說得不太科學,但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這里介紹兩種流傳最廣、最簡括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從歐陽詢結構三十六法而來的。下面根據(jù)我自己的體會,作一些刪改或補充。(一)排疊 如“壽、畫、筆、麗”等字,橫畫、直畫很多。初學者往往容易寫得“出格”;即使不“出格”,字的內(nèi)部點畫也擁擠不堪。須要長短疏密之間,安排停勻,使密處不犯,疏處不離,9沒有拘苦繁雜之態(tài)。又要注意,不能像寫美術字
24、那樣排得呆板。又如“系”旁、“言”旁之類的字,都須將偏旁安排好。(二)避就例如“廬”,上面的“廣”和下面的兩撇都向左,須要有輕重長短,彼此相讓、映帶得宜,又要避免雷同。又如“林”字,左邊“木”旁末筆與右邊“木”旁之撇,既不能打架(避),又要相互穿插(就)。(三)頂戴是指有些字寫起來,像人戴物而行,又像人高妝大髻。正看時,要上下皆正,使其無傾斜之形;旁看時,要玲瓏松秀,而見結構之巧。如“臺、營、帶”等字,就是正勢,高低輕重,絲毫不偏,便覺穩(wěn)重;“聳、駕”等字就是側(cè)勢,長短疏密,極意作態(tài),便覺字勢峭拔。無論正勢、側(cè)勢,都必須安排得“上稱下載”,不可上輕下重,或上重下輕。(四)穿插穿,就是穿其寬處;
25、插,就是插其虛處。如“中”字以豎穿之,“冊”字以橫穿之,“爽”字以撇穿之;“曲”字以豎穿之,“爾”以插之,“密”字以點插之。(五)向背如“好”字兩半相向,“北”字兩半相背,“治”字左助右,“剔”字右助左,須將這些形勢表現(xiàn)出來。(六)偏側(cè)如“心、戈、衣”等字偏向右,“夕、乃、少”等字則偏向左?!昂?、女、互”等字好像偏,卻又不偏。這些須隨各字的形勢,或左或右,以求偏而穩(wěn)定之妙。(七)補空這是說虛實相生的妙理。補其空處,使其四滿方正,神完氣足。但補空不是取消虛處,有時正是留出空處,而又在空處輕輕著筆,反而顯示出虛處,因而氣韻生動,空中傳神,所謂“虛處藏神”是也。如“少”字虛右,“戈”虛左,等等。(八
26、)貼零如“令、冬、寒”等字,下面都是點,比較零碎,易失勢,須將整個字的重心歸到最后的點上。(九)意連如“臥、非、門”等字,兩邊無任何筆畫穿插關聯(lián),都要設法使其相互間勢合,筆斷10意連,不要毫無照應。“以、小川”等字形狀似乎筆筆斷了,但寫起來要使其前后筆畫起落意思相連。(十)滿密如“國、圃、四、包、南、目、勾”等字,要四面飽滿。(十一)復冒有一些字,形狀上面大,如“云”字的兩頭,如“窮”字的穴頭,如“金、食、巷、泰”等字,須寫得上面可以籠罩住下面,而又沒有頭重腳輕之病。(十二)垂曳是說有些字要展一筆以疏宕之。如“都、中”等字的一直要垂,如“水、欠、皮、也”等字末筆要曳。(十三)借換如醴泉銘中的“
27、秘”字將“示”字旁的右點,作為右邊“必”的左點。又如,“鵝”字寫作“”之類,也是借換。但作字必須從正體,借換之法,不得已而用之。(十四)撐柱有一類獨立的字如“可、亭、司、矛、弓”等,必須寫得撐挺起來。(十五)朝揖這和前面所說的“避就”、“意連”是同一意義的。不過那二類指的多是兩半相合成的字,這一類則指的多半是三分合成的字如“謝、鋤”等,寫時須互相迎接。(十六)附麗如“形、飛、飲、勉”等字或是旁邊三撇,或是旁邊小點,或是“欠、力”等小偏旁,都要以小附大,以少附多。這類字中,作為正勢的偏旁,要寫得端正、凝重,而作為附麗的偏旁,要寫得有姿有態(tài),或婉轉(zhuǎn)而流動,或拖沓而偃蹇,或作勢而趨先,或遲凝而托后,
28、要相體以立勢,并因地而制宜,不可拘也。打個比方,就好比建筑物與裝飾部分的關系。(十八)回抱如“易”等字彎向左,“包、旭”等字彎向右,都要彎得合式。彎得太大則散漫無歸,太小則逼窄而不能容物。古人還提到一種“包裹”法,是指“園、國”等字四圍包裹,“尚、向”等字上包下,“幽、函”等字下包上,“匿、匡”等字左包右,“甸、匈”等字右包左,實際與此相近。此外還有“小成大”“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長”等等說法,皆是就字形加以適當安排11的方法,也不勝枚舉??傊趯懨恳还P時,要考慮到上下左右其他筆畫,筆畫與筆畫之間要相處得和而不同,和諧美觀。第二種是黃自元結字九十二法。既然結字好比建筑設計,那么上面這些說法只能是僅供參考。因為一千個人結字就可以有一千種面目,絕沒有必須死守而不可改易的方法。所以,如果將結字方法說得太細,說得太死,反倒是沒有好處的。其結果必將導致“千人一面”。學貼的方法大致有四種,即鉤、摹、臨、讀。鉤,就是用透明的紙蒙在字帖上,沿筆畫邊緣雙鉤下來,再用墨將雙鉤的字填滿,這叫作“雙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專業(yè)車庫租賃與物業(yè)管理合同
- 服裝批發(fā)市場垃圾清運合同
- 2025年度多人共同經(jīng)營網(wǎng)店借款及利潤分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玉器珠寶市場拓展與區(qū)域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安全無憂型個人租房合同
- 2025年度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改造補貼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員工心理健康關懷上班協(xié)議合同全新版
- 2025年度文化場館設施維護勞務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影視演員場記助理職業(yè)素養(yǎng)培訓聘用合同
- 2025年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新版
- 弱電系統(tǒng)巡查記錄表(辦公樓)
- 預防接種人員崗位培訓習題(Ⅰ類培訓練習題庫共385題)
- 現(xiàn)場經(jīng)濟簽證單范本
- 《網(wǎng)店運營與管理》課件(完整版)
- 《跨境電商B2B操作實務》教學大綱
- 河口區(qū)自然資源
- 精益改善項目管理制度
- 2012數(shù)據(jù)結構英文試卷A及答案
- 服裝購銷合同最新版
- 機翼結構(課堂PPT)
- 二次回路施工驗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