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的困惑和挑戰(zhàn)_第1頁
肺部真菌感染的困惑和挑戰(zhàn)_第2頁
肺部真菌感染的困惑和挑戰(zhàn)_第3頁
肺部真菌感染的困惑和挑戰(zhàn)_第4頁
肺部真菌感染的困惑和挑戰(zhàn)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菌感染的困惑和挑戰(zhàn),問題,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診斷困難,其原因有4方面: 早期感染的癥狀和體征沒有特異性,往往易被原發(fā)病或已存在的細菌、病毒感染所掩蓋。 感染部位的影像學改變呈多形性,盡管高分辨薄層CT給臨床以提示,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病原體檢測不敏感,傳統(tǒng)的真菌培養(yǎng)陽性率較低,而有時對陽性培養(yǎng)結果(如標本來自開放部位)難以判斷是污染、定植還是侵襲。 盡管生化和分子技術為快速診斷開拓了廣闊的空間,但用于早期臨床診斷仍需進一步驗證其敏感性和特異性,肺真菌感染中應當澄清的幾個概念,肺真菌病 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氣管的真菌性炎癥或相關病變,包括過敏性疾病,如變態(tài)反應性支氣管肺曲霉?。ˋ

2、BPA,真菌性肺炎(或支氣管炎) 指真菌感染而引起肺(或支氣管)以炎癥為主的疾病,是肺部真菌病的一種類型,不完全等同與肺真菌病,肺真菌感染中應當澄清的幾個概念,侵襲性肺真菌病 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過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氣管引起的急、慢性組織病理損害所導致的臨床疾病,肺真菌感染中應當澄清的幾個概念,播散性肺真菌病 指侵襲性肺真菌病擴散和累及肺外器官,或發(fā)生真菌血癥,肺真菌感染中應當澄清的幾個概念,肺真菌感染中應當澄清的幾個概念,深部真菌感染:指真菌侵入內臟、血液、黏膜或表皮角質層以下深部皮膚結構引起的感染,包括局限性的單一器官感染(如肺念珠菌病、上頜竇曲霉病等)和2個及以上器官(組織)受侵犯

3、的系統(tǒng)性真菌感染(如播散性念珠菌病、真菌血行感染等)。 與深部真菌感染相對應的概念是淺部真菌感染,指真菌僅侵犯表皮的角質層、毛發(fā)和甲板,肺孢子菌:原稱肺孢子蟲或卡氏肺囊蟲,現(xiàn)已從原蟲類劃歸為真菌類,肺真菌感染中應當澄清的幾個概念,醫(yī)學真菌分類,雙相真菌:一類特殊的致病真菌,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可產生不同的形態(tài)學特征,如在人體內部寄生或在37度條件下產生酵母,而在室溫條件下則產生霉菌(菌絲相),這類菌被稱為雙相真菌(dimorphic fungi) 。 主要包括幾種致病菌:皮炎芽生菌、莢膜組織胞漿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粗球孢子菌、申克氏孢子絲菌、馬爾尼菲青霉等,重要醫(yī)學酵母菌分類,醫(yī)學重要的霉菌分類

4、,致病性真菌與條件致病性真菌的區(qū)別,致病性真菌(傳染性真菌) 屬原發(fā)性病原菌,常導致原發(fā)性外源性真菌感染,可侵襲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易致全身播散。病原性真菌主要有: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蘚菌和孢子絲菌等,條件致病性真菌(機會性真菌) 如念珠菌屬、曲霉菌屬、隱球菌屬、毛霉菌屬、青霉屬、根霉屬、犁頭霉屬、鐮刀霉及肺孢子菌等。多為腐生菌或植物致病菌,對人體的病原性弱,但在宿主存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時,可導致深部真菌感染,肺曲霉菌病,指由曲霉屬真菌引起的一組疾病,包括: 食用被曲霉產生的真菌毒素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 吸入曲霉孢子或曲霉菌絲片段引起的機體組織、器

5、官的變態(tài)反應; 曲霉球 肺和其他器官的炎癥性、肉芽腫性和壞死性曲霉感染; 系統(tǒng)性或播散性的曲霉感染,根據(jù)臨床特點分類: 定植: 氣道中吸入空氣傳播的曲霉后持續(xù)存在,但不致病。包括肺曲霉球、寄生性支氣管曲霉病。 過敏:包括過敏性支氣管曲霉病、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曲霉致敏的支氣管哮喘。 侵襲性肺曲霉菌病:分急性(病程3個月)。主要以累及肺部為主,也可以同時合并有氣管、支氣管內病變。 慢性肺曲霉病:包括曲霉性氣管支氣管炎(可分為肉芽腫、潰瘍性曲霉病)、慢性空腔性(壞死性)肺曲霉病、慢性纖維化性曲霉菌病和肺曲菌球。其中慢性壞死性肺曲菌病可視為侵襲性肺曲霉菌病,肺曲霉菌病,臨床癥狀: 寄生型:最常見的是

6、咯血,從少量到大量不等,可有慢性咳嗽、偶有體重減輕。 過敏型:急性期有頑固性喘息、發(fā)熱、咳嗽、咳黏稠或膿性痰,慢性期為肺纖維化和支氣管擴張。 侵襲型:多見于粒細胞確乏或其它各種高危因素的患者,呈急性肺炎癥狀,可以迅速進展至呼吸衰竭,咯血是不同于細菌性肺炎的有診斷參考價值的癥狀,鑒別診斷 表2 幾種肺內球形病灶的鑒別點,侵襲性肺真菌病,診斷依據(jù): 發(fā)病危險因素: 外周血WBC10 d; 體溫38 或36 , 并伴有下列情況之一: 此前60 d內出現(xiàn)過持續(xù)的中性粒細胞減少(l0 d); 此前30 d內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 療; 有侵襲性真菌感染史; AIDS患者; 存在移植物抗宿主??; 持

7、續(xù)應用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 3周以上; 有慢性基礎疾病; 創(chuàng)傷、大手術、長期住ICU、長時間機械通氣、體內留置導管、全胃腸外營養(yǎng)和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等(任何1項,臨床特點,主要臨床特征: 侵襲性肺曲霉病: 胸部CT檢查表現(xiàn)為 0 5 天:典型表現(xiàn)為炎癥陰影,周圍呈現(xiàn)薄霧狀滲出(暈影或稱暈輪征,病灶周圍出血所致), 510天:炎癥病灶出現(xiàn)氣腔實變,可見支氣管充氣癥; 1020天:可見病灶呈半月形透光區(qū)(空氣半月征,肺栓塞和凝固性壞死所致),進一步可變?yōu)橥暾膲乃揽斩?,多為單發(fā)性,亦可呈多發(fā)性,病變大小不一,分布無明顯特征。 肺孢子菌肺炎:胸部CT檢查可見毛玻璃樣肺間質浸潤,伴有低氧血癥,次要臨

8、床特征: 持續(xù)發(fā)熱 96 h,經積極的抗生素治療無效; 具有肺部感染的癥狀及體征: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及肺部啰音或胸膜摩擦音等體征; 影像學檢查可見除主要臨床特征之外的、新的非特異性肺部浸潤影,病變大?。?cm3,pauze-2,肺曲霉菌病所引起的CT病變的演變Brodoefel et al. Am J Radiol 2006; 187:404-413,病變數(shù),天,侵襲性肺真菌病,微生物學檢查 氣管內吸引物或合格痰標本直接鏡檢發(fā)現(xiàn)菌絲,且培養(yǎng)連續(xù)2次分離到同種真菌;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經直接鏡檢發(fā)現(xiàn)菌絲,真菌培養(yǎng)陽性; 合格痰液或BALF直接鏡檢或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新生隱球菌; 乳

9、膠凝集法檢 測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呈陽性結果; 血清1,3-beta-D-葡聚糖抗原檢測(G試驗)連續(xù)2次陽性;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檢測(GM試驗)連續(xù)2次陽性,表3 G試驗和GM試驗的診斷意義,慢性壞死性肺曲霉病(Chronic necrotizing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NPA,臨床癥狀無特異性,雖然影像學上有較為特征性的“空氣新月征”,但是其他疾病如肺結核、肺曲霉球、侵襲性曲霉病、肺膿腫、支氣管肺癌、肺孢子蟲病等也可出現(xiàn)典型的“空氣新月征”。特別是當陳舊肺結核或肺膿腫空洞繼發(fā)曲霉球時,CNPA更難從中鑒別,鑒別診斷,CNPA和肺曲霉球都可以有呼吸道癥狀如咳

10、嗽咯痰、咯血、胸痛等,但肺曲霉球表現(xiàn)為單純咯血的較多。CNPA往往為復合癥狀,如合并有全身中毒癥狀,而肺曲霉球合并有全身中毒癥狀的較少,在影像學上,CNPA和肺曲霉球都可有典型的“空氣新月征”,但CNPA的空洞常為厚壁、洞壁不規(guī)則,且常伴有空洞周圍浸潤陰影。 CNPA另一常見影像表現(xiàn)是結節(jié)或團塊狀肺實變陰影,而肺曲霉球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空洞。 未經治療的CNPA,其浸潤陰影和空洞會隨著時間遷移慢慢的擴大,肺實質萎縮和間質纖維化,最終可發(fā)展成為慢性纖維化性肺曲霉?。–hronic fibrosing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FPA,而肺曲霉球往往無變化,鑒別診斷,鑒別診斷,組

11、織病理檢查是診斷CNPA的金標準,也是與曲霉球鑒別的金標準,前者曲霉菌絲既在空洞內生長,又侵襲周圍肺組織,但是后者菌絲僅在空洞內生長,且洞壁常有完整的內襯上皮,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ABPA,一種肺部的過敏性疾病,對曲霉菌屬的應答導致氣道的炎癥損傷,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ABPA,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ˋBPA,臨床分期,急性皮質類固醇激素反應性哮喘,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哮喘,伴蜂窩肺的終末期纖維化肺病,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ABPA,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是ABPA的主要治療方法。 用于治療急性ABPA可以改善肺功能并減少病變的復發(fā)。但鑒于長期應用造成嚴重的免疫損傷和多種代謝異常(包括糖

12、尿病、高脂血癥和骨質疏松癥),已有了用于治療ABPA的替代性藥物,例如伊曲康唑。 ABPA皮應當采取質類固醇激素和伊曲康唑的聯(lián)合治療,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ˋBPA,伊曲康唑作為一種減少皮質類固醇激素用量的藥物,可根除氣道內的曲霉菌。 作用機制:減少引起支氣管炎癥的抗原刺激。 加用伊曲康唑治療的益處超出了長期應用大劑量波尼松的危害,肺接合菌病(毛霉菌,胸部影像學檢查(尤其是胸部CT)可以顯示單發(fā)或多發(fā)性浸潤影或結節(jié)影,有時呈楔形改變,好發(fā)部位多為上葉,可雙肺同時受累,下葉較少見。 部分患者呈間質性肺炎或腫塊樣改變,單發(fā)或多發(fā),可出現(xiàn)暈輪征(halo征)、新月征和空洞。注射造影劑后邊緣增強,偶

13、見胸腔積液。如果肺部病變范圍較大可以出現(xiàn)低氧血癥,肺隱球菌病,胸部X線胸片多表現(xiàn)為雙側多發(fā)性病變,亦可為單側或局限于某一肺葉,其表現(xiàn)類型多種多樣: (1)孤立性塊影,直徑約27cm; (2)單發(fā)或多發(fā)結節(jié)影; (3)單發(fā)或多發(fā)班片狀影,約10患者有空洞形成,常為繼發(fā)性肺隱球菌??; (4)彌漫性粟粒狀陰影; (5)急性間質肺炎型,此型少見,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分離陽性的臨床意義念珠菌,侵襲性念珠菌病的危險因素 廣譜抗生素使用 中心靜脈導管留置 接受全胃腸外營養(yǎng) ICU患者接受腎臟替代治療 中性粒細胞缺乏 使用植入性人工裝置 免疫抑制劑治療(激素、化療藥物、免疫調節(jié)劑,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治療策略Spel

14、lber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6; 42:244-251,侵襲性念珠菌病 確診/擬診,氟康唑,棘白菌素類 脂質體兩性霉素B 伏立康唑,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光滑念珠菌感染危險因素 HIV 感染、糖尿病、長時間住院、手術、導尿、靜脈留置導管以及先前使用過抗生素或氟康唑,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分離陽性的臨床意義隱球菌,非呼吸道正常菌群,但存在定植現(xiàn)象 對于免疫抑制人群或HIV感染患者: 有意義 需要進一步的全面檢查:CSF/血CRAG、培養(yǎng) 在非免疫抑制人群中陽性的診斷意義存在爭議,但進一步的全面檢查也是需要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分離陽性的臨床意義曲霉菌,氣道分泌物曲霉分離陽

15、性提示IPA(侵襲性肺曲霉菌病)的概率 粒細胞缺乏患者72 實體器官移植患者58 危重癥患者28 無經典高危因素患者12,COPD患者,COPD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曲霉菌分離陽性的臨床意義,Guinea報道:2000.12007.12,因COPD入院患者中LRT曲霉陽性者239位,其中IPA53位, LRT曲霉陽性符合IPA診斷的比例為(53/239,22.1,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Cl

16、in Microbiol Infect,2010,COPD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曲霉菌分離陽性的臨床意義,我們知道的 分離陽性患者死亡率較高 危重COPD患者、激素/廣譜抗生素使用歷史、抗生素治療無效的肺炎、多次陽性高度重視 陰性并不意味著排除IPA 定植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死亡率增高、潛在向侵襲發(fā)展的危險性,氣道分泌物曲霉分離陽性的意義,合理的思路 不能簡單地歸為定植,而置之不理 進一步全面的評估、密切的觀察非常重要 HRCT GM試驗、G試驗 纖支鏡檢查 重癥患者,立即開始經驗性抗真菌治療,定植不一定意味侵襲 侵襲多來自于定植,非免疫抑制宿主肺隱球菌病的CT表現(xiàn),肺結節(jié)/腫塊最常見的表現(xiàn) 多發(fā)

17、 邊界清晰、輪廓光滑、 直徑多在530mm之間、 分布以胸膜下、肺外帶及 肺下葉較常見 多數(shù)結節(jié)和(或)腫塊周邊有磨玻璃樣影暈征 少數(shù)可呈分葉狀,一般無毛刺及血管束集中征 以多發(fā)結節(jié)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灶在疾病進程中有融合成團的趨勢,非免疫抑制宿主肺隱球菌病的CT表現(xiàn),其他發(fā)生率相對較低的表現(xiàn) 實變:表現(xiàn)為雙側或單側肺段或肺葉實變,病灶內可見支氣管充氣征 空洞:厚壁空洞,洞壁光整 胸腔積液 縱隔/肺門淋巴結腫大 間質性肺炎 (粟粒小結節(jié)/網(wǎng)格結節(jié),多見于免疫抑制宿主,IFI治療失敗的正確應對(深部真菌病,IFI是我們在醫(yī)療實踐中面臨的嚴峻考驗 病情重 合并癥復雜 診斷緊迫性強 診斷手段欠缺,臨床癥像

18、不典型 治療選擇少,IFI治療失敗的正確應對,IFI治療失敗機率: 侵襲性念珠菌感染 20%-60% 侵襲性曲霉菌感染 40%-70% 侵襲性鐮菌病 30%-100% 我們的直接反應:耐藥?抗菌譜不能覆蓋?換藥?加藥? 事實:更多的因素導致了IFI治療失敗宿主基礎疾病和/或免疫狀態(tài)、藥代/藥效學、診斷等,IFI治療失敗的正確應對,宿主因素 是IFI最重要的預后因素,也是治療失敗最常見的原因。 基礎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免疫抑制狀態(tài)是否能糾正? 在念珠菌血癥中,疾病嚴重度評分是預后獨立預測因子。 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患者中,持續(xù)粒缺在各種IFI中均是預后差的標志; 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受者中,各種重度免疫抑制狀態(tài)(如:糖皮質激素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單核細胞缺乏)是重要的預后預測因素,IFI治療失敗的正確應對,宿主因素 免疫抑制狀態(tài)的恢復常常預示著治療的成功 運用各類重組免疫因子(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細胞輸注、IF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