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4/17,1,第五章 X 線 攝 影 檢 查,2021/4/17,2,本章學習目標 一、掌握內容 攝影體位術語、攝影步驟、雙手正位、腕關節(jié)正側位、肘關節(jié)正側位、足前后位、踝關節(jié)正側位、膝關節(jié)正側位、股骨正側位、髖關節(jié)前后位、胸骨正側位、膈上下肋骨前后位、胸部正側位、腹部臥前后位、第37頸椎正側斜位、胸椎正側位、腰椎正側位。骨盆前后位頭顱正位、瓦氏位、柯氏位、梅氏位、乳腺內外側斜位、乳腺上下軸位、食管造影、胃及十二指腸造影、靜脈法膽系造影、常規(guī)靜脈尿路造影、子宮輸卵管造影。,2021/4/17,3,二、熟悉內容 X線攝影檢查原則、手斜位、腕關節(jié)尺偏位、肱骨正側位、肩胛骨正位、足內斜位、
2、跟骨底跟軸位、跟骨側位、脛腓骨正側位、胸部前弓位、腹部站立正位、膽區(qū)后前位、雙腎區(qū)前后位、膀胱前后位、腰骶關節(jié)前后位、鼻骨側位、乳突倫氏位、頭顱攝影體表定位及攝影注意事項、軟X線攝影基本原理、乳腺攝影注意事項、空、回腸造影、口服膽系造影、大劑量靜脈腎盂造影、逆行腎盂造影、膀胱造影。,2021/4/17,4,三、了解內容 解剖學、攝影方向、身體體位術語、手側位、鎖骨下上斜位,足側位、膝關節(jié)斜位、髕骨軸位、股骨頸仰臥側位、謝氏位、蛙形位、胸部側臥后前位、胸部攝影體位選擇、第1、2頸椎張口位、脊柱攝影體位選擇、軟X線攝影設備及操作、乳腺攝影曝光條件的選擇、對比劑引入體內的方法、對比劑的藥敏試驗、陽性
3、反應及急救措施、放大攝影的原理、放大攝影的操作。,2021/4/17,5,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本知識 第二節(jié) 四肢攝影 第三節(jié) 胸部攝影 第四節(jié) 腹部攝影 第五節(jié) 脊柱攝影 第六節(jié) 骨盆攝影 第七節(jié) 頭顱攝影 第八節(jié) 牙齒攝影 第九節(jié) 軟X線攝影 第十節(jié) X線造影檢查 第十一節(jié) 其它特殊X線檢查技術,本章所屬章節(jié),2021/4/17,6,X線攝影檢查是指X線照射到人體時,由于人體的組織器官對X線產生吸收差異,使穿透組織器官的X線強度變得不均勻,照射到膠片上形成自然對比影像為診斷提供影像信息的檢查方法稱為普通X線攝影檢查。 把X線信息直接記錄在成像板(IP板)、平板探測器(FPD)上的檢查方法稱為
4、數(shù)字X線攝影檢查。 在X線攝影時需將被照體、成像介質(X線膠片、CR、FPD)、X線中心線投射方向,三者之間形成的空間位置稱為攝影位置。,2021/4/17,7,一、X線攝影相關術語 X線攝影是利用幾何學投影原理,借助X線對人體組織和器官進行投影而成像的過程。 (一)解剖學術語 1解剖學姿勢及基準軸、線、面 (1)標準姿勢:指人體直立,兩眼平視正前方;雙上肢下垂置于軀干兩側,掌心向前;雙下肢并攏,足尖向前。,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本知識,2021/4/17,8,標準姿勢正面觀,標準姿勢側面觀,2021/4/17,9,(2)人體基準軸線 1)垂直軸:指自頭頂至尾端的連線,并垂直于地平面。 2)冠狀軸
5、:指人體左右兩側等高處的連線,并與地面平行。 3)矢狀軸:指人體腹側至背側等高處的連線,并與地面平行。,2021/4/17,10,(3)基準面 1)矢狀面:是指沿前后方向將人體縱斷為左右兩部分的平面。 2)冠狀面:是指沿左右方向將人體縱斷為前后兩部分的平面。 3)水平面:是指將人體橫斷為上下兩部分的平面。,2021/4/17,11,2解剖學方位和關節(jié)運動 (1)解剖學方位 1)上和下:近頭者為上,近足者為下。 2)近和遠:近心臟者為近端,遠離心臟者為遠端。 3)前面和后面:近腹者為前(腹側),近背者為后(背側)。 4)內側和外側:距正中矢狀面近者為內側,距正中矢狀面遠者為外側。,2021/4/
6、17,12,(2)關節(jié)運動 1)屈伸運動:關節(jié)沿腹背軸運動,使組成關節(jié)的上下兩骨骼相互靠近的運動為屈,反之。 2)內收與外展運動:關節(jié)沿冠狀面運動,使骨骼向正中矢狀面或軀干靠攏的移動稱為內收,反之。 3)旋轉運動:骨骼環(huán)繞垂直軸進行的轉動稱為旋轉運動。使骨的前面旋向內側稱為內旋,反之。,2021/4/17,13,(二)攝影用術語 1攝影床面中線 攝影床面上、下兩端中點的連線稱為臺中線。 2攝影用距離 (1)焦片距:X線管焦點至膠片間的距離。 (2)焦肢距:X線管焦點至被檢體中心的距離。 (3)焦臺距:X線管焦點至攝影床面間的距離。 (4)肢片距:被檢肢體中心至膠片間的距離。 3中心線投射方向
7、中心線與地面垂直的投射稱為垂直投射;中心線與地面平行的投射稱為水平投射。中心線向頭端傾斜又稱為向上傾斜,反之。,2021/4/17,14,4膠片或IP放置 與膠片或IP長邊相平行的軸線,反之。 5整體片 為全面觀察和了解病變組織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而攝取肢體較大范圍的X線照片。 6局部片 為重點觀察肢體某小范圍的組織結構而攝取的小照射野的X線照片。 7功能片 顯示關節(jié)活動情況以及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X線照片稱為X線功能片。,2021/4/17,15,(三)攝影方向術語 1矢狀方向 (1)前后方向: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前方射入,后方射出的方向。 (2)后前方向: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后方射入,前方射出的方
8、向。 2冠狀方向 (1)左右方向: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左側射入,右側射出的方向。 (2)右左方向: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右側射入,左側射出的方向。,2021/4/17,16,3斜方向 (1)左前斜位: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右后方射入,左前方射出的方向。 (2)右前斜位: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左后方射入,右前方射出的方向。 (3)左后斜位: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右前方射入,左后方射出的方向。 (4)右后斜位:X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左前方射入,右后方射出的方向。,2021/4/17,17,4軸方向 (1)上下方向:X線中心線從上而下的投射方向。 (2)下上方向:X線中心線從下而上的投射方向。 5切線方向 X線中心線與被
9、檢肢體局部邊緣相切的投射方向。,2021/4/17,18,(四)攝影體位術語 1前后位被檢者后面緊貼暗盒,身體矢狀面與暗盒垂直,線中心線由被檢者的前面入射后面出射的攝影體位。 2后前位被檢者前面緊貼暗盒,身體矢狀面與暗盒垂直,線中心線由被檢者后面入射,前面出射的攝影體位。 3左側位被檢者左側緊貼暗盒,身體矢狀面與暗盒平行,線中心線由被檢者右側入射,左側出射的攝影體位。,2021/4/17,19,4右側位被檢者右側緊貼暗盒,身體矢狀面與暗盒平行,線中心線由被檢者左側入射,右側出射的攝影體位。 5右前斜位被檢者右前部靠近暗盒, 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左后方射入,右前方射出的攝影體位;也稱第一斜位。,20
10、21/4/17,20,6左前斜位被檢者左前部靠近暗盒,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右后方射入,左前方射出的攝影體位,也稱第二斜位。 7左后斜位被檢者左后部靠近暗盒,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右前方射入,左后方射出的攝影體位,也稱第三斜位。,2021/4/17,21,8右后斜位被檢者右后部靠近暗盒,線中心線從被檢者左前方射入,右后方射出的攝影體位,也稱第四斜位。 9軸位身體矢狀面與暗盒垂直,線中心線與身體或器官長軸平行投射。,2021/4/17,22,(五)肢體體位術語 1立位 身體直立,矢狀軸與地面垂直的體位,分站立位和坐立位兩種。 2仰臥位 人體平臥于攝影床面上,背側在下,腹側在上的體位。 3俯臥位 與仰臥位相反
11、。 4側臥位 被檢者冠狀面與攝影床面垂直的體位。左側在下稱為左側臥位,反之。,2021/4/17,23,5斜位 身體的冠狀面與膠片呈一定角度的體位。 6側臥水平正位 被檢體側臥于攝影床面上,X線中心線經身體腹至背側或背至腹面呈水平投射的體位。 7仰臥水平側位被檢體仰臥于攝影床面上,X線中心線經身體一側到另一側呈水平投射的體位。,2021/4/17,24,二、X線攝影檢查原則及操作步驟 (一)X線攝影檢查原則 1X線機使用原則 (1)使用前要詳細閱讀X線機使用說明書,掌握機器結構、性能、規(guī)格及使用注意事項。 (2)使用中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嚴禁過負荷使用。 (3)做好對X線機的管理,及時記錄X線機
12、的運行情況。,2021/4/17,25,2大、小焦點選擇原則 一般在X線管負荷允許的前提下,盡量選用小焦點,以提高照片影像的銳利度。被照體較薄和禁止不動的部位攝影時,應選擇小焦點攝影;若采用高千伏攝影技術,也可選用小焦點。,2021/4/17,26,濾線設備應用原則 濾線設備有濾過板和濾線器兩種。 一般被檢體厚度超過15cm或應用60 Kv以上管電壓進行攝影時,應使用濾線器。 使用濾線器攝影時,必須熟悉所用濾線器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項。,2021/4/17,27,焦片距及肢片距選擇原則 為了減小影像失真和模糊度,在X線管負荷量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增大焦點與膠片之間的距離. 肢片距選擇原則應盡量使被
13、檢體靠近并且平行暗盒。,2021/4/17,28,線中心線和斜射線應用原則 一般情況下線中心線垂直通過被檢部位的中心和暗盒。但有時為了避免影像重疊或滿足于肢體生理及病理彎曲,可將中心線傾斜一定角度。 6屏片組合原則 在普通線攝影中,注意增感屏與膠片必須匹配使用。,2021/4/17,29,7照片標記原則 標記內容準確,整齊,顯示清晰,且不與診斷區(qū)域重疊。 所標記的方位應與被檢肢體的方位一致。 鉛字標記有“正放”與“反放”之分,所謂“正放”是指鉛字面向X線管的放置方法,反之為“反放”。如前后位正放,后前位反放,側位反放。,2021/4/17,30,8呼吸方式運用 (1)平靜呼吸不屏氣:自然狀態(tài)呼
14、吸,一般應用于四肢。 (2)平靜呼吸下屏氣:一般應用頭頸部和心臟等部位攝影。 (3)深吸氣后屏氣:一般應用肺組織及膈上肋骨攝影。 (4)深呼氣后屏氣:一般應用腹部及膈下肋骨攝影。 (5)均勻連續(xù)的淺呼吸:一般應用胸骨正位攝影。,2021/4/17,31,9曝光條件選擇原則 曝光條件包括曝光量、焦片、屏片組合和濾線設備的選擇等。一般來說,曝光條件必須根據被檢者的年齡、性別、體厚、體質、被檢肢體的解剖結構以及診斷要求等進行選擇。,2021/4/17,32,10體厚測量原則 被檢部位的體厚是選定曝光條件的主要依據。 11肢體、X線管和暗盒固定原則 被檢肢體、X線管及暗盒在曝光時必須進行固定,以減少照
15、片影像的運動模糊。,2021/4/17,33,12放射防護原則 (1)放射防護基本原則 1)實踐的正當化 2)放射防護的最優(yōu)化 3)個人劑量限值 (2)放射防護措施:為減少輻射線對人體的損害,在攝影中可采取放射防護措施:縮短曝光時間,增加焦-片距離,屏蔽非照射部位等措施減少受檢部位及非檢查部位受X線照射量。,2021/4/17,34,(二)X線攝影的步驟 1閱讀X線攝影申請單 了解病情,明確檢查目的。 2膠片準備 3準備照片標記。 4衣著處理 攝影時要對檢查者進行衣著處理。 5體厚測量 用體厚尺在曝光時的呼吸狀態(tài)測量體厚。,2021/4/17,35,6攝影體位擺放 在擺放攝影體位時,掌握輕、準
16、、快原則,對外傷或病情較重的病人,動作更需輕柔,以減少患者痛苦。 7呼吸動作訓練 8選擇曝光條件 9曝光 10曝光后處理,2021/4/17,36,第二節(jié) 四肢攝影 一、四肢體表定位標志 1尺骨莖突為前臂近腕部內側的突起。 2橈骨莖突為前臂近腕部外側的突起。 3尺骨鷹嘴為肘關節(jié)后側的突起。 4肱骨內上髁為肘關節(jié)內側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為肘關節(jié)外側的突起。,2021/4/17,37,6肱骨大結節(jié)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肩峰為肩胛岡外上方的突起。 8肩胛骨喙突為肩峰前內下深按可捫及到的突起。 9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與第7胸椎下緣等高。 10鎖骨為橫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觸及到的內低外高的
17、骨骼。 11內踝為小腿遠端踝關節(jié)內側的突起。 12外踝為小腿遠端踝關節(jié)外側的突起。,2021/4/17,38,13脛骨粗隆為脛骨前上緣的突起。 14髕骨為股骨遠端前方可活動的骨骼。 15股骨內上髁為股部遠端膝關節(jié)內側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為股部遠端膝關節(jié)外側的突起。 17腓骨小頭為股骨外上髁下方可捫及到的突起。 18髂前上棘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19股骨大粗隆為股骨外上方的突起。 20髂嵴為髂骨最高位置處的突起。,2021/4/17,39,二、四肢攝影注意事項 1認真閱讀攝影申請單。 2四肢長骨攝影時,肢體的長軸應與暗盒長軸平行。且包括上、下兩個關節(jié),病變局限一端時,應至少包括鄰近病變一端的
18、關節(jié)。 3同一張照片上顯示正側位像時,應使肢體方向一致。 4上、下肢正位基本為前后位,要求矢狀面與暗盒垂直。,2021/4/17,40,5對外傷患者進行攝影時,應盡量采用改變X線中心線方向或移動攝影床來滿足攝影體位的要求。 6嬰幼兒骨關節(jié)攝影,常規(guī)同時攝取雙側影像對比。 7較厚部位攝影時,應使用濾線柵裝置,且選用適當厚度的濾過板。焦片距取75100cm。,2021/4/17,41,三上肢常用攝影體位 (一)手 1手后前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 坐于攝影床一側;被檢 側手置于暗盒上,掌面 向緊貼暗盒,五指伸直 并稍分開,第3掌骨頭 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線】對準第3掌 骨頭,垂直暗盒射入,手后前
19、位攝影體位圖,2021/4/17,42,【標準片顯示】 顯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軟 組織輪廓顯示清晰。 【用途】常規(guī)位置。,手后前位顯示圖,2021/4/17,43,2手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一端;被檢側手伸直,尺側在下,拇指位于并攏的四指前伸,手掌與暗盒垂直;第5掌骨頭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第2掌骨頭垂直暗盒射入,手側位攝影體位圖,2021/4/17,44,【標準影像顯示】第2、3、4、5掌骨呈現(xiàn)側位,第1掌骨呈正位影像,諸骨相互重疊;手掌側及背側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位置及骨折或脫位情況。,手側位顯示圖,202
20、1/4/17,45,3手后前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查側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被檢側手掌向下,掌面與暗盒約呈45角;各手指均勻分開且稍彎曲,并使指尖觸及暗盒;第3掌骨頭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暗盒射入,手后前斜位攝影體位圖,2021/4/17,46,【標準影像顯示】拇指呈側位。其他諸骨均呈斜位影像。 【用途】用于觀察第1、2、3掌、指骨及其關節(jié)的影像結構。因4、5掌骨部分重疊,4、5指骨顯示為斜位影像,故適于觀察各掌指骨的背側皮質。,手后前斜位顯示圖,2021/4/17,47,4手前后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側手呈側位,然后外旋使手背與暗盒約呈45角,各手指自然分開,第4、5指骨
21、背側觸及暗盒;第3掌骨頭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暗盒射入。,手前后斜位攝影體位,2021/4/17,48,【標準影像顯示】第4及5掌骨及諸關節(jié)斜位像顯示清晰,13掌骨基底部有較多重疊,拇指在照片上為側位影像。 【用途】觀察手的掌上斜投影圖像。,手前后斜位顯示圖,2021/4/17,49,5拇指正位 【體位設計】被檢查側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前臂伸直,手及前臂極度內旋,使拇指背側緊貼暗盒,其余四指伸直。 【中心線】對準拇指掌指關節(jié)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拇指及第1掌骨正位影像。 【用途】觀察拇指及其關節(jié)或軟組織的影像結構。,2021/4/17,50,6拇指側位 【體位
22、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被檢側前臂伸直,25指彎曲呈半握拳狀,手背向上,拇指外側向下緊貼暗盒。 【中心線】對準拇指掌指關節(jié)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拇指及第1掌骨側位影像。,2021/4/17,51,(二)腕部 1腕關節(jié)后前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被檢側手呈半握拳,掌面向下緊貼暗盒;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腕關節(jié)后前位攝影體位,2021/4/17,52,【標準影像顯示】 顯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橈骨遠端的正位影像;腕橈關節(jié)面清晰;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多用于腕部外傷,觀察小兒發(fā)育情況,需攝取
23、雙側腕部正位。,腕關節(jié)后前位顯示圖,2021/4/17,53,2腕關節(jié)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被檢側手呈半握拳或伸直,腕部尺側在下靠近暗盒;尺骨莖突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橈骨莖突垂直暗盒射入。,腕關節(jié)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54,【標準影像顯示】腕骨、掌骨近端和尺橈骨下端的側位影像;腕骨重疊較多,月骨顯示較為清晰;腕部背側及掌側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對檢查腕骨,尺骨和橈骨下端骨折移位和關節(jié)脫位情況很有幫助。,腕關節(jié)側位顯示圖,2021/4/17,55,3腕部尺偏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手和前臂伸直,手掌面向下并向尺側偏移;腕部
24、置于遠端抬高與床面而呈20角的暗盒中心。 【中心線】對準尺、橈骨莖突連線中心垂直暗盒射入。,腕部尺偏位攝影體位,2021/4/17,56,【標準影像顯示】為舟骨長軸展開影像,與其他骨的鄰接面顯示清晰。 【用途】此位置可獲得舟骨正面投影,并避免與其它骨重疊。,腕部尺偏位顯示圖,2021/4/17,57,(三)前臂 1尺、橈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背側在下平放于暗盒上;暗盒中線與尺、橈骨長軸平行,并包括其兩端或鄰近病變一端的關節(jié);前臂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前臂中點垂直暗盒射入。,尺、橈骨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58,【標準影像顯示】尺、橈骨正位影像
25、;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概括觀察尺、橈骨和前臂軟組織的正位形態(tài)和骨質情況。,尺、橈骨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59,2尺、橈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前臂伸直,肘部彎曲呈90角,肩關節(jié)放低與肘關節(jié)相平。前臂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前臂中點垂直暗盒射入。,尺、橈骨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60,【標準影像顯示】尺骨、橈骨、腕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的側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不屏氣曝光。 【用途】概括觀察尺橈骨及前臂軟組織側位的形態(tài)和骨質變化。,尺、橈骨側位顯示圖,2021/4/17,61,(四)肘部 1肘關節(jié)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
26、床陰極端;被檢側肘關節(jié)伸直,尺骨鷹嘴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肱骨內,外上髁連線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肘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62,【標準影像顯示】尺、橈骨近端及肱骨遠端,肘關節(jié)前后位影像;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概括觀察肘關節(jié)正位投影形態(tài)和骨質情況。,肘關節(jié)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63,2肘關節(jié)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被檢側肘關節(jié)屈曲約呈90角,尺側在下平放于暗盒上;肱骨內上髁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肱骨外上髁垂直暗盒射入。,肘關節(jié)側位攝影體位圖,2021/4/17,64,【標準影像顯示】尺、橈骨上端及肱骨下端,肘關節(jié)側位影像
27、;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觀察肘關節(jié)的影像形態(tài)及骨質情況。,肘關節(jié)側位顯示圖,2021/4/17,65,3肘部軸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陰極端;被檢側上臂背側緊貼暗盒,肩部盡量放低,肘部極度屈曲,使手指觸及肩部。尺骨鷹嘴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欲顯示尺骨鷹嘴軸位像時,中心線對準尺處垂直暗盒射入;欲顯示尺神經溝像時,中心線向肩部傾斜30角,經尺骨鷹嘴射入暗盒。,肘部軸位攝影體位,2021/4/17,66,【標準影像顯示】尺骨鷹嘴軸位像:鷹嘴突出于肱骨髁下方,尺神經溝的前緣及垂直面顯示在鷹嘴突的內側,為一微凹的切線像。 【用途】觀察尺神經溝的切線位,鷹嘴的軸位。,肘部軸位顯示圖,
28、2021/4/17,67,(五)上臂 1肱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被檢側上肢伸直,且外展2030角,背面緊貼暗盒;暗盒包括肱骨兩端或鄰近病變一端的關節(jié);肱骨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肱骨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肱骨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68,【標準影像顯示】肱骨前后位影像;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概括觀察肱骨骨質結構,關節(jié)形態(tài)和軟組織情況。,肱骨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69,2肱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被檢側上臂稍外展,屈時呈90角,手內旋置于腹前,肱骨內側緊貼暗盒;上臂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上臂中點垂直暗
29、盒射入。,肱骨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70,【標準影像顯示】肱骨側位影像;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屏氣曝光。 【用途】概括觀察肱骨側位形態(tài),骨質結構和軟組織影像,與正位同為常規(guī)位置。,肱骨側位顯示圖,2021/4/17,71,(六)肩部 1肩關節(jié)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站立于攝影架前;被檢查側上肢稍外旋且與軀干分開,肩部背側緊貼暗盒,其上緣超出肩部軟組織3cm;肩胛骨喙突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肩胛骨喙突垂直暗盒射入。,肩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72,【標準影像顯示】肩關節(jié),肱骨1/3和肩胛骨及臨近鎖骨的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
30、屏氣曝光。 【用途】觀察肩關節(jié)諸骨的正位投影形態(tài),特別是肱骨與關節(jié)盂的關節(jié)間隙。,肩關節(jié)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73,2肩胛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被檢側上臂外展,與軀干垂直,前臂上舉,背側在下緊貼暗盒,肘部彎曲90角;被檢側肩胛骨置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肩胛骨喙突下方45cm垂直暗盒射入。,肩胛骨前后位攝影體位圖,2021/4/17,74,【標準影像顯示】肩胛骨、肩關節(jié)和部分肋骨前后位影像,但肩胛骨與肋骨有較多重疊。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屏氣曝光。 【用途】概括觀察肩胛骨的形態(tài)和骨質結構,肩胛骨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75,3肩胛骨側位 【體位
31、設計】被檢者站于攝影架前,面向暗盒,雙足稍分開;被檢側上肢經面部向頭頂及枕部環(huán)抱,不能抱頭者,上臂、肘部屈曲,以免肱骨上端與肩胛骨重疊;對側手叉腰,轉動身體,使被檢側肩胛骨內外緣中點連線垂直于暗盒中點。 【中心線】對準肩胛骨內緣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肩胛骨側位攝影體位圖,2021/4/17,76,【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肩胛骨側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屏氣曝光 【用途】概括觀察肩胛骨前面(肋骨面)的切線位像及輪廓后面的肋骨群。,肩胛骨側位顯示圖,2021/4/17,77,(七)鎖骨 1鎖骨后前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俯臥于攝影床上;頭部轉向對側,被檢側鎖骨緊貼暗盒,被檢側上肢內旋180角;鎖骨
32、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鎖骨中點垂直暗盒射入。,鎖骨后前位攝影體位,中心線,2021/4/17,78,【標準影像顯示】顯示鎖骨正位影像;肩鎖關節(jié)及胸鎖關節(jié)影像顯示清晰。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屏氣曝光。 【用途】觀察鎖骨影像結構。,鎖骨后前位顯示圖,2021/4/17,79,2鎖骨下上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頭轉向對側;暗盒橫立于被檢側肩部上方,略向后傾斜30角,其內緣緊貼頸部。 【中心線】向頭側傾斜與水平面呈2030角,經鎖骨中點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鎖骨斜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屏氣曝光。,2021/4/17,80,四、下肢常用攝影體位 (
33、一)足部 1足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上,足向陽極端;被檢側膝關節(jié)屈曲,足底部緊貼暗盒;第3跖骨基底部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第3跖骨基底部垂直暗盒射入。,足正位攝影體位,2021/4/17,81,【標準影像顯示】為足正位像,顯示各趾骨、跖骨和部分跗骨正位影像,其他關節(jié)往往顯示不清;足部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概括觀察踝關節(jié)以前的大部分足骨。,足正位顯示圖,2021/4/17,82,2足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上,足向陽極端;被檢側足外側緣緊貼暗盒,足底與其垂直;第5跖骨基底部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舟楔關節(jié)垂直暗盒射入。,足側位攝影體位,2021/
34、4/17,83,【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足部各骨側位影像。跟、距骨側位,足舟骨顯示清晰。趾、跖、楔骨大部分重疊。足底及足背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概括觀察足的影像結構,用于檢查足畸形或足內異物等。,足側位顯示圖,2021/4/17,84,3足內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上,足向陽極端;被檢側膝關節(jié)屈曲,足底內側貼近暗盒,外側抬高,使足底與暗盒呈3045角;第3跖骨基底部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第3跖骨基底部垂直暗盒射入。,足內斜位攝影體位,2021/4/17,85,【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足部諸骨斜位影像。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觀察骰骨及其相鄰的關節(jié)和第4、5跖骨基底部。
35、,足內斜位顯示圖,2021/4/17,86,4跟骨底跟軸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上。被檢側下肢伸直,足尖向上,足背極度屈曲(可用布帶牽拉足前部)。跟底皮膚置于暗盒或IP邊緣內3cm。 【中心線】向頭側傾斜3545角,經跟骨中點射入暗盒或IP。,跟骨底跟軸位攝影體位,2021/4/17,87,【標準影像顯示】為跟骨軸位影像,跟骨體和跟骨各突起均顯示清晰。跟距關節(jié)顯示清晰。 【用途】觀察跟骨軸位形態(tài)及骨質情況。,跟骨底跟軸位顯示圖,2021/4/17,88,6跟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上。被檢側足部外踝緊貼暗盒,并置其中心。 【中心線】對準內踝下2cm垂直暗盒射入。,跟骨側位攝
36、影體位圖,2021/4/17,89,【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跟骨側位影像,跟骨、跟距關節(jié)、跟骰關節(jié)顯示清晰。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不屏氣曝光。 【用途】常用于檢查跟骨刺、外傷骨折及其他跟骨病變。,跟骨側位顯示圖,2021/4/17,90,(二)踝部 1踝關節(jié)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下肢伸直且稍內旋1015角,足尖向上置于暗盒;內、外踝連線中點上1cm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內、外踝連線中點上1cm垂直暗盒射入。,踝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91,【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踝關節(jié)正位影像;關節(jié)間隙顯示清晰,踝關節(jié)呈倒“”字形,寬度約05cm,中部脛骨后唇與關節(jié)間
37、隙有淡的重疊影,脛腓關節(jié)稍有重疊。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不屏氣曝光。,踝關節(jié)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92,2踝關節(jié)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上。被檢側下肢屈膝,外側在下緊貼暗盒。外踝上1cm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內踝上方1cm垂直暗盒射入。,踝關節(jié)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93,踝關節(jié)側位顯示圖,【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踝關節(jié)的側位影像。關節(jié)間隙清晰。軟組織影像顯示清晰。 【用途】觀察踝關節(jié)影像結構,與正位片同為常規(guī)片。,2021/4/17,94,(三)小腿 1脛、腓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側小腿伸直平放于暗盒上,足尖向上且稍內旋。暗盒邊緣與小腿長軸平行,其上
38、下緣包括兩端關節(jié)或鄰近病變的關節(jié)。被檢側小腿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脛、腓骨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95,脛、腓骨前后位顯示圖,【中心線】中心線對準小腿中點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脛、腓骨及鄰近關節(jié)正位影像。 【用途】概括觀察脛腓骨、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和其周圍的軟組織。,2021/4/17,96,2脛腓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臥于或坐于攝影床上;被檢側膝關節(jié)稍屈曲,小腿外側靠近暗盒;小腿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小腿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脛、腓骨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97,脛、腓骨側位顯示圖,【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脛、腓骨及鄰近關節(jié)側位影像; 軟組織影像
39、顯示清晰。 【用途】概括觀察小腿部骨骼、關節(jié)和軟組織影像結構,與正位同為常規(guī)位置。,2021/4/17,98,(四)膝部 1膝關節(jié)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側下肢伸直平放于暗盒上,足尖向上且稍內旋;暗盒或邊緣與膝關節(jié)長軸平行,髕骨下緣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髕骨下緣垂直暗盒射入。,膝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99,膝關節(jié)前后位顯示圖,【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膝關節(jié)正位影像;膝關節(jié)關節(jié)間隙顯示清晰;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用途】觀察膝關節(jié)關節(jié)間隙,股骨內、外踝,脛骨內、外踝和髕骨的形態(tài),膝部軟組織、骨骺和籽骨等情況。,2021/4/17,100,2膝關節(jié)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
40、臥于攝影床上;被檢側下肢屈膝約120135角,外側靠近暗盒;髕骨下后緣與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髕骨下后緣垂直暗盒射入。,膝關節(jié)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101,【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膝關節(jié)、股骨下端,脛、腓骨上端和臏骨的側位影像;股骨內外髁相互重疊。 【用途】膝關節(jié)側位形態(tài)、髕骨、股骨遠端、脛骨近端形態(tài)及骨質情況,軟組織影像等。,膝關節(jié)側位顯示圖,膝關節(jié)側位顯示圖,2021/4/17,102,3膝關節(jié)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膝關節(jié)伸直,對側屈曲;內斜位時,足及股部皆向內旋轉45角,同側臀部稍抬高,腘窩皮膚皺褶內側置于暗盒中心;外斜位時,向外旋轉45角,腘窩皮膚皺褶外側置于暗盒中心
41、。 【中心線】內斜位時,經髕骨外緣垂直暗盒射入。外斜位時,經髕骨內緣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膝部內、外斜位影像。,2021/4/17,103,4髕骨軸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俯臥于攝影床上;被檢側膝部盡量屈曲置于暗盒,對側下肢伸直;髕骨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髕骨下緣,經髕骨后緣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髕骨和股骨間關節(jié)面軸位影像;髕骨呈扁三角形,位于股骨兩髁的下方。 【用途】觀察髕骨軸位影像及骨折后左右分離情況。,2021/4/17,104,(五)股骨 1股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被檢側下肢伸直且足稍內旋,股骨平放于暗盒;其上下緣包括兩端或病變鄰
42、近一端的關節(jié)。 【中心線】對準股部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股骨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105,【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股骨及鄰近關節(jié)正位影像;股部軟組織影像顯示清晰。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不屏氣曝光 【用途】概括觀察股部骨骼、關節(jié)及軟組織情況。,股骨前后位顯示圖,2021/4/17,106,2股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臥于攝影床上;被檢側膝部屈曲約呈135角,股部外側靠近暗盒;對側髖部和膝部屈曲并置于被檢側下肢的前方;股部中點置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股部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股骨側位顯示圖,2021/4/17,107,【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股骨及鄰近關節(jié)側位影像;股部軟組織影像顯示
43、良好。 【用途】概括觀察股骨、膝關節(jié)和股部軟組織側位情況。,股骨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108,3股骨頸仰臥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臀部略墊高;被檢側下肢伸直且內旋,足尖向上,對側髖部和膝部屈曲,使股部與軀干垂直、小腿與軀干平行;暗盒橫向側立于被檢側髂嵴上方,并與軀干正中矢狀面約呈45角,其上緣包括髂嵴,下緣包括大粗隆。,2021/4/17,109,【中心線】呈水平投射,自對側向被檢側腹股溝方向,平大粗隆高度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髖關節(jié),股骨頭、股骨頸側位影像;股骨頭呈半圓形,且與股骨頸、股骨體近似在一條直線上;大、小粗隆影像重疊。,2021/4/17,
44、110,(六)髖部 1髖關節(jié)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雙下肢伸直,足稍內旋,使兩足趾內側互相接觸;被檢側髂前上棘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連線中點向外下作垂線5cm為髖關節(jié)正位攝影的定位點,此點對準暗盒中心。 【中心線】對準定位點垂直暗盒射入。,髖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111,【標準影像顯示】顯示髖關節(jié)正位影像,骨質及關節(jié)間隙清晰; 關節(jié)周圍應包括髂前上棘,大、小粗隆,股骨頸及其延續(xù)的一段股骨體,小盆內壁,恥骨,坐骨,閉孔。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不屏氣曝光。,髖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體位,2021/4/17,112,2髖關節(jié)后前斜位(謝氏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俯臥于攝影床上;對側髖關節(jié)約抬高3
45、540角;被檢側下肢伸直,股骨大粗隆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線】對準股骨大粗隆內側5cm處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便于檢查股骨頭后脫位情況。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不屏氣曝光。,2021/4/17,113,3雙側髖關節(jié)與股骨頸側位(蛙形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身體正中矢狀面對準臺中線;雙側髖部及膝部屈曲,且外旋與床面皆呈約30角(成人為75角);兩側股骨大粗隆連線中點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線】對準兩側股骨大粗隆連線中點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雙側髖臼正位、股骨頭和股骨頸近似側位影像。,2021/4/17,114,第三節(jié) 胸部攝影 一、胸部體表定位標志 1胸骨頸靜
46、脈切跡位于胸骨上緣的凹陷處,平第2胸椎下緣高度。 2胸骨角為胸骨柄體交界處,微向前凸,兩側與第2肋骨前端連接,平對氣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體交界處。 3劍突末端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體高度。,2021/4/17,115,4肋弓構成胸廓下口的前緣部分,肋弓的最低點平第3腰椎高度。 5鎖骨中線為通過鎖骨中點的垂線。 6腋前線為通過腋窩前緣的垂線。 7腋中線為通過腋窩中點的垂線。 8腋后線為通過腋窩后緣的垂線。,2021/4/17,116,二、胸部攝影注意事項 1攝影前認真閱讀申請單。 2胸部主要檢查肺臟時,常規(guī)取后前位與側位;主要檢查心臟時常規(guī)取后前位、左側位、斜位。 3檢查肺部時中心線經第
47、4、5胸椎平面垂直射入暗盒;檢查心臟時,中心線經第6、7胸椎平面垂直射入暗盒。,2021/4/17,117,4胸部攝影焦片距為:站立后前位檢查肺180cm,檢查心臟200cm;臥位攝影時一般均用100cm。 5肺部及膈上肋骨應攝取深吸氣后屏氣像;心臟應攝取平靜呼吸下屏氣像。 6胸部攝影的曝光時間,要求使用X線管容量允許的最短時間。,2021/4/17,118,7肺部照片主要觀察肺紋理和肺實質影像,因肺泡內充氣,吸收X線量少,所需攝影條件較小。 8膈上肋骨與肺組織重疊,膈下肋骨與腹腔臟器重疊,兩者對X線的吸收差異很大,攝影時應根據膈上肋骨深吸氣、膈下肋骨深呼氣的技術選擇曝光條件分別進行攝片。,2
48、021/4/17,119,9若兩側肺部密度相差懸殊較大或欲觀察肋骨、心臟、鎖骨等遮蓋的肺組織以及縱隔腫瘤等影像,可采用高千伏技術攝影,選用高柵比的濾線柵。 10胸骨正位攝影時應采用低千伏、小毫安、長時間、近距離并傾斜中心線的攝影技術,并在均勻淺呼吸的方式下曝光。,2021/4/17,120,11由于胸廓兩側對稱,一般不用側位攝影,必要時取斜位、切線位攝影。 12膠片或IP尺寸:胸部整體片(14英寸14英寸)或(12英寸15英寸)。 13攝影時去除衣物、異物、敷料,應注意對被檢者的X線防護,特別注意體位防護的運用。,2021/4/17,121,三、胸部常用攝影體位 1胸骨后前位 【體位設計】被檢
49、者身體矢狀面與床面長軸垂直;俯身使頸部前伸,胸骨緊貼在墊高約5cm暗盒上,兩臂內旋置于身旁;暗盒上緣達胸鎖關節(jié)上2cm ,下緣包括劍突。 【中心線】自背部脊柱右后射至左前方,對準肩胛骨內緣與第胸胸椎連線中點,經胸骨中點射入暗盒中心。,胸骨后前位攝影體位,2021/4/17,122,【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骨正位全貌影像,胸骨柄、胸骨體及劍突邊緣銳利,背景模糊,從右后射入時,胸骨左側部與心臟重疊,右側與肺野重疊,顯示密度不均勻,右側對比度高于左側,右側緣清晰度較高。 【呼吸方式】緩慢連續(xù)淺呼吸曝光。,胸骨后前位顯示圖,2021/4/17,123,2胸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立于攝影架前,下頜頦
50、部略抬起,兩臂放于后背,兩手相握,肩部盡量向后,胸部前挺;暗盒上緣包括胸鎖關節(jié)上2cm,下緣包括劍突,前胸壁位于暗盒前中1/3處。 【中心線】水平投射,對準胸骨角距胸前壁后約4cm處垂直暗盒射入。,胸骨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124,【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骨側位影像;胸骨柄、胸骨體、劍突骨質及前后緣骨皮質顯示清晰,胸鎖關節(jié)重疊。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觀察胸骨前后面骨質情況。,胸骨側位顯示圖,2021/4/17,125,3胸鎖關節(jié)后前位 【體位設計】暗盒上端略墊高;被檢者俯臥于攝影床上,下頜前伸,頦部支撐于床面,上肢置身體兩側,雙肩內旋;胸骨頸靜脈切跡對暗盒中心;采
51、用近距離攝影。 【中心線】采用近距離攝影,中心線對準第3胸椎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鎖關節(jié)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屏氣曝光。,2021/4/17,126,4膈上肋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暗盒并對其中線;上臂上舉抱頭,肩部內收,避免肩胛骨與肋骨重疊;暗盒上緣超出肩部6cm,下緣超出劍突3cm。 【中心線】向足側傾斜1015角,經被檢部射入暗盒。 【標準影像顯示】膈上肋骨前后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2021/4/17,127,5膈下肋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或站立于攝影架前,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暗盒,上
52、臂上舉置于頭旁,髖、膝屈曲,雙足踏于床面;暗盒板置于濾線器托盤中,其下緣對肋弓下3cm處,兩側包括胸腹外緣。 【中心線】對準臍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第812肋骨正位影像,肋骨紋理清晰可見。 【呼吸方式】深呼氣后屏氣曝光。,2021/4/17,128,6肋骨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面向X線管站立于攝影架前,被檢側貼近暗盒,冠狀面與其呈3045角;兩臂上舉,曲肘抱頭,肩部內收。暗盒上緣包括第7頸椎,下緣包括肋弓下緣,前后緣在片盒內3cm。 【中心線】水平投射,對準胸骨中點垂直暗盒射入。 【呼吸方式】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用于檢查腋部肋骨情況。,2021/4/17,129,7肋骨切
53、線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取立位或臥位,使被檢部肋骨縱軸與暗盒垂直,并置其中心;必要時在局部皮膚做金屬標記。 【中心線】與被檢部肋骨相切射入暗盒。 【標準影像顯示】為肋骨切位局部影像。 【呼吸方式】吸氣后屏氣曝光。,2021/4/17,130,(二)呼吸系統(tǒng)常用體位 1胸部后前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前胸緊貼暗盒立于攝影架前,頭稍上仰,暗盒上緣超出兩肩峰3cm;兩手背放在髖部,雙側肘部內旋,使兩側肩胛骨拉出肺野。 【中心線】水平投射,經第4或第5胸椎高度垂直暗盒射入。,胸部后前位影體位,2021/4/17,131,【標準影像顯示】雙肺后前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曝光。 【用途】胸部后前位平
54、片是X線檢查胸部的疾患的初選位置。,胸部后前位顯示圖,2021/4/17,132,2胸部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立于攝影架前,兩臂上舉,交叉抱頭,使兩肩盡量不與肺部重疊;暗盒或上緣平第7頸椎,前胸壁及后背部與暗盒邊緣等距。 【中心線】水平投射,平第5胸椎高度經側胸壁中點,垂直暗盒射入。,胸部側位攝影體位,2021/4/17,133,【標準影像顯示】常規(guī)位置。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能觀察縱隔、心臟后方和后部橫膈上方的肺部情況,以發(fā)現(xiàn)在后前位影像不能顯示的病灶。,胸部側位顯示圖,2021/4/17,134,3胸部側臥后前位 【體位設計】暗盒橫放豎立,緊貼胸前并以上方手臂抱住,
55、使暗盒固定??看裁?zhèn)鹊氖直矍吧旎蚋吲e過頭;胸部與床面之間可用棉墊墊起,使整個胸部能包括在暗盒內。 【中心線】水平投射,對準第5胸椎高度與暗盒垂直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部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2021/4/17,135,4胸部仰臥側位 【體位設計】患者仰臥于攝影床上,兩臂高舉過頭,下頜稍抬高,背部可用棉墊墊高。暗盒在患者胸部側旁豎立,與床面垂直。 【中心線】水平投射,對準第5胸椎高度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肺部仰臥側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2021/4/17,136,5胸部前弓位(前后方向) 【體位設計】被檢者立于攝影架前約30cm處,
56、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背放于髖部,肘部屈曲內旋,身體后仰,肩部緊靠暗盒,下胸部向前凸,使胸部冠狀面與暗盒呈45角。暗盒上緣超出鎖骨67cm,兩側與側胸壁等距。,胸部前弓位(前后方向)體位,2021/4/17,137,【中心線】水平投射,經胸骨柄下緣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此位置顯示肺部前凸位影像,常用來觀察肺尖與鎖骨上或肋骨重疊的病變。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此位置主要顯示肺尖部病變,對在前后位被肋骨和鎖骨遮蔽的病灶都能清楚顯示。,2021/4/17,138,6胸部前弓位(后前方向) 【體位設計】被檢者面向暗盒站立,兩手握攝影架兩側,腹部緊貼暗盒下緣,胸部后仰使冠狀面
57、與暗盒呈45角,暗盒上緣超出肩部67cm,兩側與側胸壁等距。,胸部前弓位(后前方向)體位,2021/4/17,139,【中心線】水平投射,經第4胸椎高度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此位置顯示肺部前凸位影像,下胸部及葉間裂顯示清晰。 【呼吸方式】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此位置主要顯示下胸部軸位影像,對葉間積液和右肺中葉不張等有診斷價值。,2021/4/17,140,(三)循環(huán)系統(tǒng)常用體位 1心臟后前位 【體位設計】同胸部后前位。 【中心線】水平方向對第6或第7胸椎高度,垂直暗盒射入。焦片距測量心臟必須用200cm。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部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中屏氣曝光。,2
58、021/4/17,141,2心臟大血管左側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側立于攝影架前,左側胸壁貼近暗盒;攝片時吞鋇劑,以利觀察左心室擴大時對食道的壓跡。 【中心線】水平投射平第6或第7胸椎高度經側胸壁中點,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部側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下屏氣曝光。,2021/4/17,142,3心臟大血管右前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右前胸壁緊貼暗盒,身體冠狀面與暗盒呈4555角;左臂上舉,屈肘抱頭,右手背放在髖部,右臂內旋,暗盒上緣超出鎖骨56cm,下緣達12胸椎。 【中心線】水平投射經第6或第7胸椎高度與腋后線交界處,垂直暗盒射入。焦片距測量心臟必須用150cm。,202
59、1/4/17,143,【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部右前斜位影像;臟大血管投影于胸部左側,不與胸椎重疊;胸椎投影于胸部右后1/3處。食道胸段鋇劑充盈良好,位于心臟與脊柱之間。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下屏氣曝光。 【用途】觀察左心房、肺動脈干和右心室漏斗部的增大、擴張以及右心房增大。,2021/4/17,144,心臟大血管右前斜位,心臟大血管左前斜位,2021/4/17,145,4心臟大血管胸部左前斜位 【體位設計】被檢者面向暗盒站立于攝影架前,左前胸壁緊貼暗盒,身體冠狀面與暗盒呈6575角;右臂上舉,屈肘抱頭,左手背放在髖部,左臂內旋,暗盒上緣超出鎖骨6cm,下緣達第12胸椎,兩側緣包括右前及左后胸壁
60、。 【中心線】水平投射平第6或第7胸椎高度經斜位胸廓水平線中點,垂直射入暗盒。,2021/4/17,146,【標準影像顯示】顯示胸部左前斜位影像;心臟大血管投影于胸椎右側,胸椎投影于胸部左后方1/3偏前處;心后緣上方是展開的主動脈弓,弓下透明區(qū)為主動脈窗。 【呼吸方式】平靜呼吸下屏氣曝光。 【用途】觀察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降主動脈、左心房、左肺動脈、左氣管間的關系。,2021/4/17,147,一、腹部體表定位標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來進行劃分,上水平線為經過兩側肋弓下緣最低點的連線,下水平線為經過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兩條垂直線分別為左鎖骨中線與左腹股溝韌帶中點的連線和右鎖骨中線與右腹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師資格證之高等教育法規(guī)考試題庫
- 國家自然基金簡介(1)-資助研究項目屬性(2)-資助研培訓課件
- 2024年泥水工項目協(xié)議模板下載
- 2024年除雪作業(yè)協(xié)議細則
- 2024汽車購貸擔保協(xié)議樣本全文參閱
- 2024年辦公室裝修施工協(xié)議樣本
- 2024年斗毆雙方和解賠償協(xié)議樣式
- 中小學教師數(shù)據素養(yǎng)-江蘇師范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崗位保密條款:2024勞動協(xié)議增補篇
- 2024年全職收銀員勞動協(xié)議范本
- 《數(shù)字身份辯設備》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級全一冊
- 2024小學數(shù)學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版)必考題庫附含答案
- 申請失業(yè)保險金承諾書
- 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圖解ppt課件
- “律師法學”課程教學大綱
- 【全面做好調研巡視問題整改工作表態(tài)發(fā)言】 巡視整改表態(tài)發(fā)言
- 鍋爐結焦、打焦防范措施
- 腺病毒感染診療指南
- 服裝洗水嘜洗滌標志
- 分頻器的簡易計算與制作
- 碧水灣酒店員工手冊初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