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10001_第1頁
2019秋季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10001_第2頁
2019秋季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10001_第3頁
2019秋季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10001_第4頁
2019秋季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10001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5 -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課時作業(yè) 、選擇題 F圖為6月22日地球表面光照示意圖。據(jù)圖回答1 2題。 1. 下列關于a、b、c、d四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a點處于白晝B.此時b點出現(xiàn)極夜 C.此時c點晝夜平分D.此時d點為下午 2. 此日之后一周內(nèi),a點() A. 晝長小于夜長,且晝長逐漸變長 B. 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 C. 晝長大于夜長,且晝長逐漸變短 D. 正午人影逐漸變短 答案 1.C2.C 解析從圖中可知,此時 a點處于黑夜, b點出現(xiàn)極晝,c點位于赤道晝夜平分, d點正值正午 12時。此日之后一周內(nèi)為 6月22日至6月29日,a點晝長仍大于夜長,且晝長逐漸變短。 讀

2、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折線圖,完成3 4題。 ifvHsMa 9.2312.22 3.21 時I司 3 根據(jù)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規(guī)律,判斷該地點可能位于() A. 北溫帶B. 0 23 26N之間 C.南溫帶D. 0 23 26S之間 4. 在圖中C處所表示的這一天,該地() A.黑夜最短B.正午旗桿的影子最短 C.氣溫最高D.受太陽活動影響強烈 答案 3.D4.B 解析該地12月22日前后有兩次正午太陽高度達到 90,說明有兩次太陽直射;根據(jù)正午太陽 高度變化規(guī)律可以判定該地位于赤道至南回歸線之間。C處表示太陽直射,正午旗桿的影長為零, 影子最短。 讀某地太陽高度最大日的太陽視運動圖?;卮?/p>

3、5 6題。 5. 該地的緯度是() A. 32 N C. 58 N 6該地當日太陽高度角最大時,北京時間為 A. B. 32 S D. 58 S 21 : 20,該地的經(jīng)度是() B. 20 E C. 20 W D. 15 W 答案 5.B6.C 解析 由圖可知,該日太陽從東南升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而該日又是太陽高度最大日,表 明該點在南半球,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根據(jù)正午太陽高度公式,可計算得出當?shù)鼐暥葹?2 S。 該地當日太陽高度最大時,當?shù)氐胤綍r為12時,根據(jù)與北京時間的時間差,可以求出當?shù)亟?jīng)度。 7 8 題。 7圖示甲、乙、丙、丁四地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

4、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D. 丁、丙、乙、甲 &下列有關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B.乙地位于丙地的東南方 C.丙地位于丁地的東北方D. 丁地位于甲地的東北方 答案 7.B8.A 解析 讀圖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且位于南回歸線以南,圖中為夏至日正午太陽光線、是春 秋分日正午太陽光線、是冬至日正午太陽光線;乙地二分日有太陽直射現(xiàn)象,則乙地位于赤道 上;丙地位于北半球,且二分日正午太陽高度小于甲地,緯度較甲地高;丁地夏至日有太陽直射 現(xiàn)象,則丁地位于北回歸線上。四地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乙、丁、甲、丙。根據(jù)劣弧定向的 原則,甲地位于乙地東南方。

5、讀五帶分布圖,完成 9- 10題。 無極晝極夜 9. 下列地區(qū)四季變化最明顯的是() A.熱帶B.北溫帶 C.北寒帶D.低緯度地區(qū) ) B.溫帶的范圍變大 10. 假設黃赤交角為 30時,地球上( A.寒帶的范圍變大 C.熱帶的范圍變小 D.寒帶的范圍變小 答案 9.B10.A 解析 熱帶地區(qū)終年正午太陽高度大,氣溫高,全年皆夏,四季變化不明顯;位于南北兩極地區(qū) 的寒帶終年正午太陽高度小,氣溫低,全年皆冬,四季變化不明顯;只有位于中緯度地區(qū)的南北 溫帶,一年中冬、夏季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大,氣溫變化大,因而季節(jié)更替最明顯。黃 赤交角的大小對五帶劃分影響很大。如果熱帶的緯度范圍變?yōu)槌嗟赖侥?/p>

6、北緯30,那么寒帶的緯 度范圍就為90 30= 60,即從南北緯 60至喃北緯90為寒帶。由此可知:黃赤交角變 大,熱帶、寒帶范圍變大,溫帶范圍變小。 二、綜合題 11. 讀“北半球某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圖”。若圖中m n數(shù)值相差20,回答下列問題。 正午太陽高度 該地的緯度為。 P的值為。 A日期,該緯度各地日出、 正午和日落時,物影的朝向依次為 、和 答案 (1)10 N (2)76 34(3)西南 正南 東南 解析 第(1)題,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陽高度一年能兩次達到90,表明該地在赤道到北回歸線之 間,A日期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B日期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由圖可知,m n分別代表兩

7、個日期時的緯度差。設當?shù)鼐暥葹閯tA日期時緯度差為(23 26),B日期時緯度差為 (23 26 +),依據(jù)題意n m= 2 Q = 20, Q = 10。第 題,P的值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時,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由該地緯度可以計算得出。第(3)題,A日期,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該 地太陽日出東北,正午時刻太陽位于正北,日落西北,故物體的影子朝向依次是西南、正南、東 南。 12下圖為某兩日晝半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請在圖中畫出太陽的直射光線。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圖時地比地相同高度旗桿影子長 B. 乙圖時北京地區(qū)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 C. 從甲圖到乙圖,地球的公轉速度越來越快 D.

8、兩圖中點與點的經(jīng)度相同,地方時也相同 (3)描述甲圖時北半球晝夜長短的緯度差異。 寫出乙圖時北京的日期和時間(北京時間)。 簡述從甲圖到乙圖的過程中,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 答案(1)要求:與兩地心在同一條直線上,甲圖、乙圖各一條直射光線,分別指向兩個直射點。 (T N (2)A (3)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4)12 月 23 日 2 時。 甲圖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日后,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至U9月 23日前后,地正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的最大值,然后由最大值逐漸減小,到乙圖時,地的正 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的最小值。 解析 第(1) 題,太陽的直射光線與晨昏線垂直且經(jīng)過地心,從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判斷太陽直射 的緯度為回歸線。第(2)題,甲圖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比地正午太陽高度小,地比 地相同高度旗桿影子長, A 項正確;乙圖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京地區(qū)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 從甲圖至乙圖,時間在 6月 22日至 12月 22日,地球公轉速度在 7月初最慢, 1月初最快,地球 的公轉速度先慢后快;點和點經(jīng)度都是 90 E,但是點地方時為12時,點地方時為0時。 第(3) 題,甲圖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規(guī)律據(jù)圖或教材內(nèi)容回答即可。 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