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級測量 5. 1鍵盤基本操作 數(shù)字字母鍵 電頑開關鍵 麗PQR吃9 乜 DEFoMNOovwxca 卜 35 功能鍵光標換縱鍵 1電源開關鍵 開機:按【】 關機:長按【】超過2秒。 2.功能鍵 【F1】【F4】 按【F1】【F4】選取對應的功能,該功能鍵隨模式不同而改 變。 【ESC】取消輸入或返回至上一狀態(tài)。 【SFT】功能切換鍵,用于鍵盤數(shù)字字母輸入切換及進入快捷鍵功能。 【BS :刪除光標左側的一個字符。 【PAGE:翻頁鍵。 :選取選項或確認輸入的數(shù)據(jù)。 3.快捷鍵 【SFT +【:先按【SFT再按【進入星鍵功能界面。 【SFT +【一:先按【SFT再按【一進入測距回光信號檢測。 4
2、光標操縱鍵 :操作該鍵可上下左右移動光標,用于數(shù)據(jù)輸入、選取選擇項。 5.字母數(shù)字鍵 【0【9:在輸入數(shù)字時,輸入按鍵對應的數(shù)字;輸入字母時,先按【SFT 切換輸入狀態(tài),然后輸入按鍵上方對應的字母 ,按第一次輸入第一 字母,按第二次輸入第二字母,按第三次輸入第三字母。 【:輸入數(shù)字中的小數(shù)點。 【-:輸入數(shù)字中的負號。 實例1:輸入文件名“ MTS” (1) 按【SFT】進入字母輸入模式,此時屏幕右側顯示“a”。 (2) 按1次【5】鍵入“ M”。 (3) 按【】右移光標一位,按 2次【7】鍵入“ T”。 (4) 按【】右移光標一位,按 1次【7】鍵入“ S”。 (5) 按【 】確認輸入。 【
3、選取文件】E I 文件: 實例2:設置氣壓單位為“ mmHg ”: (1) 在設置模式下,上下按動光標操縱鍵使光標移至“單位設置”菜 單項,按【】選取該項。 (2) 按光標操縱鍵使光標移至“氣壓單位”選擇項 (3) 左右按動光標操縱鍵,選取氣壓單位為“mmHg ”。 (4) 按【甯 】 確定選取退出。 【設置】 1.觀測條件 2儀器設置 3.功能定制 角度單位 *deg 測距單位 *m 溫度單位 * C 氣壓單位 5. 2顯示信息 狀態(tài)模式屏幕 儀器名稱 軟件版本信息 儀器編號 剩余電量指示 鍵盤狀態(tài)指示 *傾斜補償指示 頁碼指示 測量模式屏幕 距離值十 垂直角值 * 水平角值十 5. 3顯示
4、符號 在測量模式下要用到若干符號,這些符號及含義如下: PC 棱鏡常數(shù) ppm 氣象改正數(shù) S 斜距 H 平距 V 咼差 ZA 天頂距 VA 垂直角 HAR 右角 HAL 左角 HAh 水平角鎖定 高級測量 10.使用星鍵(鍵)功能 在任何模式下,按【SFT】再按【】進入星鍵快捷功能。在此功能界面下, 可進行如下操作: 【F1】一一打開或關閉顯示器背景光照明。 【F2】一一打開或關閉激光對點器的開/關。(僅對裝有激光對點器的儀器) 【F3】一一儀器傾斜值顯示及補償器的開或關。 【F4】 快速查看內存狀況。 10.1儀器傾斜值顯示及補償 1 按【補償】進入儀器傾斜值顯示及補償 功能補償界面。 儀
5、器顯示X向(望遠鏡視軸方向)豎軸 傾斜值。 如傾斜值超過 3,儀器顯示 “傾斜超差”。 【補償】 【X向傾斜值】也 -0 00 26 開補償器? 按【確定】,打開補償器,返回星鍵功 能界面。儀器將對垂直角進行傾斜改正。 【儀器功能】 【確定】 設置模式中將“觀測條件”中的“傾斜改正”選項設置為“關”也可以開啟補償器, 并且設置被保存。 最大傾斜補償范圍:3 10.2快速查看儀器內存 1 按【內存】進入儀器內存狀況顯示界面 當前文件:當前選定的工作文件。 文件內記錄:當前工作文件中已 存貯的記錄數(shù)。 可用記錄:內存可用于存貯數(shù)據(jù) 的空閑記錄塊數(shù)。 內存總記錄:內存全部記錄塊數(shù)。 【補償】 【內存
6、】 當前文件: JOB01 文件內記錄: 254 內存總記錄: 15216 可用記錄: 14962 按【ESC】, 返回星鍵功能界面 51 【儀器功能】 【確定】 liQiiil ) 11 角度測量 關于角度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請參閱“22.2記錄角度測量數(shù)據(jù)” 11.1兩點間角度測量 利用水平角置零功能“置零”測定兩點間的夾角,該功能可將任何方向的水平角度 值設置為零。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按右圖所示照準目標點 1。 在測量模式第二頁菜單下按【置零】 7【置零】閃動時再次按下該鍵。此時目 J點1方向值已設置為零。 【置零】 【置零】 【測量】h 照準目標點 2,所顯示的 HAR即為 【測量】
7、匹 H ZA99 43 13 HAR 120 21 12P 11.2將水平方向設置成所需方向值 1利用水平角設置功能“置角”,可將照準方向設置為所需值,然后進行角度測量。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照準目標點 :按【置角】。 1,在測量模式第一頁菜單 輸入已知方向值后,按【 【置角】 【甬】 3 照準目標點 2,所顯示的“ HAR即為 目標點2的方向值,該值與目標 1的設置 值之差為兩目標點間的夾角。 【測量】匹 H ZA99 43 13 HAR140 20 10 【置水平角】空 HAR 角度輸入規(guī)則:度值和分值之間以以“”間隔,分值和秒值之間不必間隔。當角度值 為 120 09 12,應輸
8、入 120.0912。 方位角計算:按【定向】,詳見“ 13.2后視方位角設置” 2利用水平角鎖定功能也可將照準方向設置為所需值。 進行此項操作之前,應首先按“ 23.3鍵功能定義”介紹的方法將水平角鎖定 功能【鎖定】鍵定義到測量模式下。 操作 過 程操作鍵 顯示 11.3水平方向顯示選擇(左角 /右角) 水平角顯示具有兩種形式供選擇,即左角(逆時針角)和右角(順時針角) 進行此項操作之前,應首先按照“23.3鍵功能定義”介紹的方法將【左右】鍵 定義到測量模式下。 操作 過 程操作鍵 顯示 11.4 %坡度 MTS-800可按形式顯示坡度。 進行此項操作之前,應首先按“23.3鍵功能定義”介紹
9、的方法將【A/%】鍵定 義到測量模式下。 操 作 過 程操作鍵 1 按【A/%】,垂直角讀數(shù)顯示由角度轉 喚成坡度。 【A/%】 再按【A/%】,恢復垂直角顯示。 【A/%】 【測量】也 坡度顯示范圍:士 300%以內 當垂直角格式設置為“水平0”時,“ ZA ”顯示為“ VA 11.5水平角重復測量 水平角重復測量可獲得更高精度的水平角測量結果。 目標點(后視) O 第三次測量開始 第二次測量開始 第一次測量開始 目標點(前視) 第三次測量結束(顯示3次測量均值) .第二次測量結束(顯示2次測量均值) 第一次測量結束(顯示兩點間的角值) 測站點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顯 示 1 在測量模式第
10、三頁菜單下按【菜單】, 上下按動光標操縱鍵將光標移至“8角度 夏測”。 【菜單模式】 【菜單】 5.懸高測量 【】 6.面積計算 【】 7.偏心測量 2 按【4】進入角度復測模式,照準目 標點1后按【確定】。 【弋】 【確定】 累計:0 00 00fjr 次數(shù):0 3 照準目標點2后,按【確定】 【確定】 角度累計:30 00 00 E 測角次數(shù):1 角度平均:30 00 00 第二次照準目標點 1后,按【確定】 照準目標點2 【確定】 角度累計:30 00 00 E 測角次數(shù):1 角度平均:30 00 00 照準目標點1 5 第二次照準目標點 2后,按【確定】 “角度累計”和“角度平均”中給
11、岀 【確定】 角度累計:60 00 02 匹 測角次數(shù):2 角度平均:30 00 01 照準目標點2 5 重復步驟4至5繼續(xù)后面的測量 完成測量后按【 ESC結束 【ESC】 平均:0 00 00 照準目標點1 除了在菜單下進行重復測量外,也可以將【角復】(角度復測)功能定義到測量模式下后選 取進行?!窘菑汀抗δ芏x見“ 23.3鍵功能定義” 按【取消】取消當前測量結果重新測量 重復測量最大重復次數(shù)為 10次。 11.6角度測量數(shù)據(jù)輸出 1. 用通訊電纜連接 MTS-800至計算機串口。 2. 將【輸出】功能定義至測量模式的軟鍵上(參見“23.3鍵功能定義”),并正確 設置通訊波特率(參見“
12、23.2儀器設置”)。 3. 照準目標點。 4. 按【輸出】將當前角度觀測值向計算機輸出。 12. 距離測量 12.1距離測量設置 進行距離測量前應首先完成以下設置: 氣象改正 棱鏡常數(shù) 測距模式 1氣象改正值 在進行高精度距離測量時,應使用精確的量測設備測定溫度和氣壓值,以對測 量結果施加氣象改正。 MTS電子全站儀通過發(fā)射光束進行距離測量,光束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會因大 氣折射率不同而變化,而大氣折射率與大氣的溫度和氣壓有密切的關系。在通常的 溫度和氣壓環(huán)境下,當氣壓保持不變,而溫度變化1C;或者當溫度保持不變,而 氣壓變3.6ha,都將引起所測距離 1mm的變化,即每公里變化1mm (1p
13、pm)。因此, 為了精確計算出氣象改正數(shù),需要求取光束傳播路徑上的氣溫和氣壓平均值。在山 區(qū)測量作業(yè)時尤其要注意,不同高程的點上其氣象條件會有差異。 儀器是按溫度為15C、氣壓為1013hPa時,氣象改正數(shù)為“ 0”設計的。 儀器可根據(jù)輸入的溫度和氣壓值計算出相應的氣象改正數(shù)并存儲在內存中,計 算公式如下: 0.2904 X 氣壓值(hPa) ppm = 278.96- 1+0.003661 X溫度值( C) 不需進行氣象改正時,請將ppm值設為零。 氣象改正還可以從氣象改正表中查取改正數(shù)ppm值后直接輸入來進行。 2棱鏡常數(shù)改正 不同棱鏡具有不同的棱鏡常數(shù)改正值,測量前應將所用棱鏡的常數(shù)改正
14、值設置 好。本儀器出廠前,棱鏡常數(shù)設置為“0” 3距離測量模式 可選擇如下幾種距離測量模式 單次精測 重復精測 精測均值 單次快測 重復快測 跟蹤測量 操 作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1 測量模式第1頁菜單。 【測量】匹 H ZA9943 13 HAR120 2T 12 2按【改正】進入測距參數(shù)設置。 【改正】 【測距條件設置】-E 測距模式次精 折光改正無 棱鏡常數(shù)0 3按【 測。 】設置測距模式為重復快 【測距條件設置】 測距模式 折光改正 無 棱鏡常數(shù) 0 1 4 按【】【】或直接按【PAGE】 至測距參數(shù)設置第二頁溫度輸入行,輸入 溫度為25度。 【測距條件設 -E 溫度 氣壓 1013
15、改正值 0 操作鍵 大氣改正值為 9PPM 】【】移動光標至氣壓輸入行, 【測距條件設置】匹 溫度 25 氣壓 改正值 9 【測量】匹 H ZA99 43 13 HAR120 2T 11 3按【確定】接受測距參數(shù)設置,退岀至 則量模式第一頁。 【確定】 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此時顯示的溫度、氣壓值將被清除。 按【OPPM】,將大氣改正值設為 OPPM (即不進行大氣改正),同時將溫度置為 15 ,氣壓 置為 1013hPa。 折光改正:即地球曲率及大氣折光改正,可選項為:無、0.14、0.20。當在長距離高精度 測量平距及高差時,需顧及此項改正。 12.2回光信號檢測 回光信號檢測功能用于檢查經
16、棱鏡反射回來的光信號強度是否足以進行距離測 量,這對遠距離測量尤為適用。 在短距離測量時,即使照準稍稍偏離棱鏡中心,返回的光信號也足夠強并顯示 “*”號,但這種情況下的測距結果精度難以保證,因此測量時必須精確照準 棱鏡中心。 回光信號檢測除了儀器處于星鍵功能界面外,可在任何情況下進行。 操 作 過 程 1 按【SFT】再按【-】,進入回光檢測。 返回信號強弱由右圖所示的計量條表示。 計量條中的黑色部分越長表示返回信 號越強。 顯示“*”號表示返回信號足以測距。 無“*”號顯示,表示返回信號不足以 測距,需重新照準目標,或重新設站 當檢測到目標返回信號時,儀器發(fā)岀 蜂鳴聲,按【聲關】可關閉蜂鳴器
17、, 開啟蜂鳴器按【聲開】。 操作鍵 【SFT】 【-】 【瞄準】 *回光信號 按【ESC】結束回光信號檢測返回前一 【ESC】 狀態(tài)。 12.3距離和角度測量 儀器可同時對距離和角度進行測量。 關于距離和角度測量數(shù)據(jù)的記錄請參閱“22.1記錄距離測量數(shù)據(jù)”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1.照準目標。 對不易照準目標可按【SFT】、【-】借 助回光信號精確照準目標。 2 在測量模式第一頁菜單下按【測距】開 始距離測量。 【測距】 【測距】 測距pc = 0 ppm = 0 模式:重復精測 3.距離測量完成時,儀器發(fā)岀一聲短聲響 后屏幕上顯示岀距離“ H”,垂直角“ ZA” 和水平角“ HAR的測
18、量值,并不斷重復測 量,更新測量結果。 按【停止】,停止重復測距,返回至測 量模式下。 【停止】 【測距】 H ZA HAR 265.437m * 99 43 13 120 21 12 4.測量模式下顯示出最新距離測量結果 5 按【切換】可使距離值的顯示在同時顯 示斜距“ S”、平距“ H”及高差“ V”與單 【測量】 H ZA HAR 265.437m 99 43 13 120 21 12 顯示之間轉換。 【切換】 測距開始后,儀器閃動顯示測距模式, 棱鏡常數(shù)改正值 PC,氣象改正值 PPM等信 息。 若將測距模式設置為單次測量,則每次測距完成后測量自動停止。 若將測距模式后設置為精測均值,
19、則顯示的距離值為H_1, H_2,H_9,測量完成后在 H行 上顯示距離的平均值。 12.4距離測量數(shù)據(jù)輸出 1. 2. 3. 4. 用通訊電纜連接 MTS-800及計算機串口。 將【輸出】功能定義至測量模式的軟鍵上(參見“ 設置通訊波特率(參見“ 23.2儀器設置”)。 照準目標點。 按【輸出】將距離角度觀測值向計算機輸出。 23.3鍵功能定義”),并正確 13. 坐標測量 在輸入測站點坐標、儀器高、目標高和后視方位角后,用坐標測量功能可以測 定目標點的三維坐標。 坐標測量前應首先進行電子測距的有關設置(參閱12.1距離測量設置) 13.1輸入測站坐標 13.1.1鍵盤輸入測站數(shù)據(jù) 操 作
20、過 程 1 .在測量模式第二頁菜單下按 【坐標】 操作鍵 也可在菜單模式下選取“1.坐標 測量”完成同樣功能。 【坐標】 高級測量 數(shù)據(jù)列表時: 按【】或【】光標按行移動。 按【切換】屏幕顯示光標按頁移 按【第一】光標移動至數(shù)據(jù)列表開始處,按【最后】光標移動至數(shù)據(jù)列表結束處 按【查找】輸入點號查閱數(shù)據(jù)。 2 選取“ 2.測站設置”后按【4】 確認,進入測站坐標輸入屏,輸入測站 坐標。 【測站設置】 Eli: N0 : 若需調用儀器內存中已知坐標數(shù) 據(jù),按【查找】。 存儲測站數(shù)據(jù)按【記錄】。參見“在 記錄模式下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 E0 : Z0 : 0.000 0.000 3.按【確定】確認輸入的
21、測站坐標值, 并返回上級菜單。 【確定】 13.1.2調用內存中已知坐標數(shù)據(jù) 若希望使用預先存入的坐標數(shù)據(jù)作為測站點的數(shù)據(jù),可在測站數(shù)據(jù)輸入屏下按 【查找】讀取所需的坐標數(shù)據(jù)。 讀取的既可以是內存已知點中的坐標數(shù)據(jù),也可以是所選定的工作文件中的坐 3. 輸入已知坐標數(shù)據(jù)的點過號 1也可輸入列表數(shù)據(jù)對文件 幕上顯表出選取需要的用于讀取坐標 數(shù)據(jù)的文件。按【文件】可重新選擇 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 操作鍵 W】 【文件】 顯示 【查找坐標數(shù)據(jù)】E 【查找坐標數(shù)據(jù)件已: 標數(shù)據(jù)及內存任意文件中的坐標數(shù)據(jù)。 13.2后視方位角設置 在輸入測站點和后視點的坐標后,便可計算并設置后視點方向的方位角。 照準后視點,
22、通過按鍵操作,儀器便根據(jù)測站點和后視點的坐標,自動完成后 視方位角的設置。 后視點 0 55 操作鍵 在坐標測量菜單屏幕下選取“3.置 位角”后按【4】,進入方位角設 2.此時可直接輸入后視點的方位角, 并照準后視點,按【1】確定后完成 定向,并返回坐標測量菜單,參見 “11.2將水平方向設置成所需方向” 按【定向】,通過輸入后視點坐標, 計算并設置方位角 操 作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3.輸入后視點坐標,按【確定】。 如需調用內存坐標數(shù)據(jù)按【查 找】。(參閱13.1.2調用內存中已 知坐標數(shù)據(jù))。 按【測站】輸入測站坐標.參閱 “13.1輸入測站數(shù)據(jù)” 【確定】 【置角/輸入后視點】四 N:
23、248.695 E: Z: 4. 儀器自動計算岀后視方位角,并 提示照準后視點。 照準后視點后,按【確定】,設置 方位角完畢,返回坐標測量菜單。 【確定】 【置水平角】叵 方位角:99 43 13 照準后視點? 13.3輸入棱鏡高及儀器高 如要測定目標的Z坐標,還需要量取棱鏡高及儀器高,輸入儀器中。 操 作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高級測量 1 在坐標測量菜單中選取“4.儀器棱 鏡高”后按【4】。 在測量模式第三頁下,按【高程】 完成同樣功能。 【】 【】 【1】 【坐標測量】叵T 2. 測站設置 3. 置方位角 4. 儀器棱鏡高 2.輸入棱鏡高和儀器高,按【確定】, 返回坐標測量菜單。 【確定】
24、 【儀器及棱鏡咼】K 棱鏡咼 1.50 儀器冋 : 13.4三維坐標測量 在測站及其后視方位角設置完成后便可測定目標點的三維坐標。 目標點三維坐標計算公式: N仁NO+S x sinZ x cosAz E1=EO+S x sinZ x sinAz Z1=Z0+S x cosZ+ih-fh s:斜距 z:天頂距 Az :坐標方位角 ih :儀器高 fh :目標高 式中: NO :測站點N坐標 EO :測站點E坐標 ZO:測站點Z坐標 平距 測站點NO,EO,ZO 斜距 Z 兀 天頂距、 儀器高J 十目標點 目標點 操 作 過 程 操作鍵 .照準目標點上的棱鏡 ,在坐標測量 定單屏幕下選取“ 1.
25、坐標測量”后按 【4】,開始坐標測量 57 高級測量 .測量完成,屏幕上顯示岀所測目標 點的坐標值 當待測觀測目標點的目標高不同 時,開始觀測前先按【高程】將 目標高輸入(參閱“ 13.3輸入棱 鏡高及儀器高”)。 按【記錄】可記錄該測量結果(參 閱“ 22.在記錄模式下進行數(shù)據(jù) 記錄”)。 按【改正】可更改測距條件設置( 參閱“ 12.1距離測量設置”)。 照準下一目標點后按【測量】開始 【坐標測量】 N: 156.760m E: 148.540m Z: 12.345m 則量。用同樣的方法對所有目標點進 行測量。 【測量】 67 按【ESC】結束坐標測量返回坐標 則量菜單屏幕。 ESC 14
26、. 放樣測量 放樣測量用于在實地上測設出所要求的點位。在放樣過程中,通過對照準點的 角度、距離或坐標測量,儀器將顯示出預先輸入的放樣值與實測值之差以指導放樣。 顯示值=實測值-放樣值 放樣測量應使用盤左位置進行。 14.1距離放樣測量 根據(jù)某參考方向轉過的水平角和至測站點的距離來設定所要求的點。 操作鍵 按右圖所示照準參考方向 在測量模式第二頁菜單下按【置零】 【置零】閃動時再次按下該鍵,將參考 【置零】 【測量】四 H ZA99 43 13 HAR0 00 00P 操 作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在測量模式第二頁菜單下按【放樣】, 在菜單模式選取“ 2.放樣測量”完成 同樣功能。 【放樣】 選取
27、“ 1.放樣數(shù)據(jù)”后按【4】,進入 輸入放樣平距和放樣角度,每輸完一數(shù) 詬按【4】。 【放樣距離角度】 【甬】 HA: 5 按【確定】進入放樣觀測屏幕。 其中: dH :目標與待放樣點的平距差值。 dHA:目標與待放樣點的水平角差值。 【確定】 dH dHA -119 23 18 HAR 0 00 00 【距離放樣】L 3按【引導】進入放樣引導屏幕,第二行 所顯示的角度值為角度實測值與放樣值之 ,而箭頭方向為儀器照準部應轉動的 箭頭的含義 :從測站上看去,向左移動棱鏡。 I:從測站上看去,向右移動棱鏡。 恢復放樣觀測屏幕,按【差值】 【引導】 【距離放樣】E i-119 23 18 HAR0
28、00 00 操 作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旋轉儀器照準部至第二行顯示的角度值 當角度實測值與放樣值之差在士 范圍內時,屏幕上顯示 【距離放樣】, 0 00 01 HAR119 23 19 在望遠鏡照準方向上安置棱鏡并照準。 按【測量】開始距離放樣測量 【測量】 【距離放樣】 測距pc = 0 ppm = 9 模式:重復快測 10 距離測量進行后,屏幕顯示如右圖所 示。第三行所顯示的距離值為距離放樣值 與實測值之差值,而箭頭方向為棱鏡應移 【距離放樣】丁 箭頭的含義: 向測站方向移動棱鏡 f:向遠離測站方向移動棱鏡 重新選擇測距模式及距離值改正按 0 00 01 f-15.346m HAR119
29、 23 19 【改正】。參閱“ 12.1距離測量設置” 11.按鍵頭移動方向移動棱鏡至第三行顯 示的距離值為0m,再次按下【測量】進 行測量。 當測離放樣值與實測值之差值在士 【距離放樣】四 0 00 01 范圍內時,屏幕上顯示兩個箭頭。 選用重復測量或跟蹤測量進行放樣 時,無需任何按鍵操作,照準移動的 棱鏡便可實時顯示測量結果。 0.001m HAR 119 23 19 按【差值】顯示放樣成果 按【ESC返回放樣測量菜單屏幕。 操作鍵 【差值】 1【距離放樣】 E dH 0.001m dHA 0 00 0T HAR 119 23 19 按【模式】選取放樣測量模式,每按一次【模式】放樣測量模式
30、將在距離放樣和坐標放樣 間交替轉換。 當測距模式為重復測量或跟蹤測量時,按【停止】可暫停距離測量。 14.2坐標放樣測量 坐標放樣測量用于在實地上測定出其坐標值為已知的點。 在輸入待放樣點的坐標后,儀器計算出所需水平角值和平距值并存儲于內部存 儲器中。借助于角度放樣和距離放樣功能,便可設定待放樣點的位置。 為進行高程Z坐標的放樣最好將棱鏡安置在同高度測桿等物上。 測站點 操 作過程 操作鍵 顯示 1 .在測量模式第二頁菜單下按【放樣】 進入放樣測量菜單屏幕。 也可在菜單模式選取“2.放樣測量 進入坐標放樣。 2.選取“ 3.測站設置”進行測站數(shù)據(jù)輸 入、選取“ 4.方位角”完成儀器定向,選 取
31、“ 5.儀器棱鏡高”輸入儀器及目標高(參 閱“ 13.1輸入測站坐標” 、“ 13.2后視方位 角設置”、“13.3輸入棱鏡高及儀器高” 【放樣】 ), 3.選取“ 1.放樣數(shù)據(jù)”后按【 4】,進 入放樣數(shù)據(jù)輸入屏幕。 【放樣距離角度】 H: HA: 4 .按【坐標】,進入放樣坐標輸入屏幕。 在Np Ep、Zp中分別輸入待放樣點的三個 坐標值,每輸完一個數(shù)據(jù)項后按【4 需調用內存坐標數(shù)據(jù)按【查找】。 閱13.1.2調用內存中已知數(shù)據(jù))。 按【距離】可切換到距離放樣模式。 按【記錄】可將輸入的坐標數(shù)據(jù)記錄 至內存中。 】。 (參 【坐標】 【放樣坐標】 Np: Ep: Zp 5.上述數(shù)據(jù)輸入完畢
32、后,按確定。儀器 計算出放樣所需距離和水平角并顯示在屏 幕上。 當已調整目標及儀器高度, 可重新輸入棱鏡高及儀器高。 “13.3輸入棱鏡高及儀器高” 按【高程】 (參閱 ) 【確定】 【放樣距離角度】 H: 6B HA: 79 43 37 .按【確定】進入放樣觀測屏幕 【確定】 .按【引導】進入放樣引導屏幕。 按“ 14.1距離放樣測量”中步驟 710 。此時第四 行位置上顯示的值為目標點與待放樣點的 【坐標放樣】匹 0 00 00 0.001m 【引導】 0.143m 箭頭的含義 :向上移動棱鏡 二:向下移動棱鏡 8.向上或向下移動棱鏡至第四行位置上顯 示的值為0m (當該值接近于 Om時,
33、屏幕 當?shù)?、3、4行的顯示值均為 0時,測 干底部所對應的位置即為待放樣點的位 按【停止】可停止測量,完成該點放 樣。 .按【差值】顯示坐標放樣成果。 按【ESC返回放樣測量菜單屏幕。 【差值】 【坐標放樣】 l - 0 0 0 0.000m 0.000m 【坐標放樣】 dN: 0.000m dE: -0.001m dZ: 0.001m 高級測量 【附】坐標放樣時的距離改化 MTS-800由用戶設定改化系數(shù)的方式來實現(xiàn)距離的海平面歸算及投影改化。有此要求的 用戶可按下述步驟輸入改化系數(shù)。 (1 )投影面上的距離 HDg = HDX改化系數(shù) HDg投影面上的距離 HD 地面上的距離 (2)地面
34、上的距離 HD = HDg/改化系數(shù) 當改化系數(shù)被設定后,適用于包括放樣在內的所有的涉及到坐標的測量程序。 改化系數(shù)輸入范圍:0.98-1.02。缺省值:1.000000(即不進行改化) 操 作 過 程 1 在測量模式第一頁下按【改正】進入測 距參數(shù)設置。 操作鍵 【改正】 【測距條件設置】 測距模式次精測 折光改正無 棱鏡常數(shù) 0 95 【測距條件 CL 改化系數(shù): 2按【】、【】或按【PAGE】移動光 標至改化系數(shù)輸入行。 【】 【】 3 輸入改化系數(shù),按【確定】,返回測量 模式。 【確定】 15. 偏心測量 偏心測量用于無法直接設置棱鏡的點位或不通視點的距離和角度的測量。 當待測點由于無
35、法設置棱鏡或不通視等原因不能對其進行測量時,可以將棱鏡設置在距 待測點不遠的偏心點上。通過對偏心點距離和角度的觀測求出至待測點的距離、角度,并可 換算成坐標。 儀器提供的偏心測量方法有兩種:距離偏心和角度偏心。 進行此項操作,應首先按“ 23.3鍵功能定義”中介紹的方法將【偏心】功能定義到鍵 上。 在菜單模式下選取“ 7.偏心測量”也可以進行偏心測量。 14.1距離偏心測量 距離偏心測量是通過輸入偏心點至待測點間的平距(偏心距)來對待測點進行測量。 03 測站點 當偏心點設于待測點左右兩側時,應使其至待測點與至測站之間的夾角為 90度。當偏 心點設于待測點前后方向上時,應使其位于測站與待測點的
36、連線上。 1 在待測點不遠處選取一點作為偏心 點,量取兩點間的距離并在偏心點上 設置棱鏡。 照準偏心點在測量模式第一頁下按 【測距】觀測偏心點。 (參閱“ 12.3距離和角度測量”) 【測量】 S265.437m ZA89 33 18 HAR50 26 42 .按【偏心】,進入偏心測量菜單屏。 【偏心】 3.選取“ 1.距離偏心”,進入距離偏心測量 屏幕。顯示偏心點測量結果。 按【測偏】可重新觀測偏心點。 【亠】 【偏心測量/偏心點】四 S265.437m ZA89 33 18 HAR50 26 4?. 4.按【偏值】輸入以下各值: (1)輸入偏心距離后按【峠一1】。 (2)按【】、【】選擇偏
37、心方位。 位于待測點前側 f:位于待測點后側 t:位于待測點右側 :位于待測點左側 【偏值】 【偏心測量/偏值】E 偏距 : 方向:f 5.按【確定】計算并顯示待測目標點的距 離和角度值。 按【記錄】存儲計算結果。(參閱 “ 22 .在記錄模式下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 按【切換】使顯示在距離、角度值與 坐標值間切換。 按【取消】返回步驟 3偏心點距離和 角度顯示。 按【確定】返回步驟2偏心測量菜單。 【確定】 【偏心測量/目標點】匹 S263.683m ZA89 53 10 HAR50 26 42 uuua 15.2角度偏心測量 角度偏心測量是將偏心點設在與待測點盡可能靠近并位于同一圓周的位置上,
38、通過對偏 心點的距離測量和對待測點的角度測量獲得對待測點的測量值。 目標點 測站點 操作過程 操作鍵 顯示 1. 將偏心點設置在待測點的附近處,使測 站至偏心點與至待測點的距離相等,并在 偏心點上設置棱鏡。 照準偏心點在測量模式第一頁下按 【測距】觀測偏心點。 (參閱“12.3距離 和角度測量” o) 【測量】匚 S265.437m ZA89 33 18 HAR50 26 42 【偏心】 操 作 過 程 3. 選取“2.角度偏心”,進入角度偏心測量 屏幕。儀器顯示偏心點測量結果,并提示 照準目標點) 按【測距】可重新觀測偏心點) 操作鍵 S265.437mtLL ZA89 33 18 HAR5
39、0 26 42 照準目標點? 4 精確照準待測點方向并按【確定】。屏 幕上顯示出至待測點的距離和角度值) 按【記錄】存儲計算結果)(參閱 “ 22 在記錄模式下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 按【切換】使顯示在距離、角度值與 坐標值間切換) 按【取消】返回步驟 3偏心點距離和 角度顯示) 按【確定】返回步驟 2偏心測量菜單 【偏心測量/目標點】丄 S265.437m ZA89 53 10 HAR59 35 28 5.按【切換】,屏幕上顯示目標點的坐標 值) 在偏心測量菜單選取“測站設置”確 認測站數(shù)據(jù)) 【切換】 【偏心測量/目標點】匚 N162.276m E208.365m Z16.378m 2. 按【
40、偏心】,進入偏心測量菜單屏) 【偏心測量/目標點】5 S265.437m ZA89 53 10 HAR59 35 28 6.再按【切換】,屏幕上恢復顯示目標點 的距離和角度值。 【切換】 16. 對邊測量 對邊測量是在不搬動儀器的情況下,直接測量多個目標點與某一起始點(pi)間的斜距、 平距和高差。 最后測量的點可以設置為后面測量的起始點。 在測量兩點間高差時,將棱鏡安置在測桿上,并使所有各點的目標高相同。 任一點目標與起始點間的高差也可用坡度來顯示。 16.1 多 點間距離測量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1.照準起始點 P1,在測量模式第一頁菜 單下按【測距】開始測量。 測量完成后,屏幕顯
41、示 P1點的測量數(shù) 據(jù)。 連續(xù)測量模式需按【停止】停止測量。 【測距】 【測量】四 S10.567m ZA70 1T 57 HAR135 31 27 j 2.在測量模式下第三頁按【對邊】進入 對邊測量功能。 在菜單模式下選取“ 4.對邊測量”也 【對邊測量】匹 Sop Hop 瞄準終點測距! Vop 可以進入對邊測量。【對邊】 【終點】 【對邊測量】 FT Sop 27.354m Hop 20.354m Vop 1.012m V 3.照準目標點P2,按【終點】對目標點進 行測量。 測量完成后,屏幕顯示測量值如下: Sop:目標點與起始點間的斜距 Hop:目標點與起始點間的平距 Vop:目標點與
42、起始點間的高差 連續(xù)測量模式需按【停止】停止測量。 v 【對邊測量】叵T Sop 48.755 % Hop 20.354m Vop 1.012m 4. 按【坡度】,則兩點間的坡度被顯示在第 行上。 按【斜距】恢復原顯示。 【坡度】 【對邊測量】四 5. 照準下一目標點并按【終點】對目標點 進行測量。用同樣方法測量多個起始點與 多個目標點間的斜距、平距、高差。 Sop 27.354m Hop 20.354m Vop 1.012m 照準起始點后按【起點】可對起始點 重新進行測量。 觀測完某目標點后按【移動】可將該 點設為后面測量的新起始點。(參見 “16.2改變起始點”) 16.2改變起始點 最后
43、測量的目標點可被設置為后面測量的起始點。 測站 操 作 過 程 1.按“ 16.1多點間距離測量”中介紹的 步驟對起始點和目標點進行測量。 操作鍵 v 【對邊測量】巴E Sop 27.354m Hop 20.354m Vop 1.012m .完成某一目標點測量后按【移動】 【移動】 【對邊測量】r 終點設為起點?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3.按【確定】將該目標設置為后面測量 的起始點。 按“ 16.1多點間距離測量”中介紹的 步驟對起始點和目標點進行測量。 【確定】 【對邊測量】 Sop Hop瞄準終點測距! Vop 17. 懸高測量 懸高測量用于對不能設置棱鏡的目標(如高壓輸電線、橋架等)高度
44、的測量。 高度計算公式如下: Ht=h1+h2 h2=SsinB ziX cos 9 z2 - ScosB zi 【測量】1_ S10.567m ZA90 1T 57 HAR135 3T 27 進行此項操作,應首先按“ 23.3鍵功能定義”中介紹的方法將懸高功能定義到測量模 式菜單中。 操作 過程 操作鍵 顯示 1.將棱鏡架設在待測物體的正上方或正 下方并量取棱鏡咼。 2 在測量模式第 3頁菜單下按【高程】, 輸入棱鏡高后,按【確定】返回測量模式。 【高程】 【確定】 【儀器及棱鏡高】也 棱鏡咼 1.50 : 3.精確照準棱鏡,在測量模式第一頁菜 單下按【測距】測距,測量完成后,屏幕 上顯示岀
45、測量結果。 連續(xù)測量模式需按【停止】停止測量?!緶y距】 4.按【懸高】進入懸高測量功能。(參閱 “23.3鍵功能定義”) 在菜單模式下選取“ 5.懸高測量”也 可以進入懸高測量。 【懸高】 【懸咼測量】四 Ht.1.50m ZA90 1T 57 S10.567m 5.照準被測目標,屏幕上顯示岀地面點 至待測物體的高度Ht.。 當轉動望遠鏡,儀器自動地根據(jù)望遠 鏡俯仰角,不斷刷新顯示懸高值Ht.。 【懸高測量】四 Ht.2.148m ZA85 38 45 S10.567m 止 6按【停止】停止懸高測量。 按【測距】重新對棱鏡進行測量。 按【高程】可重新輸入棱鏡高。 按【懸高】恢復懸高測量。 【停
46、止】 【懸高測量】四 Ht.2.748m ZA85 58 55 S10.567m 7 按【ESC】結束懸高測量返回測量模式。 【Esa 18. 后方交會測量 后方交會通過對多個已知點的測量定出測站點的坐標。 輸入值或觀測值 輸出值 Ni.Ei.Zi 已知點的坐標值 No.Eo.Zo :測站點的坐標值 Hi 水平角觀測值 Vi 垂直角觀測值 Di 距離觀測值 MTS-800通過觀測2-10已知點便可計算出測站點的坐標。 當觀測的已知點超過 2個,計算N、E坐標時將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平差,并給出平差結 果的不確定度。而Z坐標則通過計算平均值求取。因此,觀測的已知點越多,計算所得的坐 標精度也就越高
47、。 后方交會測量也可在菜單模式下選取“后方交會”來進行。 使用“后方交會”,已知點輸入應按順時針順序輸入,否則計算結果可能不準確。 18.1測量兩已知點求取測站坐標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 顯示 1.在測量模式第三頁下按【后交】進入 后方交會測量功能,顯示已知點坐標 輸入屏幕。 在菜單模式下選取“ 3.后方交會”也 可以進入后方交會測量 【后交】 【輸入測量已知點1】E E : Z : 錄 2.輸入已知點1的坐標,每輸入一行數(shù)據(jù) 按【4】,輸入完成后,照準已知點1棱 鏡,按【測量】進行測量。 【測量】 【后方交會】匝 S:557.259m ZA:97 31 05 HAR:351 15 06 止
48、3. 測量完成后,顯示測量結果,并要求輸 入已知點棱鏡高。 連續(xù)測量模式需按【停止】停止測量。 4. 按【確定】,進入已知點2坐標輸入及測 量。 重復2-3完成已知點2的輸入及測量。 【輸入測量已知點 2】 N : E : Z : 5. 當輸入并測量了兩個已知點后,屏幕顯 示已知點列表。 按【】【】移動光標選取已知點。 按【加點】增加已知點。 按【重測】重新觀測光標所指示的已 知點。 按【計算】計算交會點坐標。 按【取舍】舍棄光標所指示的已知點, 該已知點不參與計算,再按一次則可 恢復選取。 6按【計算】進行交會點坐標計算,并顯 示計算結果。 按【記錄】將計算結果儲存至內存中。 按【確定】將交
49、會點坐標置為測站坐 標。 乙按【確定】設置測站,并提示方位角 定向。 照準已知點1,按【確定】設置坐標 方位角,返回測量模式下。 如按【取消】,則不設置坐標方位角, 直接返回測量模式下。 【計算】 【交會點坐標】 N0 100.003m E0 99.998m Z0 0.001m 【后方交會/定向】 已知點1方位角: HAR: 131 17 46 照準已知點1? 【確定】 18.2測量多個已知點求取測站坐標 【輸入測量已知點 3】_ N : E : Z : 3.按照“ 18.1測量兩已知點求取測站坐 標”中步驟2-3中的介紹,完成所有已知 點的輸入及測量。 【后方交會】r 03: PT-03 0
50、4: PT-04 4. 按【計算】求取交會點坐標。 按【確定】設置測站坐標并退至測量 模式。 【計算】 【交會點坐標】 N0 100.001m E0 99.999m Z0 0.000m 5. 按【誤差】屏幕顯示最小二乘法平差計 算結果的不確定度。 按【ESC返回交會點坐標顯示。 【誤差】 【標準差】 S N 1.8mm S E 2.6mm 操 作 過 程操作鍵 1. 按照“ 18.1 測量兩已知點求取測站坐 標”,輸入并測量了兩個已知點后,屏幕顯 示出已知點列表。 2. 按【加點】,輸入并測量其他已知點(按 順時針順序)。 【加點】 后方交會測量注意事項 測站點的坐標在某些情況下是無法確定的。
51、當已 當測站點與已知點位于同一圓周上時, 知點位于同一圓周上時,可采取如下措施: a)將測站點盡可能地設在由已知點構成的三角形的圓周上 b)增加一不位于圓周上的已知點 c)至少對其中一個已知點進行距離測量。 當已知點間的距離一定,測站與已知點間的距離越遠則所構成的夾角就越小,已知點就 容易位于同一圓周上。若已知點間的夾角過小將無法計算出測站點的坐標。 19. 面積計算 面積計算程序可以實時測算目標點之間連線所包圍的多邊形的面積,參與計算的點可以 實時測量所得,從內存中選取,也可以直接用手工鍵盤輸入。 輸入值輸出值 坐標值:P1( N1,E1)面積值:S P1( N1,E1) P1( N1,E1
52、) N P3 P5 oE 進行此項操作,應首先按“ 23.3鍵功能定義”中介紹的方法將【面積】功能定義到測 量模式某一頁鍵上。在菜單模式下選取“6.面積計算”也可以進入面積計算功能。 構成圖形的點數(shù)范圍:330。 在給出構成圖形的點號時必須按順時針或逆時針順序給出,否則計算結果不正確。 操作鍵 1 在測量模式下按【面積】或在菜單模式 “ 6.面積計算” 進入面積計算功能。 【面積】 2. 照準所計算面積的封閉區(qū)域第1邊界點 按【測量】開始測量邊界點坐標,測量結 果顯示在屏幕上(連續(xù)測量模式需按【停 止】停止測量)。 按【查找】調用內存中的坐標數(shù)據(jù)【測量】 參見“13.1.2 調用內存中已知坐標
53、數(shù) 據(jù)” 也可直接輸入坐標數(shù)據(jù)。 每輸入一項, 按【4】。 3. 按【確定】進入下一邊界點測量。 按步驟2介紹依次完成第 2、第3邊界點 的測量.屏幕顯示出邊界點列表, 此時可計 算多邊形面積。 按【】【】移動光標選取邊界點。 按【加點】增加邊界點?!敬_定】 按【坐標】重新測量或輸入光標所指 示的邊界點坐標。 按【計算】計算并顯示多邊形面積。 按【取舍】舍棄光標所指示的邊界點, 再按一次則可恢復選取。 【面積計算】 點號:PT-01 E: 234.465 4.按【計算】,屏幕顯示由邊界點組成的多 邊形區(qū)域面積及周長。 按【確定】結束面積計算并返回測量 模式。 按【ESC返回邊界點列表。 【計算
54、】 20.直線放樣 直線放樣用來測設相對于確定基線的距離為已知值的點位,也可用于求取測量點至基線 的距離。該功能為路緣線、建筑墻、管道坡度的定線放樣和檢查提供了極大方便。 進行此項操作,應首先按“ 23.3鍵功能定義”中介紹的方法將【直線】功能鍵定義到 測量模式某一頁鍵上。在菜單模式下選取“9.直線放樣”也可以進入直線放樣功能。 19.1定義基線 要進行直線放樣測量, 首先得定義基線, 可以通過輸入兩點坐標定義基線,也可以通過 輸入起點坐標,基線方向角及坡度定義基線。 操 作 過 程 1 在測量模式下按【直線】或在菜單模式 操作鍵 “ 9.直線放樣” 進入直線放樣功能 選取“ 4.測站設置”進
55、行測站數(shù)據(jù)輸 入、選取“ 5.方位角”完成儀器定向,選 取“儀器棱鏡高”輸入儀器及目標高(參 閱“13.1輸入測站數(shù)據(jù)” 、“13.2后視方位 角設置”、“ 13.3輸入棱鏡高及儀器高”), 2.直線放樣屏幕下選取“定義基線” 進入輸入基線起點坐標屏幕。 在N、E、Z中分別輸入基線起點的三 個坐標值,每輸完一個數(shù)據(jù)項后按【4】。 需調用內存坐標數(shù)據(jù)按【查找】。(參 閱13.1.2調用內存中已知數(shù)據(jù))。 按【記錄】可將輸入的坐標數(shù)據(jù)記錄 至內存中。 【直線】 -*】 【定義基線/起點】 N: E: Z: 0.000 0.000 3.輸入完成后按【確定】。屏幕顯示如圖: 輸入基線的方向角及坡度,按
56、【確定】 完成基線定義。 【確定】 按【二點】,通過輸入基線上第二點 坐標來計算基線方向及坡度。 【定義基線/方向】fTT 方向角:|000 坡度: 0.0000% 【定義基線/第二點】 N| E: Z: 4按【二點】進入輸入基線第二點坐標屏 幕。 【二點】 【定義基線/方向】CLE 方向角: 坡度: 9.5428% 5.輸入基線第二點坐標后按【確定】,儀 器計算岀基線的方向角及坡度。 按【確定】完成對基線的定義,返回 直線放樣主菜單?!敬_定 20.2直線點放樣 直線點放樣可通過輸入基于確定基線的長度值和偏距值來求取放樣點的坐標,并根據(jù)求 得的坐標進行放樣。在進行點放樣前必須先定義基線。 -基線 終占 M 八、 i 起點 長度 長度偏距 I i ! -1 -放樣點 操作 過 程 操作鍵顯示 【】 【】 【轉】 1.在直線放樣菜單中選取“放樣點”。 輸入下列各值: (1) 距起點:放樣點在基線上的垂足點至基 線起點間的距離,放樣點在第二點一側正, 反之為負。 (2) 偏離線:放樣點至其在基線上垂足點間 的距離,放樣點在基線右側為正,反之為 負。 【放樣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計劃書
- 2022年志愿者活動總結報告
- 辭職報告書模板集錦15篇
- 去企業(yè)實習報告錦集9篇
- 云計算目標用戶與應用場景分析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內容傳播服務采購合同3篇
- 2024年標準住宅租賃協(xié)議下載頁面版B版
- 2024年科技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融資合同股東投資協(xié)議書3篇
- 壓滾座工藝夾具課程設計
- 城市公共空間功能提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日積月累
- 《英語演講》課件-Task 2 Case Studies-1of English Speech and Debate
- 2024年度石料供應框架協(xié)議
- 2024年中國PVC鞋底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臥式橢圓封頭儲罐液位體積對照表
- Unit 3 The Internet Reading for writing 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
- 商業(yè)街價格策略與收益預測
- 2024-202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九年級上學期元月調研模擬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度醫(yī)療器械臨床試驗合同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含答案)1
- 全國自考社會經濟調查方法與應用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