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AHP決策分析方法_第1頁
第8章 AHP決策分析方法_第2頁
第8章 AHP決策分析方法_第3頁
第8章 AHP決策分析方法_第4頁
第8章 AHP決策分析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 ahp決策分析方法 概概 述述 美國運籌學家t. l. 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ahp決 策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方法), 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 它常常被運用于多目標、多準則、多要素、多層次的非結 構化的復雜決策問題,特別是戰(zhàn)略決策問題的研究,具有十 分廣泛的實用性。 ahp決策分析法,是一種將決策者對復雜問題的決策思維 過程模型化、數量化的過程。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復雜問 題分解為若干層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間進行簡單的比 較和計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權重,從而為 決策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 a

2、hp決策分析法,是解決復雜的非結構化的地理決策問題 的重要方法,是計量地理學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章主要內容:本章主要內容: nahp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與計算方法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與計算方法 n三個應用研究實例三個應用研究實例 1.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定量分析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定量分析 2.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決策分析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決策分析 3.晉陜內蒙古三角地區(qū)晉陜內蒙古三角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分析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分析 8.1 ahp決策分析的基本原理與決策分析的基本原理與 計算方法計算方法 一、一、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ahp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3、可以用以下的簡單事例 分析來說明。 假設有n個物體a1,a2,an,它們的重量分別記為 w1,w2,wn?,F將每個物體的重量兩兩進行比較如下: 若以矩陣來表示各物體的這種相互重量關系, a a稱為判斷矩陣。 若取重量向量ww1,w2, , wnt,則有: awnw w是判斷矩陣a的特征向量,n是a的一個特征值。 根據線性代數知識可以證明,n是矩陣是矩陣a的唯一非零的,也是最的唯一非零的,也是最 大的特征值。大的特征值。 nn2n1n n22212 n12111 w/ww/ww/w w/ww/ww/w w/ww/ww/w n上述事實告訴我們,如果有一組物體,需要知道它們的 重量,而又沒有衡器,那

4、么就可以通過兩兩比較它們的 相互重量,得出每一對物體重量比的判斷,從而構成判 斷矩陣;然后通過求解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max和它 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就可以得出這一組物體的相對重量。 n這一思路提示我們這一思路提示我們 在復雜的決策問題研究中,對于一些無法度量的因 素,只要引入合理的度量標度,通過構造判斷矩陣,就 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度量各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從而 為有關決策提供依據。 這一思想,實際上就是ahp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 想,ahp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也由此而來。 二、二、ahp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過程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過程 ahp決策分析方法的基本過程,大體可以分為 如下六個基本步驟

5、: (一一)明確問題)明確問題。即弄清問題的范圍,所包含的因素,各 因素之間的關系等,以便盡量掌握充分的信息。 (二二)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三三)構造判斷矩陣構造判斷矩陣。 (四四)層次單排序層次單排序。 (五五)層次總排序層次總排序。 (六六)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 轉到第三部分轉到第三部分 n在這一個步驟中,要求將問題所含的要素進行分組,把 每一組作為一個層次,并將它們按照:最高層(目標 層)若干中間層(準則層)最低層(措施層) 的次序排列起來。 n這種層次結構模型常用結構圖來表示(圖8.1.1),圖 中要標明上下層元素之間的關系。 (二)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6、。 圖圖8.1.1 ahp決策分析法層次結構示意圖決策分析法層次結構示意圖 n如果某一個元素與下一層的所有元素均有聯系,則稱這 個元素與下一層次存在有完全層次的關系。 n如果某一個元素只與下一層的部分元素有聯系,則稱這 個元素與下一層次存在有不完全層次的關系。 n層次之間可以建立子層次,子層次從屬于主層次中的某 一個元素,它的元素與下一層的元素有聯系,但不形成 獨立層次。 返回返回 (三)構造判斷矩陣。(三)構造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表示針對上一層次中的某元素而言,評定該 層次中各有關元素相對重要性程度的判斷。 其形式如下: 這一個步驟是ahp決策分析中一個關鍵的步驟。 其中,bij 表示對于a

7、k 而言,元素bi 對bj 的相對重要性程度的 判斷值。 一般取1,3,5,7,9等5個等級標度,其意義為:1表示bi 與b j同等重要;3表示bi較b j重要一點;5表示bi較b j重要得多; 7表示bi較b j更重要;9表示bi較b j極端重要。 而2,4,6,8表示相鄰判斷的中值,當5個等級不夠用時, 可以使用這幾個數。 顯然,顯然,對于任何判斷矩陣都應滿足 (i,j1,2,n) 一般而言,判斷矩陣的數值判斷矩陣的數值 是根據數據資料、專家意見和 分析者的認識,加以平衡后給出的。 如果判斷矩陣存在關系: bij (i,j,k1,2,3,n) 則稱它具有完全一致性。 為了考察ahp決策分析

8、方法得出的結果是否基本合理, 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 ji ij ii b b b 1 1 jk ik b b 返回返回 四、層次單排序。 目的目的:確定本層次與上層次中的某元素有聯系的各元素 重要性次序的權重值。 任務任務: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即對于判斷矩陣b,計算滿足: (8.1.5) 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w max bw 在(8.1.5)式中,max為判斷矩陣b的最大特征根,w為 對應于max的正規(guī)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就是對應元素 單排序的權重值。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如果判斷矩陣b具有 完全一致性時,maxn。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 能的。為了檢驗判

9、斷矩陣的一致性,需要計算它的一致 性指標: 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 1 max n n ci (8.1.6) 在(8.1.6)式中,當ci0時,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 致性;反之,ci愈大,就表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就越差。 為了檢驗判斷矩陣是否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需要將 ci與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見表8.1.1)進行比較。 一般而言,1或2階的判斷矩陣總是具有完全一致性的。 對于2階以上的判斷矩陣,其一致性指標ci與同階的平均隨機 一致性指標ri之比,稱為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例,記為 cr。 一般地,當 10. 0 ri ci cr(8.1.7) 時,就認為判斷矩陣具有

10、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否則,當cr 0.1時,就需要調整判斷矩陣,直到滿意為止。 階數123456789101112131415 ri000.541.321.411.451.491.521.541.561.581.59 表表8.1.1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返回返回 五、層次總排序。 定義定義:利用同一層次中所有層次單排序的結果,就可以 計算針對上一層次而言,本層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權重值, 這就稱為層次總排序。 層次總排序需要從上到下逐層順序進行。對于最高層而 言,其層次單排序的結果也就是總排序的結果。 假如上一層的層次總排序已經完成,元素a1,a2, am得

11、到的權重值分別為a1,a2,am;與aj對應的本層次 元素b1,b2,bn的層次單排序結果為 t (當bi與aj無聯系時, 0);那么,b層次的總排序結 果見表8.1.2。 j n jj bbb, 21 j i b 表表8.1.2 8.1.2 層次總排序表層次總排序表 顯然: =1 (8.1.8) 即層次總排序是歸一化的正規(guī)向量。 n i m j j ijb a 11 返回返回 ci ri cr m j jjci a 1 m j jjri a 1 ri ci ci為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指標; cij為與aj對應的b層次中判斷矩陣的一 致性指標; ri為層次總排序的隨機一致性指標; rij為與aj

12、對應的b層次中判斷矩陣的隨 機一致性指標; cr為層次總排序的隨機一致性比例。 (六)、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檢驗。 為了評價層次總排序結果的一致性,類似于層次單 排序,也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為此,需要分別計算下 列指標: 當cr0.10時,則認為層次總排序 的計算結果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否 則,就需要對本層次的各判斷矩陣進行 調整,直至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檢驗達 到要求為止。 返回返回 三、計算方法三、計算方法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在ahp決策分析方法中, 最根本的計算任務是求解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最大特征根 及其所 對應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 。 這些問題可以用線性代數知識去求解,并且能夠利

13、 用計算機求得任意高精度的結果。但事實上,在ahp決 策分析方法中,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對應的特征 向量的計算,并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精度。這是因為判斷 矩陣本身就是將定性問題定量化的結果,允許存在一定 的誤差范圍。 常常用如下兩種近似算法求解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 根及其所對應的特征向量。 n方根法方根法 n和積法和積法 (1) 方方 根根 法法 n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 n計算 的n次方根 n將向量 歸一化: 則 即為所求的特征向量。 n計算最大特征根 表示向量aw的第個分量。 n j iji nibm 1 ), 2 , 1( ), 2 , 1(nimw n i i i m t n ww

14、w, 21 w ), 2 , 1( 1 niwww n i ii i n i i i nw aw 1 max )( t n wwww, 21 i aw)( ( (2) ) 和和 積積 法法 n將判斷矩陣每一列歸一化: n對按列歸一化的判斷矩陣,再按行求和: n將向量 歸一化: 則 即為所求的特征向量。 n計算最大特征根: 表示向量aw的第個分量。 ), 2 , 1( 1 nibbb n k kjij ij n j ij i nibw 1 ), 2 , 1( t n www, 21 w ), 2 , 1( 1 niwww n i ii i t n wwww, 21 n i i i nw aw 1

15、 max )( i aw)( 四、對ahp方法的簡單評價 優(yōu)點優(yōu)點:思路簡單明了,它將決策者的思維過程條理化、數量 化,便于計算,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所需要的定量化數據較少,但對問題的本質,問題所涉 及的因素及其內在關系分析得比較透徹、清楚。 缺點缺點: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 譬如,對于同樣一個決策問題,如果在互不干擾、互 不影響的條件下,讓不同的人同樣都采用ahp決策分析方 法進行研究,則他們所建立的層次結構模型、所構造的判 斷矩陣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分析所得出的結論也可能各 有差異。 為了克服這種缺點,在實際運用中,特別是在多目標、 多準則、多要素、多層次的非結構化的戰(zhàn)略決策問題的研 究中,

16、對于問題所涉及的各種要素及其層次結構模型的建 立,往往需要多部門、多領域的專家共同會商、集體決定; 在構造判斷矩陣時,對于各個因素之間的重要程度的判斷, 也應該綜合各個專家的不同意見,譬如,取各個專家的判 斷值的平均數、眾數或中位數。 8.2 ahp決策分析方法應用實例決策分析方法應用實例 n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定量分析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定量分析 n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決策分析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決策分析 n晉陜蒙三角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分析晉陜蒙三角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分析 一、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定量分析一、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定量分析 甘

17、肅省兩西地區(qū),包括以定西為代表的中部半干旱區(qū)及以河 西走廊干旱區(qū)。 其中,中部地區(qū),屬黃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區(qū),資源貧乏,生 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人口嚴 重超載,經濟、文化落后,是一個集中連片的區(qū)域性貧困地區(qū)。 河西走廊地區(qū),地處西北干旱區(qū),降水稀少,水資源緊缺, 荒漠面積廣闊,沙漠化嚴重,人口稀少;然而,豐富的光熱資源、 發(fā)源于祁連山冰川的灌溉水源以及成片的宜農荒地孕育了歷史悠 久綠洲農業(yè),獨特的自然風光(如,七一冰川等)和絲綢古道上 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敦煌莫高窟等)是國內外著名的旅游景點, 我國著名的鎳都金昌市與鋼鐵工業(yè)基地之一嘉峪關市也 位于本區(qū)。 (1)總目

18、標總目標:a 使甘肅省兩西地區(qū)穩(wěn)定解決溫飽, 徹底脫貧致富,改變落后面貌。 (2)戰(zhàn)略目標戰(zhàn)略目標,包括: o1 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力爭達到良性循環(huán); o2 發(fā)展大農業(yè)生產; o3 積極發(fā)展第二、三產業(yè)。 (一)層次結構模型 (3)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 c1 移民; c2 建設河西商品糧基地; c3 建設中部自給糧基地; c4 種樹種草,大力發(fā)展林牧業(yè); c5 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發(fā)展名優(yōu)農副生產基地; c6 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fā)展多樣化產業(yè)。 (4)制約因素制約因素,有: s1 資金不足; s2 水資源不足; s3 有效灌溉面積不足; s4 技術力量缺乏(包括農業(yè)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 科研人員

19、、教員等); s5 交通運輸條件差; s6 自然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 s7 飼料嚴重不足; s8 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5)方針措施方針措施,包括: p1 國家投入專項基金; p2 省財政設立農業(yè)專項開發(fā)資金; p3 當地對資源實行有償使用,以便積累資金; p4 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p5 采取聯合開發(fā)的方式,彌補資金、技術力量的不足; p6 實施高揚程引黃提灌工程; p7 積極修建河西蓄水工程; p8 開采地下水資源; p9 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p10 開墾荒地; p11 建設基本農田; p12 努力提高糧食單產; p13 退耕還林、還牧; p14 開展科

20、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科技素質; p15 建立健全科技服務網絡; p16 興辦集體企業(yè),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p17 改善公路運輸條件,興建公路; p18 修建鐵路,提高鐵路運輸能力; p19 抓緊抓好計劃生育工作。 根據上述各因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建立如圖 8.2.1所示的決策層次結構模型。 o1o2o3 c1c2c3c6c5c4 a s1s2s4s3s5s6s7s8 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 圖圖8.2.1 8.2.1 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分析層次結構模型甘肅省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分析層次結構模型 (二)

21、模型計算(二)模型計算 計算三個戰(zhàn)略目標o1,o2,o3的相對權重(既是層次單 排序,也是層次總排序)它們表示各戰(zhàn)略目標對實 現總目標的重要程度。 計算每一個發(fā)展戰(zhàn)略c1,c2,c6對每個戰(zhàn)略目標的 相對權重(層次單排序),并用o1,o2,o3的權重對發(fā) 展戰(zhàn)略的相應權重加權后相加,計算各發(fā)展戰(zhàn)略的組合 權重(層次總排序)它們表示各發(fā)展戰(zhàn)略對實現總 目標的重要程度。 計算每個制約因素s1,s2,s8對每個發(fā)展戰(zhàn)略的相 對權重(層次單排序),并用發(fā)展戰(zhàn)略c1,c2,c6的 組合權重對制約因素的相應權重加權后相加,計算各制約 因素的組合權重(層次總排序)它們表示各制約因素 對實現總目標的制約程度。

22、 計算各方針措施p1,p2,p19對每個制約因素的相 對權重(層次單排序),并用各制約因素的組合權重對措 施的相應權重加權后相加,計算各方針措施的組合權重 (層次總排序),它們表示各方針措施對實現總目標 重要程度。 權重越大越重要,因此在實現總目標的過程中,應該 首先考慮實施那些權重較大的措施。 計算結果:計算結果: (1) ao判斷矩陣及單判斷矩陣及單/總層次排序結果總層次排序結果 =3.018,ci=0.009,ri=0.58, cr=0.0150.10 (2)o1-c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5.179,ci=0.045,ri=1.12,cr=0.0400.10

23、 (3) o2-c判斷矩陣及層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單排序結果 =6.524,ci=0.105,ri=1.24,cr=0.0850.10 (4)o3-c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2,ci=ri=0 (5 5)發(fā)展戰(zhàn)略的層次總排序結果發(fā)展戰(zhàn)略的層次總排序結果 ci=0.059,ri=1.022,cr=0.0580.10 (6) c1s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4.259,ci=0.086,ri=0.9,cr=0.0960.10 (7)c2s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4.145,ci=0.048,ri=0.9,cr=0.0470.10 (8)

24、c3s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6.290,ci=0.058,ri=1.24,cr=0.0470.10 (9)c4s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5.338,ci=0.084,ri=1.12,cr=0.0750.10 (10)c5s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5.314,ci=0.078,ri=1.12,cr=0.070.10 (11)c6s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3.01,ci=0.005,ri=0.58,cr=0.0090.10 (12)制約因素的層次總排序結果制約因素的層次總排序結果 ci=0.063,ri=0.

25、956,cr=0.0660.10 (13)s1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6.394,ci=0.079,ri=1.24,cr=0.0640.10 (14)s2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4.143,ci=0.048,ri=0.9,cr=0.0530.10 (15)s3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5.183,ci=0.046,ri=1.12,cr=0.0410.10 (16)s4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3.054,ci=0.027,ri=0.58,cr=0.0460.10 (17)s5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

26、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18)s6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19)s7p13:w=1,=1,ci=ri=0 (20) s8p19:w=1,=1,ci=ri=0 =2,ci=ri=0 =2,ci=ri=0 (21)方針措施的層次總排序結果方針措施的層次總排序結果( (見下頁)見下頁) ci=0.054,ri=0.952,cr=0.0570.10 (三)結果分析(三)結果分析 (1)從戰(zhàn)略目標來看,要實現兩西地區(qū)扶貧開發(fā)的總目標, 首先要積極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盡快恢復生態(tài)平衡,使之走 上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其權重為0.558;但必須采取開發(fā)與治理 并重的總方針,邊開發(fā)邊治理,

27、以開發(fā)促治理,大力發(fā)展農 業(yè)生產,計算結果表明這一目標的權重為0.320,其重要程度 處在第二位。 當然,第二、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也應得到相應的重視,其 權重為0.122。 (2)從發(fā)展戰(zhàn)略上來講,首先要在定西地區(qū)繼續(xù)實施 以扶貧為目標的移民工程,其權重為0.262;河西商品 糧基地的建設與發(fā)展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權重 為0.220;兩區(qū)積極發(fā)展林業(yè)和畜牧業(yè)也應放到重要的 位置上來,權重值為0.168。 隨著兩區(qū)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建設名優(yōu)農副產 品基地和積極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這兩條戰(zhàn)略的重要性將逐 漸顯示出來,其權重值分別為0.128和0.127。 定西地區(qū)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有待積極建設,保證 自給

28、,緩解糧食供求的緊張局面,其權重值為0.094。 (3)從制約因素來看,資金短缺這一點對兩西地區(qū)扶貧 開發(fā)影響最大,其權重為0.472;水資源不足與有效灌溉 面積不足也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二者的權重分別為 0.172和0.147;技術力量不足,交通運輸條件差也對總目 標的實現有較為嚴重的制約,其權重分別為0.081和0.051; 飼料嚴重不足,自然條件惡劣、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三者 的權重分別為0.036、0.023和0.016。 (4)從方針措施來看,當前急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采取聯合開發(fā)的形式,彌補資金、技術力量的不足, 權重為0.193; 省財政繼續(xù)設立農業(yè)專項開發(fā)資金,權重為0.119;

29、 繼續(xù)實施高揚程引黃灌溉工程,解決中部嚴重缺水的 問題,權重為0.072; 在以河西為重點的兩西地區(qū),積極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各 行業(yè)應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權重為0.069; 退耕還林、還牧、保持生態(tài)平衡,控制水土流失,積 極發(fā)展林牧業(yè),其權重值為0.065; 國家投入專項扶貧資金,以及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貸 款,對于籌集資金也很重要,二者的權重均為0.058; 積極開墾荒地、加強資源的有償使用,提高使用效益, 逐步積累基金,建設基本農田,繼續(xù)修建河西蓄水工程, 改建或新建公路這五條措施也是需要抓緊抓好、盡快落 實的幾點措施,它們的權重依次為0.055,0.0554,0.052, 0.036和0.0

30、34; 從長遠角度考察,為了克服兩西扶貧開發(fā)中的阻礙 還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有:興辦集體企業(yè),壯大集體經 濟實力;對勞動力積極培訓;開采地下水資源;提高鐵 路運輸能力;抓緊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服 務網絡;努力提高單產等等。 二、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決策分析二、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決策分析 地處甘肅省中部、黃河上游的蘭州市,是甘肅省的省會, 全省政治、經濟、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和科技中心。蘭州 經濟的發(fā)展,無疑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之際,蘭州究竟如何抓住時機, 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促進城市經濟的全面發(fā)展,并使之盡快成為 中國西北地區(qū)的核心增長極? 為了

31、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結合本市的自 然、經濟、社會和技術條件,綜合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選 擇一批能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具有較高效益的主導產業(yè),從而帶 動全市經濟的騰飛。 n目標層(a): 選擇帶動蘭州市經濟全面發(fā)展的主導產業(yè)。 n準則層(c): 主導產業(yè)選擇的準則,主要應該以如下三個方面的準則為 判斷標準: c1 市場需求(包括市場需求現狀和遠景市場潛力); c2 效益準則(這里主要考慮產業(yè)的經濟效益) ; c3 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合理利用資源。 (一)層次結構模型(一)層次結構模型 n 對象層(p)。 主導產業(yè)選擇的對象主要包括如下十四個方面: p1 能源工業(yè) p2 交通運輸業(yè) p3 冶金工

32、業(yè) p4 化工工業(yè) p5 紡織工業(yè) p6 建材工業(yè) p7 建筑業(yè) p8 機械工業(yè) p9 食品加工業(yè) p10 信息產業(yè) p11 電器電子工業(yè) p12 農業(yè) p13 旅游業(yè) p14 飲食服務 目標層a 準則層c1c2c3 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3p2p1 圖圖8.2.2 8.2.2 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蘭州市主導產業(yè)選擇的ahpahp層次結構圖層次結構圖 (二)模型計算過程(二)模型計算過程 n構造判斷矩陣ac 、cp ,進行層次單排序。 max=3.038,ci=0.019,ri=0.58,cr=0.03280.10。 表表.20 ac判斷矩陣

33、及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排序結果 表表8.2.21 c1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max =15.65,ci=0.127,ri=1.58 ,cr=0.08040.10 表表8.2.22 c2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max =15.94,ci=0.149,ri=1.58,cr=0.09430.10 表表8.2.23 c3p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判斷矩陣及層次單排序結果 max =15.64,ci=0.126,ri=1.58,cr=0.0797 p2(交通運輸業(yè)) p4(化工工業(yè)) p3(冶金工業(yè)) p5(紡織工業(yè)) p7(建筑業(yè)) p11(電器

34、、電子工業(yè)) p8(機械工 業(yè)) p12(農業(yè)) p6(建材工業(yè)) p10(信息產業(yè)) p13(旅游業(yè)) p14(飲食服務業(yè)) p9(食品加工 業(yè))。 三、晉陜內蒙古三角地區(qū)三、晉陜內蒙古三角地區(qū) 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分析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分析 晉陜蒙三角地區(qū)包括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關、興縣,陜 西省的神木、府谷、榆林縣,內蒙古自治區(qū)德伊金霍洛旗、東勝 市、準格爾旗、清水河縣、達拉特旗,共12個縣(市,旗)。 本區(qū)自然環(huán)境惡劣,水資源缺乏,水土流失及風沙危害嚴重, 農、林、牧業(yè)都不發(fā)達。但是,本區(qū)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我 國和世界上罕見的特大煤田,探明儲量共計2576億噸。為了給 本區(qū)綜合

35、開發(fā)治理決策提供依據。 倪建華等(1992)曾運用ahp決策分析法,按總目標、戰(zhàn) 略目標、發(fā)展戰(zhàn)略、制約因素和方針措施等五個層次,分析了它 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關系,計算出了各層的相對權重, 從而得出了這些因素對實現總目標影響的重要程度,為制定切實 可行的方針措施和克服不利因素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一)模型的層次結構(一)模型的層次結構 n總目標: 對晉陜蒙三角地區(qū)進行綜合開發(fā)與治理。 n戰(zhàn)略目標: o1 煤炭開發(fā); o2 發(fā)展農林牧生產; o3 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力爭達到良性循環(huán)。 n發(fā)展戰(zhàn)略: c1發(fā)展統(tǒng)配煤礦; c2發(fā)展地方、鄉(xiāng)鎮(zhèn)煤礦; c3發(fā)展電力工業(yè); c4發(fā)展重工業(yè)、化工工業(yè);

36、c5發(fā)展地方工業(y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c6發(fā)展糧食生產; c7建設肉蛋奶基地; c8建設果品蔬菜基地; c9水土保持; c10沙漠化治理。 n制約因素 s1運輸能力低下; s2資金嚴重不足; s3人力、技術力量(包括技術工人,工程技術人員,科 研人員,教員等)缺乏; s4水資源不足; s5地方鄉(xiāng)鎮(zhèn)經濟不發(fā)達; s6糧食及農副畜產品供應緊張; s7水土流失嚴重,風沙危害大; s8廠礦建設要占用大部分良田。 n方針措施 : p1 引入國外資金,引進技術; p2 國家投資; p3 地方集資; p4 現有水資源開發(fā)節(jié)流,合理使用; p5 引黃河水; p6 開發(fā)地下水; p7種草種樹,發(fā)展畜牧; p8加強農田基建

37、,提高單產; p9 對可能污染環(huán)境的廠礦,提前采取措施; p10 各省內自行解決人才、技術問題; p11 從全國引進人才,引進技術; p12 本地區(qū)自行解決人才、技術問題; p13 各省內解決農副畜產品供應問題; p14 地方解決糧食供應; p15 省內解決糧食供應; p16 從全國調人糧食; p17 改善公路運輸條件,新建公路; p18 修建鐵路; p19 對重點工礦,加強水保工作及沙化治理。 總目標 p19 o1o2o3戰(zhàn)略目標 cccccccccc 12347891056發(fā)展戰(zhàn)略 ssssssss 12345678制約因素 pppppppppppppppppp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方針措施 圖圖8.2.3 晉陜蒙三角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模型層次結構圖晉陜蒙三角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治理戰(zhàn)略決策模型層次結構圖 (二)模型計算及結果(二)模型計算及結果 n計算3個戰(zhàn)略目標o1,o2,o3的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