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渡水馬驛考_第1頁
廣濟渡水馬驛考_第2頁
廣濟渡水馬驛考_第3頁
廣濟渡水馬驛考_第4頁
廣濟渡水馬驛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廣濟渡水馬驛考文/江都驛站,指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處所。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 驛站既具交通、郵政的職能,又具政府招待所的 功能。清代驛傳規(guī)定甚為嚴厲, 有程限”之制。程是路程,限是時限。 郵符有 勘合”與 火牌”兩種。官員馳驛(通過驛站)發(fā)給 勘合”兵 役馳驛發(fā)給 火牌”沿途驛站交接時,須在尾單上填注名稱、到驛數(shù) 量、日期等,以期查驗。未按規(guī)定路線叫 枉道”超過時限叫 稽程” 都要依律治罪。江山乃至衢州,最有名的驛站,莫過于駐清湖的廣濟渡水馬驛。據(jù)清 康熙四十年(1701)江山縣志載:廣濟渡水馬驛:江山至浦城二百四十余里,自仙霞以南,皆重岡復嶺,人煙稀少,原不設(shè)驛, 凡自

2、衢入閩者,皆由常山以達玉山。國朝取道仙霞。順治十二年(1655),始撤常山之廣濟驛于江山。”原來,明朝滅亡后,曾隨父駐守在仙霞關(guān)的鄭成功,不肯追隨其父一同降清,在閩南廈門一帶招募義兵,自稱招討大將軍”繼續(xù)抗清。為了進取福建和圍攻鄭成功,順治八年(1651),閩浙總督駐衢州,將自衢入閩,原皆由常山經(jīng)玉山、上饒、鉛山越武夷山一路,改 取道江山、經(jīng)仙霞嶺路至浦城。順治十二年(1655),朝廷敕令,又將原設(shè)在常山的廣濟渡水馬驛,遷置江山縣城南十五里之清湖。據(jù)清常山縣志載,廣濟渡水馬驛舊在常山縣城東門內(nèi)左側(cè),明嘉靖年間改在東城門浮橋(廣濟渡浮橋)河渚。宋名金川驛,元改水步站(水馬站),有馬60匹,船27

3、只(內(nèi)遞運使臣船 8只,遞運諸物船19只),元末廢。明洪武元年(1368),在金川驛舊址復設(shè)廣濟水驛。九年( 1376),主簿呂元亨,因故址重建,額置船5 只,水步夫、館夫共 210 名,年又復壞。成化二年( 1466),知縣李溥膺驛 丞高茂重立。嘉靖四十年( 1561),因袁三等僭宿驛舍幾為亂,知縣 張斯軾遷址改建。隆慶初( 1567),與草萍馬驛(浙贛界)裁并,改 稱廣濟渡水馬驛。不久,原廨宇盡皆倒塌。城內(nèi)錢糧原 ,嘉靖十 八年減去 1800 兩,以后不次裁減。隆(慶)萬(歷)以來,站船僅 剩 5 只。萬歷九年( 1581 ),歸并紅船 7 只,站船水夫 44 名,紅船水 夫 25 名,馬

4、 19 匹,騾 1 匹,驢 21 頭,轎夫 44 名(后減作 36 名), 廚役 12名(后減作 8 名),上中下鋪陳 16副,以及站船中鋪 4 副, 紅船中鋪 7 副,通共廩給銀 3276.6 兩,內(nèi)江山協(xié)濟 1570.6 兩,開化 協(xié)濟 1016.6 兩。廣濟渡水馬驛遷置清湖后,因驛道改走仙霞,山高路險,驢馬行 至保安行館后,即換成人夫遞傳。其時保安行館有驛舍 26 間,可供 人馬膳宿。 從浙江至福建, 走仙霞驛道, 要比走常玉驛道近 200 余里, 故進京士商多樂走此道。早在明天啟三年(1623),閩藩葛寅亮即報請撫、按兩臺關(guān)閉崇安分水關(guān)(俗稱大關(guān),今武夷山) ,議開浦城小 關(guān)(今廟灣)

5、 。至清初,蒙浙閩部院 “特疏具題在案,檄將汀州府長汀 縣三洲驛,改設(shè)于江山縣二十八都地面, 更名小關(guān)驛 。”仙霞嶺驛道, 遂成為福建至浙江的主要官道。可是,浦城縣篆崔經(jīng)歷,越俎代庖,詭言驛站 “錢糧出自閩省,夫 役當覓之江民接應(yīng) ”,并將原協(xié)撥在小關(guān)驛的浦城夫役,盡數(shù)撤回。 至使江山廣濟驛雖抽有 354名驛夫, 仍不敷差用。這樣一來,則加重 了江山人民的負擔,因為大部分驛夫及驛傳開支,都要按田賦攤派。 江山農(nóng)戶不堪重負, 攤丁驛夫, 更是苦不堪言。 此即江山縣令責浦邑“撤驛殃鄰 ”之謂也。康熙十年( 1671 )任江山縣令的郭衛(wèi)民目睹江民??嘀疇睿擞?次年具條陳興革詳文向省憲上疏建言。他在

6、奏疏中說: “凡天下 驛站,近者七八十里,遠者不過百里。江山接壤閩省,自本縣至浦城 縣二百七十里,兼以山徑險峻,高入云表,且邑無騾馬,需人抬送。 從前,每一差至,需夫數(shù)百余名,去者每至道殞,回者僅存皮骨。江 邑異??嗬郏藶樯?在浦邑,縣大而富,一城設(shè)有兩驛,以逸 待勞,年復一年,不覺其疲;在江邑,縣小而瘠,以寥寥羸夫,足未 停跡,奔走長途,實有不能支旦夕之虞。 ”康熙十三年 ( 1674),新任衢州知府王弘仁, 亦就驛站負擔協(xié)濟事, 以兵船協(xié)濟詳文上疏省憲,其文曰: “浙省驛站惟衢郡為首沖, 衢屬驛站惟江山為最苦。 蓋陸行者至江山而登舟, 舟行者至江山而登 陸。遇平??焙匣鹋疲虼源握?,

7、猶可支持;若遇內(nèi)差大人、藩下 世子暨投誠兵弁, 家口出入浙閩, 用夫動以數(shù)千、 用船動以數(shù)百。 即用船百只以內(nèi), 亦須各縣發(fā)價差官多方雇覓而后得。 若有大差大役, 風聞需船,則各船皆揚帆順流而遠遁。 自江山登舟,順流長往, 直抵省城, 計程七站, 實有萬苦難支者。 此江山縣知縣萬里侯所謂 一 縣而當八縣之差,一邑而代七邑之過 。萬不得已,而有吁請均平之 文。 ”王弘仁還在詳文中舉了康熙六年運載投誠兵弁經(jīng)由衢州發(fā) 運山東等處的例子。原省督憲也曾下文分派杭、金、嚴三府各縣,每 縣備船若干只, 每協(xié)差都守官一員, 押船至衢州裝運兵丁,運畢報省 備案。 這原是有章可循的,但各府卻陽奉陰違, 借口未接到

8、統(tǒng)一行動 命令,而 “視同秦越 ”、“呼之孰應(yīng) ”,也就是不聽調(diào)遣。結(jié)果,這苦差 事只好仍由衢郡獨當。 而“衢屬五邑, 止有西(安)、龍(游)、江(山) 三縣通船,然灘高水急,非駐船之都會,止有小舟往來。至常(山) 開(化)二縣,僻在深山,一線之水,并無舟楫 ”,故 “歷年以來,衢 府西(安)、江(山)二縣,受累獨深。 ”為此,他向省憲建言吁請: “江山水窮源盡,非集船之所。若用船百只以內(nèi),衢府四屬量行派協(xié); 若百只以外,金、嚴兩府就近請憲派協(xié);若需用更多,則杭、金、嚴 三府均協(xié)。 ”并請求將此例規(guī) “定議通行 ”作為定制, “庶勞逸均平 ”, 以 “解衢屬倒懸之苦 ”。廣濟渡水馬驛遷置清湖后

9、,設(shè)驛丞一員,水馬驛夫 354 名。驛丞, 職主郵傳迎送之事。 唐州縣以富人主之, 謂之 “提領(lǐng) ”。明制定為驛丞, 駐于沖繁之處。清沿襲之。江山縣城,原有縣驛,舊有縣驛丞署,在 縣署東十步。廣濟驛移駐清湖后,縣驛丞署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奉文移建清湖, 與廣濟渡水馬驛裁并,并兼管巡檢。巡檢職主緝捕盜 賊,盤訐奸偽,凡州縣關(guān)津險要俱設(shè),官階為從九品。驛丞,按清定 制為“不入流 ”,即無品。然而,廣濟渡水馬驛驛丞因系為清湖巡檢司 巡檢兼任,故亦為從九品。 清史稿載有: “清湖鎮(zhèn),有巡司,兼管 廣濟水馬驛,順治十年自常山來隸。 ”作為驛站,古時每縣皆有,并 非罕見,而作為廣濟渡水馬驛, 系水陸

10、沖要之地方能設(shè)置,且還載于 清史稿 中,足見其時清湖作為水陸要津之地位。故康熙三十六年 任江山縣令的朱彩說: “江邑居兩浙之上游,當八閩之門戶,聯(lián)三省 之封疆,賦稅則有四萬之起存, 人丁則有三萬之戶口,佐貳丞尉之贊 政,水馬廣濟之皇華,規(guī)模形勝其非小縣也明矣! ”明(制:糧十萬石 以下為上縣;六萬石以下為中縣;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廣濟驛移置清湖后,驛丞署初設(shè)普明寺右側(cè),后遷至邵男巷口。 驛丞署大門及部分圍墻遺跡,今猶存。清道光年間( 1821 1850),江山縣城設(shè)立民信局。光緒十一年(1885),清湖設(shè)電報通報點。 辛亥革命后, 驛站廢。民國元年(1912),清湖廣濟驛驛丞署宣告結(jié)束。僅供個

11、人用于學習、研究;不得用于商業(yè)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員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

12、moi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員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員 ex.以下無正文僅供個人用于學習、研究;不得用于商業(yè)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13、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員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goic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員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員 e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以下無正文僅供個人用于學習、研究;不得用于商業(yè)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