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選擇院校和專業(yè)_第1頁
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選擇院校和專業(yè)_第2頁
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選擇院校和專業(yè)_第3頁
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選擇院校和專業(yè)_第4頁
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選擇院校和專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選擇院校和專業(yè)高考剛結束,許多考生或考生家長就急切地提問,說自 己估分多少多少分,問能報考什么學校。在這里,郭小川首 先要提醒考生和考生家長的是, 志愿填報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 不能僅以分數(shù)為依據(jù),來簡單地對應所報院校和專業(yè)的錄取 分數(shù),還應考慮個人性格、興趣、愛好和地域、院校、專業(yè) 意向等諸多因素,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做出對院校和專業(yè)的 選擇。當然,分數(shù)是志愿填報需要考慮的一系列因素中最為 重要的因素之一??忌图议L急切的關注這個問題也在情理 之中。那么,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來選擇院校和專業(yè)呢?一 選 擇院校和專業(yè) ,須以“相對分”為參照為了便于理解和比照,這 里首先提出了一個“相

2、對分”的概念。 這里所說的“相對分”,是 指考生高考總分或高校錄取最低分高出當年“省控線”的分數(shù)。 那么,什么是“省控線”呢?所謂“省控線”,簡單地說就是省級 招生部門根據(jù)招生計劃數(shù)和考生分數(shù),按一定比例劃定的各 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 因此, “省控線”又叫“批次線”比。 如一本批次線、二本批次線、專科批次線等。一本批次線、 二本批次線、 ??婆尉€又可以分別簡稱為一本線、 二本線、 專科線,其他各批次線均可以相應地這樣簡稱。需要說明的 是,上面所說的考生高考總分,沒有考慮加分因素。至于加 分是否納入高考總分,須結合具體高校的錄取規(guī)則來考慮。至于錄取最低分,既包括學校錄取分,也包括專業(yè)錄取

3、分。 因為,我們在填報志愿選擇院校時,最終還要落實到具體的 專業(yè)。也就是說,我們填報志愿,既要參照學校錄取分,又 要參照專業(yè)錄取分。因此,將錄取最低分細分為學校錄取最 低分和專業(yè)錄取最低分是必要的。為了便于表述,這里把學 校錄取最低分和專業(yè)錄取最低分高出當年“省控線”的分數(shù), 分別稱為“學校錄取相對分”和“專業(yè)錄取相對分”;把考生高考 總分高出當年“省控線”的分數(shù),稱為“高考相對分”。下面再來 梳理一下上面提到的幾個概念:所謂“高考相對分”,即考生 高考總分高出當年“批次線”的分數(shù)。比如,假設某考生的高 考總分為 550 分,一本線為 535 分,那么用該考生的高考總 分 550 分,減去一本

4、線 535 分,其高考相對分為 15 分 (550-535=15 )。所謂“學校錄取相對分”,即學校錄取最低 分高出“批次線”的分數(shù)。比如,假設某高校的學校錄取最低 分為 570 分,一本線為 555 分,那么用該高校的學校最低錄 取分 570 分,減去一本線 555 分,則該高校的“學校錄取相 對”分為15 分( 570-555=15 )。所謂“專業(yè)錄取相對分”,即 高校某專業(yè)錄取最低分高出“批次線”的分數(shù)。比如,假設高 校某專業(yè)的錄取最低分為 575 分,一本線為 555 分,那么用 該專業(yè)的最低錄取分 575 分,減去一本線 555 分,則該“專 業(yè)錄取相對分”為 20 分( 575-5

5、55=20 )。二如何運用“相對 分”把握高考分和錄取分 1 運用“相對分”把握高考總分可能 有的網(wǎng)友會問,我考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還需要把握嗎? 回答是肯定的。高考總分雖然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但如 果沒有批次線作參照,就會顯得比較“抽象”。比如,假設某 考生考了 550 分,能判斷該考生考得怎么樣嗎?實際上難以 判斷。如果以批次線為參照,就能作出一個具體的判斷。比 如說,假設某一批次的批次線為 549 分,那么該考生的高考 分數(shù) ( 550 分),相對于這一批次的批次線來說, 相互比較接 近;假設某一批次的批次線為 500 分,相對于考生的高考總 分來說, 該批次線低于該考生的高考總分

6、50 分。舉例來說。 假設一本線是 490 分,二本線是 450 分,則該考生 550 分 的高考總分,高出一本線( 490 分)的分數(shù)為 60 分 (550-490=60 ),高出二本線( 450 分)的分數(shù)為 100 分 (550-450=100 分),即該考生的高考總分相對于一本線來 說,其“高考相對分”為 60 分,相對于二本線來說,其“高考 相對分”為 100 分。假設一本線是 550 分,二本線是 505 分, 則該考生 550 分的高考總分,與一本線( 550 分)持平 (550-550=0 ),剛好踩一本線,高出二本線( 505 分)的分 數(shù)為 45 分( 550-505=45

7、 分),即該考生的高考總分相對于 一本線來說,其“高考相對分”為 0 分,相對于二本線來說, 其“高考相對分”為45 分??梢?,批次的不同, 批次線的高低, 對考生的高考分數(shù)的判讀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 而運用“相對分” 作參照,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總分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況,就 比較明晰了。 2. 運用“相對分”把握學校錄取分我們知道,填 報志愿時,對某高校錄取分的把握,需要參考該高校往年的 錄取分。但是,假設某考生考了 500 分,某高校上一年的錄 取分為 480 分,如以該考生 500 分的高考總分和該高校上一 年 480 分的錄取分來參照, 即根據(jù)該考生 500 分的高考總分, 比該高校上一年

8、480 分的錄取分高 20 分,就能斷定該考生 的高考總分超過了該高校的錄取分嗎?沒有這么簡單。這還 得用“相對分”來進行比較。假設二本線為 480 分,則該考生 500 分的高考總分,高出二本線( 480 分) 20 分,即該考生 的“高考相對分”為20 分。假設上一年的二本線為 450 分。則 該高校上一年 480 分的錄取分, 高出上一年 450 分的二本線 30 分,即該高校上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為 30 分。也就 是說,該考生 500 分的高考總分,雖然高于該高校上一年 480 分的錄取分 20 分,但該考生的“高考相對分”( 20 分) 卻低于該高校上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

9、( 30 分)10 分。因 此,不能簡單地用考生的高考總分來與往年的學校錄取分進 行比較。而“高考相對分”只與某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進行 比較是不夠的。因為不同年份的“學校錄取相對分”往往會有 高低變化,因此,某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或高或低,可能 具有偶然性, “高考相對分”須與近年 3-5 年“學校錄取相對分” 作比較,才能作出大致的判斷。但是,如果以某高校近年實 際學校錄取分直接進行判斷會怎么樣呢?以某高校近 5 年的 “學校錄取分”為例。假設某高校: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2007 年、2006 年的學校錄取分分別為 600 分、575 分、 560 分、

10、565 分、 593 分,但我們不能僅根據(jù) 2010 年 600 分的學校錄取分,超過了歷年的學校錄取分,就簡單地認為 該校 2010 年 600 分的學校錄取分,是近年最高的;也不能 簡單地根據(jù)近年錄取分,多數(shù)時候都在 575 分以上,就認為 高考成績須達到 575 分以上,才能報考。與判斷考生高考總 分相似,這種以高校實際錄取分為參照分的方式,同樣是不 能有效判斷該校的學校錄取分的。因為不同年份的批次線往 往不同。我們得根據(jù)對應年份的相同批次的批次線來進行判 斷。換句話說,就是需根據(jù)對應年份的“相對分”來進行判斷。 仍以上述某高校為例,只是近 5 年的參照分由“學校錄取分” 改為了“學校錄

11、取相對分”。假設某高校: 2010 年、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的學校錄取分分別為 600 分、 575 分、560 分、565 分、 593 分, 2010 年、2009 年、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該校招生省份的“一本線”分別為 550 分、515 分、500 分、510 分、520 分則: 2010 年該高校 600 分的學校錄取分,高出當年 55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50 分, 2009 年該高校 575 分的學校錄取分,高出當年 515 分的省 控線分數(shù)為 60 分,2008 年該高校 560 分的學校錄取分, 高 出當年 50

12、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60 分。 2007 年該高校 565 分的學校錄取分,高出當年 51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55 分。2006 年該高校 593 分的學校錄取分,高出當年 520 分的省 控線分數(shù)為 73 分。即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2006 年該高校的“學校錄取相對分”分別為 50 分、60 分、 60 分、55 分、73 分??梢?, 2006 年至 2010 年近 5 年來, 由于不同年份的“省控線”不同,從“學校錄取相對分”的角度來 看,該校 2010 年 600 分的學校錄取分表面上看最高, 但“學 校錄取相對分”卻只有 50 分,為歷年

13、最低。雖然該高校近 5 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不同,但我們可以看到該高校的“學校 錄取相對分”的大致區(qū)間,即在 50 分 -73 分之間,且連續(xù) 4 年都沒有超過 60 分,最近 5 年“學校錄取相對分”的平均分也 在 60 分左右。 通過運用“相對分”對該校錄取分的把握, 就可 以大致知道,報考該校,考生的“高考相對分”至少應該到達 60 分左右。 3.運用“相對分”把握專業(yè)錄取分前面說過,我們 在填報志愿選擇院校時,最終還要落實到具體的專業(yè)。而某 考生的“高考相對分”達到了某高校的“學校錄取相對分”,僅僅 只能表明,從分數(shù)的角度來看,該考生達到了進入該校的基 本條件,是否能被錄取到所填報的

14、專業(yè),則要看該校相關專 業(yè)的錄取分,因為高校的專業(yè)錄取分,往往要高于學校錄取 分,至少不會低于學校錄取分。與選擇院校時參考具體高校 的學校錄取分同理,對意向高校某專業(yè)錄取分的把握,也需 要參考該專業(yè)近年 3-5 年的錄取分。在比較高考總分與高校 專業(yè)錄取分時,同樣需要運用“相對分”來進行判斷。還是以 上述某高校為例。 假設該高校的某一專業(yè) 2010 年、2009 年、 2008 年、2007 年、2006 年的專業(yè)錄取分分別為 (括號內(nèi)為 學校錄取分) 610 分( 600 分)、 580 分( 575 分)、577 分 (560 分)、575 分( 565 分)、603 分(593 分),2

15、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2006 年該校招生省份的“一本 線”分別為550 分、515 分、 500 分、 510 分、 520 分則(括 號內(nèi)為學校相對分) : 2010 年該高校 610 分的專業(yè)錄取分, 高出當年 55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60 分( 50 分),2009 年該 高校 580 分的專業(yè)錄取分, 高出當年 515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65 分( 60 分),2008 年該高校 577 分的專業(yè)錄取分,高出 當年 50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77 分( 60 分),2007 年該高校 575 分的專業(yè)錄取分,高出當年 51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16、65 分( 55 分),2006 年該高校 603 分的專業(yè)錄取分,高出當 年 520 分的省控線分數(shù)為 83 分( 73 分)。即 2010 年、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該高校的“專業(yè)錄取相對分” 分別為 60 分、65 分、77 分、65 分、83 分。從而可以看到 該高校某專業(yè)的“專業(yè)錄取相對分”的大致區(qū)間為 60 分 -83 分 之間,多數(shù)年份都沒有超過 77 分,其中有 3 年沒有超過 65 分,最近 5 年“專業(yè)錄取相對分”的平均分為 70 分。因此, 如 果報考該高校的這一專業(yè),其“高考相對分”至少應該達到 65 分以上,最好能達到這一專業(yè)近年的“專業(yè)錄取相對分”的平 均分(即 70 分),如果考生的“高考相對分”再高一些,報考 這一專業(yè)則更加穩(wěn)妥。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同一高校 的“專業(yè)錄取相對分”要等于或高于“學校錄取相對分”。因此, 在根據(jù)“相對分”選擇院校和專業(yè)時,就應該有一個比較全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