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七章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 2 3 4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重點重點): 教學目標與要求: 教學方式與手段: 課時安排與進度: 1.土壤氮素循環(huán)土壤氮素循環(huán) (重點)(重點) 2.土壤磷和硫的循環(huán)土壤磷和硫的循環(huán) (重點)(重點) 3.土壤中的鉀鈣鎂土壤中的鉀鈣鎂 4.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環(huán)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環(huán) 從養(yǎng)分的來源、含量、形態(tài)和轉化過從養(yǎng)分的來源、含量、形態(tài)和轉化過 程來掌握各種土壤養(yǎng)分。重點掌握土程來掌握各種土壤養(yǎng)分。重點掌握土 壤氮、磷的轉化過程,尤其是無效化壤氮、磷的轉化過程,尤其是無效化 過程;了解土壤鉀、鈣、鎂的狀況以過程;了解土壤鉀、
2、鈣、鎂的狀況以 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幻燈,動畫演示;舉例分析;幻燈,動畫演示;舉例分析; 課時數:課時數:4課時課時 土壤養(yǎng)分的基本概念 有效養(yǎng)分能夠直接或經過轉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養(yǎng)分。 速效養(yǎng)分在作物生長季節(jié)內,能夠直接、迅速為植物吸收利 用的土壤養(yǎng)分,稱 無效養(yǎng)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養(yǎng)分,稱 土壤養(yǎng)分狀況是指土壤養(yǎng)分的含量、組成、形態(tài)分布和有效 性的高低。 土壤養(yǎng)分的基本概念土壤養(yǎng)分的基本概念 土壤養(yǎng)分指植物所必需的,主要是土壤來提供的營養(yǎng)元 素就叫做土壤養(yǎng)分。土壤養(yǎng)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質 基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組成因素。 指來自土壤的元素通??梢苑磸偷脑傺h(huán)和利
3、用,典型的 再循環(huán)過程。包括 生物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 生物的殘體歸還土壤;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殘體,釋放養(yǎng)分; 養(yǎng)分再次被生物吸收。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一、作物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一、作物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 作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作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 亞農(Arnon)1954年對植物“必需”的養(yǎng)料元素定 了三條標準: (1)如果缺少這種元素,植物就不能生長或不能完成生 命周期 (2)這種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它有所具有的營 養(yǎng)作用 (3)這種養(yǎng)料元素在植物的代謝過程中具有直接的作用。 Mo對全部高等植物及大部分微生物是必需的;Na和 Co對藻類、細菌與高等植物是必需的; Ca、
4、B、Cl對高等植物是必需的,但對微生物,特 別是真菌的生長則并不必需。 此外,鋇、硅、鋁、碘與鎵幾種元素只對少數幾種 植物必需。 農作物多數屬于高等植物,所以其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 一般有16個: C、O、H、N、K、P、S、Ca、Mg、Fe、B、Mn、Cu、 Zn、Mo、Cl 其中第一條最重要。但要通過實驗來證明這幾點往 往很困難。除了C、H、O三元素外,還有九種元素對所有的 植物都是必需的:N、P、K、Mg、S、Fe、Mo、Zn、Cu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這是路密斯(Loomis)和許爾(Shull)于1973年首 先使用的名稱。按習慣標準: 大量元素:大量元素:植物
5、對這種元素的需要量超過1%。前 九種屬之。 前九個占干體重的絕大多數,即植物吸收的數量大, 通常占植物干重千分幾到百分之幾十。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對這種元素的需要小于植物干重的 0.1%。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三要素 在植物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中,C、H、O大約占 植株干重的95%。碳主要來自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而H、O則來自與土壤中的水分,氧可來自空氣。 氮則除豆科作物外大部分取源于土壤。 氮磷鉀三要素,簡稱土壤養(yǎng)分三要素。其所 以重要就在于必需經常調節(jié)其供不應求的狀況, 而不是指它們在作物營養(yǎng)中所起的作用。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土壤氮素循環(huán)土壤氮素循環(huán) 1 1含量含量 我國耕
6、地土壤含氮一般在0.02%0.2%之間;高于 0.2%的很少,大部分低于0.1%。而華北、西北大部分地區(qū) 土壤耕層發(fā)含氮量不足0.1%;南方土壤的含氮量介于二者 之間。 一般把土壤含氮量 0.2%者為“高”; 0.2%0.1%之間者為“中”;0.1%0.05%者為“低”, 0.05%者為“極低”。一般把作物在不施氮區(qū)的全年生長 期所吸收的氮量為土壤供氮能力的良好指標。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固氮作用主要是靠微生物,固氮微生物分共生和自生 兩類。 (1)與豆科作物共生的固氮菌,其固氮能力很強。 1020斤/畝 (2)自生固氮菌,有分為好氣和嫌氣兩類。 好氣性固氮能力強,在熱帶林地,可達1030斤/畝 2
7、 2來源來源 土壤中的氮素關非來源于土壤礦物質。是生物固氮作土壤中的氮素關非來源于土壤礦物質。是生物固氮作 用產生的。用產生的。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對于農田來說,土壤氮素的來源不止以上兩 種途徑,包括: (1)固氮作用;自生固氮 、共生固氮和聯(lián)合固氮 (2)降水; (3)灌水; (4)施肥; 有機肥; 無機化肥; 它們是土壤氮肥的主要來源。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植被與氣候 一般: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豆 科 非豆科 木本植物:闊 葉 林針葉林 一一 影響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影響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 一般而言: 溫度愈高,有機質分解愈快,OM含量低,N少; 濕度愈高,有機質分解愈慢,OM積累的多,N
8、多。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土壤有機質含量 土壤氮素和土壤有機質二者呈正相關關系。土壤氮素土壤氮素和土壤有機質二者呈正相關關系。土壤氮素 的含量大致占土壤有的含量大致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機質含量的5%左右。左右。 3質地 質地質地 砂性土砂性土 壤性土壤性土 粘性土粘性土 N% 低低 高高 4地形及地勢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二二 土壤氮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氮素的存在形態(tài) 1有機成氮占全氮的絕大部分,9298%。有機氮的礦化 率只有36%。 (1)可溶性有機氮 5%,主要為: 游離氨基酸、胺鹽 (速 效 氮)及酰胺類化合物 (2)水解性有機氮5070%,用酸堿或酶處理而得。包 括:蛋白質及肽類、核蛋
9、白類、氨基糖類 (3)非水解性有機氮3050%,主要可能是雜環(huán)態(tài)氮、 縮胺類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 2無機態(tài)氮無機態(tài)氮 土壤無機氮占全氮 12%(150ppm)。最多不超過 58%; (1)銨態(tài)氮銨態(tài)氮(NH4) 在土壤里有三種存在方式: 游離態(tài)、交換態(tài)、固定態(tài)。 (2)硝態(tài)氮硝態(tài)氮(NO3-N)在土壤主要以游離態(tài)存在。 (3)亞硝態(tài)氮亞硝態(tài)氮(NO2-N)主要在嫌氣性條件下才有可能 存在,而且數量也極少。在土壤里主要以游離態(tài)存在。 3 3游離態(tài)氮游離態(tài)氮(N2)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三三 土中氮素的轉化土中氮素的轉化 (1)水解過程 水解 水解 蛋白質 多肽 氨基酸、酰胺等 朊酶 肽酶 條件: 真菌、
10、細菌、放線菌等; 在通氣良好; 溫度較高; 水分6070%; pH值適中; C/N比適當 (一)(一)土壤氮素的有效化過程土壤氮素的有效化過程 1 1有機態(tài)氮的礦化過程有機態(tài)氮的礦化過程 含氮的有機合化物,在多種微物物的作用下降解為簡單的 氨態(tài)氮的過程。 (2)氨化過程)氨化過程 RCHNH2COOH + O2 RCH2COOH + NH3 + E 條件: 真菌、細菌、放線菌等; 在通氣良好; 對低溫特別敏感;特別敏感; 水分6070%; pH值要求在值要求在4.85.2 C/N比適當。 氨化微生物氨化微生物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酶酶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亞硝化作用 亞硝化微生物 2HN4 + 3O
11、2 2NO2- + 2H2O + 4H+ + 158千卡 以(Nitrosonas為主) 條件:亞硝化細菌(專性自養(yǎng)型微生物) 通氣:良好 O2 5% pH 5.5 - 10 (7-9), 4.5 受抑制!受抑制! 水分:5060% 溫度:35 2 STOP!STOP! 養(yǎng)分:Cu,Mo等促進硝化作用的進行。缺鈣,不利。 2 2硝化過程硝化過程 氨、胺、酰胺 硝態(tài)氮化合物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硝化作用 硝化微生物 2NO2- + O2 2NO3- + 40千卡 以(Nitrobacter為主) 條件:硝化細菌(以Nitrobacter為主)其它同亞硝化作用。 在通氣良好的條件下,硝化作用的速率
12、亞硝化作用在通氣良好的條件下,硝化作用的速率亞硝化作用 銨化作用,因此,在正常土壤中,很少有亞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銨化作用,因此,在正常土壤中,很少有亞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 及氨的積累。及氨的積累。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反硝化作用的條件是 1)具反硝化能力的細菌,反硝化細菌現已知有33個屬,多數是 異養(yǎng)型,也有幾種是化學自養(yǎng)型,但在多數農田都不重要; 2)合適的電子供體,如有機C化合物、還原性硫化合物或分子態(tài) 氫;有效態(tài)碳的影響最大; 3)厭氧條件,與田間持水量大小密切相關; 嫌氣狀態(tài) O2 5%或土壤溶液中 O2 4 10-6M Eh 344mv (pH = 5時) 4)有硝態(tài)氮存在 5)pH
13、7 - 8.2 pH 8.2 - 9時,反硝化 作用減弱。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亞硝酸分解反應)亞硝酸分解反應 3HNO2 HNO3 + 2NO + H2O 條件:酸性愈強,分解愈快。條件:酸性愈強,分解愈快。 (2)氨態(tài)氮的揮發(fā))氨態(tài)氮的揮發(fā) 在堿性條件下,在堿性條件下, NH4+ + OH- NH3 + H2O 土壤中的銨態(tài)氮在堿性條件下,很容易以土壤中的銨態(tài)氮在堿性條件下,很容易以NH3的形式直接的形式直接 從土壤表面從土壤表面損失掉。損失掉。 2 2化學脫氮過程化學脫氮過程 主要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強酸反應,溫度較高和水主要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強酸反應,溫度較高和水 分含量
14、很低等,亞硝酸協(xié)與一些其他化合物(包括有機化合物)分含量很低等,亞硝酸協(xié)與一些其他化合物(包括有機化合物) 進行化學反應而生成分子態(tài)氮或氧化亞氮的過程進行化學反應而生成分子態(tài)氮或氧化亞氮的過程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3粘粒礦物對銨的固定粘粒礦物對銨的固定 我國北方的土壤中,能固銨的粘粒礦物較多,但其土壤 中銨極少,而南方水田的銨態(tài)較多,而能固定銨的粘土礦物不 多。因此,銨的粘土礦物固定在我國的意義不大。 4生物固定生物固定 5、硝酸鹽的淋洗、硝酸鹽的淋洗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四、土壤氮素的調控四、土壤氮素的調控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一)(一) C/NC/N比影響比影響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二)施肥的影響(二)施肥的
15、影響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三)淹水、灌溉的影響(三)淹水、灌溉的影響 1、在水田剖面的不同層次上,氮素的形態(tài)不同;、在水田剖面的不同層次上,氮素的形態(tài)不同; 2、在水田中無機氮素以銨態(tài)氮為主;、在水田中無機氮素以銨態(tài)氮為主; 3、反硝化作用明顯;、反硝化作用明顯;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土壤磷和硫的循環(huán)土壤磷和硫的循環(huán) (一)土壤中磷素的來源(一)土壤中磷素的來源 土壤中的磷是由巖石風化而來的。原生礦物的含磷 量為0.12%左右。 (二)土壤磷的含量及影響因素(二)土壤磷的含量及影響因素 1土壤磷的含量土壤磷的含量 一般來說,土壤的磷素含量都在一般來說,土壤的磷素含量都在0.2
16、%以下,紅壤、黃壤以下,紅壤、黃壤 含磷只有含磷只有0.04%。我國土壤全磷的含量在我國土壤全磷的含量在0.02%0.11%之之 間。間。從總體來說,自北而南,土壤磷的含量是逐漸降低的從總體來說,自北而南,土壤磷的含量是逐漸降低的 。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影響土壤磷含量的因素影響土壤磷含量的因素 (1)母質中礦物成分的不同;母質中礦物成分的不同; 基性巖基性巖 酸性巖酸性巖 堿性沉積體酸性沉積體堿性沉積體酸性沉積體 如,由石灰性風化體形成的紅壤的含磷量比由的如,由石灰性風化體形成的紅壤的含磷量比由的 紅壤多得多。紅壤多得多。 (2)土壤質地的差別土壤質地的差別 土壤細粒部分所含的磷主要是次生的磷化
17、合物。土壤細粒部分所含的磷主要是次生的磷化合物。 (3)P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從上到下,磷的含量逐漸降低。原因從上到下,磷的含量逐漸降低。原因 磷的遷移率很低;磷的遷移率很低; 植物根系的富積;植物根系的富積; 有機膠體或無機膠體對磷酸根的吸附作有機膠體或無機膠體對磷酸根的吸附作 用,上層較強。用,上層較強。 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響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響;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三)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態(tài)(三)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態(tài) 土壤磷素可分為兩大類:有機態(tài)磷和機態(tài)磷。 有機態(tài)磷的含量占全磷的1020%左右。 1有機磷化合物有機磷化合物 主要是植素(肌醇六磷酸)或植酸類,核
18、蛋白或核酸以及磷類化合物。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易溶性磷酸鹽易溶性磷酸鹽 包括水溶性和弱酸溶性兩種。 易溶磷酸鹽,一方面來自與化肥,另一方面來自于難溶磷 酸鹽的溶解。 一般來說,根據磷酸鹽的溶解性,可分為: 難溶性磷酸鹽難溶性磷酸鹽 如氟磷灰石、羥基磷灰石等存在于石灰性土壤中;粉紅 磷鐵礦和磷鋁石在酸性土壤中較多。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 1土壤磷的有效化過程土壤磷的有效化過程 有機態(tài)磷和難溶性磷酸鹽在一定條件 下,轉化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 磷酸鹽或弱酸溶性的磷酸鹽的過程是其有 效性提高的過程,通常稱之為磷的釋放。 (四)土壤磷的轉化(四)土壤磷的轉化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易
19、溶性或速效態(tài)磷酸鹽轉化為難溶性遲效態(tài)和緩效態(tài) 的過程,通常稱之為磷的固定。 土壤中磷的固定是非常普遍的。 2土壤磷的無效化過程土壤磷的無效化過程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 1)化學沉淀機制)化學沉淀機制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該固磷作用發(fā)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具體可分為: 表面交換反應(pH 5.56.5) 通過土壤固相表面的OH-和溶液中的磷根交換, 表面上次生化學反應 在土壤CaCO3晶核的表面通過化學反應或吸附形成一層 CaHPO4的膜狀沉淀。 陽離子吸附機制(中性土壤) (2 2)表面反應機制)表面反應機制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3 3)閉蓄機制)閉蓄機制 當磷在土壤中固定為粉紅磷鐵礦后,若土壤局部的pH升
20、 高,可粉紅磷鐵礦的表面形成一層無定形的氧化鐵薄膜,把原 有的磷包被起來,這種機制叫閉蓄機制。 Fe(OH)3 PKs = 3738 粉紅磷鐵礦:PKs = 3335 膠膜有鐵鋁質的、鈣質的。 (4 4)生物固定)生物固定 有機質C/P比為20013001,當微生物的C/P比小于土 壤有機質時,就可產生生物固定。當土壤中的磷太少時,對磷 素、微生物和作物就會發(fā)生競爭。 特點:特點: 表聚性;表聚性; 暫時無效;暫時無效; 把無機磷把無機磷 有機磷有機磷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五)土壤磷的調節(jié)(五)土壤磷的調節(jié) 1 1、活性磷和磷的固定、活性磷和磷的固定 只有那些不溶性磷化合物和保持在粘
21、?;蛴袡C質中 的固持態(tài)磷才稱為固定態(tài)的磷,這部分磷占土壤全磷的95% 以上,又稱為非活性磷。非活性磷。 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組分稱 為土壤的有效磷。土壤的有效磷。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 2、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徑。、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徑。 (1) 土壤酸堿度土壤酸堿度 pH6.5-6.8之間為宜,可減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 性。 (2 2) 土壤有機質土壤有機質 有機陰離子與磷酸根競爭固相表面專性吸附點位,從 而減少了土壤對磷的吸附。 有機物分解產生的有機酸和其它螯合劑的作用,將部 分固定態(tài)磷釋放為可溶態(tài)。 腐殖質可在鐵、鋁氧化物等膠體表面形成保護膜,減 少對磷酸根的吸
22、附。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有機質分解產生的CO2,溶于水形成H2CO3,增加鈣、 鎂、磷酸鹽的溶解度。 (3 3) 土壤淹水土壤淹水 酸生土壤pH上升促使鐵、鋁形成氫氧化物沉淀,減 少了它們對磷的固定;堿性土壤pH有所下降,能增加磷酸鈣的 溶解度;反之,若淹水土壤落干,則導致土壤磷的有效性下降。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下降,高價鐵還原成低價鐵, 磷酸低鐵的溶解度較高,增加了磷的有效度。 包被于磷酸表面鐵質膠膜還原,提高了閉蓄態(tài)磷的 有效度。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土壤中的鉀土壤中的鉀 (一)土壤鉀素的來源(一)土壤鉀素的來源 土壤鉀的來源于巖石的風化。 在地殼巖石中,鉀的含量比磷高得多,整個
23、巖石界 含鉀量平均為2.45%。因此在氮、磷、外三要素中, 鉀在土 壤中的含量最高。 一、土壤中鉀的形態(tài)和含量一、土壤中鉀的形態(tài)和含量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二)鉀素的形態(tài)(二)鉀素的形態(tài) 1、 礦物鉀 土壤礦物中的鉀一般稱為結構鉀,占全鉀量的92-98%。 鉀長石 (KAlSi3O8)含鉀7.512.5% 微斜長石(CaI Na KAlSi3O8)含鉀7.0-11.5%, 白云母(K(AlSi3O8)Al2(OH2F)2)含鉀量6.59.0%, 2、 非交換態(tài)鉀 又稱緩效鉀,是指存在于膨脹性粘土礦物層間和邊緣上 的一部分鉀。占全鉀量的2-8%。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4 4、水溶性鉀(溶液鉀)、水溶性鉀(
24、溶液鉀) 是指以離子形態(tài)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鉀。濃度一般 為2-5mg/L. 土壤全鉀量一般在5-25g/kg,平均為10g/kg。 3 3、交換態(tài)鉀、交換態(tài)鉀 指吸附在土壤膠體表面的鉀離子。在土壤中的 含量一般為40-600mg/kg,占土壤全鉀量的1-2%。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 1土壤中鉀的含量遠遠超過氮、磷,大體不超高 3% K2O)。我國自南向北含鉀量是逐漸增加的,如華南 地區(qū),其平均水平 2%,東北、內蒙的黑土可達2.6%。這主要是和地區(qū)的風 化、成土條件不同有關。 (三)土壤鉀的含量及影響因素(三)土壤鉀的含量及影響因素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 1)母質)母質 富鉀礦物:富鉀礦物: 長石類
25、長石類 正長石正長石 鉀微斜長石等鉀微斜長石等 含鉀量約在含鉀量約在7- 12%之之 間。間。 云母類云母類 白云母白云母 黑云母黑云母 含鉀量約在含鉀量約在 5- 9%之間。之間。 次生粘粒礦物次生粘粒礦物 水化云母(伊利石類)綠泥石等四川的水化云母(伊利石類)綠泥石等四川的 紫色土含鉀較豐富紫色土含鉀較豐富 2 2影響鉀含量的因素影響鉀含量的因素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風化及成土條件)風化及成土條件 北方北方 南方南方 高溫、多雨而淋溶強度大,高溫、多雨而淋溶強度大,K K。 (3)質地)質地 粒徑越小,含粒徑越小,含K越多;越多; 質地越粘,含質地越粘,含K越多。越多。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
26、1鉀的有效化鉀的有效化 (1)礦物風化)礦物風化 在土壤風化和成土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有機或無機在土壤風化和成土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有機或無機 酸可以把含鉀礦物中的鉀釋放出來。所釋放的鉀都是水溶酸可以把含鉀礦物中的鉀釋放出來。所釋放的鉀都是水溶 性的速效鉀。性的速效鉀。 (四)土壤鉀的轉化(四)土壤鉀的轉化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2)微生物分解)微生物分解 一些微生物可以將鋁硅酸鹽分解,從而將其中的鉀一些微生物可以將鋁硅酸鹽分解,從而將其中的鉀 釋放出來。如硅酸鹽細菌。釋放出來。如硅酸鹽細菌。 (3)緩效鉀的釋放)緩效鉀的釋放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圖圖108 土壤中不同形態(tài)鉀的平衡關系土壤中不同形態(tài)鉀的平衡關
27、系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鉀固定的機制 在土壤條件變化時,如干濕交替、凍融交替、灼燒等, 被土壤吸附在晶層表面的代換性鉀就會掉進晶穴里,當晶層 間距變小,鉀離子便被封閉在里面,伊利石、拜來石、蒙脫 石等,它們都屬21型礦物,但前二者比后者固鉀能力更強。 (2)影響鉀固定的因素 有粘粒礦物組成、結構,水分;土壤反應,農業(yè)措 施。 2 2土壤中鉀的無效過程鉀的固定土壤中鉀的無效過程鉀的固定 鉀的固定是指代換性鉀轉化為緩效鉀的過程。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中硫的循環(huán)及轉化 土壤硫的輸入主要途徑有: 大氣無機硫(SO2)的沉降。 含硫礦物質和生物有機質 土壤硫的輸出: 主要是植物吸收和土壤淋洗。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 1、有機硫的礦化和固定 有機質的C/S300-400,則就有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腫的應急處理
- 應收會計年終總結
- 2023年氣相色譜儀資金需求報告
- 病例討論周圍神經病
- 3.3.3離子反應 課件高一上學期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背影教案反思
- 好玩的冰說課稿
- 開展我為同學辦實事活動
- 神經病學臨床案例分享
- 安全生產變更索賠管理細則
- GB/T 32399-2024信息技術云計算參考架構
- 2024粵東西粵北地區(qū)教師全員輪訓培訓心得總結
-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工貿)
-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相似《相似三角形(第4課時)》示范教學課件
- 2024年新高考試題分析及2025屆備考策略建議課件
- 2024年供應鏈管理師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資料(含答案)
- 義務教育地理2022年版課程標準考試題庫及答案
- T-CRHA 049-2024 結核病區(qū)消毒隔離護理管理規(guī)范
- 華為質量回溯(根因分析與糾正預防措施)模板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JGJ8-2016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