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理化學性質(zhì)_第1頁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理化學性質(zhì)_第2頁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理化學性質(zhì)_第3頁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理化學性質(zhì)_第4頁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理化學性質(zh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一、核酸的水解一、核酸的水解 酸、堿、酶水解酸、堿、酶水解 作用于磷酸二酯鍵和糖苷鍵作用于磷酸二酯鍵和糖苷鍵 DNA/RNA對酸對酸/ /堿的堿的有差別有差別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二、核酸的酸堿性質(zhì)二、核酸的酸堿性質(zhì) 具有芳香環(huán)結構特點具有芳香環(huán)結構特點 能發(fā)生酮式能發(fā)生酮式/ /烯醇式、氨式烯醇式、氨式/ /亞氨式互變亞氨式互變 嘌呤和嘧啶堿基都具有弱堿性嘌呤和嘧啶堿基都具有弱堿性 _主要是環(huán)內(nèi)氨基的貢獻主要是環(huán)內(nèi)氨基的貢獻 1 1、堿基的解離、堿基的解離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

2、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O NH N H O O N- N H O CH3 O NH N H O CH3 O N- N H O 1 9.5pK 1 9.9pK H H O NH2 NH + N H O NH2 N N H O- NH2 N N H 2 12.5pK 1 4.6pK H H 胞嘧啶中胞嘧啶中 尿嘧啶及胸腺嘧啶中尿嘧啶及胸腺嘧啶中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N NH + NH N NH2 N N NH N NH2 N N N- N NH2 1 4.15pK H H 2 9.8pK N NH NH N H+ NH2 O N NH NH N NH2 O N N-

3、 NH N H+ NH2 O N N- N- N NH2 O H H H 1 3.2pK 2 9.6pK 3 12.4pK 鳥嘌呤和次黃嘌呤中質(zhì)子鳥嘌呤和次黃嘌呤中質(zhì)子則結合到則結合到N7上上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2、核苷的解離、核苷的解離 戊糖可增強堿基的酸性解離戊糖可增強堿基的酸性解離 核糖中的羥基也可發(fā)生解離核糖中的羥基也可發(fā)生解離 3.3.核苷酸的解離核苷酸的解離 磷酸基使核苷酸具有很強的酸性磷酸基使核苷酸具有很強的酸性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ROH OH O O P RO- OH O O P RO- O- O O P 1 0.7 1.

4、6pK H H 2 5.96.5pK OH N - CH2 O O OH O OP OH N CH2 O OH N - CH2 O O O- O OP OH N CH2 O H 1 1.5pK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DNADNA等電點為等電點為4 44.54.5; RNARNA等電點為等電點為2 22.52.5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三、核酸的紫外吸收 堿基含有共軛雙鍵堿基含有共軛雙鍵 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260nm左右左右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核酸溶液紫外吸收以摩爾磷的吸光度表示,摩爾核酸溶液紫外吸收

5、以摩爾磷的吸光度表示,摩爾 磷即相當于摩爾核苷酸。磷即相當于摩爾核苷酸。 30.98A P WL ( ) :摩爾吸光系數(shù):摩爾吸光系數(shù) A:吸收值:吸收值 W:每升溶液磷重量:每升溶液磷重量 L :比色杯內(nèi)徑:比色杯內(nèi)徑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OD260的應用:的應用: 1. DNA或或RNA的定量的定量 OD260=1.0相當于相當于 50g/ml雙鏈雙鏈DNA 40g/ml單鏈單鏈DNA(或(或RNA) 20g/ml寡核苷酸寡核苷酸 2.判斷核酸樣品的純度判斷核酸樣品的純度 DNA純品純品: OD260/OD280 = 1.8 RNA純品純品: OD260/OD28

6、0 = 2.0 含雜蛋白及苯酚,降低含雜蛋白及苯酚,降低 3.判斷判斷DNA是否變性是否變性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四、核酸的變性、復性與雜交四、核酸的變性、復性與雜交 ( (一一) ) 核酸的核酸的變性變性(denaturation) 1 1、DNA的變性:的變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雙鏈解雙鏈解 開成兩條單鏈的過程。開成兩條單鏈的過程。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某些理化因素破壞了氫鍵和堿基堆積力,某些理化因素破壞了氫鍵和堿基堆積力, 使核酸分子高級結構改變、理化性質(zhì)及使核酸分子高級結構改變、理化性質(zhì)及 生物活性發(fā)

7、生改變。生物活性發(fā)生改變。 不涉及磷酸二酯鍵斷裂,一級結構不變不涉及磷酸二酯鍵斷裂,一級結構不變 2 2、變性的實質(zhì)、變性的實質(zhì)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降解:核苷酸骨架上降解:核苷酸骨架上3,5 -磷酸二酯鍵的斷裂磷酸二酯鍵的斷裂 DNADNA變性的本質(zhì)是雙鏈間氫鍵的斷裂變性的本質(zhì)是雙鏈間氫鍵的斷裂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高溫(一般高溫(一般7575) 熱變性熱變性 強酸、堿強酸、堿 酸堿變性酸堿變性 甲醛甲醛(Agarose中中RNA ) 尿素尿素(PAGE中中DNA ) 3 3、變性因素、變性因素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8、 OD OD260 260增高 增高 粘度下降粘度下降 比旋度下降比旋度下降 浮力密度升高浮力密度升高 酸堿滴定曲線改變酸堿滴定曲線改變生物活性喪失生物活性喪失 4、變性后理化性質(zhì)變化、變性后理化性質(zhì)變化 RNA變性:從螺旋到線團之間的轉變變性:從螺旋到線團之間的轉變 RNA的變性引起的性質(zhì)變化沒有的變性引起的性質(zhì)變化沒有DNA明顯明顯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完全變性后核酸紫外吸收值增加:完全變性后核酸紫外吸收值增加: 天然天然DNA 2540%、RNA 約約1.1% 實質(zhì):堿基暴露實質(zhì):堿基暴露 由于變性或降解引起紫外吸收

9、增加的現(xiàn)由于變性或降解引起紫外吸收增加的現(xiàn) 象稱增色效應象稱增色效應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DNA變性變性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5、DNA熱變性的特征熱變性的特征 變性過程是變性過程是“躍變式躍變式”的,而非漸的,而非漸 變變 解鏈曲線:解鏈曲線:連續(xù)加熱連續(xù)加熱DNADNA,以溫度對,以溫度對 A A260 260作圖,所得的曲線稱為解鏈曲線 作圖,所得的曲線稱為解鏈曲線。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指增色效應達指增色效應達50%時的溫度時的溫度 一般一般DNA Tm 值在值在85 - 90 C之間之間 Tm:DNA變性時

10、,變性時,OD260達達 到最大值的到最大值的50%時的溫度稱時的溫度稱 為為DNA的解鏈溫度或融解溫的解鏈溫度或融解溫 度度(Tm)。 大小與大小與G+C含量成正比。含量成正比。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1 1)DNA的均一性:的均一性: (2)GC含量:含量: 經(jīng)驗公式:經(jīng)驗公式: XG+C(Tm69.3)2.44 (3)介質(zhì)中的離子強度:)介質(zhì)中的離子強度: Tm值大小與下列因素有關:值大小與下列因素有關: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 (二二) )核酸的核酸的復性復性(renaturation)

11、變性變性DNA在適當?shù)臈l件下,兩條彼此分開的在適當?shù)臈l件下,兩條彼此分開的 單鏈重新締合成雙鏈單鏈重新締合成雙鏈復性復性。 熱變性的熱變性的DNA經(jīng)緩慢冷卻后即可復性,經(jīng)緩慢冷卻后即可復性, 這一過程稱為退火這一過程稱為退火(annealing) 。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DNA復性復性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分子量越大復性越難;分子量越大復性越難; 濃度越大,復性越容易;濃度越大,復性越容易; DNA復性也與它本身組成和結構有關復性也與它本身組成和結構有關 (具有很多重復序列(具有很多重復序列DNA,復性快)。,復性快)。 減色效應(低色效應)減色效應(低色效應) 復性時紫外吸收減少的現(xiàn)象復性時紫外吸收減少的現(xiàn)象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 (三三) ) 核酸的雜交核酸的雜交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生化第三版考研課件第14章核酸物 理化學性質(zhì) DNA-DNA 雜交雙鏈分子雜交雙鏈分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