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_第1頁
某地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_第2頁
某地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_第3頁
某地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_第4頁
某地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xx”地塊項目初步設計總說明設計號:國家甲級工程設計證書號:2010年10月目 錄 第一篇:設計總說明書 第一章:建筑設計總說明 第二章:結構設計總說明 第三章:給排水設計總說明 第四章:暖通設計總說明 第五章:電氣設計總說明 第六章:消防設計總說明 第七章:節(jié)能環(huán)保設計總說明 第二篇:設計圖紙 1 總平面2 建筑3 給排水4 暖通5 電氣 第一篇:設計總說明書第一章:建筑設計總說明一、 概述 基地位于中國市20新區(qū),西臨20大道、南臨金朱路,北臨金嶺路,用地外部景觀資源一般。北側西側道路比較寬大,噪音也比較大,項目用地形狀較規(guī)則,東西最長距離約800m,南北最長距離約700m,總用地面積

2、883.1畝,其中實際開發(fā)用地為42.12萬。就地塊整體而言,地塊東西、南北方向進深都比較大,便于營造內部景觀。用地現(xiàn)狀內主要為田地。地形略有起伏,局部最大高差20米左右,內有三處原生態(tài)山頭,北高南低,植被良好。用地位置位于20新區(qū)商務中心,交通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該基地面積較大,但穿越基地有兩條筆直交叉市政道路,較寬大筆直的市政交叉道路將會帶來自然景觀的切割破壞和城市過境車流和噪音,對社區(qū)城市空間也有切割作用,同時帶來安全影響。因此,中間市政道路的合理規(guī)劃合理規(guī)劃城市車流將是該項目整體舒適性營造的關鍵因素。二、主要設計依據(jù)(1)項目規(guī)劃、建筑設計任務書以及甲方提供的方案及要求; (2)中國市城

3、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3)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180-93);(4)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1999);(5)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7)汽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100-98);(8)汽車庫、修車庫、停產(chǎn)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三、設計范圍根據(jù)設計委托,本初步設計包括:“2009-10”地塊一期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專業(yè)的初步設計。四、總平面規(guī)劃 1基地環(huán)境分析 項目用地形狀較規(guī)則,東西最長距離約800m,南北最長距離約700m,總用地面積883.1畝,就地塊整體而言,地

4、塊東西、南北方向進深都比較大,用地現(xiàn)狀內主要為田地。地形略有起伏,局部最大高差20米左右,內有三處原生態(tài)山頭,北高南低,植被良好。用地位置位于20新區(qū)商務中心,交通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該基地面積較大,但穿越基地有兩條筆直交叉市政道路。寬大筆直的市政交叉道路將會帶來自然景觀的切割破壞和城市過境車流和噪音,對社區(qū)城市空間也有切割作用,同時帶來安全影響。2總體規(guī)劃布局設計緊密結合地形地貌,保留原有的山丘坡地,山林資源,局部結合人工水景。將基地內有兩條筆直的十字交叉規(guī)劃市政道路進行改造,結合原有地形地貌,采用人車分流,筆直十字交叉較寬道路改造為丁字交叉道路布局方式,是自然環(huán)境和景觀盡可能保留和利用,并為

5、創(chuàng)造豐富的城市道路景觀提供有利條件,同時彎曲有序的道路既滿足了交通功能,也起到了減緩過境車輛汽車速度的作用,從而減少了汽車交通對居住環(huán)境的安全隱患等不利影響。在基地西南側到東北側結合山體水體設計一條純步行休閑廣場綠化帶,即能方便連接該地塊西南城市商務中心和東面地塊商業(yè)帶,又能給該片區(qū)城市提供大公園及大莊園般開放式休閑空間,東南側山頭保留為山體公園,中間山體南側結合地形布置低密度低層住宅,整個基地周邊高中間低的規(guī)劃格局,使盡可能多的住戶同時享受大公園系統(tǒng)。3交通系統(tǒng)分析項目利用城市規(guī)劃市政道路,結合地形地貌,采取人車分流原則,將住宅組團外側設置機動消防車道,形成環(huán)道,小區(qū)內部設置應急消防車道,平

6、時僅為步行路。地下車庫入口靠近小區(qū)入口。車輛進入小區(qū)后迅速進入地下車庫,地下車庫設有直通每戶的通道,便捷方便,使得內部完全成為步行區(qū)域,真正實現(xiàn)人車分流,做到人行安全,車行便利。4空間景觀環(huán)境設計項目以創(chuàng)造可共享的,相互滲透的,多層次的空間環(huán)境為主。顯示整體空間,突出小區(qū)中心,強調內向空間。采取簡約新古典風格,米黃色、白色與淡褐色相間墻面,個別墨綠色與黑色構件,利用這些調和而穩(wěn)定又偏暖的色調,與樹木、青水調和,營造詩意的棲息空間“與誰同坐,明月清風和我”。建筑立面在造型時,在轉角、拚接處即頂部局部采取虛化處理,用空中花園進行過渡,豐富了立面效果的同時,改善了小區(qū)的通風,氣潤流動。五、建筑單體設

7、計項目為住宅用地,單體設計以創(chuàng)建最為適合人居住小區(qū)理念, 以一梯四戶為主,輔以一梯六戶高層住宅,并對戶型作了詳盡細致的推敲,將景觀滲入戶內,同時戶內交通便捷、經(jīng)濟。單體與單體之間突出了建筑群體的有機統(tǒng)一,主從與重點。整個小區(qū)尋求場地中心關系,點、直線與弧形體量結合,形成高低錯落、氣勢軒昂的空間效果。以水體作為空間聯(lián)系紐帶,運用造園手法,形成景觀優(yōu)美的小區(qū)。六、經(jīng)濟技術指標(一期) 1總用地面積:145630 2總建筑面積:233777.39其中,計容積率建筑面積175262.49;住宅建筑面積169524.89;公共建筑面積5737.60。 不計容積率建筑面積58514.9; 3建筑容積率:1

8、.484建筑覆蓋率:23%5綠化率:40%6停車位:1215.地上停車位:74 地下停車位:1141第二章:結構設計總說明一設計依據(jù)1. 建設單位提供的委托任務書、中國市規(guī)劃局的設計文字審查意見書及本院有關專業(yè)資料2. 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提供的中水(中國)房開202009-10地塊一期場地巖土工程勘察3. 主要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和標準圖集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2006年版) gb 5000920012)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08年版) gb 500112001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 502232008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j 5001020025)建筑

9、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026)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jgj 94-20087)混凝土異型柱結構技術規(guī)程 jgj 14920068)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 03g1011二自然條件和使用條件1工程概況本工程由中國開發(fā),工程用地位于項目位于貴州省中國市20新區(qū)20北路與金朱東路交匯處。本工程主要包括會所,多層住宅,高層住宅等,共設三個獨立的地下室,總建筑面積25萬m2。會所為兩層,多層住宅分4層和6層兩種,標準層層高分別為3.3m和3.0m,高層住宅有15、18、32、42層, 標準層層高3.0m和3.15m。會所及多層采用混凝土框架結構或異形柱框架結構,高層

10、住宅采用混凝土剪力墻結構。2使用條件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基礎設計等級乙級(多層)和甲級(高層),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丙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2.1 抗震設防烈度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為第一組,類場地。2.2基本風壓:取0.35kn/m2(多層為0.30 kn/m2);地面粗糙度b類。2.3基本雪壓:取0.20kn/m2。2.4 1)主要使用荷載(可變荷載)標準值(kn/m2)a) 地下室車庫、地下室車道 4.0地下室頂板:室內及室外綠化地 5.0(不含覆土重量) 室外消防車道 20.0 電梯機房,風機房 7.0發(fā)電機房、水泵房 10.0 走道、衛(wèi)生

11、間、廚房 2.0陽臺 2.5客廳、臥室 2.0樓梯 3.5塔樓平屋面(坡屋面) 2.0(0.5)b) 隔墻材料及荷載標準值(kn/m2):1) 隔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控制容重取7.5knm3(考慮正常含水率及灰縫影響)。2) satwe計算時混凝土構件自重取值:取27.0knm3。三結構型式、主要構件尺寸和材料1結構形式本工程多層塔樓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層塔樓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室為框架結構。本工程地下室范圍較大,頂板覆土厚度9001200,地下室層高4.2m,塔樓外大柱網(wǎng)范圍樓蓋采用普通框架梁板體系,框架梁截面為400(500)x900,井字次梁300x700,頂板

12、板厚180,塔樓范圍內充分利用厚板的承載力,盡量減少次梁的設置。多層塔樓框架抗震等級為四級,高層15f,18f塔樓剪力墻抗震等級為四級,32f,42f塔樓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地下室框架抗震等級同塔樓。2結構主要構件尺寸(具體尺寸參照擴初圖紙)2.1、樓板主導厚度 地下室頂板 180 標準層 100150 塔樓坡屋面120150 樓梯 1002.2、豎向構件初選截面會所:擬采用方柱或矩形柱,截面選用500 x500,550x550等,多層住宅:采用方柱和異形柱。高層:15f、18f塔樓剪力墻厚度為250,200,32f塔樓剪力墻厚度為300,250,200,42f塔樓剪力墻厚度為350,300

13、,250,200(核心筒外圍剪力墻最大厚度400)。地下室柱:室外地下室柱一般選用600x600,個別跨度較大或有多道梁(梁數(shù)4)通過該柱時,適當加大柱截面。3梁截面選擇1)地下室頂板,擬按井字次梁布置,框架梁高按跨高比1/101/12確定,標準柱網(wǎng)(8400x8400)一般選為600x800,500x900等,具體高度尚需經(jīng)計算并與建筑、設備專業(yè)協(xié)商確定。2) 塔樓框架主梁高可按跨高比1/101/12并結合建筑要求確定,框架梁寬可選為200,250等,部分位置如有必要可做成300寬,應和建筑溝通。4.混凝土強度等級1、地下部分獨立基礎及底板 c30擋土墻、地下室外墻及頂板 c30(與土體接觸

14、者抗?jié)B等級 p6) 2、地上部分多層:地下c30,一層及以上c25。15,18f塔樓:柱c35c25;梁板 c30c25;32f塔樓:柱c45c25;梁板 c30c25;42f塔樓:柱c50c30;梁板 c30c25。5.鋼材:采用國產(chǎn)鋼材 hpb235光面鋼筋 fy=210n/mm2 hrb335螺紋鋼筋 fy=300n/mm2 hrb400螺紋鋼筋 fy=360n/mm2四基礎工程1場地土地質情況據(jù)現(xiàn)場踏勘及已完成的鉆探資料揭露,場地上覆土層第四系為新近堆積的雜填土、耕土以及殘坡積成因的硬塑可塑紅粘土,下伏基巖為三疊系大冶組石灰?guī)r及三疊系安順組白云巖。2基礎選型根據(jù)已有地質資料,本工程基礎

15、形式擬采用樁、墩基礎結合獨立基礎的形式,根據(jù)已有地質資料及地下室標高,本工程大部分位置具備采用樁基礎的條件,故初步設計階段圖紙按樁基考慮。施工圖階段可結合詳勘(一柱一孔)資料對不具備采用樁基礎的位置改用墩或獨立基礎,可靈活選擇基礎形式。采用樁或墩基礎時,原則上按一柱一樁(墩)布置,剪力墻長度較小時也可按單樁(墩)布置,承臺按墻下懸臂梁復核截面配筋。五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對施工隊伍的要求1本工程地處山區(qū),地勢變化較大,對于部分建筑物周圍的高大邊坡,應由專業(yè)巖土公司完成邊坡維護后方可進行主體結構的施工。2地下室體量較大,長度超過100m,容易產(chǎn)生溫度裂縫,施工圖設計時外墻、底板、頂板混凝土強度等級

16、不宜過高,并采用混凝土摻適量膨脹劑,設置伸縮后澆帶等措施,建議外墻水平鋼筋間距不大于150。3在鋼筋選型上,建議結合當?shù)厥袌龅那闆r,盡量采用強度較高的鋼筋,條件允許時,建議采用三級鋼(hrb400)鋼筋作為主力鋼筋。六計算程序及計算結果采用satwe(新規(guī)范)2010年7月版本進行整體計算。典型塔樓計算的結果:1 18,52 棟計算結果(32層)1)結構自振周期(單位:秒) t1=2.7359 t2=2.6775 tt= 2.2964 tt/ t1= 0.84 2)水平力作用下的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u /h) 方向地 震 力風 荷 載x1/26541/1860y1/27611/1875

17、3)地震力作用下(偶然偏心)塔樓扭轉參數(shù)方向最大位移平均位移最大層間位移層間平均位移x1.241.32y1.371.444)0.000以上結構總重量wg= 30601.6噸5)地震底部剪力系數(shù)值(剪重比) vex/wg= 0.65 %, vey/wg= 0.65% 7)樓層側向剛度比最小值(x,y 方向本層塔側向剛度與上一層相應塔側向剛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側向剛度80%的比值中之較小者), kx= 1.0593 ky=1.0711樓層剛度計算方法 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的比 2 1921 5051 棟計算結果( 18層)1)結構自振周期(單位:秒) t1=2.0254 t2=1.9252

18、 tt=1.7351 tt/ t1=0.845 2)水平力作用下的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u /h) 方向地 震 力風 荷 載x1/31191/3817y1/30901/31493)地震力作用下(偶然偏心)塔樓扭轉參數(shù)方向最大位移平均位移最大層間位移層間平均位移x1.201.20y1.231.234)0.000以上結構總重量wg= 15421 噸5)地震底部剪力系數(shù)值(剪重比) vex/wg= 0.76%, vey/wg= 0.76 % 7)樓層側向剛度比最小值(x,y 方向本層塔側向剛度與上一層相應塔側向剛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側向剛度80%的比值中之較小者), kx= 1.0270

19、 ky= 1.1565 樓層剛度計算方法 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的比3 10 棟計算結果( 42 層)1)結構自振周期(單位:秒) t1= 3.5972 t2= 3.3790 tt= 3.1809 tt/ t1=0.8858 2)水平力作用下的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u /h) 方向地 震 力風 荷 載x 1/24801/2294y1/30861/21843)地震力作用下(偶然偏心)塔樓扭轉參數(shù)方向最大位移平均位移最大層間位移層間平均位移x1.311.31y1.271.274)0.000以上結構總重量wg= 48180 噸5)地震底部剪力系數(shù)值(剪重比) vex/wg= 0.61 %, v

20、ey/wg= 0.66 % 7)樓層側向剛度比最小值(x,y 方向本層塔側向剛度與上一層相應塔側向剛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側向剛度80%的比值中之較小者), kx= 1.1974 ky= 1.1677 樓層剛度計算方法 層間剪力比層間位移算法。第三章:給排水設計總說明一、概述本工程位于貴州省中國市,屬大型居住小區(qū),總規(guī)劃用地面積588719.38m2,總建筑面積1119237.53m2,共分兩期建設。本次初步設計主要針對本項目的一期部分,總建筑面積約251596.97m2。包括超高層住宅、高層住宅、多層花園洋房、低層洋房、文化活動中心、地下室停車庫等單體,總居住人數(shù)約4116人,建筑物總高

21、度136.30米。二、設計依據(jù)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16-2006)3、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50140-20054、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06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5年版)7、自動噴火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84-2001(2005年版)8、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2005)9、國家及當?shù)赜嘘P規(guī)范、規(guī)程和規(guī)定10、本公司規(guī)劃及建筑專業(yè)提供的相關設計圖紙三、系統(tǒng)組成本項目一期用地按建筑分布共分為兩個區(qū)域,一期

22、西北角42層超高層住宅、15層高層住宅以及4層低層洋房為區(qū)域一,其他高層住宅、花園洋房、文化活動中心為區(qū)域二。本次初步設計的給水排水系統(tǒng)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生活給水系統(tǒng)2、生活熱水系統(tǒng)3、中水回用及中水給水系統(tǒng)4、污廢水排放系統(tǒng)4、雨水排放系統(tǒng)5、冷凝水排放系統(tǒng)本次初步設計的消防系統(tǒng)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2、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4、氣體滅火系統(tǒng)5、建筑滅火器四、生活給水系統(tǒng)1、水源:本小區(qū)分別從金朱東路、建設中金嶺東路各引一條dn250市政給水管,在整個地塊內形成dn250環(huán)管,供應小區(qū)生活、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壓力不低于0.25mpa。2、用水量本項目一期最高日總

23、生活用水量為1007.1立方米/日,最大時生活用水量為96.65立方米/時。(一)、生活總用水量用水類別用水量標準 l/人(m2)天規(guī)模 人 (m2)用水時間(小時)小時變化系數(shù) kh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m3/h)序號計算公式x/1000/x住宅221.24116242.3910.5 87.3 文化活動中心20253101.25.1 0.6 小計915.5 87.9 未預見10% 91.6 8.8 合計 1007.1 96.6 (二)、區(qū)域一生活用水量用水類別用水量標準 l/人(m2)天規(guī)模 人 (m2)用水時間(小時)小時變化系數(shù) kh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

24、m3/h)序號計算公式x/1000/x超高層住宅221.2742 242.3164.2 15.7 低層洋房221.2115 242.325.5 2.4 15層住宅221.2179 242.339.6 3.8 小計229.3 22.0 未預見10% 22.9 2.2 合計 252.3 24.2 (三)、區(qū)域二生活用水量用水類別用水量標準 l/人(m2)天規(guī)模 人 (m2)用水時間(小時)小時變化系數(shù) kh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m3/h)序號計算公式x/1000/x花園洋房221.2864242.3191.1 18.3 其他住宅221.22215 242.3490.0 47.0 文

25、化活動中心20253101.25.1 0.6 小計495.1 47.6 未預見10% 49.5 4.8 合計 544.6 52.3 以上生活用水量標準已經(jīng)減去中水供水部分3、供水系統(tǒng):由于本項目地塊內路面有高差,且住宅部分首層多數(shù)為架空,地上住宅部分不考慮利用市政水壓供水。a)地下室生活、消防水池進水采用市政壓力直接供水。b)區(qū)域一:地下一層設有80立方米生活儲水箱,按最高日25%用水量儲存,并設有變頻泵組為1區(qū)、2區(qū)供水,超高層24層避難層設有14立方米生活中間水箱,由地下一層生活轉輸水泵為中間生活水箱補水,3區(qū)生活給水由位于避難層的變頻泵組加壓供水,系統(tǒng)分區(qū)如下:1f10f以及低層洋房為1

26、區(qū),由1區(qū)生活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11f18f為2區(qū),由2區(qū)生活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19f以上為3區(qū),利用24層生活中間水箱并通過生活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3區(qū)分為三個部分,其中19f23f為3a區(qū),由獨立的生活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24f33f為3b區(qū),34f42f為3c區(qū),合用生活變頻給水裝置供水,3b區(qū)設減壓閥組減壓供水。分區(qū)控制水壓為0.150.45mpa,支管壓力大于0.35 mpa處設ad減壓閥進行減壓。水泵參數(shù):c)區(qū)域二:地下一層設有126立方米生活儲水池,按最高日25%用水量儲存,并設有變頻泵組為1區(qū)、2區(qū)、3區(qū)供水系統(tǒng)分區(qū)如下:1f10f為1區(qū),由1區(qū)生活變頻給

27、水裝置加壓后供給;11f21f為2區(qū),由2區(qū)生活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22f32f為3區(qū),由3區(qū)生活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分區(qū)控制水壓為0.150.45mpa,支管壓力大于0.35 mpa處設ad減壓閥進行減壓。水泵參數(shù):五、生活熱水系統(tǒng)本項目不設集中熱水系統(tǒng),低層洋房廚房采用平衡式燃氣熱水器(即熱)供應熱水,衛(wèi)生間內采用儲水式電熱水器,并在屋頂預留太陽能系統(tǒng)給水管道,用于日后洋房用戶接駁太陽能設備。多層、高層住宅戶內采用平衡式燃氣熱水器(即熱)供應熱水。文化中心衛(wèi)生間內采用儲水式電熱水器。六、中水回用及中水給水系統(tǒng)本項目設有中水給水系統(tǒng),用于衛(wèi)生間大便器沖洗、車庫沖洗以及室外綠化澆灌,中

28、水原水采用優(yōu)質雜排水、雜排水作為水源,通過專門管道對小區(qū)內淋浴、盥洗廢水進行收集,排至小區(qū)內中水處理站對生活廢水進行處理后,回用。1、水源:中水原水水源采用優(yōu)質雜排水、雜排水,以小區(qū)內淋浴、盥洗廢水作為主要處理對象,采用生態(tài)基氧化加超濾膜處理方式,處理后的水質達到?jīng)_廁、綠化澆灌水質要求。2、用水量本項目一期最高日總中水用水量為435.8立方米/日,最大時中水用水量為49.1立方米/時,原水最大時處理水量為60立方米/時。(一)、中水總用水量用水類別用水量標準 l/人(m2)天規(guī)模 人 (m2)用水時間(小時)小時變化系數(shù) kh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m3/h)序號計算公式x/10

29、00/x住宅58.84116242.3242.0 23.2 文化活動中心30253101.27.6 0.9 車庫沖洗28074581.0 129.2 16.1 綠化道路21086741.0 17.4 4.3 小計396.2 44.6 未預見10% 39.6 4.5 合計 435.8 49.1 (二)、區(qū)域一中水用水量用水類別用水量標準 l/人(m2)天規(guī)模 人 (m2)用水時間(小時)小時變化系數(shù) kh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m3/h)序號計算公式x/1000/x超高層住宅58.8742 242.343.7 4.2 低層洋房58.8115 242.36.8 0.6 15層住宅58

30、.8179 242.310.5 1.0 車庫沖洗215574.481.0 24.9 3.1 綠化道路22096.141.0 3.4 0.8 小計89.2 9.8 未預見10% 8.9 1.0 合計 98.2 10.8 (三)、區(qū)域二中水用水量用水類別用水量標準 l/人(m2)天規(guī)模 人 (m2)用水時間(小時)小時變化系數(shù) kh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時用水量(m3/h)序號計算公式x/1000/x花園洋房58.8864242.350.8 4.9 其他住宅58.82215 242.3130.3 12.5 文化活動中心30253101.27.6 0.9 車庫沖洗265170.681.0 10

31、4.3 13.0 綠化道路28770.941.0 14.0 3.5 小計307.0 34.8 未預見10% 30.7 3.5 合計 337.6 38.3 3、供水系統(tǒng):中水供水分區(qū)與生活給水分區(qū)一致。a)區(qū)域一:地下一層設有25立方米中水儲水箱,按最高日25%用水量儲存,并設有變頻泵組為1區(qū)、2區(qū)供水,超高層24層避難層設有6立方米中水中間水箱,由地下一層中水轉輸水泵為中間中水水箱補水,3區(qū)中水給水由位于避難層的變頻泵組加壓供水,系統(tǒng)分區(qū)如下:1f10f以及低層洋房為1區(qū),由1區(qū)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11f18f為2區(qū),由2區(qū)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19f以上為3區(qū),利用24層中水中

32、間水箱并通過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3區(qū)分為三個部分,其中19f23f為3a區(qū),由獨立的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24f33f為3b區(qū),34f42f為3c區(qū),合用中水變頻給水裝置供水,3b區(qū)設減壓閥組減壓供水。分區(qū)控制水壓為0.150.45mpa,支管壓力大于0.35 mpa處設ad減壓閥進行減壓。水泵參數(shù):c)區(qū)域二:地下一層設有40立方米中水儲水池,按最高日25%用水量儲存,并設有變頻泵組為1區(qū)、2區(qū)、3區(qū)供水,系統(tǒng)分區(qū)如下:1f10f為1區(qū),由1區(qū)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11f21f為2區(qū),由2區(qū)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22f32f為3區(qū),由3區(qū)中水變頻給水裝置加壓后供給。

33、分區(qū)控制水壓為0.150.45mpa,支管壓力大于0.35 mpa處設ad減壓閥進行減壓。水泵參數(shù):七、污廢水排放系統(tǒng)本工程室內污廢水采用污、廢分流排放,生活污水統(tǒng)一引至小區(qū)內室外化糞池處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網(wǎng);生活廢水由專門管道系統(tǒng)收集后,引至小區(qū)中水處理站,處理后供沖廁、車庫沖洗、綠化澆灌用。生活污水排水量按中水給水系統(tǒng)用水量的100%計,最高日污水排水量為435.8立方米/日;生活廢水排水量按生活給水系統(tǒng)用水量的90%計,最高日廢水排水量為906.4立方米/日,中水處理系統(tǒng)最高日處理量約為520立方米/日,多余的生活廢水需要分流,收集后,通過潛水泵組排至室外污水管網(wǎng)。地下室車庫采用壓力

34、排水,由于本項目采用中水進行車庫沖洗,地下室廢水通過排水溝并匯集至集水井,利用潛污泵排至室外污水管網(wǎng)。本項目一期排水主要排往金朱東路市政污水管網(wǎng),共設有三個接駁口,排出管徑均為dn300。區(qū)域一潛水泵參數(shù):區(qū)域二潛水泵參數(shù):八、雨水系統(tǒng)本工程高層屋面雨水排放系統(tǒng)采用50年重現(xiàn)期設計,暴雨強度為5.55l/s/100m2,雨水采用5min降雨歷時設計;低層、多層屋面雨水、裙樓屋頂排放系統(tǒng)采用10年重現(xiàn)期設計,暴雨強度為4.41l/s/100m2,雨水采用5min降雨歷時設計;路面雨水集流時間采用10min,雨水排放系統(tǒng)采用5年重現(xiàn)期設計,暴雨強度為2.12l/s/100m2。本項目主要利用重力流

35、排放,一期雨水經(jīng)過室外雨水管網(wǎng)收集后排往金朱東路市政雨水管網(wǎng),共設有三個接駁口,排出管徑為dn500、dn400。九、冷凝水系統(tǒng)本工程設有空調冷凝水收集系統(tǒng),主要用于收集室內空調及冷凝排水,并通過專門管道間接排至室外綠化。十、給排水及消防管材室內給水明設立管層采用鋼塑管(襯塑),絲扣或法蘭連接;室內給水支管暗設采用pp-r管(冷水pn1.0,熱水pn2.0)熱熔連接;建筑外給水管采用hdpe, 熱熔連接。室內中水明設立管層采用鋼塑管(襯塑),絲扣或法蘭連接;室內中水支管暗設采用pp-r管(冷水pn1.0)熱熔連接;建筑外中水管采用hdpe, 熱熔連接。室內消火栓管、噴淋管:所有埋地管道均采用球

36、墨鑄鐵管,承插橡膠圈接口;室內消防管均采用熱浸鍍鋅鋼管(加厚型), dn=100溝槽式管件連接。排水管材:室內排水立管多層采用upvc管,承插粘結;高層采用柔性機制排水鑄鐵管,明敷管道采用卡箍連接,暗裝或隱蔽管道采用法蘭承插接口,排水立管每6層設消能裝置;排水支管采用upvc管,承插粘結.雨水管材:多層建筑室外明裝雨水管采用upvc管,承插粘結,室內雨水管道采用柔性機制排水鑄鐵管,卡箍連接;高層采用柔性機制排水鑄鐵管,加強型卡箍連接或其他承壓管件,雨水立管每6層設消能裝置??照{冷凝水立管采用upvc管, 承插粘結。地下室加壓排水管采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十一、節(jié)能說明1、生活及沖廁水泵的起動方

37、法采用軟起動器和可變速的頻率變流器。2、所有衛(wèi)生器具及配件的選購應是當?shù)毓?jié)水辦認可的節(jié)水型產(chǎn)品。大便器采用3、6l兩檔沖洗閥(綠色手柄);洗手盆采用太陽能(光能)驅動一體式感應龍頭,節(jié)水節(jié)能;淋浴器采用自動恒溫昏睡期、自動清潔淋浴花灑頭。3、給水泵采用變頻水泵, 大可節(jié)省水泵運作時所需的能源。4、各用水部份均設水表作計量。5、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設報警裝置, 防止進水管閥門故障時, 水池、水箱長時間溢流排水。6、給水系統(tǒng)采用豎向分區(qū)方式控制最不利處用水器具處的靜水壓不超過0.45mpa。十二、環(huán)保措施1、水泵設隔震基礎減震,水泵進出水管上設柔性減震接頭,泵房內管道采用減震彈簧支架和吊架。2、陽

38、臺雨水和空調冷凝水管采用間接排水,以防臭氣上涌。3、室內排水系統(tǒng)雨水、污水、廢水分流排放。4、生活污水經(jīng)室外化糞池處理后,統(tǒng)一排至市政污水管網(wǎng)。第四章:暖通設計總說明一、設計依據(jù)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2、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2003)3、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4、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 2005版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6、夏熱冬冷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規(guī)范(jgj134-2001)7、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9版8、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

39、術措施/節(jié)能專篇(暖通空調動力)9、中國市民用建筑設計技術要求和規(guī)定二、設計范圍1、會所的通風空調設計;2、10、15、1921、5059棟的通風空調設計;3、地下車庫的通風排煙設計;4、別墅的通風空調設計;三、設計參數(shù) 1、室外設計參數(shù)計算參數(shù)夏季冬季大氣壓力 hpa888.2896.6空調計算溫度 30.1-2.5相對濕度 83通風計算溫度 33.05.0濕球溫度 29.0室外風速 m/s2.12.3主導風向sne2、室內設計參數(shù) 區(qū)域干球溫度及相對濕度人員 密度 m2/人新風量m3/h噪聲 nr夏季冬季大堂28 65%20201045洽談廳26 70%28202550休息廳26 65%2

40、0202545辦公室26 65%2043045多媒體廳26 65%2083045值班室26 65%201人3045臥室25 65%20510453、通風要求車庫 5次換氣/小時水泵房 6次換氣/小時變配電室 815次換氣/小時發(fā)電機房 6次換氣/小時衛(wèi)生間 12次換氣/小時電梯機房 按電梯設備發(fā)熱量確定。 四、空調系統(tǒng)設計:1. 本項目所有別墅(共26棟,104戶)均設置戶式中央空調系統(tǒng),根據(jù)建筑面積的大小,設置1012hp的變冷媒流量系統(tǒng)(vrv)空調系統(tǒng),每戶單獨設置1套系統(tǒng)??照{室外主機布置在地下一層的采光井內或四層露臺,室內機考慮與裝飾吊頂配合采用內藏式室內機。2. 會所設置戶式中央空

41、調系統(tǒng),根據(jù)房間建筑面積的大小,分別設置2040hp的變冷媒流量系統(tǒng)(vrv)空調系統(tǒng),按房間使用功能不同,分別設置7套系統(tǒng)??照{室外主機布置在二層室外或建筑屋面,室內機考慮與裝飾吊頂配合采用內藏式室內機。3. 10,15,1921,5052,棟一層值班室采用分體空調,建筑專業(yè)預留室外機安裝位置。五、通風系統(tǒng)設計:1. 地下車庫分a區(qū),b區(qū),c區(qū),均設置機械通風系統(tǒng),排風按6次/h計,除采用車道或外窗自然補風外,其他防火分區(qū)設機械補風系統(tǒng),補風量為排風量的80%。2. 地下室變配電房采用氣體滅火方式,無需消防排煙系統(tǒng),平時按換氣次數(shù) 15次/小時計算進行機械通風。火災時通過各房間隔墻的通風管上

42、的防煙防火閥自動關閉,以保持該類房間的密閉滅火狀態(tài)。待滅火完成后,手動打開各閥門及排風機,以排除室內廢氣;送風按排風的80%計。3. 地下室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中水機房,采用機械送風、排風,按6次/小時換氣次數(shù)計算;送風按排風的80%計。4. 電梯機房均設有機械排風,風量按電梯設備發(fā)熱量和機房允許溫度,根據(jù)熱平和計算,或電梯供貨商自帶冷源空調機組降溫。六、防排煙系統(tǒng)1. 地下車庫設與平時通風相結合的排煙系統(tǒng),平時排風,火災時排煙,排煙量按6次/小時計算,火災時繼續(xù)開啟著火區(qū)的相應排煙風機,實施排煙。除采用車道或外窗自然補風外,其他防火分區(qū)設機械補風系統(tǒng),補風量為排煙量的50%。2. 地下室

43、變配電房內走道長度超過20m,設機械排煙,排煙量按內走道面積x 60m3/m2計算。同時設有機械補風,補風按不小于排煙量的50%設計?;馂臅r自動開啟排煙風機及補風機,實施排煙。3. 10棟為超高層住宅(共42層,136m),其中24層設置為避難層。其地上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應分2段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加壓風機分別設置在屋頂層及避難層。4. 1921、50、51棟為高層住宅(共18層,56.8m),其地上部分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煙的防煙措施;不滿足自然防煙的地下室防煙樓梯間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加壓風機設置在1層架空花園內,合用前室不送風。5. 15棟為高層住宅(共15層

44、,44.8m),其地上部分防煙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煙的防煙措施;不滿足自然防煙的地下室防煙樓梯間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加壓風機設置在1層架空花園內,合用前室不送風。6. 8、52棟為高層住宅(共32層,98.8m),52棟地上部分防煙樓梯間及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煙的防煙措施;不滿足自然防煙的前室及地下室防煙樓梯間的合用前室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加壓風機設置在建筑屋頂層架空花園內。8棟防煙樓梯間及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煙的防煙措施;不滿足自然防煙的前室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加壓風機設置在建筑屋頂層架空花園內。7. 地上大于300平方的房間,建筑設置可開啟外窗,開窗面積大于地面積的2%,自然

45、排煙。七、自動控制1、 變冷媒流量系統(tǒng)(vrv)室外機采用變頻技術,并全部采用自動控制系統(tǒng)進行控制及管理。2、 所有進、排風系統(tǒng)除就地控制外均能在控制中心遠程控制;3、 排煙系統(tǒng)風機啟停、運行狀態(tài)及相關防火閥的狀態(tài)要求能在消防控制中心控制、顯示、并打印。八、節(jié)能及環(huán)保1、 空調風管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保溫。保溫材料符合經(jīng)濟厚度和節(jié)能標準。保溫層具備絕熱保護層、隔汽層。2、吊裝風機采用減振吊架減振。3、風機及空調設備采用節(jié)能產(chǎn)品。4、多聯(lián)機室內機部分使用時可自動調節(jié)室外機運行頻率,部分負荷下效率更高,節(jié)省運行費用。設備一覽表會所空調通風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設備編號性能參數(shù)供電量(kw)數(shù)量備注服務范

46、圍(臺)1變頻多聯(lián)主機ras-560fsn1q制冷量:56.0kw18.22l-2f-1l-2f-4會所制熱量:56.7kw冷媒:r410a2變頻多聯(lián)主機ras-690fsn1q制冷量:69.0kw23.41l-2f-2會所制熱量:69.9kw冷媒:r410a3變頻多聯(lián)主機ras-850fsn2q制冷量:85.0kw301l-1f-2會所制熱量:86.1kw冷媒:r410a4變頻多聯(lián)主機ras-900fsn3q制冷量:90.0kw321l-1f-1會所制熱量:91.2kw冷媒:r410a5變頻多聯(lián)主機ras-1130fsn4q制冷量:113kw411l-2f-3會所制熱量:114kw冷媒:r4

47、10a6變頻多聯(lián)主機ras-160fsvn1q制冷量:15.5kw51l-2f-5會所制熱量:16.5kw冷媒:r410a7內置風管式室內機rpiz-50fsnq制冷量:5.0kw0.048會所二層辦公室風量750m3/h機外靜壓32pa噪聲278內置風管式室內機rpiz-56fsnq制冷量:5.6kw0.044會所二層辦公室風量750m3/h機外靜壓31pa噪聲289內置風管式室內機rpiz-63fsnq制冷量:6.3kw0.059會所二層辦公室風量840m3/h機外靜壓32pa噪聲2910內置風管式室內機rpi-80fsnql制冷量:6.3kw0.13會所二層辦公室風量840m3/h機外靜壓32pa噪聲2911內置風管式室內機rpi-100fsnql制冷量:6.4kw0.12會所洽談廳風量840m4/h機外靜壓33pa噪聲3012內置風管式室內機rpi-112fsnql制冷量:6.5kw0.136會所休息區(qū)洽談廳風量840m5/h機外靜壓34pa噪聲3113全熱交換器xhbq-d26c風量:2600m3/h1.11會所一層焓回收率:62%(制冷)/67%(制熱)靜壓:200pa噪聲3114全熱交換器xhbq-d30c風量:3000m3/h1.11會所二層焓回收率:62%(制冷)/67%(制熱)靜壓:200pa噪聲3115排氣扇bpt18-44a風量:420m3/h0.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