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人句經(jīng)典_第1頁
孟子名人句經(jīng)典_第2頁
孟子名人句經(jīng)典_第3頁
孟子名人句經(jīng)典_第4頁
孟子名人句經(jīng)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孟子告子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梁惠王下-一孟子梁惠王上-一孟子離婁上-孟子離婁上孟子盡心上-一孟子告子上孟子孟子盡心下孟子名人名言100句:1.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2.出于其類,拔乎其萃。3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4.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5.非不能也,是不為也。6順天者存,逆天者亡。7.士無事而食,不可也。8.永言孝思,思孝惟則。9.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10.不違農(nóng),谷不可勝食也11.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12.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13.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14.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15.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16.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17.孝子之至,

2、莫大乎尊親。孟子盡心上1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19.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2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滕文公下2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一一孟子梁惠王下22.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一孟子公孫丑下24.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一一孟子粱惠王下25.有不虞之譽(yù),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26.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27.善政得民財(cái),善教得民心。2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一一孟子腺文公上29.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一一孟子騰文公上30.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3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一孟子盡心下32.君

3、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盡心下33.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一一孟子滕文公上34.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一一孟子藤文公下3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一一孟子離婁下3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一一孟子離婁下37.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一一孟子告子下38.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39.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40.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孟子滕文公下4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慚愧)于地。42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43.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一一孟子離婁上44.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離

4、婁下45.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一一孟子公孫丑下46.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一一孟子公孫丑上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一孟子滕文公下48.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離婁上49.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一一孟子告子上50.仁之實(shí),事親是也;義之實(shí),從兄是也。51.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一一孟子萬章52.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一一孟子粱惠王上5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一孟子粱惠王上55.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孟子

5、告子上56.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57.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58.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一一孟子萬章上59.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一一孟子告子上60.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孟子梁惠王上61.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62.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63.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一一孟子告子上64.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 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離婁上65.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一孟子盡心下66.挾泰山以超北

6、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67.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一一孟子盡心上68.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 孟子萬章上6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70.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一一孟子71.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一一孟子梁惠 王上72.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一一孟子告 子上73.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一一孟 子粱惠王上74.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

7、遁辭知其所窮。一一孟子75.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76.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7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一一孟 子公孫丑上78.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79.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一一 孟子公孫丑上80.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離婁上81.胸中正,則眸子臆焉 胸中不正,則眸子吒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82.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

8、得志,修身見于世。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孟子盡心上83.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 氣?!?孟子公孫丑84.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 非人也。8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dòng)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dòng)者也。 -孟子離婁上86.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 亂其所為。一一孟子告子下87.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 孟子公孫丑上8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

9、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孟子離婁上89.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shí)之謂美,充實(shí)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90.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9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 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盡心下92.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 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一一孟子離婁上93.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 視君如國人 君

10、之視臣如土芥,貝U臣視君如寇仇?!泵献与x婁下94.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 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一一孟子萬章9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一一孟子告子上96.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 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一一孟子告子下9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 焉。 孟子盡心上98.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 君而國定矣。 -說文99.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