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最新整理)_第1頁
古代文化常識(最新整理)_第2頁
古代文化常識(最新整理)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文化常識一一、表“舉薦、征辟”的詞語1. 察:考察后予以推薦、選舉。如三國志吳主傳:郡察孝廉,州舉茂才。2. 薦: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宋史侯可傳:韓琦鎮(zhèn)長安,薦知涇陽縣。漢書平帝紀:諸有藏及內惡未發(fā)而薦舉者。譚嗣同:公以學士徐公致薦,被征。3. 舉: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左傳宣三十年:舉不失德,賞不失勞。文選陳情表: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范曄后漢書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左傳襄公三年:舉其偏,不為黨。4.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晉書謝安傳: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宋史辛棄疾傳: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

2、衡雅重之。5. 征(召):由朝廷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征召,特指君招臣。如后漢書王渙列傳:歲余,征拜侍御史。范曄后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梁啟超譚嗣同傳: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被征。6.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17如史記李將軍列傳:李陵既壯,選為建章監(jiān),監(jiān)諸騎。二、表任命1. 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如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冼馬。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南史虞愿傳:除太常丞, 尚書祠部郎,通直散騎侍郎。2. 拜、授:授予官職。如漢書翟方進傳:遣使者持黃金印,赫發(fā)繼,朱輪車,即軍中拜授。宋史辛棄疾傳: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

3、平節(jié)度掌書記。3. 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如元史賈魯傳: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yī)院都事。戰(zhàn)國策:起樗里子于國。4. 復:恢復原職務。如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后漢書張衡傳5. 仕:做官。如論語子張:學而優(yōu)則仕。6. 仕宦:做官,任官職。如孔雀東南飛: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7. 仕進:進身為官。如晉書許邁傳:邁少恬靜,不慕仕進。8. 任:擔負、擔任。如史記蒙恬傳: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三、表“調動、補任”的詞語。1. 改:改任官職。如宋史范仲淹傳:(范仲淹)改集慶軍節(jié)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2. 調、徙、轉:調動官職(特定語境下可以表示升職或降職)。如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調為隴西都尉。史記淮陰侯

4、列傳:徙齊王信為楚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衡不 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史記高祖本紀:徙韓王 信太原。隋史徐文寶傳:文寶處法平允,考績連最,轉 大理正。宋史理宗紀:程大元、李和以下將士六百一十 三人補轉官資有差。 張衡傳:再轉,復為太史令。3. 遷:調動改派。一般情況下,“轉遷”“遷調”表示調職;“ 右遷”“遷除”表示升職;“左遷”“遷謫”表示削職降等。如范曄后漢書張衡傳: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又如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史記太史公自序4. 累遷:表示多次調動。如范曄后漢書趙咨傳:累遷敦煌太守。5. 放:京官調任地方官。如梁啟超譚嗣同: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6. 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

5、相近。如范曄后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7. 補:補任空缺官職。如漢書蕭望之傳: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漢書蕭望之傳:是時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漢書王尊傳: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8. 蔭補:靠先人的業(yè)績補缺做某官。如新唐書李德裕傳:以蔭補校書郎。梅圣俞詩集序: 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四、表“升官、加封”的詞語。1. 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拜亮為丞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史記淮陰后列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指南錄后序:于是辭相印不拜。2. 晉、進:晉升官

6、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晉爵”。3. 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如宋史辛棄疾傳: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4. 超遷:越級升遷。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5. 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官職。如南史何遠傳:武帝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戰(zhàn)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6. 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啟超譚嗣同: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7. 陟:提升官職。如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8. 升:提升。如梁啟超譚嗣同:旋升

7、寧夏道。9. 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如漢書趙充國傳:拔之為后將軍。文選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10. 提:提拔。如北史魏收傳:提獎后輩,以名行為先。五、表“貶官、免官”的詞語。1. 貶:降低官職,降級。降職并外放。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新唐書柳宗元傳:貶邵州剌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舊唐書劉禹錫傳: 貶連州刺史。2. 竄:放逐、貶官。如韓愈進學解:暫為御使,遂竄南夷。3.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啟超譚嗣同傳:既而胡即放寧夏道。4. 謫:降職,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并調到邊遠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5. 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柳宗元

8、送李渭赴京師序:過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遷者罕至。6. 左除、左降、左轉:降職。如新唐書裴延齡傳:帝怒, 乃罷(陸)贄宰相,左除 (張)滂等官。7. 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有時也指平調。如晉書卷二十八:韋仁約彈右仆射褚遂良出為同州刺史。后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何間相。晉書卷二十八:遷侍中,以出為征虜將軍。8.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后漢書明帝紀: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9. 黜、絀:廢掉官職。如國語晉語一:(晉獻)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司馬遷屈原列傳:屈平既絀。高啟書博雞者事: 臺臣慚,追受其牒,為復守官而黜臧使

9、者。10. 免:罷免官職。如史記呂后本紀:王陵遂病免歸。11. 奪:削去,罷免。如高啟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六、表“辭官”的詞語。1. 告老:官員年老辭職。如蔡邕陳太丘碑文: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2. 解官:辭去官職。如宋史包拯傳:得監(jiān)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yǎng)。3. 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yǎng)老。如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4. 乞身:古時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后漢書李通傳: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 以病上書乞身。5. 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如后漢書王龔傳: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張衡傳:視事

10、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6. 移?。荷蠒Q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漢書疏廣傳: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7. 謝?。和胁∫嘶蛑x絕賓客。如戰(zhàn)國策秦策三:應候因謝病,請歸相印。8.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新唐書白居易傳:以刑部尚書致仕。七、表“兼職、代理”的詞語。1. 假:臨時的、代理的。如史記項羽本紀: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漢書蘇武傳: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2. 兼:兼任,同時監(jiān)管。如宋史李綱傳:積官至監(jiān)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舊五代史甘荷余傳:未幾,移鎮(zhèn)青州,就加兼中書令。3. 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王子晞為尚書,領行

11、營節(jié)度使,寓軍鄶州。南史虞愿傳:遷中書郎,領東觀祭酒。4. 判:高位兼任低職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如宋史韓琦傳:除鎮(zhèn)安武勝軍節(jié)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5. 權:暫時代理官職。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韓愈吏部權京兆。宋史李綱傳:積官至監(jiān)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以京官權知,三年一易。6. 攝:暫代官職。如新唐書杜如晦傳: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7. 署:暫任、代理官職。如三國志諸葛亮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8. 守:代理官職。如三國志王修傳:初平中,北??兹谡僖詾橹鞑?,守高密令。9. 行:代理官職。如三國志武帝紀:太祖行奮武將軍。瀧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八、其他

12、與“官員任職相關”的詞語。1. 知:主持。如宋史黃庭堅傳:知舒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產其將知政矣。2. 典:主持;主管。如書堯典:命汝典樂。三國志吳儀傳:專典機密。3. 主:主持,掌管。如世說新語政事:有劫賊殺財主,主者捕之。方苞獄中雜記:主縛者亦然,不如何欲,縛時既先折筋骨。4. 視事:官吏到職開始工作;在任。如范曄后漢書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5. 下車:新官到任 如“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焙鬂h書張衡傳6. 坐:因犯罪或錯誤。如漢書: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余人。7. 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新唐書魏微傳:

13、拜諫議大夫,封巨鹿縣男。8. 秩滿:官吏任期屆滿。前后所居官,未嘗至秩滿,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南史虞寄傳其年秩滿,解尹,加散騎常侍,將軍、尚書竝如故。陳書袁樞傳9. 行部:巡行部屬(漢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視部署,考察刑政, 稱為行部。)漢,郭伋字細侯,茂陵人,為并州守。素結恩德。后行部至西河。10、筮仕:出行做官前進行占卜。人物傳記其他常用詞匯(一):1、與科考有關的:貢舉、第、登第、中第、落第、下第、狀元、榜眼、探花、解元(鄉(xiāng)試第一名)、鄉(xiāng)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的考試,舉人)、會試(鄉(xiāng)試次年在京城舉行的考試,會元)、殿試 2、與學校有關的:庠、序、太學、 博士、太傅、少傅、教授3、表敬重的:敬、

14、重、尊、恭4、表贊揚的:多、嘉、稱、譽、與(贊許)、許、嘆5、表社會狀態(tài)的:治、亂、興、盛、衰6、表少數民族的:蠻、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的:貴、賤、卑、微、細微、寒微、官紳、豪、8、表主管的:知、典、主9、與水利有關的:堤、決、潰、溢、漲、灌溉、澇、旱、堰(擋水的堤壩)10、與糧食有關的:粟、黍、禾、谷、稻、菽(大豆,豆類)、稼穡、耕耘、稔(莊稼成熟)、熟、刈、糴、糶、廩、稟(通“廩”)、府、荒、欠收、蕪穢豐、饒、贍(豐足,充足)、足、給11、表食物的:饌、肴、膳、羞(饈)、蔬、果、脂膏12、表飽饑的:飽、饑、餓、餒、饉13、表俸祿的:俸、祿、秩、餉14、表布匹的:布、麻、匹、絲、絹、錦、

15、練、綾、綃、縑、綢、 羅、緞、綺、紗、絳、縞、繒、蠶、桑15、表穿戴的:紈绔、布衣、履、綬、冠、冕、巾、弱冠、免冠、 帶16、表房舍的:宇、舍、館、宅、第、邸、廡、屋17、表桌床的:案、幾、床、榻18、表違背的:忤、逆、倍(背)19、表揭發(fā)獄訟刑罰:劾、訐、揭、 發(fā)、論、系獄,屬吏、下吏、質、辟(刑罰,懲辦)、大辟(死刑)、髡(剃去頭發(fā)、古代一種剃去頭發(fā)的刑罰)、髡鉗:刑罰名、髡首:剃去頭發(fā),光頭。笞(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臀部)、磔(分裂肢體的酷刑)、刖、族、杖、流、赭衣(囚徒穿的衣服)、械(枷鎖、鐐銬之類的刑具)、囹圄、獄20、表誣陷的:中、譖、誣21、表害怕的:畏、懼、憚、駭、患22、表

16、嫉恨的:惡、厭、憎、銜、怨、患、疾、恨、怒、詛、貶(貶 損)23、表暗中的:陰、間、密、暗、私24、表朝見的:朝、覲、入覲、覲見、朝覲25、與京城有關的:禁、闕、畿、京、帝京、京畿、26、與皇帝有關的:上、帝、祚(皇位)、踐祚、登基、用事、朕、 孤、寡人、御、詔、召、誥、(駕)幸、膳、鑾輿、對策、奏、表、疏、檄(古代用來征召、聲討的文書)、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大行:(1) 指皇帝剛死(2)普遍推行踐祚:皇帝即位行在:皇帝出行臨時在的地方27、表說話的:曰、云、謂、詔、誥、告、敕、白、陳、對、語、 諭(告曉,告示)、喻(曉喻,開導;表明)、曉、辯(糾正;辯論)、問、謝、折(反駁)、詰、訴(訴說

17、,告訴;控告,告狀; 誹謗,進讒言)、咨(諮)(咨詢,商議)28、表勸說的:說、勸、規(guī)、諷、譏、謗、諫29、表責備的:過、責、咎、誅(譴責,責問)、讓、譴、尤、 折(斥責,指責)、刺(指責)30、表寬容的:容、貸、恕、寬、假借31、表哀怒的:怒、憤、惱、忿恚、怨懟、涕泣、罵、責、詬(辱 罵,指責)32、表拜訪的:造、過、訪、謁(見)、顧33、表告別的:辭、別、謝、訣34、表到往某地的:如、過、詣、往、之35、與馬匹有關的:馬、駒(幼馬)、廄、策、羈、縻、轡、逸(馬 脫韁繩而奔跑)、馭、御、駕、轅、轍36、表行動的:步、趨、走、遁、亡、逃、徙、匿37、表死亡的:(駕)崩、山陵崩、薨、卒(大夫死)

18、、不祿(士死或諸侯、大夫死)、死、沒(歿)、終、圓寂38、和時間有關的詞語:尋:不久既而:不久翌年:第二年39. 表容器的:石、斛、觴、樽40. 表人物個性的:埂、鯁、耿、(仁)厚、(仁)矜、耿介、靜愨、剛毅、周密、寬厚、骨鯁、正直、愷悌、鯁切、聰、慧、敏、木訥、奸、佞、詐、狡猾、危坐(儼然)、阿諛、獻媚、諂讒、譎41.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節(jié)、清(廉)、淫(靡)、貪(濁)42.跟科舉考試有關的:貢舉、第、登第、中第、狀元、解元、鄉(xiāng)試其他常用詞語(二)(1)先:祖先,已經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長輩。(2)課:督促勸說去做某件事。(3) 掾:古代屬官的統(tǒng)稱。(4) 工:工匠,精巧,擅長,官吏。(

19、5) 僭:超越本分,過分,虛假不真實。(6)孤:幼年失去父親。(7)貸:借出、借入,寬容、寬免。(8)遽:急速,就,恐懼。(9)劫:強奪,掠取,威逼,威脅。(10)按:追究,考察,調查。(11)令:美好,縣令。(12)執(zhí):捉拿。(13)延:延請。(14)?。簻p免。(15)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16)察:考察,考察后給予推薦。(17)赧:因羞愧而臉紅。(18) 竟:結束,完。(19) 坐:因而犯罪,因為。(20)尋:不久。(21) 弒:子殺父,臣殺君。(22) 用:財用,因為。23、故事:慣例、先例24、屬文:寫文章25、次:駐扎26、交通:勾結,聯絡27、克日:嚴格限定日期28、假道:借

20、道29、行服:守孝,服喪30、服闕:又叫“除服”,守孝期滿,除去喪服31、丁口:人口32、行年:經歷過的年歲33、行成:(1)議和,求和“公乃使鮑叔行成”(2)德行養(yǎng)成34、行狀:品行,事跡。35、季、末造:末、末年36、辟易:因受驚嚇而后退37、儀表:表率39、平居:平時40、誰何:呵斥、責問41、受業(yè):從師學習,傳授學業(yè)42、坐法:犯法判罪43、才略:才干與謀略44、間道:從小路45、論難:辯論46、詣闕:到朝廷47、或:(1) 有的(2)有時(3)或許,也許48、克:(1) 戰(zhàn)勝(2)能夠(3)克制49、遽:(1) 迅速(2)突然50、學者:求學的人51、休沐(歸沐):官吏例行休假52、

21、寢:(1)停止,平息:其議遂(那種議論于是平息)。事。(2).面貌難看:貌。53、報:報答、報復。答復、回復、批準54、檄:曉諭、征召、聲討等的文書,也作命令、下文書。55、躬:彎曲身體,親自56、鉤考:探求考核57、條奏、條陳:逐條上奏、逐調陳列58、趣:趨向,催促,追趕常見的古今異義的:先(祖先、已經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長輩)課(督促勸說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逸(馬脫了韁繩、放縱)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對(回答或對話)如(到、往)檄(古代用來征召、聲討的文書)中(中傷、誣蔑別人使受損害)誣(捏造事實誣陷別人、欺騙言語不真實)掾(古代屬官的統(tǒng)稱)工(工匠、精巧、擅長、官吏)僭(

22、超越本分、過分、虛假不真實)孤(幼年失去父親)阪(山坡)容(寬容、或許、許可)貸(借出、借入寬容、寬免)獄(官司、案件、監(jiān)牢)白(告訴)與(贊揚)多(贊揚)遽(急速、就、恐懼)勤(辛勞)尤(罪過過錯、指責歸罪、優(yōu)異突出、特別尤其)樹(種植)給(食用豐足)劫(強奪、掠取、威逼、威脅)按(追究、考察、調查)贍(富足充足、供給供養(yǎng))典(主持)令(美好、縣令)差(病好了)執(zhí)(捉拿)延(延請)?。p免)雅(平時)謝(道歉、推辭、告訴)第(次第、官僚和貴族的住宅、科舉考試的等級)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給予推薦)赧(因羞愧而臉紅)竟(結束、完)坐(因而犯罪、因為)甫(才)尋(不久)祚(大堂前東面的臺階、帝位)造(造訪)過(拜訪、經過、過失、責備) 弒(子殺父、臣殺君)用(財用、因為)常見的官名、官司府名: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太尉:軍事首腦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主簿:秘書郎中:尚書屬下部員左右拾遺:唐代諫官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總督: 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侍郎侍中:官庚侍衛(wèi)宦官:宮廷內侍,又稱太監(jiān)太史:記史,管文收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知縣: 縣一級行政長官員外部:尚書下屬宦官翰林學士:管文件,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