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試驗方法..docx_第1頁
土工試驗方法..docx_第2頁
土工試驗方法..docx_第3頁
土工試驗方法..docx_第4頁
土工試驗方法..docx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7.4 含水率試驗,17.4.1試驗目的和方法,土的含水率是土在 105110溫度下烘干至恒量時所失去水的質量與干土, 質量的比值。以百分數表示。線,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標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濕狀態(tài)。土的含水率, 是計算干密度、孔隙比、飽和度、液性指數等指標的基本數據和評價土的工程,性質的重要依據,是研究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重要指標。,含水率的試驗方法較多,由于烘干法試驗簡便,結果穩(wěn)定,故以此法作為,測定含水率的標準方法。如果測試條件不能滿足采用烘干法或需快速測定含水, 率時,可分別用如下方法:,酒精燃燒法:適用于不含有機質的砂類土、粉土和粘性土。,訂碳化鈣減量法:本方法的原理是用過

2、量碳化鈣與土中游離水混合接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乙炔氣體。根 據乙炔氣體逸出失去的質量,計算求得,土的含水率。此方法適用于各類土。,核子射線法:適用現場原位測定填料為細粒土和砂類土的含水率。,以下僅介紹烘干法,核子射線法在土的密度試驗中介紹。,17.4.2 烘 干 法,裝, 17.4.2.1 試驗用儀器設備,電熱干燥箱:溫度能保持在 105110。,天 平 : 稱 量 2 00 g , 分 度 值 0. 0 1 g ; 稱 量 1 0 00 g , 分 度 值 0. 0 2 g 。,其它:干烘器、稱量盒等。, 17.4.2.2 主要試驗步驟:,1 ) 選 取 有 代 表 性 試 樣 ( 粘 性

3、 土1 5 3 0 g , 砂 類 土30 5 0g , 礫 石 類 土 不 少 于,2 5 0g , 碎 石 類 土 不 少 于5 0 0g ), 放 于 稱 量 盒 內 稱 量 濕 土 質 量 。2)打開盒蓋,將裝有試樣的盒放入烘箱內,在 105110溫度下烘干。各類土的烘干時間見表17.28。第1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表 17. 28各類土烘干時間,土 類烘 干 時 間 ( h ),砂 類 土 6,粘 性 土 8, 4,礫石類或礦石類土,有機質土的烘干溫度在 6570。烘干步驟為:在真空干燥箱中烘 7小 時 ;線, 在電熱干燥箱中烘 18小時。, 3)按規(guī)定時間烘干后,取出稱量盒,蓋好盒

4、蓋,放入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時稱干土質量。,4)含水率試驗應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兩次測定的差值應符合表 17.29的 規(guī), 定,取兩次平行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最終試驗結果。,表 17.29含水率平行差值,訂含水率平行差值(%),土的類別,w 101 0 40,砂類土、有機質土、粘性,土0. 51. 02. 0,碎 石 土1. 02. 0,5)按下式計算試樣的含水率(計算至 0.1%):,( mw 1) 100裝w(17 12 ),md,其中 :w : 含水率 (%);,m: 濕土質量 (g );,wmd: 干土質量 ( g );,17.5 密度試驗,17.5.1 試驗的目的和方法,土 的 密

5、度 是 質 量 密 度 的 簡 稱 , 指 單 位 體 土 體 的 質 量 , 即 土 的 總 質 量 ( m )與 其 體 積 ( V ) 之 比 , 以 符 號 表 示 , 單 位 為 g / c m 3 。 重 力 密 度 ( 重 度 ) 由 于 涉第2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 及 到 作 用 于 質 量 上 的 重 力 , 所 以 表 示 為 單 位 體 積 的 力 , 以 符 號 表 示 ( 重 度 原,稱 容 重 ), 單 位 為 k N / cm 3 。 兩 者 有 以 下 的 換 算 關 系 :,= g= 9. 8 1 10 ,土的密度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標之一,用它可以換算土的干

6、密度、孔隙比、, 孔隙率等指標。在工程設計中,主要用于判斷土的工程性質、計算土壓力、土, 體穩(wěn)定性及地基壓縮時的沉降量等。,測定土的密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環(huán)刀法:適用于粉土和粘性土;線, 蠟封法:適用于環(huán)刀難以切削并且易碎裂的土;,灌砂法、灌水法、氣囊法:適用于礫類土;,核子射線法:適用于砂類土、粘性土。,下面僅介紹環(huán)刀法、灌砂法、核子射線法。,測定土體密度的難度在于測定土體的體積,環(huán)刀法、蠟土封法、灌砂法等,均是針對測定土體體積進行的。,訂17.5.2 環(huán) 刀 法,環(huán)刀法測定土體密度的原理在于,用確定體積的環(huán)刀切削土體,使在盡量, 少的擾動下,使土灌滿環(huán)刀,從而達到測定密度的目的。, 1

7、7.5.2.1 試驗所用主要儀器設備和器具,1)環(huán)刀:目前常用的環(huán)刀內徑為61. 8 0.1 5 mm 和7 9. 8 0.15 m m 兩 種 , 高 度裝, 為 2 0 0.0 1 6 m m ,。 環(huán) 刀 的 質 量 、 容 積 須 定 期 校 驗 ;,2 ) 天 平 : 稱 量5 00 g , 分 度 值0. 1 g ; 稱 量20 0 g , 分 度 值0. 0 1g ;, 3)其它:切土刀、鋼絲鋸等。,17.5.2.2主 要 試 驗 步 驟, 1)在環(huán)刀的內壁涂上一薄層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垂直下壓環(huán), 刀,同時旋轉切削土樣至環(huán)刀從土樣另一端伸出為止。用鋼絲鋸或切土刀去掉,

8、環(huán)刀周圍的土,使環(huán)刀與土柱分離,然后削去環(huán)刀兩端的多余土(用做含水率, 試驗),并將環(huán)刀兩端修平。2)將環(huán)刀與所切土同時稱量,然后再稱環(huán)刀質量,從而稱得試樣質量,準 確 至 0. 1 g 。第3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3 ) 應 進 行 兩 次 平 行 測 定 , 其 平 行 差 值 不 得 大 于 0. 03 g / c m 3 。, 4)按公式(17-13)和(17-14)分別計算土的濕密度和干密度。,m 0(17 13 ),V 刀,其中 :,: 土的濕密度( g / cm3);,m 0: 濕土的質量( g );,V 刀: 環(huán)刀體積(cm 3 ),線,d10 .01 w其中 :(1714 )

9、,17.5.3灌 砂 法,d : 干密謀 ( g / cm 3 );w : 含水率 (%),利用在確定的灌入狀態(tài)下,砂的密度(可以在相同灌入條件下事先測得)訂, 不會發(fā)生變化的原理,測定試坑中砂子質量,從而計算試坑的體積,達到測定,土體密度的目的。, 17.5.3.1 試驗所用主要儀器設備和工具,裝,圖17. 2灌砂法密度測定儀,1)灌砂法密度測定儀:如圖17.2 所示;,2 ) 天 平 : 稱 量 1 0k g , 分 度 值 5 g ; 稱 量 5 0 0 g , 分 度 值 0. 1g;,3)其它:小鐵鍬、小鐵鏟、盛土容器等。第4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 17.5.3.2 標準砂密度測定,

10、1 ) 選 取 一 定 量 的 粒 徑 為 0. 2 5 0. 5 0 mm , 密 度 為 1. 47 1. 6 1 g /c m3 的 潔 凈 干,燥 砂 。,2 ) 稱 量 組 裝 好 的 密 度 測 定 儀 質 量 ( m 1 )。,3)將密度測定儀豎立(漏斗向上),向容砂瓶內注滿清水(用小玻璃板封口,,以 玻 璃 板 下 氣 泡 最 小 為 準 ), 稱 測 定 器 和 水 的 質 量 ( m 2 ), 同 時 測 記 水 溫 。 再 重, 復測定兩次。將三次測定結果換算為該溫度下水的體積,三次結果最大差值不線得 大 于 3 ml , 取 三 次 測 定 值 的 平 均 值 作 為

11、密 度 測 定 儀 容 砂 瓶 的 體 積 。,4)按上述步驟將水換為標準砂,測定標準砂充滿容量瓶后密度測定儀和標,準 砂 的 質 量 ( m 3 )。,5)按公式(17-15)計算容砂瓶的容積,V r( m2m1 )V w(1715 ),其中 :,V r: 容砂瓶體積(m l);,: 密度測定儀和水的質量,m2( g );訂m1: 密度測定儀的質量( g );,V w : 每克水的體積( m l / g ),不同溫度下,水的密度不同,在計算密度測定儀容砂瓶容積時,要根據測,定 時 的 溫 度 使 用 不 同 的 Vw , 其 值 見 表 1 7. 3 0 。,表 17. 30不同溫度下每克水

12、的體積,水溫()1 2141 6182 022,每 克 水 體 積( m l )1. 000481. 000731. 001031.001381. 001771. 00221,裝水溫()2 4262 8303 2,每 克 水 體 積( m l )1. 002681. 003201. 003751.004351. 00497,按公式(17-16)計算標準砂的密度:,m3m1(1716),sV r,式中 :,s: 標準砂的度 ;,m3: 測定儀和標準砂的質量, 17.5.3.3測定灌滿漏斗所需標準砂的質量1 ) 將 標 準 砂 灌 滿 容 砂 瓶 , 稱 測 定 器 和 標 準 砂 的 質 量 (

13、 m 3 )。第5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將測定器倒置于潔凈的平面上(漏斗朝下),打開閥門,待砂停止流動后,迅 速 關 閉 閥 門 , 稱 剩 余 砂 和 測 定 器 質 量 ( m 4 ), 計 算 流 失 砂 的 質 量 ( m 5 )。,2)按式計算灌滿漏斗所需標準砂的質量:,m5m3 m4(17 17),式中 :,m4: 剩余砂和測定器質量,m5: 灌滿漏斗所需標準砂質量,線 17.5.3.4灌砂法試驗要點, 1)將測定儀倒置(漏斗朝下)于整平的地面上,沿灌砂漏斗外緣畫一輪廓,線,在所畫輪廓線內挖坑,試坑大小應根據土的最大粒徑確定。見表 17.31。, 2)將挖出的土全部裝入容器稱出濕土

14、總質量,同時取代表性試樣測定含水, 率 。,表 17. 31試坑最小體積和測定含水率試樣質量訂,試坑尺寸,土的最大粒徑測 定 含 水 率 應 取 試 樣 質 量 ( g )( m m )( m m ),直 徑高 度,5251 5020 01 0 0,25502 0025 03 0 0,3 ) 將 容 砂 瓶 內 充 滿 砂 ,稱 標 定 器 和 標 準 砂 質 量( m 3),將測定器倒置(漏斗, 朝下)于挖好的坑口上(如坑口土質較松軟,要采用底版,當使用底板。當使,裝用底板時,應把底板空洞視為灌砂漏斗的一部分),打開閥門,使標準砂流入試, 坑 內 , 當 砂 停 止 流 動 時 關 閉 閥

15、門 , 稱 測 定 器 和 剩 余 砂 質 量 ( m 6 )。4)按式(17-18)計算充滿試坑所需砂質量:,m7 m3 m5 m6(1718),式中 :,m6 : 灌滿試坑后測定測定儀和剩余砂質量 ( g),m7 : 灌滿試坑所需標準砂質量 (g ),5)按式(17-19)、(17-20)計算密度和干密度:,m,(1719 ),sm7,式中 :,m : 試坑內土的質量( g )第6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dms(17 20 )(1 0. 01w),m7,式中 :,m : 試坑內土的質量( g ),17.5.4 核子射線法,核子射線法廣泛用于路基填土壓實工程中檢測土的密度和含水率。核子濕線,

16、度 密 度 儀 的 原 理 是 根 據 不 同 密 度 的 土 對 射 線 ( 銫 1 3 7 源 , 半 衰 期 為 3 3. 2 年)的反射,間接地求出該材料的密度;根據土中游離水中的氫離子對中子(镅 , 241/鈹中子源,半衰期為 458 年)的反射,測出氫離子含量,進而推算出游離, 水的含量,即計算出含水率。, 17.5.4.1 驗所用主要儀器設備,訂 1)核子濕度密度儀:由主機和附件組成。,主機:由放射源、探測器、微處理器、測深定位裝置等組成,見圖 17.3所 示 。 1 ) 放 射 源 : 銫 1 3 7 源 , 輻 射 活 性 3. 7 108 B q 镅 2 41 / 鈹 中

17、子 源 , 輻 射,活 性 1. 85 109 B q 。,探 測 器 : 蓋 革 密 勒 計 數 管 , 接 收 射 線 ; 氫 3 探 測 管 , 接 收 中 子 射,線 。,微處理器:將探測器接收到的射線信號轉換成數據,并經運算后顯示檢,測結果。,裝測深定位裝置:將放射源放置到預定的測試深度。,圖17.3核子濕度密度儀示意圖第7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附件:標準塊、導板、鉆桿、充電器。,技術指標:,測 量 范 圍 : 含 水 量 0 0. 6 4g / cm3 ; 密 度1. 1 2 2. 7 3 g / c m3 。,準 確 度 : 含 水 量 0.0 0 4 g / c m3 ; 密

18、度 0.0 04 g/ cm3 。,儀器應按 JJG128-91核子濕度密度測試儀檢定規(guī)程檢定合格,檢定,周期二年。,線 17.5.4.2試驗要點, 1)標準計數和統(tǒng)計試驗:將標準塊放在堅硬的材質表面,按規(guī)定將儀器放,置 在 標 準 塊 上 , 儀 器 手 柄 設 置 在 安 全 位 置 。 周 圍 10 m以 內 無 其 他 放 射 源 , 3 m, 以內的地面上不得堆放其他材料。按下啟動鍵,開始進行標準計數或統(tǒng)計試驗。, 操 作 人 員 應 退 到 離 儀 器 2 m 以 外 區(qū) 域 。 當 儀 器 發(fā) 出 結 束 信 號 后 , 檢 查 含 水 量 、 , 密度的標準計數或統(tǒng)計分析結果,

19、如果其數值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即可開始檢測。,2)輸入設定參數訂, 測 量 計 數 時 間 ( 不 宜 小 于 3 0s);, 選 擇 計 量 單 位 g/ c m3 或 k g /c m3 ;,密度、含水量的偏移量,當無偏移量時輸入“0”;,測點記錄號。,3)平整被測材料表面,必要時可用少量細粉顆粒鋪平,然后用導板或鉆桿,造孔??咨畋仨毚笥跍y試深度,孔應垂直,孔壁光滑,不得坍塌。, 4)按規(guī)定方法將儀器就位,并將放射源定位到預定的測試深度,按下啟動,1 。裝 鍵 開 始 測 試 , 操 作 人 員 退 到 離 儀 器 2 m 以 外 的 區(qū) 域, 5)當儀器發(fā)出結束信號后,儲存或記錄檢測結果,并

20、將放射源退回到安全位置。, 6)試驗誤差應滿足以下規(guī)定要求,本試驗在同一測點,儀器在初始位置進行第一次讀數,然后將儀器繞測孔,旋 轉 1 8 0 o 進 行 第 二 次 讀 數 ,含 水 量 及 密 度 應 分 別 取 兩 次 讀 數 的 平 均 值 。其 含 水,率的允許平行差值應符合本章第四節(jié)表 17.4的規(guī)定;密度的平行差值不應大于,0. 0 3 g /c m 3 。 如 果 兩 次 測 定 的 平 行 差 值 ( 含 水 率 或 密 度 ) 超 過 允 許 差 值 , 則 應 將,儀 器 再 繞 測 孔 旋 轉 到 90 o 和 2 70 o 的 位 置 進 行 兩 次 讀 數 ,取

21、其 四 次 讀 數 的 算 術 平,均 值 。,1 如果被測材料中含有硼、氡等吸收中子的元素成非水氫元素時,其檢測結果應用其他方法求出偏移量進行校正。 在 基 坑 邊 緣 或 溝 中 測 試 時 ,儀 器 的 側 面 與 坑 壁 的 距 離 不 宜 小 于 0. 6 m ,采 用 將 特 殊 補 償 功 能 對 測 試結果進行校正的不受距離限制第8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 7)干密度和含水率按公式 (17-21)和 (17-22)計算:,干密度,dsw(1721),式中 :,: 濕密度 ( g / cm3 );,3,d : 干密度 (g / cm );sw : 含水量 (單位體積土中水的質量)(

22、 g / cm3 ),含水率:線,Wswsw100(1722 ),swd式中 :,W :含水量(%) , 計算至 0.1%,17.6 顆粒密度試驗,訂17.6.1 試驗目的和方法,土 的 顆 粒 密 度 是 指 土 體 內 固 體 顆 粒 的 質 量 與 顆 粒 體 積 之 比 值 , 單 位 g/ cm 3 。,粒 徑 大 于 5 m m 的 礫 石 、 碎 ( 卵 ) 石 等 粗 顆 粒 , 因 顆 粒 間 存 在 空 隙 。 空 隙 又,分封閉的與開敞的兩部分,當浸水時,開敞部分為水所填充,封閉部分則不能,浸入。因此,粗顆粒土顆粒密度通常以下列三種方法表示:,視密度(也稱表觀密度):土粒

23、干質量與土粒實體積(包括固體顆粒和封, 閉空隙體積)的比值。它與細粒土的顆粒密度在實用上是一致的,因為一般指裝, 的空隙,事實上是指能被水充填的空隙。通常情況下,粗粒土的顆粒密度就是,指視密度。,毛體積密度:土粒干質量與土粒總體積(包括固體顆粒、封閉空隙和開敞, 空隙全部體積)的比值。,飽和面干密度(簡稱表干密度):當土粒呈飽和面干狀態(tài)時的土??傎|量,與土??傮w積的比值。,顆粒密度是計算孔隙比、孔隙度、飽和度等指標的重要數據。毛體積密度,用 于 擊 實 試 驗 中 對 超 粒 徑 ( 5 m m 或 2 0m m 或 4 0 m m 顆 粒 在 5 3 0 % ) 土 的 最, 大干密度校正及

24、計算粗顆粒填料壓實后的孔隙率。,土的顆粒密度試驗按土粒的不同粒徑可分別采用:,1 ) 量 瓶 法 : 適 用 于 粒 徑 小 于 5mm 的 土 ;2 ) 浮 稱 法 :適 用 于 粒 徑 等 于 或 大 于 5 m m 的 土 ,且 其 中 粒 徑 大 于 2 0m m 的 土質量應小于土總體質量的 10%。第9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3 ) 虹 吸 管 法 :適 用 于 粒 徑 等 于 或 大 于 5 m m 的 土 ,且 其 中 粒 徑 大 于 2 0 m m 的,土質量應等于、大于土總體質量的 10%。,4 ) 如 果 土 含 有 小 于 和 大 于 5 mm 的 顆 粒 ,則 應 分

25、別 用 量 瓶 法 和 浮 稱 法 或 虹 吸,筒法測定不同粒徑的顆粒密度,并按公式(17-23)計算土的平均顆粒密度:,1(17 23),smP1P2,s 1s2,式中 :,sm : 土的平均顆粒密度3);線( g / cm,2大于和小于粒徑的土粒質量占總質量的分數;P1、P :5mm,3)s1、 s2 : 大于和小于 5mm粒徑的顆粒密度 (g / cm,17.6.2 量 瓶 法,17.6.2.1 試驗所需主要儀器設備和器具,訂, 1 ) 量 瓶 : 容 積 1 00 ( 或 5 0 ) ml ;,2 ) 天 平 : 稱 量 2 00 g , 分 度 值 0. 0 0 1g ;,3)恒溫水

26、槽:準確度1.0;, 4)砂?。簯苷{節(jié)溫度;,5)溫度計:測量范圍 050,分度值0.5;, 6)真空抽氣設備;,7)其他:烘箱、純水或中性液體(煤油)等。,裝 17.6.2.2量瓶校正,1 ) 將 量 瓶 洗 凈 , 烘 干 后 稱 其 質 量 , 準 確 至 0. 00 1 g 。, 2)將煮沸經冷卻的純水(或抽氣后的煤油)注入量瓶,對長頸量瓶注水(油), 至刻度處,對短頸量瓶注水(油)至毛細管口。將量瓶放入恒溫水槽直至瓶內, 水( 油 )溫 度 穩(wěn) 定 。取 出 量 瓶 ,擦 凈 外 壁 ,稱 瓶 、水( 油 )總 質 量 ,準 確 至 0. 0 0 1g 。,測定恒溫水槽內水溫,準確

27、至 0.5。,3)按 5間隔調節(jié)恒溫水槽內水的溫度,測定不同溫度下的瓶、水(油),總 質 量 。 每 個 溫 度 需 進 行 兩 次 測 定 , 平 行 差 值 不 大 于 0. 0 0 2g , 取 兩 次 測 值 的 平, 均值。繪制溫度與瓶、水(油)總質量的關系曲線,如圖 17.4所示。,第10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圖17.4溫度和瓶、水質量關系曲線線,17.6.2.3試 驗 要 點,1 ) 在 烘 干 的 10 0 ml量 瓶 內 裝 入 試 樣 1 5 g( 50 ml 量 瓶 裝 10 g ), 稱 量 瓶 和 試 樣, 質 量 , 準 確 至 0. 0 0 1 g 。, 2)向已

28、裝有試樣的量瓶內注入半瓶純水,搖動量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訂 煮 沸 時 間 : 砂 性 土 不 少 于3 0mi n , 粘 性 土 不 少 于6 0 mi n 。 煮 沸 后 為 防 止 瓶 內 懸, 液溢出,應隨時注意調節(jié)砂浴溫度。, 3)將煮沸并冷卻的純水注入裝有試樣懸液的量瓶(液面高度與量瓶校正時, 相同),并放置于恒溫水槽內,直至溫度穩(wěn)定,瓶內懸液上部澄清,取出量瓶,,擦 凈 外 壁 , 稱 量 瓶 、 水 、 試 樣 總 質 量 , 準 確 至 0. 0 01 g 。 測 定 量 瓶 內 的 水 溫 , 準, 確至 0.5。, 4)根據測得的溫度,從已繪制的“溫度與量瓶和水總質

29、量關系曲線”中查得, 量瓶和水的總質量。,裝5)如試樣含有可溶鹽、親水性膠體或有機質,需用抽氣法以中性液體(如,煤 油 ) 為 介 質 進 行 測 定 。 抽 氣 時 真 空 壓 力 表 讀 數 須 接 近 10 0 k P a , 抽 氣 時 間 1, 2 h 。, 6)按公式(17-24)計算顆粒密度:,md(17 24)wT,m pwmd mpws,式中 :,: 顆粒密度 ( g / cm3 ),計算至 0.01g / cm3 ;,md : 試樣干質量 (g );,mpw : 量瓶和水 (油)的總質量 ( g );,mpws : 量瓶 、 水 (油)和土的總質量(g );wT : 在 T

30、 時水 (油)的密度 ( g / cm3 )第11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17.6.3 浮 稱 法,17.6.3.1 試驗所需主要儀器設備和器具,1 ) 鐵 絲 框 : 孔 徑 小 于 5 mm , 邊 長 1 0 1 5c m , 高 1 0 2 0 cm ;,2 ) 天 平 : 稱 量 2 00 0 g , 分 度 值 0. 2 g ;, 3)盛水容器:尺寸應能適合鐵絲框沉入;,線4 ) 其 他 : 烘 箱 、 溫 度 計 、 孔 徑5 及2 0 m m 篩 等 。, 17.6.3.2試 驗 要 點,1)選取有代表性的試樣 500 1 0 0 0g清 洗 干 凈 ,浸 入 水 中 24 h

31、后 取 出 ,將 試, 樣 放 在 濕 毛 巾 上 擦 干 表 面 , 即 得 飽 和 面 干 試 樣 , 稱 其 質 量 ( m b )。,2 ) 將 鐵 絲 框 浸 入 水 中 , 稱 鐵 絲 框 在 水 中 的 質 量 ( m 1 ), 如 圖17.5 所示。,訂,圖 17.5浮稱天平,裝,3)將已知質量的飽和面干試樣全部放入鐵絲框中,緩緩浸沒于水中,并在, 水 中 搖 晃 至 無 泡 溢 出 為 止 , 稱 鐵 絲 框 和 試 樣 在 水 中 的 總 質 量 ( m 2 ), 測 定 盛 水,容器內水溫,準確至0.5。, 4 ) 取 出 鐵 絲 框 中 的 全 部 試 樣 烘 干 ,

32、并 稱 烘 干 試 樣 質 量 ( m d )。,5)按公式 (17-25)、 (17-26)、 (17-27) 和 (17- 28)計算顆粒密度 (s ) 毛 體 積 密 度,( a ) 飽 和 面 干 密 度 (b ) 和 吸 著 含 水 率 ( Wx ) 。,md(1725),smd(m1wT,m2 ),md,awT(1726)mb( m2m1 )mbbwTmb( m2m1 )(1727 )第12頁共25頁鐵道工程系,Wx ( mb1) 100(17 28 ),md,17.6.4 虹 吸 管 法,17.6.4.1 試驗所需主要儀器設備和器具,線1)虹吸筒:見圖 17.6。,訂,圖 17.

33、6 虹 吸 筒 示 意 圖 ( 單 位 : c m),2 ) 臺 秤 : 稱 量 1 0k g , 分 度 值 1 g 。,3 ) 量 筒 : 容 積 2 00 0 ml 。,4)其他:同浮稱法。裝,17.6.4.2 試 驗 要 點,1 ) 取 粒 徑 大 于 5 m m 具 代 表 性 的 試 樣 1 7 k g 徹 底 沖 冼 干 凈 , 浸 泡 2 4 h 后 取, 出 , 用 濕 毛 巾 滾 擦 顆 粒 表 面 水 分 后 稱 量 , 即 得 飽 和 面 干 試 樣 質 量 ( m b )。, 2)向虹吸管內注入清水,至管口有水溢出為止。將已稱量的飽和面干試樣,緩緩放入筒中,經攪拌至無氣泡溢出為止。待虹吸筒中水面平靜后,使試樣排,開的水通過虹吸管流入量筒內。, 3 ) 稱 量 筒 質 量 ( m c ) 及 量 筒 加 水 的 總 質 量 ( m c w ), 同 時 測 量 筒 內 水 溫 。, 4)取出虹吸筒內試樣,烘干,稱干試樣質量。,5 ) 按 公 式 ( 1 7 - 2 9 ) 、 ( 1 7 - 3 0 ) 、 ( 1 7 - 3 1) 和 ( 1 7 - 2 8 ) 計 算 顆 粒 密 度 ( s ) 毛 體 積 密 度 ( a ) 飽 和 面 干 密 度 ( b ) 和 吸 著 含 水 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