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對流與強制對流及計算實例熱設計是電子設備開發(fā)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本連載從熱設計的基礎傳熱著手,介紹基本的熱設計方法。前面介紹的熱傳導具有消除個體內溫差的效果。上篇紹的熱對流,則具有降低平均溫度的效果。 下面就通過具體的計算來分別說明自然對流與強制對流的情況。 首先,自然對流的傳熱系數(shù)可以表述為公式(2)。 熱流量=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物體表面積(表面溫度-流體溫度) (2) 很多文獻中都記載了計算傳熱系數(shù)的公式,可以把流體的特性值帶入公式中進行計算,可以適用于所有流體。但每次計算的時候,都必須代入五個特性值。因此,公式(3)事先代入了空氣的特性值,簡化了公式。 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 h=2 .51c
2、(t/l)0.25(w/m2k) (3) 2.51是代入空氣的特性值后求得的系數(shù)。如果是向水中散熱,2.51需要換成水的特性值。 公式(3)出現(xiàn)了c、l、t三個參數(shù)。c和l從表1中選擇。例如,發(fā)熱板豎立和橫躺時,周圍空氣的流動各不相同。對流傳熱系數(shù)也會隨之改變,系數(shù)c就負責吸收這一差異。 代表長度l與c是成對定義的。計算代表長度的公式因物體形狀而異,因此,在計算的時候,需要從表1中選擇相似的形狀。 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大小的l位于分母。這就表示物體越小,對流傳熱系數(shù)越大。 t是指公式(2)中的(表面溫度-流體溫度)。溫差變大后,傳熱系數(shù)也會變大。物體與空氣之間的溫差越大,緊鄰物體那部分空氣的升溫
3、越大。因此,風速加快后,傳熱系數(shù)也會變大。 公式(3)叫做“半理論半實驗公式”。第二篇中介紹的熱傳導公式能夠通過求解微分方程的方式求出,但自然對流與氣流有關,沒有完全適用的理論公式。能建立理論公式的,只有產生的氣流較簡單的平板垂直放置的情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上的溫度邊界線的厚度可以計算出來。 但是,如果發(fā)熱板水平放置,氣流就會變得復雜,計算的難度也會增加。這種情況下,就要根據(jù)原始的理論公式,通過實驗求出系數(shù)。也就是說,在公式(3)中,理論計算得出的數(shù)值0.25可以直接套用,c的值則要通過實驗求出。 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無法大幅改變 圖4: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無法大幅改變物體沿流動方向的尺寸越小,
4、單位面積的散熱量越大。自然對流的傳熱系數(shù)隨斜率和面的曲率變化,但變化的幅度不大。而強制空冷可以通過提高風速和湍流化,大幅改變傳熱系數(shù)。形狀和配置對于自然對流的傳熱系數(shù)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圖4)?舉例來說,平面的傳熱系數(shù)h等于 2.510.56(ts-ta)/h)0.25, 而圓筒面的傳熱系數(shù)h等于 2.510.55(ts-ta)/h)0.25。 平面為0.56,圓筒面為0.55,差別只有2左右,由此可見,平面與圓筒面的傳熱系數(shù)差別不大。 這就意味著當發(fā)熱板傾斜時,下表面的傳熱能力會越來越差,而上表面的傳熱能力基本不變。發(fā)生傾斜后,下表面只受到沿傾斜面的向量成分的浮力。也就是說,下表面的浮力變弱。
5、 假設垂直時的傳熱系數(shù)為hv,傾斜時的傳熱系數(shù)為h,物體沿垂直方向傾斜角度,此時,下表面的傳熱系數(shù)大致為: h=hv(cos)0.25(4) (在060度左右的范圍內時公式成立) 如果傾斜45度,傳熱系數(shù)將縮小8左右。由此可知,即使傾斜發(fā)熱板,傳熱系數(shù)也沒有太大變化。但一旦接近水平,傳熱系數(shù)就會急劇降低。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已經(jīng)明白,提高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其實難度頗大。但物體越小,對流傳熱系數(shù)越大。比方說,我們可以采用把散熱器翅片分割成幾個部分的方法。在翅片截斷的地方,熱邊界層將重置,起到阻止邊界層變厚的作用,借此可以提高對流傳熱系數(shù)。但這樣做會減少翅片的表面積,總的散熱能力依然變化不大。
6、 強制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簡易計算公式 接下來看看強制對流的傳熱系數(shù)。安裝風扇的強制對流的公式如下。 熱流量=強制對流傳熱系數(shù)物體表面積(表面溫度-流體溫度) (5) 強制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計算也有很多種公式(圖5)。 圖5:強制對流熱傳導的簡易計算公式強制對流時,計算熱流量使用與強制對流對應的傳熱系數(shù)。根據(jù)流體的流動是在層流區(qū)域還是在湍流區(qū)域,計算使用的傳熱系數(shù)均不同。強制對流時,一旦提高風速,狀態(tài)也會在途中隨之改變。比方說,即便是在沒有風的房間里,香煙的煙霧也是一開始徑直向上,在途中四處飄散。徑直向上的地方是層流,飄散的地方是湍流。 在層流區(qū),香煙煙霧中顆粒物是單向流動。而在湍流區(qū),顆粒物會到處亂飛
7、,隨著時間的推移,煙霧的形狀將發(fā)生改變。湍流是非定常流,流向會隨時間改變。印刷電路板周邊的空氣也一樣,最初為層流,中途轉變?yōu)橥牧鳌?從散熱的角度來看,湍流更有利于散熱。因為在湍流中,熱空氣與冷空氣將相互混合,冷空氣會得到靠近壁面的機會,更加容易傳熱。也就是說,湍流化能夠降低溫度。尤其是對于低流速和水冷式,湍流化十分有效。但湍流化也會導致流體阻力增大,這回增加風扇和水泵的負荷。 強制形成湍流化的起始點時,可以采用在流體的通道中設置突起物(湍流促進器)的方式。在強制空冷的散熱器中,可以看到這種設置突起的例子(注4)。 (注4)自然對流也存在湍流,但在電子產品的熱設計中,可以認為基本不存在自然湍流化
8、。但溫度達到500600的高溫后,因為浮力增強,所以也會出現(xiàn)湍流化。 遏制流動的力與促進流動的力,二者的平衡決定著湍流的起始點。遏制流動的力是粘性力,在壁面附近的作用較強,而促進流動的力則是慣性力或浮力。 粘性力強,則流動受到遏制。因為氣流之間會相互約束。例如,在細縫和靠近壁面的地方,粘性力較強。 同樣,翅片與翅片之間的距離越窄,粘性力越強,也就很難發(fā)生湍流化。而慣性力由速度產生,只要提高速度,慣性力就會隨之增大。 仍以香煙的煙霧為例,在煙霧開始流動時,熱源上部的空氣緩慢上升,發(fā)生流動的區(qū)域也十分狹窄。但隨著流動的進行,周圍的靜止流體也被帶動,流動的區(qū)域不斷擴大。因此,粘性力會降低。而在浮力的
9、加速作用下,空氣的流速不斷加快。因而產生了湍流化。 根據(jù)層流和湍流的不同,強制對流的傳熱系數(shù)公式存在相當大的差別。首先是層流的公式。 層流平均傳熱系數(shù) hm=3.86(v/l) (6) 其中加入了空氣的特性值,3.86與自然對流公式(3)中的2.51含義相同。 湍流相關公式是實驗性公式,系數(shù)和指數(shù)都有變化。 湍流平均傳熱系數(shù) hm=6(v/l0.25)0.8 (7) 要想簡單進行判斷的話,不妨把兩個系數(shù)都計算出來,選擇傳熱系數(shù)大的一方。 下面,讓我們使用上面介紹的知識,定量研究對流的散熱能力。 【練習1】平板的放置方式與散熱能力 假設有一塊長200mm、寬100mm(忽略厚度),溫度保持在40
10、的平板(圖6),平板的溫度均勻,而且沒有熱輻射,下列放置方式的散熱能力有多大差別? 圖6:【練習1】平板的放置方式與散熱能力思考縱長200mm橫寬100mm(無視厚度)的平板的升溫保持在40k()時,圖中3種模式的散熱能力。假設平板的溫度均勻,且沒有熱輻射。(a)垂直放置(以100mm的短邊為高) (b)垂直放置(以200mm的長邊為高) (c)水平放置 需要求的數(shù)值是熱流量,相當于散熱量,這就必須首先求出傳熱系數(shù),需要使用公式(3)。 (a)和(b)是垂直放置,c值使用平板垂直放置時的數(shù)值。因為升溫固定在40k(),所以t為40(注5)。至此,所有數(shù)值已經(jīng)齊備,可以計算出傳熱系數(shù)。 (注5)
11、溫度必須要多次計算,比較麻煩。如果不知道溫度,就求不出傳熱系數(shù),因此,最初先假設溫度為30,計算出h。把結果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得到的溫度一般不等于30,此時要使用得出的數(shù)值重新計算。經(jīng)過反復計算,逐漸逼近正確數(shù)值。 (a)以100mm的短邊為高的垂直平板 傳熱系數(shù) h=2.510.56(40/0.1)0.25=6.29w/m2k 表面積 s=0.10.22=0.04m2 散熱量 w=0.046.2940=10.1w (b)以200mm的長邊為高的垂直平板 傳熱系數(shù) h=2.510.56(40/0.2)0.25=5.29w/m2k 表面積 s=0.10.22=0.04m2 散熱量 w=0.045
12、.2940=8.5w 由上述計算可知,(b)的散熱量比(a)低15左右。 但計算的條件是平板的溫度完全均勻,也就是導熱系數(shù)無限大,如果是印刷電路板,散熱量上的差別還會更大。倘若導熱能力差,平板上側與下側之間將會出現(xiàn)溫差。縱向放置的話,上側與下側的溫差會更大,最高溫度將出現(xiàn)相當大的差別。 水平放置時,平板上側與下側的傳熱系數(shù)不同,計算比較復雜。上側的c值為0.52,下側為0.26,剛好是上側的一半。因此,下側的散熱量也是上側的一半。這種情況需要分別計算上側和下側的散熱量,然后相加。 (c)水平放置平板 代表長度 l=(0.10.22)/(0.10.2)=0.133m 上表面對流傳熱系數(shù) h=2.
13、510.52(40/0.133)0.25=5.43 w/m2k 上表面表面積 s=0.10.2=0.02m2 上表面散熱量 w=0.025.4340=4.34w 下表面對流傳熱系數(shù) h=2.510.26(40/0.133)0.25=2.72 w/m2k 下表面表面積 s=0.10.2=0.02m2 下表面散熱量 w=0.022.7240=2.17w 總散熱量 w=4.342.17=6.51w 這采用的是熱計算中經(jīng)常使用的計算每個面的發(fā)熱量,然后相加的方法。 【練習2】大空間發(fā)生熱對流,小空間發(fā)生熱傳導 接下來看一下在200mm200mm20mm的平整機殼中安裝180mm180mm1mm的電路板
14、(發(fā)熱功率5w)的情況(圖7)。 圖7:【練習2】空間大為熱對流,空間小為熱傳導思考在尺寸為200mm200mm20mm的機殼內安裝180mm180mm1mm的印刷電路板(發(fā)熱功率為5w)時,圖中3種情況下的散熱能力。假設沒有熱輻射。大家可以將其看成是加熱器。關于電路板的安裝位置,下面哪種是正確的?另外,這里假設熱輻射可以忽略。 (a)電路板設置在上部(距離機殼頂面1mm)時溫度最低 (b)電路板設置在中部(距離機殼頂面7.5mm)時溫度最低 (c)電路板設置在下部(距離機殼頂面15mm)時溫度最低 這個題目中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空間狹窄、空氣無法流動時,發(fā)生的是熱傳導,空間夠大時發(fā)生的是熱對
15、流。劃分的界限值隨狀態(tài)和發(fā)熱量而變,大致為幾毫米。如果小于該界限值,空氣將無法流動,大于該界限值空氣就可以流動。定性地來說,只要距離足夠,空氣就能循環(huán),從而帶走熱能,使部件釋放的熱傳到機殼頂面并發(fā)散出去,由此起到降溫的作用。 上面提到,當距離很小時發(fā)生的是熱傳導。熱傳導的熱阻等于空氣層的厚度/(傳熱面積空氣的導熱系數(shù)),因此(a)的情況下, 熱阻(1mm)=0.001/(0.180.180.03)=1.03k/w; (b)的情況下, 熱阻(7.5)=0.0075/(0.180.180.03)=7.7k/w, 比(a)的熱阻大很多。 而在(c)的情況下,距離達到15mm,可以認為能充分產生對流。此時,對流的熱阻增加到兩個(電路板表面空氣,空氣機殼頂面)。按照傳熱系數(shù)為10w/m2k計算, 電路板到空氣的對流熱阻=1/(電路板表面積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水平) 空氣到機殼的對流熱阻=1/(機殼表面積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水平) 熱阻(15mm)=1/(0.180.1810)1/(0.20.210)=5.6k/w 由此可知,(a)的情況下熱阻最小、溫度最低。估計(b)的溫度最高,原因是基本沒有發(fā)生流動。 傳熱系數(shù)單靠手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我喜歡的小魚兒教學設計 華中師大版
- 2024年農藝師備考新方法試題及答案
- 珠寶鑒定知識備考方法試題及答案
- 職場健康測試題目及答案
- 沈音??紭防碓囶}及答案
- 咖啡文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校輔導員招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解析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稅務師強調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稅務師考試的挑戰(zhàn)與應對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考前模擬試題及答案
- 16J914-1 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
- 機械加工PFMEA案例
- 教學課件:《新時代新征程》
- 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GB/T 7324-2010通用鋰基潤滑脂
- 警察查緝戰(zhàn)術講義
- 安全生產管理和國內外先進管理經(jīng)驗講義PPT通用課件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練習題(含答案)
- 核電廠發(fā)變組繼電保護系統(tǒng)講座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單元練習試題(共六套).docx
- 陜西省道路貨物運輸車輛審驗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