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評論的演進課件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1.gif)
![聞評論的演進課件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2.gif)
![聞評論的演進課件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3.gif)
![聞評論的演進課件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4.gif)
![聞評論的演進課件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8/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98d2029f-63fa-45b5-ad54-169922f375b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聞評論郵箱: 第二章:新聞評論的源流與演變第二章:新聞評論的源流與演變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中國新聞評論的演進中國新聞評論的演進中國新聞評論的演變中國新聞評論的演變古代論說文古代論說文近代政近代政論時評論時評多媒體多媒體發(fā)發(fā)展展報刊新聞評論報刊新聞評論中國新聞評論大致經(jīng)歷了四個時期:中國新聞評論大致經(jīng)歷了四個時期:一、中國新聞評論的源頭與發(fā)端一、中國新聞評論的源頭與發(fā)端古代論說文時期古代論說文時期 中國新聞評論的最早源頭,存在于古代論說文之中。中國新聞評論的最早源頭,存在于古代論說文之中。 論說文,又稱議論文、說理文等,是一種直接對客論說文,又稱議論文、說理文等,是一種直接對客觀事物發(fā)表意見的文體
2、。在這類文章中,作者主要運用觀事物發(fā)表意見的文體。在這類文章中,作者主要運用邏輯思維的方式,采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直接發(fā)表自己邏輯思維的方式,采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直接發(fā)表自己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和見解,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和見解,“直抒己見直抒己見”是其最突出的是其最突出的特點。特點。 中國的論說文已有中國的論說文已有20002000多年的歷史,從先秦諸子,多年的歷史,從先秦諸子,到秦漢、魏晉、唐宋、明清時期,中國古代流傳了許多到秦漢、魏晉、唐宋、明清時期,中國古代流傳了許多論說文的名篇。論說文的名篇。 (一)、論說文時期(一)、論說文時期、先秦時期的論說文、先秦時期的論說文孔子:孔子:論語 學而(論說
3、文集) 孟子:孟子:孟子 梁惠王(論辯文集) 荀子:荀子:勸學 韓非子:韓非子:五蠹 墨子:墨子:非攻 例:“今有人于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今有人于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 ?是以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秦漢時期的論
4、說文、秦漢時期的論說文 李斯:李斯:諫逐客書 賈誼:賈誼:過秦論 晁錯:晁錯:論貴粟疏 司馬遷: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例:“傳曰:傳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其李將軍之謂也! !余睹李將軍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 !諺曰: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可以喻大也?!?、唐宋時期的論說文、唐宋時期的論說文 韓愈:韓愈:師說 柳
5、宗元:柳宗元:三戒 歐陽修:歐陽修:朋黨論 蘇洵:蘇洵:六國論 王安石: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例韓愈韓愈雜說四雜說四 馬說馬說:“世有伯樂,然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祉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有名馬,祉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稱也?!保ǘ┰u價(二)評價 中國論說的傳統(tǒng)源遠流長,但是這些作品只能夠在少數(shù)階層中發(fā)生影響。 原因:原因: 1)傳媒不發(fā)達。 經(jīng)濟不發(fā)達技術(紙張、印刷) 交通不便郵政制度 2)封建統(tǒng)治制度。 礙于當時的統(tǒng)治者,這些言論只能夠采取議論前朝之事,借古諷今,
6、成為歷史性的政論、歷史性的評論。 (二)評價(二)評價 事實上,中國古代報紙的歷史源遠流長,但是漫長的報業(yè)發(fā)展之事實上,中國古代報紙的歷史源遠流長,但是漫長的報業(yè)發(fā)展之路并沒有促成新聞評論這種體裁的孕育和發(fā)展。路并沒有促成新聞評論這種體裁的孕育和發(fā)展。 我國的古代報紙停留在這樣的一個階段:以封建官場為傳播范圍我國的古代報紙停留在這樣的一個階段:以封建官場為傳播范圍(最多擴大到知識分子),以朝廷信息為主要內容(尤其是皇帝的言(最多擴大到知識分子),以朝廷信息為主要內容(尤其是皇帝的言行及諭令等)的手抄(后來發(fā)展到印刷)的古代報紙。行及諭令等)的手抄(后來發(fā)展到印刷)的古代報紙。 封建統(tǒng)治者,從長
7、期的政治實踐中深深地懂得信息溝通對維護統(tǒng)封建統(tǒng)治者,從長期的政治實踐中深深地懂得信息溝通對維護統(tǒng)治的重要性,但懾于信息的巨大威力,又往往封鎖消息,對民間抄傳治的重要性,但懾于信息的巨大威力,又往往封鎖消息,對民間抄傳邸報曾一度大力壓制和戕害,對有所指陳的言論更視為洪水猛獸。邸報曾一度大力壓制和戕害,對有所指陳的言論更視為洪水猛獸。 我國古代報紙,旨在傳播我國古代報紙,旨在傳播“皇帝諭旨皇帝諭旨”和和“宮廷動態(tài)宮廷動態(tài)”,是不能,是不能做評論的。做評論的。 封建經(jīng)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封建經(jīng)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封建王朝的森嚴的政治統(tǒng)治在封建王朝的森嚴的政治統(tǒng)治在很大程度上閉塞了言路,統(tǒng)治者缺乏聽取
8、議論的心理準備,尤其是來很大程度上閉塞了言路,統(tǒng)治者缺乏聽取議論的心理準備,尤其是來自社會下層普通百姓的聲音自社會下層普通百姓的聲音。二、中國新聞評論的發(fā)端與發(fā)展二、中國新聞評論的發(fā)端與發(fā)展政論、時評時期政論、時評時期報刊政論、時評時期報刊政論、時評時期 新聞評論這種體裁的正式出現(xiàn)是在近代,更準確的說法是發(fā)新聞評論這種體裁的正式出現(xiàn)是在近代,更準確的說法是發(fā)端于清末。端于清末。 新聞評論的到來是伴隨著近代報刊的產(chǎn)生而實現(xiàn)的。而我國新聞評論的到來是伴隨著近代報刊的產(chǎn)生而實現(xiàn)的。而我國的近代報刊并不是經(jīng)濟、政治等社會因素發(fā)展成熟后的產(chǎn)物,而是的近代報刊并不是經(jīng)濟、政治等社會因素發(fā)展成熟后的產(chǎn)物,而
9、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先頭兵。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的最早的近代報刊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先頭兵。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的最早的近代報刊是由外國殖民主義者創(chuàng)辦和掌握的。由外國殖民主義者創(chuàng)辦和掌握的??梢哉f,在中國早期近代報刊及其評論論壇是由外國殖民主義可以說,在中國早期近代報刊及其評論論壇是由外國殖民主義者直接控制的。這種現(xiàn)象對中國來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對外國者直接控制的。這種現(xiàn)象對中國來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對外國殖民主義者來說,卻是一種有意的主動的選擇。殖民主義者來說,卻是一種有意的主動的選擇。 1919世紀,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報刊世紀,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世界上第一
10、家中文近代月刊,傳布于南洋群島、泰國、越南等東(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月刊,傳布于南洋群島、泰國、越南等東南亞華人聚居區(qū)南亞華人聚居區(qū) ,18151815年創(chuàng)刊)開始刊登論說,揭開了中國近代報年創(chuàng)刊)開始刊登論說,揭開了中國近代報刊的歷史,也提開了中國新聞評論的歷史。其言論以宣傳宗教教義刊的歷史,也提開了中國新聞評論的歷史。其言論以宣傳宗教教義、宣揚倫理道德為主,雖有個別接近現(xiàn)實的言論出現(xiàn),但基本談不、宣揚倫理道德為主,雖有個別接近現(xiàn)實的言論出現(xiàn),但基本談不上新聞性。上新聞性。 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報刊,也開
11、始刊登少許言論。與近代報刊,也開始刊登少許言論。與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相比,相比,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更重視現(xiàn)實社會,每期刊載中外新聞。不更重視現(xiàn)實社會,每期刊載中外新聞。不少評論直接觸及現(xiàn)實矛盾,使評論開始有了一定的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少評論直接觸及現(xiàn)實矛盾,使評論開始有了一定的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開設了固定的言論專欄,并在版面上做強勢處理;開設了固定的言論專欄,并在版面上做強勢處理 。 這些外文報紙主旨是一種政治性很強的這些外文報紙主旨是一種政治性很強的宣傳活動,而并不在報業(yè)經(jīng)宣傳活動,而并不在報業(yè)經(jīng)營。他們的評論意識營。他們的評論意識( (或者說控制和運用輿論的意識或者
12、說控制和運用輿論的意識) )、報紙的經(jīng)營手法、報紙的經(jīng)營手法都遠遠領先于同期的中國報紙。都遠遠領先于同期的中國報紙。 報紙重視評論,并且增設評論專欄,評論的現(xiàn)實針對性較強,內容報紙重視評論,并且增設評論專欄,評論的現(xiàn)實針對性較強,內容上極力鼓吹中國應學習他國所長,并粉飾西方人來華的意圖,為帝國主上極力鼓吹中國應學習他國所長,并粉飾西方人來華的意圖,為帝國主義張目和辯護。義張目和辯護。外人在華的報刊活動,總體上是為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服務的,外人在華的報刊活動,總體上是為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服務的,是列強侵略中國的輿論工具,進行輿論準備和文化征服,提供信息和宣是列強侵略中國的輿論工具,進行輿論準
13、備和文化征服,提供信息和宣傳服務。這是早期外人在華辦報的主要意圖。傳服務。這是早期外人在華辦報的主要意圖。 我國的新聞評論這一體裁從產(chǎn)生時就擔負起反對外來文化侵略的我國的新聞評論這一體裁從產(chǎn)生時就擔負起反對外來文化侵略的使命,擔負著爭奪輿論導向的作用。使命,擔負著爭奪輿論導向的作用。 總的來說,雖然言論在這個階段開始在報刊上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地位,總的來說,雖然言論在這個階段開始在報刊上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地位,成為組成近代報紙的四要素之一,但新聞評論在報紙上真正確立其地成為組成近代報紙的四要素之一,但新聞評論在報紙上真正確立其地位,是在位,是在19世紀世紀70年代我國民間報紙勃興以后。年代我國民間報紙
14、勃興以后。申報申報、以政論為主的報紙評論的興起(、以政論為主的報紙評論的興起(1874189418741894年)年) 我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宣傳改良政治主張的時期。 背景:背景: 19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英法帝國主義對我國侵略活動的日益加劇,隨著清朝腐朽統(tǒng)治的不斷衰敗,同時,也隨著外國侵略者在我國辦報活動的逐步開展,我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開始覺醒并逐漸成長起來,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批近代報刊的社會基礎。 具有資產(chǎn)階級觀點的知識分子提出了一些改良政治的主張。他們把辦報作為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擴大政治影響和推動改良運動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從1874年起的20年里,他們先后創(chuàng)辦了昭文新報、循環(huán)日報、述報等我國
15、最早的一批現(xiàn)代的報紙。這些我國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辦的大部分報紙,“都始終以政論為主要內容”。” 述述 報報王韜的政論王韜的政論 王韜是我國最早接觸西方文化的王韜是我國最早接觸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之一,堅持知識分子之一,堅持“變法圖強變法圖強”的政治主張。的政治主張。 他是中國第一位報刊政論家,他是中國第一位報刊政論家,他在主編的他在主編的循環(huán)日本循環(huán)日本上撰寫了上撰寫了800800多篇政論多篇政論,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 ,表達了他力表達了他力主變法的政治觀點主變法的政治觀點, ,反映了我國新興反映了我國新興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要求在政治上和經(jīng)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要求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獲得發(fā)展的愿望。濟上獲得發(fā)展
16、的愿望。 這些政治論文這些政治論文, ,雖然還說不上是雖然還說不上是真正的新聞評論真正的新聞評論, ,但在我國報紙評論但在我國報紙評論的沿革中的沿革中, ,卻起了可貴的承上啟下的卻起了可貴的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用。王王 韜韜循環(huán)日報循環(huán)日報循環(huán)日報循環(huán)日報是我國近代第一家鼓吹變法自強的報是我國近代第一家鼓吹變法自強的報紙,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份以紙,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份以政論政論著稱的報刊。著稱的報刊。 王韜政論的特色:王韜政論的特色: 王韜的政論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古代論說文的傳統(tǒng),突破了當時桐王韜的政論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古代論說文的傳統(tǒng),突破了當時桐城時文、八股程式的局限,強調文章是城時文、八股程式
17、的局限,強調文章是“載道之器載道之器”,指出文章不,指出文章不應拘泥于章法,墨守成規(guī)。他的政論對報章文體的發(fā)展和政論文風應拘泥于章法,墨守成規(guī)。他的政論對報章文體的發(fā)展和政論文風的改觀都起到了開拓和奠基的作用的改觀都起到了開拓和奠基的作用 王韜發(fā)表在王韜發(fā)表在循環(huán)日報循環(huán)日報的政論,短小精悍,每篇千字左右,切的政論,短小精悍,每篇千字左右,切中時弊,被認為是中國新聞界政論體的創(chuàng)造人。中時弊,被認為是中國新聞界政論體的創(chuàng)造人。18751875年王韜發(fā)表了年王韜發(fā)表了著名的著名的變法自強上變法自強上、變法自強中變法自強中、變法自強下變法自強下三篇政三篇政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
18、提出“變法變法”的口號,比鄭觀應的口號,比鄭觀應盛世危言盛世危言早早1818年,比康有為、梁啟超變法維新早年,比康有為、梁啟超變法維新早2323年。年。王韜對新聞評論的歷史貢獻:王韜對新聞評論的歷史貢獻:1 1) 論述了報紙的目的與意義論述了報紙的目的與意義: :辦報立言;辦報立言;2 2) 敘述了報紙的作用與功能敘述了報紙的作用與功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內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內情外達,外情內達情外達,外情內達”;3 3) 論述了新聞自由的思想;論述了新聞自由的思想;4 4) 論述了報紙的文風論述了報紙的文風: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5 5) 論述了對報紙編輯人員的要求。論述了對報紙編
19、輯人員的要求。 王韜的新聞評論是我國新聞評論從政論到真王韜的新聞評論是我國新聞評論從政論到真正的新聞評論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正的新聞評論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883 1883年,王韜將其部分報刊政論匯編成年,王韜將其部分報刊政論匯編成弢園文錄外編弢園文錄外編出出版,成為我國第一本版,成為我國第一本報刊政論文集報刊政論文集。在該書的序言中,王韜闡明。在該書的序言中,王韜闡明了他的政論寫作原則:了他的政論寫作原則:“文章所貴,在乎記事述情,自抒胸臆,文章所貴,在乎記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斯即佳文。至其工拙,抑末也。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斯即佳文。至其工拙,抑末也?!?/p>
20、這種這種重視思想內容而不拘泥于形式的政論寫作的原則,對后來時務文重視思想內容而不拘泥于形式的政論寫作的原則,對后來時務文體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體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評價:評價:、從政論向評論的演變、從政論向評論的演變(1894-1914(1894-1914年年) ) 背景:背景: 18941894年年, ,甲午中日之戰(zhàn)以清軍慘敗而告結束后甲午中日之戰(zhàn)以清軍慘敗而告結束后, ,我我國社會開始處于大動蕩、大變化時期國社會開始處于大動蕩、大變化時期, ,新聞文體尤其是新聞文體尤其是報刊評論報刊評論, ,也開始進入一個大變革、大發(fā)展的時期。也開始進入一個大變革、大發(fā)展的時期。 面臨嚴重的外患面臨嚴
21、重的外患, ,我國資產(chǎn)階級的改良運動有了進我國資產(chǎn)階級的改良運動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改良派的首領們都感到有必要組織政治一步的發(fā)展。改良派的首領們都感到有必要組織政治團體團體, ,并通過創(chuàng)辦報紙來宣傳主張并通過創(chuàng)辦報紙來宣傳主張, ,號召大眾。號召大眾。 1、梁啟超的政論、時評、梁啟超的政論、時評梁啟超是繼王韜之后中國近代報刊史上梁啟超是繼王韜之后中國近代報刊史上最有影響的政論家。作為資產(chǎn)階級改良最有影響的政論家。作為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主要的報刊活動家,在他擔任派主要的報刊活動家,在他擔任時務時務報報總主筆期間撰寫的政論曾風靡一時總主筆期間撰寫的政論曾風靡一時,以,以時務報時務報政論為代表的報章文體政
22、論為代表的報章文體,成為獨樹一幟的,成為獨樹一幟的“時務文體時務文體”。梁啟超于梁啟超于18981898年創(chuàng)辦年創(chuàng)辦清議報清議報,開設,開設了了國聞短論國聞短論專欄,所刊言論具有較專欄,所刊言論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為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為時事短評時事短評及及時時評評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時務報時務報:當時發(fā)行量最高,影響最大的國人報刊:當時發(fā)行量最高,影響最大的國人報刊 梁啟超梁啟超“時務文體時務文體” 梁啟超的文章風格,世稱梁啟超的文章風格,世稱“新文體新文體”。這種帶有。這種帶有“策士文學策士文學”風風格的格的“新文體新文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
23、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 “新文體新文體”起于王韜,發(fā)展于梁啟超的起于王韜,發(fā)展于梁啟超的時務報時務報,成于,成于新民叢新民叢報報。 特色:特色: “縱筆所至,略不檢束縱筆所至,略不檢束”; “務為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務為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 “條理清晰,筆鋒常帶感情條理清晰,筆鋒常帶感情” 2 2、時報時報與時評:與時評: 時報時報首倡的首倡的“時評時評”給新聞評論注入了新的生機,是新聞給新聞評論注入了新的生機,是新聞評論演進為獨立新聞體裁的重要標志。評論演進為獨立新聞體裁的重要標志。
24、與政論相比,時評更注意新聞性,特別是時效性,因此更接與政論相比,時評更注意新聞性,特別是時效性,因此更接近于今天的新聞評論。近于今天的新聞評論。3、革命派與、革命派與“豎三民豎三民”豎三民:豎三民:民呼日報民呼日報 民吁日報民吁日報 民立報民立報4 4、評價、評價 這一階段,報紙的影響力主要決定于報紙的受歡迎程度,評論的問題涉及軍事、經(jīng)濟、政治、外交各個領域,是我國報刊言論從政論向新聞評論演變的重要時期。 從此,新聞評論成為報紙的四大部件(新聞、言論、副刊、廣告)之一。三、中國新聞評論的成熟與完備三、中國新聞評論的成熟與完備報刊新聞評論時期報刊新聞評論時期報刊新聞評論時期報刊新聞評論時期 背景
25、:背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和民主革命運動的不斷深入,隨之出現(xiàn)了我國最早的一批無產(chǎn)階級報刊,新聞評論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黨的領導人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瞿秋白等先后主編各種革命刊物,撰寫大量言論,成為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著名政論家。 從此,我國報刊及其言論揭開了新的一頁。 1)報刊評論的輿論引導作用不斷加強)報刊評論的輿論引導作用不斷加強 運用報刊評論的形式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介紹十月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 2)報刊評論的體裁樣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報刊評論的體裁樣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 出現(xiàn)了專論、代論、來論、外論等各類評論形式,雜文、述評等逐漸成為常用的報刊評
26、論文體 3)報刊評論出現(xiàn)通俗化趨勢)報刊評論出現(xiàn)通俗化趨勢 報刊評論開始使用白話文在語言和表述方式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五四運動前后報刊評論的變化、五四運動前后報刊評論的變化 陳獨秀的政論陳獨秀的政論: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李大釗的時事短論李大釗的時事短論:最危險的東西 魯迅的雜文魯迅的雜文:電的利弊 鄒韜奮的小言論鄒韜奮的小言論 :肉麻的模仿張季鸞的社評張季鸞的社評:最低調的和戰(zhàn)論 毛澤東的社論毛澤東的社論 :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代表性評論家及作品代表性評論家及作品 李大釗李大釗戰(zhàn)后之世界潮流戰(zhàn)后之世界潮流是我國報刊上出現(xiàn)最早的若干篇運用無產(chǎn)階是我國報刊上出現(xiàn)最早的若干篇運用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分析時事的政
27、論,且用白話文寫作,標志我國報刊評論級世界觀分析時事的政論,且用白話文寫作,標志我國報刊評論開始了新紀元。開始了新紀元。 鄒韜奮鄒韜奮張季鸞張季鸞 新中國建立后,是黨和人民報刊宣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中國建立后,是黨和人民報刊宣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言論時期。言論時期。 這個時期的新聞評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具體階段:這個時期的新聞評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具體階段:第一階段,全面恢復和開始建設時期(第一階段,全面恢復和開始建設時期(19491957););第二階段,以階級斗爭為綱時期(第二階段,以階級斗爭為綱時期(19571978););第三階段,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yōu)橐越?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歷第三階段,
28、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yōu)橐越?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發(fā)展的新時期(史發(fā)展的新時期(1978年至今)。年至今)。2、新中國成立以來新聞評論的發(fā)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新聞評論的發(fā)展 評論特點:評論特點: 評論的內容上,經(jīng)濟評論的比重明顯增加評論的內容上,經(jīng)濟評論的比重明顯增加 評論的議論方式上,解釋型、闡述型、引導型評論明顯增多評論的議論方式上,解釋型、闡述型、引導型評論明顯增多 形成了三類:以宣傳政策的解釋性評論;形成了三類:以宣傳政策的解釋性評論; 以組織工作的工作評論;以組織工作的工作評論; 糾正工作中錯誤的批評性評論糾正工作中錯誤的批評性評論 評價:評價: 積極意義:有力統(tǒng)一了思想積極意義:有力統(tǒng)一了
29、思想 負面影響:民間的聲音在媒體上消失了負面影響:民間的聲音在媒體上消失了 19571957年到年到19601960年的坎坷時期年的坎坷時期 反右時期的報刊評論 “大躍進”時期的報刊評論 19601960年至年至19651965年的調整時期年的調整時期 黨報評論出現(xiàn)短暫好轉,從空想回到現(xiàn)實,說教腔減少鄧拓等人的燕山夜話、三家村札記 19661966年至年至19761976年的災難時期年的災難時期 “兩報一刊”社論的誤導 “大批判”時期的“大批判”評論 “幫八股”文風的盛行(2)階級斗爭為綱時期()階級斗爭為綱時期(1957-1977) (3 3)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時期()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時期(197
30、8-1978-至今)至今) 特點:特點: 實事求是的傳統(tǒng)恢復了; 注重從實際工作和社會生活選題; 評論品種增加,個人署名評論有了長足發(fā)展; 經(jīng)濟評論引起普遍重視; 由群眾直接參與的較為形象、通俗、可視可聽的廣播和電視評論出臺,形成印刷與電子媒介評論協(xié)同并存而互相競爭的可以局面。四、中國新聞評論的擴展四、中國新聞評論的擴展 多媒體發(fā)展時期多媒體發(fā)展時期 評論題材的擴展 評論體裁的豐富 評論比重的增加 公眾參與程度的提高 報刊言論版的出現(xiàn)、報刊評論的豐富與發(fā)展、報刊評論的豐富與發(fā)展、廣播電視評論的興起與成熟、廣播電視評論的興起與成熟廣播電視評論時效性的提高 廣播電視評論獨特類型的形成 廣播電視評論
31、手段的創(chuàng)新 廣播電視評論影響的擴大 鏘鏘三人行鏘鏘三人行 3、網(wǎng)絡言論的出現(xiàn)、網(wǎng)絡言論的出現(xiàn)對傳統(tǒng)新聞評論特征的沖擊 對傳統(tǒng)新聞評論功能的延伸 對傳統(tǒng)新聞評論體裁的補充 微博評論:微博評論:人民日報:人民日報:【你好,明天】激昂的吶喊,嚴正的抗議,傳遞寸土片石、在所必爭的中國意志。然而,當愛國成了暴戾的通行證,當復雜訴求攪渾民族義憤,國人也當警醒:保釣就是保釣,愛國就是愛國,無需理由也不容綁架。同胞們,請回到正義的原點,呵護愛國的純粹。文明中國、法治中國,這才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底氣。安。王郁松:王郁松: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國,再一次成為現(xiàn)實考驗:1、有血性,還要有理性;2、有行動,還要有秩序;3、有
32、民族氣節(jié),還要有世界眼光;4、有觀察,還要有思考;5、有愛國心,還要有報國行。所以,愛國應是三個“不可分離”:愛國與愛同胞不可分離、愛國與守法不可分離、愛國與遵守公序良俗不可分離。中國維和警察中國維和警察 :#也談保釣#一要充分保護愛國熱情。民眾愛國熱情彌足珍貴,猶如黑暗中的燈塔激發(fā)前行斗志,應保護愛國之情合理表達權利。二要堅決捍衛(wèi)法律底線。對打砸搶燒等犯罪行為,必須及時制止,依法處理。愛國不是施暴的理由和情緒失控的發(fā)泄,應是內心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管而不死,活而不亂,乃當前現(xiàn)實考驗。廣州公安:廣州公安:愛國情懷需要釋放和表達,對同胞們的愛國情懷我們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呼吁大家表達愛國訴求要在
33、法律框架內進行,保持理性、平和、有序,莫讓非理性的行為扭曲愛國情懷。請大家表達完訴求后,不滯留、不聚集,盡快散離現(xiàn)場,不得影響廣州的交通和社會治安秩序。對造成危害的,廣州警方將堅決依法查處。五、評論發(fā)展史的啟示五、評論發(fā)展史的啟示中國新聞評論發(fā)展歷程的啟示中國新聞評論發(fā)展歷程的啟示 伴隨著傳播媒介、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的變革與發(fā)展,新聞評論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外延越來越擴大。 它由古代論說文發(fā)端,歷經(jīng)政論、時評、新聞評論等各個階段,逐漸演變?yōu)榭v貫古今、跨多種媒介的傳播傳播系統(tǒng)系統(tǒng),成為報紙、雜志、通訊社、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大眾傳播媒介不可或缺的一大類傳播手段一大類傳播手段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新聞評論的發(fā)
34、展趨勢新聞評論的發(fā)展趨勢一、融合化趨勢一、融合化趨勢 新聞報道與新聞評論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不同媒介間評論樣式的相互借鑒與融合 同一媒介不同評論體裁、樣式間的穿插與融合 二、個性化趨勢二、個性化趨勢 評論欄目的個性化 評論文章(或節(jié)目)的個性化 評論員(或主持人)的個性化三、開放化趨勢三、開放化趨勢 選題范圍的開放性 選題方式的開放性 議論方式的開放性 結論方式的開放性四、專業(yè)化趨勢四、專業(yè)化趨勢評論內容與范圍的專業(yè)化 評論主體的專業(yè)化 評論方式的專業(yè)化應更關注匯率和外儲政策應更關注匯率和外儲政策 由于美國主權債評級下降導致的金融市場動蕩還在持續(xù),經(jīng)濟學家們對于全球經(jīng)濟是否二次探底說法不一,可以
35、確定的是,經(jīng)濟復蘇進程將可能比預想的要長得多。在重新進入下一輪上升之前,世界經(jīng)濟將在山坳中面對更多沒有陽光的日子。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中國會經(jīng)歷2008年那樣的經(jīng)濟衰退嗎?如果不是,中國應該怎么做? 我們的答案是,中國不會重蹈2008年的覆轍。大部分投行的經(jīng)濟學家都相信,中國經(jīng)濟軟著陸的幾率更大一些。然世界經(jīng)濟復蘇的進程可能進一步拉長,這意味著外需的提振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投資和消費將給中國經(jīng)濟保持相對平穩(wěn)提供足夠的支撐。2008年中國經(jīng)濟雪崩式的滑坡,根本原因仍在于國內經(jīng)濟在各種調控政策綜合作用下動力衰竭的結果,金融危機只是經(jīng)濟衰退的催化劑。這一次經(jīng)濟基本面顯然要好過2008年。 這說明中國不可貿然啟動所謂的新刺激政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chǎn)業(yè)協(xié)同合同(半緊密型):機遇與挑戰(zhàn)
- 產(chǎn)品質量防偽標識供應合同
- 云計算機房租賃合同
- 二手房購買合同(適用于二手房交易)
- 專利技術普通許可合同范本
- 中鐵物資商城戰(zhàn)略合作合同新范本
- 京石高速改擴建臨時用地合作合同
- 三舊改造項目委托代理合同
- 上海市倉儲租賃合同標準
- 個人貸款合同模板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車司機考試試題(附答案)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2024年考研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濰坊護理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報告風險評估參考
- GB/T 14343-2008化學纖維長絲線密度試驗方法
- 制冷操作證培訓教材-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作業(yè)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