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d rather run up and be overwhelmed countless times than walk in a proper way for a lifetim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撁伎蓜h)孔雀東南飛教案 孔雀東南飛教案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shù)成就。(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2.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3.德育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
2、操。教學重點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shù)性。教學難點: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教學方法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步驟: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以情感朗讀貫穿課堂始終,進行“讀中品,品中讀”。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孔雀東南飛堪稱我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是什么要素使這首詩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的世界。二、解題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
3、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三、教師引導學生在幾處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驗、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鑒賞、剖析人物形象(以劉蘭芝為主要探究對象)
4、1.展示多媒體課件,在畫面、文字、音樂背景中,教師范讀“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一段。2.指導學生朗讀此段。(讀出節(jié)奏、語調(diào)、重音;讀出服飾之美、體態(tài)之美、風度之美)3.在多媒體畫面中,師生反復朗讀。4.設計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中心環(huán)節(jié):(1)劉蘭芝是在怎樣的情景中“起嚴妝”的?探究討論:被婆婆無理遣歸之前。(2)“被遣”是在貞潔至上的封建社會中是對女子極大的侮辱,而劉蘭芝面對巨大的心理打擊,卻能精心打扮自己,體現(xiàn)了她怎樣的獨特個性?提示:品讀蘭芝個性化語言,是走進她的內(nèi)心世界,挖掘其鮮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徑5.師生共同勾畫劉蘭芝自述身世的語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讀和品味。(1)“十三能織素”到“及時
5、相遣歸”(個別朗讀,點評)讀后思考:劉蘭芝不愿意離開焦仲卿,但為何自求遣歸?你看到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明確:焦母蓄謀已久,蘭芝自求遣歸是一種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為之的反抗行為。(2)“上堂拜阿母”到“嬉戲莫相忘”(兩位學生分別讀出蘭芝與焦母告別時的不同語言,接著由同學品味前后語氣上的差異。)思考:從蘭芝與焦母告別的話語中你讀出了她怎樣的性格?明確:人物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是高度統(tǒng)一的。從品讀中,我們看到了漂亮能干、勤勞善良、果斷堅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舉止得體的蘭芝。(3)品讀遣歸之后蘭芝與劉兄的對話。a.朗讀評價:僭謖庖徊糠幟諶藎著重表現(xiàn)了蘭芝兄長這個人物,作者主要是通過他的語言來揭示其性
6、格的,要求學生誦讀劉兄的語言,分析其性格特征。明確:劉兄只有七句話,但這七句話寫得極有個性。其中有質(zhì)問:“作事何不量”;有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也有威脅:“不嫁義朗體,其往欲何云?”短短幾句,把一個自私橫暴,趨炎附勢的阿兄形象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逼真。b.思考:蘭芝是忠于愛情的,為什么最后還是允婚了?你能再現(xiàn)畫面,推斷蘭芝當時的心理嗎?(4)品讀蘭芝與焦仲卿的三處精彩對話。a.被遣之前b夫婦誓別夫妻誓別”這一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明確:有兩個作用:首先,它再次強調(diào)了這對新婚夫婦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們的分別,非是己愿,而是逼迫,這就為后面寫他倆的殉情奠下了
7、基石。其次,在分別之時,蘭芝既表白了對愛情的忠貞,也表露了對前途的憂慮,擔心自己那個性情暴烈的兄長“恐不如我意”,這為下文的兄長逼嫁,以死踐盟等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因此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渡段落。c.夫婦訣別分組朗讀,比一比哪一組最能讀出人物的真實情感?(5)在以上方法指導下,學生自由品讀。四、小結(jié)五、作業(yè):1.課后深入朗讀,分析人物性格。2.總結(jié)_中的重點字詞。第二課時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為蘭芝和仲卿設計人生。教學過程:一、從詩的小序切入,弄清作品主人公蘭芝和仲卿走過了怎樣的人生之路。探究問題:1.小序為什么稱劉蘭芝為劉氏?明確:蘭芝處在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時代,其姓名可以淡化。但女性
8、如果處在家長的地位上,便可對這個家庭的一切發(fā)號施令。所以蘭芝是生活在一個歧視女性的以家長為核心的禮教社會中。2.序言中有3個“之”,分別由“逼”“聞”“傷”引出,這里的3個“之”個指代什么?3個動詞各起什么作用?明確:概括情節(jié):被逼回家逼她再嫁以身殉情得聞自縊時人哀傷而想出浪漫結(jié)局?!扒病薄氨啤笔潜瘎〉钠鹨??!奥劇闭f明仲卿一直抱有幻想,直到悲劇發(fā)生才以死抗爭?!皞秉c出了悲劇的社會意義。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
9、殉情。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二、抓住詩歌所敘蘭芝和仲卿人生命運的關(guān)鍵處進行設計,來理解“社會環(huán)境、人物性格、悲劇命運”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加深對這一悲劇意義的理解。探究問題:1.劉蘭芝是否可以屈從焦母,請求焦母留下自己?明確:焦母驅(qū)遣蘭芝的最大原因是“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盡管蘭芝有“精妙世無雙”的美麗,有“能織素,學裁衣”的本事,有“彈箜篌、誦詩書”的素養(yǎng),有“雞鳴入機織,三日斷五匹”勤勞,但焦母就是看不慣她的“舉動自專由”,她再美麗、再勤勞也是白搭。還應當明確:一則焦母已作決定,她要維護“家長”的權(quán)威就不會順從蘭芝的意愿;二則若蘭芝屈從焦母,她的剛強的性格便不
10、復存在,便不再有文學作品中的“這一個”。2.焦仲卿是否可以脫離焦母而帶蘭芝另立門戶?明確:在當時以“忠孝”為社會核心的道德體系中,焦仲卿違背焦母就意味著背上“不孝”之罪,他毫無疑問會失去“府吏”之職,從而也就失去另立門戶之根基;如果脫離焦母不僅會受到社會譴責,而且可能會坐牢,也得不到幸福。所以,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鉗制著他們的自由與幸福。3.焦仲卿是否可以聽從焦母直接趕走蘭芝了事?明確:按照焦母為兒子設計的人生,休掉蘭芝,自然是遂了母親的愿,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仲卿就不復存在了。他的忠誠已經(jīng)到了“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的地步,焦仲卿不是薄情之人,也不是逆來順受之人,他在
11、那個時代作出的反抗與犧牲也是非常動人的。4.面對兄長的威逼利誘,蘭芝一口應婚,這與她對母親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要求學生體味一下蘭芝此時的心理。明確:蘭芝這樣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蘭芝忠于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行為合乎邏輯的發(fā)展。因為她對阿兄的性格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會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諾,是對前途完全絕望的表現(xiàn),是不動聲色拿定了主意,決心以死來抗議吃人的封建勢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實際上卻是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成竹在胸的表現(xiàn),我們從蘭芝的突然允諾中已預感到要發(fā)生非常事件了。5.研習“高潮”部分仲卿聞聽蘭芝再婚,趕來相見,要求學生集體朗誦“府吏聞此變自掛東南
12、枝”這一部分,體會兩人的生死愛情,討論:蘭芝和仲卿相約“黃泉下相見”,蘭芝死時毫不猶豫,仲卿卻“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樹下”之后才“自掛東南枝”,為什么?明確:二人的行為都符合他們的性格發(fā)展。蘭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長制的本質(zhì),這是她那堅強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決絕。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順母親,所以他要有一個彷徨的過程,但是對愛情忠貞卻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6.研習“尾聲”部分要求學生集體誦讀這一部分。提問:詩歌的結(jié)尾處寫蘭芝、仲卿魂化為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象這樣的結(jié)尾,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很常見,如梁祝中的“化蝶”。同學們可討論一下,這樣寫表達了人們什么樣的愿望?明確:
13、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三、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分析總結(jié)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的性格特點明確:劉蘭芝,作者是把她作為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代表來刻畫的。她勤勞能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她也很有教養(yǎng),這不光表現(xiàn)在她會彈箜篌、誦詩書,而且也表現(xiàn)在她對焦母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上;她與小姑話別時,“淚落連珠子”,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友愛;她對仲卿愛情專一,惜別時留下箱籠,分手時蒲葦為喻直至發(fā)出“黃泉下相見”的錚錚誓約,表現(xiàn)了她的倔強、堅貞、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等可貴品格;她遇事有主見,不同意仲卿“復來還”的幻想,慨然允諾太守家的求婚,這都表明了
14、她對封建勢力的本質(zhì)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是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焦仲卿的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但是卻不敢直接反抗破壞他愛情和幸福的母親,違心地送走蘭芝,但他又深愛著蘭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當團圓之夢破滅之后,敢于違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自掛東南枝”,跟蘭芝一樣,是充滿了叛逆精神的。四、小結(jié):課文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劉蘭芝那樣的女性,在孔雀東南飛之前,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出現(xiàn)過。另外,詩中作者還運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等詩句,有助于對人物的處境和
15、心情的深入刻畫。五、研討_鋪陳起興的寫法。1.提問:詩歌開頭的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明確:作用有二:首先借鳥起興,這是我國古代民歌傳統(tǒng)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顧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調(diào),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悲劇氣氛,起著提綱挈領,暗示全篇的作用。2.蘭芝嚴妝:運用一連串的夸張性的鋪陳排比,旨在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了她的從容鎮(zhèn)定,蘭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向婆婆表示了她的無辜和堅強。六、課文小結(jié):孔雀東南飛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敘事詩的創(chuàng)作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的故事結(jié)構(gòu)完整,開頭結(jié)尾照應,中間情節(jié)起伏跌宕,表現(xiàn)了民歌作者在敘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眾多鮮明的文學形象,語
16、言具有個性特征,有的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不朽的典型,至于詩中多運用的比興、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描寫和精當?shù)奶幚矸执?,更是值得我們借鑒。七、布置作業(yè)孔雀東南飛教案2一、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shù)成就。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二、教學重點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
17、物形象的藝術(shù)性。三、教學難點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四、教學方法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以情感朗讀貫穿課堂始終,進行“讀中品,品中讀”。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孔雀東南飛堪稱我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是什么要素使這首詩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的世界。(二)、解題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漢樂府敘
18、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三)、教師引導學生在幾處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驗、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鑒賞、剖析人物形象(以劉蘭芝為主要探究對象)1、展示多媒體課件,在畫面、文字、音樂背景中,教師范讀“雞鳴
19、外欲曙新婦起嚴妝”一段。2、指導學生朗讀此段。(讀出節(jié)奏、語調(diào)、重音;讀出服飾之美、體態(tài)之美、風度之美)3、在多媒體畫面中,師生反復朗讀。4、設計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中心環(huán)節(jié):(1)劉蘭芝是在怎樣的情景中“起嚴妝”的?探究討論:被婆婆無理遣歸之前。(2)“被遣”是在貞潔至上的封建社會中是對女子極大的侮辱,而劉蘭芝面對巨大的心理打擊,卻能精心打扮自己,體現(xiàn)了她怎樣的獨特個性?提示:品讀蘭芝個性化語言,是走進她的內(nèi)心世界,挖掘其鮮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徑5、師生共同勾畫劉蘭芝自述身世的語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讀和品味。(1)“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個別朗讀,點評)讀后思考:劉蘭芝不愿意離開焦仲卿,
20、但為何自求遣歸?你看到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明確:焦母蓄謀已久,蘭芝自求遣歸是一種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為之的反抗行為。(2)“上堂拜阿母”到“嬉戲莫相忘”(兩位學生分別讀出蘭芝與焦母告別時的不同語言,接著由同學品味前后語氣上的差異。)思考:從蘭芝與焦母告別的話語中你讀出了她怎樣的性格?明確:人物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是高度統(tǒng)一的。從品讀中,我們看到了漂亮能干、勤勞善良、果斷堅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舉止得體的蘭芝。(3)品讀遣歸之后蘭芝與劉兄的對話。a.朗讀評價:著重表現(xiàn)了蘭芝兄長這個人物,作者主要是通過他的語言來揭示其性格的,要求學生誦讀劉兄的語言,分析其性格特征。明確:劉兄只有七句話,但這七句
21、話寫得極有個性。其中有質(zhì)問:“作事何不量”;有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也有威脅:“不嫁義朗體,其往欲何云?”短短幾句,把一個自私橫暴,趨炎附勢的阿兄形象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逼真。b.思考:蘭芝是忠于愛情的,為什么最后還是允婚了?你能再現(xiàn)畫面,推斷蘭芝當時的心理嗎?(4)品讀蘭芝與焦仲卿的三處精彩對話。a.被遣之前b.夫婦誓別夫妻誓別”這一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明確:有兩個作用:首先,它再次強調(diào)了這對新婚夫婦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們的分別,非是己愿,而是逼迫,這就為后面寫他倆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別之時,蘭芝既表白了對愛情的忠貞,也表露了對前途的憂慮,擔
22、心自己那個性情暴烈的兄長“恐不如我意”,這為下文的兄長逼嫁,以死踐盟等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因此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渡段落。c.夫婦訣別分組朗讀,比一比哪一組最能讀出人物的真實情感?(5)在以上方法指導下,學生自由品讀。(四)、小結(jié)(五)、作業(yè):1、課后深入朗讀,分析人物性格。2、.總結(jié)_中的重點字詞。第二課時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為蘭芝和仲卿設計人生。教學過程:(一)、從詩的小序切入,弄清作品主人公蘭芝和仲卿走過了怎樣的人生之路。探究問題:1、小序為什么稱劉蘭芝為劉氏?明確:蘭芝處在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時代,其姓名可以淡化。但女性如果處在家長的地位上,便可對這個家庭的一切發(fā)號施令。所以蘭芝
23、是生活在一個歧視女性的以家長為核心的禮教社會中。2、序言中有3個“之”,分別由“逼”“聞”“傷”引出,這里的3個“之”個指代什么?3個動詞各起什么作用?明確:概括情節(jié):被逼回家逼她再嫁以身殉情得聞自縊時人哀傷而想出浪漫結(jié)局?!扒病薄氨啤笔潜瘎〉钠鹨??!奥劇闭f明仲卿一直抱有幻想,直到悲劇發(fā)生才以死抗爭。“傷”點出了悲劇的社會意義。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
24、二)、抓住詩歌所敘蘭芝和仲卿人生命運的關(guān)鍵處進行設計,來理解“社會環(huán)境、人物性格、悲劇命運”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加深對這一悲劇意義的理解。探究問題:1、劉蘭芝是否可以屈從焦母,請求焦母留下自己?明確:焦母驅(qū)遣蘭芝的最大原因是“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盡管蘭芝有“精妙世無雙”的美麗,有“能織素,學裁衣”的本事,有“彈箜篌、誦詩書”的素養(yǎng),有“雞鳴入機織,三日斷五匹”勤勞,但焦母就是看不慣她的“舉動自專由”,她再美麗、再勤勞也是白搭。還應當明確:一則焦母已作決定,她要維護“家長”的權(quán)威就不會順從蘭芝的意愿;二則若蘭芝屈從焦母,她的剛強的性格便不復存在,便不再有文學作品中的“這一個”。2、焦仲卿是否可
25、以脫離焦母而帶蘭芝另立門戶?明確:在當時以“忠孝”為社會核心的道德體系中,焦仲卿違背焦母就意味著背上“不孝”之罪,他毫無疑問會失去“府吏”之職,從而也就失去另立門戶之根基;如果脫離焦母不僅會受到社會譴責,而且可能會坐牢,也得不到幸福。所以,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鉗制著他們的自由與幸福。3、焦仲卿是否可以聽從焦母直接趕走蘭芝了事?明確:按照焦母為兒子設計的人生,休掉蘭芝,自然是遂了母親的愿,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仲卿就不復存在了。他的忠誠已經(jīng)到了“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的地步,焦仲卿不是薄情之人,也不是逆來順受之人,他在那個時代作出的反抗與犧牲也是非常動人的。4、面對兄長的威
26、逼利誘,蘭芝一口應婚,這與她對母親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要求學生體味一下蘭芝此時的心理。明確:蘭芝這樣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蘭芝忠于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行為合乎邏輯的發(fā)展。因為她對阿兄的性格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會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諾,是對前途完全絕望的表現(xiàn),是不動聲色拿定了主意,決心以死來抗議吃人的封建勢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實際上卻是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成竹在胸的表現(xiàn),我們從蘭芝的突然允諾中已預感到要發(fā)生非常事件了。5、研習“高潮”部分仲卿聞聽蘭芝再婚,趕來相見,要求學生集體朗誦“府吏聞此變自掛東南枝”這一部分,體會兩人的生死愛情,討論:蘭芝和仲卿相約“
27、黃泉下相見”,蘭芝死時毫不猶豫,仲卿卻“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樹下”之后才“自掛東南枝”,為什么?明確:二人的行為都符合他們的性格發(fā)展。蘭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長制的本質(zhì),這是她那堅強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決絕。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順母親,所以他要有一個彷徨的過程,但是對愛情忠貞卻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6、研習“尾聲”部分要求學生集體誦讀這一部分。提問:詩歌的結(jié)尾處寫蘭芝、仲卿魂化為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象這樣的結(jié)尾,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很常見,如梁祝中的“化蝶”。同學們可討論一下,這樣寫表達了人們什么樣的愿望?明確: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三)、要求學
28、生根據(jù)課文分析總結(jié)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的性格特點明確:劉蘭芝,作者是把她作為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代表來刻畫的。她勤勞能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她也很有教養(yǎng),這不光表現(xiàn)在她會彈箜篌、誦詩書,而且也表現(xiàn)在她對焦母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上;她與小姑話別時,“淚落連珠子”,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友愛;她對仲卿愛情專一,惜別時留下箱籠,分手時蒲葦為喻直至發(fā)出“黃泉下相見”的錚錚誓約,表現(xiàn)了她的倔強、堅貞、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等可貴品格;她遇事有主見,不同意仲卿“復來還”的幻想,慨然允諾太守家的求婚,這都表明了她對封建勢力的本質(zhì)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是個鮮
29、明的人物形象。 焦仲卿的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但是卻不敢直接反抗破壞他愛情和幸福的母親,違心地送走蘭芝,但他又深愛著蘭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當團圓之夢破滅之后,敢于違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自掛東南枝”,跟蘭芝一樣,是充滿了叛逆精神的。(四)、小結(jié):課文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劉蘭芝那樣的女性,在孔雀東南飛之前,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出現(xiàn)過。另外,詩中作者還運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等詩句,有助于對人物的處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畫。(五)、研討_鋪陳起興的寫法。1
30、、提問:詩歌開頭的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明確:作用有二:首先借鳥起興,這是我國古代民歌傳統(tǒng)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顧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調(diào),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悲劇氣氛,起著提綱挈領,暗示全篇的作用。2、蘭芝嚴妝:運用一連串的夸張性的鋪陳排比,旨在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了她的從容鎮(zhèn)定,蘭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向婆婆表示了她的無辜和堅強。(六)、課文小結(jié):孔雀東南飛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敘事詩的創(chuàng)作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的故事結(jié)構(gòu)完整,開頭結(jié)尾照應,中間情節(jié)起伏跌宕,表現(xiàn)了民歌作者在敘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眾多鮮明的文學形象,語言具有個性特征,有的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
31、不朽的典型,至于詩中多運用的比興、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描寫和精當?shù)奶幚矸执?,更是值得我們借鑒。(七)、布置作業(yè)1、.依據(jù)課文,改編劇本。板書設計:孔雀東南飛 并序一、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二、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三、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四、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五、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兹笘|南飛教案3教學目標:(1)結(jié)合課文練習一理清故事結(jié)構(gòu)(2)人物形象分析教學重點:故事情節(jié)的直觀化(課本?。┙虒W難點:人物形象的
32、分析及對話在表現(xiàn)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教學形式:課本劇教學過程:引入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今天蒞臨課堂指導教學的領導和老師們。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課文中涉及到的重點字、詞進行了梳理,對整篇敘事詩的情節(jié)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主要人物劉蘭芝、焦仲卿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在上節(jié)課后安排了一個內(nèi)容: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這篇敘事詩。通過幾天的準備,看同學們是否把握了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呢?下面就請大家隨同學們的表演,一起重溫那段揪心的人間愛情悲劇吧。演出人物表:焦仲卿肖雪焦母吳倩劉蘭芝何林君劉母吳叔娥劉兄李婷婷媒婆趙純配音易玲玲等音響劉彪畫外音歐陽蘭珠師:看完演出,請同學們思考下面幾個問題:1、
33、本課本劇同學們演了幾幕?請按演出情節(jié)擬出小標題?2、這些情節(jié)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敘述的?線索又是什么呢?3、試著對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明確上面三個問題(在課件上展示)4、學生采訪。(對本節(jié)課的得失進行評價)5、參演學生談演出體會。6、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并安排下次課的內(nèi)容。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蒞臨課堂指導的領導和老師們。結(jié)束。孔雀東南飛教案4教學目的一、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思想。二、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三、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迎”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教學設想一、_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
34、在課堂內(nèi)串講。因此,教學_可從語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以“預習提示”為突破口,組織課堂教學。二、_故事情節(jié)在民間廣為流傳,被改編成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影響深廣。在教學_時,有條件的學??衫秒娊淌侄?,或閱讀有關(guān)資料,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學時數(shù)2教時第一教時教學重點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教學過程一、布置課前預習。1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2讀“單元知識和訓練”中“語言和語境”部分。明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語句的含義。對上下文內(nèi)容要形成整體認識。結(jié)合與作品相關(guān)的時代背景作深入理解。二、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1補充介紹:“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
35、構(gòu)。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2學生默讀“預習提示”,思考問題。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詩歌的發(fā)展,孔雀東南飛與詩經(jīng)、涉江有什么不同?(詩經(jīng)、涉江是抒情詩,孔雀東南飛是敘事詩。)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見“預習提示”)作者怎樣來表達主題思想的?(通過塑造焦仲卿、劉蘭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從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個性化的人物對話。)敘事詩和抒情詩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抒情詩,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敘事詩借助于故事情節(jié)塑造的人物形象,來抒發(fā)
36、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思想。讓我們循著敘事詩這條表達主題的線索,來讀這一首長篇敘事詩。古詩也常常寓抒情于敘事。三、釋詞。學生在閱讀本詩時,對以下三類詞理解容易產(chǎn)生歧義。教師需要加以點撥、歸納,使學生能舉一反三。1古今異義。學生完成“思考和練習”題四,教師點撥。明確:這類詞古義和今義大相徑庭。如果把古義和今義混淆起來,就會產(chǎn)生歧義。2一詞多義。學生借助工具書完成“思考和練習”題五。教師點撥、歸納。指導學生除“思考和練習”題五外,再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給予注音、釋義、歸類。這一類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讀音、詞義各不相同。我們可從分析語言環(huán)境入手,確定詞義和讀音。3偏義復詞。兩
37、個意義相關(guān)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單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舉例。四、理解全詩的故事情節(jié),進而掌握結(jié)構(gòu)。1依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將全詩分成5部分,并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標題能概括內(nèi)容即可,不必強求一律。2在分析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全詩內(nèi)容。要求:抓住主要情節(jié)進行復述,避免拖沓。3概括內(nèi)容,要求用最簡短的話來介紹情節(jié)。明確:詩歌前面的“序”是全詩內(nèi)容最概括、最簡潔的介紹。(教師結(jié)合“序”進行講解)五、以設疑、析疑、釋疑的方式,分析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漢樂府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1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明確:不
38、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diào),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guān)系?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明確地表示要與蘭芝“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以此來向焦母求情。說明仲卿對愛情的珍惜和忠貞。2聯(lián)系全文,理解“黃泉共為友”。明確:向焦母求情時,仲卿表示與蘭芝永不分離的決心:“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在焦母的壓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則表示了他堅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在焦母的yin威下,仲卿仍未改變初衷,對幸福生活還存一線希望:“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痹谒蛣e蘭芝的
39、途中,仲卿還是信誓旦旦:“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在得知蘭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線希望已絕,他毅然表示:“吾獨向黃泉!”蘭芝已死,活著又有什么意義?于是他“自掛東南枝?!庇纱丝梢?,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后來的一切活動,都發(fā)端于“黃泉共為友”。可以想見當初說這句話時,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愛情破滅,就以死相抗!3結(jié)合作品的時代背景,進一步理解“黃泉共為友”。故事發(fā)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并發(fā)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guī)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規(guī)戒律?!疤煜聼o不是之父母”,這正
40、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yin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tài)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面對儒家所規(guī)定的封建家長制度、封建禮教,焦仲卿舉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幟,無疑是茫茫長夜中的一道閃電!小結(jié):對語境體察得越充分,對語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就越豐富。那么,我們對作品閱讀理解的水平就越高。二、分析人物形象。1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塑造了哪兩個人物?(焦仲卿和劉蘭芝)從上文語言和語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樣一個人?(忠于愛情,對幸福生活熱烈追求,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專制充滿叛逆精神)詩經(jīng)涉江(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發(fā)展趨勢1形勢四言雜言王
41、言不為完善2表現(xiàn)手法現(xiàn)實主義不斷豐富3表達方式抒情詩抒情詩敘事詩不斷發(fā)展4思想內(nèi)容奴隸制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愛國主義精神反封建思想不斷延伸五、概括學習敘事詩應注意的問題。敘事詩和抒情詩表達主題思想的方式不同,學習的方法也應有所區(qū)別。明確:1利用注釋、工具書,掃除詩中文字障礙。2注意語言和語境。3理解形象所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4體味古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六、布置作業(yè):1分析焦母和劉兄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典型意義。2分析個性化的語言特色,完成“思考和練習”題二。3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教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孔雀東南飛教案二來自網(wǎng)!/jiaoan/yuwenja10/75018.ht
42、ml孔雀東南飛教案5教學目的一、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思想。二、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三、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迎”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教學設想一、_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nèi)串講。因此,教學_可從語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以“預習提示”為突破口,組織課堂教學。二、_故事情節(jié)在民間廣為流傳,被改編成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影響深廣。在教學_時,有條件的學??衫秒娊淌侄危蜷喿x有關(guān)資料,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學時數(shù)2教時教學重點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教
43、學過程第一教時一、布置課前預習。1.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2.讀“單元知識和訓練”中“語言和語境”部分。明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語句的含義。對上下文內(nèi)容要形成整體認識。結(jié)合與作品相關(guān)的時代背景作深入理解。二、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1.補充介紹:“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gòu)。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2.學生默讀“預習提示”,思考問題。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詩歌的發(fā)展,孔雀東南飛與詩經(jīng)、涉江有什么不同?(詩經(jīng)、涉江是抒情詩,孔雀東南飛是敘
44、事詩。)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見“預習提示”)作者怎樣來表達主題思想的?(通過塑造焦仲卿、劉蘭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從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個性化的人物對話。)敘事詩和抒情詩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抒情詩,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敘事詩借助于故事情節(jié)塑造的人物形象,來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思想。讓我們循著敘事詩這條表達主題的線索,來讀這一首長篇敘事詩。古詩也常常寓抒情于敘事。三、釋詞。學生在閱讀本詩時,對以下三類詞理解容易產(chǎn)生歧義。教師需要加以點撥、歸納,使學生能舉一反三。1.古今異義。學生完成“思考和練習”題四,教師點撥。明確:這類詞古義和今義大相徑庭。如果把古
45、義和今義混淆起來,就會產(chǎn)生歧義。2.一詞多義。學生借助工具書完成“思考和練習”題五。教師點撥、歸納。指導學生除“思考和練習”題五外,再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給予注音、釋義、歸類。這一類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讀音、詞義各不相同。我們可從分析語言環(huán)境入手,確定詞義和讀音。3.偏義復詞。兩個意義相關(guān)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單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舉例。四、理解全詩的故事情節(jié),進而掌握結(jié)構(gòu)。1.依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將全詩分成5部分,并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第1部分(12段)蘭芝自訴開端揭示矛盾第2部分(312段)遭遣盟誓發(fā)展推進矛盾第3部分(1322段
46、)被迫改嫁繼續(xù)發(fā)展繼續(xù)推進矛盾第4部分(2432段)雙雙殉情高潮矛盾進入頂峰第5部分(33段)鴛鴦和鳴結(jié)局解決矛盾標題能概括內(nèi)容即可,不必強求一律。2.在分析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全詩內(nèi)容。要求:抓住主要情節(jié)進行復述,避免拖沓。3.概括內(nèi)容,要求用最簡短的話來介紹情節(jié)。明確:詩歌前面的“序”是全詩內(nèi)容最概括、最簡潔的介紹。(教師結(jié)合“序”進行講解)五、以設疑、析疑、釋疑的方式,分析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漢樂府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1.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diào),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
47、的作用。2.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guān)系?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diào)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要求學生從詩中再找出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明確:第13段是第2內(nèi)容的重復,都是強調(diào)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yǎng),但轉(zhuǎn)換了敘述的角度,使_顯得錯落有致。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又用了一段鋪陳,意在表現(xiàn)蘭芝被逐離開焦家前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無雙”,又為下文太守的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第2段從時間上(13歲17歲)作了縱的鋪陳,第9段則從妝束、服飾
48、、姿態(tài)上作橫的鋪陳。無論那一種鋪陳,都對塑造人物形象、推進故事情節(jié)起了積極的作用。同學們初中時學過的樂府詩陌上桑,在描寫秦羅敷的美貌時,也是用了橫的鋪陳。3.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何關(guān)系?明確: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chǎn)生了誤會,出現(xiàn)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jié)曲折起伏,生動感人。小結(jié):賦、比、興是樂府詩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它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樂府詩時應予以重
49、視。六、布置作業(yè):1.分析“自”字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里的讀音和詞義。2.給家里人講述故事孔雀東南飛。第二教時教學重點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敘事詩表現(xiàn)主題的方法和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教學過程一、結(jié)合語境,理解“黃泉共為友”。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黃泉共為友”的含義。明確:在揭示了婆媳之間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確地表示要與蘭芝“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以此來向焦母求情。說明仲卿對愛情的珍惜和忠貞。2.聯(lián)系全文,理解“黃泉共為友”。明確:向焦母求情時,仲卿表示與蘭芝永不分離的決心:“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痹诮鼓傅膲毫ο隆扒踩ド髂?!”仲卿則表示了他堅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在焦母
50、的威壓下,仲卿仍未改變初衷,對幸福生活還存一線希望:“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痹谒蛣e蘭芝的途中,仲卿還是信誓旦旦:“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在得知蘭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線希望已絕,他毅然表示:“吾獨向黃泉!”蘭芝已死,活著又有什么意義?于是他“自掛東南枝?!庇纱丝梢?,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后來的一切活動,都發(fā)端于“黃泉共為友”??梢韵胍姰敵跽f這句話時,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愛情破滅,就以死相抗!3.結(jié)合作品的時代背景,進一步理解“黃泉共為友”。故事發(fā)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并發(fā)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
51、。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guī)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規(guī)戒律?!疤煜聼o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威壓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tài)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面對儒家所規(guī)定的封建家長制度、封建禮教,焦仲卿舉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幟,無疑是茫茫長夜中的一道閃電!小結(jié):對語境體察得越充分,對語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就越豐富。那么,我們對作品閱讀理解的水平就越高。二、分析人物形象。1.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塑造了哪兩個人物?(焦仲卿和劉蘭芝)從上文語言和語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樣一個人?(忠于愛情,對幸福生活熱烈追求
52、,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專制充滿叛逆精神)2.試分析劉蘭芝的形象。劉蘭芝是一個聰明、善良、愛勞動、重感情,忠于愛情的人。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和兇殘,她無所畏懼。她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3.現(xiàn)實主義要求刻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達到反映生活本質(zhì)的目的。我們從焦、劉身上可以看到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由學生討論,然后總結(jié)。)4.學生歸納這首詩的中心思想。(印證“預習提示”)三、討論我國古代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如果說詩經(jīng)中的民歌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中的源頭,屈原的涉江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那么,孔雀東南飛屬于哪一種?明確:本詩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ji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而中間敘
53、述焦、劉愛情悲劇,則多用現(xiàn)實主義描寫手法。統(tǒng)觀全文,作者使開頭、中間、傳統(tǒng)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組成一個完美的藝術(shù)整體。這是一篇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jié)合的杰作。四、試比較本單元學過的三篇課文。明確:五、概括學習敘事詩應注意的問題。敘事詩和抒情詩表達主題思想的方式不同,學習的方法也應有所區(qū)別。明確:1.利用注釋、工具書,掃除詩中文字障礙。2.注意語言和語境。3.理解形象所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4.體味古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六、布置作業(yè):1.分析焦母的劉兄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典型意義。2.分析個性化的語言特色,完成“思考和練習”題二。3.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兹笘|南飛教案6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樂府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高效離婚訴訟協(xié)議模板編制指南
- 兩人合伙購車法律合同范本2024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民工就業(yè)合同范本(勞動權(quán)益保障)
- 2025年度智能倉儲車間租賃管理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租賃市場推廣與廣告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初中學校紀律教育與安全防護協(xié)議書4篇
- 二零二五版樓層套房租賃合同書(含室內(nèi)空氣凈化服務)4篇
- 2025年度能源企業(yè)常年法律顧問聘請合同3篇
- 2025年度體育館場地標準租賃與賽事宣傳推廣合同
- 2025年環(huán)保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營合同4篇
- 2024年高考八省聯(lián)考地理適應性試卷附答案解析
- 足浴技師與店內(nèi)禁止黃賭毒協(xié)議書范文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要點解讀
- 2024-2030年中國光電干擾一體設備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
- 農(nóng)村自建房安全合同協(xié)議書
- 杜仲葉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 4S店售后服務6S管理新規(guī)制度
- 高性能建筑鋼材的研發(fā)與應用
- 無線廣播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
- 漢語言溝通發(fā)展量表(長表)-詞匯及手勢(8-16月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