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自動報警調試方案(1)_第1頁
火災自動報警調試方案(1)_第2頁
火災自動報警調試方案(1)_第3頁
火災自動報警調試方案(1)_第4頁
火災自動報警調試方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汾新醫(yī)院消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調試方案 臨汾新醫(yī)院安裝工程消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調試方案山西省工業(yè)設備安裝有限公司臨汾新醫(yī)院項目部2014年5月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審批頁文件名稱臨汾新醫(yī)院安裝工程消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調試方案批 準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審 核編 制施工單位全稱(章)建設單位全稱監(jiān)理單位全稱臨汾新醫(yī)院消防電系統(tǒng)調試方案一、 工程簡介本工程為臨汾市新醫(yī)院消防工程,位于臨汾市河西新區(qū),鼓樓西街西延線與濱河西路的交叉處。本工程分為主樓和副樓,主樓為;門診樓、醫(yī)技樓、住院樓。副樓為:行政科研樓、后勤生活樓、感染疾病樓、鍋爐房、高壓氧艙。本工程分為: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消防廣播通信系統(tǒng),火

2、災應急照明及安全疏散指示,防火卷簾控制系統(tǒng),防排煙(擋煙垂壁)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 氣溶膠滅火裝置,消防電梯迫降,消防水泵、屋頂水箱間工程,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移動式滅火裝置。二、 工程范圍、特點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本工程為一類綜合樓,火災自動報警保護等級為一級。本工程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1.1、系統(tǒng)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應急照明控制系統(tǒng)組成。1.2、消防控制室的報警控制設備由火災報警控制主機、聯(lián)動控制臺、CRT顯示器、打印機、應急廣播設備、消防直通對講電話設備、手動控制盤和電源設備等組成。1.3、消防控制室可接收各種設備的動作信號,顯示消防水

3、池、消防水箱水位,聯(lián)動控制所有與消防有關的設備。2、消防聯(lián)動控制消防控制室可手動也可通過控制模塊編程啟動,自動啟動消火栓泵、噴淋泵等設備,并接收其反饋信號。3、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3.1、配電室、綜合布線室、消防控制室等電氣用房及CT、鉬靶、數(shù)字腸胃等貴重設備,設壁掛式AS600型氣溶膠自動滅火系統(tǒng)。3.2、氣溶膠滅火系統(tǒng)防護區(qū)設滅火裝置具有自動手動兩種操作方式;自動控制狀態(tài)下,當氣體滅火控制器接收到防護區(qū)內兩個獨立報警信號時,控制器輸出24V直流電,使滅火劑儲瓶動作,七氟丙烷滅火劑經短管、噴嘴釋放到防護區(qū)內;防護區(qū)內聲光報警器、門燈響亮,避免人員誤入,同時控制器接收壓力訊號器反饋信號,控制器面

4、板噴放指示燈亮。手動控制狀態(tài)下,當防護區(qū)發(fā)生火警時,控制器只發(fā)出報警信號,不輸出動作信號,由值班人員確認火警,探險下防護區(qū)外的手動啟動按鈕,即可啟動該裝置,噴放七氟丙烷滅火劑。4、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住院樓、門診樓、醫(yī)技樓各配電室、樓層配電箱、配電柜均有火災監(jiān)控模塊、電流互感器,當電流過大負荷過大時反饋至住院樓消防控制室火災監(jiān)控主機,三、 調試機構組織組長: 李清林副組長:高毅華、李志軍成員:、王濤、楊萌、張亮亮、劉濤及各個施工隊隊長四、調試計劃安排(一)、編制說明1、根據工程總控計劃的安排,計劃竣工日期為2014年6月30日2、該工程的調試分為單機單系統(tǒng)調試及系統(tǒng)聯(lián)合調試兩個階段,由于工期緊張,故需

5、甲方提供房間樓層地址碼。(二)、系統(tǒng)調試計劃時間表門診樓上消防報警系統(tǒng)調試表序號設備名稱系統(tǒng)調試時間備注1消防報警設備成套模塊箱、輸入模塊5月23日5月30日單機2配合二消防報警設備成套氣體滅火控制盤5月23日1月30日3報警電話插坐6月1日6月8日4喇叭及其他報警產品6月1日6月8日5集中報警顯示器6月1日6月8日6專警通訊盤及其他控制盤6月1日6月8日7支線聯(lián)動控制盤6月1日6月8日8CGT圖像顯示6月1日6月8日9中文火災報警控制器(柜上式)6月1日6月8日10警鈴6月1日6月8日11智能煙感、溫感探測器6月1日6月8日12室內消防設備成套消防箱、消火栓、消防水帶、消防車防卷盤、磷酸胺鹽

6、干粉手提式滅火器6月8日6月15日13濕式報警閥6月8日6月15日14水流指示器6月8日6月15日15閉式直立噴頭6月8日6月15日16吊頂隱蔽式噴頭6月8日6月15日17樓梯排煙系統(tǒng)電動送風口6月8日6月15日18屋頂消防正壓送風機6月8日6月15日19電動排煙口6月8日6月15日20箱式離心風機6月8日6月15日21高溫消防離心風機6月8日6月15日22電動防火閥6月8日6月15日五、調試統(tǒng)籌總署1、調試計劃統(tǒng)籌調試小組以總控計劃為依據,編制調試進度計劃,報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進行匯總協(xié)調后下達給調試小組。進行調試時,由調試小組牽頭組織,各專業(yè)施工員及施工班組配合實施。2、人員統(tǒng)籌調

7、試小組負責本組內的人員調配,遇到困難或特殊情況,報項目經理進行人員調配。為了保證新安裝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能安全可靠的投入運行,使其性能達到設計技術要求,在系統(tǒng)施工安裝過程中和投入運行前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試驗工作。調整試驗的主要內容包括線路測試、火災報警設備的單體功能試驗、系統(tǒng)的接地測度和整個系統(tǒng)的開通調試。3、配合調試有關單位3.1、配電箱安裝單位3.2、消防風機安裝單位3.3、防火卷簾安裝單位3.4、電梯安裝單位3.5、擋煙垂壁安裝單位3.6、物業(yè)公司4、施工配合各施工班組應指定專人負責與調試小組的協(xié)調工作,建立有效的質量信息反饋渠道。各專業(yè)施工員也應積極配合調試小組的工作,并派出熟悉現(xiàn)場安

8、裝的施工班組協(xié)助調試。六、調試前的準備工作1、一般規(guī)定1.1、系統(tǒng)的調試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tǒng)施工結束后進行,按系統(tǒng)調試程序進行系統(tǒng)功能的自檢,系統(tǒng)調試完全正常后,應連續(xù)無障礙運行120h。1.2、系統(tǒng)調試前應具備布置平面圖、接線圖、安裝圖、系統(tǒng)圖、方框圖、系統(tǒng)竣工圖以及隨機技術文件。1.3、施工人員應向調試人員提供:竣工圖、設計變更及文字記錄、施工記錄(包括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檢驗記錄(包括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的測試記錄)、安裝竣工單等技術文件資料。1.4、設備使用說明書(包括電路圖及備用電源的充放電說明)。1.5、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擔任,所參加人員應認真閱讀施工技術資料,并

9、熟悉系統(tǒng)工作原理,了解火警調試設備的性能及技術指標。對有關數(shù)據的整定值、調整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標準必須心中有數(shù),方可進行調整試驗工作。1.6、制定調試開通程序、規(guī)程;明確調試技術負責人及參加調試工作人員的分工。2、工程檢查2.1、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及備品備件等。2.2、應按GB50116-1992的要求檢查系統(tǒng)的施工質量。對屬于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會同有關單位協(xié)商解決,并有文字記錄。3、線路測試3.1、一般性檢查首先從外部檢查。這項工作是用眼觀察各種配線情況,對照圖紙檢查配線關系,判斷按線是否正確。3.1.1檢查探測器、警鈴、手動報警按鈕、編址控制器、警報器、火警門燈的安

10、裝位置、型號是否與圖紙相符,探測器0.5m內是否有遮擋物;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3.1.2探測器的“+”線應為紅色,“”線應為藍色,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他顏色區(qū)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3.1.3各種報警設備按線是否正確,接線排列是否合理接線端子處的標牌編號是否齊全,導線壓接螺帽下是否墊有彈簧墊圈。3.1.4控制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手動報警按鈕的外接線應留有不小于10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其導

11、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3.1.5對接線板、元件、設備上的接線螺絲釘要逐一擰緊,這種工作有時常被忽視,這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由此而引發(fā)的接觸不良問題很多。例如,由于彈簧墊片沒有壓平,接觸不良,往往造成誤報警或不報警。3.1.6報警控制器地址指示燈標牌是否齊全;屏蔽線是否連接可靠;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2線路校驗線路校驗前,應將被校驗回路中的探測器、編碼母座、警報器、手動報警按鈕和報警控制器等的接線端子打開。查?;芈罚捎萌f用表或蜂鳴器等。用導通法查對傳輸線路敷設、接線是否符合圖紙要求。如果端子排是單層配線,所有導線及其連接處都比較明顯,也就是把兩根線一端短接,在另一端用萬用表測

12、試電阻,可以判斷出導線回路及中間連接情況。只要細致檢查,并與原理圖和施工圖核對,判斷正確的線路,立即恢復其接線。檢查完火災報警系統(tǒng)的線路后,再校對自動滅火聯(lián)動控制盤的二次線路。在有的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等回路中設置有終端電阻,要檢查是不按設計接有終端電阻,并測試阻值是否與設計相符。在檢查系統(tǒng)線路中發(fā)現(xiàn)的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故障排除。3.3絕緣電阻測試火災報警傳輸線路和聯(lián)動控制線路進行上述檢查后,應對其絕緣電阻進行測試。測試回路絕緣電阻,采用500V絕緣電阻表,分別對導線及導線、導線對地、導線對屏蔽層的絕緣電阻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應填寫在調試記錄上,其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20M。4、單機通

13、電檢查系統(tǒng)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區(qū)域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警報警器和消防設備控制器等逐一進行單機通電檢查試驗,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tǒng)開通調試。所謂單機調試就是將運到安裝工地的探測器、報警控制器等在安裝就位之前進行一些基本性能試驗。試驗工作需在干燥、無粉塵、無震動、無煙霧的常溫室內進行,試驗人員應全面熟悉火警設備的各項性能后,才能進行試驗。規(guī)范的火災探測器生產廠商都提供有探測器的現(xiàn)場調試和測試方法及工具。在測試時應仔細閱讀生產廠商的安裝使用說明書,并參照其方法進行測試。4.1測試儀器(以FJ-2700為例)GJ2706/001型火災探測器檢查裝置,主要用于FJ-2701(包括FJ-270

14、5、GTW-CDZ-2700/015、GTW-DZ-2700/06)和F732(包括GTY-GD-2700/001、GTW-DZ-262/062、FTW-CDZ-262/061)等多種型號火災探測器的檢查和維修測試,還可以輸出檢測、報警等信號,供調試報警控制器用。4.2主演技術指標環(huán)境工作溫度:1050。相對溫度:90%±3%(30±2)。輸入電壓:AC220*(1±15%)V。輸出電壓:DC24V。報警方式:當探測器有火災信號輸出時,裝置發(fā)出聲光報警(光報警為紅色,閃亮;聲報警為變調音響);音響切除不影響光報警。檢查功能:通過自檢開關,可產生模擬火警信號,以便檢

15、查探測器內部線路是否正確。4.3簡單原理裝置由穩(wěn)壓電源、聲光指示電路、音響電路和自檢電路等組成?;馂奶綔y器直接裝在裝置之上,當探測器有火警信號輸出,觸發(fā)相應電路,發(fā)出光報警。自檢電路主要為FJ2701型探測器設計,按下自檢開關,可人為產生模擬火警信號,以便檢查探測器工作是否正常。4.4使用方法將“F7322701”裝換開關撥至“F732位置”,電源開關撥至“開”位置,此時電源開關上方的24B指示燈(綠色)均亮,說明機器內電壓正常。然后將撥至“2701”位置故障音響(不變調),撳一下(消音)按鈕,應能切除音響;撳一下“復位”按鈕,故障燈及24V指示燈一下,說明本裝置工作基本正常。5、火災報警控制

16、器的調試應按現(xiàn)行GB4717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調試檢查:火災報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警功能;火災優(yōu)先功能;報警記憶功能;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對報警控制器的試驗仍可采用FJ2706/001型火災探測器+檢查裝置。該裝置可以通過操作開關,在背面端子上輸出模擬報警信號和檢查信號。將這些信號輸入報警控制器并進行下列測試:5.1火災報警聲光系統(tǒng)是否工作,若能正常工作,時鐘是否記錄報警時間;地址信號燈或地址是否顯示。5.2報警后,有關聯(lián)動繼電器是否動作;各項輸出報警信號是否正常。5.3當檢查信號輸入后,自

17、檢信號、地址指示燈是否閃亮。5.4測量電源電壓(直流24、12V);撥動自檢開關,測量自檢回路的輸出電壓,報警線上的電壓信號,與報警控制器的有關技術數(shù)據核對。5.5將區(qū)域報警控制器的有關信號輸至集中報警控制器,測量集中報警控制器的各種功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5.6對手動報警按鈕、警鈴等回路進行信號測試。七、火災探測器的調試1、本工程使用的北大青鳥環(huán)宇消防有限公司的3100、4100、3110、4110系列的感煙、感溫探測器產品具有磁鐵測試功能與靈敏度測試功能,可用磁鐵模擬在發(fā)生火災時煙霧或溫度使探測器做出報警反應,同時可以用廠家提供的測試模塊現(xiàn)場測試探測器的靈敏度。2、北大青鳥環(huán)宇消防有限公司的

18、光電感應探測器還配有專用的測試卡對探測器的報警功能進行測試。3、北大青鳥環(huán)宇消防有限公司的VDC1382A線型光束型感煙探測配偶有測試濾光片和RTS451遠程測試盒,用以探測器的調試和測試。其發(fā)射、接收器上還分別設有一排校準LED,以方便安裝時的對準調試。對感煙探測器還可以用直接加煙的方法來測試其報警功能。有些生產廠商提供有專用的加煙工具。對感煙探測器可用電吹風機按說明書對探測器的敏感元件進行加熱以測試其感溫報警功能。探測器測試結束后應恢復系統(tǒng)的報警控制功能,并通知有關管理部門系統(tǒng)恢復正常運行。八、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調試1、手動報警按鈕的測試是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一起進行的,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

19、統(tǒng)施工結束后進行。2、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擔任。3、測試前應通知有關管理部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將進行測試,因而系統(tǒng)將暫時停止工作。4、手動報警按鈕測試前應撤除系統(tǒng)的報警聯(lián)動控制邏輯關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報警及其它工作。5、針對不同的手動報警按鈕,應采用專門的檢查儀器對手動報警按鈕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6、規(guī)范的手動報警按鈕生產廠商都提供有手動報警按鈕的現(xiàn)場調試和測試方法及工具。在測試時應仔細閱讀生產廠商的安裝使用說明書,并參照其方法進行調試。安裝調試過程如下:6.1在選定的安裝盒里完成現(xiàn)場接線,注意保持所提供的屏蔽的連續(xù)性。6.2卸下手報按鈕底座,先安裝底座于墻面。6.

20、3按照指定的工程圖紙設置手動按鈕的地址,用設備編碼器把手報編碼和圖紙地址所對稱,6.4按如下方式將手動按鈕模塊的兩根導線連接到安裝盒端子:通信回路正線“+”:2(+);通信回路負線“”:1()。6.5將手動按鈕固定在安裝盒里,留意所有電纜都固定,并有足夠的空隙。在手動按鈕前部放好玻璃,并用前部安裝螺釘封蓋。6.6測試手動按鈕時,將提供的測試匙插入手動按鈕右下側的槽中。玻璃會微傾斜并模仿手動按鈕操作。此時,控制器上應顯示該手鈕報火警,手鈕指示燈應恒亮以表示手鈕功能正常。復位手動按鈕時,取下測試匙,在控制器上使系統(tǒng)復位。注意一旦調試/測試結束,請勿將測試匙遺留在手動按鈕上。6.7手鈕如要并聯(lián)不帶編

21、址的手鈕時,要使用端子3()、4(+)。注意最后一個并聯(lián)型手鈕要按47K終端電阻(出廠時自帶),否則該手鈕會報故障。當并聯(lián)手鈕不止一個時,中間的手鈕應取掉47K電阻,否則斷線不報故障。6.8手動報警按鈕測試結束后應恢復系統(tǒng)的報警控制功能,并通知有關管理部門系統(tǒng)恢復正常運行。九、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的調試1、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設備應有下列控制及顯示功能:1.1控制消防設備的起、停,并應顯示其工作狀態(tài)。1.2消防水泵、防排排煙風機的起、停,除自動控制外,還應能手動直接控制。1.3顯示火災報警、故障部位。1.4顯示保護對象的重點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設備所在位置的平面圖或模擬圖等。1.5顯示系統(tǒng)供電電源的工

22、作狀態(tài)。1.6消防控制室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與應急廣播的控制裝置。1.7消防控制室的消防通信設備。1.8消防控制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并接通警報裝置及火災應急照明燈和標志燈。1.9消防控制室在確認火災后應對控制電梯全部停于首層,并接受其反饋信號。2、消防控制設備對室內消防系統(tǒng)應有下列控制、顯示功能:2.1控制消防水泵的起、停。2.2顯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狀態(tài)。2.3顯示啟動按鈕的位置。3、消防控制設備對自動噴水和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應有下列控制、顯示功能:3.1控制系統(tǒng)的起、停。3.2顯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狀態(tài)。3.3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安全信號閥的工作狀態(tài)。4、消防控制

23、設備對管網氣體滅火系統(tǒng)應有下列控制、顯示功能:4.1顯示系統(tǒng)的手動、自動工作狀態(tài)。4.2在報警、噴射各階段,控制室應有相應的聲、光報警信號,并能手動切除聲響信號。4.3在延時階段,應能自動關閉防火門、窗,停止通風空調系統(tǒng),關閉有關部位防火閥。4.4顯示氣體滅火系統(tǒng)防護區(qū)的報警、噴放及防火門(簾)、通風空調等設備的狀態(tài)。5、消防控制設備對泡沫滅火系統(tǒng)應有下列控制、顯示功能:5.1控制泡沫泵及消防水泵的起、停。5.2顯示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6、消防控制設備對干粉滅火系統(tǒng)應有下列控制、顯示功能:6.1控制系統(tǒng)的起、停。6.2顯示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7、消防控制設備對常開防火控制應符合下列要求:7.1門任一側

24、的火災探測器報警后,防火門應自動關閉。7.2防火門關閉信號應送到消防控制室。8、消防控制設備對防火卷簾的控制應符合下列要求:8.1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兩側應設置火災探測器組及其報警裝置,且兩側應設置手動控制按鈕。8.2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應按下列程序自動控制下降: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距地(樓)面1.8m;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8.3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火災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到底。8.4感煙、感溫火災探測的報警信號及防火卷簾的關閉信號應送至消防控制室。9、火災報警后,消防控制設備對防煙、排煙設施應有下列控制、顯示功能:9.1停止有關部位的空調送風,關閉電動防火閥,并接受其

25、反饋信號。9.2起動有關部位的防煙、排煙風機、排煙閥等,并接受其反饋信號。9.3控制擋煙垂壁等防煙設施。10、火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統(tǒng)聯(lián)動調試應滿足以下要求:10.1本區(qū)域非持續(xù)式的自帶電源型應急燈系統(tǒng),必須聯(lián)動自動切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10.2本區(qū)域裝有非持續(xù)及可控方式的集中應急照明系統(tǒng),必須可以監(jiān)控系統(tǒng)指令或從正常照明系統(tǒng)間接給出指令使其進入強迫點燈狀態(tài)。10.3至少可按消防工作場所及其疏散區(qū)域、避難層、航空疏散區(qū)域及通用疏散區(qū)域4個類別直接劃分各區(qū)域子系統(tǒng)單獨進行應急聯(lián)動狀態(tài)調試,使各區(qū)域子系統(tǒng)進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10.4任何區(qū)域系統(tǒng)進入應急放電完畢,不得自動彈回供電電源工作狀態(tài)。11、消防控

26、制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控制電梯全部停于首層,并接受其反饋信號。十、消防電話的調試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通信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控制室與值班室、配電室、消防水泵房、通風空調機房、電梯機房等處,應設置固定的對講電話。2、由消防控制室內應設置向當?shù)毓蚕啦块T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十一、消防應急廣播的調試消防控制室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與應急廣播的控制裝置,其控制程序應符合下列要求:1、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樓房發(fā)生火災,應先接通著火層及其要相鄰的上下層。2、首層發(fā)生火災,應先接通本層、二層及地下各層。3、地下室發(fā)生火災、應先接通地下各層及首層。4、含多個防火分區(qū)的單層建筑應先接通著火的防火分區(qū)及其相鄰的防火

27、分區(qū)。十二、系統(tǒng)備用電源及應急電源的調試1、應按設計文件和設計說明,分別用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各種控制功能和聯(lián)動功能。2、檢查控制器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GB47171993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給備用電源連續(xù)充放電三次,主要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切換。3、系統(tǒng)功能正常后,應使用專用的檢查儀對探測器進行逐個試驗即可完成單機調試,動作無誤后,方可投入運行。4、按系統(tǒng)調試程序進行系統(tǒng)功能的自檢。連續(xù)無故障運行120h后,寫出開通調試報告。5、分別在主電工作和應急工作狀態(tài)下,觀察集中應急電源的主電電壓、電池電壓、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主電顯示、充電顯示

28、燈是否與生產企業(yè)提供的說明書相符。6、操作手動應急轉換控制機構,集中應急電源應能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各消防應急燈具應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7、斷開主電電源,集中應急電源應能自動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其供電的各消防應急燈具應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8、使集中應急電源供電的所有消防應急燈具均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集中應急電源應能正常工作。9、使任意一供電回路短路,其他回路應正常工作。十三、消防控制中心圖型顯示裝置的調試對消防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tǒng)聯(lián)動和綜合管理系統(tǒng)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調試,調試結果符合設計要求為合格。十四、消防驗收的所需資料1、建筑工程驗收申報表。2、申請人和聯(lián)系人或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包括公民

29、個人身份證復印件,法人、其他組織的營業(yè)執(zhí)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申請人授權聯(lián)系人或者代理人的“授權委托書”。3、消防部門對該工程的審核意見書。4、工程竣工圖紙及設計變更資料等。5、建筑自動消防設施安裝質量檢驗報告(限于設有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的工程)及技術檔案,提供消防工程施工單痊的施工資質復印件。6、有關電氣設施、防火涂料等需要進行消防安全檢測的檢驗報告。7、建筑消防設施(消防產品)、防火材料等產品合格的證明,包括產品合格證、認證證書、檢測報告。8、工程建設領域選用消防產品質理委托書檢驗報告(簡稱產品抽樣檢驗報告)。9、裝飾材料燃燒性能的證明。10、其他需提供的材料(如下):10.1消防工程

30、開工報告;10.2消防工程竣工報告;10.3消防設備安裝表;10.4施工簡要說明;10.5消防設備開箱記錄;10.6隱蔽工程中間驗收記錄;10.7參加自檢人員名單;10.8大事記錄;10.9絕緣電阻測試記錄;10.10電氣接地電阻測試記錄;10.11電纜敷設施工檢查記錄;10.12電氣配管施工隱蔽記錄;10.13消防電氣柜(盤)安裝檢查記錄;10.14火災探測器功能試驗記錄;10.15火災報警控制器功能試驗記錄;10.16消防聯(lián)動控制設備功能試驗記錄;10.17火災事故廣播設備功能試驗記錄;10.18消防通訊設備功能試驗記錄;10.19消防主備電源自動切換功能試驗記錄;10.20消防電梯控制功

31、能試驗記錄;10.21消防管道安裝檢查記錄;10.22管道隱蔽工程檢查記錄;10.23消防管道系統(tǒng)試壓記錄;10.24消防管道吹洗吹掃記錄;10.25安全閥調試記錄;10.26減壓孔板安裝檢查記錄;10.27減壓閥調試記錄;10.28閥門及水泵接合器試驗記錄;10.29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功能試驗記錄;10.30消火栓系統(tǒng)功能試驗記錄;10.31水噴霧自動滅火系統(tǒng)功能試驗記錄;10.32氣體滅火系統(tǒng)施工記錄(滅火劑貯存容器)10.33選擇閥等組合分配系統(tǒng)集流管試驗記錄;10.34滅火劑輸送管道試驗記錄;10.35氣體滅火系統(tǒng)調試報告;10.36氣體滅火系統(tǒng)功能試驗記錄;10.37通風空調防排煙設備

32、聯(lián)動控制功能試驗記錄;10.38防火卷簾聯(lián)動控制功能試驗記錄十五、資料、圖紙的收集和整理各類技術資料應安裝工程施工同步進行。在起家行安裝工程隱蔽驗收時,應有各類隱蔽資料,并在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簽名確認,作為技術資料保存好。安裝工程各分項的自互檢記錄,在安裝各分項完成后,根據評定表上的內容進行質量評定,并把評定結果填入表內,并請參與評定的班組長簽好字,作為安裝工程評定等級的依據。安裝工程所需的各類材料、設備等,必須具有合格證件或質量證明,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或設備必須有相應的證件(如消防產品必需有備案登記證),認真收集并粘貼好。各分階段項工程的設計變更、技術洽商單等,蓋章和簽字齊全,方可作為技術資料保

33、存。十六、環(huán)境保護的措施實行環(huán)保目標責任制,把環(huán)保指標,以責任的形式分到個人,列入責任崗位責任制,建立一支環(huán)保監(jiān)控體系,項目經理是環(huán)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對施工現(xiàn)場廢水、噪聲、廢氣監(jiān)測和監(jiān)控工作。1、 嚴格控制人為噪聲進入施工現(xiàn)場不行高聲喊叫,無故甩打模板,亂吹哨,使用對講機進行遠距通話,車輛進和禁止鳴喇叭,最大項目度減少噪聲擾民。2、 嚴格控制作業(yè)時間,一般晚上10 點到次晨早上6點之間停止強噪聲作業(yè),確定特殊情況必須晝夜施工時,盡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3、 從噪聲源上降低噪音3.1盡量選用低噪音設備和工藝代替高噪聲設備和加工工藝,如低噪音的電鋸、低噪音的沖擊鉆。3.2盡可能在聲源處安裝消聲

34、器消聲。3.3電氣安裝工程的噪音主要來自于材料加工與開孔槽作業(yè),因而盡可能材料在場地外加工,非特殊情況不得施工現(xiàn)場加工材料。3.3.1從傳播途徑上盡量控制噪聲,采用吸聲,隔聲、隔振和阻尼等聲學處理的方法來降低噪聲。4、 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要及時清理,做到工完場清。5、現(xiàn)場不得隨意倒污水、污物。十七、調試人員安全保證措施 1、安全責任制度 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罢l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施工現(xiàn)場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制定和全面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由項目管理層、質安技術組及相關職能部門、項目施工部質安員、施工班組兼職安全員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公司的巡檢隊按計劃抽驗項目經理部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管理。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為副組長,項目各專業(yè)主管工程師(施工員)及質安員組成的現(xiàn)場安全文明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負責現(xiàn)場施工安全、文明生產的管理及綜合治理工作的監(jiān)督和協(xié)調工作。2、安全生產巡檢制度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生產實行崗位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層層把關。安全檢查監(jiān)督分為日常和定期檢查監(jiān)督。項目部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安全領導小組定期組織現(xiàn)場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大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