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兒科學復習整理_第1頁
中醫(yī)兒科學復習整理_第2頁
中醫(yī)兒科學復習整理_第3頁
中醫(yī)兒科學復習整理_第4頁
中醫(yī)兒科學復習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兒科學重點總論 起源:春秋戰(zhàn)國至兩漢時期已有小兒醫(yī)。 第一部兒科著作:唐代顱囟經(jīng)。提出“純陽”理論。純陽:指小兒在生長的過程中,表現(xiàn)為生機旺盛,蓬勃發(fā)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并非說小兒有陽無陰或陽亢陰虧之體。 ??疲核未?。 錢乙兒科之圣小兒藥證直訣1.概括小兒生理病理特點“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2.首創(chuàng)兒科辨證體系,提出“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的辨證綱領. 兒科四大證:痧、痘、驚、疳。 論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專著北宋 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 南宋名醫(yī)- 陳文中著 <小兒痘疹方論> <小兒病源方論> <

2、;幼幼集成> 陳復正-清代: 指紋診法 萬全: 著作: <片玉心書> <幼科發(fā)揮> <育嬰家秘> 提出 “兩有余,三不足”的觀點. 小兒藥證直訣提出- 五部配五臟: 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為腎 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 萬全的“兩有余,三不足”的觀點: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1. 肝常有余:有兩個含義: 其一是小兒時期肝主疏泄,具有疏泄升發(fā)全身氣機的功能,且其升發(fā)疏泄的功能與日俱增,并非肝陽亢盛. 其二,是由于小兒臟腑經(jīng)絡柔弱,氣血未充,故感邪之后易化熱引動肝風而致驚搐等.2. 脾常不足: 脾為后天之本,主運

3、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長發(fā)育迅速,對精微需求較多,但小兒又脾胃薄弱,飲食稍增,則易引起運化功能失常,故謂“脾常不足”.3. 心常有余:有兩個含義: 其一是指小兒發(fā)育迅速,心氣旺盛有余,呈生機蓬勃之象, “心屬火,旺于夏,所謂壯火之氣也”.并非指心火亢盛. 其二是指小兒臟腑柔弱,感邪后易化火擾亂心神,出現(xiàn)心火上炎之證.4. 肺常不足: 肺與脾胃子母關系,肺之氣有賴于脾化精微以滋養(yǎng),脾胃旺則肺胃自固, “脾常不足”,故氣亦弱,故稱“肺常不足”.5. 腎常虛: 腎為先天之本,腎中之元陰元陽為生命之根,其余四臟之陰陽均有賴于腎陰之滋潤及腎陽之溫陽,但小兒腎氣未盛,氣血未充,腎氣當隨著年齡的

4、增長而逐漸充盛,這就是“腎常虛”之意.試述 “純陰”與 “稚陰稚陽一. 純陽與稚陰稚陽學說是古代醫(yī)家用來說明小兒生理特點的理論.1. 稚陰稚陽: 指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分析其含義: 臟腑- 指五臟六腑; 嬌 - 指嬌氣,不耐外邪侵襲;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體結構,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氣 - 指生理功能活動,如肺氣,腎氣,脾氣等; 充 - 指充實之意 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解兒難>: “稚陽未充,稚陰未長也”陰 - 指體內之精,血,津液等物質陽 - 指人體各生理功能活動稚陰 - 指上述精血津液等

5、有形之物皆為充實,不完善.稚陽 - 指人體各生理功能活動均為幼稚不足和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從以上臟腑嬌嫩的內容分析,機體五臟六腑的形與氣皆為不足,但又以肺,脾,腎三臟更為明顯.二.純陽: 指小兒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純陽之體”:最早是用來說明宇宙間的氣候變化,是指四季氣候之時令之首.<顱囟經(jīng).脈法>:“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將小兒這種蓬勃生機,迅速發(fā)育的生理特點概括為“純陽”.純是指小兒先天所稟賦的元陰元陽未曾耗散, 陽指小兒生命活力,猶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篷勃,發(fā)育迅速一.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分析其含義:

6、臟腑- 指五臟六腑; 嬌 - 指嬌氣,不耐外邪侵襲;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體結構,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氣 - 指生理功能活動,如肺氣,腎氣,脾氣等; 充 - 指充實之意 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解兒難>: “稚陽未充,稚陰未長也”陰 - 指體內之精,血,津液等物質陽 - 指人體各生理功能活動稚陰 - 指上述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皆為充實,不完善.稚陽 - 指人體各生理功能活動均為幼稚不足和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從以上臟腑嬌嫩的內容分析,機體五臟六腑的形與氣皆為不足,但又以肺,脾,腎三臟更為明顯.二. 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1.分析: 指小兒時期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

7、無論是機體的形態(tài)結構,還是各種生理功能活動,都是處在迅速的,不斷的向著成熟,完善方面發(fā)展.而且是年齡越小,發(fā)育的速度越快,而且是遵循著一定規(guī)律. 病理特點: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一. 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1.分析: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為稚陰稚陽之體. 機體功能均較脆弱,對病邪抵抗力差,且小兒冷暖不知自調,飲食不懂自節(jié),對自然界適應能力差,一旦調護失宜,則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故表現(xiàn)出較成人易于發(fā)病. 且年齡越小,發(fā)病率越高的特點.發(fā)病容易,表現(xiàn)出五臟的損傷,但以肺,脾,腎三臟病證為多見.1.肺傷: 肺主氣而司呼吸.外邪侵襲,首先犯肺,故臨床多見肺系疾病.如感冒

8、,咳嗽,肺炎喘嗽等.2.脾傷: 脾常不足,易為食滯而生厭食,泄瀉,甚至引發(fā)疳證.3.腎傷: 腎常虛,指腎氣需隨日漸盛.但感邪則可使腎氣先天稟賦不足.4.肝傷: 肝常有余,肝受邪犯,則其升發(fā)疏泄受阻,邪郁肝經(jīng),則易化熱化火,擾動肝風,引發(fā)驚搐.5.心傷: 心有余,一指小兒心氣旺盛,生機蓬勃之意,二是指小兒心經(jīng)受邪,易化熱化火,擾亂神明.二. 傳變迅速: 表現(xiàn)為 “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易寒易熱 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由于“稚陰未長”,故易出現(xiàn)陰傷楊康,表現(xiàn)熱的證候. 又由于 “稚陽未充”,機體脆弱,感邪嚴重則容易出現(xiàn)陽虛甩脫的一面,而表現(xiàn)出陰寒之證.小兒臟腑嬌嫩,五臟六腑形與氣皆不足,而肺脾腎三臟不足

9、更突出。肺脾腎三臟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小兒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對肺脾腎功能需求大。傳變迅速小兒在疾病過程中容易發(fā)生轉化,變化多端,其主要表現(xiàn)為 “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清代醫(yī)家吳鞠通將小兒勝利特點概括為“稚陽未充,稚陰未長” 病因特點: 外感因素(六淫加疫癘之氣), 乳食因素, 先天因素, 情志因素, 意外因素, 其他因素(藥物造成) 小兒年齡分期(7個)(熟悉)1. 胎兒期從受孕到分娩共40周胎齡滿28周到出生后7足天,為圍生期。保健重點:護胎、養(yǎng)胎、胎教。2. 新生兒期自出生后臍帶結扎起到生后滿28天保健重點:保暖、喂養(yǎng)、消毒隔離、清潔衛(wèi)生等。出生后46h 可喂奶 3. 嬰兒期從生后28天

10、到滿1周歲。這是小兒出生后生長發(fā)育最迅速的時期(第一次高峰)。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保健重點:提倡母乳喂養(yǎng),指導合理營養(yǎng),及時添加輔食,預防疳證、佝僂病的發(fā)生;按時接受計劃免疫接種注意護理和教養(yǎng)。 4. 幼兒期1周歲后到3周歲 保健重點:防止意外創(chuàng)傷和中毒、營養(yǎng)不良、消化紊亂及傳染病。5. 學齡前期3周歲后到7周歲。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時期。保健重點:易發(fā)生各種意外 ,如溺水、燙傷、錯服藥物。6. 學齡期從7歲后到青春期來臨(一般為女12歲,男13歲)體格生長穩(wěn)步增長,除生殖系統(tǒng)以外的其他器官發(fā)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保健重點:注意因勢利導,保護視力,預防齲齒,充足的營養(yǎng)。7. 青春期:

11、從第二性征出現(xiàn)到生殖功能基本發(fā)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長的時期稱為青春期。女孩:1112歲到1718歲;男孩:1314歲到1820歲。生長發(fā)育速度明顯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別差異常顯著。生理特點:腎氣盛,天癸至,陰陽和。保健重點:足夠的營養(yǎng)、體格鍛煉、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導。 體格發(fā)育各項衡量指標及其計算1. 體重 出生體重 - 3kg 16個月體重(kg)= 3+月齡×0.7712個月體重(kg)= 7+0.5×(月齡6)1歲以上體重(kg)= 8+年齡×2 過重:肥胖癥;過輕(15):營養(yǎng)不良2. 身高反映骨骼發(fā)育的重要指標之一。出生時身長 50cm;生后第一年7

12、5cm;生后第二年85cm;212歲身高(長)的估算公式: 身高(長)(cm)= 70 + 7×年齡過矮(30):侏儒癥、克汀病、營養(yǎng)不良3. 囟門 前囟早閉:腦發(fā)育不良、小頭畸形、某些遺傳性疾病等。前囟大、閉合晚:佝僂病、先天性甲低、腦積水等。前囟飽滿:腦積水、腦炎、腦膜炎、腦腫瘤等。 前囟凹陷:失水4. 頭圍與腦發(fā)育有關 頭圍過小,常提示腦發(fā)育不良; 頭圍過大,常提示解顱。5. 胸圍與肺和胸廓發(fā)育有關 胸圍過小,常見于佝僂病、營養(yǎng)不良6. 呼吸年齡越小,呼吸越快。 脈搏年齡越小,脈搏越快。 7. 血壓年齡越小,血壓越低。 收縮壓 = 年齡×2+80mmhg 舒張壓 =

13、收縮壓×2/3 8. 小兒動作語言發(fā)育歌 二月抬頭三四笑,五六認人咿呀叫;七坐八爬九扶欄,十站歲走學講話。 添加輔食原則 :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天氣炎熱時和嬰兒患病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 在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逐步添加。 兒科望診分為:總體望診 : 望神色, 望形態(tài) 分部望診 : 審苗竅, 辯斑疹, 察二便, 看指紋.一. 望神色: 五色主病 (五色: 紅,青,黃,白,黑)面呈白色: 主寒證,虛證,吐瀉,疳證面呈紅色: 主熱 (實熱或虛熱)面呈黃色: 主濕,脾虛證(疳證,積滯,蟲證)面呈青色: 寒證,痛證,瘀證,驚癇面呈黑色: 寒證,痛證,驚癇,或內有水

14、濕停飲二. 望形態(tài):1. 小兒臥姿: 喜俯臥-乳食內積 喜蜷臥-多為腹痛 仰臥少動,二目無神-久病重病 蜷臥不安,捧腹哭叫-腹痛2. 端坐喘促,痰鳴哮吼-哮喘三. 審苗竅1. 查舌 舌體: 胖嫩邊有齒痕脾腎陽虛/水飲痰濕; 腫大青紫氣血瘀滯;胖有裂紋氣血兩虛; 強硬熱盛傷津; 木舌:舌腫麻木,轉動不靈重舌:舌下紅腫突起弄舌:舌體不能伸出唇外,來回拌動,掉轉不靈連舌:舌體不能伸出唇外,轉動伸縮不靈,語音不清吐舌:舌吐唇外,緩緩收回舔舌: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色紅,或有脫屑、作癢2.查目 3.查鼻 4.查口 5.查二陰頭方發(fā)少,囟門遲閉佝僂病 頭大,前囟寬大,頭縫開解解顱 皮膚干燥,前囟目眶凹陷脫

15、水 肌膚松弛,皮色萎黃脾氣虛弱 發(fā)枯易落氣血虛虧 指甲菲薄,蒼白質脆營血虛虧 指甲色紫或呈杵狀心陽不足,氣血瘀滯 仰面伸足,揭衣踏被熱證 踡臥縮足,喜復衣被寒證 喜伏臥乳食內積;喜側臥胸脅疼痛 仰臥少動,二目無神久病重病 踡臥不安,捧腹哭叫腹痛端坐喘促,痰鳴哮吼哮喘 咳嗽鼻煽,呼吸急促肺炎喘嗽耳背絡脈隱現(xiàn),高熱眼淚汪汪:麻疹先兆 耳垂下漫腫硬結疼痛:痄腮四.查指紋:1. 虎口直到食指內側的橈側淺靜脈,自虎口向指端,第一節(jié)為風關,第二節(jié)為氣關,末端為命關。2. 適用于3歲以內小兒。 3. 診察方法:從小兒食指的命關推向風關。輕輕推幾次,使指紋顯露4. 正常指紋:淡紫隱隱而不顯于風關之上。5. 辯

16、證綱要: “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 脈診:1. 方法: 一指定三關: 醫(yī)者用食指或木質同時按壓寸關尺散步,取輕中重不同智力體會脈象變化,時間不少于1分鐘.小兒脈象: 浮, 沉, 遲, 數(shù), 有力, 無力,等六種. 兒科治療用藥的特點: 1.治療藥及時,正確 2.藥物選擇需謹慎 3.處方精準,藥量適度 4.重視給藥途徑和藥物劑型的選擇5.湯劑的煎服方法 (新生兒1/6,嬰兒1/3,幼兒及兒童1/2-2/3,學齡兒童接近成人用量; 新生兒30-50ml, 嬰兒60-100ml, 幼兒及兒童 150-200ml, 學齡兒童200-300ml.分3-5次服,不要強行灌服) 6

17、.合理運用藥物的內服與外治. 胎黃是以嬰兒出生后,皮膚、面目、尿液皆黃為特征的一種病證。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出現(xiàn)時間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出生后24小時出現(xiàn)黃疸程度足月兒 < 12.9mg/dl早產(chǎn)兒 < 15mg/dl足月兒 > 12.9mg/dl早產(chǎn)兒 > 15mg/dl膽紅素上升速度慢快 > 5mg/dl 天血清總膽紅素< 221umol/l> 221umol/l持續(xù)時間短 , 7-10天長, 大于2-4周 或 進行性加重證型治法方藥濕熱郁蒸清熱利濕退黃茵陳蒿湯寒濕阻滯溫中化濕退黃茵陳理中湯瘀積發(fā)黃化瘀消積退黃血府逐瘀湯一. 肺系病癥一.感冒: 是指

18、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外感疾病,以發(fā)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為主要臨床特征. 兒科感冒特點:因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神氣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現(xiàn)夾痰、夾滯、夾驚的兼證。 病因病機: 感受風邪主證 證型治法方藥風寒感冒證辛溫解表荊防敗毒飲風熱感冒證辛涼解表銀翹散暑邪感冒證祛暑解表新加香薷飲時行感冒證清熱解毒,透邪出表銀翹散 合 普濟消毒飲兼證 證型治法方藥夾痰風寒感冒夾痰杏蘇散風熱感冒夾痰加用 桑白皮, 前胡, 天竺黃.夾滯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不調,舌苔厚膩消食導滯保和丸加減 神曲、焦山楂、麥芽、萊菔子等夾驚清熱解表小兒回春丹 酌加蟬蛻,鉤藤,僵蠶二.乳娥: 是指咽部喉核(腭扁桃體)腫大或伴

19、紅腫疼痛甚至潰爛為主證的肺系疾病.西醫(yī)學的扁桃體炎. 診斷要點: 1.咽喉腫痛, 或咽癢不適為主證,多伴發(fā)熱 2.咽部檢查可見扁桃體腫大,充血呈鮮紅色或暗紅色,重者潰爛化膿 3.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者,提示細菌感染.證型治法方藥風熱搏結疏風清熱,解毒利咽銀翹馬勃散熱毒熾盛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牛蒡甘桔湯肺胃陰虛養(yǎng)陰清肺,利咽散結養(yǎng)陰清肺湯三.咳嗽: 是小兒常見的肺系病癥, 以咳嗽為主證.咳以聲言,嗽以痰名.有聲有痰謂之咳嗽.四.肺炎喘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肺系疾病 之一,以發(fā)熱,咳嗽,痰壅,氣急,鼻煽為主要癥狀,重者張口抬肩,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口唇青紫。 典型癥狀:熱、咳、痰、喘

20、發(fā)病特點:1.年齡:嬰幼兒 2.季節(jié):冬春 3.緩急:發(fā)病較急,有的來勢兇猛,迅速出現(xiàn)心陽虛衰,內陷厥陰的變證。 4.預后:年長兒患肺炎并發(fā)癥較少,預后好,嬰幼兒重癥肺炎則病死率較高。 病機特點:外因責之于感受風邪,內因責之于肺臟嬌嫩.病變主要在肺,累及脾,心肝. 病理機制: 肺氣郁閉之演變. 痰濕為主要病理產(chǎn)物,也是致病因素. 血瘀在本病重癥演變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 診斷要點: 1.起病較急,有發(fā)熱,咳嗽,氣急,鼻煽,痰鳴等證,或有發(fā)紺2. 病情嚴重時,常見喘促不安,煩躁不寧,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發(fā)紺,或高熱不退3. 新生兒患肺炎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為主,而無上述典型癥狀.4. 肺部聽

21、診可聞及固定的中細濕羅音5. x線檢查可見小片狀,斑片狀陰影,或見不均勻的大片陰影.6.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 細菌引起則白細胞總數(shù)升高,病菌引起則多不變 .病原學檢查:細菌培養(yǎng),病毒分離,病原特異性抗原或抗體檢測. 有助于診斷變證: 1.肢冷,脈伏或數(shù)急無序心陽虛衰 2.高熱不退,神昏驚厥邪陷心肝常證 證型治法方藥風寒閉肺證辛溫宣肺,化痰降逆三拗湯 合 蔥豉湯 風熱閉肺證辛涼宣肺,降逆化痰銀翹散 合 麻杏石甘湯痰熱郁肺證清熱滌痰,宣肺降逆五虎湯 合 葶藶大棗瀉肺湯毒熱閉肺證清熱解毒,瀉肺開閉黃連解毒湯 合 三拗湯陰虛肺熱證養(yǎng)陰清熱,潤肺化痰沙參麥冬湯肺脾氣虛證健脾益氣,化痰止咳人參五

22、味子湯變證 證型治法方藥心陽虛衰證益氣溫陽,救逆固脫參附龍牡救逆湯邪陷厥陰證平肝息風,清心開竅羚羊鉤藤飲 合 牛黃清心丸五.哮喘: 是指一種以反復發(fā)作,喘促氣急,喉間痰喉哮鳴,呼氣延長,嚴重者不能平臥,呼吸困難,張口抬肩,搖身擷肚,口唇青紫為主要特征的肺系疾病.哮: 是指呼吸時喉間的哮鳴之聲,由痰吼而成. 喘: 是指呼吸急促,張口抬肩,不能平臥. 病因病機: 內因責之于肺脾腎三臟功能不足,導致痰飲留伏;外因責之于感受外邪,接觸異物、異味,及嗜食咸酸、魚腥發(fā)物等。哮喘之疾,不管新病、久病,必有伏痰留飲之患,此伏痰留飲可視為哮喘之“夙根”,為發(fā)病的物質基礎。 病位:主要在肺,與脾腎有關 治療原則:

23、發(fā)作期攻邪以治其標,治肺為主;緩解期扶正以治其本,治以補肺固表,扶脾益腎,調其臟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煞稣钚?,標本兼顧。 診斷要點(1)多有濕疹史,過敏史,家族哮喘史。發(fā)作多與某些誘發(fā)因素有關,如感受外邪,接觸致敏原等.(2)氣喘哮鳴反復發(fā)作.常突然發(fā)作,發(fā)作之前多有噴嚏,咳嗽等先兆. 發(fā)作時喘促,氣急,哮鳴,咳嗽,甚者不能平臥,煩躁不安,口唇青紫 (3) 發(fā)作時兩肺可聞及哮鳴音,以呼氣時明顯,呼氣相延長.如繼發(fā)感染,可聞及中細濕羅音.(4)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外周血嗜酸粒細胞增高。肺功能檢查:氣道阻力增加,或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肺部x線: 發(fā)作期肺過度充氣,透明度增高,

24、肺紋理可增多,緩解期大多正常;并發(fā)支氣管肺炎或肺不張時,可見沿支氣管分布的小片狀陰影。 西醫(yī)急性發(fā)作期處理:1.吸氧 2.糖皮質激素類靜脈滴注 3.支氣管擴張劑 4.強心(心衰時) 5.擴容,糾酸 6.抗感染 7.鎮(zhèn)靜:可用水合氯醛灌腸,慎用或禁用其他鎮(zhèn)靜劑 8.機械通氣證型治法方藥寒性哮喘溫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龍湯熱性哮喘清肺化痰,降氣平喘麻杏石甘湯 合 蘇葶丸寒熱錯雜散寒清熱,降氣平喘大青龍湯虛實夾雜瀉肺平喘,補腎納氣射干麻黃湯 合 都氣丸肺脾氣虛補肺固腎,健脾益氣玉屏風散 合 人參五味子湯脾腎陽虛溫補脾腎,納氣培元金匱腎氣丸肺腎陰虛補腎斂肺,養(yǎng)陰納氣麥味地黃丸六. 脾胃系病證一.鵝口瘡:

25、 是以口腔,舌上散在或滿布白色屑狀物為特征的一種口腔疾病,因其白屑狀如鵝口,色白如雪片,故稱鵝口,雪口.相當于西醫(yī)學的鵝口瘡,白色念珠菌所致.若體虛邪盛者,可蔓延至鼻咽部、氣管,影響呼吸和哺乳,甚至危及生命。 好發(fā):新生兒、早產(chǎn)兒、久病體虛嬰幼兒、長期使用抗生素 、激素者、先天性免疫缺陷。 口腔白屑,點狀或塊狀,周圍可見紅暈,狀如凝乳,不易擦去,擦去后見粘膜潮紅,粗糙。不痛,不流涎,一般全身癥狀輕?!驹\斷要點】癥狀:舌上、頰內、牙齦、上顎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處蔓延,影響吸奶與呼吸,偶可累及食管、腸道、氣管等。好發(fā):初生兒、久病體弱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實驗室檢查:取口腔白屑涂

26、片鏡檢,可見白色念珠菌芽胞及菌絲?!捐b別診斷】殘留乳塊:溫開水或棉簽輕拭可除去。鵝口瘡:不易拭去,若拭去可見口腔粘膜潮紅、粗糙。 辨證要點實證:病程短,白屑堆積較多,周圍掀紅明顯。虛證:病程長,口腔白屑散在,周圍不紅。 治療原則:實證宜清瀉心脾積熱,虛證宜滋腎養(yǎng)陰降火證型治法方藥心脾積熱證清心瀉脾清熱瀉脾散虛火上炎證滋陰降火知柏地黃丸 二.口瘡: 是指以齒齦,舌體,兩頰,上腭等處出現(xiàn)黃白色潰瘍,或伴發(fā)熱,流涎為特征的口腔疾病.小兒口瘡臨床特征:口腔內舌體、兩頰、上顎、唇內、齒齦等處出現(xiàn)黃白色潰瘍,疼痛流涎,或伴發(fā)熱。 口糜潰瘍面大,上復糜腐(滿口糜爛,色紅作痛者)重癥 燕口瘡潰瘍只發(fā)生在口唇兩

27、側心經(jīng):舌為心之苗脾經(jīng):沿食道兩旁上行,挾咽兩旁,連 舌本,散舌下胃經(jīng):進入齒齦內,還出,挾口兩旁,環(huán)繞嘴唇腎經(jīng):腎脈連舌本 辨證要點: 辨臟腑: 舌上、舌邊心; 口頰、上顎、齒齦、口角脾胃 治療原則:實證:清熱解毒,瀉心脾積熱。虛證:滋陰降火,引火歸元。證型治法方藥風熱承脾證疏風瀉火,清熱解毒涼膈散心脾積熱證清心瀉脾導赤散 合 瀉黃散虛火上浮證滋陰降火,引火歸元六味地黃丸四.泄瀉: 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主癥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系疾病.一般以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為瀉. 重癥泄瀉:可見小便短小、高熱煩渴、神疲萎軟、皮膚干癟、囟門凹陷、目眶下陷、啼哭無淚等脫水

28、征,以及口唇櫻紅、呼吸深長、腹脹等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的表現(xiàn)。 病因病機: 病因: 感受外協(xié),傷于飲食,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病位: 脾病機: 脾胃運化失常,分清別濁功能受損,清濁相干,并走于大腸.常證 證型主癥治法方藥風寒瀉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指紋淡紅疏風散寒,運脾化濕藿香正氣散濕熱瀉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指紋紫清熱利濕葛根黃芩黃連湯傷食瀉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指紋滯消食化滯,運脾止瀉保和丸脾虛瀉大便稀溏,色淡不臭,色淡不臭;指紋淡健脾益氣,運脾止瀉七味白術散脾腎陽虛瀉久泄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見脫肛,精神萎靡,指紋色淡健脾溫腎,固澀止瀉附子理

29、中湯 合 四神丸變證 證型主癥治法方藥氣陰兩傷瀉下過度,質稀如水,精神萎軟,目眶及囟門凹陷,皮膚干燥或枯癟,啼哭無淚,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shù)益氣養(yǎng)陰人參烏梅湯陰竭陽脫瀉下不止,便稀如水,頻繁量多,脈細微欲絕回陽固脫參附龍牡救逆湯 脫水患兒要采用液體療法: 第一天補液總量為中度脫水120150ml/kg,重度脫水150180 ml/kg。七.厭食:是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臨床以較長時期食欲不振,見食不貪,食量減少,但精神尚好為特征. 治療原則:消食化積,理氣行滯 積與疳的關系:“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 “有積不治,乃成疳證”癥候特點治法方藥食積乳食內積不思乳食,腹脹痛拒按,噯腐嘔惡,煩躁低

30、熱,大便穢臭,苔白膩消乳化食和中導滯消乳丸保和丸脾虛挾積不思乳食,腹虛脹,喜伏臥,大便溏夾殘渣,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形體消瘦,苔白膩健脾助運消食化滯健脾丸厭食脾失健運厭惡進食,被迫多食則腹脹,消瘦,精神好,面色少華,苔薄白膩調和脾胃運脾開胃不換金正氣散脾胃氣虛食少不化,大便溏夾殘渣,形體消瘦,面黃,舌淡苔白健脾益氣佐以健運異功散脾胃陰虛食少飲多,皮膚失潤,大便偏干,小便黃,舌紅少津,苔少花剝滋脾養(yǎng)胃佐以健運養(yǎng)胃增液湯八.積滯: 是由于乳食喂養(yǎng)不當,食停中脘,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病證.臨床以不思乳食,脘腹脹滿,噯氣酸腐,甚至吐血酸臭乳食或便秘,舌苔厚膩為特征. 病因病機: 病因:

31、乳食內積, 脾虛夾積病位: 脾胃病機: 乳食停聚中中脘,積而不化,氣滯不行 治療原則: 以消食導滯為主.實證以消為主,虛實夾雜者,宜消補兼施.證型治法方藥乳食內積消食化積,導滯和中保和丸脾虛夾積健脾助運,消食化積健脾丸九.疳證:是由喂養(yǎng)不當,或多種疾病影響,導致脾胃功能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發(fā)干枯,精神痿糜或煩躁不安,飲食異常為特征。分類:疳氣、疳積、干疳3大證候及其他兼證?!梆嵴吒室病?病因: 疳證多由飲食不潔,恣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所致.“疳者干也”-病機和癥狀: 氣液干涸,全身消瘦,肌膚干癟. 病因病機: 病因: 喂養(yǎng)不當, 疾病影響, 稟賦不足.

32、病位: 脾胃病機: 脾胃虛損,氣液耗傷,氣血生化無源,臟腑肌肉失于濡養(yǎng). 診斷要點: 1.有先天稟賦不足,長期喂養(yǎng)不當或病后失調等病史2. 形體消瘦,面色不華,毛發(fā)稀疏枯黃,飲食異常,大便不調,3. 體重低于正常同齡兒平均值15%以上4. 實驗室檢查: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減少. 疳腫脹者,血清總蛋白大多在45g/l以下 治療原則:以健脾益氣為主。疳氣以和為主;疳積以消為主,或消補兼施;干疳以補為要。主證 證型治法方藥疳氣啟脾助運,化濕和中資生健脾丸疳積消積理脾肥兒丸干疳補益氣血八珍湯兼證 證型治法方藥眼疳養(yǎng)血柔肝,滋陰明目石斛夜光丸口疳清心瀉火,滋陰生津瀉心導赤散疳腫脹溫陽運脾,利水消腫真武湯骨

33、疳:脾病及腎,腎精不足,骨失所養(yǎng),久致骨骼畸形者。七. 心肝系病證三.兒童多動癥: 又稱兒童多動綜合征, 簡稱多動癥,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性疾病.臨床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動過多,情緒不穩(wěn),沖動任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為主要特征.西醫(yī)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病位:心、肝、脾、腎 病機: 臟腑功能失常,陰陽平衡失調 治療原則:調和陰陽 診斷要點: 1.注意力渙散,上課時思想不集中,但智力正常 2.多動不安,活動過度,不能安靜地參加各種活動 3.情緒不穩(wěn),沖動任性 4.體格檢查動作不協(xié)調,翻手試驗,對指試驗,指鼻試驗,指指試驗可陽性 5.通常與7歲前起病,病程

34、可持續(xù)6個月以上.證型治法方藥心火肝旺清心平肝,安神定志安神定志靈痰火內擾清熱瀉火,化痰寧心黃連溫膽湯肝腎陰虛滋陰潛陽,寧神益智杞菊地黃丸心脾兩虛養(yǎng)心安神,健脾睿智歸脾湯 合 甘麥大棗湯四. 兒童抽動癥: 是起病于兒童時期的一種慢性神經(jīng)精神障礙性疾病.臨床以不自主,反復,快速的一個或多個部委肌肉運動抽動或有不自主的發(fā)聲抽動為特征. 西醫(yī)為抽動障礙.證型治法方藥肝亢風動平肝息風,瀉火定抽天麻鉤藤飲痰熱擾動清熱化痰,息風止抽黃連溫膽湯脾虛肝旺扶土抑木,調和肝脾緩肝理脾湯陰虛風動滋水涵木,柔肝息風大定風珠五.驚風:是小兒常見的一種集中病證,臨床以抽搐,昏迷為主要癥狀.西醫(yī)稱為小兒驚厥.分類:急驚風起

35、病急暴,屬陽屬實者 慢驚風病久中虛,屬陰屬虛者慢脾風:慢驚風中出現(xiàn)純陰無陽的危重證候。 急驚風來勢急驟,以高熱、抽風、昏迷為特征。常有痰、熱、驚、風四證俱備的特點。 病因: 外感風熱,感受疫毒,暴受驚恐 病位: 心肝 病機: 邪陷厥陰,蒙蔽心竅,引動肝風 診斷要點: 1.年齡: 以3歲兒童多見,5歲以上逐漸減少2.接觸疫癘之邪或有暴受驚恐史3.有明顯原發(fā)疾病(感冒,肺炎喘嗽,疫毒痢,流行性腮腺炎等)4.癥狀: 突然發(fā)病,以四證八侯為主.5.檢查: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病理反應陽性. 大便常規(guī),血培養(yǎng),腦脊液,頭顱ct,腦電圖等有助于診斷 癥狀特征:四證八候 a.四證:針對急驚風而言

36、 (痰,熱,驚,風) 風證牙關緊閉、雙目竄視、四肢抽搐、項背強直 驚證昏譫驚叫或驚恐不安 痰證咳嗽氣促、痰涎壅盛,或滿口痰濁、喉中痰鳴、神志不清 熱證高熱煩躁、面紅目赤、渴喜冷飲、便秘溲赤b.八候: (搐,搦,掣,顫,反,引,竄,視) 搐肘臂伸 搦十指開合 掣勢如相搏 顫手足頭身動搖 反頸項強直、角弓反張 引手若挽弓 竄目珠斜視、或左或右 視直視似怒、睛露不活 鑒別診斷:癲癇:1.反復發(fā)作無熱驚厥; 2.抽搐反復發(fā)作; 3.口吐白沫或作畜鳴聲;4.醒后如常人; 5.一般不發(fā)熱; 6.可有家族史;腦電圖可見癲癇波型 辨證要點p1411)辨表熱、里熱2)辨痰熱、痰火、痰濁3)辨外風、內風4)辨外感

37、驚風,區(qū)別時令、季節(jié)與原發(fā)疾病5)辨輕證、重證 治療原則:急驚風的主證是痰、熱、驚、風,治療應以清熱,豁痰,鎮(zhèn)驚,熄風為基本法則。驚風 證型治法方藥外感風熱疏風清熱,息風鎮(zhèn)驚銀翹散溫熱疫毒平肝息風,清心開竅羚角鉤藤湯暑熱疫毒清熱祛暑,開竅息風清瘟敗毒飲濕熱疫毒清熱化濕,解毒息風黃連解毒湯 合 白頭翁湯暴受驚恐鎮(zhèn)靜安神,平肝息風琥珀抱龍丸 合 朱砂安神丸 急驚風抗驚厥治療:地西泮(安定),每次0.30.5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mg靜脈緩慢注射,驚厥止則停用,注射過程注意防止呼吸抑制。黏膜給藥(鼻飼)、直腸給藥 慢驚風來勢緩慢,抽搐無力,時作時止,反復難愈,常伴昏迷、癱瘓等癥。病因:暴吐暴

38、瀉,久吐久瀉,或急驚反復發(fā)作病機:筋脈失養(yǎng),虛極生風。以虛為主。病位:肝、脾、腎。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有“八候”及虛證表現(xiàn); 治療原則:以補虛治本為主。虛寒溫中健脾,溫陽逐寒虛熱育陰潛陽,柔肝熄風慢驚風 證型治法方藥脾虛肝旺溫中健脾,緩肝理脾緩肝理脾湯脾腎陽虛溫補脾腎,回陽救逆固真湯陰虛風動育陰潛陽,滋水涵木大定風珠八. 腎系病證一.急性腎小球腎炎: 簡稱急性腎炎,是兒科常見的免疫反應性腎小球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為主要表現(xiàn).又稱為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 多發(fā)年齡:3-8歲小兒,2歲以下罕見,尤以學齡兒童更多發(fā).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首分為“陽水”與“陰水” 病因病機病因:

39、感受風邪、水濕、瘡毒 病位:肺、脾、腎 病機: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水液潴留,泛溢肌膚 其標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腎。 診斷要點:1.發(fā)病前有前驅感染史, 呼吸道感染者至發(fā)病的潛伏期為1-2周, 皮膚感染著2-4周.2.水腫輕重不等. 尿少或無尿,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 部分出現(xiàn)頭暈頭痛等,輕中度高血壓表現(xiàn).3.重癥病例可出現(xiàn)并發(fā)癥: 三大并發(fā)癥:急性嚴重循環(huán)充血、高血壓腦病、急性腎功能不全4.尿常規(guī)檢查: 紅細胞增多,尿蛋白增多,少許白細胞.大多有血沉增快,c3降低,抗鏈球菌溶血素抗體增高. 病理:電鏡下見腎小球基底膜內皮側特異性“駝峰樣”沉積 西醫(yī)治療: 1. 一般治療: 早期應臥床休息,早期

40、戒鹽,浮腫消退后改低鹽,低蛋白: 消腫口服呋塞米,降壓首選硝苯地平2. 抗感染,利尿,抗高血壓3.并發(fā)癥及急癥處理: 高血壓腦病:積極降壓,利尿,快速降壓可用硝普鈉嚴重循環(huán)充血: 強利尿劑-呋塞米,積極控制血壓急性腎功能不全: 嚴格控制水分入量,可靜脈推注呋塞米,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必要時透析.常證 證型治法方藥風水相搏疏風宣肺,利水消腫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濕熱內侵清熱利濕小薊飲子肺脾氣虛益氣固衛(wèi),健脾化濕參苓白術散變證 證型治法方藥水凌心肺瀉肺逐水,溫陽扶正己椒藶黃丸邪陷心肝平肝瀉火,清心利水龍膽瀉肝湯 合 羚角鉤藤湯水毒內閉辛開苦降,辟碎解毒溫膽湯 合 附子瀉心湯二.腎病綜合癥: 簡

41、稱腎病,是一組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加,導致大量血漿蛋白從尿中丟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臨床癥候群.臨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不同程度的水腫為特征.多發(fā)于2-8歲小兒,其中以2-5歲為發(fā)病高峰. 臨床分型:把本病分為單純型與腎炎型。 病理分型:分為微小病變型與非微小病變型兩大類,非微小病變型有局灶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腎炎、膜性腎病、膜增生性腎炎。 病因病機: 病因: 外感-感受外邪 內因-小兒稟賦不足,久病體虛病位: 肺,脾,腎病機: 肺脾腎三臟功能虛弱,氣化運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職,精微外泄,水液停聚 診斷要點:(一)臨床表現(xiàn):癥狀與體征:全身明顯浮腫

42、,呈凹陷性,腰以下腫甚,皮膚蒼白,甚則出現(xiàn)胸水,腹水,脈沉無力病程較長,常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并發(fā)癥:感染,低血容量休克,電解質紊亂,血管栓塞,急性腎衰竭 (二)檢查: 大量蛋白尿:以大量蛋白尿為主,(3+4+),可有rbc、wbc等。尿蛋白定量大于0.05g/kg/一天。 低蛋白血癥: 血漿總蛋白量下降,白蛋白小于30g/l 高脂血癥: 血清膽固醇升高,常大于5.98mmol/l。 明顯水腫.分型: 一. 單純性腎病綜合征: 以 “三高一低”為主要表現(xiàn) 二. 腎炎性腎病綜合征: 除三高一低以外,還需具備以下之一. 明顯血尿: 兩周3次,紅細胞>10個/hp 高血壓持續(xù)或反復出現(xiàn): 120

43、/80mmhg 持續(xù)性氮質血癥: 尿素氮10.7mmol/l 補體c3 反復降低 鑒別診斷要點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浮腫性質非凹陷性凹陷性浮腫部位多眼瞼開始眼瞼,下肢開始浮腫程度多輕多重伴隨癥狀血尿,高血壓單純性腎宗只有三高一低試驗時間哈aso高,c3下降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與陽水鑒別:陽水是以血尿,浮腫、少尿或尿閉、眩暈為主癥。病程較短,血壓偏高,尿常規(guī)以大量紅血球為主,aso陽性。而陰水是以明顯浮腫(指陷性)為主癥,初期也可有尿少,病程較長,易反復發(fā)作。一般無血壓升高,尿常規(guī)檢測是以大量蛋白尿為主。且血清總蛋白低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辨證施治(一) 辨證要點辨主要臨床癥象:三高一低(高蛋白

44、尿癥,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辨臟腑之虛:脾虛濕困、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辨邪實:邪實指水腫明顯或兼有外邪,邪實癥重者當以治標為先。辨血瘀:本證病程長,關鍵為本虛。久病必傷絡,氣虛則血瘀,故本證常表現(xiàn)出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質紫暗等血瘀癥狀,治當有所兼顧。 治療法則:本證性質屬虛,治以扶正祛邪,健脾益氣,溫陽利水,滋養(yǎng)肝腎,活血祛瘀為法。治療過程若復感外邪,治當按“急則治其標”原則而先治之,外邪去方治其本。出現(xiàn)危重變證時,宜審因立法,組織搶救。證型治法方藥脾虛濕困溫運中陽,行氣利水實脾飲脾腎陽虛溫腎健脾,化氣行水真武湯 合 五皮飲肝腎陰虛滋腎肝腎,育陰潛陽知柏地黃丸氣滯血瘀活血化瘀桃紅四物湯十一.

45、其他病證五遲五軟:是指立遲,行遲,發(fā)遲,齒遲,語齒,五軟指頭項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兩者均屬于小兒生長發(fā)育遲緩,甚至障礙的病證.包括西醫(yī)學的小兒生長發(fā)育遲緩,腦性癱瘓,智能低下等疾病.五遲、五軟病癥既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同時存在。 證型治法方藥肝腎不足滋養(yǎng)肝腎,添精補髓六味地黃丸心脾兩虛養(yǎng)心健脾調元散 合 菖蒲丸痰瘀阻滯滌痰開竅,活血通絡通竅活血湯 合 二陳湯四.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是由于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以致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鈣化,造成骨骺病變?yōu)樘卣鞯娜砺誀I養(yǎng)性疾病.證型治法方藥肺脾氣虛健脾補肺,益氣固表玉屏風散 合 人參五味子湯脾虛肝旺健脾平肝

46、益脾鎮(zhèn)驚散脾腎虧損補腎填精補天大造丸五.紫癜: 是以血液溢于皮膚,黏膜之下,出現(xiàn)瘀點瘀斑,壓之不褪色為臨床特征的疾病,常伴鼻衄,齒衄,甚則嘔血,便血,尿血.常見西醫(yī)學的過敏性紫癜,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小性紫癜.過敏性紫癜: 多于2歲以上,學齡兒童多件.以春秋兩季發(fā)病較多.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可見于各年齡時期,分為急性型,滿星星,其死亡率為1%. 診斷要點: 一.過敏性紫癜: 1. 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食物,藥物過敏史. 2. 皮膚分批出現(xiàn)對稱分布,大小不等,感觸皮面,壓之不褪色的斑丘疹樣紫癜. 3. 2/3患兒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部分患者伴有關節(jié)痛和尿異常. 4. 血小板計數(shù)正?;蛏?血塊收縮

47、實驗正常.毛細血管脆性實驗陽性,血沉輕度增快. 便隱血試驗可呈陽性.二.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1. 有呼吸道感染史,多于感染后數(shù)天或數(shù)周內起病2. 皮膚出血點多散在,呈針尖樣大小,一般不搞出皮面,以四肢及頭面部多多見 3. 血小板計數(shù)顯著減少,束臂試驗陽性. 治療原則: 實證以清熱涼血為主,虛證以益氣攝血,滋陰降火為主.紫癜為離經(jīng)之血,皆屬瘀血,故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證型治法方藥風熱傷絡疏風清熱,涼血止血銀翹散血熱妄行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犀角地黃湯氣不攝血健脾養(yǎng)心,益氣攝血歸脾湯陰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大補陰丸九. 傳染病一.麻疹: 是感受麻毒時邪引起的記性出疹性時行疾病,以發(fā)熱,咳嗽,流

48、涕,目赤胞腫,眼淚汪汪,口腔黏膜出現(xiàn)麻疹黏膜斑,周身布發(fā)紅色斑丘疹為主要臨床特征. 病因病機西醫(yī):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發(fā)疹性傳染病中醫(yī): 感受麻疹時邪主要病位:肺脾 診斷要點: 一.流行病學史: 多在冬春季節(jié),潛伏期大多為10-14天二.臨床表現(xiàn): 1.初熱期: 持續(xù)2-4天,表現(xiàn)發(fā)熱,眼結膜充血,畏光,流淚,兩側頰粘膜見0.5-1mm直徑大小的白色斑點,周圍有紅暈,為數(shù)不一,此為麻疹粘膜斑.同時伴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等癥.2.出疹期: 持續(xù)3-5天,一般發(fā)熱3-4天后出疹,初見于耳后,發(fā)際,依次向面,頸,軀干蔓延,約2-3天內遍布 全身,最后達手足心,鼻準部.皮疹初為淡紅色斑丘疹,直徑2-5

49、mm不等,隨著皮疹增多,顏色加深,但皮疹間皮膚正常. 3.恢復期: 出疹后3-4天.高熱開始下降,出現(xiàn)糠麩樣脫屑并見淡褐色的色素沉著.三.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 前驅期白細胞正常或降低 2.細胞學和病毒抗原檢查: 可見多核巨細胞,嗜酸性包涵體和麻疹病毒抗原. 3.血清抗體檢測: 血清麻疹igm抗體在發(fā)病后3天即可檢出,igg抗體滴定度如大于4倍增長,有診斷價值. 辨證論治: 首要辨別順證,你整,順證再辯表里,逆證辨別臟腑. 本病以清涼透疹為基本原則.透疹勿用辛散耗津傷液,清解忌過于苦寒傷正,養(yǎng)陰須慎防滋膩留邪. 辨證要點:主要辨別順證、逆證,然后順證再辨表里,逆證辨別臟腑 治療原則:“麻不

50、厭透”、“麻喜清涼”:麻為陽毒,以透為順,以清為要順證 證型治法方藥邪犯肺衛(wèi)(初熱期)心涼發(fā)表,宣肺透疹宣毒發(fā)表湯邪熾肺脾(出疹期)清熱解毒,佐以透疹清解透表湯肺胃陰傷(恢復期)滋養(yǎng)肺胃,清解余邪沙參麥冬湯逆證 證型治法方藥麻毒閉肺清熱解毒,開肺化膿麻杏石甘湯麻毒攻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牛蒡甘桔湯邪陷心肝清熱涼營,息風開竅清營湯 合 羚角鉤藤湯二.風疹: 是由感受風疹時毒引起的記性出疹性時行疾病,臨床以輕度發(fā)熱,咳嗽,流涕,全身出現(xiàn)淡紅細小斑丘疹,耳后,頸后,枕部核腫大伴觸痛為主要特征.由風疹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染,多感染幼齡兒童,1-5歲小兒最多. 診斷要點: 1.好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有明

51、確接觸史 2.典型的風疹臨床有疹前期和出疹期. 疹前期: 時間較短,約半天-1天,僅見肺胃表征及耳后,頸后,枕部核腫大觸痛. 出疹期: 發(fā)熱第1-2天出疹,1天內布滿全身,皮疹呈淡紅色細小丘疹,有癢感.出疹后2-3天皮疹消退,無脫屑,無色素沉著.證型治法方藥邪郁肺胃疏風清熱解毒銀翹散邪犯清營清熱涼營解毒透疹涼解湯三.猩紅熱: 是由感受猩紅熱時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時邪疾病.臨床以發(fā)熱,咽喉腫痛或伴腐爛,全身布發(fā)彌漫性猩紅色皮疹為主要特征. 診斷要點: 1.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易流行. 2.疹前期: 時間較短,驟起發(fā)熱,多在39度以上,咽喉紅腫疼痛或腐爛. 出疹期: 一般在發(fā)熱數(shù)小時到一天出疹,始于耳后,頸部,上胸部,迅速蔓延及全身.出疹時高熱,布有均勻的針尖大小的猩紅色丘疹,呈雞皮樣,伴有癢感.在皮膚皺褶處如腘窩,肘窩,腹股溝處皮疹密集,稱線狀疹.口周形成口周蒼白圈.舌苔剝落,舌質紅絳,稱草莓舌. 恢復期:一般情況好轉,皮疹按出疹順序3-5天消退. 3.血常規(guī)咽拭子涂片有a族溶血性鏈球菌.證型治法方藥邪犯衛(wèi)氣解表清熱,利咽透痧解肌透痧湯氣營兩燔清氣涼營,解毒利咽涼營清氣湯肺脾陰傷養(yǎng)陰清熱,生津潤喉沙參麥冬湯麻疹粘膜斑:病名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猩紅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