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個文言實詞小故事.doc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2/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1.gif)
![120個文言實詞小故事.doc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2/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2.gif)
![120個文言實詞小故事.doc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2/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3.gif)
![120個文言實詞小故事.doc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2/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4.gif)
![120個文言實詞小故事.doc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2/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d20d3c79-13e8-4671-ae3a-f6a68a8a83e4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高考文言文120 個實詞小故事助記【既可以有效記憶詞語,又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1、愛楚人愛 ( 寵愛 ) 其子,雖愛 ( 吝惜 ) 錢財, 于其子之求而無不應(yīng)。 其子成人, 有陶氏之風(fēng)獨愛( 喜愛 ) 菊,眾人愛 ( 愛慕 ) 其高潔,稱之。約其茶亭見之,愛 ( 隱藏 ) 而不見。2、安戰(zhàn)國間, 諸侯欲覓安 ( 安全 ) 閑之地,得旦夕安( 安逸 ) 寢,常與鄰國相安 ( 安撫 ) ,以為無患。時有寇盜相侵,而能安 ( 安穩(wěn) ) 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 ( 養(yǎng) ) ,于是去險要之遠(yuǎn)地安( 安置 ) 軍,敗矣。逝者如斯,而今安( 哪里 )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 ( 表被動 ) 謗,既黜,其思憂且幽
2、。被 ( 披散 ) 發(fā)被 ( 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 氅行吟澤畔。雖大雪被 ( 覆蓋 ) 衣,身被( 遭受 ) 十余創(chuàng),尤不為苦也。4、倍蘇武陷匈奴,不倍( 通“背”,背離) 節(jié)義。鄉(xiāng)情于游子過百倍( 原數(shù)基礎(chǔ)上增加的相等數(shù)) 。十年間,每逢佳節(jié),猶倍( 更加 ) 思親。5、本柳宗元本 ( 本來 ) 求宦達(dá),而謫柳州; 近自然,植木本 ( 草木的根 ) ,反其本 ( 根本 ) 也;多有所得。后人將其所述輯成多本 ( 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 ,即今日所見本 ( 版本 ) ,以本 ( 推究 ) 其當(dāng)日心境。6、鄙晉之鄙 ( 邊疆 ) 有二人,臨秦地則曰: “鄙賤之人,當(dāng)其求諒?!本泳?,
3、則鄙 ( 輕視 ) 秦人曰:“秦人亦不過如此,皆如蠻夷之鄙淺陋無知 ) 人。7、兵陳涉初起之時, 用兵 ( 兵法 ) 之道不及秦國之謀士,而能削木為兵 ( 兵器 ) ,以疲憊之兵 ( 軍隊 ) ,遂滅秦。得天下后,其幼時之友觸其顏面,左右欲兵 ( 傷害 ) 其友,勿勸。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 ( 擔(dān)心 ) 之,求扁鵲治,而不治,病 ( 疾病 ) 入內(nèi)臟,遂死。后人以為此事非大臣之過也,乃桓公之病缺點) 。今人常以此相詬病( 責(zé)備 ) 。9、察郡守察觀察 ) 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為不能察 ( 明察 ) ,然帝以為李密品之察察 ( 潔凈的樣子 ) ,乃眾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 ( 推舉 )
4、 孝廉,足見帝之察 ( 明智 ) 。10、朝鄒忌旦日朝 ( 早晨 ) 服衣冠, 于朝 ( 朝廷 ) 諫齊王。齊王納其諫。其后,齊國日盛,弱國來朝 ( 朝見 ) ,經(jīng)數(shù)年之久。鄒忌聞名天下,為歷朝 ( 朝代 ) 謀臣所景仰。11、曾愚公自曾 ( 指自己相隔現(xiàn)代的親屬) 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 曾經(jīng) ) 齊議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幾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鄰人智叟望山上曾( 通“層” ) 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 ( 竟 ) 不若孩兒?世代移山,終有竟日?!?2、乘陶淵明手握左傳 ,乘 ( 登 ) 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 ( 乘坐 )" ,
5、 感慨古代帝王雖善因利乘 ( 憑借 ) 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冒風(fēng)乘 ( 冒著 ) 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 ( 順應(yīng) ) 化以歸盡。13、誠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 誠意 ) ,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誠 ( 確實 ) 無意,乃遣從者懷璧于趙,后秦誠 ( 果真 ) 如此。14、除荊軻以義聞天下, 燕太子使人召之。荊軻始不愿,太子以誠待,三顧其舍,親除 ( 除掉 ) 其東屋之除臺階 ) 塵,引荊軻之車,荊軻感之應(yīng)允,與太子歸。太子除 ( 授予官職 ) 其官職,令其刺秦王。荊軻曰: “除 ( 除非 ) 吾死,不然事定成!”15、辭屈原德高,作楚辭 (
6、 古代的一種文體 ) ,其辭 ( 文辭 ) 美,子蘭欲以叛國之辭 ( 借口 ) 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辭 ( 推辭 ) ,何懼之有?”后為楚王所逐,辭 ( 辭別 ) 親戚,見放楚之汨羅。16、從樊噲從 ( 參加 ) 軍,從 (跟隨 ) 劉邦征伐。 后項羽設(shè)宴于鴻門,欲殺劉邦,張良見勢急,至軍門見樊噲,樊噲從 ( 聽從 ) 良計,斥項王。項王不識此人, 問所從 ( 由,自 ) 來,欲殺之,樊噲不顧。項王感其勇猛,命其從 ( 挨著 ) 良坐。17、殆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 ( 危險 ) ,物件殆 ( 接近 ) 盡,唯余項脊軒。歸有光以為殆 ( 大概 ) 有神助,后重修之。18、當(dāng)李斯為秦相,當(dāng) (
7、掌握 ) 政。當(dāng) ( 在 ) 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將當(dāng) ( 把守 ) 關(guān)隘,敵臨,守將退之,按律當(dāng) ( 判決 ) 死。李斯念其功,以功當(dāng) ( 相抵 ) 澤,于其當(dāng) ( 將 ) 死之際活之,后令其當(dāng) ( 任 ) 出使之職, 守將涕落曰: “此事,名我固當(dāng) ( 恰當(dāng) ) 。吾定效力,不負(fù)君望!” 19、道蘇洵欲往京城,道( 取道 ) 泰山間行遇隱士行于道 ( 道路 ) ,憩于茶亭,論秦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 ( 主張 ) ,以為六國用兵之道 ( 策略 ) 不及秦國, 蘇洵不以為然。 二者言辭激烈,未能休也。人道 ( 談?wù)?) 此事:孰聞道(道理)多也?20、得臨川人張奇游學(xué)得 ( 獲得 )
8、 一書,乃安石所著。曰:“吾得 ( 應(yīng)該 ) 珍寶事之” ,后讀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 ( 心得 ), 以為安石所言得(得當(dāng))之。21、度宋妻往市買鞋, 途遇小澗,一躍度 ( 越過 ) 之,至市方憶忘度 ( 尺碼 ) ,徘徊幾度 ( 次 ) 欲反度 ( 考慮 ) 之再三,則度 ( 估計 ) 其夫腳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見妻空反,以為玩樂無度 ( 限度 ) ,責(zé)其不知以腳度 ( 衡量 ) 鞋之大小。后人度 ( 創(chuàng)作 ) 曲詞諷之,以為其家如國,無法度 ( 法度 ) ,豈不謬哉?22、非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間論陳涉滅秦,老者曰:陳涉非 ( 沒 ) 有兵家之能而滅秦。少者非 ( 反對 ) 之,曰
9、:此言非 ( 錯誤 ) 也,陳涉勝于民心也。23、復(fù)天啟年間,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觀園,其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水復(fù) ( 重疊,繁復(fù) ) 蕩漾,成名擲一石子,波浪頓生,頃之,又復(fù) ( 恢復(fù) ) 如初。前行,一老人見之,問其話,成名不敢出言以復(fù) ( 答復(fù) ) ,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與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試令之與雞斗,無不勝者。兩人喜,相約明日復(fù)( 再) 往。24、負(fù)趙國得和氏璧,秦王聞之,負(fù) ( 倚仗 ) 強以城十五求之。趙國之臣紛議,藺相如以為必許之以負(fù) ( 使承擔(dān) ) 秦曲。趙王召相如負(fù)背著 ) 和氏璧往之。相如臨行曰: “必不負(fù) ( 辜負(fù) ) 趙
10、?!敝燎?,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負(fù) ( 背棄 ) 約,令從懷璧歸趙。后人評曰:秦王有婦人之仁,若執(zhí)意求之, 則勝負(fù) ( 失敗 ) 不易量。25、蓋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蓋 ( 遮蓋 ) ,其葉如蓋 ( 傘 ) 。登之愈難,憶項羽氣蓋 ( 超過 ) 世,又登之。見一古物,其文如新無損,蓋 ( 大概 ) 古人遺之。26、故項伯與張良有故( 交情 ) ,遇項王欲殺劉邦,故 ( 所以 ) 前往告良。良初見,問之: “公何故 ( 原因 ) 至此?”伯具言所聞。良聽之,急以告。邦故 ( 仍舊 ) 嫌良告之遲, 良細(xì)述原委,劉邦顏色少解。27、顧劉備欲振漢室,招賢才,三顧(拜訪)孔明之廬。初始,其見遠(yuǎn)地
11、有一草廬,以為孔明之廬,叩門問之,僮仆曰非也。劉備疑孔明之計,臨行顧 ( 回頭看 ) 之,后顧 ( 還 ) 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見??酌饕蝾?關(guān)心)其家人,則曰: “顧 ( 不過 ) 吾念之,家人無以為托?!眲淞顝陌仓酌鞣皆S。28、固齊據(jù)險地之固 ( 堅固 ) ,敵攻,將欲戰(zhàn)。齊將田忌固 ( 堅決 ) 止之。以敵將屢有建樹, 有自滿之心, 日益驕固 ( 固執(zhí) ) 。田忌故固 ( 堅守 ) 壁不戰(zhàn),方勝之。史論:齊固 ( 本來 ) 有勝之勢,且田忌有謀略,豈不勝哉?29、歸曹操進犯孫吳,而此時大小喬來歸( 女子出嫁 ) ,周瑜雄姿英,且呂蒙既歸 ( 回來 ) ,使江東之屬歸 ( 歸附
12、) 之,孫權(quán)兵強馬壯,曰:“吾納賢進士,必勝之?!?0、國蘇軾左遷于杭州, 去國 ( 國都 ) 懷鄉(xiāng),然其生性豁達(dá),未幾,自謂此為樂國 ( 地方 ) 。筑堤浚池,于國 ( 國家 ) 于民有大利, 其之于國 ( 國事) ,亦足盡心耳也矣。31、過信陵君過 ( 經(jīng)過 ) 侯生門, 聞侯生有才, 欲過 ( 拜訪 ) 之。令仆從訪之,未果,信陵君督過( 責(zé)備 ) ,仆從以為過 ( 過分 ) 矣。又令訪之,仆從再訪,乃聞侯生外出,不過 ( 超過 ) 幾日便歸。信陵君見侯生曰:“吾未能先聞之,是吾之過 ( 過錯 ) 也?!?2、何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為美, 鄒忌自以為不及徐公之美,則曰: “吾何 (
13、怎么 ) 能及徐公也?!编u忌上朝,齊王問曰:“卿上朝何( 什么 ) 事? ' 忌具答,且謂齊王蔽深。齊王聞之,嘆道: “何 ( 為什么 ) 者?寡人之蔽,何 ( 多么 ) 其甚也! "33、恨劉蘭芝與焦仲卿相愛, 為焦母所拆,別時真乃“生人作死別,恨 ( 憤恨 ) 恨那可論”,此恨( 遺憾 ) 綿綿亦無所釋世人惜之也。34、胡漢時,李陵受詔抗胡 ( 泛指北方邊地與西域的民族 ) 人,后困降于胡?;噬险D其族。司馬遷為之辯,謂上胡 ( 為什么 ) 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贝蟪冀圆桓已?。如此,國胡 ( 什么 ) 以富強?35、患古時有師徒二人, 師授其徒捕虎之法。 其
14、徒學(xué)之,不幾日便以為得法,自詡于人前。其師患 ( 擔(dān)心 ) 其未得要領(lǐng)。 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試之,未得。歸之,訓(xùn)曰:“人之患 ( 毛病 ) 在自詡, 此或終為患 ( 災(zāi)難 ) 也?!?6、或李蟠求學(xué)于韓愈, 始或 ( 迷惑 )于嬉,嗜玩,或 ( 有時 ) 逃。愈懲其曰: “ 為學(xué),貴在恒也。為學(xué)或 ( 倘若 ) 匪恒,則或 ( 有的 ) 師焉,或否焉, 小學(xué)而大遺。 ”李蟠聞后, 方心定,乃有所成。眾人以為愈之功。 后或 ( 有人 ) 責(zé)愈,以為童為學(xué),當(dāng)順自然,后功或 ( 或者 )未易量。37、疾蔡人有足疾 ( 疾病 ) ,不能疾 ( 快 ) 走。家人尋醫(yī)。鎮(zhèn)上有醫(yī), 術(shù)高,常解
15、民之疾 ( 痛苦 ) 苦。后蔡人愈,家人謝醫(yī)曰: “鄉(xiāng)間有庸醫(yī),嘗疾 ( 嫉妒 ) 爾術(shù),所幸未聽之也。 ”醫(yī)曰:“吾疾 ( 痛恨 ) 天下如此者也?!?8、及陳留為人善, 才能非及 ( 比得上 ) 友人。一日,與友山中狩獵,見一兔,猛追之。殆及( 趕上 ) 之,忽見一蛇,兔脫,而為蛇所傷而不知所措,及 ( 等到 ) 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陳留將死之時,曰: “此事及 ( 牽連到 ) 友,及( 到 ) 家不宜揚。 愿及 ( 趁 ) 吾未去之時托孩于爾。清明及 ( 與 ) 中元,于吾墓焚紙而已。”言畢遂死。39、即莊公初即 ( 登上 ) 位,即 ( 就) 令人擊鄰國,眾人以為不妥。公曰: “不然,
16、即 ( 就 ) 患鄰之兵至。 ”固出兵。 兵既出, 莊公悔, 使人阻。大敗,卒三萬葬于南山。國人指其址,曰:“此即 ( 就是 ) 萬人墓也。40、既蘇軾于七月既望,與友乘舟游赤壁。既 ( 不久) 而,浪生船搖, 友欲歸之, 軾曰:“既 ( 既然 ) 來之,則安之?!贝?( 已經(jīng) ) 平,友方安。41、假蘇武送匈奴使留漢者歸國, 與副將張勝及假 ( 臨時充任 ) 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 途遇險灘,假 ( 借助 ) 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 假的 ) 也。州官聞知,急令屬下捕之,屬下求假 ( 假期 ) ,州官不許,乃往。42、間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間( 處于一定的空間或時間里 ) 魯肅代職。
17、途中見草屋八九間( 量詞 ) ,令卒查之。少間 ( 一會兒 ) ,屋內(nèi)擲一紙出,令其道后山間 ( 從小路 ) 行。小人間 ( 間或 ) 進言,欲令周瑜、魯肅不和,魯肅知小人間 ( 挑撥 ) 之,曰: “吾二人之事,汝何間( 參與 ) 焉?瑜聞之, 于行間 ( 間隙 ) 致書一封于肅,令其與外人間 ( 隔離 ) 隔。肅曰: “君子納言須察其真。 人進言理當(dāng)如此, 勿罰?!毙∪寺勓陨趵?,終不再言。43、見王昭君天生麗質(zhì) 入宮后籍籍無名。后匈奴朝見 ( 拜見 ) 漢元帝,求和親。 元帝見 ( 召見 ) 昭君,方知其絕色,有悔,乃悟見 ( 表被動 ) 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昭君行胡地,風(fēng)吹草低見 (
18、 通“現(xiàn)” ) 牛羊,憶與父母無見( 見面 ) 之日,悲從中來,不由嘆道:“昔日入宮時,父母見 ( 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相當(dāng)于“我” ) 叮嚀,囑我早還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見父母矣!”淚落,大雁見之,亦為之落, 以此見 ( 知道 ) 其美貌也。44、解庖丁為文惠君解 ( 解剖 ) 牛。牛怒且吼,王懼,庖丁以刀刺之, 牛斃。王見其技甚高, 疑之,甩丁解 ( 解釋 ) 其惑也。文惠君方解 ( 理解 ) 其理,色少解 ( 緩解 ) 。文惠君后以之治國,終解( 免除 ) 內(nèi)憂外患。45、就晉武帝征李密為太子洗馬, 李密以贍養(yǎng)祖母具表不就 ( 就職 ) 職。州官令人持刀就 ( 靠近 ) 之,
19、迫曰: “不者, 請就 ( 受,接受 ) 湯鑊。 ” 李密不為所動。遂不就 ( 登 ) 車。46、舉陳涉亡, 眾豪杰舉 ( 推舉 ) 項羽為帥。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不意劉邦先舉 ( 攻取 ) 咸陽,項羽設(shè)宴于鴻門,欲殺劉邦,然意不決,范增舉 ( 舉起 ) 玉玦促之。 樊噲闖入, 聲討秦王殺人如不能舉 ( 盡,全都 ) ,且舉 ( 舉出 ) 沛公待項王之事,告項王莫令事不舉 ( 像樣子 ) 。47、絕晉人有美玉,鄰人凱靚,屢盜而不得,為絕( 斷絕 ) 鄰人之念,晉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絕( 與世隔絕 ) 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絕( 橫渡 ) ,后至無人處, 而聞妙聲,目力所絕 ( 盡 ) ,亦無所見,
20、其子仰望,見一大鵬,絕( 直上穿過 ) 云氣,圖南飛。妻子皆以為妙,遂居于此。48、堪劉蘭芝晝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滿,曰:“不堪 ( 勝任 ) 吾兒婦?!绷钇渥有葜?。其子與蘭芝情真,以為堪 ( 能夠 ) 與賢人比, 而畏其母,亦無術(shù),遣之。每至節(jié)氣, 心痛難堪 ( 忍受 ) 。49、克齊將率眾與魏戰(zhàn)于桂陵, 既克 ( 戰(zhàn)勝 ) ,威震天下。齊兵戰(zhàn)后日益驕縱, 未能克 ( 約束 ) 己,以致民怨四起, 皆以為身處富強之國而不克( 能夠 ) 蒙其澤。50、類宋人劉某,形類 ( 類似 ) 橐駝?wù)撸瑯渲桀?( 種類 ) ,其法異。眾人怪之, 問其以。劉舉類 ( 事物 ) 講解之,眾皆以為其義之深。51
21、、憐陌上有麗人, 可憐 ( 可愛 ) 體無比, 而家無親人憐 ( 愛惜 ) 之。逢戰(zhàn)火,隨眾流浪,一路艱辛,眾皆憐 ( 憐憫 ) 之。禍后歸家,可憐 ( 可惜 ) 焦土一片。52、彌古時有一人,治學(xué)曠日彌 ( 長久 ) 久,煩之。一。外出,遇雨,久不止,仰彌 ( 滿,遍 ) 天之云,心之彌 ( 更加 ) 煩,歸家,方心安。53、莫日莫 ( 同“暮”,晚 ) 時分,有好友二人離于滄州,二人皆語友人曰莫 ( 不要 ) 相忘,其一人曰:“人當(dāng)重義,不義之財莫 ( 不 ) 取。如此,莫 ( 沒有誰 ) 能加害于爾也?!?4、明滕子京請守巴陵郡,越明 ( 第二年 ) 年,政通人和,明 ( 闡明 ) 道德
22、之廣崇, 拓人間之美景,郡之人皆以為明 ( 賢明 ) 也。一日出游,見江船燈火獨明 ( 明亮 ) ,聞湖上有箏聲,聽之有如仙樂。滕子京欲至觀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遠(yuǎn)未至,然火不足以明 ( 照明 ) 也,遂罷。55、內(nèi)李密自小家窮,家無應(yīng)門之僮,內(nèi) ( 內(nèi)心 ) 懷憂國之計, 而朋友親之。 李密常內(nèi) ( 通“納”,接納 ) 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內(nèi) ( 里面 ) ,抒滿腔豪情,歌窈窕之章。56、期陳人母逝,遵鄉(xiāng)人之規(guī),期 ( 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 功之親皆來吊唁。后陳人外出,其妻與之約以一年為期( 規(guī)定的時日 ) 。期 ( 一周年 ) 年之后,妻未見其歸,又?jǐn)?shù)年,仍未見其歸,悲而曰: “為何不見
23、歸?一年之期早逝,吾期 ( 期望 ) 歸。莫非與佳期 ( 約會 ) 而忘歸耶?”57、奇魏人見一舟,約七分有奇 ( 余 ) ,甚奇 ( 引以為奇 ) 之,嘆曰: “天下奇 ( 奇異的 ) 才多矣!"58、遷白居易初入仕時,帝見之,以為奇才,授秘書省校書郎, 后遷 ( 晉升 ) 為翰林學(xué)士。 白居易不畏權(quán)貴近臣, 直言上書論事, 常論及前朝遷 ( 改變 ) 滅之事。后因觸怒皇帝,帝左遷 ( 貶謫 ) 其為江州司馬。59、請外敵來犯,曹劌請 ( 請求 ) 見,曰: “吾雖山野之人,尚能效力,請 ( 請讓我 ) 從將戰(zhàn)?!钡墼S之。勝歸,帝設(shè)宴,為其慶功。席間,有大臣知曹劌不善音,欲俾其出丑
24、,請 ( 希望某人做某事 ) 其奏瑟以助興。60、窮蘇軾為杭州太守,見一人有才而窮(失意)厄,于路泣之,軾助之,并告其曰:“豈效阮籍窮 ( 走投無路 ) 途之哭?當(dāng)窮( 處境艱難 )且益堅,不可無氣節(jié)?!贝巳算懹浻谛摹:笾灵L江嘆曰:“吾生須臾,長江無窮 ( 盡 ) ,有生之年當(dāng)如蘇太守。”61、去曹操率軍南征,至河邊, 此地去 ( 距離 ) 鄉(xiāng)千里,見江水東 ( 向東 ) 去,回首去 ( 過去的 ) 日苦難,感慨頗多。又見士卒皆思鄉(xiāng),士氣不振。為去 ( 除去 ) 晦氣,捉小鳥留軍營。小鳥久住軍營,人至不去 ( 離開 ) 。士卒見之,大喜,遂士氣大增。62、勸韓愈學(xué)識淵博, 常勸 ( 勉勵 )
25、人不拘于時以學(xué)習(xí),人皆敬之。后上書指斥朝政,人勸 ( 勸說 ) 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終遭貶。63、卻趙得和氏璧,秦聞之,索要。趙以藺相如為使使秦, 藺相如遂帶和氏璧至秦, 見秦王意圖欺之, 相如因持璧卻 ( 退卻 ) 立,卻( 回頭 ) 看隨從, 隨從會其意,與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歸趙。秦王怒,欲攻趙。又恐廉頗卻( 擊退 ) 之,遂罷。相如歸國,卻 ( 再 ) 話赴秦之事,趙王以為勇。64、如孔子如 ( 往 ) 齊,問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 ( 或者 ) 小相,如師。子曰:“善矣,以仁為本。”弟子如 ( 按照 ) 語應(yīng)事,一切皆順。子至齊,則與齊王曰:“君待民如 ( 像 ) 草蕎,不可,不如 (
26、 及,比得上 ) 以仁懷之?!饼R王思慮甚久, 覺子之言甚是。 子曰:“王如 ( 假如 ) 知此,則國泰民安。”65、若韓愈歸家,途見大鵬, 其翼若 ( 像 ) 垂天之云,觀桑之葉沃若 ( 相當(dāng)于“然” ) ,甚喜。歸家,遇眾人拜廟則曰:“若 ( 你們 ) 雖年長,其智不明,雖稚子未必不若 ( 比得上 ) 汝等。若 ( 如果 ) 勤學(xué)之,則智明也。”66、蓋項伯與張良素善 ( 友善,交好 ) ,知項王之事,前來告良。沛公善 ( 擅長 ) 假人力, 以為戰(zhàn)爭之勝負(fù),非在兵之利,戰(zhàn)之善 ( 正確 ) ,而在人和。故聞項伯之言, 屬良善 ( 好好地 ) 待之。后至項王營中,見一廚正解牛,游刃有余,終善
27、 ( 通“繕” ,擦拭 ) 刀而藏之, 頓時善 ( 羨慕 ) 其技,欲納入麾下。67、少趙國危難,趙太后急,少 ( 缺少 ) 睡眠,朝中少( 年輕人 ) 長咸集議事。 后求救于齊, 齊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太后不肯。大臣諫,趙太后出言必唾其面。大臣患,諫者益少(不多)。觸龍憂,少 ( 不多時 ) 間,仍勸諫,以長安君少 ( 缺少 ) 功之事曉利害,曰“長安君少 ( 年幼 ) ,無寸土之功,國人定少 ( 輕視 ) 之,如此,則忠長安君之人定會加少 ( 減少 ) 。較之,令長安君出齊有益。 ”太后以為然, 色少 ( 稍微) 解。68、涉陶淵明自涉 ( 進入 ) 仕途,屢有不快,為求心安而辭官歸家,日涉
28、( 散步 ) 園庭以冶情,且常駕車以游。一日,遇河,下車徒步涉 ( 渡水) 水,亦感快意。69、勝古有一男子, 才貌俱佳, 官至三品, 遭人嫉,被貶。心憂,酒醉不勝 ( 能承受 ) 杯杓,至勝 ( 優(yōu)美 ) 地,仍不能勝 ( 戰(zhàn)勝 ) 心憂,遂發(fā)憤,立志定當(dāng)勝 ( 超過 ) 于前,無奈天不遂人意,屢受挫折,其心之憤,何可勝 ( 盡,完 ) 道也哉!70、識蘇軾至臨安, 與黃庭堅相識 ( 認(rèn)識 ) ,二人同游花山,見一碑石, 其上文字猶可識 ( 識別 ) ,覽后,蘇軾曰:“吾輩當(dāng)識 ( 記住 ) 之?!?71、使燕太子丹使 ( 派遣 ) 荊軻刺秦王。荊軻使( 出使 ) 于秦,見秦王,獻(xiàn)圖而圖窮匕
29、首見。荊軻持匕首刺王,后為王所擒。王曰: “此事由何人使 ( 主使 )? ”荊軻不答,死。杜牧論曰: “使 ( 假如 ) 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72、是敵國入侵,皇上令百姓參戰(zhàn)。是( 指示代詞,此 ) 時,木蘭之父年老,不能戰(zhàn)。木蘭欲替父從軍,故女扮男裝赴戰(zhàn)場。入戰(zhàn)場方知今是 ( 對的 ) 而昨非。十年之戰(zhàn),得勝歸來,人皆贊。73、適蘇轍自鄉(xiāng)適 ( 到 去 ) 臨安見兄, 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適 ( 出嫁 ) 還家門,按鄉(xiāng)俗避之。后于臨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轍日: “處分適 ( 依照 ) 兄意,吾已來矣,心安之?!毙盅涓俺啾谟?,觀美色,嘆曰:“此等美色,吾與子共適 ( 享受 ) 。”74、
30、書班固本是一介書生,常購書 ( 書籍 ) 于市肆。逢戰(zhàn)事, 常以書 ( 書信 ) 適家,書( 書寫 ) 憶家之念。75、孰鄒忌朝服衣冠,問其妻: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答曰: “汝之美甚, 孰 ( 誰 ) 及君也。 ” 鄒忌孰 ( 通“熟”,仔細(xì) ) 視之,自謂其言不實。76、屬項羽力大無窮,名屬 ( 隸屬 ) 天下第一。 舉大業(yè),屬 ( 隨從 ) 者百萬。后沛公先入關(guān), 恨之。范增獻(xiàn)計,屬 ( 通“囑”,囑咐 ) 其邀沛公至軍營,于坐殺之。席間,項王屢舉酒屬( 勸請 ) 沛公。沛公曉其意,乃佯醉歸。范增長嘆曰:“婦人之仁, 吾屬 ( 類、輩 ) 且為虜矣! ” 果然,后項王之禍相隨屬 (
31、連接 ) 。77、數(shù)伶人之技,雕蟲小技也。而莊宗即位,獨喜伶人。欲戰(zhàn),令伶人察國之財,方知錢財之?dāng)?shù) ( 數(shù)目 ) 少矣,于是休養(yǎng)生息,令數(shù) ( 密,細(xì)密 ) 罟不入 池。國力漸富,出征,兵卒百萬, 蒙沖斗艦?zāi)艘郧?shù) ( 計算 ) 。久攻不下,而軍心思?xì)w, 莊宗數(shù) ( 屢次 ) 令伶人壓之。且重征百姓之稅,每需百姓數(shù) ( 幾 ) 年之產(chǎn),終敗北。后人嘆曰:“事皆有其數(shù) ( 規(guī)律 ) ,然莊宗未知。若莊宗知之,則勝負(fù)之?dāng)?shù) ( 天數(shù),命運 ) ,未能易量。”78、率孔子率 ( 帶領(lǐng) ) 弟子?xùn)|游,路遇一婦人倒地,遂問弟子何事。子路對曰:“病也?!鼻衣? 輕率 ) 爾以草根治。 孔子不解。 子路曰:“
32、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鳖仠Y不以為然,駁曰: “如此,病者率 ( 全都 ) 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則何如?”79、說柳宗元為官,人常譏其說 ( 說法,主張 ) 。后貶于永州,見一少年捕蛇,二人互說 ( 陳述 ) 心中之事。 少年說 ( 通“悅” ,高興,喜悅 ) 。柳宗元說 ( 勸說 ) 少年棄捕蛇之事, 而少年不從。80、私李白與高力士有隙,唐玄宗之妃楊玉環(huán)私( 偏愛 ) 力士,力士請玉環(huán)害李白。 李白之友聞之,私 ( 私下 ) 見白于夜并告之以事。 白曰:“無妨,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 ( 私人, 個人 ) 仇也。81、素劉蘭芝家教甚好, 素 ( 向來 ) 與人交好, 十三能織素 (
33、 白色的絹 ) ,后嫁于焦仲卿, 著素 ( 質(zhì)樸,不加裝飾 ) 衣,人皆愛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勞作不息。82、湯商湯 ( 專有名詞, 商朝第一個君王 ) 時期,濫施酷刑,對犯者施以湯 ( 熱水,開水 ) 鑊之刑,未死,則家人以湯 ( 湯劑 ) 藥治之。83、涕古代一女子與氓相愛,二人交好。氓與之相約,秋以為期。不見氓時,泣涕 ( 眼淚 ) 漣漣。后嫁之,而遭氓棄,常涕 ( 哭泣 ) 之,夜夜涕 ( 鼻涕 ) 與淚垂簾。84、徒陳涉本是氓隸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 ( 這些人 ) 。而與卒同苦, 戰(zhàn)時常舍車而徒 ( 徒步 ) 行。得天下后,其幼時之友至宮,而不見,其友徒 ( 白白地 ) 見欺,
34、曰: “徒 ( 空 ) 有帝王之表。罷也,吾輩不計矣,徒 ( 只) 記舊時之誼也?!?5、亡楚欲亡 ( 使, 滅亡 ) 齊,齊王使大夫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從曰:“楚王無義,汝當(dāng)亡 ( 逃跑 ) 去。”晏子不從,與楚王辯,曰:“齊亡 ( 滅亡 ) 于楚無益?!背跬?( 通“無”,沒有 ) 以應(yīng),遂存齊。86、王王( 姓氏 ) 姓大臣進諫曰:“王 ( 大王 ) 欲王 ( 稱王) 天下,必以仁治乃可?!?7、望三月之望 ( 農(nóng)歷每月的十五 ) ,司馬遷因李陵之事受刑, 有望 ( 抱怨、埋怨 ) 辭。日夜望 ( 盼望 ) 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 ( 遠(yuǎn)遠(yuǎn)地看 ) 之不似仁君。
35、 汝宜珍重。 ” 遷發(fā)憤,遂著史記,名望 ( 名望,聲望 ) 震于后世。88、惡屈原學(xué)高且性剛, 子蘭為人不良, 常造惡 ( 罪惡 ) ,嘗構(gòu)惡 ( 誹謗 ) 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惡( 討厭 ) 其行為,曰: “此人行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國惡 ( 怎么 ) 乎定?” 89、微李密身份微 ( 卑下 ) 賤,為敵國俘臣,為避害乃微 ( 秘密地 ) 居于僻遠(yuǎn)之地。 晉武帝不治其罪,仍詔其出仕,而其不為所動,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氣日微 ( 微弱 ) 者為辭拒,且曰:微 ( 沒有 ) 祖母之力不能成人。 一篇陳情表其辭微 ( 含蓄 ) ,而旨意深遠(yuǎn)。90、悉古有一人,棋藝絕倫。弈棋未曾輸,值賽事悉 (
36、 全都 ) 獲冠軍,欲書棋藝一書,又患無才,恐書不能悉 ( 完全表達(dá) ) 意,終棄之。91、相韓愈,少時聰穎,愛助人,鄉(xiāng)人相 ( 觀察 ) 其貌,以為福祿之相 ( 形貌,狀貌 ) 。后赴京城趕考,途遇一人敘其無所依靠,愈乃將其所帶之財贈之。 其人曰:“汝好心, 定當(dāng)富貴。發(fā)達(dá)之日莫相 ( 用在動詞前,表動作偏指一方 ) 忘?!表n愈赴京考中,以力相 ( 輔佐,幫助) 君王。92、謝暮春時節(jié),春花謝 ( 凋落 ) 。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 牧謝 ( 拒絕 ) 之。山民執(zhí)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謝 ( 道歉,謝罪 ) 。后至其家,山民禮遇之,牧謝 ( 感謝 ) 其
37、款待。旦日牧謝 ( 辭別 ) 山民而出,且嘆曰: “多謝 ( 告誡 ) 世人,善者多矣?!?3、信楚王信 ( 信任 ) 屈原,屈原以為美言不信( 真實 ) ,故每諫必以信 ( 實情 ) 告之,后子蘭短之,屈原見逐。屈原以為楚王未信 ( 守信用 ) ,欲投汨羅江報國, 信 ( 隨意 ) 手取頭上之飾為信 ( 信物 ) ,俾人聞王,乃冀王信 ( 通“伸”,伸張 ) 大義于天下。94、興劉邦興 ( 發(fā)動 ) 兵伐秦,后劉邦王, 大漢興 ( 興盛 ) 。政通人和,興 ( 興辦 ) 教育,人才興 ( 興起) 焉。95、行蘇武因行 ( 品行 ) 正范高, 行 ( 踐行 ) 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設(shè)
38、宴屬托。途中遇強盜隨行 ( 行走 ) ,見強盜猶如行( 古代軍制單位 ) 伍之人,魁格有形。蘇武感化之。96、幸沛公占咸陽, 是其之幸 ( 幸運 ) 也。且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 寵幸 ) ,足見其志向遠(yuǎn)大。項王怨沛公奪咸陽,遂生滅其之心。幸( 幸虧 ) 項伯前來告張良。項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無備殺之,后沛公幸 ( 僥幸 ) 得脫。97、修王羲之修 ( 身高 ) 七尺有余,常修 ( 施行 ) 文德。所住之處有茂林修 ( 高,大 ) 竹,風(fēng)景甚好。僅蘭亭破, 遂修 ( 修理 ) 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 ( 修建 ) ,又以名聯(lián)修 ( 修飾、裝飾 ) 之。聚友人于蘭亭, 嘆修 ( 長 )
39、 短隨化,將其作收于集,并作序。98、徐城北徐 ( 姓 ) 公儒雅,一日散步, 見清風(fēng)徐 ( 慢慢) 來,神清目爽。99、許大鐵椎,不知何許 ( 地方,處所 ) 人也。身背鐵椎長丈許 ( 表約數(shù),上下 ) 。赴京城,路見一村井水清如許 ( 這樣,如此 ) ,欲飲之,村人不許 ( 答應(yīng),允許 ) ,怒而去。100、陽暮,斜陽 ( 太陽,陽光 ) 橫照,大雁長飛,聲斷衡陽之浦,衡陽以其乃衡水之陽 ( 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 名之也。101、要古時,國人皆好細(xì)要( 人體的腰部 ) ,故肥胖之人皆盡力覓良方,并記其提要( 要領(lǐng),關(guān)健) ,終要 ( 概括,總結(jié) ) 其法以廣之。一日,有人與醫(yī)要 ( 相
40、約 ) 于茶館,而其要 ( 通“邀”,邀請 ) 人戲之,醫(yī)者大怒,以死要 ( 要挾,威脅) 之,遂罷。102、宜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因淮南之地宜 ( 適宜 ) 橘生長也,是故,橘宜 ( 應(yīng)當(dāng)) 植于淮南。103、遺趙國因遺 ( 遺留,留下 ) 策,攬人才,聞廉頗雖老而欲效力于國。趙王則使人問,使者回報一餐間三遺 排泄 ( 大小便 )矢。趙王厚遺 ( 給予,饋贈 ) 廉頗以遣之。 廉頗以為趙王小施而大遺 ( 遺棄 ) 。104、貽自唐以來,從師之風(fēng)不盛,阿諛之風(fēng)而興,韓愈以為此貽 ( 遺留 ) 害無窮,遂作師說以貽 ( 贈送,給予 ) 李蟠,嘉其好學(xué)。105、易趙得和氏璧,秦王欲
41、以城易( 換,交換 ) 璧,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 ( 容易,輕易 ) 得?!鼻赝跖笥矣邢嗳?,然相如面不易 ( 變,改變 ) 色,應(yīng)對自如,令秦王不易 ( 輕視 ) 相如。后完璧歸趙。106、陰一日,天陰 ( 陰天 ) ,一農(nóng)夫于山陰 ( 指山的北面 ) 砍柴,其間陰 ( 冷,寒冷 ) 風(fēng)陣陣,農(nóng)夫欲還家不料山口處忽見一惡狼,農(nóng)夫躲于林中陰 ( 暗中 ) 窺之, 后以肉為餌,誘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火燒之,既而還家。107、右李斯以功大, 位于眾大臣之右 ( 上 ) 。其左右 ( 近臣 ) 皆因之驕縱。一日,偕友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 ( 表方位,與“左”相對 ) 涂鴉文字甚多。108、再兩國交惡,其一國擊一國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借款合同民間
- 2025年鄭州道路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年新版
- 2025年宜春道路貨運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小學(xué)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口算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大全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0題及答案解析
- 聽評課記錄完整40篇數(shù)學(xué)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 Lesson 2 Speed up(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二章人體的營養(yǎng)第三節(jié)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xué)年高中政治課時分層作業(yè)7世界的物質(zhì)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中小學(xué)校食品安全與膳食經(jīng)費管理工作指引
- 心電圖知識考試試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課件】第五單元化學(xué)反應(yīng)的定量關(guān)系新版教材單元分析九年級化學(xué)人教版(2024)上冊
- 04S519小型排水構(gòu)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ISO∕IEC 42001-2023人工智能管理體系之21:“10改進”解讀、實施流程和風(fēng)險描述(雷澤佳編制-2024)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件 3.5跨學(xué)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
- 山東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試題(解析版)
- 2024電化學(xué)儲能電站巡視檢查項目表
- 中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shù)規(guī)范
- 周志華-機器學(xué)習(xí)-Chap01緒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