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 年秋綿陽南山雙語學校暑期學習早知道(初中化學)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 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第 1 課時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學習目標:1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2能分辨一些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重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定義沒有生成的變化生成的變化,又叫例 1 判斷下列說法:電燈通電發(fā)光發(fā)熱是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甲同學:有發(fā)光放熱的現(xiàn)象,所以是化學變化乙同學:沒有生成新的物質,所以是物理變化例 2 分析蠟燭燃燒的過程:蠟燭熔化練習:2020 綿陽一模)1.下例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煤氣燃燒鋼鐵生銹C葡萄釀酒酒精揮發(fā)2.2020
2、江油一模)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煤的燃燒 C礦石粉碎B紡紗織布D鐵水鑄鍋3.2020 綿陽涪二模)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A是否放熱、發(fā)光B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C是否有氣體放出狀態(tài)是否發(fā)生改變4. (2020 經(jīng)開區(qū)模擬)固體物質受熱變成氣體,這種變化A一定是物理變化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蠟燭燃燒C一定是化學變化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5. 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 ( )有發(fā)光、放熱有氣體放出有狀態(tài)和顏色變化有新物質生成有能量的變化 ABCD 6. (昆明中考 )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 A西瓜榨汁B 糧食釀酒C銅鍋生銹D 面包變質7. 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3、 ( ) A晾干濕衣服B 橙子榨汁C瓷碗破碎D 紙張燃燒8. (2020金華模擬)成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成語所描述 的變化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刻舟求劍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9( 2019 綿陽模擬)下列各組生活現(xiàn)象中,前者為物理變化,后者 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 )A蠟燭燃燒 葡萄釀酒B汽車爆胎 米飯煮糊C水果腐爛 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 鮮肉冷凍10. 下列詩句描述的自然現(xiàn)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質變化的對應關系不正 確的是 ( )A“春風又綠江南岸”包含了化學變化B“日照香爐生紫煙”包含了化學變化C“北風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變化D“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前者包含了化學變化,
4、后者包 含了物理變化11. (2020 佛山模擬)下列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不涉及化學變化的 是 ( )A糧食釀酒 B 棉紗織布C火藥應用D 瓷器燒制12(2019 綿陽期末)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實驗,你認為一定屬于 化學反應的是 ( )13. 將水加熱變成水蒸氣和膽礬研碎都屬于變化,因為它們只是 改變,并沒有 生成;向石灰石中滴加稀鹽酸和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都屬于 變化,因為它們在變化時都有 。 14下列變化中:潮濕的衣服經(jīng)太陽曬,變干了;銅在潮濕的 空氣中生成銅綠;紙張燃燒;瓷碗破碎;鐵生銹;石蠟熔 化;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現(xiàn)一層水霧;下雪 天把一團雪放在溫暖的房間里,
5、雪融化。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有(填序號,下同 ),屬于物理變化的有 。15.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會伴隨發(fā)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或 出現(xiàn)沉淀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發(fā)生化學變 化。下表有四位同學的錯誤觀點,請你用熟悉的日常事例來否定其 錯誤觀點。同學錯誤觀點否定例證甲有發(fā)光現(xiàn)象發(fā)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乙有放熱現(xiàn)象發(fā)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丙有顏色改變現(xiàn)象發(fā)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丁有氣體放出現(xiàn)象發(fā)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16. 認真觀察下圖,判斷下列過程中各部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用煤爐燒開水 蠟燭燃燒(1) 圖中 A 處發(fā)生的變化是 ,原因是B 處發(fā)生的變化是,原因是 。(2) 圖中發(fā)生
6、的變化是 ,原因17. 請規(guī)范地抄寫下列元素的元素符號 :(字母要大寫。 如果有兩個字母 ,第一個字母大寫 ,第二個字母小 寫)氫 H :氦 He:鋰 Li :鈹 Be:硼 B :碳 C:氮 N :氧 O:氟 F:氖 Ne:參考答案其它物質 其它物質 化學變化 例 1:甲錯,乙對此類現(xiàn)象可幫助我們判斷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但不能作為 判斷依據(jù)。判斷物質變化類型的標準是: “是否生成新物質” 。例 2:在化學變化中, 生成新物質的同時, 物質的狀態(tài)、 形狀、 大小也改變, 所以化學變化中一定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 但在物理變化 中,不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1、D 2 、A 3 、 B 4 、 B 5 、A6、A 7 、D 8 、C 9 、 B 10 、B11、 B 12 、B13、物理 物質的形狀或狀態(tài) 其它物質化學 其它物質生成14、15、電燈發(fā)光發(fā)熱,屬于物理變化 水蒸氣液化放熱,屬于物理變化 氧氣加壓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登泰山記》同課異構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2025年醫(yī)用基礎設備器具合作協(xié)議書
- 2024四川綿陽市五八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外部招聘19人(第三批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10《愛心的傳遞者》(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3 我和蔬菜交朋友》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機器學習原理與應用電子教案 5.5決策樹
- 2025年河南對外經(jīng)濟貿易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2025年湖北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1套
- 2025年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湖北省荊門市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公路工程計量與計價》說課草稿
- NXT上的PoP貼裝課件
- 2023-2024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5五年級下冊(全冊)教案設計
- 批評他人發(fā)言稿(通用12篇)
- 上海實驗學校幼升小測試題資料
- 一年級美術課后服務教案-1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guī)范(2020年修訂版)-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管理指南
- GB/T 8162-2018結構用無縫鋼管
- 《傲慢與偏見》讀書匯報
- 上海??茖哟巫灾髡猩荚嚵曨}集④(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