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_第1頁
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_第2頁
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_第3頁
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_第4頁
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1: 論文編號: (由教研室統(tǒng)一按市、縣編碼編號)貴州省教育科學院 貴州省教育學會2016年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教學(活動)設計征集評選登記表(征文封面)學科類別(不要以編號代替):中學生物論文題目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與思考作者姓名謝娟學校名稱凱里一中課題組成員姓名學校地址 凱里市 凱里一中新校區(qū) 聯(lián)系電話固定電話: 移動電話文內(nèi)容摘要(200字左右)“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教材中本實驗要經(jīng)過稱量、研磨、過濾、制備濾紙條、畫濾液細線等一系列繁瑣的操作,耗材多、用時長。本文主要從實驗中繁瑣的方法步驟進行

2、改進和探索,實踐證明改進后的實驗方法用具少、用時短且實驗效果好。個人誠信承諾(在括號內(nèi)打“”):1.所寫論文為本人原創(chuàng),并非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或抄襲他人()2.所寫案例真實,源于本人親歷的課堂()說明:一、學科類別:1.中學語文 2.中學數(shù)學 3.中學英語 4.中學物理5.中學化學 6.中學生物 7.中學政治 8.中學歷史 9.中學地理 10.小學語文 11.小學數(shù)學 12.小學思品 13.小學英語 14.小學科學 15.中小學音樂 16.中小學體育與健康 17.中小學美術 18.中小學信息技術19.通用技術20.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21. 學前教育 22.特殊教育 23.職業(yè)教育 24.綜合(凡

3、不是純學科性的論文都歸在這一類,如: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等)。二、論文題目不要太長。教學設計或教學案例直接點明是什么課的設計或案例,如:祝福教學設計、分數(shù)的除法教學案例(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冊第某課作為題目的組成部分)。4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與思考【摘要】“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教材中本實驗要經(jīng)過稱量、研磨、過濾、制備濾紙條、畫濾液細線等一系列繁瑣的操作,耗材多、用時長。本文主要從實驗中繁瑣的方法步驟進行改進和探索,實踐證明改進后的實驗方法用具少、耗時短且實驗效果好。【關鍵詞】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菠菜葉 蓋玻片蘸

4、取 實驗改進“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是高中生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該實驗內(nèi)容在歷年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較多。做好本實驗,有助于學生對光合色素的種類和顏色進行直觀感性的認識及對光合作用過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觀察及分析生物學知識的能力。通過該實驗可以讓學生學會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具體方法,并探究綠葉中含有色素的種類,及每種色素的顏色。但教材中實驗過程比較繁瑣, 教材中本實驗要經(jīng)過稱量、研磨、過濾、制備濾紙條、畫濾液細線等一系列繁瑣的操作,耗材多、用時長,且有色素的流失,降低了實驗效率。通過改進,簡化了實驗步驟,明顯縮短了實驗時間,實驗課上學生們有了跟多的時間來對比、交流實驗,大大提高了實驗效率。

5、1 實驗原理1.1 色素提取原理: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色素。1.2 色素分離原理:綠葉中的各種色素都能溶于層析液中,但它們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光合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光合色素在濾紙上擴散得慢。這樣,幾分鐘后綠葉中的色素就會隨著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而分離開。2 教材中的材料用具和簡化后的材料用具對比2.1 教材中的材料用具材料:新鮮的綠葉(如菠菜葉)。用具:干燥的定性濾紙,試管、棉塞,試管架,研缽,玻璃漏斗,尼龍布,毛細吸管,剪刀,鑰勺,量筒(ml),天平。試劑:無水乙醇,層析液,二氧化硅和碳酸鈣2.2 簡化后

6、的材料用具材料:新鮮的綠葉(如菠菜葉)。用具:干燥的定性濾紙,燒杯(50ml)、培養(yǎng)皿(60ml),研缽,剪刀,鑰勺,量筒(ml),天平。試劑:無水乙醇,層析液,二氧化硅和碳酸鈣2.3 裁掉的用具試管,棉塞,試管架,玻璃漏斗,尼龍布,毛細吸管。3 教材中方法步驟和改進后方法步驟的對比3.1 教材中方法步驟:3.1.1 提取綠葉中的色素稱取5g的綠葉,剪碎,放入研缽中。向研缽中放入少許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再加入10ml無水乙醇,進行迅速、充分的研磨。將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塊尼龍布)中進行過濾。將濾液收集到試管中,及時用棉塞將試管口塞嚴。3.1.2制備濾紙條將干燥的定性濾紙剪成略小于

7、試管長與直徑的濾紙條,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角,并在距離這一端1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的橫線。3.1.3畫濾液細線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并沿鉛筆線均勻地畫出一條細線。待濾液干后,再畫一兩次。3.1.4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將適量層析液倒人試管中,將濾紙條輕輕插人層析液中,隨后用棉塞塞緊試管口。注意,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3.1.5觀察與記錄觀察試管內(nèi)濾紙條上出現(xiàn)了幾條色素帶,以及每條色素帶的顏色。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3.1.6教材中的不足之處開始只稱取了5g綠葉,加入10ml無水乙醇,加之無水乙醇容易揮發(fā),再經(jīng)過過濾除去附著在研缽、漏斗、尼龍布、試管壁上的后剩下的濾液所剩無幾了,粗心一點的同學根本

8、就過濾不出來。畫濾液細線用到毛細吸管,但在實際操作中, 毛細吸管存在容易劃破濾紙、容易損壞和畫線不均勻等問題, 常常給學生實驗帶來很多不便, 甚至有的學生會劃破傷到手指。觀察實驗效果時,只有部分學生的實驗現(xiàn)象明顯,能清楚地看到濾紙條上區(qū)分明顯的四條色素帶,還有部分同學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不是很明顯,有的甚至只有三條、兩條色素帶,經(jīng)分析可能是在過濾的時丟失了某種色素。3.2改進后的方法步驟3.2.1 提取綠葉中的色素稱取5g的綠葉,剪碎,放入研缽中。向研缽中放入少許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再加入10ml無水乙醇,進行迅速、充分的研磨。充分研磨后把綠葉殘渣撥到研缽內(nèi)壁一邊,盡量擠壓,研磨液便會集中在底部凹陷處。

9、3.2.2 制備濾紙條將干燥的定性濾紙剪成長 8 cm、寬 1cm 的濾紙條,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角,并在另一端距離1cm處對折,使之成為一種掛鉤形式。3.2.3 畫濾液細線用蓋玻片一個邊蘸取少量濾液,并沿剪去兩角一端1cm處均勻地按出一條細線。待濾液干后,重復按一兩次。3.2.4 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將適量層析液倒人燒杯中,將濾紙條輕輕插人層析液中,隨后用培養(yǎng)皿蓋住燒杯口。(注意,將濾紙條對折過的一端掛在燒杯口。)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3.2.5 觀察與記錄觀察試管內(nèi)濾紙條上出現(xiàn)了幾條色素帶,以及每條色素帶的顏色。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3.2.6 改進后的實驗效果改進后,省去了過濾這一步相對繁

10、瑣的操作,畫線用蓋玻片直接蘸取平行的按在濾紙上,簡便易操作;實驗現(xiàn)象明顯,能清楚地看到濾紙條上區(qū)分明顯的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為橙黃色的胡蘿卜素、黃色的葉黃素、藍綠色的葉綠素a和黃綠色的葉綠素b。4 自我評價4.1 經(jīng)對比,實驗材料還是采用教材給定的參考材料(菠菜葉),材料易得,色素含量高。菠菜葉易研磨,使更多色素溶解于無水乙醇中。4.2 實驗過程中充分研磨后把綠葉殘渣撥到研缽內(nèi)壁一邊,盡量擠壓,研磨液便會集中在底部凹陷處。省去教材中過濾這一繁瑣的步驟,簡化實驗用具,節(jié)約時間,防止了色素的丟失,且提取色素濃度高。4.3 制備濾紙條采取對折方法,使濾紙一端產(chǎn)生折痕,形成掛鉤掛在燒杯口上,避免了濾液細線浸到層析液中,并用蓋玻片蘸取提取液進行劃線,提取液線細、勻、直。4.4 用小燒杯作為層析裝置,有利于濾紙條的插放,避免濾紙條靠近試管壁。該實驗改進方法適合于學生分組實驗,具有借鑒性。參考文獻:1李妙娜.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8:67-69.2程曉梅.高中生物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