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一下冊科學知識點 第一章 對環(huán)境的察覺 第一節(jié) 感覺世界 1人的感覺。 (1)人體具有多種感覺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如溫度、氣味、顏色、聲音,等等。 (2)人的感覺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膚等。 人類具有不同的感覺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環(huán)境的不同刺激,并產生不同的感覺。各種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覺器官,這對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生物的感覺器官能夠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覺器官中有不同
2、的感激的原因在于:感覺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 2皮膚的感覺功能。 (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它具有冷覺、熱覺、觸覺、痛覺等多種感覺功能。 (2)冷、熱覺:感覺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 (3)觸覺:感覺外界物體與人體的觸碰以及強弱程度。 (4)痛覺:是觸覺的過強反應,痛覺能感受對身體損傷性的刺激,它對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皮膚的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3嗅覺的形成過程。 環(huán)境中物質的氣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經末梢(嗅
3、覺感受器),嗅神經將物質的氣 味刺激傳到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從而形成嗅覺。 嗅覺特點:嗅覺疲勞;嗅覺適應;嗅覺敏感度因年齡、動物種類和氣味種類等的不同而不同。 4舌和味覺。 (1)舌具有味覺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種味道。舌感覺的過程是:小凸點味蕾味覺細胞。 (2)舌的不同部位對酸、甜、苦、咸等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對苦味最敏感的區(qū)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兩側的中間部位,咸味則在舌兩側的前部。 (3)味覺感受器對液態(tài)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麻、辣
4、、澀等味覺是多種刺激綜合后 產生的感覺;味覺、嗅覺等各種感覺密切相關。 第二節(jié) 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 1聲音的產生。 , 聲音是因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 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 傳播形式:聲波。 傳播速度: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傳播介質有關。溫度越高,聲音的傳播速度越 快;聲音在固態(tài)物質中傳播得最快,液態(tài)其次,氣態(tài)最慢。在空氣中(150C),傳播速度
5、60;為340m/s。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傳播實質:把聲源的振動傳播出去。遇到障礙物,聲波將發(fā)生反射,形成回聲。 第三節(jié) 耳和聽覺 1耳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 功能 外耳廓 收集聲波 外耳道
6、 聲波進入外耳道后撞擊鼓膜 結構 功能 鼓膜 產生振動 鼓室 與咽鼓管連通 聽小骨 骨性傳導、放大振動 耳蝸
7、160; 內有聽覺感受器,把振動轉化為聲音信號 前庭 內有位覺感受器 半規(guī)管 內有位覺感受器 2聽覺的基本知識。 (1)聽覺的形成:聲波通過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聽小骨一耳蝸一聽神經一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2)聽覺的減弱與喪失:人的聽覺與人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大,聽覺能力越弱,直到喪失。
8、0; 鼓膜、聽小骨受到損傷或發(fā)生障礙會造成傳導性耳聾;耳蝸、聽覺中樞和與聽覺有關的神經損傷會造成神經性耳聾。 (3)人的聽覺:人類的聽覺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聽到頻率在20赫到20 000赫之間的聲音。據(jù)此,人們將低于20赫的聲音稱為次聲,超過20 000赫的聲音稱為超聲。 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稱為頻率,其單位為赫茲。 不同的動物,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不同。 3聲音的三個特性。 音調:我們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叫音調。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9、160; 響度:人們主觀上感覺到的聲音強弱叫響度。距離聲源越近,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聲音的響度用分貝來表示,分貝是聲音大小的單位。 音色:曾叫音品,是人們對聲音質的感覺。音色與發(fā)聲體的性質、形狀以及發(fā)聲的方法等有關。 4噪聲。 狹義上講凡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所發(fā)出的聲音,均屬于噪聲;從聲波對人的干擾講,凡是環(huán)境中不需要的聲音都可判定為噪聲。 預防噪聲: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耳朵處減弱。 第四節(jié)光和顏色 1
10、光源。 正在發(fā)光的物體。 2光傳播的特點。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固體、液體、氣體)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傳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氣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千米秒。 3光的色散。 白光是復色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單色光組成。 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11、60; 白色物體可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則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4光線。 在科學上,人們往往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路線與方向,稱為光線,其中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 第五節(jié)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射向另一種均勻的物質時,光會在兩種物質的分界面上發(fā)生傳播方向的改變,從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質中的現(xiàn)象。 (2)特點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
12、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類:根據(jù)反射面的情況不同,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們從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體。光在反射時光路可逆。 (4)應用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生活中的應用:一是成像,二是改變光路。 2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透明介質射向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 (2)特點折射定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
13、物質時,折射光線、入射光 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當光從其他透明物質斜射人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或減小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或減小。 第六節(jié)眼和視覺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對光線有匯聚作用 老花鏡 放大鏡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近視鏡 2焦點和焦距。 (1)主光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
14、連線。 (2)光心:位于透鏡的中心,光通過它時傳播方向不變。 (3)焦點: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匯聚在一點,這個點叫焦點(F)。 凸透鏡有2個焦點。 (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5)每個凸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 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 (倒立或正立實像或虛象放大或縮小) 應用(P24) U&g
15、t;2f f<v<2f 倒立實像縮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實像等大 / f<u<2f v>2f 倒立實像放大 幻燈機、投影機 U=f 無 無無無 / U<f 正立虛象放大 放大鏡 4眼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 功能 眼瞼 &
16、#160;隨時閉合,保護眼睛 睫毛 遮擋雨水、灰塵 淚腺、鼻淚管 分泌淚液,潤滑,除塵殺菌;與鼻子相通 眼肌 使眼球靈活轉動 眼球壁 外角膜 和房水、晶狀體、玻璃體一起形成折光系統(tǒng) 鞏膜 堅韌外殼,保護眼球 虹膜 中央是瞳孔,可根據(jù)光線強弱調節(jié)瞳孔的大小 內脈絡膜 給眼球提供營養(yǎng) 視網膜 上有感光細胞
17、,接受光刺激,產生興奮 睫狀體 睫狀肌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改變眼球的焦距 內容物 由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和角膜一起形成折光系統(tǒng) 5視覺的形成。 光線通過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在視網膜上成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光的刺激產生興奮,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6人類的視覺限制。 (1)近視:視網膜距晶狀體過遠,或晶狀體曲度過大,遠處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tǒng)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前,需佩戴凹透鏡矯正。 (2)遠視:遠處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tǒng)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后,需佩戴凸透鏡矯正。 (3)色盲:人類不能辨別顏色的現(xiàn)象,它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 根據(jù)不能辨別的顏色種類,色盲可以分為紅色盲、紅綠色盲、黃藍色盲和全色盲。 (4)保護眼睛:近視大多數(shù)是因為長期用眼不科學造成的。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的發(fā)育期,應該養(yǎng)成正確的用眼習慣。 第七節(jié)信息的獲取和利用 1信息的含義與重要性。 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安全服務外包合同
- 參展商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線上客服培訓
- 露天礦山承包經營合同
- 股權收購合同出資協(xié)議
- 護士門診禮儀培訓
- 農田灌溉合同范本
- 包裝設計師習題庫及答案
- 艾滋病手術患者安全護理
- 腎衰竭護理圖解
- 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方法Triz版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大連理工大學
- 英語四級仔細閱讀練習與答案解析
- 《產業(yè)基礎創(chuàng)新發(fā)展目錄(2021年版)》(8.5發(fā)布)
- 排水溝土方開挖施工方案
- CAD教程CAD基礎教程自學入門教程課件
-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培訓課件
- 停水停電時的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 電商部運營助理月度績效考核表
- DB61∕T 1230-2019 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設備安裝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人防門
- 第12課送你一個書簽
- 教學課件:《特種加工(第6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