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喪葬習(xí)俗_第1頁
陜北喪葬習(xí)俗_第2頁
陜北喪葬習(xí)俗_第3頁
陜北喪葬習(xí)俗_第4頁
陜北喪葬習(xí)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陜北喪葬習(xí)俗陜北喪葬習(xí)俗有哪些 陜北人生于黃土,長 于黃土,最后又要魂歸黃 土,即“死者為大,入土 為安”。守氣 人都有一死。陜北人 把人死了不說死,認(rèn)為說 “死”是對死者的不尊重, 也不文明。陜北人把老年 人死了說“老了” ; 中年人 死說“歿了” ; 小孩死了說 “撂了”。百善孝為先。在老人 上了年紀(jì),生活不能自理 時,子女們往往輪番侍侯, 對老人進行細(xì)致入微的照 顧,稱為“養(yǎng)老”。父母老 人一旦有病,兒女就不出 遠門,在家勞動照顧老人。 老人病重時,兒女就守在 老人身旁,這叫“守氣” 。 這時就先要給老人洗臉、 剃頭、凈身 ( 溫水擦身 ) , 以防老人“老了”。如果老 人病危,兒女就要

2、整天守 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氣 前就要給老人穿好老衣 ( 壽衣 ) 。如果等到老人已 經(jīng)斷氣才給老人穿上壽衣 的話,有兩種說法:一是 魂走時穿不上新衣即使做 鬼也是窮鬼 ; 二是外人會 笑話,某某家老人“老了” 還是紅格溜 ( 赤身 ) ,笑話 兒女不孝。老人斷氣后, 先用酒精棉球凈面(洗 臉) ,以防小蟲,再給亡人 兩只手腕綁打狗餅,準(zhǔn)備 尸體下坑,找一張床,鋪 上干草,把尸體放在地上。 用五張麻紙糊一塊紙被, 把亡人的臉面和全身蓋 住。為的是好看。鋪干草 講究的是,一是為了干澡 通風(fēng),便于尸體存放 ; 二是 即是病人一時休克再復(fù) 活,一有動靜,干草容易 發(fā)出響聲,使兒女便于發(fā) 覺。此時接著

3、要找一只雞, 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 母雞 ; 亡人是女的,就得找 一只公雞。講究的是陰陽 搭配,做鬼也有個伴。在 門檻上將雞頭扭下,民間 叫“到頭雞”。把雞毛拔凈, 在雞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 筷子,把雞放在一個碗里, 然后獻在亡人前面的祭品 桌上。孝子出大門,到十 字路口點香給亡人指路。報喪報喪,首先把亡人的 鋪蓋卷放在院墻頭上,村 里人一看到鋪蓋卷便可知 道誰家老人“老了”。其次 要掛歲數(shù)紙。如果老人八 十歲,起碼要拿八十幾張 麻紙。風(fēng)俗是要多幾張, 兒女總愿自己的老人長 壽。把麻紙左右開剪,剪 三剪,剪成串。六十歲以 上的死者,歲數(shù)紙中間綁 紅紙條,小口不綁。把剪 成串的歲數(shù)紙掛在大門 口

4、,過路人一看便能推測 到老人的大概年齡。再次, 通知死者娘家。派一個自 家人帶好禮品 ( 煙酒 ) 去請 死者娘家,通知娘家侄兒 戴孝。陜北人把通知娘家 戴孝叫“出號”,一說“出 號”,娘家人就知道當(dāng)娘家 戴孝,要行豬禮。 請陰陽 “富貴出在門里,子 嗣出在靈里”。陜北人辦喪 事,最重要的風(fēng)俗是請陰 陽先生。講究的是選一處 好墳地、測一個吉日。靈 地選好了,后代人丁興旺 發(fā)達 ; 吉日選擇好了,喪事 辦得順順當(dāng)當(dāng),事主家不 出怪事。因此,不論家庭 貧富,辦喪事都要請陰陽, 不請陰陽吃虧在眼前。入殮葬日確定后,過三天 要入殮。入殮有規(guī)定的兩 個時間:一是清早太陽未 出來時,二是傍晚太陽已 落時。

5、不能見日頭。入殮 要通知娘家,這是禮節(jié)。 正常死亡,娘家知道了也 不來 ; 而非正常死亡,娘家 肯定會來人。入殮前,把 亡人的壽衣都穿戴好再入 殮。壽衣講究的是穿單不 穿雙 ( 三件、五件、七件 ) , 特指上衣,鞋帽各一件。 鋪身錢,口含錢,五色線。亡人入殮后,棺材里如有 空隙,要充上花籽、柏葉。 這其中有兩大用意:一是 花籽寓意后代開花結(jié)籽代 代繁衍,柏葉寓意四季長 青人口興旺 ; 二是把棺材 充實,下葬時亡人頭像就 不會動,以防亡人的頭撞 在棺材壁上。孝帽、孝子棍 喪事戴孝,分重孝和 一般孝。兒女戴重孝,孝 帽、孝衫、孝裙,穿白鞋, 這叫徹地孝。侄兒戴自備孝,一般親戚戴條子孝, 陰陽、廚

6、師戴帶紅點的條 子孝,孫子戴花紅孝。兒女的孝帽上有棉花 蛋、眼衫。棉花蛋是男左 女右。如果亡人是父親, 兒女孝帽上左邊吊一個棉 花蛋,以示左耳不聞閑雜 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右 耳聆聽母親言 ; 亡人是母 親,孝帽右邊吊一個棉花 球,以示右耳不聽閑余事, 一心一意去守孝,左耳只 聽父親言 ; 父母雙亡,孝帽 左右都吊棉花球,以示不 聞閑雜事,一心一意去守 孝。眼衫,以示一心守孝, 沉痛哀號,兩眼不視閑雜 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 重孝孝帽后邊吊有一根麻 線,以示披麻戴孝。孝子 棍,用一尺左右的細(xì)柳棍, 沾上白紙條,供孝子拄。迎帳 迎帳,也叫迎祭。凡 遇白事 ( 喪事 ) ,有送花圈、 毛毯、被面帳

7、子等禮品, 用竹竿抬上,吹手迎上。吹手在前,花圈、毛毯等 隨其后,接下來是遺像, 最后是低頭慢行的孝子。 迎帳隊伍在村中轉(zhuǎn)一圈, 一是展示送來的禮品多, 喪事辦的好 ; 二是顯示孝 子多,兒孫滿堂、生活幸 福美滿。接娘家、謝娘家 在農(nóng)村最愛看的是 接、謝娘家,尤其是老人 屬非正常死亡或兒女平時 對老人不孝服的,這時娘 家來人是要發(fā)話的。娘家 來人進了村,孝子們在大 門外路兩旁跪接,吹手在 前迎接娘家,其他辦事人 員接回娘家的花圈、豬等 祭品和行禮。娘家接回后, 總管安排答謝娘家,一路 上吹手吹奏,備一桌酒菜, 到娘家的下榻處,總管把 桌安平,立桌則丟人,酒 斟滿,孝子跪在地上。由 總管發(fā)言,告

8、知病人幾時 得病,經(jīng)過怎樣治療,穿 了幾件衣服,背了什么棺 材等。如孝子對老人孝順, 也屬正常死亡,娘舅把酒 喝,讓孝子平身。孝子 們給娘舅敬酒,謝娘舅完 畢。如老人屬非正常死亡 或兒女對老人平時不孝 順,娘舅就要問死亡原因, 這時娘舅就要批評外甥。 娘舅的話說不好,也不喝 酒,孝子還得長跪,當(dāng)天 晚上的燒紙、踩跪、過金 橋、撒路燈等一切祭奠活 動都進行不下去了,靈堂 里的豬不能下鍋,影響第 二天的祭事和宴席。這個 環(huán)節(jié)是孝子最頭痛的事。 一般情況,娘舅把孝子批 評、數(shù)落一頓了事。如果 娘家人不發(fā)言,村里人會 笑話娘家沒一個辦事人, 全是傻瓜,怕的沒敢開言 這就把娘家人的面子全丟 光了。因此,

9、具體情況需 具體酌定。祭孤魂把娘家接回來后祭孤 魂。選一與亡人的陵墓方 向錯開一點較高且平坦的 地塊祭孤魂。其目的是: 孝子請靈前,先把孤魂野 鬼作以祭奠安頓好,讓孤 魂野鬼先吃飽喝好,就不 和先逝的老人爭搶祭品。 這樣,先逝的老人就能享 受到兒女們的祭品。請靈 過祭飯喪事(三晝二 夜) ,請靈在前一天下午開 始。一般喪事 ( 一天一夜 ) , 在聚客的當(dāng)天晚上,祭孤 魂畢,就開始請靈。如是 新逝,請靈,請三代。如 先前已歿了一個,就請先 歿了的那個。尸骨盒不進 院。請個牌位子,讓老倆 口團圓帶路。祭奠陜北風(fēng)俗,當(dāng)老人歿 了,都要舉行祭奠活動。 孝子要殺豬宰羊,富足戶 請禮生,一天三開祭 (

10、早、 中、晚祭 ) 。三祭都由禮生 安排,都用祭文 ( 禮生來 寫) 。中等戶只請吹手不請 禮生。孝子自己安排三祭。 每一次祭都是哭一陣、燒 紙、奠酒。孝子有文化的 自己寫一篇祭文,在正祭 時讀,以示書香門第、文 人輩出 ; 不寫祭文體現(xiàn)以 農(nóng)為本、以過好光景為榮。祭奠,在農(nóng)村叫燒紙 ( 也叫燒紙錢 ) 。凡前來唁 言的親朋好友和辦事人員 都要祭奠。親戚祭奠前,都要帶 祭品。一般,娘家是豬禮 ( 退一半 ) ,女婿要獻豬 ( 兩 家女婿退半個,三家女婿 不退 ) ,侄兒、侄女、外甥 是豬禮,外孫是羊禮,孫 子是娛樂費。外孫、孫子 講究少,民間常說孫子輩 是:一個眼在哭,一個眼 在笑。想花費一點

11、錢可以, 不出也行,沒人說閑話。祭奠燒紙按親戚遠近 輩份大小順序進行。每一 排人燒紙,都要吹手張老 號,辦事人放鞭炮。凡來 的親朋好友都得燒紙,之 后是踩跪、轉(zhuǎn)燈山、過金 橋、撒路燈。這中間燒紙最紅火, 有的人懂燒紙禮節(jié),有的人不懂 ; 有的人哭的好聽, 有的人不會哭 ; 有的人是 干嚎,沒有眼淚。眾人看 熱鬧,誰是真哭誰是假哭。發(fā)喪發(fā)喪時,長孫扛引魂 桿,重孫抱用紅被面包裹 的花棒槌,事后該被面也 就歸此重孫所有。下葬扶柩高崗,淚灑青山, 窀穸妥當(dāng),吊棺下葬。棺 材下葬時大頭朝里,小頭 在口。有的棺材底墊磚, 有的墊煤塊。墓室里有墓 磚( 寫亡人的生平 ) 、墓燈、 五谷、祭飯罐、墓祭桌等。

12、 東南西北放桃木橛,為鎮(zhèn) 邪用。棺材蓋上放桑弓柳 箭,是亡人自衛(wèi)的工具。風(fēng)俗:棺材擺放的位 置是男左、女右,男東、 女西。一定要細(xì)心放正。陜北喪葬習(xí)俗方式 陜北地處偏遠,改革 開放之前因交通不便,信 息閉塞,保存了非常古老 的以漢民族風(fēng)俗習(xí)慣為主體兼容其他民族風(fēng)俗習(xí)慣 的古老民俗,成為研究我 國古代漢民族與其他民族 風(fēng)俗習(xí)慣的活化石。改革 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 速發(fā)展、交通狀況的大幅 度改善以及區(qū)內(nèi)外人口的 大量流動,陜北民俗的原 生形態(tài)正因現(xiàn)代元素的融 入而迅速改變著。從目前 陜北的喪葬習(xí)俗來看,雖 然禮節(jié)儀式簡化了許多, 但主要的禮節(jié)儀式依然保 存著,從中體現(xiàn)的孝親特 色依然十分明顯。一

13、、葬具陜北從城市到鄉(xiāng)村, 至今仍然盛行土葬。木質(zhì) 棺材是陜北漢族居民的主 要葬具,按照當(dāng)?shù)仫L(fēng)俗, 棺木用料,柏木為上,松 木為中,槐木、榆木、楊 木、柳木為次。舊時的棺 材不涂漆,可以用核桃仁 磨制出木料本身的自然花 紋,現(xiàn)在大多在棺材外部 糅漆繪彩。據(jù)學(xué)者研究, 這種葬具裝飾形式可以上溯到東周時期。棺木板的 薄厚、頁數(shù)的多少非???究,棺木板越厚越好,頁 數(shù)則越少越好。壽衣,是裝殮死者的 衣服,要在老人去世前準(zhǔn) 備好。壽衣用料按照傳統(tǒng) 習(xí)俗要用有“壽”字的絲 綢,品種包括襯衣褲、棉 衣褲、夾衣褲、袍子等, 要里外全新,不綴金屬扣 子,只綴布帶或布紐扣。 顏色有紅、褐、粉紅、紫、 蘭、綠、黃色

14、等,壽衣里子要紅色,不能用黑色, 意即后世紅紅火火。不穿 帶毛皮的,否則,下一世 會轉(zhuǎn)牲畜。不穿半杉半褲, 否則,家中會出“半吊子” 現(xiàn)在也有穿日常生活服裝 的。男性頭戴圓頂硬瓜殼 帽,頭枕雞式枕,腳穿藍 色繡花鞋。除了壽衣外, 還要給老人準(zhǔn)備被褥,被 褥是紅色的。二、葬禮程序 陜北漢族葬禮隆重, 大致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1、入殮殮,就是給尸體穿衣 下棺,也稱入殮,分小殮 和大殮。小殮是給死者穿 衣。當(dāng)?shù)孛袼渍J(rèn)為,老人 去世時,兒女都要趕到跟 前。老人斷氣前,兒女要 給他或她凈身、理發(fā)、剪 指甲,然后穿壽衣。凈身 是用清水及毛巾從頭部開 始洗到腳下,渾身洗干凈 壽衣必須在老人斷氣前穿 好

15、,民俗認(rèn)為,人的靈魂 走的時候穿什么,以后就 一直穿什么。大殮就是把尸體放入 棺內(nèi)。按照當(dāng)?shù)孛袼?,?人不能去世在炕上,而要 去世在一個能移動的木板 上,最好是棺木蓋上。因 此,去世前要將棺木蓋搬 到家中,在老人去世前將 壽衣穿好,頭前腳后,平 平正正地平臥在棺木蓋 上。不管什么時候去世, 天黑前一定要正式將尸體 移入棺中。死者仰身直肢, 隨殮的物品,一般有衣、 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四周 用谷草、麻紙等充實。2、殯 殯,就是停放靈柩或 把靈柩送到墓地去,按照 陜北喪俗,靈柩的停放時 間各地不同,少則 3 日, 多則幾十日甚或幾個月, 由奔喪者決定。(1)著喪服 在殯期,孝子必須著 喪服。喪服用白

16、色棉布制 成,按親疏關(guān)系不同而穿 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 戴孝”。按照當(dāng)?shù)亓?xí)俗,兒 子、媳婦、女兒、侄兒須 戴重孝。子女的孝服由長 衫、長褲與帽子組成,腰 間還要系上一根由麻搓成 的麻繩,稱“麻辮”。只有 孝子、孝女系麻辮,正所 謂披麻戴孝。有的地方孝 帽前用白紗蒙面,兩耳墜 棉花球,以表示孝子們不 看不聽其事,一心守孝。 侄女、侄女女婿、外孫女 及其女婿、孫女及其女婿、 孫子及其媳婦、外甥等均 不穿長褲。女婿、侄女女 婿、外孫女婿、孫女婿都 由孝子出資送 1.5-2 米的 布匹,女婿、侄女女婿是 深藍色的,外孫女婿是綠 色的,孫女婿是紅色的, 均系在腰間,稱“腰孝” ; 過去,依據(jù)與死者關(guān)系

17、的 親疏,孝布的尺寸是有嚴(yán) 格規(guī)定的,親者用料最多, 疏者用料依次遞減。(2)哭喪 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 的一大特色??迒蕛x式貫 穿在喪儀的始終。按照當(dāng) 地民俗,死者斷氣后要哭, 死者去世后的當(dāng)晚與第二 天晚上,要舉行送燈儀式, 孝子孝女要哭,親朋好友 吊唁時,只要有人哭,孝 女、孝婦要陪哭,出殯時 孝子、孝女、孝婦要哭。 子女哭悼要悲痛欲絕,直 到有人勸慰才停止。(3)過三天 民俗認(rèn)為,人死了三 天,他的靈魂要正式去陰 曹地府。因此,這個儀式 叫“迎三”或“送三” 。死 者去世的第一、二晚,要 送燈,孝子們一直要送到 廟上。第三天早晨天不亮, 孝子們要在十字路口焚燒 用紙制作的騾子與馬童, 以

18、供死者上路時用。民俗 認(rèn)為,這樣的儀式舉行以 后,死者才知道自己已經(jīng) 離開陽間。(4)燒紙錢 紙錢是中國古代祭祀 時用以禮鬼神和葬禮及掃墓時用以供死者享用的 “冥幣”之一,是用木槌 和鐵制的錢模,把外圓內(nèi) 方的錢形打在毛紙上。紙 錢的產(chǎn)生,源于古人篤信 靈魂不滅的觀念,認(rèn)為死 去的親人在陰間也要有錢 花。有的研究者認(rèn)為,紙 錢之俗早在漢代就有了, 開始時只是隨葬用紙錢, 魏晉以后,人們普遍改為 以紙錢祭靈,此俗一直沿 習(xí)至今。(5)出殯在陜北,出殯一般要 先請陰陽先生選擇吉日吉 時。出殯前要燒紙火,將 紙火匠人手工制作的一個 院落拼接,放置到大門外 的十字路口焚燒,院落通 常是二、三層樓組成的

19、四 合院,正房有“七間” “五 間”等規(guī)格,院落里有搖 錢樹,房間里備有日常生 活用品,甚至有傭人、汽 車等,各種食材如油、鹽、 醬、醋、大米、小米、白 面,各種豆類,水等,需 放置在一個小的容器里, 過去用雞蛋殼,現(xiàn)在一般 用果凍殼。大門外有影 壁。紙火的制作,可謂對 死者的衣、食、住、行諸 方面都考慮得非常周到。動靈前,孝子們要到 靈堂前,等陰陽先生打開 棺材蓋,為死者開臉,一 般是用一塊紙巾蘸上黃 油,清洗死者臉部。此后, 要封住棺材,直到下葬不 再揭開棺材蓋。然后,孝 子們燒紙叩拜,祭奠完畢 后,用繩索捆綁棺木,有 的還要在棺木蓋上綁一只 老公雞,俗稱“引魂雞” , 到墳地等棺木下葬后

20、放 走。孝子必須跟著靈車到 墓地。瓦盆一摔,杠夫起 杠,正式出殯。3、葬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 體,即棺木入土。在陜北,傳統(tǒng)墓葬是 豎穴土坑,現(xiàn)在隨著經(jīng)濟 條件的改善,除豎穴土坑外,可在豎穴土坑表面用 磚砌筑,這種形式叫建倉 子,并用大石板蓋頂;也 可券葬,即做兩個相通的 拱形頂?shù)哪乖?。到達墓地后,再次整 理墓坑,將衣飯罐放置到 墓坑壁上的窟龕里,點亮 長明燈。在鼓樂與哀哭的 混合聲中將棺木徐徐沉到 墓坑,由陰陽先生用羅盤 儀矯正方向,然后,蓋好 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蓋板,將挖 墓坑時由長子挖的第一鐵 詆土撒到棺材蓋上,然后 封土起堆,插上引魂干, 擺好墓門石。墓門石由三 塊磚壘成,兩塊插入地下, 塊蓋頂,但蓋頂磚要等 至y第二天天蒙蒙亮,等飛 禽飛過由孝子蓋上。到了墓地,要燒花圈 與匾,并在火堆上用清油 炸些年糕等,為死者“安 鍋”。葬禮以后,有禪七、 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 從死者去世后之日算起、 計算七個七,出殯后每逢 七都要到墓地祭奠,稱過 七,直到七個七,稱盡七, 為大祭七,孝女都來祭奠。 如果過七那天正好在初 七、十七、二十七(有的 地方還有初八、十八、二 十八),稱犯七,據(jù)說是死 者的靈魂有難,要在從家 里到墓地的路上插上小白 旗,以解此忌。據(jù)史料記 載,禪七是一種佛教化喪 俗,早在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 形成,到唐代更盛,沿襲 至今。佛教認(rèn)為,在人死 與生之間另有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