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術研究_第1頁
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術研究_第2頁
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術研究_第3頁
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術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術研究    摘要:平菇是目前我國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味道鮮美,口感滑嫩,烹調方法簡單等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平菇的生物習性及對外界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栽培管理過程中問題較多,難度較大,特別是冬季出菇后對溫度、濕度、光照等環(huán)境條件要求更高,管理較難,容易造成損失。本文就平菇冬季出菇后的管理技術作了介紹。關鍵詞:平菇;出菇管理;技術: s646.1+4 :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4.20.0076平菇又叫側耳、糙皮側耳、蠔菇、黑牡丹菇,臺灣又稱秀珍菇。是擔子菌門下傘菌目側耳科一種類,是一種

2、常見的灰色食用菇,平菇性溫、味甘。追風散寒、舒筋活絡效果好。能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病癥。平菇中的蛋白多糖體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由于味道鮮美,口感滑嫩,烹調方法簡單等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平菇的生長對外界環(huán)境的要求非??量蹋瑢囟?、濕度、光照要求非常嚴,特別是在北方,冬季氣溫非常低,出菇都在溫室內進行,由于水分、溫度、營養(yǎng)等因素的影響,經(jīng)常發(fā)生死菇、不出菇或者畸形菇。所以冬季平菇出菇管理對平菇生產(chǎn)非常重要,做好冬季出菇管理,要做好以下幾點:1增加光照時間和光照時長一般來說,平菇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照或者說對光照需求不多。但籽實體形成時,必須要有足夠的散射

3、光。因為原基形成的分化需要散射光的誘導,在散射光的誘導下,籽實體才能正常發(fā)育,才能多出菇的現(xiàn)象,平菇才會早熟。如果沒有光照,很難形成平菇原基。如果光照不足,原基數(shù)會減少,菇柄會細長,菌蓋會變小,顏色會變淺,畸形菇會增多。因此,平菇栽培必須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但陽光又不能直射,否則菇體會被曬死。2 補充足夠的水分平菇采收2次后,當培養(yǎng)料內含水量低于40%時,原基很難分化,分化出的原基也很難長大,這時應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補充水分的方法有很多,注射補水和砌出菇墻是常用的補水方法。如采用砌出菇墻的方法補水,應在冬季進行,立春以后再砌菇墻,由于氣溫回升快,容易出現(xiàn)培養(yǎng)料積溫太高,導致燒菌現(xiàn)象的發(fā)生。3

4、出菇與養(yǎng)菌相結合采收間歇期是菌絲體吸收與積累營養(yǎng)的重要階段,此時通過調節(jié)棚內溫度、濕度、氣體條件,促進菌絲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和積累,為下茬大量出菇創(chuàng)造條件,做到出菇與養(yǎng)菌結合,這樣才會使產(chǎn)量與質量得到提高。即每采一次菇,清理一次料面的死菇和菇根,并停止噴水2天,白天開棚,晚上蓋棚。提高棚溫。2天后噴2%石灰水,既能調節(jié)培養(yǎng)料的ph值,又能起到消毒抗雜菌的作用。養(yǎng)菌的時候,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空中噴水為主,培養(yǎng)料面潮濕即停,不能噴水過多,否則影響培養(yǎng)料內外的通氣性。4 加強通風換氣平菇是好氣性真菌的一種,菌絲和子實體生長都需要空氣。在正常情況下,空氣中氧的含量為21%(體積比),二氧化碳的含量

5、為0.03%,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時,氧分壓就勢必降低,過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直接影響平菇的呼吸活動,而有礙生長發(fā)育。因此,在出菇管理中通風換氣非常重要,只有保持出菇場地空氣新鮮,才能保證出菇質量,通風換氣應在中午噴水后進行,如果遇到氣溫太高時,通風換氣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通風換氣的同時還要考慮到保持濕度。二者發(fā)生矛盾時,應以保濕為主,如果濕度過大又要注意通風換氣。特別是在高溫時通風換氣尤為重要,如果溫度過高、濕度過大,又不通氣,非常容易造成綠霉菌大量污染。通風換氣應該緩慢進行,避免讓風直接吹到菌體上,否則菇體失水過多,容易造成邊緣卷曲而外翻。5 擴大溫差,促進出菇平菇是變溫結實菇的一種。在

6、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差變動,能夠促進子實體分化。一般來說,平菇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在1520范圍內非常適宜,溫度太低,容易產(chǎn)生畸形菇;溫度太高,則不能出菇。如果溫度高于20以上,必須采取通風和空中噴水等措施進行降溫,早晚加強通風換氣,以加大溫差,促進出菇。6 補充養(yǎng)分平菇在采收兩次后,培養(yǎng)料內的養(yǎng)分嚴重不足,要想多出菇,必須通過噴水的方式補充養(yǎng)分,可用0.1%尿素+0.3%糖水進行補充。7 防治病蟲害溫室內冬季生產(chǎn)平菇,由于保持溫度的需要,通風次數(shù)少,可能造成棚內小氣候惡化,極易滋生雜菌及發(fā)生病蟲害。一旦發(fā)生病蟲害,采用藥物防治很難實現(xiàn)無公害的要求。因此,要盡量減少農(nóng)藥的使用。避免病蟲害的發(fā)生應采取“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的原則。方法為:采菇后及時清理死菇、菇根及感染雜菌的菌袋,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在養(yǎng)菌期噴灑殺菌劑1次,以預防雜菌的滋生。另外,還應做好出菇場地的選擇,室內出菇可選用空閑房屋,但必須通風換氣好,光線充足,坐北朝南的房間最為適宜,通風換氣好,冬季還能提高室內溫度。室外出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