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 麻城市第一中學 王立啟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是中學化學所涉及到的溶解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識的核心,對很多內容的學習起著指導作用。本部分內容理論性很強,如平衡的建立,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的影響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在第一輪復習中需要學生建立起本部分內容的知識網絡,注意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僅要理解有關知識,還要真正建立起平衡的思想,能結合平衡原理分析、解決問題,能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體會理論的重要性.【知識網絡】【考綱要求】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表示方
2、法,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理解化學平衡的含義及其與反應速率之間的內在聯系.(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義.理解濃度、溫度、壓強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4)以合成氨工業(yè)生產為例,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觀點理解工業(yè)生產的條件。 除大綱提出的明確要求外,根據歷年高考的情況看還涉及到以下內容需要引起重視:(1)要掌握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2)能根據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的大小判斷反應進行的快慢。 (3)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判斷依據。 (4)等效平衡的判斷與計算。 (5)掌握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及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圖象
3、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疽c突破】一、 化學反應速率的比較 對一具體反應來說,反應物的起始濃度與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并不一定成比例,但變化量一定與化學計量數成比例。因此用不同物質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時,個數值之間符合下列轉化關系: 對反應aA+bBcC+Dd, v(A):v(B):v(C):v(D)=a:b:c:d升高反應物溫度二、 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反應速率改變的本質增大反應物濃度A增大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內有效碰撞次數 增大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內有效碰撞次數 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 增大氣體壓強使用催化劑三、 化學平衡的判斷依據一般
4、反應體系的體積不變,對于常見的反應可以用如下三個反應作代表: N2(g) + H2(g) NH3(g) H2(g) + I2(g) 2HI(g)C(s) + H2O(g) CO(g)+H2(g)1、 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2、 體系的氣體密度不再改變。3、 體系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4、 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5、 從化學鍵的斷裂判斷。6、 從物質的量變化判斷.7、 從反應速率判斷.8、 按照濃度的變化和計量系數的對比來看。四、 等效平衡等效平衡的規(guī)律(1) 對于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體積發(fā)生變化的反應,需要對應各物質的量完全相等。(2) 對于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體積不發(fā)生變化的反應,只
5、需要對應各物質的量成比例即可。(3) 對于恒溫、恒壓條件下的可逆反應,只需要對應各物質的量成比例即可。五、 化學平衡中的圖象問題化學平衡中常見的幾種圖象有速率時間圖,轉化率時間圖,物質的量壓強圖,物質的量溫度圖等。六、 化工生產適宜條件選擇的一般原則1、 轉化率的問題.2、 實際生產中設備的問題.3、 生產中速率和平衡的相互關系問題。4、 催化劑中毒的問題.七、 化學平衡的計算計算題的解題模式 Aa + bB cC + Dd 起始量 m n 0 0 變化量axbxcxdx 平衡量 m-ax nbx cx dx 【命題趨向】本部分內容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內容,常見的題型有選擇題和填空題,在選擇題部分
6、多以圍繞化學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各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成正比來命題,或針對化學平衡移動來命題。對化學平衡計算的考查也時有出現。而在第卷中,常出現高思維強度的題目,以考查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例如等效平衡的比較判斷,應用數學方法對化學平衡原理進行理論分析等。高考試題既要求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又要求有創(chuàng)新,體現高考試題的連續(xù)性與發(fā)展性的統(tǒng)一?;瘜W平衡作為高考必考的內容,其題型并無明顯變化,均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根據本部分的知識要點和考試大綱要求,分析近幾年高考試題,本部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命題: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各物質的平均速率,或已知反應速率計算反應時間,判斷濃度的變化
7、。2、根據外界條件對速率大小的影響,判斷因外界條件改變而引起的速率變化,或比較同一反應在不同條件下反應速率的大小。3、根據各物質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理解化學平衡特征的含義,判斷某種情況下,可逆反應是否建立平衡,或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5、某一條件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根據已知條件計算某一反應物的轉化率。6、比較同一反應在不同條件下,同種反應物的轉化率的大小.7、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判斷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移動方向,或已知平衡移動的方向,判斷所采取的措施。8、等效平衡的判斷或計算.9、有關圖象的問題,包括速率時間(v-t)圖,濃度時間(c-t)圖,物質的量與溫度(nT
8、)、壓強(n-p)、時間(n-t)圖,轉化率與溫度或壓強圖等。10、在密閉容器中,對有氣體參與的可逆反應,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及平衡移動的方向,判斷反應物、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 【常見誤區(qū)】本部分內容的學習中經常出現的一些錯誤主要有以下方面:1、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比較,不能僅看數值的大小,要注意數值表示的含義和單位的關系。比較化學反應速率常用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將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換算為用同一物質表示的速率,再比較速率數值的大?。欢峭ㄟ^化學反應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來判斷相對大小.(2)不能混淆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和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注意兩者的區(qū)別。(3)不參加
9、反應的氣體的通入,對于速率的影響。對于氣體反應體系,有以下幾種情況恒溫時:增大壓強體積縮小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恒容時:A充入氣體反應物濃度增大總壓增大速率加快B充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但各分壓不變,即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恒壓時,充入“惰性氣體"體積增大各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總之,壓強改變,若引起濃度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則改變。2、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可逆反應進行到最大限度的結果,可逆反應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可能,但可逆反應在未進行到最大限度之前還不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一經建立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就不會因時間的改變而變化。(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要抓住正、逆反應速率
10、相等,注意壓強對氣體等體積變化的影響。掌握常見化學平衡的判斷方法。(3)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是化學平衡的本質,各組分的濃度不變是現象。(4)化學平衡移動的實質是外界條件的變化引起了化學反應速率不同程度的變化。(5)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反應物的轉化率不一定增大(6)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生成物的質量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大.3、等效平衡的判斷易出錯 (1)等效平衡的含義 在一定條件(恒溫、恒容或恒溫、恒壓)下,只是其始加入情況不同的同一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組分的分數(體積、物質的量)均相同,這樣的化學平衡互稱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判斷方法亦是學生經常出錯的地方。不能熟練的運用模
11、型是重要的原因。4、應用勒夏特列原理 (1)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不僅能用于判斷化學平衡移動方向,也能用于判斷溶解平衡等所有的動態(tài)平衡的移動方向。 (2)平衡移動原理能用來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但不能用來判斷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時間。 (3)外交條件的變化是否真是改變了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復習策略】1、 在本部分內容的復習中,首先要更新觀念,注意區(qū)分基本理論與其它塊知識的不同復習方式。理論性強是本部分內容的最大特點,理論的分析固然重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亦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理論對實際的指導強化理論的復習。2、 注重復習的效率。一輪復習主要是基礎復習,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層次不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
12、同,對復習的要求也不同,要提高復習的效率,教師就必須認真研究各類學生的特點,了解他們的差異.3、 優(yōu)化目標設計。教師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明確范圍,了解各層次知識點的要求,把握好重難點。本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平衡的建立,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復習的難點是:濃度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原因,化學平衡觀的建立,等效平衡,化學平衡的移動,化工生產條件選擇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復習時要控制好內容的深淺度,有效落實基本點,突出重點,分化難點。4、 善用各種方法進行復習。本部分內容可結合具體題目采用極值法、討論法、列舉法、反例法等進行復習,尤其善用各種模型進行分
13、析,如在等效平衡中簡單的模型可以使問題簡單化直觀化。 【典例精析】例1:反應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45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v (X)(反應物的消耗速率或產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為 ( ) Av(NH3)= 0.010 mol·L-1·s1 Bv (O2) = 0。0010 mol·L-1·s1Cv (NO) = 0。0010 mol·L1·s1 Dv (H2O) = 0。045 mol·L-1·s1解析:方法一:根據各反
14、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先求出各物質在30s內的物質的量變化量,再運用v計算各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方法二:先求v (H2O),再根據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求v (NH3)、v (O2)、v (NO)。答案:C說明:(1)正確理解化學反應速率及表示方法,不要將物質的量的變化誤認為濃度的變化。(2)注意單位的換算.例2: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鉀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l3O+HSO3SO42-+Cl-+H+(未配平).已知該反應的速率隨c(H+)的增大而加快.下列為用ClO3-在單位時間內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該反應V-t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15、 ( )A反應開始時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B縱坐標為v(H+)的Vt曲線與圖中曲線完全重合C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應物濃度減小D圖中陰影部分“面積"可以表示t1-t2時間為n(Cl)增加解析:本題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及化學反應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根據題中信息可確定A和C正確;配平反應方程式得ClO3- +3HSO3-= 3SO42- + Cl- + 3H+,v(H+)=3v(ClO3-),所以v(H+)t 曲線與v(ClO3-)t 曲線不相同,在坐標圖中兩曲線不能完全重合,即B錯;因c = Vt,所以D錯。答案:B D說明:正確理解圖象的意義,結合外界條件的變化對化
16、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判斷。例3: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X(g)3Y(g) 2Z(g),若X、Y、Z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0),當達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mol /L,0.3mol/ L,0.08 mol/L,則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 )Ac1c213 B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32CX、Y的轉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圍為0 c10.14 mo /L、解析:設X在建立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濃度為aX(g)3Y(g) 2Z(g)起始量(mol/L) c1 c2 c3變化量(mol/L) a 3a 2a平衡量(mol/L) c1-a c23a c3+2a 0.1 0。3
17、0。08達到平衡時c(X)c(Y)=13,而轉化的c(X)c(Y)=13,則c1c2 =13,A合理C不合理;平衡時Y、Z生成速率之比為其化學計量數之比,B合理;若起始時c3 = 0,則c1有極大值:c1=0。1mol·L-1 + =0.14mol·L1,0 c10.14 mo /L。答案:C 說明:錯誤的原因可能在于不會運用“三步曲”來解題,沒有徹底弄清楚可逆反應的含義也會導致出錯。例4: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得到如下變化規(guī)律(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的量):根據以上規(guī)律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反應:H0,P
18、2P1B反應:H0,T1T2C反應:H0,T2T1;或H0,T2T1D反應:H0,T2T1解析:由圖像1所得,在壓強同是P1時,溫度越高,A的平衡轉化為轉化率越低,即為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根據勒沙特列原理,升高溫度平衡就向吸熱方向移動,可見該反應的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H0,另外從該反應的系數可以看出加壓,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A的平衡轉化率越高,從而得出P2P1.由圖像2所得,它是一種時間圖像,它有一種規(guī)律,是先拐先平數值大,即為T1T2,從而也就看出溫度越高C的物質的量越少,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也就向吸熱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H0)。由圖像3所得,
19、B的起始物質的量一定的情況下,若T1T2,溫度越高,C的平衡體積分數就越小,平衡就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也就是向吸熱方向移動,那正反應為放熱反應(H0),若T1T2,溫度越高,C的平衡體積分數就越大,平衡就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也就是向吸熱方向移動,那正反應為吸熱反應(H0)。由圖像4所得,壓強不影響A的平衡轉化率,符合方程式,那在壓強一定的情況下,若T2T,即溫度越高A的平衡轉化率就越大,即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也就是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的H0。文檔為個人收集整理,來源于網絡文檔為個人收集整理,來源于網絡答案:BC說明;要學會正確分析圖象問題一要看清橫、縱坐標;二要分析清楚圖象的變
20、化趨勢;三要弄清楚圖象的起點、終點和拐點。例4:如圖所示,將4mol SO2和 2 mol O2混合置于體積可變的等壓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反應2SO2 + O2 2SO3(放熱反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時,測得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4。2 mol,若SO2、O2的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用ABc表示,試回答: (1)達到平衡狀態(tài)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O2,體系中SO2的體積分數將_,若要使SO2的體積分數再變至與原平衡狀態(tài)A相同,可采用的措施有_或_. (2)若起始時a = 1。2mol,b = 0。6mol,且達到平衡后各氣體的體積分數與平衡狀態(tài)A相同,則起始時c的取值為_ (3)若起始時a = 0.
21、6mol,c = 4.8mol,則b = _,在此情況下,反應起始時將向_方向進行, (4)若原平衡狀態(tài)A是在恒溫恒容下達到的,現要使反應開始時向逆方向進行,且達到 的平衡狀態(tài)與A相同,則起始時C的取值范圍為_。解析:這是恒溫恒壓條件下的等效平衡問題,由題意可計算出達到平衡狀態(tài)A時其中含SO2 0。4mol,O2 0。2mol,SO3 3.6mol,n(SO2)n(O2)N(SO3) = 2118. (1)因平衡右移,故SO2的體積分數減小,在恒壓條件下,要使SO2的體積分數復原,可采取的措施有加熱和加入少量SO2氣體。 (2)由于SO2和O2反應只生成SO3一種物質,所以在恒溫恒壓下只要滿足
22、就可以了,對SO3沒有用量限制,即c0。 (3)因=2,這一條件必須滿足,顯然b = 0。3mol;由于此時abc = 2116較平衡狀態(tài)A,SO3的含量低,因此反應起始時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4)是關于恒溫恒容下的等效平衡的,按照“一邊倒“原則,4 mol SO2和2 mol O2可折合成4 mol SO3,故c4mol,另外,由于原平衡狀態(tài)A中含SO3 3.6 mol,欲使反應開始時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故c3.6 mol,因此c的取值范圍為3.6molc4mol。以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錯誤給我們的一輪復習帶來一些啟迪。高考對學生的考查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學生是否能快速準確的解出題目來實現
23、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策略上,解題思維的發(fā)展也以必要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從必要的知識來看,學生在第一輪復習里,不僅要掌握本部分內容的基本概念、定義、原理等,而且還要將這些知識形成網絡結構,內化為頭腦中的認知結構。要達到這一目的,在復習中,教師必須要挖掘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化,深刻化從而形成知識網絡。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 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每單元知識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幫助學生分清知識的層次結構,理清各知識要素之間的縱橫聯系。2、 引導學生獨立地建立與發(fā)展自己的認知結構3、 啟發(fā)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歸納和概括,并使學生掌握運用其方法和策略的
24、條件與范圍。對于在某些問題上經常出錯的學生則要適時的引導他們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對審題過程的反思.在解題完成之后,尤其是題目做錯之后,要反思自己最初是如何理解題意的,是否遺漏過什么信息,為什么會遺漏;題設中有哪些條件不明了,為什么不明了;所給的條件與要求的結果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對題意的理解有哪些偏差,原因又是什么,等等2、 對解題過程的反思.通過反思過程,知道自己所遇到的困難是什么,思考正確的思路和策略的成功之處,分析它們的特點,適用條件,概括出思維規(guī)律;通過和老師以及同學的解題思路的對比,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瘜W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單元測試題 (滿分:100分 時間:
25、90分鐘)第卷 選擇題(共48分)一、 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以下是幾位同學在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以后發(fā)表的一些看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可指導怎樣在一定時間內快出產品B化學平衡理論可指導怎樣使用有限原料多出產品C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可指導怎樣提高原料的轉化率D正確利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可提高化工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2化學工業(yè)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下列有關工業(yè)生產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硫酸生產中常采用高壓條件提高SO2的轉化率B合成氨中采用及時分離氨氣提高反應速率C電解精煉銅時,溶液中c(C
26、u2)基本保持不變D鋁熱反應常用于冶煉某些熔點較低的金屬3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 )A在FeSO4溶液中,加入鐵粉以防止氧化 B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C硝酸工業(yè)生產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NH3的利用率 D密閉、低溫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條件4可逆反應:A2(?) + B2(?)2AB(?);HQkJ/mol,當溫度和壓強改變時n(AB)的變化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2、B2及AB均為氣體,Q0BAB為氣體,A2、B2至少有一種為非氣體,Q0CAB為氣體,A2、B2有一種為非氣體,Q0DAB為固體,A2、B2有一種為非氣體,Q05下列有關合成氨工業(yè)的敘述,可用勒
27、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使用催化劑,使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有利于合成氨B高壓比常壓條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應C500左右比室溫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應D合成氨時采用循環(huán)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6恒溫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氣體A,發(fā)生如下反應:3A(g)2B(g)+xC(g)。達平衡后,測得容器內的壓強增大了p,A的平衡轉化率為a,則下列推斷中正確的是 ( ) A若x=2,則p0。5a B若x=3,則p= a/3C若x=4,則p= a D若x= 5,則pa7對于反應N2 (g)3H2 (g) 2NH3 (g);H0 ,則下列圖像中正確的是( )8反應NH4HS(s) NH3(g)
28、+ H2S(g),在某溫度下達到平衡,下列各種情況中, 不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溫度、容積不變時,通入SO2氣體 B移走一部分NH4HS固體C容積體積不變,充入氮氣 D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氮氣9往一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H2和I2,發(fā)生反應H2(g)+I2(g)2HI(g);H>0, 當達到平衡后,t0時改變反應的某一條件(混合氣體物質的量不 變),且造成容器內壓強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深,平均分子量不變 B平衡不移動,混合氣體密度增大 CH2轉化率增大,HI平衡濃度變小 D改變條件前后,速度圖象為(如右圖)10在某溫度下,將2molA和3molB充入
29、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aA(g)+B(g) C(g)+ D(g),5min后達平衡,各物質的平衡濃度的關系為c(A)a·c(B)= c(C)·c(D)。若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將容器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10倍,A的轉化率不發(fā)生變化,則B的轉化率為 ( ) A60%B40C24%D4%11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2SO2(g)O2(g) 2SO3(g);H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V正V正V逆V逆時間0V正V正V逆V逆0t0反應速率時間t00時間SO2的轉化率甲乙反應速率A圖研究的是t0時刻增大O2的物質的
30、量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tài)圖研究的是t0時刻通入氦氣增大體系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研究的是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圖研究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高12右圖縱坐標為反應物的轉化率,橫坐標為溫度(t),下列符合此圖情況的反應是( ) AC(s)+CO2(g)2CO(g);H>0 BH2(g)+Br2(g)2HBr(g);H<0 CN2(g)+3H2(g)2NH3(g);H<0 D2SO3(g)2SO2(g)+O2(g);H013已知:N2(g)+3H2(g) 2NH3(g);H=一92.4kJ/mol,在相 同溫度下,向一密閉容器中通入0.6m
31、ol N2、1.8mol H2和0。8mol NH3達平衡時反應的熱效應(即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為QlkJ;向另一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通入0.5mol N2和1。5mol H2、lmol NH3,達到平衡時反應的熱效應為Q2kJ,則下列判斷一定錯誤的是 ( )AQ2<Ql<92.4 BQ1=Q2=92。4 CQ1Q292。4 DQ1=Q292。414某溫度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2E(g)F(g)x G(g);H0.若起始時E濃度為a molL,F、G濃度均為0,達平衡時E濃度為0.5a molL;若E的起始濃度改為2a molL,F、G濃度仍為0,當達到新的平衡時,下列說
32、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時,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B若xl,容器體積保持不變,新平衡下E的體積分數為50C若x2,容器體積保持不變,新平衡下F的平衡濃度為0.5a mol·L1D若x2,容器壓強保持不變,新平衡下E的物質的量為a mol15如圖所示,甲、乙之間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動,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時K停在0處。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可逆反應:2A(g)B(g)2C(g),反應達到平衡后,恢復到反應發(fā)生前時的溫度。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6 04 22468K可移動活塞甲 乙3311557A根據隔板K滑動與否可判斷左右兩邊的反
33、應是否達到平衡 B達到平衡后,隔板K最終停留在左側刻度02之間 C到達平衡時,甲容器中C的物質的量大于乙容器中C的物質的量D若平衡時K停留在左側1處,則活塞仍停留在右側6處16某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盛有適量的A和B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A + 3B 2C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V升,其中C氣體的體積 占1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原混和氣體的體積為1。2V升 原混和氣體的體積為1。1V升;反應達平衡時氣體A消耗掉0.05V升反應達平衡時氣體B消耗掉0.05V升A B C D第卷 非選擇題(共52分)17(8分)已知反應:3NO2+H2O 2HNO3+NO
34、;H0。25,101kPa時,達到平衡時HNO3的質量分數為50。 (1)判斷NO2溶于水是否達到平衡,最顯著的標志是_。 (2)若要用NO2與水反應制得高于50%的HNO3,舉出你可以采取的二種方法:方法1:_。方法2:_. (3)試從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出發(fā),簡要解釋為什么足量銅與濃HNO3反應時,生成的氣體先是NO2,后是NO_18(10分)在一定溫度下,將2mol A和2molB 兩種氣體相混合于容積為2L的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 xC(g)2D(g),2分鐘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了0。8mol D,并測得C的濃度為0.4mol/L,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1) x值
35、等于_; (2)B的平衡濃度為_; (3) A的轉化率為_ ;(4)生成D的反應速率為_; (5)如果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則平衡體系中C的質量分數 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6)如果上述反應在相同條件下從逆反應開始進行,開始加入C和D各4/3mol,要使平衡時各物質的質量分數與原平衡時完全相等,則還應加入_mol_物質。19(11分)以下是著名的碘時鐘實驗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鉀和亞硫酸鈉會發(fā)生如下一些反應IO3- +3HSO3 = 3SO42- + 3H+ + I- (慢);IO3- +5I- +6H+ = 3I2 + 3H2O(慢);I2 +HSO3- + H2O = 2I- +SO4
36、2 +3H+(快)分別配制下面三種溶液。溶液A:0.9g碘酸鉀溶于少量溫水中,再稀釋到500mL。溶液B:0。45g亞硫酸鈉配成溶液,稀釋到500mL。溶液C:取5g可溶性淀粉,放在小燒杯中,加入25mL冷水,攪拌成懸濁液。另取200mL水加熱至沸,趁沸騰時倒入淀粉懸濁液并迅速攪拌,使淀粉糊化、溶解。到溶液冷卻后邊攪拌邊慢慢加入12.5mL濃硫酸,最后也稀釋到500mL。溶液 D:200mL水+50mLA液+50mL C液溶液 E:225mL水+25mLA液+50mL C液試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實驗原理,化學反應速率由那步反應決定_.填、 (2) 當哪種離子耗盡時才能見到溶液變藍色_(
37、選填:I、HSO3、H+、IO3) (3) 在盛放D液和E液的兩只燒杯里同時加入50mLB液。DE兩燒杯哪個溶液先變藍色 _(填:DE) (4)為研究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準備三份E液(各30OmL,配法同上)、用三支量筒分別量取50mL B液,同時把三份B液分別加入下述不同溫度的三份E液中。a第一份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到50左右 b第二份維持在室溫 c第三份浸在冰水里冷卻到近冰點。先變藍色的是_。(填:ABc)20(8分)恒溫下,將a mol N2與b mol H2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N2 (g) + 3H2(g) 2NH3(g) (1)若反應達平衡時某時刻t時,nt (N2) = 13mol,nt (NH3) = 6mol,計算a的值 (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26。8L(標況下),其中NH3的含量(體積分數)為25%。計算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 (3)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作品署名商用合同范本
- 修建作坊合同范本
- 個人與公司 合同范本
- 科技型中小企業(yè)在醫(y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
- 專戶采購合同范本
- 低價轉讓牛奶合同范本
- 農業(yè)水果收購合同范本
- 供貨協(xié)議合同范例烤鴨
- 借款退款合同范例
- 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創(chuàng)新紋樣的設計實踐
- 新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 (復習用)
- 《提案與方案優(yōu)化設計》課件-第二部分 平面布局方案設計
- 2024年黑龍江省專升本考試生理學護理學專業(yè)測試題含解析
- 奧特康唑膠囊-臨床用藥解讀
- 《新能源發(fā)電技術第2版》 課件全套 朱永強 第1-10章 能源概述- 分布式發(fā)電與能源互補
- 認識統(tǒng)計年報基本概念與作用
- 2024年內蒙古化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民盟入盟申請書(通用6篇)
- XX精神科醫(yī)生述職報告(四篇合集)
- 給家里人做一頓飯
- 《嬰兒撫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