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危重癥護理_第1頁
中醫(yī)危重癥護理_第2頁
中醫(yī)危重癥護理_第3頁
中醫(yī)危重癥護理_第4頁
中醫(yī)危重癥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中醫(yī)危重癥護理中醫(yī)危重癥護理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高高 熱熱 以體溫以體溫39以上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以上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 外感風熱、風寒、暑熱、濕熱、燥熱及疫外感風熱、風寒、暑熱、濕熱、燥熱及疫毒等,均可引起高熱。毒等,均可引起高熱。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急性感染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結締組織病、血液病、腫瘤以及性疾病、結締組織病、血液病、腫瘤以及中暑等以高熱為主癥者,均可參照本證辨中暑等以高熱為主癥者,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證施護。 辨證施護辨證施護(一一)風熱襲表風熱襲表1主癥主癥 發(fā)熱,微惡寒,有汗,發(fā)熱,微惡寒,有汗, 口微渴,咽口微

2、渴,咽喉紅腫疼痛,或乳蛾腫大,舌邊尖紅,苔喉紅腫疼痛,或乳蛾腫大,舌邊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2調護原則辛涼解表,清肺透熱。調護原則辛涼解表,清肺透熱。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臥床休息,居室安靜,空氣新鮮,生活護理:臥床休息,居室安靜,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切忌汗出當風,多飲水。溫濕度適宜,切忌汗出當風,多飲水。(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半流質,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半流質,忌用油膩辛辣之品;可以西瓜汁、梨汁、橘汁忌用油膩辛辣之品;可以西瓜汁、梨汁、橘汁等或用鮮蘆根煎水代茶飲,亦可食用甘潤多汁等或用鮮蘆根煎水代茶飲,亦可食用甘潤多汁的瓜果;高

3、熱不退者,可用酒精,或中藥石膏的瓜果;高熱不退者,可用酒精,或中藥石膏水、薄荷水等擦浴。水、薄荷水等擦浴。(3)藥物方法:選用柴胡滴丸。藥物方法:選用柴胡滴丸。(4)針灸方法:針刺大椎、曲池、合谷、風池,針灸方法:針刺大椎、曲池、合谷、風池,用瀉法。用瀉法。 (二二)風寒束表風寒束表1主癥主癥 發(fā)熱,惡寒重,頭痛身痛,無汗,發(fā)熱,惡寒重,頭痛身痛,無汗,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詠浮緊。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詠浮緊。2調護原則調護原則 辛溫解表,宣肺散寒。辛溫解表,宣肺散寒。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 (1)生活護理:臥床休息,居室溫濕度適宜,避生活護理:臥床休息,居室溫濕度適宜,避免直接吹風;溫

4、服中藥湯劑,服后可稍加衣被,免直接吹風;溫服中藥湯劑,服后可稍加衣被,以助其微微汗出,使邪從汗解。以助其微微汗出,使邪從汗解。(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半流質。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半流質。 (3)藥物方法:荊芥藥物方法:荊芥12g 、柴胡柴胡12g、薄荷、薄荷9g,水,水煎服。煎服。 (4)針灸方法:同風熱襲表。針灸方法:同風熱襲表。 (三三)熱在陽明熱在陽明1主癥主癥 高熱,汗出,口渴喜冷飲,心煩不高熱,汗出,口渴喜冷飲,心煩不安,面紅,舌苔黃燥,脈洪大或滑數(shù)。安,面紅,舌苔黃燥,脈洪大或滑數(shù)。2調護原則調護原則 清熱生津。清熱生津。 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居

5、室宜安靜、涼爽,多飲水;可生活護理:居室宜安靜、涼爽,多飲水;可用各種物理降溫法退熱。用各種物理降溫法退熱。 (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可多飲清涼飲料或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可多飲清涼飲料或食甘潤多汁的瓜果。食甘潤多汁的瓜果。(3)藥物方法:生膏藥物方法:生膏30g、知母、知母10g、銀花、銀花30g,水,水煎服;或用柴胡滴丸。煎服;或用柴胡滴丸。 (4)針灸方法:同風熱襲表。針灸方法:同風熱襲表。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神神 昏昏 以神志不清為特征的一類病證,又稱以神志不清為特征的一類病證,又稱“昏昏蒙蒙”、“昏憒昏憒”、“昏不知人昏不知人”。 外感時邪、風陽上擾、痰濁內阻、水濕內外感時邪、風陽上

6、擾、痰濁內阻、水濕內阻及陰陽衰竭等,均可導致神昏。阻及陰陽衰竭等,均可導致神昏。 本證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多種疾病,凡出現(xiàn)本證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多種疾病,凡出現(xiàn)神昏者,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神昏者,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辨證施護(一一)閉證閉證1熱入心包熱入心包 (1)主癥:神昏譫浯,高熱或身熱夜甚,煩躁主癥:神昏譫浯,高熱或身熱夜甚,煩躁不安,面赤氣粗,或有抽搐,尿黃赤,舌不安,面赤氣粗,或有抽搐,尿黃赤,舌紅絳而干,苔黃或焦黃,脈細數(shù)或滑數(shù)。紅絳而干,苔黃或焦黃,脈細數(shù)或滑數(shù)。 (2)調護原則:清心開竅,泄熱涼營。調護原則:清心開竅,泄熱涼營。 (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居室

7、應安靜,光線柔和,通風良好;平生活護理:居室應安靜,光線柔和,通風良好;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持續(xù)氧氣吸入,頭置冰袋物理臥位,頭偏向一側,持續(xù)氧氣吸入,頭置冰袋物理降溫,抽搐時用開口器置患者上下磨牙之間,以防降溫,抽搐時用開口器置患者上下磨牙之間,以防咬傷舌頭;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隨時用溫毛巾擦咬傷舌頭;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隨時用溫毛巾擦拭皮膚,及時更換衣褲及床單,注意及時翻身,防拭皮膚,及時更換衣褲及床單,注意及時翻身,防止出現(xiàn)褥瘡。止出現(xiàn)褥瘡。2)飲食護理:初發(fā)病者可暫時禁食,飲食護理:初發(fā)病者可暫時禁食, 由靜脈補充水分由靜脈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病人神志及吞咽功能恢復后,可給米湯、和營養(yǎng),病人

8、神志及吞咽功能恢復后,可給米湯、豆?jié){、果汁、菜汁、牛奶等,應及時改為經口進食。豆?jié){、果汁、菜汁、牛奶等,應及時改為經口進食。3)藥物方法:選用安宮牛黃丸或清開靈注射液。藥物方法:選用安宮牛黃丸或清開靈注射液。4)針灸方法:針刺十宣針灸方法:針刺十宣(放血放血)、陶道、大椎、人中、陶道、大椎、人中、勞宮,用瀉法。勞宮,用瀉法。2痰濁蒙心痰濁蒙心(1)主癥:神志模糊,語言不清,靜而不煩,主癥:神志模糊,語言不清,靜而不煩,惡心嘔吐,喉有痰聲,面色晦滯,或身膚惡心嘔吐,喉有痰聲,面色晦滯,或身膚俱黃,胸悶腹脹,舌苔白膩或灰膩,脈沉俱黃,胸悶腹脹,舌苔白膩或灰膩,脈沉滑或濡緩?;蝈?。(2)調護原則

9、:健脾燥濕,滌痰開竅。調護原則:健脾燥濕,滌痰開竅。 (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應保持安靜、通風,溫、生活護理:病室應保持安靜、通風,溫、濕度適宜;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濕度適宜;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隨時用溫毛巾擦拭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隨時用溫毛巾擦拭皮膚,及時更換衣褲及床單,注意及時翻皮膚,及時更換衣褲及床單,注意及時翻身,防止出現(xiàn)褥瘡。身,防止出現(xiàn)褥瘡。2)藥物方法:選用至寶丹。藥物方法:選用至寶丹。3)針灸方法:針刺十宣、大椎、長強、陶道,針灸方法:針刺十宣、大椎、長強、陶道,或內關、中脘、豐隆穴,用瀉法。或內關、中脘、豐隆穴,用瀉法。 (二二

10、)脫癥脫癥1亡陰亡陰(1)主癥;神志不清,汗出如油,面色潮紅,主癥;神志不清,汗出如油,面色潮紅,身熱手足溫,煩躁不安,舌紅而干,脈虛身熱手足溫,煩躁不安,舌紅而干,脈虛數(shù)。數(shù)。 (2)調護原則:益氣養(yǎng)陰,固脫開竅。調護原則:益氣養(yǎng)陰,固脫開竅。 (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應保持安靜、通風,溫、生活護理:病室應保持安靜、通風,溫、濕度適宜;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濕度適宜;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隨時用溫毛巾擦拭皮膚,及時更換衣息;隨時用溫毛巾擦拭皮膚,及時更換衣褲及床單;注意及時翻身,防止出現(xiàn)褥瘡。褲及床單;注意及時翻身,防止出現(xiàn)褥瘡。2)藥物方法:選用生脈注射液或參脈

11、注射液。藥物方法:選用生脈注射液或參脈注射液。 2亡陽亡陽(1)主癥:神志昏迷,額出冷汗或大汗淋漓,主癥:神志昏迷,額出冷汗或大汗淋漓,面色咣白,身寒肢冷,面色咣白,身寒肢冷, 目合口開,二便失目合口開,二便失禁,舌淡紅而潤,脈微欲絕。禁,舌淡紅而潤,脈微欲絕。 (2)調護原則:回陽救逆,固脫開竅。調護原則:回陽救逆,固脫開竅。(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平臥位,密切觀察病情。四肢生活護理:平臥位,密切觀察病情。四肢厥冷者,可用熱水袋保溫,并加蓋衣被。厥冷者,可用熱水袋保溫,并加蓋衣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皮膚、口腔護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皮膚、口腔護理和褥瘡預防。理和褥瘡預防。

12、2)藥物方法:獨參湯口服或鼻飼,可選用參藥物方法:獨參湯口服或鼻飼,可選用參附注射液。附注射液。3)針灸方法:重灸神闕,溫針關元、涌泉、針灸方法:重灸神闕,溫針關元、涌泉、足三里。足三里。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痙痙 證證 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表現(xiàn)的病證。 風寒濕邪,壅滯脈絡,或熱甚于里,消灼津液,風寒濕邪,壅滯脈絡,或熱甚于里,消灼津液,或陰血虧損,均可導致筋脈失養(yǎng),而發(fā)本病?;蜿幯潛p,均可導致筋脈失養(yǎng),而發(fā)本病。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膜炎、腦血

13、管意外、腦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膜炎、腦血管意外、腦腫瘤、腸寄生蟲病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高熱腦腫瘤、腸寄生蟲病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高熱驚厥等,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驚厥等,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辨證施護 (一一)外邪侵襲外邪侵襲1主癥主癥 頭痛,項背強直,惡寒發(fā)熱,肢體頭痛,項背強直,惡寒發(fā)熱,肢體酸重,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酸重,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2調護原則調護原則 祛風散寒,解痙燥濕。祛風散寒,解痙燥濕。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安靜,光線宜暗,避免聲光刺激。生活護理:病室安靜,光線宜暗,避免聲光刺激。痙證發(fā)作時,立即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痙證發(fā)作時,立即去枕

14、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扣,用牙墊塞入上下臼齒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領扣,用牙墊塞入上下臼齒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氧氣吸入。在抽搐時,切忌強加約束,暢,必要時氧氣吸入。在抽搐時,切忌強加約束,以免造成骨折。以免造成骨折。(2)飲食護理:發(fā)作時應禁食,緩解后可予易消化、高飲食護理:發(fā)作時應禁食,緩解后可予易消化、高熱量流食。熱量流食。(3)藥物方法:羌活藥物方法:羌活15g、葛根、葛根15g、白芍、白芍12g,水煎服。,水煎服。(4)針灸方法:發(fā)作時可針刺或指卡人中、涌泉、合谷針灸方法:發(fā)作時可針刺或指卡人中、涌泉、合谷穴,用瀉法。穴,用瀉法。(二二)陽明熱盛陽明熱盛1主癥主癥 壯熱,口

15、渴喜冷飲,腹脹便秘,項壯熱,口渴喜冷飲,腹脹便秘,項背強急,手足攣急,甚則角弓反張,舌紅背強急,手足攣急,甚則角弓反張,舌紅苔黃燥,脈弦數(shù)。苔黃燥,脈弦數(shù)。2 調護原則調護原則 清泄胃熱,存陰止痙,。清泄胃熱,存陰止痙,。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應安靜,光線宜暗,避免聲光刺激。生活護理:病室應安靜,光線宜暗,避免聲光刺激。痙證發(fā)作時,立即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痙證發(fā)作時,立即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扣,用牙墊塞入上下磨牙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領扣,用牙墊塞入上下磨牙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氧氣吸入。在抽搐時,切忌強加約束,暢,必要時氧氣吸入。在抽搐時,切忌強加約束

16、,以免造成骨折。注意液體的補充,保持大便通暢。以免造成骨折。注意液體的補充,保持大便通暢。(2)飲食護理:發(fā)作時禁食,病情緩解后,可進易消化、飲食護理:發(fā)作時禁食,病情緩解后,可進易消化、高熱量流食。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可飲綠高熱量流食。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可飲綠豆湯、西瓜汁。昏迷者可予以鼻飼。豆湯、西瓜汁?;杳哉呖捎枰员秋?。(3)藥物方法:大黃藥物方法:大黃9g、生地、生地15g、麥冬、麥冬15g,水煎服。,水煎服。(4)推拿方法:痙后可按摩肩髑、曲池、神門、合谷、推拿方法:痙后可按摩肩髑、曲池、神門、合谷、膝眼、陽陵泉、環(huán)跳、承山。膝眼、陽陵泉、環(huán)跳、承山。 (三三)陰血虧虛陰

17、血虧虛1主癥主癥 素體陰虧血虛,或在失血、汗下太素體陰虧血虛,或在失血、汗下太過之后,項背強急,四肢抽搐,頭目昏眩,過之后,項背強急,四肢抽搐,頭目昏眩,自汗,神疲,氣短,舌淡苔薄,脈弦細。自汗,神疲,氣短,舌淡苔薄,脈弦細。2調護原則調護原則 滋陰養(yǎng)血,養(yǎng)筋緩痙。滋陰養(yǎng)血,養(yǎng)筋緩痙。3 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生活護理: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2)飲食護理: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可食用百合粥、飲食護理: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可食用百合粥、清蒸甲魚等。多食水果,可以烏梅清蒸甲魚等。多食水果,可以烏梅15g、白糖、白糖適量,煎湯代茶飲。適量,煎湯代茶飲。(3)情志護理:避免不良

18、精神刺激,多給心理誘情志護理: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多給心理誘導,增強患者信心。導,增強患者信心。 (4)藥物方法:當歸藥物方法:當歸12g、白芍、白芍12g、鱉甲、鱉甲15g,水,水煎服。煎服。 (5)針灸方法:發(fā)作時可針刺人中、合谷、涌泉、針灸方法:發(fā)作時可針刺人中、合谷、涌泉、足三里,用瀉法。足三里,用瀉法。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血血 證證 血不循徑,或上溢于口鼻諸竅,或下泄于前后血不循徑,或上溢于口鼻諸竅,或下泄于前后二陰,或滲出于肌膚的一類出血性病證。二陰,或滲出于肌膚的一類出血性病證。 多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情志過極,勞倦過多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情志過極,勞倦過度及久病或熱病之后,損傷血

19、絡或氣不攝血所度及久病或熱病之后,損傷血絡或氣不攝血所致。致。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胃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胃腸道潰瘍及息肉、腫瘤、肝硬化、泌尿系感染腸道潰瘍及息肉、腫瘤、肝硬化、泌尿系感染及腫瘤、腎小球腎炎、腎結核等所引起的出血,及腫瘤、腎小球腎炎、腎結核等所引起的出血,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均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辨證施護 (一一)咯血咯血1燥熱傷肺燥熱傷肺(1)主癥:喉癢咳嗽,痰中帶血,主癥:喉癢咳嗽,痰中帶血, 口干鼻燥,口干鼻燥,或有身熱,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數(shù)。或有身熱,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數(shù)。(2)調護原則:清肺潤燥,寧嗽止血。調護原則:

20、清肺潤燥,寧嗽止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空氣宜涼爽、濕潤,注意休息,生活護理:病室空氣宜涼爽、濕潤,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避免勞累。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忌辛辣之品;可服西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忌辛辣之品;可服西瓜、梨等清熱滋陰類水果和飲用甘蔗汁、梨汁、瓜、梨等清熱滋陰類水果和飲用甘蔗汁、梨汁、番茄汁、藕汁等;可用銀耳番茄汁、藕汁等;可用銀耳10g,水煎服,每,水煎服,每日日1次。次。3)藥物方法:白芨粉、三七粉各藥物方法:白芨粉、三七粉各15g,沖服,沖服,或用白茅根或用白茅根60g、小薊、小薊30g煎水代茶飲。煎水代茶飲。4)針灸方法:可針刺肺俞、列缺、魚際,孔最穴,

21、針灸方法:可針刺肺俞、列缺、魚際,孔最穴,用瀉法。用瀉法。 2肝火犯肺肝火犯肺(1)主癥:咳嗽陣作,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主癥:咳嗽陣作,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苔,舌紅苔薄黃,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苔,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脈弦數(shù)。(2)調護原則:瀉肝清肺,涼血止血調護原則:瀉肝清肺,涼血止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應安靜、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生活護理:病室應安靜、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臥床休息,避免勞累。臥床休息,避免勞累。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忌辛辣之晶??捎镁G豆百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忌辛辣之晶。可用綠豆百合粥,以百合合粥,以百合20g,水煮,去

22、渣取汁,另水煮綠豆,水煮,去渣取汁,另水煮綠豆608,煮熟后加入藥汁服用。,煮熟后加入藥汁服用。3)情志護理:注意化解病人的郁怒、煩悶情緒,為其情志護理:注意化解病人的郁怒、煩悶情緒,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作好情志疏導。創(chuàng)造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作好情志疏導。4)藥物方法:黃芩藥物方法:黃芩12g、旱蓮草、旱蓮草308、白茅根、白茅根30g,煎水,煎水代茶飲。代茶飲。5)針灸方法:可針刺肺俞、列缺、魚際,孔最、行間、針灸方法:可針刺肺俞、列缺、魚際,孔最、行間、太溪穴,用瀉法。太溪穴,用瀉法。 3陰虛肺熱陰虛肺熱(1)主癥:咳嗽痰少,痰中帶血或反復咯血,主癥:咳嗽痰少,痰中帶血或反復咯血,血色鮮紅

23、,血色鮮紅, 口干咽燥,顴紅,潮熱盜汗,口干咽燥,顴紅,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shù)。舌紅,脈細數(shù)。(2)調護原則:養(yǎng)陰清熱,涼血止血。調護原則:養(yǎng)陰清熱,涼血止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宜安靜,濕度適宜,臥床生活護理:病室宜安靜,濕度適宜,臥床休息。休息。 2)飲食護理:飲食宜用養(yǎng)陰清熱之品,忌辛飲食護理:飲食宜用養(yǎng)陰清熱之品,忌辛辣油膩??捎帽屈S精湯:以冰糖辣油膩??捎帽屈S精湯:以冰糖50g、黃、黃精精30g,水煮服。,水煮服。3)藥物方法:生地藥物方法:生地30g、麥冬麥冬30g、白芨、白芨5g,煎水代茶飲。煎水代茶飲。4)針灸方法:同燥熱傷肺。針灸方法:同燥熱傷肺。 (

24、二二)吐血吐血1胃熱壅盛胃熱壅盛(1)主癥:脘腹脹悶,甚則作痛,吐血色紅或主癥:脘腹脹悶,甚則作痛,吐血色紅或紫黯,常夾有食物殘渣,紫黯,常夾有食物殘渣, 口臭,便秘或大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便色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2)調護原則:清胃瀉火,化瘀止血。調護原則:清胃瀉火,化瘀止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空氣清新,絕對臥床休息,嘔生活護理:病室空氣清新,絕對臥床休息,嘔吐時頭偏向一側。吐時頭偏向一側。2)飲食護理:大量吐血應禁食,出血停止后可予飲食護理:大量吐血應禁食,出血停止后可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可用鮮藕清淡、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

25、可用鮮藕汁、馬齒莧汁等,忌辛辣肥甘之品及飲食粗糙,汁、馬齒莧汁等,忌辛辣肥甘之品及飲食粗糙,勿暴飲暴食。勿暴飲暴食。3)藥物方法:選用云南白藥膠囊;或大黃粉藥物方法:選用云南白藥膠囊;或大黃粉36g沖服,每日沖服,每日13次。次。 2氣虛血溢氣虛血溢 (1)主癥:吐血綿綿不止,時輕時重,血色暗主癥:吐血綿綿不止,時輕時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氣短,面色蒼白,舌淡,神疲乏力,心悸氣短,面色蒼白,舌淡,脈細弱。淡,脈細弱。 (2)調護原則:調補脾胃,益氣攝血。調護原則:調補脾胃,益氣攝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溫濕度適宜,出血量多時生活護理:病室溫濕度適宜,出血量多時絕對臥床

26、休息。絕對臥床休息。2)飲食護理:飲食以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為原飲食護理:飲食以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為原則,可進食紅棗、桂圓、山藥、蓮子等。則,可進食紅棗、桂圓、山藥、蓮子等。可用山藥可用山藥30g、蓮子、蓮子30g,水煮取藥汁,另,水煮取藥汁,另水煮粳米水煮粳米60g,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熟,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熟食用。食用。3)藥物方法:選用云南白藥膠囊。藥物方法:選用云南白藥膠囊。(三三)便血便血1腸道濕熱腸道濕熱 (1)主癥: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稀溏,或有主癥: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黃膩,脈濡數(shù)。腹痛,口苦,苔黃膩,脈濡數(shù)。(2)調護原則:清化濕熱,涼血止血。調護原則

27、:清化濕熱,涼血止血。 (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溫濕度適宜,臥床休息。生活護理:病室溫濕度適宜,臥床休息。2)飲食護理:飲食可偏涼,可用綠豆湯、黑飲食護理:飲食可偏涼,可用綠豆湯、黑木耳粥、新鮮果汁。木耳粥、新鮮果汁。3)藥物方法:茜草、白及各藥物方法:茜草、白及各30g,共研細末,共研細末,每次每次36g,每日,每日3次。次。2脾胃虛寒脾胃虛寒(1)主癥:便血紫暗或黑如柏油,腹部隱痛,主癥:便血紫暗或黑如柏油,腹部隱痛,喜熱飲,面色無華,神疲懶言,便溏,舌喜熱飲,面色無華,神疲懶言,便溏,舌淡,脈細。淡,脈細。(2)調護原則: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調護原則: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

28、(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溫暖,注意腹部保暖。生活護理:病室溫暖,注意腹部保暖。2)飲食護理:飲食宜溫食軟、爛食物,可用紅棗、飲食護理:飲食宜溫食軟、爛食物,可用紅棗、蓮子、雞、牛肉等,忌生冷之品??捎命S芪蓮子、雞、牛肉等,忌生冷之品。可用黃芪30g,水煎取藥汁,另水煮粳米,水煎取藥汁,另水煮粳米60g,待粥將成,待粥將成時加入藥汁,煮熟食用。時加入藥汁,煮熟食用。3)藥物方法:烏賊骨藥物方法:烏賊骨30g、白及、白及30g、黨參、黨參10g,共研細末,每次共研細末,每次3g,每日,每日3次。次。4)針灸方法: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闕等。針灸方法: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闕等。 (

29、四四)尿血尿血1下焦熱盛下焦熱盛 (1)主癥:小便黃赤灼熱,尿血鮮紅,心煩口主癥:小便黃赤灼熱,尿血鮮紅,心煩口渴,面赤口瘡,夜寐不安,舌紅,脈數(shù)???,面赤口瘡,夜寐不安,舌紅,脈數(shù)。(2)調護原則:清熱泄火,涼血止血。調護原則:清熱泄火,涼血止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 1)生活護理:臥床休息,多飲水。生活護理:臥床休息,多飲水。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梢园酌└???梢园酌└?0g,水煮取汁,再放赤,水煮取汁,再放赤小豆小豆60g做粥食用。做粥食用。3)藥物方法:鮮車前草藥物方法:鮮車前草30g、鮮小薊、鮮小薊30g,煎,煎水代茶

30、飲。水代茶飲。 2陰虛火旺陰虛火旺 (1)主癥: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神疲,主癥: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神疲,顴紅潮熱,腰膝酸軟,舌紅,脈細數(shù)。顴紅潮熱,腰膝酸軟,舌紅,脈細數(shù)。 (2)調護原則:滋陰清火,涼血止血。調護原則:滋陰清火,涼血止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病室宜涼爽,注意休息。生活護理:病室宜涼爽,注意休息。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可多食用新鮮蔬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可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如胡蘿卜、百合粥等??捎秒u蛋菜水果,如胡蘿卜、百合粥等??捎秒u蛋1只,敲一小孔,放入大黃粉只,敲一小孔,放入大黃粉1s,蒸熟用,蒸熟用,可滋陰生熱??勺剃幧鸁?。3)藥物方法:選

31、用知柏地黃丸。藥物方法:選用知柏地黃丸。 3脾腎虧虛脾腎虧虛 (1)主癥:小便頻數(shù),尿血淡紅,飲食減少,主癥:小便頻數(shù),尿血淡紅,飲食減少,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頭暈耳鳴,舌淡脈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頭暈耳鳴,舌淡脈虛弱。虛弱。(2)調護原則:健脾益腎,補氣活血。調護原則:健脾益腎,補氣活血。(3)調護方法調護方法1)生活護理:臥床休息,節(jié)制房事,避免勞累。生活護理:臥床休息,節(jié)制房事,避免勞累。2)飲食護理: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可食用羊肉、蛋、飲食護理: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可食用羊肉、蛋、乳等溫熱血肉之品??梢陨捷侨馊榈葴責嵫庵???梢陨捷侨?0g,水煎取,水煎取汁,另水煮粳米汁,另水煮粳米60g,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熟后服用。煮熟后服用。3)藥物方法:選用六味地黃丸。藥物方法:選用六味地黃丸。4)針灸方法:針刺隱白、關元、足三里、脾俞、針灸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