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精編_第1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精編_第2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精編_第3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精編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精編班級:_ 姓名:_1. 閱讀訓練。曾子殺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日:“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橐?。選自韓非子(注釋)市:集市。女還;你回去吧。女,同“汝”,人稱代詞,你。顧:等到。反:通“返”,返回。彘:豬。適;到、往。特耳:不過罷了。特,不過,只是。耳,同“爾”,罷了。欺:欺騙。而:則;就。成教:教育有效果。遂烹彘也:于是就殺豬煮肉吃。1下列各句中對加點字的

2、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子之妻之市 之:往B.顧反,為女殺彘 反:同“返”C.妻適市反 適:往D.特與嬰兒戲耳 特:特別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妻止之曰 止:_(2)曾子欲捕彘殺之 欲:_(3)特與嬰兒戲耳 戲:_(4)嬰兒非有知也 知:_3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義。(1)曾子之妻之市_(2)曾子之妻之市_(3)妻止之曰_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曾子日:“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盻(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_2. 文言文閱讀。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   )

3、將至,思(   )而射之。 雖與之( ),弗若之矣。為是其( )弗若與?曰:非然也。1在括號里正確地填上課文的內容。 2解釋加點的字。 弈:_   惟:_   弗:_   為:_3學弈選自_,講了兩個人向弈秋學下棋,因為他們的_不同,所以學習的結果也就不同,從中我們明白了_的道理。我還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_。3. 閱讀拓展。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币粌涸唬骸叭粘醭龃?/p>

4、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盤盂(yúyù)   孰為汝多知乎(shúsh)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及:_(2)滄滄涼涼:_(3)探湯:_  (4)決:_(5)孰:_  (6)汝:_3“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_4. 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書戴嵩畫牛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

5、,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病?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好書畫_ 今乃掉尾而斗_處士笑而然之_ 謬矣_2下列句子中,括號里補出的省略成分錯誤的兩項是(_)A(杜處士)所寶以百數(shù) B(戴嵩)尤所愛C(牧童)拊掌大笑 D(杜處士)不可改也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_4說說本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_5. 閱讀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習題。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

6、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釋王戎:西晉人,曾做尚書令、司徒等官。諸小兒:許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確如此。1王戎“不動”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 B.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他不取。C.他認為在路邊的樹上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2這個小故事給你的啟發(fā)是:_6.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路遇先生余兒行路中,遇先生,鞠躬行禮,正立路旁。先生有命,兒敬聽之;先生有問,又敬答之。俟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稱為知禮。(注釋)余兒:我的孩子。命:命令,吩咐。俟:等到。1說說下列畫線詞語的意思。(1)鞠躬行禮 鞠躬:_(2

7、)人皆稱為知禮 知禮:_2在路上遇到老師時,該怎么做?請把文中相應的句子畫上橫線。3讀了這則小古文,你懂得了什么?_7. 文言文閱讀。得過且過五臺山有鳥,名曰寒號蟲,四足,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盛暑時,毛羽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若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1)比至(_)   (2)遂自鳴曰(_)   (3)得過且過(_)2翻譯下面的句子。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_3請說說這則故事帶給你的啟示。_8.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鷸蚌相爭蚌方出曝,而

8、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卑鲆嘀^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1給下面的漢字注音。_  曝   喙   箝   舍2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 蚌方出曝:_不肯相舍:_3文中矛盾對立的雙方及其表現(xiàn)是_,導致的結果是_。4依據本文內容判斷下面句子的對錯。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以上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 )文中鷸和蚌對話的語氣有威脅的意味它們彼此以對方弱點相威脅。( )這個寓言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

9、蘇代給楚王講的一個故事,楚王聽了這個故事,打消了攻打趙國的念頭。( )這個寓言的寓意是:自相殘殺的結果是任何一方都不會占到便宜,獲利的是第三方。( )5鷸和蚌在那樣的情況下應該怎么辦?_9. 閱讀短文。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窺頭于牖(_)     棄而還走(_)2翻譯下列的句子。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_3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10. 閱讀下面文言文,再做題?;⑶蟀佾F而食之,

10、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釋)逆:違抗。不信:不真實,不可靠。1解釋下列加點詞。(1)虎以為然,故送與之行_(2)獸見之,皆走_2翻譯句子。(1)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從這則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_。11. 閱讀文言文,回答下面的問題。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

11、。1解釋下列句子中“之”的含義。諸兒競走取之(_)人問之(_)取之,信然(_)2文章開頭交代“王戎七歲”有(     )作用。A.王戎驕傲自大,從不把別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間接寫出了他的聰慧C.夸贊、欣賞王戎人為人3翻譯句子:(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譯:_。(2)取之信然。譯:_。4從“信然”一詞看,旁人對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   )A.信服 B.征服 C.服從5這個故事使你獲得了什么啟示?_。12. 課外閱讀。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樹大合抱,倚崖而聳立,下有泉

12、,東向漱根竅而出,清??设b。稍東,其下又有一小樹,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蝴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勾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注釋:東向:向東。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樹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樹根梳洗一樣??设b:可以當鏡子照。方丈:一丈見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須翅栩然:觸須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煥然:光彩奪目的樣子。乃已:才停歇。徐霞客游記序(節(jié)選)(清)楊名時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絕壑,搜索于蛇龍窟宅。亙古人跡未到之區(qū),不惜捐軀命,多方竭慮以赴之,期于必

13、造其域,必窮其奧而后止。學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則亦何深之不窮,何遠之不屆?”注釋: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窮,何遠之不屆:意思是什么樣艱深的學問都能窮究,什么樣高遠的境界都能達到。屆:達到。1將蝴蝶泉中寫花的句子畫上“_”,寫蝴蝶的句子畫上“”。2對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確的是()A.“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设b?!币馑际巧厦嬗腥?,從西面沖刷著樹干而流出來,清得可以用來照鏡子。B.“又有真蝶千萬,連須勾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币馑际怯钟谐汕先f的真蝴蝶,觸角和腳相連,從樹梢倒掛下來,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種顏色光彩過目

14、,很好看。3選段二中體現(xiàn)徐霞客游歷時遇到各種常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危險,卻不畏艱辛、獻身科學、奮勇攀登,把這個句子畫上“_”。4讀兩個選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選段一蝴蝶泉中沒有真蝴蝶。B.選段二中體現(xiàn)徐霞客堅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學探索精神。C.選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險比喻“學者之于道”,意思是說學者做學問應該像徐霞客探險一樣。13.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宋人或得玉,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1)宋人或得玉(_) (

15、2)子罕弗受(_)(3)爾以玉為寶(_) (4)故敢獻之(_)2翻譯句子。(1)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_(2)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_3作者在文中褒揚的是誰?褒揚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_1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問題。江行日記一則(節(jié)選)明袁中道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shù)卷書,亦復有少趣。注釋沙市:今湖北荊州。雪子: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圓錐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xiàn)。敲戛(jiá):輕輕地敲打。錚(zhn)錚:文中形容雪子撞擊所發(fā)出的響亮聲音。1“欲”的意思是_;“亦”的意思是_。2“然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的意思是_。這句話襯托出_。3文中說“亦復有少趣”,聯(lián)系上下文,你覺得“趣”在何處?(至少寫出兩處)_4讀一讀,下面句子停頓合適的是(   )A.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B.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C.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15. 文言文閱讀。李惠斷案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少時,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輪柋娙巳眨骸耙源搜蚱た煽街骱酰俊北娙讼虩o答者?;萘钊酥醚蚱は弦哉葥糁娚冫}屑,曰:“得其實矣?!笔範幷咭曋撔?/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