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七上冊科學教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1.gif)
![浙教七上冊科學教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2.gif)
![浙教七上冊科學教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3.gif)
![浙教七上冊科學教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4.gif)
![浙教七上冊科學教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64b30392-898b-4beb-ae01-a0830ef3441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 生物與非生物教學目標:1、說出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qū)別。2、說出動物和植物的主要區(qū)別。3、觀察蝸牛,學會描述其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4、學會使用放大鏡。重點難點:1、學會通過觀察,去區(qū)分生物與非生物,動物和植物。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區(qū)別讓學生盡量的都列出,動物和植物的區(qū)別關鍵的兩點要強調(diào)。課前準備:課見、一些動植物實物。教學過程:一、引入: 我們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在茫茫的宇宙里是不是唯一有生命的?科學家在探索宇宙的時候,同時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生命科學。 在接下去的一章里,我們將一起來研究地球上的各種生命(生物)。科學探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觀察。二、新課(1) 1、觀察蝸牛 問學生有沒有去抓(
2、抓到)過蝸牛,通常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哪些地方找到?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請來的蝸牛。 >>注意:珍愛生命 1使用放大鏡 P30 移動被觀察物體,頭部或放大鏡,找到最佳的觀察角度、距離。 觀察指甲、頭發(fā)和課文上的文字已經(jīng)其他。 2觀察蝸牛的身體 仔細觀察,找出蝸牛的眼、口、足、殼、觸角(兩對觸角,眼睛在上面那對觸角頂上;口在哪里?如何觀察口?把玻璃板反過來,足的位置,如何爬動的,讓學生上臺指出) 【分小組進行,四個人一組,選出組長,紀律,發(fā)言,記錄人等,可靈活一點】 3探究蝸牛的感覺 你們想知道有關蝸牛的什么呢?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列舉。探究步驟:探究,蝸牛有視覺、觸、嗅、味、聽覺嗎?1
3、、我們的問題是:2、對此,我們有一個假設:3、我們設計了一個實驗:4、以下是我們實驗過程的記錄:5、我們的結論是: 小組總結,老師總結,蝸牛有視、觸、嗅、味覺,沒有聽覺。 問題:蝸牛四處爬行的目的是什么? 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其他參考課題】1、蝸牛一分鐘能爬多遠?2、蝸牛喜歡吃什么?3、蝸牛爬行時留下的痕跡是不是用來傳遞信息的?4、蝸牛爬行時能拉多重的物體?5、蝸牛和哪些動物差不多?6、怎樣為蝸牛建造一個舒適的家? 【作業(yè)】:課后搜索有關蝸牛的信息,或者發(fā)揮想象,選擇一個課題進行探究。 PS:小組協(xié)作培養(yǎng),課堂紀律,注意聆聽他人,遵守實驗規(guī)范。三、新課(2) 2、生物與非生物 目前人類
4、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沒有生物。那么,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區(qū)別呢?前面我們觀察了蝸牛,用筆尖觸碰它時,會有反映,但課桌不會,說明蝸牛是生物,而課桌是非生物,區(qū)別在于生物對刺激有反應,而非生物沒有 1那為什么生物會對刺激做出反應呢?有什么目的嗎? 生:避免危險,尋找食物,尋找光亮處等多種意義。 2列舉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 P32 你為什么會把這些這樣分呢?說出這樣分的目的。 3生物與非生物的差別 除了書上P33列舉的三個差別,還有其他的嗎? 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列舉。 【生物的基本標準】:有嚴整的結構由細胞組成能進行新陳代謝要營養(yǎng),要排泄會生長能生長、長大應激性對刺激有反應生殖和發(fā)育能繁殖后
5、代遺傳變異的特性后代種類一樣,但總有差異能適應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會變化,進化 4、動物與植物>>>>生物(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1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生物 動物 | 植物 兩界說:動物、植物 | 三界說:動物、植物、原生生物 | 五界說:動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 2動物與植物的區(qū)別 (1)獲得營養(yǎng)的方式 P71 練習1、2 植物:有綠葉,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營養(yǎng)物質(zhì) 動物:通過吃食物來獲得營養(yǎng),自己不會制造營養(yǎng)物質(zhì) (2)運動的快慢 植物:不能快速運動 動物:能自由快速運動 (3)討論其他動植物的區(qū)別:(生活的地方,植物、動物) 總結分類的理由,合并類似的區(qū)別
6、P34 【課后作業(yè)】作業(yè)本相關,并列舉本地區(qū)動植物,越多越好。四、關于分組實驗:觀察蚯蚓 在第一年教學中,讓學生帶上鋤頭去校園外面河邊去挖,蚯蚓收獲不多,但學生對于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了解不好,不會拿起鋤頭就往下挖了。但對于蚯蚓本身的觀察還不夠,所以,這次把兩者結合起來。學生去挖,目的是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之前先要對一些地方提出假設。然后回實驗室觀察事先準備好的蚯蚓。 這種活動,學生興趣很足,但叫他們寫觀察報告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所以,在觀察前的理論方面的準備工作相當重要,這樣不至于玩是玩了,學沒學。2.2 常見的動物教學目標:1、理解分類在生活中存在的廣泛性,簡單的會對身邊的事情進行分類。2、理
7、解“分類必須依據(jù)一定的特征逐級進行”這一分類策略。3、說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分類標準及相關的代表動物的名稱。4、說出五大類脊椎動物的分類標準及相關的代表動物名稱。5、看到動物,會根據(jù)分類標準進行歸類。重點難點:1、貫穿這堂課的是分類的思想,讓學生帶著這個思想去學習脊椎動物的分類,是本堂課的重點。2、在于學生能否把五大類脊椎動物的特點轉(zhuǎn)化為一種邏輯判斷的依據(jù),有條理的去理解動物的分類。課前準備:課件的收集和制作,視頻的效果會比圖片更好。教學過程:【引入】生活中的分類思想: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把整個自然界進行了分類,分成了生物和非生物。那么分類到底是什么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中哪里需要讓我們
8、去分類呢?先來看一個例子:無論是逛超市還是逛商場,我們總能很快的找到自己想要買的東西。除了指示的標志外,對于商品的分類也是非常重要的,請嘗試對以下商品進行分類,并說明分類的名稱以及分類的理由。SONY攝象機 PARK鋼筆 奧迪四驅(qū)車 德芙巧克力 飄柔洗發(fā)水雅戈爾西服 舒膚佳香皂 長虹彩電 羅蒙襯衫LG冰箱 電子狗 阿咪奶糖FUJI數(shù)碼相機 廣博筆記本學生思考個別補充回答完成 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要進行分類?根據(jù)什么進行分類呢? 如:交通工具,人,我們課桌里面的東西等等,似乎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分類,都已經(jīng)被我們根據(jù)事物的特征分類過了。 問:那既然分類在我的生活中應用這么廣泛,我們分類的意義是什么
9、呢? 答: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有條理,更容易認識、發(fā)現(xiàn)、研究事物等等。 同樣在生物界里面,在動物界里面,我們也都要進行分類,這樣我們才能更容易,更好的認識動物世界。但在分類之前,我們先得進行仔細的觀察和研究,了解動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據(jù)這些特征進行分類。一、動物的分類: 1、看課件,仔細觀察,并思考這四種動物分別具有什么特征?看哪組觀察的仔細,想到的多。 2、舉例:根據(jù)水生還是陸生,分為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根據(jù)有沒有羽毛,分為有羽毛的動物和沒有羽毛的動物。 3、學生舉例,說出分類的理由,并對這種分類方法進行命名。(逐級分法在討論時進行引導,分兩級) 大家都有自己的各種不同的分法,也就是說,分類的
10、標準不一樣,分類的結果也不一樣。我們前面學過,人們?yōu)榱私y(tǒng)一的認識這個世界,設立了各種標準,同樣,我們的分類也有標準林耐分類法。 根據(jù)體內(nèi)有無脊椎骨,可以將所有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那這堂課先來研究一下脊椎動物?!狙a充】?說明中西方對于分類的思維差異,激勵更仔細的觀察,更深入的去思考。二、脊椎動物的分類: 讀P36圖,觀察分析四種動物的脊椎骨和脊柱(由脊椎骨組成),然后摸自己背后的脊柱,感受小塊的脊椎骨>>我們?nèi)艘彩羌棺祫游铩?列舉更多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站起來分別回答) 脊椎動物根據(jù)它們的形態(tài)特征不同,可以分成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等幾大類。下面,大
11、家就一起一邊看書,一邊來研究一下各種脊椎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有什么特點。 全班分成6個小組,其中5個小組來研究5種脊椎動物,另一組統(tǒng)觀全局,把各種脊椎動物聯(lián)系起來,分析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的討論交流中進行補充。在觀察的過程中,各小組要完成各類動物頁面上的問題和思考題,小結的時候先說明特點,然后交流問題。(同時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 5分鐘后,開始交流。第一組講魚類,第二組講兩棲類,第六組歸納前兩組的共同點;第三組講爬行類,第六組歸納前三組;第四組講鳥類,第六組歸納前四組;第五組講哺乳類,大家一起歸納脊椎動物的特點。 (這里在分組的時候可以隨意一點,完全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體電讓他們自己進行選擇
12、搭配。但考慮到課堂不至于太亂,還是以附近為主。) 老師逐級分析框架圖,強調(diào)按特征逐級分類的特點。 然后給時間讓學生對這個框架圖進行認真的分析,完成前面本小組沒有參與的其他類的思考題和討論題。三、一起猜:你最喜愛的脊椎動物 P42。找出一種你最習慣的脊椎動物,然后歸納這種動物的特征。然后請小組里的同學向你提5個問題,如圖218,看提問的同學能不能猜到你最喜歡的動物。 然后派幾名代表上來,下面同學說出一種動物,然后寫在黑板上,上來的同學面對大家,問大家問題,大家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有或沒有,對或不對??瓷蟻淼耐瑢W能不能猜出。 老師在一邊提醒,從脊椎動物按特征逐級進行分類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邏輯的思維
13、推斷。四、課后練習 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你能看出它怎么進行分類的嗎?你可以提出更好的分類方案,讓它對我們的生活更有幫助嗎? 作業(yè)本相關題目,對于班級學生的分類,可以找時間進行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分類思想不僅僅在學習過程中用到,在生活,也到處存在,這里從身邊的分類引入,讓學生更親密的感受分類思想一些商品原本是洋品牌,考慮到支持國貨,改成了國產(chǎn)品牌。對于人的分類,學生可以很好的進行。分類的意義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從生活自然地引入到學習動物分類。通過視頻觀察,讓學生對這四種動物有更形象的認識,因此對于按特征逐級進行分類,能提出更多的觀點。強調(diào)“標準”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重要性。中西方文化差異課堂上沒有引出,有爭
14、議。原意是想讓學生能對思維方式有個感性的反思。在講脊椎動物分類的時候,因為教材內(nèi)容較多,而且很多都可以通過自己看書得出一些動物的分類特征,加上理科創(chuàng)新班的學生的素質(zhì),就采用了“框架式教學”從課堂的效果看,學生通過自己選擇、討論,然后小組交流,提問的過程后,對于脊椎動物分類特征的接受還是可以的。尤其是提問的時候擦出很多火花。同時老師牽著主線,讓學生感受到逐級分類的原因和意義。從課堂情況看,這個游戲是有趣,這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如果這個游戲能放在下節(jié)課,效果應該會更好一點。這個游戲可以作為課堂的一個小結,看看是否已經(jīng)建立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結構圖。從生活引入,然后再讓學生走向生活,經(jīng)常的提醒對
15、生活的觀察,學生會有課堂上沒有的收獲。2.3 常見的植物教學目標:1、說出種子植物和沒有種子植物的主要區(qū)別。2、說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區(qū)別。3、說出族類植物的主要特征。4、學會分類的基本方法。重點難點:1、種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之區(qū)別。植物分類的方法。2、果皮與種皮的區(qū)別。沒有種子的植物的生殖(孢子子生殖)和孢子與種子的區(qū)別。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一一植物世界。2、掛圖:植物的四大類群。3、實驗器材:幾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果實或果皮、種子,采集的苔蘚植物、厥類植物、水綿、海帶、紫菜、顯微鏡、放大鏡、解剖刀。教學過程:【引入】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負責,分為(反過來)
16、藻類、苔蘚類、厥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一、種子植物: 植物有性(種子)繁殖,無性生殖(孢子或者營養(yǎng)生殖的方式) 種子植物:繁殖過程中出現(xiàn)種子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兩種。 花:有性生殖過程中,通常需要動物(昆蟲)、風力和水力等自然外力來傳播花粉。(開花、結果列舉水果和蔬菜,我們吃的果實) 1、比較果實、書上P47 1蘋果的果實和種子: 種子被果皮包被,外果皮、中果皮(果肉)、種皮分別指出 2豌豆的果實和種子: 可以剝掉的是果皮,里面一顆顆的是種皮和種子 上面兩種屬于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注意和種皮的區(qū)別。 3紅松的球果: 裸露,沒有種皮裸子植物 2、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水果:蘋果
17、、西瓜、桃子、李子、橘等 蔬菜:豌豆、青菜、蘿卜、黃瓜、南瓜、葫蘆、油菜、蠶豆、黃豆、大豆 花:郁金香、睡蓮、玫瑰、白玉蘭、梅花、桂花 樹木:樟樹、梧桐等等 3、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的植物,沒有果皮包被 沒有真正的花,也沒有果實,大多數(shù)植株高大,根系發(fā)達,抗寒能力強 松樹、杉樹、銀杏、鐵樹、側柏 重點介紹銀杏的地位和水稻作為主食的作用 4、認識荔枝樹的各個部分,舉例生活中食用植物的各個部分的例子 種子果實花葉莖根 (對于被子植物被人類如何利用,可以看教參)二、沒有種子的植物: 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種子?不是,無性生殖,孢子 孢子與種子的區(qū)別(看視頻和圖片) 1、厥類植物: 有真正的根、莖、葉,沒
18、有花,沒有種子,有孢子 代表植物:胎生狗脊,滿江紅,卷柏等 生活環(huán)境:樹林、田野、河流或湖泊邊的陰濕環(huán)境中。 2、苔蘚植物: 沒有根,有小的莖、葉,沒有花,沒有種子,有孢子 代表植物:地錢、葫蘆蘚 生活環(huán)境:樹干、墻頭或其他潮濕的環(huán)境(問學生是否看到過) 3、藻類植物: 特征:什么都沒有 2萬多種 地球90的光合作用由它們來完成 生活環(huán)境:水中,池塘和海洋中,少數(shù)在潮濕的地面上 藍藻、綠藻、褐藻、紅藻、硅藻,水綿,海帶,紫菜(藻黃素含量多)三、調(diào)查校園植物,了解植物分類:(書后面的研究性學習一)植物分類的框架圖見書上P50,讓學生完成的同時并說出代表植物若干。 這堂課,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
19、出教室,親眼去觀察校園里那些植物分布。每個小組都專門有人負責記錄,把看到的植物名稱都記錄下來。因為有些植物有屬性的牌子掛著,有些沒有,所以,老師也一起參與,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學生看到的植物,利用剩下的20分鐘回教室展示。有些學生也收集植物的落葉來認識一些植物,同時強調(diào)學生不要破壞校園的綠化。觀察了20分鐘后,各小組的收獲都不少,選出種類最多的小組,把植物名稱寫在黑板上,然后由其他小組補充。同時,老師也在背投上演示拍攝到的植物照片,讓學生對照著來認識,并說出它們屬于什么類,生活的環(huán)境怎么樣等等。一些不認識的植物,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和老師一起通過網(wǎng)絡書籍共同來查。老師把拍到的照片放到論壇上,供學生自主瀏
20、覽,并讓學生在下面回復查到的植物的名稱及特征。同時,課后還讓學生對這些植物進行分類,進一步了解校園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四、分類等級: 從小到大,界、門、綱、目、科、屬、種,我們目前學到了“綱” 比較人類與白菜在分類等級上的區(qū)別 打開“動物的分類”網(wǎng)頁,選取梅花鹿再做比較說明。 同時留丹頂鶴的分類等級作為課后作業(yè),讓學生上網(wǎng)探究,不求記住,只要掌握查找的方法即可。 對于雙明制可做簡單的介紹,讓學生看一些動物園里面動物的圖片,看上面的介紹文字都有雙名,有必要了解。探究: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教學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理論上盡可能的做出更多的假設,全面的思考問題2、對探究實驗設計過
21、程中對照組的設置有一定的了解3、在理論探究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教學引入:從唐伯虎的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畫畫技巧很高,有一次一個畫家向他挑戰(zhàn),兩個人在相同的時間里面,都完成了兩幅非常好看的畫,栩栩如生。正當大家爭執(zhí)不下誰畫的好的時候,兩只蝴蝶飛了過來,都圍著唐伯虎的百花爭艷圖飛,還時不時的停上去。這時候,比賽的結果就出來了,唐伯虎的畫騙過了蝴蝶的眼睛而當之無愧的成為了贏家。教學片段:師: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呢?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呢?生:是畫的顏色,唐伯虎的畫畫的太漂亮了?。ê芏鄬W生都支持這個觀點)師:很好,還有嗎?生:可能是唐伯虎的
22、墨水質(zhì)量好,很香吸引了蝴蝶!對對,也可能是唐伯虎在墨水里面加入了一些香料來故意吸引蝴蝶!師:恩,這個也有可能,還有嗎?生:可能是蝴蝶是近視眼,看走眼撞上去的。(全班大笑)師:這個也有可能,我們知道蝴蝶有眼睛,但不知道他的視覺怎么樣。既然我們對這個有了懷疑,那蝴蝶的嗅覺呢?味覺呢?甚至聽覺呢?靈敏嗎?生:有的,沒有的,下面意見不統(tǒng)一。師:既然我們不確定,那就來查查看。打開,搜索關鍵字“蝴蝶 眼睛 嗅覺 味覺”,很快就找到了蝴蝶的詳細介紹,確定下來,蝴蝶的視覺很正常,沒有近視;有嗅覺,味覺,沒有聽覺。(搜索一共花了3分鐘左右時間)師: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蝴蝶這個主角的一些感覺特征了,今天我們就來
23、研究一下“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師:前面講的故事,是唐伯虎的畫的花,那現(xiàn)在如果我們探究的是一束真花,那吸引蝴蝶的可能是不是可以更細了呢?比如,可能是花的顏色,還有其他可能嗎?生:花的大小、形狀、氣味、花的位置等等師:很好,如果是花的顏色,那我該怎么設計實驗來檢驗自己的假設呢?生:放兩朵不同顏色的花,看蝴蝶會停到哪朵花上。生:不對不對,顏色不同,可能氣味會不同,也就是說可能是花的氣味吸引蝴蝶了。應該放兩朵氣味一樣,顏色不同的花。師:這樣的花兩朵花似乎比較難找。生:可以用假花!用兩張一樣大小、不同顏色的紙,折成一樣形狀的花,然后把它們放在一起,稍微隔開一點,然后把蝴蝶放出去,看蝴蝶會停到哪
24、朵花上。師:很好!在實驗的設計中,應排除實驗對象外其他因素的干擾,要對實驗條件進行控制,設置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除花的顏色外,其他方面,如大小、形狀和氣味等都應當是相同的。那么,實驗設計好以后,怎么樣的實驗結果能證明我們的假設是成立的呢?生:看哪只蝴蝶飛向哪朵花,就說明它喜歡哪種顏色。生:這個很難說,還是存在偶然性的,我們應該多試幾次,看蝴蝶飛向哪朵花多一些。師:這樣蝴蝶會被你們折騰的半死的。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萬一它老是飛向左邊的那朵花呢?這樣就可能說明和花的位置有關了,說明我們的條件還沒有控制好。生:那可以在實驗中把花的位置輪流換,然后再看它怎么飛,如果飛向一朵花的次數(shù)多的話,就能證
25、明我們的假設了!師:那如果飛向兩朵花的次數(shù)差不多呢?生:這樣就不能說明花的顏色是吸引蝴蝶的原因了!生:那萬一蝴蝶是色盲怎么辦?(一個平時不怎么舉手的學生)師:很好,幸虧你提出來,要是到最后我們?nèi)嶒灹耍Y果出來了才發(fā)現(xiàn)蝴蝶是色盲的話,那我們就浪費了很多時間了。下面我們還是來上網(wǎng)查一下,打開,搜索關鍵字“蝴蝶 視覺 顏色 分辨”,查出蝴蝶果然是色盲!師:我們得感謝這位同學,蝴蝶有著美麗的翅膀,但自己卻是色盲,看來大家得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了。剛才幾位同學表現(xiàn)不錯,大家思考問題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深度!下面大家把書翻到P83頁,按照探究的步驟,先在小組里面討論一下,寫出你們的假設、實驗方案、條件如何控制
26、以及怎么樣的實驗結果支持你的假設、怎么樣的結果不能說明問題等等。先自己在紙上寫一下,盡可能的多寫幾個!接下去學生分組討論,組內(nèi)可以存在不同的假設。15分鐘后,由學生發(fā)言,說明自己的探究過程,然后由不同意見的同學加以反駁或者補充。教學后記 本來這堂課可按照書上的框架,在直接切入探究的主題后,老師先舉個例子,然后學生可以按照一般的探究步驟,對其他的假設進行實驗設計來完成教學。 但在上課前,自己想象了一下,這種理論探究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對于一個假設,可以一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提出很多問題,往往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后,又會跳出一個新的問題。這種探究,對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很有好處。 課前唐伯虎故事的引入,完全激發(fā)了
27、學生的探究興趣,一些學生也得到了“耍小聰明”的空間,往往這些“小聰明”都是其他學生不容易想到的,都值得鼓勵。比如蝴蝶是不是近視眼引出了蝴蝶的感覺特征,而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和這個探究無關,事實上去是進行這個探究的基礎。如果蝴蝶的視力不好,那么很多假設本身就不成立了。又比如一個學生提出蝴蝶可能是色盲,這樣的話,對于顏色的假設,就是一場空了。這個學生平時不怎么發(fā)言,可能她早就想到了,但到最后時刻提出來也是非常值得贊賞的,而不是所謂的鉆牛角尖。 這堂課的探究是非常抽象的,完全憑著學生的想象能力,打開自己的思維空間,發(fā)揮合作交流精神,同學間取長補短顯得非常重要的。老師在這堂課上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激發(fā)學生探究
28、興趣,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這個空間里充分的展現(xiàn)自己的真實一面.2.4 細胞教學目標:1、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對各種動植物細胞能有形象的認識。2、知道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3、說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qū)別。4、了解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5、學習使用顯微鏡;學會制作簡單裝片;繪制細胞結構簡圖。6、了解觀察工具的發(fā)展及使用對生命科學微觀領域研究的意義。重點難點:1、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對各種動植物細胞能有形象的認識。2、顯微鏡的使用。課程準備:課件的制作,相關資料的收集,包括各種動植物細胞的動畫和圖片,各種各樣的顯微鏡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本節(jié)分為45課時教學過程:一、細
29、胞的發(fā)現(xiàn)。(第一課時) 平時生活中我們用肉眼觀察各種事物,其實在我們的地球上還有一個我們?nèi)庋劭床坏降氖澜?,微觀世界。這時候,我們就要借助工具顯微鏡來進行觀察。 借助顯微鏡,我們不僅僅只觀察動植物的形態(tài)、內(nèi)部結構或生活方式等方面,更深入到了它們的內(nèi)部,由什么組成的? 1590年 荷蘭人 用兩塊透鏡組成顯微鏡 1665年 英國人 胡克 觀察木栓切片 發(fā)現(xiàn)了細胞(cell) 細胞的大小 一到幾十微米(um)(106米) 和納米(109米)和頭發(fā)(103米)進行比較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顯微鏡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能看到的微觀世界越來越?。{米、原子、中子等) 各種用途的顯微鏡介紹(從網(wǎng)上搜索到的資料) 結
30、論:觀察工具的發(fā)展是生命科學微觀領域研究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二、認識各種動植物細胞(課件進行介紹)各種人體細胞 植物細胞 紅細胞 植物細胞1 DNA神經(jīng)細胞 白細胞 植物細胞2精細胞 心肌細胞 葉子的細胞結構 這些細胞的介紹,主要是讓學生對細胞有個感性的認識,為接下去的自己動手觀察動植物細胞打下基礎。三、細胞學說 那細胞到底是什么呢?顯微鏡發(fā)明后,科學家們一直一邊觀察動植物的細胞,一邊在思考。 從原型原液細胞學說(施萊登和施旺提出)德國人細胞學說: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所構成。 討論得出:科學的發(fā)展需要幾代人或同代人的協(xié)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科學發(fā)展史實際上是一部科學家協(xié)作努力的歷史
31、。四、認識顯微鏡,練習使用顯微鏡。(第二課時) 1、認識顯微鏡:書上P166-167邊演示邊讓學生認識名稱及作用 2、使用顯微鏡: 1安放:接近光源,靠體前略偏左,左手托鏡座,右手握鏡臂 2對光: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轉(zhuǎn)動集光器(最大),左眼看 調(diào)節(jié)反光鏡>>>合適亮度 3調(diào)焦和物鏡升降:后生(升) 前降 4放片、調(diào)焦距:1、“上”字載玻片,夾住,通光孔;2、眼盯目鏡,向前轉(zhuǎn)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靠近載玻片;3、左眼看,慢慢向后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上升,再用細準焦螺旋。 5觀察 3、觀察細胞形狀,指出細胞結構功能。 依次觀察一組不同細胞形狀的永久裝片,用鉛筆畫出來,三個細胞外
32、形,并根據(jù)放大倍數(shù)估計細胞的真正大小。 4、觀察一些實物. 頭發(fā)、紙片、線、透明塑料尺、紅領巾、樹葉等等放到顯微鏡下面觀察,然后畫出來。 5、討論 P169五、觀察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第三課時)2.4 細胞教學目標:1、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對各種動植物細胞能有形象的認識。2、知道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3、說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qū)別。4、了解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5、學習使用顯微鏡;學會制作簡單裝片;繪制細胞結構簡圖。6、了解觀察工具的發(fā)展及使用對生命科學微觀領域研究的意義。重點難點:1、 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對各種動植物細胞能有形象的認識。2、學習使用顯微鏡;學會制作簡單裝片;繪制細胞
33、結構簡圖。課前準備:課件的制作,相關資料的收集,包括各種動植物細胞的動畫和圖片,各種各樣的顯微鏡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本節(jié)分為45課時教學過程:一、細胞的發(fā)現(xiàn)。 平時生活中我們用肉眼觀察各種事物,其實在我們的地球上還有一個我們?nèi)庋劭床坏降氖澜纾⒂^世界。這時候,我們就要借助工具顯微鏡來進行觀察。 借助顯微鏡,我們不僅僅只觀察動植物的形態(tài)、內(nèi)部結構或生活方式等方面,更深入到了它們的內(nèi)部,由什么組成的? 1590年 荷蘭人 用兩塊透鏡組成顯微鏡 1665年 英國人 胡克 觀察木栓切片 發(fā)現(xiàn)了細胞(cell) 細胞的大小 一到幾十微米(um)(106米) 和納米(109米)和頭發(fā)(103米)進行比較
34、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顯微鏡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能看到的微觀世界越來越?。{米、原子、中子等) 各種用途的顯微鏡介紹(從網(wǎng)上搜索到的資料) 結論:觀察工具的發(fā)展是生命科學微觀領域研究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二、認識各種動植物細胞(課件進行介紹)各種人體細胞 植物細胞 紅細胞 植物細胞1 DNA神經(jīng)細胞 白細胞 植物細胞2精細胞 心肌細胞 葉子的細胞結構 這些細胞的介紹,主要是讓學生對細胞有個感性的認識,為接下去的自己動手觀察動植物細胞打下基礎。三、細胞學說 那細胞到底是什么呢?顯微鏡發(fā)明后,科學家們一直一邊觀察動植物的細胞,一邊在思考。 從原型原液細胞學說(施萊登和施旺提出)德國人細胞學說:動物和植物都是由
35、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所構成。 討論得出:科學的發(fā)展需要幾代人或同代人的協(xié)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科學發(fā)展史實際上是一部科學家協(xié)作努力的歷史。四、認識顯微鏡,練習使用顯微鏡。 1、認識顯微鏡:書上P166-167邊演示邊讓學生認識名稱及作用 2、使用顯微鏡: 1安放:接近光源,靠體前略偏左,左手托鏡座,右手握鏡臂 2對光: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轉(zhuǎn)動集光器(最大),左眼看 調(diào)節(jié)反光鏡>>>合適亮度 3調(diào)焦和物鏡升降:后生(升) 前降 4放片、調(diào)焦距:1、“上”字載玻片,夾住,通光孔;2、眼盯目鏡,向前轉(zhuǎn)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靠近載玻片;3、左眼看,慢慢向后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上升,
36、再用細準焦螺旋。 5觀察 3、觀察細胞形狀,指出細胞結構功能。 依次觀察一組不同細胞形狀的永久裝片,用鉛筆畫出來,三個細胞外形,并根據(jù)放大倍數(shù)估計細胞的真正大小。 4、觀察一些實物. 頭發(fā)、紙片、線、透明塑料尺、紅領巾、樹葉等等放到顯微鏡下面觀察,然后畫出來。 5、討論 P169五、細胞的結構。 1、復習練習顯微鏡的使用,觀察一組不同形態(tài)的細胞裝片。 指出動物細胞的構成: 功能 細胞膜 保護,控制與外界的物質(zhì)交換 細胞質(zhì) 生命活動的場所 細胞核 含有遺傳物質(zhì)(變異) 2、觀察一些植物細胞永久裝片,并畫出植物細胞結構與相應的名稱。(略) 3、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比較。(討論得出) 均有細胞核,細胞
37、質(zhì),細胞膜,但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具有保護和支撐的作用。(樹木頂天立地) 液泡:里面有細胞液,我們吃的水果其實就是吃液泡里面液體 葉綠體:含有葉綠素,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植物的葉綠色的原因)六、分組實驗,觀察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略)七、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1、受精卵>生物個體 模擬受精過程(競爭)>>>問題,人如何從一個細胞長成現(xiàn)在這樣? 分裂(變多),生長(變大),分化(變成各樣)>>>轉(zhuǎn)化成人(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2、細胞的分裂 P58,橡皮泥分裂,從一個到二、四、八,數(shù)量變多,總體積不變 例如:切蛋糕,切紙片(分裂了8次,變
38、成了幾個?) 問題:細胞都變小了,會長大嗎?(剛分裂好就是分裂前的一半) 分裂不是像我們捏橡皮球這么簡單,看課件演示如何分裂:分為無絲分裂和有絲分裂(有絲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體,DNA,染色單體,著絲點(簡單介紹) 3、細胞的生長、分化 分裂的子細胞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合成自身的物質(zhì),不斷長大到母細胞大小,一部分繼續(xù)分裂,一部分則分化。 生長、分裂變多,分化產(chǎn)生各種細胞,變成了生物體的各種結構。再次請學生描述自己的生長過程,從受精卵到現(xiàn)在注意:1剛分裂的子細胞只有母細胞的一半大小 2細胞的分裂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生長和分化是相伴而行 3細胞的分裂,生長、分化
39、是不斷進行的 4、細胞的再生 傷口愈合,頭屑脫落細胞死去再生 蚯蚓,壁虎的尾巴都能再生,但有些卻不能,如人腿八、小結九、練習,基礎題做做也好(附在本教案的下面)一、顯微鏡的使用 1、寫出顯微鏡的各個結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是: 3、使用顯微鏡要注意的問題:(1)如果從目鏡看到要觀察的物體在左邊,要移動到中間,載玻片該往 邊移。(2)向 旋轉(zhuǎn) 準焦螺旋,物鏡會快速上升;向 旋轉(zhuǎn) 準焦螺旋,物鏡會慢慢下降。(3)拿顯微鏡時,要左手托 , 手握鏡臂;要使觀察的視野最亮,可以把 最大的光圈對準 ,并且用反光鏡
40、的 面鏡。(4)在自己動手做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細胞有嚴重重疊現(xiàn)象,應該 細胞結構不太清楚,可能時因為有黑色圓圈等雜物體,應該二、各種各樣的細胞1、細胞的發(fā)現(xiàn)和細胞學說的建立早在300多年前,一位名叫 (Robert Hooke)的英國科學家,用自已精心改良的 觀察瓶塞的軟木,發(fā)現(xiàn)了蜂窩狀的小室,并把這些小室稱之為“細胞”,這就是人類了解植物基本構造的開端。事實上,胡克當時所看到的只是植物細胞的外殼 ,而對細胞里面的細微結構卻一無所知。到了19世紀40年代,德國科學家 和 終于發(fā)現(xiàn)動物細胞雖無細胞壁,但有與植物細胞一樣的細胞核,于是提出了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的內(nèi)容)。2、細胞的結
41、構動物細胞的三種基本結構是 、 、 ,其中有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zhì)交換作用的是 ;含有遺傳物質(zhì)的是 ;許多生命活動場所是 。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 、 、 ,有些樹木之所以能長的這么高,就是因為有 ,它主要由纖維素組成,有 的作用,使植物有一定的結構;植物的葉子是綠色的,是因為樹葉細胞里有 ,里面含有葉綠素,是進行 的場所。3、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剛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只有母細胞的 大??;細胞的分裂是一個 的過程, 和 是相伴而行的;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是 (填不斷進行 或者 斷斷續(xù)續(xù))的。用我們學過的知識,發(fā)揮想象,簡單描述一下人從一個細胞受精卵如何發(fā)育成一個復雜的人體結構。(其中
42、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各起了什么作用?)2.5 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教學目標:1、了解單細胞生物是一個獨立的生物體,會從其結構特點分析它們的生活習性2、知道細菌存在的普遍性和細菌對于生物環(huán)境的重要性3、說出組織的概念4、能區(qū)分植物的五大組織5、說出動物四大組織的結構特點、分布和主要功能重點難點:1、教學的時候,對于單細胞生物的結構特點,老師通過提示給出,然后讓學生組織說出單細胞生物的生活習性,比如如何獲取食物等等。2、食物在滋生微生物的條件是個難點,控制變量法的運用是關鍵。課前準備:課件制作,素材的收集教學過程:一、單細胞生物 前面我們學習的都是一些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生物,以下我們要來認識一些必須
43、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生物單細胞生物。 1、衣藻(植物) 單細胞藻類,生活在發(fā)綠的池水中 比較衣藻與洋蔥表皮細胞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 不同有植物細胞的一般結構 衣藻因為是相對獨立的生物,所以特有有細胞膜、質(zhì)、核、壁、 與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結構液泡和葉綠體 鞭毛、眼點、杯狀葉綠體 (1)紅色的眼點:能敏感地感知光線的強弱。 (2)兩根鞭毛:能自由擺動,使衣藻能在水中游動。 (3)依靠眼點的感光,鞭毛的游動,可以游到有光照及其他適宜的環(huán)境進行光合作用。 2、草履蟲(動物)(太陽蟲,痢疾變形蟲等等)(1)草履蟲多大:大約0.3mm (2)形狀:像倒轉(zhuǎn)的草鞋(3)區(qū)別前后端:鈍圓的一端是前端(4)介紹草履蟲
44、的結構及作用(學生觀察結構可以猜測功能): 纖毛:進行運動 胞口:進食通道,在身體前端1/3處一側,有纖毛 食物泡:食物進入胞口后形成,進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伸縮泡:排出水和含氮的廢物,兩個伸縮泡是交替收縮舒張的 大核:與營養(yǎng)代謝有關 小核:與生殖,遺傳有關 表膜:可進行呼吸,并排出含氮的廢物 收集管:收集水和含氮的廢物(5)草履蟲的生活習性 捕食:纖毛把食物送入胞口 消化:食物 胞口 胞口末端 食物泡內(nèi)笑話 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應激性 (然后連起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表述)總結:單細胞生物一般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nèi)進行,生活在水中。二、細菌和真菌 1、認識各種各樣
45、的細菌 引入:食物為什么會變味或發(fā)臭? 通過展示臺,看發(fā)霉的面包片(看到了什么,站起來描述)(1)細菌:單細胞生物 大?。?.32.0微米 細菌團:菌落大量細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細菌團(2)細菌的好處:酸奶乳酸桿菌 酒發(fā)酵,酵母菌 細菌的壞處:太多了(他輪生活中其他的例子)(3)細菌的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原核生物無葉綠體,所以不能自己制造營養(yǎng)物質(zhì),要依賴有機物生存(4)細菌的分類(根據(jù)形態(tài)不同):球菌: 桿菌: 螺旋菌: 2、剛才看到的面包上面的霉菌>面包霉>有細胞核>真核生物>真菌 有細胞核的都是真核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青霉菌,
46、面包霉等等) 食用菌>大型的真菌:可食用:香菇、蘑菇、金針菇、木耳 不可使用:(看課件,各種食用菌) 細菌和真菌都屬于微生物,普遍存在與我們的生活中。 3、細菌與社會 利用: 危害:各健康帶來影響,細菌戰(zhàn)等等 4、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條件 (1)微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 (2)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條件 1提出問題:食物上滋生衛(wèi)生的條件是什么? 2建立假設:溫度、水份、時間、數(shù)量等等 3設計實驗:P173-0175 注意:控制變量法:研究一個問題,做比較,要使其他條件一樣 如:溫度不同,數(shù)量、時間、水份等都相同,可以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4觀察記錄 5得出結論 6交流討論 小結:探究的方法;長
47、期探究要注意堅持記錄數(shù)據(jù) 5、食物的保存 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熱法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知道相應的食物要用什么樣的保存法三、動植物的組織 引入:我們常看到的植物往往由多細胞構成,從動植物的受精卵>分裂>生長、分化>多種不同形態(tài),不同功能的細胞群(組織) 1、植物組織:接下去學生小組自主學習,討論,歸納出植物組織的名稱,相應的功能及其在葉子上的分布的情況。植物的基本組織功能分布(葉為例)保護組織保護植物體的表皮輸導組織輸送營養(yǎng)物質(zhì)(導管、篩管)葉脈,管狀結構營養(yǎng)組織制造和貯存營養(yǎng)物質(zhì)(根莖葉花果實中都有)葉肉細胞機械組織支撐和保護細胞壁加厚分生組織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植
48、物體生長部位(如:根尖、莖尖、生長點)2、動物的組織(學習方法同上)人體的四大基本結構結構特點功能分布上皮組織細胞緊密結合,細胞間質(zhì)少保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皮膚、內(nèi)臟器官的表面,體內(nèi)各種管腔的內(nèi)表面結締組織細胞間隙大細胞間質(zhì)多運輸、支持等功能分布很廣,形態(tài)多樣肌肉組織由肌肉細胞組成能收縮或舒張,產(chǎn)生運動四肢,軀干,心臟,胃,腸等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接受刺激,產(chǎn)生并傳導興奮腦,脊髓和神經(jīng) 3、讀圖活動 完成P6869的填空 4、小結,作業(yè) 2.6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目標:1、說出“器官”、“系統(tǒng)”等的關鍵屬性。2、區(qū)分植物體的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3、說出消化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名稱和功能。4、說
49、出人體的結構層次,初步建立生物體具有不同層次的結構的理念。5、了解顯微鏡技術與科學的發(fā)展,了解技術和工具創(chuàng)新對的科學發(fā)展的意義。6、學習團隊合作的技能。重點難點:1、說出“器官”、“系統(tǒng)”等的關鍵屬性。2、說出人體的結構層次,初步建立生物體具有不同層次的結構的理念。課前準備:課件、圖片教學過程: 【引入】細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單位,多細胞生物構成它們身體的眾多細胞,并形成非常復雜的結構。細胞組成組織,那組織組成什么呢?一、器官和系統(tǒng) 1、器官:由多種組織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教學過程:細胞>組織>器官 以葉子,人的皮膚為例子2、被子植物有兩大器官:根、莖、葉 花、果實、種子 營養(yǎng)器官 生殖器官 器官關鍵屬性:1由多種組織依次組合 2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3、人體器官:P71,比一比,看誰寫的多。消化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大腸,小腸,肛門消化管 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等消化腺 由以上器官組成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系統(tǒng):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項或多項生理活動。 人體的八大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如何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的網(wǎng)絡安全培訓
- 未來學習模式基于網(wǎng)絡教育平臺的思考
- 現(xiàn)代辦公空間中的綠色環(huán)保用品設計思考
- 2024年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 第三單元 生活在這里真好 第11課《我家來了新鄰居》說課稿 粵教版001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機械波 4 波的衍射和干涉說課稿4 新人教版選修3-4001
- Module 1 Unit 1 She's a nice teacher(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3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一章 大家都來學化學1.2 化學實驗室之旅說課稿(新版)粵教版001
- 2025農(nóng)村養(yǎng)殖場場地租地合同
- 2025國際專利技術許可合同模板版
- Unit 5 Nature and Culture(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電動汽車用驅(qū)動電機系統(tǒng)-編制說明
- 江蘇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橋梁塔柱施工平臺及通道安全技術要求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中考英語一診試卷(含解析)
- 醫(yī)療器械物價收費申請流程
- 招聘專員轉(zhuǎn)正述職報告
-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西安市文化旅游外宣翻譯研究-基于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
- 2024年江蘇省昆山市六校中考聯(lián)考(一模)化學試題
- 大學生文學常識知識競賽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國家電網(wǎng)智能化規(guī)劃總報告
- 邢臺市橋西區(qū)2024年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