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綜合復習資料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綜合復習資料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綜合復習資料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綜合復習資料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上冊期末專項練習(一)一、古詩詞默寫。1、問今是何世,_,_。2、少壯不努力,_。 3、_,鐵馬冰河入夢來。4、_,波撼岳陽城。 5、_,我言秋日勝春朝。6、人家在何許,_。 7、松間沙路凈無泥,_。8、誰道人生無再少?_。 9、_,林空鹿飲溪。 10、_,端居恥圣明。 11、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_。12、_,千山高復低。 13、_,尚思為國戍輪臺。14、_,遙隔楚云端。 15、_,平海夕漫漫。 16、晴川歷歷漢陽樹,_。 17、百川東到海,_? 18、_,家書抵萬金。 19、_,萬物生光輝。20、自古逢秋悲寂寥,_。 21、揮手自茲去,_。22、樹樹皆秋色,_。 23、_,徙倚欲何依。24

2、、氣蒸云夢澤,_。 25、白頭吊古風霜里,_。 26、_,萬里送行舟。27、晨興理荒穢,_。28、迷津欲有問,_。29、山隨平野盡,_。_,_。30、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_,_。31、晴空一鶴排去上,_。32、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_,_,_。_,_。34、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35、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_,_”。36、愛蓮說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_,37、崔顥的黃鶴樓以寫景出名的詩句是_,_。表達作者面對夕陽西下,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是:_,_。38、通

3、過春望中的_,_兩句,我們可以想見杜甫憂國、傷時、思家而造成的蒼老之態(tài)。詩中因感時恨別,觸景生情的詩句是:_,_。39、石壕吏中_,_兩句渲染出了縣吏的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也表現(xiàn)了老婦人的凄苦、可憐。40、望岳中_,_寫出作者襟懷之浩蕩,眼界之空闊的主觀感受,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望岳中_,_兩句用虛筆寫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實筆寫出了泰山的高大。、望岳中_,_借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41、歸園田居點明主旨的詩句是:_,_。42、使至塞上寫西北邊塞蒼涼壯麗的千古名句是:_,_。二、 文言文復習。1、重點字詞緣溪行( ) 甚異之( ) 欲窮其林( ) 悉如外人( )

4、 咸來問訊 ( ) 延至其家( ) 此中人語云( ) 詣太守( ) 有仙則名 ( )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鮮有聞( ) 罔不因勢象形( ) 嘗貽余核舟一( ) 高可二黍許( ) 其兩膝相比者( )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 男有分,女有歸( ) 貨惡其棄于地也( ) 雖乘奔御風( ) 曉霧將歇( ) 念無與為樂者( ) 相與 ( ) 倏爾 (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是日更定( )2、通假字便要還家( ) 八分有奇( ) 詘右臂支船( ) 倚一衡木( )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選賢與能( )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 略無闕處( ) 披發(fā)文身( ) 余挐一小

5、舟( )3、古今異義芳草鮮美( ) 阡陌交通( ) 無論魏晉( ) 說如此( ) 后遂無問津者( ) 欣然規(guī)往( ) 略不相睹( )4、一詞多義乃大 何陋之有 曾不盈寸 夜久語聲絕 為火所焚 乃不知有漢 蓮之出淤泥 曾不若孀妻弱 絕類彌勒 天下為公 忘路之遠近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為宮室5、句子翻譯(1)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2)自去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4)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5)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6、;蓮,花之君子者也。(6)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7)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8)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9)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0)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11)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四、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一)三 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

7、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_,_。”1文中劃線處應填的句子是_ _ _,_ _。2文章第一段中_字通_字。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 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乘奔御風:( ) 絕 ( )屬引凄異( ) 或王命急宣(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_5翻譯下列句子。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林寒澗肅

8、6將下列寫景的句子與相應的季節(jié)用線連接起來。沿溯阻絕 春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秋清榮峻茂 冬7“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是( );“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是( )。提示:從視角的角度。_8你最欣賞文章中的哪一句?說說你的理由。9有人認為三峽壯美,有人卻說三峽秀美,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的看法。_ _10最后一句詩寫出了漁者怎樣的生活?_ _(二)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

9、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乙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逼渥孕蛉绱?,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jié)選自晉書)注適:滿足。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畜:同“蓄”。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

10、志。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2分)漁人甚異之(          )    阡陌交通(         ) 穎脫不羈  (          )    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11、          )2.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xiàn)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                              &

12、#160;                                            3. 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

13、,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答:                                          

14、;                                                  

15、;                                                  

16、;          4.翻譯下列句子。(4分)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