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環(huán)境衛(wèi)生--水體衛(wèi)生_第1頁
第五章環(huán)境衛(wèi)生--水體衛(wèi)生_第2頁
第五章環(huán)境衛(wèi)生--水體衛(wèi)生_第3頁
第五章環(huán)境衛(wèi)生--水體衛(wèi)生_第4頁
第五章環(huán)境衛(wèi)生--水體衛(wèi)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水體衛(wèi)生(練習題及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水的硬度是指(E)A.溶解性固體和懸浮性固體 B.鈣、鎂的重碳酸鹽 C.鈣、鎂的硫酸鹽和氧化物 D.水中不能除去的鈣、鎂鹽類E.溶解于水中的鈣、鎂鹽類總和 2.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有關的因素有(A) A.空氣氧分壓 B.水中的pH C.水中微生物數(shù)量 D.水體渾濁度 E.水體的有機物污染狀況 3.可致水生物體內污染物濃度呈幾何級數(shù)增加的是(C) A.生物蓄積作用 B.生物濃縮作用巳生物放大作用 D.水體污染 E.水體自凈作用 4.引起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污染物是(E) A.有機物 B.無機物 C.Ca D.Hg E.P 5.地面水中硫酸鹽含量驟然增加

2、時,表明其受(C) A.生活污水污染 B.農田徑流污染 C.工業(yè)廢水污染 D.人、畜糞便污染 E.含氮有機物污染 6.有機物(鹵代烴等)在水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化學轉化反應是(A) A.水解反應 B.絡合反應 C.中和反應 D.氧化反應 E.還原反應 7.最主要來源于動植物體的有機物為(A) A.有機氮 B.蛋白氮 C.氨氮 D.亞硝酸鹽氮 E.硝酸鹽氮 8.說明水質好轉過程的是(B) A.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B.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C.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D.氧垂曲線溶解氧的最低點> 4mg/L E氧垂曲線溶解氧的最低點<4mglL 9.可致水質發(fā)黑、發(fā)臭的是(A) A.耗

3、氧作用>復氧作用 B.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C.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D.氧垂曲線溶解氧的最低點> 4mg/LE.氧垂曲線溶解氧的最低點< 4mg/L10.說明水質惡化過程的是(A) A.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B.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c.耗氧作用=復氧作用 D.氧垂曲線溶解氧的最低點> 4mg/LE氧垂曲線溶解氧的最低點<4 mg/L 11.水環(huán)境污染物通過食物鏈遷移的重要介質是(D) A.水 B.懸浮物 C.顆粒物 D.生物體 E.膠體 12.流經沼澤或含腐殖質的地面水呈現(xiàn)(D) A.棕色或棕黃色 B.綠色或黃綠色 C.黃褐色 D.黑色 E.藍色 1

4、3.含亞鐵鹽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現(xiàn)(C) A.棕色或棕黃色 B.綠色或黃綠色 C.黃褐色 D.黑色 E.藍色 14.水中硫酸納或硫酸鎂過多時呈(A) A.苦味 B.收斂昧 C.澀昧 D.沼澤昧 E.咸昧 15.有毒金屬和有機污染的主要遷移介質是(E) A.水 B.沉積物(顆粒物) C.細菌 D.底泥 E.生物體 16.有微生物參與的化學凈化過程是(B) A.中和酸廢水 B.有機氮化物分解 C.乙拌磷殺蟲剎在腐殖酸存在下分解 D.氨基甲酸酯在天然水中通過自由基作用 E.中和堿廢水 17.關于甲基汞損害健康的正確論點是(E) A.經食物攝入汞所致的汞中毒 B.經飲水攝入汞所致的汞中毒 C.汞經腸道吸

5、收于血液 D.甲基汞的碳-汞鏈不穩(wěn)定 E.進行性不可逆性的病理損害18.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代表性指標是(E) A. COD B. BOD C. DO D. TOD E. TOC19.甲基汞在機體主要作用靶器官是(A) A.腦 B.肝 C.脾 D.腎 E.骨髓 20.水與疾病的關系非常密切。居民通過洗滌、娛樂等活動直接或間接接觸被細菌、病毒、原蟲等生物性污染的水體時,最大的健康危害是可能引起(A)A.水傳播性傳染病 B.急性中毒 C.藻類毒素中毒 D.食物中毒 E.水體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 21.湖泊的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B) A.赤潮 B.水華 C.水質發(fā)黑 D.形成岸邊污染帶 E.水生生物大量繁

6、殖 22.近海富營養(yǎng)化表現(xiàn)為(A) A.赤潮 B.水華 C.水質發(fā)黑 D.形成岸邊污染帶 E.水生生物大量繁殖 23.水體富營養(yǎng)化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的直接危害是(D) A.影響水的感觀形狀 B.導致介水傳染病 C.破壞水生生態(tài)環(huán)境 D.藻類毒素中毒 E.可能引起公害病 24.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一工廠爆炸引發(fā)的松花江水污染,其主要的污染物質是(A)A.苯系化合物 B.酚類 C.鎘 D.氰化物 E.汞25.某地飲用水井意外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導致飲用該井水的居民相繼出現(xiàn)大量出汗、頭痛、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吞咽因難、肝區(qū)疼痛、腹瀉、黑尿等急性中毒癥狀而送醫(yī)院進行緊急診治。根據(jù)

7、中毒癥狀最有可能引起的污染物是(C)A.氰化物 B.金屬鎘 C.酚類化合物 D.砷化合物 E.硝基苯類化合物 26.某河流中出現(xiàn)大量魚類死亡,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B) A. pH異常 B.溶解氧過低 C.缺少營養(yǎng)物質 D.有毒物存在 E.被病原體污染 27.產生氯酚臭的水酚濃度為(D) A.O.lmg/L B.O.Olmg/L C.O.OOlmg/L D.0.005mg/L E.0.0025mg/L 28.酚的毒作用機制主要是(B) A.與酶中的巰基結合 B.使蛋白質變性凝固 C.影響呼吸鏈的功能 D.致突變作用 E.影響介質平衡 29.1968年發(fā)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

8、,受害者是因為攝入被何種污染物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B)A.酚 B.多氯聯(lián)苯 C.多環(huán)芳烴 D.甲基汞 E.鎘 30.下列哪項標準不屬于我國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范疇(D) A.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 5749-2006 ) B.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 C.漁業(yè)水質標準(GB 11607-1989) D.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8978-1996) E.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383-2002)31.影響地表水水質的最主要因素是(E) A.氣象條件 B.流量 C.季節(jié) D.自然災害 E.未處理的生活污水或工業(yè)廢水 32.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限制有機物排放的指標是( C)A.

9、水溫 B.pH C.五日生化需氧量 D.溶解氧 E."三氮"量 33.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的微生物學指標是(E) A.細菌總數(shù) B.總大腸菌群 C.甲型肝炎病毒 D.隱于包子蟲 E.糞大腸菌群 34.為了控制水污染,保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質,我國1996年頒布了(C) A.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B.地下水水質標準 C.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D.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E.工業(yè)"三廢"排放試行標準 35.工業(yè)廢水常用的生物處理方法為(A) A.活性污泥法 B.混凝沉淀法 C.離子交換法 D.生物濾池法 E.厭氧發(fā)酵法 36.污水的一級處理主要是為了除去(B) A. B

10、OD B.懸浮固體 C.總固體 D.氮、磷類營養(yǎng)物質 E.細菌 37.下列哪種方法屬于廢水的三級處理方法(B) A.物理處理法 B.化學處理法 C.活性污泥處理法 D.生物處理法 E.物理化學處理法 38.屬于污染物物理凈化的過程有(E) A.氧化還原作用 B.分解作用 C.中和作用 D.萃取作用 E.沉淀作用39.關于醫(yī)療機構污水處理,下列哪項論述是正確的(C) A.僅需一級處理 B.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則可滿足要求 C.必須消毒后才能排放 D.其污水中的污泥不需消毒即可作為肥料使用 E.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不需特殊處理40.對于含酚工業(yè)廢水的處理,一般可采用(C) A.混凝沉淀 B.氧化還原

11、C.萃取處理 D.離子交換 E.活性污泥 41.我國2005年頒布的醫(y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對象為(A )A.縣級及縣級以上的綜合醫(yī)療機構和??漆t(yī)院 B.地市及地市級以上醫(yī)療機構和??漆t(yī)院C.鄉(xiāng)鎮(zhèn)級以上醫(yī)療機構和??漆t(yī)院 D.省級以上的醫(yī)療機構和??漆t(yī)院 E各級傳染病和結核病醫(yī)院 42.醫(yī)院污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C) A.紫外線消毒 B.臭氧消毒 C.氯化消毒 D.加熱消毒 E.超聲波消毒 43.江河水系監(jiān)測的采樣設定時對大污染源所在的河段至少應設置幾個采樣斷面( C)A. 1 B. 2 C. 3 D. 4 E. 5 44.進行江河水系監(jiān)測時,自凈斷面可設置在(D) A.污染源排污口 B

12、.污染源上游 C.污染源下游 D.距污染源下游一定距離 E.遠離污染源的河中心 45.進行地表水表層水采樣時,其采樣深度一般要在水下(B) A.0.5m以下 B. 0.2-0.5m C. 0.2m以上 D. O.5-lm E.沒有特殊要求 46.最能反映水體污染歷史狀況的調查監(jiān)測方法是(D) A.水質監(jiān)測 B.水生生物的監(jiān)測C.地表水污染物監(jiān)測 D.水體底質的監(jiān)測 E.水體基本狀況調查 47.流量大的江河,污水在斷面可出現(xiàn)(A) A.岸邊污染帶 B.水華 C.赤潮 D.污染物均勻分布并多方位擴散 E.海水人侵 48.防止水傳播性疾病發(fā)生最有效的方法是(D) A.選擇水源 B.混凝沉淀 C.過濾

13、 D.消毒 E.水源防護 49.在水體發(fā)生嚴重污染事故時進行的水體污染調查為(E) A.監(jiān)測性調查 B基礎調查 C.流行病學調查 D.專題調查 E.應急性調查 二、簡答題1.簡述水體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及其防治措施。答:(1)水體富營養(yǎng)化污染物:生活和工業(yè)污水中含P、N等物質。(2)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水體中藻類物質大量生長,進而使水體溶解氧下降,水體污染。(3)治理:以控制P、N等物質向水體排放,及時清除水體中藻類物質和降低P、N含量。2.舉例說明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危害。 答:(1)生物放大作用:在食物鏈中,污染物從低端生物體向高端生物體遷移過程中,出現(xiàn)高端生物體內污染物濃度以幾何級數(shù)的倍數(shù)高于低端生物

14、體的現(xiàn)象。(2)舉例: DDT或甲基汞。(3)危害:環(huán)境的微小污染會導致生物體內污染物濃度呈十萬、百萬倍地增加,從而影響人群健康。3.簡述江河水系污染監(jiān)測的采樣布點方法。 答:(1)按斷面水平布點,即在上游的清潔斷面、污染處的污染斷面和下游的自凈斷面布點;(2)在水平斷面布點的基礎上,還應在每一斷面上進行表層、中層和底層的垂直布點。 4.簡述進行水體污染調查的主要內容。 答:(1)污染源調查:首先應調查水體污染的來源,了解本地區(qū)工業(yè)企業(yè)的總體布局及企業(yè)的生產和廢水排放情況。 (2)污染現(xiàn)狀的調查:對進入水體的主要污染物種類、數(shù)量及不同時間、不同季節(jié)在水體中的含量變化規(guī)律等。 (3)對居民健康影響的調查:通過收集水污染地區(qū)居民患病率、死亡率及某些健康損害的資料,與其他條件類似的非污染區(qū)居民健康狀況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以確定水體污染與居民健康之間的關系,找出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4)對水生生物及農作物影響的調查:包括水生生物種群、數(shù)量及分布情況的測定,生物體內毒物負荷的測定,水中污染物對水生生物綜合作用的檢測,及水中大腸菌群和病原微生物的檢測等。5.簡述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制定的原則及研究方法。答:(1)原則:防止通過地表水傳播疾病;防止通過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遠期危害;保證地表水感官'性狀良好;保證地表水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