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完善_第1頁
淺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完善_第2頁
淺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完善_第3頁
淺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完善_第4頁
淺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完善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析牡丹亭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完善    趙娜摘  要:牡丹亭以愛情與婚姻為主題,通過自由戀愛和封建禮教的尖銳矛盾,賦予愛情與婚姻先進性、跨時代性的內(nèi)涵和意義,主要塑造了杜麗娘這一追求自由戀愛、反抗陳腐禮教的藝術形象,本文將通過原著中杜麗娘的言行舉止、性格特征、心境轉(zhuǎn)變及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分析其在"至情"中自我意識的成長,展現(xiàn)女性自我意識的逐步完善,探討女性自我意識的成長性的嬗變。關鍵詞:牡丹亭;女性;自我意識;完善牡丹亭原名牡丹亭還魂記,由湯顯祖改編自明代早期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記而成。牡丹亭作為中國古典四大戲曲之一,

2、是中國戲曲史上的扛鼎之作,無疑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作者湯顯祖宣揚“至情”,突出以“情”抗“理”之“情”的張力,其中塑造的杜麗娘這一“至情”化身更是深入人心,其作為忤叛封建禮教、追求人性解放的擁有較先進意識的女性,于禮教嚴苛的大環(huán)境下展現(xiàn)女性自我意識的逐步完善。一、原生家庭之壓制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經(jīng)驗到的各種關系,以及積壓種應付方式,對這個人的一生影響最為重大。1就以書中杜麗娘“蓮步鯉庭趨,儒門舊家數(shù)”就可以看出,作為“西蜀名儒,杜甫之后”的杜家對唯一閨秀的嚴格教養(yǎng)。毫無疑問,杜寶作為杜家的一家之主,既是中國古代原生家庭中父權的代表,又是封建社會下男權的縮影。后有上閨塾讀書識字一事,也

3、是因為杜寶認為“看來古今賢淑,多曉詩書。他日嫁一書生,不枉了談吐相稱”2。讀書識字、吟誦詩句是為了日后稱配夫君,“假如刺繡余閑,有架上圖書,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書識禮,父母光輝”2。所以,不僅為了稱配未來夫家,還能為母家爭光。禮教嚴苛,理學泛濫,在這樣封建社會大環(huán)境下的原生家庭中,杜麗娘擁有的是與世隔絕的“幽庭深院”式精神囚籠。所以,就這樣的原生家庭教養(yǎng)出的杜麗娘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所謂“自我意識”是一個人關于自我及其與周圍環(huán)境關系多方面、多層次的認知和評價,是個體對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態(tài)度的總和。3所以她不懂得如何欣賞自己、開解自己、如何正確看待自身的價值,甚至接受“知書識禮,父母光輝

4、”的庭訓。自我意識,是她在對自己人生的惋惜、對自己命途的妄自菲薄、在她對自由戀愛的渴求、對自己選擇的堅定中一步步建立起來的,也可以說這是她的成長。二、“思無邪”之啟蒙當杜麗娘讀到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悄然廢書而嘆曰:“圣人之情,盡見于此矣。今古同懷,豈不然乎?”2當毛丫頭春香問起君子為何好好的求淑女,腐儒惱怒嗔其多嘴。男子為何要追求女子?男女雙方為何要婚戀?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圣人也這樣直白表達男女之情,但這個問題只不過涉及愛與欲,人性與真情,這些都是程朱理學諱莫如深。這樣的問題,一但撩起便不能輕易揭過,在我們都以為作者是借純真無知丫鬟之口替杜麗娘問出此等懵懂又逆反的問題時,此時的杜麗

5、娘卻為老師解圍道:“依注上書,學生自會?!?顯然,杜麗娘作為“窈窕淑女”,關雎切切實實地觸動了她心中的春情,而“學生自會”這一句更是忽然間使杜麗娘這個角色有血有肉起來,一反前文幼承庭訓,嚴苛教養(yǎng)的順服形象,讓讀者看到杜麗娘平靜婉順外表下內(nèi)心的波瀾,杜麗娘受關雎啟蒙,得以正視自身對情與欲的渴求,是自我意識的開端。三、“游園驚夢”之釋放受詩經(jīng) 關雎的啟發(fā),正值二八韶華的杜麗娘春情萌動,真真“為詩章,講動情腸”2,自此,已經(jīng)與杜寶所認可的“后妃之德”相去甚遠。程瓊評曰“情腸二字妙,此是用情之具,助色之丹,色情兼此,故更難壞。”4肯定湯顯祖高超語言運用的同時肯定杜麗娘的情與欲。杜麗娘后萌生去游園的想法

6、,所謂“園”只是杜家的后院而已,杜麗娘竟從未去過自家后花園。事實上,在“嚴男女之大防”的傳統(tǒng)觀念的長期影響下,女性生存生活空間受到極大被極大壓縮,以至于中國女性更難實現(xiàn)“空間僭越”與“意識僭越”。即因為過于重視兩性的空間與精神隔離,中國女性被嚴格圈禁在起居處所。禮記、內(nèi)則中規(guī)定“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論語 立身章第一也主張“內(nèi)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窺必藏形?!?其次是禁止女性與親族或非親族男性交往。終于,在滿園春色的感召下,杜麗娘心中千萬種情思只得喟嘆一句“一生愛好是自然”。通行的理解是,“好”是“美”的意思, “好”應讀作上聲,“愛好”猶言

7、“愛美”。徐朔方先生與楊笑梅先生注解此句說:“天然,天性使然。愛好,猶言愛美?!?所以我個人來看,所謂的“愛美”,是愛自己,愛惜明艷容貌也愛自己的青春韶華。再到下文【醉扶歸】的“恰三春好處無人見”,自己韶華美貌卻無人憐惜,猶如三春美景無人欣賞,貌美如花卻命薄如紙,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都賦予斷井頹垣?!?異曲同工。當杜麗娘發(fā)出“一生愛好是自然”的喟嘆時,一切都已不一樣,從踏上小圓香徑的那一刻起,再到與柳生的巫山云雨,杜麗娘心中的愛情與欲望已完全戰(zhàn)勝了陳腐禮教,接納自身欲望、大膽尋求真情、接受夢中柳生的示愛,這些都是其自我意識波浪推進式成長。四、“生死相許”之成熟湯顯祖在牡丹亭記題詞中曾言:“天

8、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乎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2可以說,杜麗娘為愛癡狂,生死相許,是真正的“至情”之人。于常人而言,死亡意味著肉體之消亡與精神之湮滅,但于杜麗娘而言,大夢中切實擁有了憧憬向往心馳神往的愛戀,大醒后卻又迅速幻滅,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上窮碧落下黃泉,杜麗娘為情而死又何妨?便是“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酸酸楚楚無人怨?!?早已于浮夢中驚醒,如何能安枕酣睡?哪怕再次游園尋夢也是枉然。前人所

9、說“夢而不至于死,不足以表現(xiàn)杜麗娘精神企望的熱切和強烈;死而不至于復生,也不足以表現(xiàn)杜麗娘實際追求的果敢和堅決”。8自我意識漸漸成熟的杜麗娘,她能清醒感知自身存在,明白自身所求的生命理想,所以她沒有瞻前顧后,只有果決勇敢。杜麗娘身死神未滅,化為鬼魂,先前自我意識的完善只呈現(xiàn)在夢中,如今在幽冥的幻境里,她才能擺脫禮教禁忌等諸多束縛,自由無拘尋找愛情,追求自身生命理想。這一時期的她,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感受到了自由。此處來看,身死是她完整生命意義上的救贖,包括愛情與自由或許更多?;暧闻加隽闳硇慕桓叮骸版Ы鹬|,一旦付與郎矣,勿負奴心。每夜得共枕席,平生之愿足矣!”2甚至與柳夢梅私定終身

10、。在最后,杜麗娘見駕御前,為自己的訴求據(jù)理力爭:“叫俺回杜家,赸了柳衙,便做你杜鵑花,也叫不轉(zhuǎn)子規(guī)紅淚灑。”2這些都體現(xiàn)了杜麗娘自我意識的逐漸成熟。牡丹亭以“至情”為主題,宣揚人間真情,抨擊程朱理學。杜麗娘是牡丹亭“至情”主題下塑造的反抗封建禮教,追求自由戀愛的具有叛逆精神的藝術形象,具有極大的藝術魅力,她在書中的成長變化同時展現(xiàn)了女性自我意識的逐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參考文獻:1薩提亞.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2湯顯祖.牡丹亭m.陜西:三秦出版社,2017.3周凱,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其相關研究j2003年6月第24卷第3期.4吳震生,程瓊,著.華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