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單元測試題一、選擇題(11×3分33分)1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A叉魚 B手影 C看到地上的書 D凸透鏡使光線會聚2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3在“五岳”之一泰山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xiàn)“佛光”奇景。據(jù)目擊者說:“佛光是一個巨大的五彩繽紛的光環(huán),與常見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樣?!薄胺鸸狻毙纬傻闹饕蚴?)A直線傳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4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向平面鏡走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B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C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D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5下列關(guān)于
2、“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濃密的樹蔭下出現(xiàn)很多圓形的光班,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路邊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因為光路可逆,所以甲從平面鏡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從平面鏡中看到甲的眼睛6有一種自行車尾燈設(shè)計得很巧妙。當后面汽車的燈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燈時,它都能把光線“反向射回去”。圖中是四種尾燈的剖面示意圖,其中用于反光的鏡面具有不同的形狀。能產(chǎn)生上述效果的鏡面是()7一條光線AO從空氣中斜射向平靜的水面,如圖甲所示。在空氣和水的分界面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在圖乙中有四幅描述其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8集體照
3、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進入鏡頭,為了使全體人員都進入鏡頭,應(yīng)采取()A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B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C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前伸一些D照相機和鏡頭都不動,人站近一些9在探究近視眼視力矯正問題時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眼睛,燒瓶中的著色液體相當于玻璃體,燒瓶左側(cè)緊靠瓶壁的凸透鏡相當于晶狀體,右側(cè)內(nèi)壁相當于視網(wǎng)膜。圖中的四幅圖是一些同學(xué)描繪近視眼矯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達到近視眼矯正目的的是()103D電影具有三維立體視覺效果,拍攝時,將兩個攝像頭按照人兩眼間的距離放置,同時拍攝,制成膠片;放映時,兩個放映機在銀幕上呈現(xiàn)兩個略有差異的畫面,觀
4、看者帶上特殊眼鏡后,就和直接用雙眼看到物體的效果一樣。關(guān)于3D電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光在銀幕上發(fā)生的是漫反射B畫面在人眼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拍攝時,兩鏡頭中心間的距離約為7 cmD放映時,膠片到放映機鏡頭的距離大于2倍的鏡頭焦距11實驗室備有甲、乙、丙三個凸透鏡,三個實驗小組分別用三個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都為12 cm時,甲、乙、丙三透鏡分別成縮小的實像、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則這三個透鏡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關(guān)系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g
5、t;f甲二、填空題(22×1分22分)12如圖是_(填“日食”或“月食”)成因的示意圖。13雷雨天氣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_。激光從地面發(fā)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總共用了2.5 s,則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_。14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靜的水面,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則入射角為_,折射光線_(填“靠近”或“遠離”)法線,折射角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當光線垂直入射到空氣和水的交界面上時,其傳播方向_。15歷代詩人贊美桂林山水的詩篇中寫有“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的著名詩句。詩中寫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現(xiàn)象形成的。清澈見底的漓江看起來比實
6、際淺,是由于光的_現(xiàn)象形成的。16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3.8×105 km,月球在池中的像離水面的距離是_,水中的月是_(填“實”或“虛”)像。17如圖是小剛站在水中的圖片,岸上的人能從各個不同的方向看到他,是因為光在他身上發(fā)生了_;水下的腿看上去變短,是因為光從_(填“水中射入空氣”或“空氣中射入水”)中發(fā)生折射。18如圖所示是兩束激光分別射向并通過甲、乙兩透鏡的傳播路徑,由圖可知:_(填“甲透鏡”或“乙透鏡”)是凹透鏡,可用于_(填“近視”或“遠視”)眼的矯正。19如圖所示是小陽制作的多用途手電筒,AB處是可插入膠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縮的套筒,DF
7、處裝入凸透鏡。當手電筒先作照明用時,調(diào)節(jié)套筒,使燈泡燈絲處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線;在此基礎(chǔ)上,作幻燈機使用時,在AB處插入幻燈片,接下來應(yīng)把套筒向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觀察到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實像。請你再動腦思考指出該手電筒另外一項不同的功能:_。20如圖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氣孔經(jīng)過物鏡所成的是一個放大的_(填“實”或“虛”)像,此時被觀察的葉片到物鏡的距離滿足條件:_。最后,人眼通過目鏡看到的是_(填“實”或“虛”)像。三 、作圖題(6×3分18分)21根據(jù)圖中折射光線畫出入射光線的大致方向第21題圖22如圖為一輛轎車的俯視示意
8、圖。O點為司機眼部所在位置,司機在右側(cè)的后視鏡AB(看作平面鏡)中能看到車尾C點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畫出司機眼睛看到C點的光路圖。第22題圖23如圖所示,人眼在A處看到河里B處有一白色鵝卵石。從A處能用激光手電筒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鵝卵石上。請在上圖中粗略畫出從A處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鵝卵石上的光路。 第23題圖四、實驗探究題(12分15分27分)24如圖甲所示,小麗同學(xué)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豎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實驗中:(1)如果有5 mm厚和2 mm
9、厚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_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_的關(guān)系;(2)小麗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_。(3)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如圖乙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_。2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三班學(xué)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個小組,使用焦距都是10 cm的凸透鏡做實驗。最后,老師將各組實驗的結(jié)果畫在了圖中。圖中1和1,2和27和7分別表示實驗時各組的物和對應(yīng)像的位置。請你根據(jù)實驗的要求和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時,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和光屏的
10、中心應(yīng)該處于_。(2)從_兩組可以看出,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_立、_的實像。(3)從6、7兩組可以看出,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與物在_側(cè),且像是_立的;(4)由圖可知成實像時,當物遠離凸透鏡,則像_(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且像的大小變_(填“大”或“小”)。答案:一、選擇題(11×3分33分) 1-5 CADCD 6-10 BBACD 11. B二、填空題(22×1分22分)12如圖是_日食_(填“日食”或“月食”)成因的示意圖。13雷雨天氣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_在空氣中光速比聲速快_。激光從地面發(fā)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
11、,總共用了2.5 s,則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_3.75×108_m_。14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靜的水面,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則入射角為_60_,折射光線_靠近_(填“靠近”或“遠離”)法線,折射角_小于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當光線垂直入射到空氣和水的交界面上時,其傳播方向_不改變_。15歷代詩人贊美桂林山水的詩篇中寫有“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的著名詩句。詩中寫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反射_現(xiàn)象形成的。清澈見底的漓江看起來比實際淺,是由于光的_折射_現(xiàn)象形成的。16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3.8×105 km,月球在池中的像離水
12、面的距離是_3.8×105_km_,水中的月是_虛_(填“實”或“虛”)像。17如圖是小剛站在水中的圖片,岸上的人能從各個不同的方向看到他,是因為光在他身上發(fā)生了_漫反射_;水下的腿看上去變短,是因為光從_水中射入空氣_(填“水中射入空氣”或“空氣中射入水”)中發(fā)生折射。18如圖所示是兩束激光分別射向并通過甲、乙兩透鏡的傳播路徑,由圖可知:_乙透鏡_(填“甲透鏡”或“乙透鏡”)是凹透鏡,可用于_近視_(填“近視”或“遠視”)眼的矯正。19如圖所示是小陽制作的多用途手電筒,AB處是可插入膠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縮的套筒,DF處裝入凸透鏡。當手電筒先作照明用時,調(diào)節(jié)套筒,使燈泡
13、燈絲處于_焦點_位置,射出平行光線;在此基礎(chǔ)上,作幻燈機使用時,在AB處插入幻燈片,接下來應(yīng)把套筒向_右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觀察到_倒立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實像。請你再動腦思考指出該手電筒另外一項不同的功能:_取下套筒上的凸透鏡作放大鏡使用_。20如圖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氣孔經(jīng)過物鏡所成的是一個放大的_實_(填“實”或“虛”)像,此時被觀察的葉片到物鏡的距離滿足條件:_fu2f_。最后,人眼通過目鏡看到的是_虛_(填“實”或“虛”)像。三 、作圖題(6×3分18分)21根據(jù)圖中折射光線畫出入射光線的大致方向解:22如圖為一輛轎車的
14、俯視示意圖。O點為司機眼部所在位置,司機在右側(cè)的后視鏡AB(看作平面鏡)中能看到車尾C點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畫出司機眼睛看到C點的光路圖。解:第21題圖第22題圖第23題圖23如圖所示,人眼在A處看到河里B處有一白色鵝卵石。從A處能用激光手電筒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鵝卵石上。請在上圖中粗略畫出從A處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鵝卵石上的光路。解:四、實驗探究題(12分15分27分)24如圖甲所示,小麗同學(xué)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豎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實驗中:(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_2_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_大小_的關(guān)系;(2)小麗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_不能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_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_。(3)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如圖乙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_蠟燭B與蠟燭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_。2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三班學(xué)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個小組,使用焦距都是10 cm的凸透鏡做實驗。最后,老師將各組實驗的結(jié)果畫在了圖中。圖中1和1,2和27和7分別表示實驗時各組的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新型建筑材料鋁合金模板施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燈具音響設(shè)備研發(fā)與銷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承包學(xué)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shè)合同3篇
- 2025年度煤礦企業(yè)員工勞動合同范本(含試用期管理規(guī)定)4篇
- 專業(yè)高速救援工作人員服務(wù)協(xié)議規(guī)范示例一
- 二零二五版珠寶首飾抵押典當合同范本3篇
- 精細化2025年度獨立董事履職責任與權(quán)益保障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智能硬件ODM合作協(xié)議模板3篇
- 第七單元第 24 課 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上冊歷史同步說課稿(部編版)
- 二零二五年度班主任教師團隊協(xié)作與培訓(xùn)合同3篇
- 2024年海口市選調(diào)生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綜合能力測試題及答案1套
- 六年級數(shù)學(xué)質(zhì)量分析及改進措施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口算題卡打印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詢師新教材各單元考試題庫大全-下(多選題部分)
- 真人cs基于信號發(fā)射的激光武器設(shè)計
- 【閱讀提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閱讀要素解析 類文閱讀課外閱讀過關(guān)(含答案)
- 四年級上冊遞等式計算練習200題及答案
- 法院后勤部門述職報告
- 2024年國信證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道醫(yī)館可行性報告
- 仙家送錢表文-文字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