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入門套路詳解_第1頁
太極拳入門套路詳解_第2頁
太極拳入門套路詳解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太極拳入門套路(十八式)詳解太極拳入門套路(十八式)簡介太極拳入門套路(十八式)是萃取傳統(tǒng)太極拳套路精髓創(chuàng)編 的一套適合全民習(xí)練的基礎(chǔ)套路。初學(xué)者可作為入門學(xué)習(xí)之 用,動作少易學(xué),路線簡易好記,既保留了傳統(tǒng)太極拳套路 的風(fēng)格,又迎合了現(xiàn)代人快節(jié)奏下養(yǎng)生健身的需求。達到從 繁華中求簡單,從簡單中練精,從練精中入神,一通百通、 入神化虛的效果。套路拳式名稱1、起勢2、攬雀尾3、單鞭4、提手上勢5、白鶴亮翅6、摟膝拗步7、海底針8、閃通背9、云手 (2 個 )10、單鞭11、左右分腳12、倒攆猴 (3 個 )13、左右打虎14、回身右蹬腳15、進步搬攔錘16、如封似閉17、十字手18、收勢套路演練說

2、明(以面向南起勢為例)預(yù) 備:身形:面向南,兩腳并攏,身體自然站立,兩臂自然下垂, 頭容正直,嘴自然微閉。要求:1、兩眼平視,下頜微收,舌抵上腭,自然呼吸。2、虛領(lǐng)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尾閭中正、 松腰松胯。并貫穿于整套動作之中。第一式 起勢 動作一:重心右移,提起左腳,腳跟先離地;向左開步,腳 尖先著地, 漸全腳踏實, 重心移至兩腳中間。 兩腳平行站立, 與肩同寬。上體保持身形不變。動作二:全身放松,兩膝微曲,兩臂自然向前、向上抬起, 掌心朝下。高與肩平,與肩同寬。動作三:沉肩墜肘,兩臂下落于胯旁,舒掌坐腕,然后曲膝 下蹲。要點:動作連貫,呼吸自然。下蹲時上身保持正直,膝蓋不

3、過腳尖,臀部不后凸,保持尾閭中正。第二式 攬雀尾(一 )左掤式 動作一:重心左移,右轉(zhuǎn)腰帶動右腳尖外擺(朝西南方向) 右臂隨轉(zhuǎn)腰微抬,沉肩墜肘。動作二:重心慢慢移至右腿,提左腳收于右踝內(nèi)側(cè),同時左 臂隨腰向右收至腹前,左右手呈抱球狀,兩掌心相對。動作三:右腿坐實,左腳向前方(南)輕輕邁出(注意兩腳 不在一條線上) ,腳跟先著地。蹬右腿,重心漸漸移向左腳 而至全腳踏實,成左弓步;左小臂隨身體向南、向上掤出, 高與肩平,掌心向內(nèi);右手下採至右胯前外側(cè),高與胯齊, 掌心向下。兩掌有對拉之意。目視前方(南) 。 要點:1、弓步時,兩腳不能在一條線上。2、弓步左掤時,左肘與左膝上下相合,左手與右腳前后相

4、 合。3、身體左右轉(zhuǎn)動時要以腰為軸,上身保持正直。4、虛實轉(zhuǎn)換要慢而勻,才能輕而靈。5、凡弓步,膝要與腳尖方向保持一致;弓腿之膝不可超出 腳尖;蹬腿的腳掌要全部著地,腿不可蹬得挺直。(二)右掤式 動作一:重心右移帶動左腳尖內(nèi)扣(朝西南方向) ,身體微 右轉(zhuǎn),重心再漸漸移至左腳,提右腳收于左踝內(nèi)側(cè),同時, 兩臂自然隨腰而動,左臂內(nèi)旋掌心翻轉(zhuǎn)向下,右掌向左弧形 至腹前,兩掌心相對。動作二:左腿坐實,右腳向前方(西)輕輕邁出,腳跟先著 地,蹬左腿,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至全腳踏實,成右弓步;同 時右小臂由下而上、隨身體向前(西)掤出,高與肩平,肘 略低于掌;左掌亦隨右臂一齊掤出。目視前方(西) 。(三)捋

5、式 動作一:以腰為軸,帶動雙手向右旋動至右腿上方。右掌內(nèi) 旋,掌心向下;左掌外旋,掌心向上。兩掌斜相對。動作二:重心后移,以腰為軸身體微左轉(zhuǎn),漸漸坐實左腿成右虛步。兩臂松肩墜肘,隨身體向左移動要點:1、兩臂須隨腰而捋。2、上體保持中正,弓步不前傾,后坐不后仰。3、弓步右掤時,右肘與右膝上下相合,右手與左腳前后相 合。(四)擠式 動作一:身體隨腰向右轉(zhuǎn)正(西) ,同時右臂外旋,右掌心 翻朝里,左臂內(nèi)旋,左掌心翻朝外,左掌貼于右腕內(nèi)側(cè)。兩 臂呈弧形橫于胸前,肘稍低于腕。此時重心仍坐于左腿,呈 右虛步。動作二:蹬左腿,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而至全腳踏實,成右弓 步,兩臂向前 (西 )擠出。要點:1、上身中

6、正,松肩墜肘,膝不過腳尖,目視前方(西)。2、做動作時注意保持含胸拔背,所謂“勁以曲蓄而有余” 就是要使動作還有伸展的余地,因此做太極拳的任何動作時 手臂與兩腿都不可伸直或挺直。弧形要圓滿,處處有“八面 支撐”、“一身背五弓(四肢四張弓,身為一張弓) ”之意(五)按式 動作一:兩臂輕輕內(nèi)旋使掌心朝下,兩手緩緩分開,手腕高 與肩平,兩手與肩同寬;重心后移,漸漸坐實左腿;同時松 肩墜肘,兩臂自然下落,立掌坐腕至胸前。掌心向前。動作二: 蹬左腿, 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至全腳踏實, 成右弓步; 兩掌隨身體向前(西)按出。要點:后坐時,以腰向后拉。前按時,勁要發(fā)于根,始于腿, 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節(jié)節(jié)貫穿。

7、第三式 單鞭(一)左攬右攬:重心后移至左腿,身體左轉(zhuǎn)至東南,右腳尖 隨身體左轉(zhuǎn)自然內(nèi)扣。兩臂隨身體左轉(zhuǎn),掌心向外,掌指朝 上。然后重心再漸移至右腿,兩臂放松,兩掌放平,掌心向 下,隨身體向右平抹至西南,左手漸漸置于右手之上。(二)起勾手:重心完全放在右腳,輕輕收回左腳于右腳踝 內(nèi)側(cè);收左腳的同時,右掌五指捏攏下垂成勾手,從左手腕 內(nèi)向斜上(西南)方穿出。左手在胸前變掤手。(三)成單鞭。腰向左轉(zhuǎn),輕輕提起左腳向東邁出,腳跟先 著地,逐漸踏實成左弓步,弓步時右腳尖隨身體左轉(zhuǎn)自然內(nèi) 扣。同時,左手隨身體左轉(zhuǎn)向東漸漸移伸,左小臂內(nèi)旋,掌 心外翻成側(cè)立掌,向前推出;右勾手松肩墜肘,勾尖朝下。 左手指尖與

8、鼻尖同高。要點:左手與左腳相合,右手與右腳相合,肩與胯相合。第四式提手上勢動作一:重心漸漸移于右腿,身體慢慢右轉(zhuǎn),帶動左腳尖微 微內(nèi)扣,右勾手打開成掌。動作二:重心漸移至左腿,右腳輕輕提起收回到左腳旁,向 前(南)上步,腳跟著地,腳尖自然微翹,成右虛步。同時, 兩臂分別自左右向前、向上合掌,右掌在前,腕與肩平,掌 心朝左;左掌在后,高與胸齊,掌心朝右,正對右肘關(guān)節(jié)。 要點:注意兩手動作是“合”勁,力量由腳而腿而腰而形于 手指,有節(jié)節(jié)貫穿之意。第五式白鶴亮翅動作一:接上式,腰左轉(zhuǎn)帶動兩臂捋至左下方,右腳收回向 右后方(西南)落步,腳尖先點地,重心移向右腿,漸全腳 踏實。動作二:左手向左前上方劃弧

9、至面前,掌心向外;右手至小 腹前,掌心向上。動作三:右手在身前向上至額頭,掌心向內(nèi),左手在身前向 下至小腹前,掌心向下。身體向東偏南方向。動作四:坐實右腿,呈曲蹲狀,腰向左轉(zhuǎn)至正東,左腳跟提 起,以前腳掌點地。右臂內(nèi)旋,向上向右提至額頭右前上方, 右臂呈圓弧狀,掌心斜向外。左手隨身體左轉(zhuǎn)按至左胯前外 側(cè),掌心向下。要點: 突出腰領(lǐng)腰帶, 兩臂要呈弧形。 大椎與尾閭上下對拉, 有拔長之勢。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第六式 摟膝拗步動作一:腰先微左轉(zhuǎn)再右微轉(zhuǎn),隨著腰轉(zhuǎn),自然帶動右手掌 弧形經(jīng)臉前下落至右胯旁,再自下而上弧形至右耳外側(cè);左 手自左下向上劃弧,隨腰經(jīng)臉前、身前下落摟至左腹前。動作二:輕輕提起

10、左腳向前(東)落下,腳跟先著地,身體 同時漸漸左轉(zhuǎn), 漸漸重心完全移向左腿而全腳踏實, 蹬右腿, 成左弓步。同時,左掌隨轉(zhuǎn)體向下經(jīng)左膝前以半圓形摟至左 胯旁;右掌也隨著重心前移和身體左轉(zhuǎn)經(jīng)右耳旁向前(東 )推出。要點:立身中正,上下相隨。推掌時,要體現(xiàn)出勁的從根到 梢的節(jié)節(jié)貫穿。第七式 海底針動作一:重心前移,漸漸全部移于左腿,右腳提起,向前跟 半步,腳尖先著地,輕輕落下。重心后移,漸漸全部移于右 腿,腰向右微轉(zhuǎn), 右臂隨身體后坐右掌收回胸前, 掌心朝下; 左掌隨重心后移向前上蕩起,與胸高,掌心斜向上;同時, 輕輕提起左腳跟,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動作二:腰向左轉(zhuǎn),坐實右腿,左胯根內(nèi)收,折腰下沉

11、;同 時,左掌弧形下落于左膝前外方,右掌隨轉(zhuǎn)腰向前下插,掌 心向左。要點:折腰時, 自頸椎至腰脊保持成一直線, 不可彎腰低頭, 目視前下方。第八式 閃通背動作一:腰向上直起,右轉(zhuǎn)腰,帶動右臂向上掤架,掌心向 里;右掌隨轉(zhuǎn)腰至額頭右上方時, 右臂內(nèi)旋, 右掌心翻向外; 同時左掌覆在右手腕處,左腳收回。動作二:左腳向前(東)上步,先以腳跟著地,重心漸漸移 至左腳踏實,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左臂向前 (東)推出,掌指向上,成側(cè)立掌。右掌在額頭右上方。要點:1左腳前邁時右腿要坐實,不可站起,落步時不可太快, 速度要均勻,并防止身體搖晃和前俯后仰。2變左弓步、左掌前推、右掌上托,三動作要一致。

12、3右掌上托要防止聳肩抬肘;左掌推出時,掌心不可正對前方,并要坐腕立掌 第九式 云手( 2 個)動作一:重心右移,身體向右轉(zhuǎn)至右斜前方(西南) ,同時 左腳內(nèi)扣。左臂隨轉(zhuǎn)腰下落,經(jīng)小腹前至右臂內(nèi)側(cè),掌心向 上。動作二:右臂沉肩墜肘帶動右手自上而下劃弧下落,左掌在 里,右掌在外,在西南方向上下穿插交換,左掌穿至與鼻尖 同高。眼神先觀顧右掌下落,隨后移向左掌。動作三:重心左移,同時左腰帶動左手向左移動至東南方; 右手隨身體左轉(zhuǎn)下落,經(jīng)腹前至左臂內(nèi)側(cè),掌心向上。 動作四:重心完全移至左腿,右腳提起,向左收半步,腳尖 先著地。同時,左臂內(nèi)旋,掌心向下。動作五:右腳漸漸踏實,左臂沉肩墜肘帶動左手自上而下劃

13、 弧下落,左掌在外,右掌在里,在東南方向上下穿插交換, 右掌穿至與鼻尖同高。 眼神先觀顧左掌下落, 隨后移向右掌。 動作六:重心漸移向右腳,身體右轉(zhuǎn),以右腰帶動右臂向右 轉(zhuǎn)至西南方。同時左腳提起,向左(東)側(cè)開步。 動作七:重心向左漸移。同動作三。動作八:重心完全移至左腿,右腳輕輕提起,隨身體自然跟 半步,腳尖先著地(朝東南方向) ,漸漸踏實。左臂內(nèi)旋, 掌心向下;右掌向上穿出,在東南方向穿插,上下交換。 要點:1、云手時,身體轉(zhuǎn)動要以腰脊為軸,左云左腰帶,右云右 腰帶,不可胡亂擺動。上體不可傾斜,要保持“立身中正”2、腰帶領(lǐng)左手向左云時,右腳尖隨身體左轉(zhuǎn)而內(nèi)扣。3、兩臂要隨腰運轉(zhuǎn),要自然、圓

14、活。注意不要翹肘。4、腳提起時腳跟先離地,腳落下時腳尖先著地。第十式 單鞭 動作一:重心漸漸移于右腿,左腳提起,右掌隨腰右轉(zhuǎn),五 指捏攏成勾手;左掌隨腰上提至胸前,掌心朝里。眼先觀右 掌變勾手,再移顧左掌。動作二:腰向左轉(zhuǎn),輕輕提起左腳向東邁出,腳跟先著地, 逐漸踏實成左弓步,同時,左手隨身體左轉(zhuǎn)向東漸漸移伸, 左小臂內(nèi)旋,掌心外翻成側(cè)立掌,向前推出;右勾手松肩墜 肘,勾尖朝下。兩手與鼻尖同高。要點:單鞭定勢后,左手在左腳上方,右手在右腳上方。右 手腕、左手尖、鼻尖三點成一線。松肩墜肘。兩臂與后腿均 放松微曲。第十一式 左右分腳 動作一:重心前移至左腿,提起右腳成左獨立狀,身體朝向 東南,右勾

15、手變掌,向下弧線移至胸前,左掌向下弧線移至 胸前,與右手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內(nèi),合抱于胸前。動作二: 右腳向東南方向踢出, 腳尖朝前, 腳面繃直; 同時, 兩手分開,左手向左后方弧形打開,與頭同高;右手隨右腳 方向弧形展開,掌心向外,手指向上,與鼻尖同高。 動作三:身體向左(東北)微轉(zhuǎn),右腳向西南方向(側(cè)后方) 落步,腳尖先著地。同時右手向左向前(東北)伸出,掌心 向上。左掌曲臂收回合于右臂上方。動作四:重心后坐移至右腿,成左虛步,同時右手隨右轉(zhuǎn)腰 收于胸前, 掌心向上。 左手掌心向下, 順右臂上方向前探出, 力貫于左手掌外緣。動作五:左腳收回提起,成右獨立狀。左手向下弧線下落至 胸前,左手在

16、外右手在內(nèi),合抱于胸前。左腳向東北方向踢 出,腳尖向前,腳面繃直。要點:1、兩臂展開時呈弧形,肘部稍沉。2、右分腳時右掌與右腿上下垂直,掌指與鼻尖平。左分腳 時左掌與左腿上下垂直,掌指與鼻尖平。目視分腳方向。3、分腳時兩掌與分腳同時進行,兩手分開時兩臂不可過于 伸直。4分腳時身體要穩(wěn)定,不可俯、仰第十二式 倒攆猴( 3 個)(一)左倒攆猴動作一:左腿落下,同時腰向右轉(zhuǎn),帶動左臂外旋掌心向上轉(zhuǎn)向正東,左腳向后方偏左退步,腳尖先著地;右臂隨腰外 旋劃弧,松肩墜肘,屈臂收于右耳旁。動作二:重心后移坐至左腿,成右虛步。同時,左臂隨腰帶回,收至腹前,掌心向上;右手隨腰向前推出,掌心向前, 立掌坐腕,高同

17、鼻尖。動作三:左臂隨腰左轉(zhuǎn)向左后方撩出,掌心向下。右轉(zhuǎn)腰,右腳跟提起;兩掌同時外旋,掌心向上,后手與頭同高,前手與腹同高。撩掌時,目光觀顧左手,再向前(東)平視。(二)右倒攆猴與左倒攆猴相反。(三)左倒攆猴。動作一:左腳向后方偏左退步,腳尖先著地;重心后移,同 時左臂隨腰帶回,收至腹前,掌心向上; 動作二: 右臂屈臂收于右耳旁, 隨腰左轉(zhuǎn)向正前 (東) 推出, 掌心向前,立掌坐腕,高同鼻尖。重心后坐移至左腿,成右 要點:1、退步時走弧線,不要踏在一條線上。保持身體平穩(wěn),不 要忽高忽低。2、收掌和推掌須隨腰轉(zhuǎn)而動。第十三式 左右打虎 (一)左打虎 動作一:接上式,右腳內(nèi)扣,重心漸漸移向右腿,同時

18、左轉(zhuǎn) 腰帶動兩臂弧形向左下方捋,左膝提起,兩手分別捋至左膝 兩旁,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面向西北方向。 動作二:左腳向前(西北)上步,腳跟先著地,重心漸移向 左腳,全腳踏實,成左弓步。同時兩掌變?nèi)?,隨弓步左拳由 左向上、向右弧形至額頭前上方,拳眼向下;右拳在腹前, 拳眼向上。隨弓步兩拳相合。(二)右打虎 動作一:重心后坐,移向右腿,左腳盡量內(nèi)扣。重心再漸漸 移向左腿,同時兩拳變掌。右轉(zhuǎn)腰,帶動兩臂弧形向右下方 捋,右膝提起,兩手分別捋至右膝兩旁,左掌心向下,右掌 心向上。面向東南方向。動作二:右腳向前(東南)上步,腳跟先著地,重心漸移向 右腳,全腳踏實,成右弓步。同時兩掌變?nèi)?,隨弓步右拳由

19、右向上、向左弧形至額頭前上方,拳眼向下;左拳在腹前, 拳眼向上。隨弓步兩拳相合。要點:1、后坐轉(zhuǎn)腰下捋時,與提膝同時進行。2、弓步打虎時,目視前方,兩拳用腰力相合。第十四式 回身右蹬腳 動作一:后腳尖外擺,重心左移,左轉(zhuǎn)腰,右腳尖隨轉(zhuǎn)腰內(nèi) 扣;兩手同時變掌,左手隨轉(zhuǎn)腰向左掤起在胸前,右手隨轉(zhuǎn) 腰下落;右腿收回提起,右手隨右腿由下弧形向上,與左手 合抱于胸前,掌心向里。目視東方。動作二:右腳向東,腳跟向前蹬出,同時兩臂展開,左手至 左后方,同頭高,掌心斜向外;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 立掌坐腕,掌指與鼻尖同高。右臂與右腿上下垂直。 要點:1、轉(zhuǎn)腰、擺臂、提腿、蹬腳和兩臂展開,要做到上下協(xié)調(diào), 一動無有不動。2、蹬腳時腳跟向前,意念在腳跟。第十五式 進步搬攔錘 動作一:接上式,右小腿和右臂同時落下,右拳隨右轉(zhuǎn)腰收 至腰間,右臂外旋,拳心向上;右腳尖外撇,向前落下,腳 跟先著地。 動作二:重心前移至右腿,提起左腿經(jīng)右踝內(nèi)側(cè)向前外方 (東)上步, 腳跟先著地, 同時左臂隨上步從左向右至身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