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09-10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末檢測B卷(電子版)湘教版_第1頁
浙江省嘉興市09-10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末檢測B卷(電子版)湘教版_第2頁
浙江省嘉興市09-10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末檢測B卷(電子版)湘教版_第3頁
浙江省嘉興市09-10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末檢測B卷(電子版)湘教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嘉興市 2009-2010 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檢測高二地理B 卷試題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試卷、和答題卷(卡) ,試卷共 6 頁,有兩大題、 29 小題,滿分為 l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卡)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3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將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分別填寫在答卷(卡)的相應位置上。試卷一、本卷共2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計 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08 年浙江省第二、三產(chǎn)業(yè)的生產(chǎn)總值占全省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比重約94.6%,城鎮(zhèn)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約57.6%,這兩個比重的差距說明浙江城市化A 、 “滯后

2、城市化 ”B 、“過度城市化 ”C、逆城市化加劇D、與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2一個地區(qū)城市化發(fā)展到高級階段時的表現(xiàn)有:城鎮(zhèn)人口的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城鄉(xiāng)差別很小 第三產(chǎn)業(yè)成為國民經(jīng)濟的主導產(chǎn)業(yè)大量非農(nóng)業(yè)人口向農(nóng)業(yè)人口轉化A 、B 、C、D、城市地域有住宅、商業(yè)、行政、休閑娛樂等功能分區(qū),圖1 為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區(qū)停車停100率變化圖,讀圖回答34 題。車80率60(%)402007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22 時間6圖 13圖中表示行政區(qū)和娛樂區(qū)的曲線分別是A 、B 、C、D、4現(xiàn)在許多城市根據(jù)功能分區(qū)的差異以及距市中心遠近的不同,停車費也有差異,其中大部分城市單位時間

3、停車費最高通常在A 、B、C、D 、20 世紀 60 年代,我國西部某平原地區(qū)在各集鎮(zhèn)形成周期性集市。農(nóng)歷每月內,日期尾數(shù)逢一、四、七在 地(逢二)(逢三)(逢五)(逢九)(逢一、四、七)(逢八)(逢六)集市,其余各天分別在周圍六個集鎮(zhèn),如圖(圖2)所示。圖 21據(jù)此回答56 題。5該地區(qū)A 、集鎮(zhèn)分為兩級B 、集市的周期為 3 天C、地的服務范圍比地小D 、地的服務功能比地齊全6地不能每日都成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 、供交換的商品種類太少B 、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鎮(zhèn)之間交通不便D 、當?shù)鼐用竦馁徺I力不足圖 3 的 X 、Y 、Z 分別表示影響聚落分布的某三個因素,箭頭方向表示條件越

4、來越好。圖回答78 題。Z7X 、Y 、 Z 分別表示影響鄉(xiāng)村聚落分布的地形、氣候、河流因素,下列各點中,最容易形成聚落的是DAA 、AB、 BC、 CD 、 DBYX8X 、Y 、 Z 分別表示影響城市聚落分布的交通、宗教、礦產(chǎn)資源因素,圖中最能反映石家莊情況的是CA 、AB、 BC、 CD 、 D圖 3圖 4 為某城市地圖,擬在風頻玫瑰圖郊 區(qū)甲工業(yè)區(qū)圖中 地塊規(guī)劃建設:機場、郊區(qū)客主城區(qū)乙水廠、綠化帶、火電廠、污水處新城區(qū)生理廠、療養(yǎng)區(qū)、大型倉庫、貨運活100區(qū)200下澇峰 丙風景旅游區(qū)丁站和港口等八大項目;在郊區(qū)甲、300467湖100等高線客 客運站鐵路公路河流乙、丙、丁四地布局禽蛋

5、、水產(chǎn)、圖 4花卉、大田蔬菜和乳牛飼養(yǎng)基地。據(jù)圖回答9 13 題。9有關該城市建設用地的規(guī)劃合理的是A 、療養(yǎng)區(qū)火電廠B 、大型倉庫污水處理廠C、水廠貨運站和港口D 、機場綠化帶10有關該城市郊區(qū)農(nóng)用地規(guī)劃合理的是A 、甲 禽蛋生產(chǎn)B 、乙 花卉、大田蔬菜基地C、丁 水產(chǎn)養(yǎng)殖D 、丙 乳牛飼養(yǎng)讀龍港鎮(zhèn)211有關該城市空間形態(tài)的敘述,正確的是A 、分散成組式B 、一城一區(qū)式C、復雜集中式D、簡單集中式12有關該城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圖中的生活區(qū)為高級住宅區(qū)B 、無論考慮經(jīng)濟效益還是環(huán)境效益,工業(yè)區(qū)布局都是合理的C、圖中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乙D 、目前城市發(fā)展重點西移,未來20 年城市發(fā)展重點

6、將會繼續(xù)西移13圖中左下有一座山峰 下澇峰,其中屬于圖例的是467A 、B、467C、下澇峰D、和 467甲圖 5讀某河流水系圖(圖5),完成 14 15 小題:14該地區(qū)A 、 降水不多B 、 山脈走向為西北-東南C、可能為盆地地形D 、 河流水系呈放射狀15若沿甲乙一線作一剖面圖,最正確的可能是ABCD“ 2009年 3 月 28 日,從斐濟當?shù)貢r間(即斐濟首都蘇瓦時間)晚上8 點 30 分率先開始 “熄燈,讓地球睡一小時”活動,之后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中國、印尼等亞洲的城市依次熄燈一小時, 歐洲、美洲各國的城市也緊隨其后”。 此項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倡議的。據(jù)此和

7、下表回答16-17 題:斐濟首都蘇瓦與北京時間24 小時時差對照表北京時間01234567891011蘇瓦時間456789101112131415北京時間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蘇瓦時間1617181920212223012316斐濟開始此活動時,北京(116 °E)地方時是A、4點 30分B、16點 14分C、16點30分D、4點14分17全球率先開始“熄燈一小時 ”時,下列既位于東半球和又與北京同一日期的是A 、127.5 °W 0° 180 °B 、 20°W 0°160 °EC、 52.5 &

8、#176;E 180 °ED 、 160 °E 180 ° 52.5 °E3圖 6 為某地區(qū)自然景觀分布以及Q 區(qū)域的等高線圖,讀圖回答18 19 題。落葉林甲針葉林丁乙常綠林河流丙洋流等高線圖 618引起圖示區(qū)域植被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 、緯度的變化B 、經(jīng)度位置的變化陳作允C、海拔高度的變化D 、海陸位置的變化甲19Q 地聚落選址的最佳位置是A 、甲B 、乙C、丙D 、丁90°E讀南亞地區(qū)圖(圖7),回答 20 21 題:20關于南亞地形的敘述,錯誤的是山脈河流A 、北部為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圖 7B 、中部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C、南部為德干

9、高原D 、德干高原東高西低21甲處主要農(nóng)作物及分布在此地的主要優(yōu)勢自然因素是A 、棉花熱量B 、棉花光照C、水稻降水D、水稻土壤圖 8 是兩個區(qū)域圖,讀圖回答22 25 題a0°db23.5 °cef23.5 °A甲乙圖 822圖中字母所示地區(qū)的氣候類型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并且成因基本相同的是A 、a 和 bB 、c 和 dC、 c 和 eD、 a 和 f23乙圖國家降水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 、受距海遠近的影響,降水量從沿海向內陸減少B 、北部沿海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降水量大C、東部沿海受暖流和信風的影響,降水豐富4D 、南部沿海受暖流和西風帶的影響,全年

10、濕潤多雨24 甲圖國家首都由c 地區(qū)遷往b 處,主要目的是:A 、分散城市職能,帶動內陸經(jīng)濟發(fā)展B 、氣候條件優(yōu)越,經(jīng)濟發(fā)達C、交通便利,環(huán)境條件好D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25乙圖 A 地區(qū)森林火險等級最高的季節(jié)是A 、密西西比河正值汛期B 、日本櫻花花盛時C、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順時針D 、巴西高原草類茂盛、生機盎然卷二綜合題(共 4 題,共 50 分)26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2 分)材料一: 俄羅斯和中亞局部地圖(圖9)。材料二: 咸海水源主要來自阿姆河與錫爾河,半個多世紀以來,咸海面積一直在縮小,尤其是近20鄂年來,咸海先是分成了南北兩部分。2000 年時,面畢積較大的南側

11、部分又分成東西兩片。咸海正經(jīng)歷著河一場空前的危機。莫斯科曾有人建議俄羅斯聯(lián)邦政錫 爾府重新啟動 “北水南調 ”工程:修建一條大運河,河阿 姆 河將鄂畢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與之共同匯入咸海。圖 9(1)俄羅斯鄂畢河流量豐富,但航運價值不大,請分析其原因 。(4 分)。( 2)俄羅斯將鄂畢河河水引入咸海的原因之一是咸海面積在不繼縮小。試分析咸海面積縮小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原因: ;(2 分)人為原因: 。( 2 分)(3)圖中為新西伯利亞工業(yè)區(qū),試分析該工業(yè)區(qū)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4 分)27讀下面的三幅圖(圖10),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3分)。0 4 丹哥歐本 5

12、6°N為冰蝕深谷哈麥可航行出海根洲陳作 允乙圖東8 部0甲圖陳作 允丙圖陳作允4一月等溫線圖 105( 1)2009年 12月 15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全球高度關注。 哥本哈根的氣候特征 ,該國比較適合發(fā)展什么類型的農(nóng)業(yè) 。( 2分)( 2)下列選項與全球氣候變暖無關的是( )( 1分)A 、非洲達爾富爾地區(qū)農(nóng)牧民為爭土地而戰(zhàn)爭B、阿爾卑斯山滑雪業(yè)受重創(chuàng)C、索馬里海盜活動猖獗D、馬爾代夫遭受滅頂之災( 3)乙圖中的深谷屬于 地貌,典型分布在 (選填圖中的 “、 ”)地的沿海;丙圖中的地貌叫 地貌,典型分布在 (選填圖中的 “、 ”)地,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

13、 5分)( 4)歐洲西部一月氣溫分布規(guī)律 ;圖中三條等溫線的走向大致呈 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5分)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4 分)材料一: 圖 11 為非洲尼羅河與剛果河兩條河流的流域圖,及其周邊地區(qū)圖,圖上標出了 1 月和 7 月的風向。材料二:圖中東非地區(qū)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表為該地1、 7 兩個月的氣溫降水資料。乙甲1 月風向7 月風向圖 11A月B月氣溫()18 0192降水( mm)58 32423( 1)圖中兩水系的支流密度差異很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 1 分)A 、地形、地勢B 、緯度因素C、降水量D、熱量條件( 2)請分析 剛果河 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

14、6 分)( 3)說明歷史上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對埃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2 分)( 4)甲地氣溫年較差很小,原因是 ,表中 B 最可能是 _( 1 月或 7 月)的氣溫、降水資料,判斷的依據(jù)是_; 乙海區(qū) 7 月經(jīng)常出現(xiàn)濃霧,原因是。( 5 分)29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 11 分)材料一: 北京時間 2009 年 2 月 2 日 12 時 25 分,中國南極首個內陸考察站 昆侖站在素有南極 “冰蓋之顛 ”之稱的冰穹地區(qū)建成開站。材料二: 圖 12為南極地區(qū)我國三大考察站的分布圖,圖13 是中山站至昆侖站附近區(qū)域等高線分布圖。°50°60°0南極圈( 62&

15、#176;13S, 58°58W )25001500莫森站70°(69°22S,76°23E)3500500埃默里冰6昆侖站90°( 80°25S, 77°07E)中山站90°80o戴維斯站80°中國南極考察隊行進路4087 米昆侖站180°80°90°70°圖12圖13( 1)昆侖站位于長城站的 方(1 分)( 2)中山站與昆侖站的相對高差約為 米。(1分)A 、 1110B 、 4210C、 1210D 、4087( 3)中山站與昆侖站的距離,大約為 千米(1分

16、)A 、 1110B 、 1000C、 2200D 、2000( 4)請完成圖 14,使其能說明南極洲成為世界“寒極 ”“風極 ”“干極 ”的地理原因。(在方框中選擇填寫恰當?shù)淖帜?,使因果關系成立)(6 分)緯度高大氣層稀薄,保溫作用差寒極極地高壓風極冰雪覆蓋冰雪下墊面,摩擦力小干極圖 14A 、下沉氣流B 、 反射率大C、地勢高D、太陽高度角小E、蒸發(fā)弱,空氣干燥F、氣壓梯度(力)大( 5)昆侖站考察地的房屋,底座不是貼著地面而建,而是用不銹鋼腳柱支撐起來,主要考慮 ,考察站的室內設計與家具的選用多采用溫暖、艷麗的色彩,主要原因是 。(2 分)嘉興市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地

17、理 B卷答題卷題號選擇題26272829總分分數(shù)卷一選擇題(每題2 分,共 25 題)7題1234567891111號0123答案題111111222222號456789012345答案卷二綜合題(共4 題,共 50 分)26( 12 分)( 1)(4 分)(2)自然原因:(2 分)人為原因:(2 分)( 3)(4 分)27( 13 分)( 1)( 2分)(2) ()( 1分)( 3)( 5分)( 4)( 5分)28( 14 分)8(1)()( 1 分)( 2)(6 分)(3)(2 分)(4)_ _(填 1 月或 7 月)(5 分)29.( 11 分)(1)(1 分)(2)(1 分)(3)(

18、1 分)(4)(填字母, 6 分)緯度高大氣層稀薄,保溫作用差寒極極地高壓風極冰雪覆蓋干極( 5)。(2 分)9嘉興市2009-2010 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檢測高二地理 B 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題2 分,共 25 題)題1234567891111號1230答AABCADBADCADA案題111111222222號456789012345答B(yǎng)ABBCCDBBCAD案10二綜合題(共4 題,共 50 分)26( 12 分)(1) (冬季嚴寒),結冰期長;流經(jīng)地區(qū)人口稀少,(經(jīng)濟落后)(4 分)(2)自然原因: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2 分)人為原因:大量引水灌溉,使阿姆河和錫爾河入湖水量減少。(2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