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標準(XXXX0605)_第1頁
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標準(XXXX0605)_第2頁
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標準(XXXX0605)_第3頁
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標準(XXXX0605)_第4頁
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標準(XXXX060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 XXXXX-XXXX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用橡膠鉸接頭的產(chǎn)品結構、規(guī)格、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 規(guī)則、標志和包裝。本標準適用于商用汽車空氣懸架推力桿橡膠鉸接頭,汽車用其它橡膠鉸接頭可以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224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法GB/T 226鋼的

2、低倍組織及缺陷酸蝕檢驗法GB/T 228.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 1部份 室溫試驗方法GB/T 229 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GB/T 230.1 金屬洛氏硬度試驗第 1部份GB/T 231.1 金屬布氏硬度試驗第 1部份GB/T 233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GB/T 528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拉伸應力應變性能的測定GB/T 529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撕裂強度的測定GB/T 531 橡膠袖珍硬度計壓入硬度試驗方法GB/T 699 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GB/T 1222 彈簧鋼GB/T 1591 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682 硫化橡膠低溫脆性的測定 ( 單樣試驗 )GB/T 1804 一

3、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3077 合金結構鋼GB/T 3512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熱空氣加速老化和耐熱試驗GB/T 3672 橡膠制品的公差HG/T3090 模壓和壓出橡膠制品外觀質量的一般規(guī)定GB/T 4336 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fā)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guī)法)GB/T 5677 鑄鋼件射線照相檢測GB/T 6394 金屬平均晶粒度測定方法GB/T 6414 鑄件尺寸公差與機械加工余量GB/T 7759 硫化橡膠、熱塑性橡膠 常溫、高溫和低溫下壓縮永久變形的測定GB/T 7762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耐臭氧龜裂靜態(tài)拉伸試驗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劃格

4、試驗GB/T 9865.1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樣品和試樣的制備 第一部分 :物理試驗GB/T 10125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GB/T 11211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與金屬粘合強度的測定二板法GB/T 12362 鋼質模鍛件公差及機械加工余量GB/T 13320 鋼質模鍛件金相組織評級圖及評定方法GB/T 15256 硫化橡膠低溫脆性的測定 (多試樣法 )GB/T 15822.1 無損檢測 磁粉檢測GB/T 17107 鍛件用結構鋼牌號和力學性能GB/T XXXX 商用汽車空氣懸架術語GB/T XXXX 商用汽車空氣懸架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3 術語與定義3.1 推力桿橡膠鉸接頭 由橡膠與金屬

5、粘結或橡膠與金屬組合壓縮裝配而成, 以橡膠體的變形形成鉸接功能, 連接推力桿具有 緩沖作用的部件。3.2 芯軸 推力桿橡膠鉸接頭中作為中心樞軸的金屬結構。3.3 承載負荷 通過推力桿橡膠鉸接頭傳遞的力稱為承載負荷,伴隨有相應的位移或變形。又分為:3.3.1 徑向負荷 所承受的力的作用線垂直于芯軸中心線,該作用力稱為徑向負荷 , 相應的位移或變形稱為徑向位移或 徑向變形。3.3.2 軸向負荷 所承受的力的作用線通過芯軸中心線,該作用力稱為軸向負荷 , 相應的位移或變形稱為軸向位移或軸 向變形。3.4. 承載剛度 承載負荷的增量與相應位移或變形的增量的比值稱為承載剛度。又分為:3.4.1 徑向剛度

6、 徑向負荷增量與徑向位移 (或變形 )增量的比值。3.4.2 軸向剛度 軸向負荷增量與軸向位移 ( 或變形 ) 增量的比值。3. 5 工作負荷 推力桿橡膠鉸接頭在裝車正常使用條件下, 即: 以車輛額定載荷 , 在典型路況、常用車速工況下行駛,在限定里程內所測到的交變不等幅承載負荷的峰值均方根值。3.5.1 徑向工作負荷 垂直于芯軸中心線的工作負荷。3.5.2 軸向工作負荷 沿著芯軸中心線的工作負荷。3.6 最大負荷推力桿橡膠鉸接頭在裝車正常使用條件下,即:以車輛額定載荷 , 在典型路況、常用車速工況下行駛,在限定里程內所測到的最大承載負荷;或者,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可能遇到的特殊工況,如上、下坡,

7、最 強驅動或制動, 碰撞障礙, 懸架極限跳動或側傾時測到的最大承載負荷。 這兩者的最大值稱為最大負荷。3.6.1 最大徑向負荷垂直于芯軸中心線的最大負荷。3.6.2 最大軸向負荷 沿著芯軸中心線的最大負荷。3.7 轉角 推力桿擺動時,推力桿座(外圈)相對芯軸的角位移稱為轉角,因橡膠體變形伴隨有對應的阻力矩??煞譃椋?.7.1 扭轉角 推力桿座(外圈)繞芯軸中心線旋轉的轉角稱為扭轉角,對應的阻力矩稱為扭轉力矩。3.7.2 偏轉角 推力桿座(外圈)繞芯軸中心線的垂線旋轉的轉角稱為偏轉角,對應的阻力矩稱為偏轉力矩。3.8 旋轉角剛度 推力桿橡膠鉸接頭產(chǎn)生轉角后,其阻力矩增量與轉角增量的比值稱為旋轉角

8、剛度。又分為:3.8.1 扭轉角剛度扭轉力矩增量與扭轉角增量的比值。3.8.2 偏轉角剛度偏轉力矩增量與偏轉角增量的比值。3.9 工作轉角推力桿橡膠鉸接頭在裝車正常使用條件下, 即:以車輛額定載荷, 在典型路況、 常用車速工況下行駛, 在限定里程內所測到的交變不等幅轉角的峰值均方根值。又分為:3.9.1 工作扭轉角 繞芯軸中心線旋轉的工作轉角。3.9.2 工作偏轉角繞芯軸中心線的垂線旋轉的工作轉角。3.10 最大轉角在懸架極限動行程, 包括上跳和下跳行程, 以及極限側傾角工況下, 推力桿橡膠鉸接頭可能達到的轉 角。包括:3.10.1 最大扭轉角 在懸架極限動行程,即上跳和下跳極限行程中,推力桿

9、擺動最大時,橡膠鉸接頭可能達到的扭轉角。3.10.2 最大偏轉角在左、右懸架極限上跳、 下跳動行程所確定的極限側傾條件下, 推力桿橡膠鉸接頭可能達到的偏轉角, 一般為極限側傾角之半。3.11 許用承載負荷一般稱為承載能力,為最大負荷的 1.21.5 倍, 由生產(chǎn)廠家根據(jù)使用條件 (例如實際測到的工作負荷、 最大負荷 ) ,以及橡膠鉸接頭的尺寸、 材質和疲勞壽命的要求等因素來確定, 并標注在圖紙、 樣本或技術 文件上。應區(qū)分徑向或軸向的承載能力,如無特殊注明,則認定為徑向承載能力。3.12 許用轉角為最大轉角的 1.21.5 倍, 由生產(chǎn)廠家根據(jù)橡膠鉸接頭的結構特點、尺寸、材質、疲勞壽命等因素以

10、 及用戶的設計要求來確定,并標注在圖紙、樣本或技術文件上。應區(qū)分:3.12.1 許用扭轉角應達到最大扭轉角的 1.21.5 倍。3.12.2 許用偏轉角應達到最大偏轉角的 1.21.5 倍。3.13 極限負荷橡膠鉸接頭進行極限強度試驗失效時所達到的負荷稱為極限負荷, 包括徑向和軸向, 極限負荷必須大 于許用承載負荷,即大于承載能力。3.14 極限轉角橡膠鉸接頭進行極限強度試驗失效時所達到的轉角稱為極限轉角, 包括扭轉和偏轉, 極限轉角必須大 于許用轉角。3.15 失效橡膠鉸接頭出現(xiàn)以下征狀之一者,則判斷為失效:a)橡膠體產(chǎn)生裂紋,而且長度大于裂紋所在直徑位置的 1/3 周長 ,同時深度大于橡膠

11、體厚度的 1/3 。b)橡膠體與金屬件的粘結發(fā)生剝離, 長度大于黏結位置的 1/3 周長,同時深度大于橡膠體厚度的 1/3 。c)橡膠體與芯軸或外套發(fā)生滑轉。d)橡膠體破碎、掉渣。e)橡膠體發(fā)生塑性變形,不能回彈。f)與初始狀態(tài)對比,靜剛度變化率超過30 。g)金屬件之間發(fā)生干涉,阻止橡膠鉸接頭進一步位移(或角位移)和變形。h)金屬件包括芯軸、端蓋、彈性擋圈、外套等產(chǎn)生裂紋或斷裂;或者壓配部位松動、彈性擋圈脫落。3.16 靜剛度變化率靜剛度和初始狀態(tài)靜剛度的差值,與初始狀態(tài)靜剛度的比值, 用百分比表示。包括徑向剛度、 軸向剛 度、扭轉角剛度和偏轉角剛度變化率。4 橡膠鉸接頭分類根據(jù)橡膠鉸接頭中

12、橡膠與金屬的結合方法,分為粘結式、 粘結壓裝式、壓裝式。在壓裝方式中又可分 為軸向壓裝式和徑向壓裝式。4.1 粘結式橡膠與芯軸、外套借助硫化粘結成為一體,見圖A.1 。由于硫化后橡膠產(chǎn)生收縮,使橡膠體內存在收縮拉應力,對疲勞壽命不利。4.2 粘結壓裝式橡膠與芯軸,或者同時與外套粘結在一起,再壓裝進入推力桿座安裝孔內, 實現(xiàn)兩者的有效連接。這 樣,橡膠體內存在較大的壓縮預應力,對疲勞壽命有利。4.2.1 粘結后軸向壓裝式橡膠只與芯軸粘結 ,自由狀態(tài)下橡膠體的外徑小于推力桿座安裝孔內徑, 而軸向尺寸過盈。 借助壓縮端蓋使橡膠體軸向變形并導致徑向膨脹,產(chǎn)生很大漲緊力實現(xiàn)橡膠與推力桿座的有效連接,見圖

13、A.2 、圖A.3 。其中圖 A.2 的芯軸為雙螺栓固定式(簡支梁);圖A.3 的芯軸為錐銷固定式(懸臂梁)。4.2.2 粘結后徑向壓裝式橡膠與芯軸、 外套都粘結, 自由狀態(tài)下外套的外徑大于推力桿座安裝孔的內徑。 借助導向工具將外套 壓入推力桿座,因很大過盈量使橡膠體產(chǎn)生徑向變形,實現(xiàn)兩者的有效連接,見圖A.4、圖 A.5 。其中,圖 A.4 的外套在壓裝前開 3 個切口,壓裝后橡膠體產(chǎn)生較大的壓縮預應力;圖 A.5 的外套不開口,而且 厚度很薄,先靠滾壓或其它工藝方法使外套連同橡膠的外徑縮小,再以較小的過盈量將金屬外套壓入推 力桿座安裝孔內。4.3 壓裝式橡膠體為單獨零件, 壓裝進入推力桿座

14、或內、 外套之后, 借助變形產(chǎn)生很大的漲緊力實現(xiàn)橡膠體與金 屬件的有效連接。4.3.1 軸向壓裝式橡膠體外徑一般成錐形 , 分成兩件 , 與推力桿座內錐孔相配。 軸向尺寸留有一定過盈量, 借助端蓋或墊 板將橡膠襯套壓縮到位,產(chǎn)生很大漲緊力實現(xiàn)橡膠體與推力桿座的有效連接,見圖A.6 、圖 A.7 。其中,圖 A.6 用單螺母固定,一般用在尺寸較小的鉸接頭;圖A.7 用 3 個小螺栓固定,一般用在尺寸很大的鉸接頭。4.3.2 徑向壓裝式橡膠襯套的內徑與芯軸或內套管為松配合, 外徑比推力桿座或外套管的安裝孔徑大很多, 而軸向尺寸 相對較短。借助導向工具將橡膠襯套壓入安裝孔,外徑縮小,軸向拉長,產(chǎn)生很

15、大的徑向漲緊力實現(xiàn)兩 者的有效連接, 見圖 A.8 。這種結構只能用于厚寬比很小的橡膠鉸接頭,適用于扭轉角和偏轉角都很小,即桿長很長的導向桿或鋼板彈簧卷耳。否則,會由于橡膠失穩(wěn)而從安裝孔脫出。5 技術要求5.1 芯軸要求5.1.1 芯軸采用鍛造或機械加工而成。鍛件材料符合GB/T17107或 GB/T699 的規(guī)定,機加工材料應符合GB/T3077 或 GB/T699規(guī)定;鍛件或機加工件的外觀質量、幾何尺寸和公差應符合產(chǎn)品圖樣和相關技術文 件的要求。5.1.2 鍛件未注公差按 GB/T12362 執(zhí)行,鍛件非加工表面存在折疊、裂紋時,必須打磨清除。清除的表 面必須圓滑過渡,打磨寬度不小于深度的

16、 6 倍,長度應在兩端超出缺陷長度 3mm以上。打磨允許深度不 得大于 GB/T 12362 中第 3.2.14 條的規(guī)定。5.1.3 鍛造坯料必須調質處理,鍛件脫碳層厚度不允許超過0.2mm。5.1.4 鍛件的低倍組織和晶粒度的要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5.1.4.1 流線方向應基本沿受檢面外形分布,不允許有穿流和嚴重的渦流;5.1.4.2 不允許有任何的白點;5.1.4.3 晶粒度測定方法按 GB/T6394的規(guī)定執(zhí)行,晶粒度必須達到 5 級要求。5.1.5 鍛件按 100%的比例進行無損探傷,探傷按 GB/T 15822 驗收,缺陷程度不得超過 II 級要求。5.1.6 鍛件不允許任何形式的焊

17、補。5.1.7 機加工件的未注公差按 GB/T1804 執(zhí)行。5.2 橡膠材料及其性能5.2.1 主體材料:天然橡膠或天然橡膠與其它橡膠并用的橡膠材料。5.2.2 橡膠與金屬粘結部位不允許有剝離和其它缺陷存在。5.2.3 橡膠材料的各項性能要求見表1。如果橡膠材料的硬度不在表 1 的范圍內,允許僅參照表 1 規(guī)定基本性能項目要求, 其相應的性能參數(shù)指標符合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相關技術文件中的規(guī)定。 特殊使用環(huán)境 , 由客戶和生產(chǎn)廠家協(xié)商確定。表1 橡膠材料的性能性能指標單位試驗標準常規(guī) 試驗型式 試驗硬度65±5Shore AGB/T531拉伸強度>20MPaGB/T528扯斷伸長率

18、>350%GB/T528無割口直角撕裂強 度>40kN/mGB/T529低溫脆性-40GB/T15256-壓縮永久變形(70× 24h)<32%GB/T7759-熱老化 (70× 168h)硬度 變化0-10Shore AGB/T3512-拉伸 強度>14MPa扯斷 伸長率>250%耐臭氧性能 ( 48h× 50pphm, 40 ,拉伸 20%)無龜裂-GB/T7762-橡膠與金屬粘接強度>4MPaGB/T11211-5.3 外觀質量要求5.3.1 組成橡膠鉸接頭的金屬零件不允許有尖角、毛刺和銹蝕。5.3.2 橡膠鉸接頭橡膠外觀

19、質量按 HG/T3090執(zhí)行,外表面不得有缺膠、 氣泡、裂口、 損傷或異物混入膠 層。5.4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性能5.4.1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廠家應在圖紙、樣本和技術文件上標明其承載剛度、旋轉角剛度及其允許 偏差,包括徑向剛度、軸向剛度、扭轉角剛度、偏轉角剛度,其中主要是徑向剛度和扭轉角剛度。承載 剛度和旋轉角剛度值借助靜剛度試驗測到。5.4.2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廠家應在圖紙、樣本和技術文件上標明其許用承載負荷 ( 即承載能力 )和許 用轉角 , 包括許用徑向負荷、許用軸向負荷、 許用扭轉角、 許用偏轉角,其中主要是許用徑向負荷和許用 扭轉角。許用承載負荷和許用轉角借助對應的疲勞壽命試驗

20、和極限強度試驗來判定是否達標。5.4.3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耐鹽霧腐蝕試驗后,橡膠體與金屬粘結處不能有剝離、裂紋等現(xiàn)象。具體要求應 符合相關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5.4.4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在正常使用期限內不允許出現(xiàn)失效現(xiàn)象,詳見 3.15 的規(guī)定。6 試驗6.1 試驗項目和方法6.1.1 金屬材料性能試驗6.1.1.1 金屬材料材質分析按 GB/T4336 執(zhí)行。6.1.1.2 金屬材料拉伸性能試驗按 GB/T228 執(zhí)行。6.1.1.3 金屬材料耐鹽霧性能試驗按 GB/T10125 執(zhí)行。6.1.2 橡膠材料性能試驗 橡膠材料性能試驗方法按表 1 所列標準執(zhí)行。6.1.3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1、試驗6.1.3.1 靜剛度性能試驗按附錄 B 執(zhí)行,包括:徑向剛度試驗、軸向剛度試驗、扭轉角剛度試驗、偏轉 角剛度試驗。6.1.3.2 疲勞壽命試驗按附錄 C 執(zhí)行,包括:徑向疲勞試驗、軸向疲勞試驗、扭轉疲勞試驗、偏轉疲勞 試驗以及復合加載疲勞試驗。注: 以上不同疲勞試驗項目允許更改試樣。 但是,除復合加載疲勞試驗之外, 在某一單項達到規(guī)定 的循環(huán)疲勞次數(shù)不失效條件下,允許利用原試樣繼續(xù)進行第二項甚至第三項試驗,不失效之前的所有循 環(huán)次數(shù)均有效。最后一項試驗達不到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可更換新試樣重新進行該項試驗,但之前的一項 或幾項試驗結果仍有效。6.1.3.3 極限強度試驗按附錄 D 執(zhí)行,包括

22、:徑向極限強度試驗、軸向極限強度試驗、扭轉極限強度試 驗、偏轉極限強度試驗。6.2 試驗準備橡膠材料性能試驗的試樣按 GB/T6038 制備。有特殊要求時,按規(guī)定的技術文件從產(chǎn)品的本體取樣。 7 檢驗規(guī)則7.1 檢驗分類7.1.1 原材料檢驗 橡膠鉸接頭加工用原材料及外協(xié)加工件進廠時,應進行驗收檢驗。原材料檢驗應滿足表2的要求,并附有每批進料的材質證明。表 2 橡膠鉸接頭用原材料的檢驗要求項目檢驗內容檢驗周期要求橡膠物理機械性能每批膠料均做硬度、拉伸性能檢驗;每半年 做一次撕裂性能、低溫脆性、熱空氣老化、粘 結強度、恒定壓縮永久變形、耐臭氧老化及技 術文件規(guī)定的其它性能檢驗產(chǎn)品技術要求金屬材質

23、和物理機械性能每批金屬加工件產(chǎn)品技術要求7.1.2 例行檢驗橡膠鉸接頭例行檢驗為每批產(chǎn)品交貨前應進行的檢驗。 例行檢驗由生產(chǎn)廠家的質檢部門進行, 按產(chǎn)品 技術條件要求確認合格后方可出廠, 出廠時應附有產(chǎn)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 橡膠鉸接頭例行檢驗應按表 3 的項目、內容和要求執(zhí)行。表 3 橡膠鉸接頭例行檢驗要求項目檢驗內容要求外型尺寸幾何尺寸及其偏差產(chǎn)品技術要求外觀質量外觀缺陷產(chǎn)品技術要求產(chǎn)品性能徑向剛度試驗扭轉、偏轉極限強度試驗產(chǎn)品技術要求7.1.3 型式檢驗當橡膠鉸接頭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 新產(chǎn)品鑒定或定型產(chǎn)品鑒定時;b) 連續(xù)生產(chǎn)每滿二年時;c) 停產(chǎn)超過一年再次恢復生產(chǎn)時;

24、d) 當產(chǎn)品的設計、原材料、工藝發(fā)生重大改變時;e) 異地生產(chǎn)時;f) 客戶提出要求時。橡膠鉸接頭型式檢驗應包括按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技術文件規(guī)定的所有材料及產(chǎn)品性能檢驗, 至少包含原 材料檢驗項目、例行檢驗項目及產(chǎn)品的剛度、疲勞壽命、極限強度、耐鹽霧性能檢驗等。由客戶和生產(chǎn)廠家根據(jù)使用條件,選擇疲勞壽命試驗項目和順序。7.2 判定規(guī)則7.2.1 原材料應該全部項目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7.2.2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出廠例行檢驗時,若有一項不合格,則應從該批產(chǎn)品中隨機再抽取雙倍產(chǎn)品進行 復檢,全部項目合格為合格;若復檢后仍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產(chǎn)品不合格。如果有兩項不合格, 則直接判

25、定該批產(chǎn)品不合格。7.2.3 橡膠鉸接頭產(chǎn)品型式檢驗時,應全部項目滿足要求為合格。若有一項不合格時,則取雙倍產(chǎn)品進 行復檢,全部項目合格為合格。若復檢后仍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產(chǎn)品不合格。8 標志、包裝、貯存與運輸8.1 標志8.1.1 在橡膠鉸接頭不影響產(chǎn)品安裝和性能的顯著位置,應有字跡清晰的永久性標志。8.1.2 標志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產(chǎn)品型號(如果有時);a) 產(chǎn)品商標;b) 制造廠名或代號;c) 制造年、月。8.2 包裝同一箱內只允許裝橡膠鉸接頭應根據(jù)分類、 規(guī)格分別包裝。 包裝應保證在正常運輸情況下不致?lián)p傷。入同一型號、規(guī)格的鉸接頭;包裝外面應注明產(chǎn)品名稱、數(shù)量、規(guī)格和防護等標識。

26、包裝內應附有產(chǎn)品 合格證。8.3 貯存8.3.1 橡膠鉸接頭應貯存在干燥通風避光的地方, 貯存的環(huán)境溫度范圍應在 -15 40,產(chǎn)品應堆放整 齊,保持清潔,嚴禁與酸、堿、油類、有機溶劑等接觸,并應距熱源1 m以上且不能與地面直接接觸。8.3.2 橡膠鉸接頭的貯存期不宜超過一年,如貯存期較長,則在使用前應進行有關檢驗,其性能應符合 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8.3.3 橡膠鉸接頭在貯存時不得有損壞包裝的現(xiàn)象。8.4 運輸 橡膠鉸接頭在運輸中,不得有損壞包裝的現(xiàn)象。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雨淋、雪侵,并應保持清潔, 不應與影響產(chǎn)品質量的物質相接觸。A.1 粘結式橡膠鉸接頭 見圖 A.1.附錄 A(規(guī)范性附錄)橡

27、膠鉸接頭分類結構圖 A.1 粘結式橡膠鉸接頭A.2 粘結壓裝式橡膠鉸接頭A.2.1 粘結后軸向壓裝式見圖 A.2 ( 雙螺栓固定式 ) 和圖 A.3( 錐銷固定式 ).圖 A.2 粘結后軸向壓裝式橡膠鉸接頭 , 雙螺栓固定圖 A.2 之規(guī)格尺寸參考值見表 A.1 。表 A.1( 單位 :mm)圖 A.3 粘結后軸向壓裝式橡膠鉸接頭 , 錐銷固定圖 A.3 之規(guī)格尺寸參考值見表 A.2 。表 A.2( 單位 :mm)A.2.2 粘結后徑向壓裝式見圖 A.4( 外套開切口 ) 和圖 A.5( 外套滾壓 ) 。A.3 壓裝式橡膠鉸接頭A.3.1 軸向壓裝式見圖 A.6( 單螺母固定 ) 和圖 A.7

28、(3 螺栓固定 ).A.3.2 徑向壓裝式見圖 A.8圖 A.8 徑向壓裝式橡膠鉸接頭附錄 B ( 規(guī)范性附錄 ) 靜剛度性能試驗方法 B.1 試驗內容B.1.1 徑向剛度試驗 沿著芯軸中心線的垂直方向加載并測量負荷與位移(變形)的對應關系。B.1.2 軸向剛度試驗 沿著芯軸的軸向加載并測量負荷與位移(變形)的對應關系。B.1.3 扭轉角剛度試驗 繞芯軸中心線施加力偶,測量力偶與角位移 ( 變形)的對應關系。B.1.4 偏轉角剛度試驗垂直芯軸中心線施加力偶,測量力偶與角位移(變形)的對應關系。B.2 試驗環(huán)境B.2.1 常溫試驗應在 23± 2恒溫的室內進行。B.2.2 特殊環(huán)境溫度

29、試驗, 應在環(huán)境箱中進行 (如高、低溫環(huán)境箱 ) ,保證試件與設定的環(huán)境溫度相平衡, 環(huán)境箱內部的溫度偏差應在± 2以內,環(huán)境箱應有自動溫度調節(jié)裝置,準確度為±2。B.2.3 在不具備恒溫條件的情況下, 可在室溫 5 35下進行, 但應在規(guī)定溫度環(huán)境調節(jié)后, 取出試件 在 30 min 內完成試驗。B.3 環(huán)境調節(jié)B.3.1 橡膠試件在常溫試驗前應進行環(huán)境調節(jié),調節(jié)的標準溫度為23± 2,橡膠試件調節(jié)時間一般不少于 24 h 。B.3.2 橡膠試件在特殊環(huán)境溫度試驗前應進行環(huán)境溫度調節(jié),應放在規(guī)定溫度的環(huán)境箱中 ( 如高、低溫環(huán) 境箱) ,調節(jié)時間一般不少于 12

30、 h ,環(huán)境箱內部的溫度偏差應在± 2以內。B.3.3 試件在調節(jié)期間,應盡可能使試件整個表面暴露于調節(jié)環(huán)境中,并避免試件受到各種外力的作用 和陽光的直接照射。需要用擠壓裝入的試件,壓入試驗工裝后放置的時間,由委托方和試驗方商定。B.4 試驗與硫化之間的時間間隔B.4.1 所有橡膠試件性能試驗,硫化與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最短是 24 h 。B.4.2 產(chǎn)品試驗與硫化之間的時間間隔最長不應超過三個月。B.4.3 產(chǎn)品性能比較試驗應盡可能在相近時間和時間間隔內進行。B.5 試驗的一般要求B.5.1 加載的方向和方式、試驗負荷或變形范圍、試件的數(shù)量由委托方根據(jù)產(chǎn)品參數(shù)確定。以縱軸表示 加載負

31、荷 P,橫軸表示變形 S 的直角坐標系連續(xù)記錄 P-S 關系。注:對于扭轉或偏轉角剛度試驗,負荷、變形標注部分用扭矩(Nm)、扭轉角或偏轉角 ( 度 )代替。B.5.2 加減負荷一個周期約 1 min 2 min ,可以控制負荷,也可以控制變形。大負荷小變形情況下宜用 負荷控制,小負荷大變形情況下宜用變形控制。B.5.3 正式加載前停頓時間不少于 3 min 。特殊情況下,根據(jù)試件恢復情況確定。B.5.4 用同一個試件做多種溫度條件下的試驗時,應從室溫到高溫,再從室溫到低溫的順序進行。B.6 試驗設備及裝置B.6.1 試驗設備應有負荷和變形的測量與記錄功能。試驗負荷P 應在試驗設備量程范圍 2

32、0%80%之內,試驗設備負荷精度應在指示值的± 1%以內,測定變形的允許誤差應在試件最大變形的±1%以內。B.6.2 試驗設備應有試驗所需的豎向、水平、扭轉或偏轉的加載試驗通道,加載試驗通道應具有負荷和 變形控制測量功能。試驗時根據(jù)產(chǎn)品的承載狀況確定加載方向、通道數(shù)量、負荷或變形控制模式。B.6.3 根據(jù)產(chǎn)品的結構形狀、加載方式和使用工況,應配置相應的工裝。工裝應保證靜彈性特性測量準 確。試件或實物的試驗夾裝方式應盡可能模擬產(chǎn)品的實際安裝狀態(tài)和使用狀況。B.7 試驗方式 根據(jù)產(chǎn)品的承載或變形狀況,選擇下列試驗方式之一:B.7.1 單向加載方式:對試件加載從零開始加到試驗負荷

33、上限,一般選取許用承載負荷或許用轉角的對 應負荷值, 然后快速卸載到零; 連續(xù)重復上述試驗過程二次; 第三次正式試驗時記錄負荷 - 變形曲線和數(shù) 據(jù)(見圖 B.1 )。B.7.2 加載卸載方式:對試件加載從零開始加到試驗負荷上限,一般選取許用承載負荷或許用轉角的對 應負荷值, 然后以加載速度卸載到零; 連續(xù)重復上述試驗過程二次; 第三次正式試驗時記錄負荷 - 變形曲 線和數(shù)據(jù)(見圖 B.2 )。B.7.3 雙向加載卸載方式:對試件加載從零開始加到試驗負荷上限,一般選取許用承載負荷或許用轉角 的對應負荷值,然后以加載速度卸載到零,反方向加載到下限(與上限絕對值相等),以相同速度卸載 到零;連續(xù)重

34、復上述試驗過程二次;第三次正式試驗時記錄負荷 - 變形曲線和數(shù)據(jù)(見圖 B.3)。注:變形測量應消除試驗系統(tǒng)誤差,應采用打表或變形傳感器方式直接測量,在對角安裝兩個表或 兩個變形傳感器,試驗結果取算術平均值。B.8 靜剛度 K 的計算試件靜剛度 K(在靜態(tài)緩慢加、卸載條件下,單位變形增量對應的負荷增量)的計算方法如下,計算范圍由委托方確定 ,在委托方?jīng)]有規(guī)定時 , 對于單向加載和加載卸載方式 ,取 P1=30% P2 或 S1=30% S2; 對于雙向加載卸載方式 , 取 P1=P2或 。S1=S2(絕對值)。B.8.1 單向加載方式,見圖 B.1 ,靜剛度 K用公式( B.1 )計算:K =

35、(P2 - P1)/(S2 - S1)( B.1)負荷(kN)圖 B.1 單向加載方式 負荷 - 變形曲線式中:P1 計算負荷下限, P1=30%P2 /kNP2計算負荷上限, P2=80%Pmax /kNPmax 試驗負荷上限,一般選取許用承載負荷/kNS1 計算變形下限 /mmS2 計算變形上限 /mmB. 8.2 加載卸載方式:a) 指定負荷時,見圖 B.2a ,靜剛度 K用公式( B.2 )計算:K =(P2- P1)/(S2 - S1)=2(P2- P 1)/( S21 - S11)+ ( S22 - S12) (B.2 )圖 B.2 加載卸載方式負荷變形曲線式中:P1 計算負荷下限

36、, P1=30%P2 /kNP2 計算負荷上限, P2=80%Pmax /kNPmax 試驗負荷上限,一般選取許用承載負荷/kNS1 計算變形下限平均值 , S 1=( S11+ S 12)/2 /mm S2 計算變形上限平均值 , S2=(S21+ S22)/2 /mmS11、 S12對應 P1 的加、卸載變形量 /mmS21、S22 對應 P2 的加、卸載變形量 /mmb)指定變形時 , 見圖 B.2b ,靜剛度 K用公式( B.3 )計算:K = (P2 - P1)/( S2 - S1)=( P21 - P11)+ ( P22 - P12)/2 ( S2 - S1)( B.3 )式中:P

37、1 計算負荷下限平均值,P1=( P11+ P12)/2 /kNP2 計算負荷上限平均值,P2=( P21+ P22)/2 /kNP11、 P12對應 S1 的加、卸載負荷/kNP21、P22 對應 S2的加、卸載負荷/kNS1 計算變形下限, S1 30S2 /mmS2 計算變形上限, S2 80Smax /mm Smax試驗變形量上限 ,一般選取許用變形 ( 轉角 ) /mm( 度)B. 8.3 雙向加載卸載方式:a)指定負荷時,見圖 B.3a ,靜剛度用公式 (B.4) 計算 :K =(P1 + P2)/ (S1 + S2) =2( P1 +P2)/( S21 + S11)+ ( S22

38、 + S12) ( B.4)a)b)圖 B.3 雙向加載卸載方式 負荷變形曲線式中:P1 計算負荷下限, P1=P2(絕對值) /kNP2 計算負荷上限, P2=30%Pmax /kNPmax試驗負荷上限,一般選取許用承載負荷/kNS2S1 計算變形下限平均值 , S1=( S11+ S12)/2( 絕對值) /mm 計算變形上限平均值 , S2=( S21+ S22)/2 /mmS11、 S12 對應 P1的加、卸載變形量 /mmS21、 S22 對應 P2的加、卸載變形量 /mmb)指定變形時,見圖 B.3b ,靜剛度用公式 (B.5) 計算 :K = ( P1 + P2) / ( S1

39、+ S2) = ( P21 +P11)+ ( P22 +P12)/2( S1 + S2) ( B.5 ) 式中:P1 計算負荷下限平均值, P1 =( P11+ P12)/2 ( 絕對值 ) /kNP2 計算負荷上限平均值, P2 =( P21+ P22)/2 /kNP11、 P12對應 S1 的加、卸載負荷 /kNP21、 P22對應 S2 的加、卸載負荷/kNS1 計算變形下限, S1 S2 (絕對值) /mmS2 計算變形上限, S2 30 Smax /mmSmax試驗變形量上限 , 一般選取許用變形 (轉角 ) /mm (度)并計算注: 若兩向的剛度不相等且差異較大時 , 則分別按 B

40、.8.2 的方式測出各自的負荷變形曲線, 出對應的剛度值。B. 9 試驗報告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a)試驗項目的名稱; b)試件的名稱、數(shù)量,必要時說明歷史情況;c)試驗的設備、方法、溫度()和日期;d)試驗的加、卸載速率;e)負荷 P( kN) - 變形 S( mm)或扭矩 (Nm)-轉角(度)的關系曲線和剛度或角剛度數(shù)據(jù); f )試驗員; g)其它事項。附錄 C( 規(guī)范性附錄 )疲勞壽命試驗方法C.1 試驗內容和指標C.1.1 徑向疲勞試驗 徑向負荷峰值按許用徑向負荷的 等于 100 萬次不失效。C.1.2 軸向疲勞試驗 軸向負荷峰值按許用軸向負荷的 等于 50 萬次不失效。C.1.3

41、扭轉疲勞試驗 扭轉角峰值按許用扭轉角的 等于 50 萬次不失效。C.1.4 偏轉疲勞試驗 偏轉角峰值按許用偏轉角的 等于 50 萬次不失效。C.1.5 復合加載疲勞試驗50%,雙向對稱加載,頻率為50%,雙向對稱加載,頻率為60%,雙向對稱加載,頻率為 0.560%,雙向對稱加載,頻率為 0.513Hz 近似正弦波,要求循環(huán)大于或13Hz 近似正弦波,要求循環(huán)大于或2.5Hz 近似正弦波,要求循環(huán)大于或2.5Hz 近似正弦波,要求循環(huán)大于或60%施加峰值扭轉角, 雙向對稱扭轉, 頻率按許用徑向負荷的 50%施加靜負荷, 同時按許用扭轉角的 為 0.5 2.5Hz 近似正弦波,要求循環(huán)大于或等于

42、 40 萬次不失效。C. 2 試驗環(huán)境C. 2.1 與 B.2.1 相同。C. 2.2 與 B.2.2 相同。C.2.3 在不具備恒溫或不特別規(guī)定的情況下 ,可在室溫 5 35下進行。C.3 環(huán)境調節(jié)與 B.3 相同。C.4 疲勞試驗與硫化之間的時間間隔與 B.4 相同。C.5 試驗的一般要求C.5.1 試驗溫度a)根據(jù)試驗需要,可選擇其它溫度。b)在室溫環(huán)境中試驗,若橡膠發(fā)熱使試件溫度上升顯著時,宜對試件進行冷卻,如采用風冷。C.5.2 加載條件試驗內容,包括負荷與變形的方向、平均負荷與平均變形量、負荷或變形的幅值、振動頻率及循環(huán) 次數(shù)等應按 C.1 的規(guī)定執(zhí)行。特殊情況可由委托方根據(jù)橡膠鉸

43、接頭的實際應用情況另行確定。C.6 試驗設備C.6.1 試驗設備應有負荷、變形、頻率以及循環(huán)次數(shù)的測量與記錄功能。試驗負荷P 應在試驗設備量程范圍 20% 80%之內,試驗設備的負荷、變形和頻率的控制允許誤差為設定值的±5%。C.6.2 試驗設備應有試驗所需的豎向、水平、扭轉或偏轉的加載試驗通道,加載試驗通道應具有負荷和 變形控制測量功能。試驗時根據(jù)產(chǎn)品的承載狀況確定加載方向、通道數(shù)量、負荷或變形控制模式。C.6.3 根據(jù)產(chǎn)品的結構形狀、加載方式和使用工況,應配置相應的工裝。試件或實物的試驗夾裝方式應 盡可能模擬產(chǎn)品的實際安裝狀態(tài)和使用狀況。C.7 試驗方式C.7.1 定負荷疲勞試驗

44、 將試件的一端固定,在另一端施加一定振幅的交變負荷,來評價它的耐久性,一般用于徑向和軸向 疲勞試驗。試驗時一般采用近似正弦波的振動波形。試驗過程中控制負荷值 , 并記錄平均負荷、負荷振幅、振動 頻率和循環(huán)次數(shù)或時間等數(shù)據(jù)。C.7.2 定變形疲勞試驗 將試件的一端固定,在另一端施加一定振幅的交變變形,來評價它的耐久性,一般用于扭轉和偏轉 疲勞試驗。試驗時一般采用近似正弦波的振動波形。試驗過程中控制變形量,并記錄平均變形、變形振幅、振 動頻率和循環(huán)次數(shù)或時間等數(shù)據(jù)。C.7.3 定負荷、定變形復合加載疲勞試驗 徑向靜負荷采用負荷控制方式,扭轉角采用變形控制方式。試驗過程中記錄負荷、扭轉角幅值、振 動

45、頻率和循環(huán)次數(shù)或時間等數(shù)據(jù)。C.8 性能復驗C.8.1 在疲勞試驗過程中應每隔 2 小時測量橡膠表面的溫度并記錄,當橡膠表面溫度達到60時,應對橡膠件表面進行冷卻或調低試驗頻率。C.8.2 每項疲勞試驗 20 萬次應對橡膠鉸接頭徑向剛度、軸向剛度、扭轉角剛度和偏轉角剛度進行復驗, 試驗方法按附錄 B 的規(guī)定。當徑向、軸向、扭轉或偏轉角剛度變化率大于30即認為橡膠鉸接頭已經(jīng)失效。C.8.3 每次性能復驗后,應在試件表面不同位置取五點用硬度計測量硬度,取其平均值作為硬度檢驗結 果。硬度檢驗方法按 GB/T 531 的規(guī)定。C.8.4 靜剛度復驗可在疲勞試驗設備或其它試驗設備上進行。C.8.5 靜剛度變化率計算公式靜剛度變化率 B用公式( C.1 )計算:B =( Kt - K) /K× 100%(C.1)式中: Kt 疲勞試驗后的靜剛度;K 疲勞試驗前即初始狀態(tài)的靜剛度。C.9 試件失效判斷C.9.1 試件在疲勞試驗過程中或試驗后,按 3.15 的規(guī)定判斷失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