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臨床“危急值”報告管理制度_第1頁
2012臨床“危急值”報告管理制度_第2頁
2012臨床“危急值”報告管理制度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格式文檔富蘊縣人民醫(yī)院臨床“危急值”報告管理制度為加強對臨床“危急值”的管理,確保將“危急值”及時報告 臨床醫(yī)師,以便臨床醫(yī)師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確保病人的醫(yī) 療安全,杜絕病人意外發(fā)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危急值”是指檢驗、檢查結果與正常預期偏離較大,當出現(xiàn) 這種檢驗、檢查結果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于危險邊緣,臨床醫(yī) 生如不及時處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這種可能危及 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檢查數(shù)值稱為“危急值”。二、各醫(yī)技科室全體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各種“危急值”范圍及其 臨床意義。在確認檢查結果為“危急值”后,應立即報告患者所 在臨床科室,不得瞞報、漏報或延遲報告,并詳細做好相關

2、記錄。三、臨床科室接到“危急值”報告后,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搶救病人生命,確保醫(yī)療安全。四、“危急值”報告與接收均遵循“誰報告(接收),誰記錄”原則。各檢查、檢驗科室及臨床科室均應建立檢驗(查)“危急值”報告 登記本,對“危急值”處理的過程和相關信息做詳細記錄。在危 急值網(wǎng)絡報告系統(tǒng)開通前使用電話報告,系統(tǒng)開通后使用網(wǎng)絡報 告方式。五、“危急值”項目和范圍的更新:(一)臨床科室如對“危急值”標準有修改要求,或申請新增“危 急值”項目,請將要求書面成文,科主任簽字后交相應醫(yī)技科室專業(yè)整理修訂,并報醫(yī)務科備案。(二)相應醫(yī)技科室應按臨床要求進行“危急值”修改,并將臨床 遞交的申請存檔保留。(三)如

3、遇科室間標準、要求不統(tǒng)一,提交醫(yī)務科協(xié)商解決。六、質控與考核(一)臨床、醫(yī)技科室要認真組織學習“危急值”報告制度,人人掌 握“危急值”報告項目與“危急值”范圍和報告程序。科室要有專人 負責本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實施情況的督察,確保制度落實到位(二)“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落實執(zhí)行情況,將納入科室質量考核內 容。職能部門將對各臨床、醫(yī)技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 和來自急診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手術室等危重患者集中科室的“危急 值”報告進行檢查,提出“危急值”報告制度持續(xù)改進的具體措施。附件1: “危急值”項目和范圍附件2: “危急值”報告流程附件3:危急值報告及接收登記本(樣表)附件1一、“危

4、急值”項目和范圍檢驗項目單位低值高值備注白細胞計數(shù)X 109/L2.530靜脈血、末梢血血紅蛋白含量g/L50200靜脈血、末梢血血小板計數(shù)9X 10/L50靜脈血、末梢血凝血活酶時間S30抗凝治療時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70靜脈血纖維蛋白原定量g/L18血漿酸堿度7.257.55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mmHg2070動脈血碳酸氫根mmHg1540動脈血氧分壓mmHg45動脈血血氧飽和度%動脈血鉀mmol/L2.86.2血清鈉mmol/L120160血清氯mmol/L80115血清鈣mmol/L1.753.5血清葡萄糖mmol/L2.222.2血清尿素mmol/L35.7血清肌酐卩 mol/L53

5、0血清淀粉酶U/L正常值3血清細困培養(yǎng)及藥敏培養(yǎng)出:無困部位標本細困培養(yǎng)血液、骨髓、腦脊液培養(yǎng)陽性(二)心電圖“危急值”項目及范圍1 .心臟停博2 .急性心肌缺血3 .急性心肌損傷4 .急性心肌梗死5 .致命性心律失常(1) 室性心動過速(2) 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3) 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4) 頻發(fā)性室性早搏并Q-T間期延長(5) 預激伴快速房顫(6) 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動過速(7) 高度、三度房室傳導阻滯(8) 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動過緩(三) 醫(yī)學影像科“危急值”項目及報告范圍:1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1) 嚴重的顱內血腫、挫裂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 硬膜下/

6、外血腫急性期(3) 腦疝、急性腦積水(4) 顱腦CT或MRI掃描診斷為顱內急性大面積腦梗死(范圍達到一個 腦葉或全腦干范圍或以上)(5) 腦出血或腦梗塞復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與近 期片對比超過15%以上2 .嚴重骨關節(jié)創(chuàng)傷:(1) X 線或CT檢查診斷為脊柱骨折,脊柱長軸成角畸形、椎體粉 碎性骨折壓迫硬膜囊致椎管狹窄、 脊髓受壓。脊柱骨折伴脊柱長軸成 角畸形(2) 多發(fā)肋骨骨折伴肺挫裂傷及或液氣胸(3) 骨盆環(huán)骨折3. 呼吸系統(tǒng):(1) 氣管、支氣管異物(2) 氣胸及液氣胸,尤其是張力性氣胸(壓縮比例大于50%以上)(3) 肺栓塞、肺梗死(4) 一側肺不張(5) 急性肺水腫4

7、.循環(huán)系統(tǒng):(1) 心包填塞、縱隔擺動(2) 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3) 心臟破裂(4) 縱膈血管破裂及出血(5) 急性肺栓塞5 .消化系統(tǒng):(1) 食道異物(2) 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腸梗阻(3) 急性膽道梗阻(4) 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5) 肝脾胰腎等腹腔臟器挫裂傷、出血(6) 腸套疊6 .頜面五官急癥:(1) 眼眶或眼球內異物(2) 眼球破裂、眼眶骨折(3) 頜面部、顱底骨折7 .超聲發(fā)現(xiàn):(1) 急診外傷見腹腔積液,疑似肝臟、脾臟或腎臟等內臟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患者;(2) 急性膽囊炎考慮膽囊化膿井急性穿孔的忠者;(3) 考慮急性壞死性胰腺炎;(4) 懷疑宮外孕破裂并腹腔內出血;(5)

8、 晚期妊娠出現(xiàn)羊水過少并胎兒呼吸、心率過快;(6) 心臟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7) 大面積心肌壞死;(8) 大量心包積液合并心包填塞。(四) 病理科“危急值”項目及報告范圍:1 .病理檢查結果是臨床醫(yī)師未能估計到的惡性病變。2 .惡性腫瘤出現(xiàn)切緣陽性。3 .常規(guī)切片診斷與冰凍切片診斷不一致。4 .送檢標本與送檢單不符。5 .快速病理特殊情況(如標本過大,取材過多,或多個冰凍標本同時送檢等),報告時間超過30分鐘時。6 .對送檢的冰凍標本有疑問或冰凍結果與臨床診斷不符時。附件2:二、“危急值”報告流程(一)檢驗科“危急值”報告流程檢驗科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危急值”情況時,嚴格按照“危急值”報 告流程執(zhí)

9、行:1 .確認檢查儀器、設備和檢驗過程是否正常,核查標本是否有錯, 操作是否正確,儀器傳輸是否有誤。2 .在確認臨床及檢查(驗)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無異常的情況下,核實標本 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診斷、檢測項目等 )。3 .在確認檢測系統(tǒng)正常情況下,立即復檢,與質控標本同步測定, 有必要時須重新采樣。4 .復檢結果無誤后,對于首次出現(xiàn)“危急值”的患者,操作者應 及時與臨床聯(lián)系。第一時間電話通知相應診室或臨床科室醫(yī)護人員, 同時報告本科室負責人或相關人員。5 .檢驗者在報告單上注明“結果已復核”、 “已電話通知”及接 電話者的科室、病區(qū)和姓名。6 .檢驗科按“危急值”登記要求在檢驗“危急值”結果

10、登記本上詳細記錄患者姓名、門診號(或住院號、科室、床號)、收樣時間、 出報告時間、檢驗結果(包括記錄重復檢測結果)、向臨床報告 時間、報告接收人員和檢驗人員姓名等。7 .盡快將書面報告送達相應診室或科室、病區(qū),必要時應通知臨 床重新采樣。8必要時檢驗科應保留標本備查。(二)心電圖室“危急值”報告流程1 .檢查人員發(fā)現(xiàn)“危急值”時,在排除偽差的情況下核實信息(包 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診斷、檢測項目等 ),第一時間將“危急 值”通知相關臨床科室及本科負責人,發(fā)具臨時診斷報告,必要時重 新進行檢查,以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檢驗者在報告單上注明“結果己復核”、“已電話通知”及接電話者的科室、

11、病區(qū)和姓名。2 .如“危急值”與患者病情不相符,檢查人員須積極主動及時與臨床溝通,或進一步檢查,以保證診斷結果的真實性。3 .在心電圖室“危急值報告登記本”上對報告情況作詳細記錄。4 .對“危急值”報告的項目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報告有可靠的 途徑和規(guī)定的時間,并為臨床提供咨詢服務。(三)醫(yī)學影像科”危急值”報告流程1檢查人員發(fā)現(xiàn)“危急值”情況時,首先要確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 操作是否正確,在確認臨床及檢查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無異常的情況下,才可以將檢查結果發(fā)出。2. 立即電話通知相應臨床科室醫(yī)護人員“危急值”結果,核實患者基本信息,同時報告本科室負責人或相關人員。3. 在“危急值報告登記本”上對報告情況

12、作詳細記錄。4. 積極與臨床溝通,為臨床提供技術咨詢,必要時進一步檢查,保證診斷結果的真實性。(四)病理科“危急值”報告流程1. 病理科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危急值”情況時,檢查(驗)者首先要確認 核查檢驗標本是否有錯,標本傳輸是否有誤,標本檢查及切片制作過 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確:在確認檢查(驗)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無異常的情 況下,需立即電話通知臨床科室人員“危急值”結果,并在檢查(驗) 危急值報告登記本上逐項做好“危急值”報告登記。2. 病理科必須在檢查(驗)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上詳細記錄,并簡 要提示標本異常外觀性狀顯微鏡下特點等。 記錄應有以下內容:患者 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臨床診斷、申請醫(yī)師、收

13、到標本時間、標本特點、報告時間、病理診斷、通知方式、接收醫(yī)護人員姓名。3. 對原標本妥善處理之后保存待查。4. 主管醫(yī)師或值班醫(yī)師如果認為該結果與患者的臨床病情不相符, 應進一步對患者進行檢查;如認為檢驗結果不符,應關注標本留取情 況。必要時,應重新留取標本送檢進行復查。若該結果與臨床相符, 應在30分鐘內結合臨床情況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同時及時通知病理 科醫(yī)師。三、臨床科室對于“危急值”按以下流程操作:(一)臨床醫(yī)師和護士在接到“危急值”報告電話后,如果認為該結果 與患者的臨床病情不相符或標本的采集有問題時,應重新留取標本送 檢或進行復查。如結果與上次一致或誤差在許可范圍內, 應在報告單 上注明“已復查”。(二)臨床科室在接到檢驗科“危急值”報告時,應備有電話記錄。在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上詳細記錄患者姓名、門診號 (或住院號、科室、床號)、出報告時間、檢查或檢驗結果(包括記錄重復檢測結果)、報告接收時間和報告人員姓名等。(三)接收報告者應及時將報告交該患者的主管醫(yī)師。 若主管醫(yī)師不在 病房,立即通知科主任或病區(qū)現(xiàn)場年資最高醫(yī)師。(四)醫(yī)師接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上級醫(yī)師或科主任,并結合臨床情況 采取相應措施。(五)門、急診醫(yī)護人員接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