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共存及離子推斷——突破訓練(二)_第1頁
離子共存及離子推斷——突破訓練(二)_第2頁
離子共存及離子推斷——突破訓練(二)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子共存及離子推斷突破訓練(二)1 在給定環(huán)境中,下列各組離子一定大量共存的是()A. 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中:X、N6、S2-、AIO2-KB. 赤=1X 10-13mol L-1 的溶液中:NJ、Cf、Cl-、NO-C. 常溫下,在 船二1 X 1012的溶液中:NH+、CO2-、K、Cl-D. 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OH)=1 X 1013 mol/L的溶液中:Nd、NHf、HC0、NO【解析】A.甲基橙顯紅色的溶液是一個強酸性的溶液,此溶液中S2-、AIOJ將不能大量存在,A項錯誤;B該溶液是一個強酸性溶液,此時所給的4種離子既不與氫離子反應,相互間也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B項正確;C該

2、溶液是一個強酸性溶液,此時CO2-將不能大量存在,C項錯誤;D.該溶液中水的電離受 到抑制,可能是強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強堿性溶液,此時HCO均將不能大量存在,D項錯誤。2. 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 CO2-、H Na+、NQB. Hf、Ag+、Cl-、SCO2'C. Ba2+、Cf、SO2-、OHD. Kf、Nsf、OH、NO【解析】A、CO2-、J之間發(fā)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C不選;B、Ag 十、Cl-,Ag+> SO2-之間反應生成硫酸銀沉淀、氯化銀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 共存,故B不選;C BaT、CsT與SO2-能夠發(fā)生反應,Cea

3、 + > OH能夠生成微溶 物氫氧化鈣,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C不選;D K、Nsf、OH、NO_之間 不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 D正確。3.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c(NH+)=0.1mol/L 的溶液中:Fe3+、Al3+、NO、I-B. 水電離出的 c(H+)=1 X 10-13mol/L 的溶液中:Na+、NH4+、Cl-、SOC. c(HCO-)=1.0mol/L 的溶液中:Na+、Al3+、SO、NO-D. 使石蕊變藍的溶液中:K+、N6、C&-、AIO2-【解析】A. Fe3+與I-能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

4、,故 A不符合題意;B. 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1 X10-I3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或氫氧根 離子,NH*與氫氧根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題意;C. Al3+ 與HCO能夠發(fā)生雙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 C不符合題意;D.能使石蕊變 藍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氫氧根離子,Nd、AIOJ、K+、C©-之間不發(fā)生反應,也不與 氫氧根離子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D符合題意。4.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mol L 1NaOH溶液:K、Nsf、SQ2-、C&B. 0.1mol L1NaCO溶液:K、Bf、

5、NO、ClC. 0.1mol L 1AlCl 3溶液:Kf、NH+、F、SQ2D. c(H+)/c(OH ) = 1 X 1014 的溶液:CT Nsf、CIO、NO_【解析】A.堿性溶液中,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則一定能大量共存,故 A 正確;B. Ba2+與CO2-反應生成BaCO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 Al 3+可 與F-發(fā)生離子反應生成配合離子AlF;-,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 c(H+)/c(OH-)=1 X1014的溶液呈酸性,CIO-不能在酸性條件下大量共存,故 D 錯誤。5. pH= 0的某X溶液中,除H外,還可能存在Al3+> Fe2+> N、

6、Ba2*、C、CO、SO、NO中的若干種,現(xiàn)取適量X溶液進行如下一系列實驗:下列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A. 生成氣體A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 + 4H+ + N(J=3F(e+ + NO?+ 2HOB. 生成沉淀H的離子方程式為AIOI + CO+ 2HO=AI(OH) J + HCOC溶液X中一定沒有的離子為cO、BsTD.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 H、Fe2+、sO、nH+、Al3+【解析】選C X溶液呈強酸性,則溶液中不存在 c6; X溶液和Ba(N0)2溶液 反應生成沉淀C,則溶液中存在SdT,不存在和SO_反應的Ba + , C是BaSQ酸 性條件下NO具有強氧化性,加入Ba(NQ

7、)2溶液產(chǎn)生了氣體A,則溶液X中存在 Fe2+,不存在NO, A是NQ溶液B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時產(chǎn)生了氣體D,則溶 液中含有NHf, D是NH,沉淀F是Fe(OH)3;溶液E中通入過量CO時產(chǎn)生沉淀H 和溶液G則溶液X中存在Al3+,沉淀H是AI(OH)3。A項,溶液X中含有Fe2+, 酸性條件下與NO反應生成NQ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Fe2+ 4H+ + NO =3F(e+ + NOT + 2H0; B項,生成沉淀 H的離子方程式為 AIO; + CO + 2HO=AI(OH34 + HCO; C項,溶液X中一定沒有的離子為CO、Bf、NQ; D項,溶液X中一 定含有的離子是 H+>

8、; Fe2+、SO、nH+、Al3+。6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中:Ns+、Mg+、CIO_、HSOB. c(Fe3+) = 0.1 mol L_1 的溶液中:K+、NH+、SO2-、SCNKC. w = 0.1 mol lT 的溶液中:N、HCO、K+、NO-c(OH )D. 0.1 mol L_1 的 NaHC3O溶液中:NH*、NO、Na+、SQ2-【解析】A.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呈堿性,HSO、Mg+不能大量存在,且ClO -與HSO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選項 A錯誤;B. c(Fe 3+) = 0.1 molL_1

9、的溶液中:卩£+與SCN發(fā)生絡合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選項 B錯誤;C.c(OH-)=0.1 mol-L-1的溶液中c(H+)=10-1mol/L ,為強酸性溶液,HCO不能大B. Na > K+、Cl-、SO2-D. K+、C、HC0、Cl-c(H+)=1 x 10-10 mol? L-1,由此可見水的電量存在,選項 C錯誤;D. 0.1 mol L-1 的 NaHCg液中:NH+、NO、Na+、SO?-、HCO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選項 D正確。c(H+)=1 x 10-10 mol? L-1,下列離子在該溶液中一7. 常溫下某溶液中水電離出的 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 NH+、Fe2+、NOT、SO2-C. Mg+、H+> Cl _、NO_【解析】常溫下某溶液中水電離出的離受到抑制,所以溶液為酸性或是堿性,即溶液中可能還存在大量氫離子或是氫 氧根離子;A.若溶液呈酸性,H、Fe2+、N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若 溶液呈堿性,則NH= Fe2+不能大量存在,故 A不選;B. Na +> “、Cl 一、SQ2 與H+、QH都不反應,所以可以大量共存,故 B正確;C.若溶液呈堿性,MgJ H +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選;D.不論是酸性還是堿性溶液中,HCQ都不能大量存 在,故D不選。8. 常溫下,下列各組微粒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1、 H+> N6、SO2-、CHCQQB. N6、I-、Cl-、Fe3+C. Al3+、Nh4+、Br-、HCQD. K+、Mg+、NQ、SQ2-【解析】A.H+與CHCQQ吉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貝U不能大量共存,故 A錯誤;B.I - 與Fe3+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B錯誤;C.Al3+與HCQ發(fā)生相互促 進的雙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故C錯誤;D.該組離子之間不反應,則能夠大 量共存,故D正確。9. 向FeCd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Maq),形 成沉淀的情況如圖所示。沉淀生成與溶解時溶液的pH列于下表(已知:偏鋁酸鋇易溶于水)。以下推斷正確的是

12、()氫氧化物溶液pH開始沉淀沉淀完全沉淀開始溶解沉淀完全溶解Fe(OH)2.33.4AI(OH)33.35.27.812.8A. 0A段產(chǎn)生的沉淀為BaSQ和Fe(QH)3B原溶液中 c(Cl) = C(SO )C. AB段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是2S6_ + 2Bc! + + Al 3 + 30H =2BaS41+ Al(OH) 3 JD. C點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AIO;水解,其離子方程式為AlOr + 2H2O=AI(OH)J+ OH【解析】選B Al2(SO4)3、FeCb與B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Ba2+ + SO_ =BaS4j, Fe3+ 3OH=Fe(OH3J, Al3+

13、3OH=AI(OHZ, AI(OH)3+ OH=AIQ + 2H2O,由 BC段變化可知,有 2 mol AI(OH)3溶解,由 Al2(SO4) 3的化 學式可知,n(S&)= 3 mol,貝U OA段生成的n(BaSO) = 3 mol, OA段提供的n(OH _) = 6 mol,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Fe3+先沉淀,且AI(OH)3溶解后還剩余4 mol沉淀, 則nFe(OH)3 = 1 mol,由FeCb的化學式可知,n(CI冷=3 mol,故OA段產(chǎn)生 的沉淀有 3 mol BaSO4、1 mol Fe(OH) 3、1 mol AI(OH) 3, A錯誤,B正確。由上 述分析可知,

14、AB段發(fā)生的反應是Al 3+ + 3OH =AI(OH)4,故C錯誤。C點溶液 呈堿性的原因是AIO;水解,其離子方程式為 AIO; + 2HOAI(OH)3 + OH ,故D錯誤。10. 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正確的是()A. 某溶液一+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 CB. 某溶液一+氯化鋇溶液 有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 SO c某溶液土氫氧化鈉一一有藍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 CiTD. 某溶液一稀硫酸一生成無色氣體,說明原溶液中有 CO【解析】選C A項,也可能含有CO等離子,錯誤。B項,也可能含有Ag+等離 子,錯誤。D項,也可能含有HCO,錯誤。11 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15、()A. 某氣體通過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無明顯現(xiàn)象,則該氣體一定是CI2B. 某黃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變藍色,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C某固體試樣溶于水,加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該固體試樣中一定含有 SQ2-D.某固體試樣溶于水,進行焰色反應,焰色呈黃色,則該固體試樣不一定為鈉 鹽【解析】 A. 某氣體通過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無明顯現(xiàn)象,則該氣 體可能是CI2或臭氧等強氧化性的氣體,A錯誤;B.某黃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 溶液,溶液變藍色,則該溶液中可能含有 Fe3+或少量的溴單質(zhì),B錯誤;C.某固 體試樣溶于水,加足量

16、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白色沉淀為硫酸鋇,則該固體試樣中可能含有 SO2-、NO,加入鹽酸時被氧化為 硫酸根離子,C錯誤;D.某固體試樣溶于水,進行焰色反應,焰色呈黃色,則 固體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Na元素,但固體物質(zhì)可能為單質(zhì)鈉、氧化鈉、過氧化鈉, 不一定為鈉鹽,D正確。12.某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含Naf、Fe2+、Al3+、BsT、SQ2-、NQ、Cl-中的4種,這4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0.1 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chǎn)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溶液中肯定不含BsT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陰離子會減少一

17、種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濾出沉淀,洗凈灼燒后最多能得 8.0g固 體D.該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 OH、H之外所含離子是N6、Fe2+、SQ2-、NO 【解析】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一定不存在鋇離子, 一定存在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 根據(jù)溶液的電中性可以判斷溶液中還存在硫酸 根離子和鈉離子,A.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鋇離子,選項A正確;B.溶液中氫氧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不會消失;根據(jù)反應方程式 N(3-+3Fe2+4Ff=NOt +3Fe3+2HO可知,亞鐵離子不足,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硝 酸根離子不會消失,選項B錯誤;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

18、HS液,充分 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最終所得固體為氧化鐵,根據(jù)鐵離子守恒,生成氧 化鐵的物質(zhì)的量為 0.05mol,質(zhì)量為:0.05mol x 160g/mol=8.0g,選項C正確;D.根據(jù)分析可知,該溶液中除H、OH之外所含離子是Fe2+、 + - 2-Na、NO-、SQ-,選項 D正確。13從粗銅精煉的陽極泥(主要含有 CuzTe )中提取粗碲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已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強酸和強堿)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02. H2SO4I*純化!5出NafO;A. “氧化浸出”時為使確元素沉淀充分,應加入過量的硫酸B. “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分液漏斗、燒杯、玻璃棒C. “

19、還原”時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為 2SO3- Te 40H JTe;2SO2- 2H2OD. 判斷粗碲洗凈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 Bad?溶液,沒有白色沉淀生 成【解析】A.由題中信息可知,TeO微溶于水,易溶于強酸和強堿,是兩性氧化物。 CuTe與硫酸、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銅和TeQ,硫酸若過量,會導致TeQ的溶解, 造成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故 A錯誤;B. “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漏斗、燒杯、 玻璃棒,故B錯誤;C.NaSO加入到Te(SQ)2溶液中進行還原得到固態(tài)碲,同時 生成N&SQ,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SQ2- +Td +2HQ=Td +2SQT +4H,故C錯 誤;D.通過

20、過濾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獲得粗碲, 粗碲表面附著液中含有SQ2-,取 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BaCl2溶液,若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洗滌干凈, 故D正確。14.向含有下列離子的溶液中滴加NaCl并通入足量SQ氣體后,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B. Ag+> H+> NQD. MgS C、HCQA. K+> Fe2+> SQ-C. NH、Fe3T、SQ_NaT、C與SQ均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A正【解析】選A K、Fe2T、sQ、確;AgT與C反應生成AgCl沉淀,H、NQ與SQ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 共存,B錯誤;Fe3+與SQ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

21、存,C錯誤;HCQ與 SQ發(fā)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15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7 的溶液中:Na、MgJ SO_、l_B. 使甲基橙溶液變紅的溶液中: Al3+> CiT、NO、S6_C. 由水電離出的 c(H+) = 1.0 X 10-13 mol L_1 的溶液中:Na、COT、SC、 CD. 加鋁粉能產(chǎn)生大量 H的溶液中:Na: N宵、NO、C【解析】選B A項,常溫下,pH> 7的溶液是堿性溶液,在堿性溶液中, Mg* 與OH會發(fā)生反應生成 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錯誤;B項,使甲基橙溶 液變紅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

22、液中 Al3+> CiT、NO、sOT不會發(fā)生任何反 應,可以大量共存,正確;C項,由水電離出的c(H+) = 1.0 X 10T13 mol LT1的 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在酸性溶液中,H與CO_、SO_會發(fā)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項,加鋁粉能產(chǎn)生大量 H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 堿性,在堿性溶液中,NM與OH會發(fā)生反應,形成弱電解質(zhì),不能大量共存, 在酸性溶液中,NO有強氧化性,與Al反應不能產(chǎn)生氫氣,錯誤。16. 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jié)論正確的是( )選項操作現(xiàn)象結(jié)論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B滴加氯水和CCl4

23、,振蕩、靜置下層溶液顯紫色原溶液中有IC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原溶液中有NaS無K+D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原溶液中無nH【解析】選B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說明原溶液中有 SO_,因 為若溶液中含有SO_、CO_、Ag+等,滴加BaCl2溶液也都生成白色沉淀,故 A錯 誤;氯水中的氯氣和碘離子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 四氯化碳把碘單質(zhì)從水溶液中萃取出來,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層溶液顯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若下 層溶液顯紫色,說明原溶液中有碘離子,故 B正確;Na*的黃色火焰可以覆蓋K+ 的淺紫色火焰,故檢驗 Q需透過藍色鉆

24、玻璃觀察火焰,故 C錯誤;氨氣極易溶 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M,需滴加濃NaOH溶液且加熱才會放出氨氣,故D 錯誤。17. 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某地區(qū)的霧霾中可能含有如下離子中的若 2宀 2干種:N二、BsT、Fe2+、C、N _、C 、S:。某同學收集了該地區(qū)的霧霾,經(jīng)必要的預處理后得到試樣溶液,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試樣足眾稀鹽膻溶液實驗嚴氣休CJk-Ba(QH)E(ag)A氣休F”沉淀G溶液H試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中加入稀鹽酸后,有氣體A生成,溶液B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陰離子種類 不變。據(jù)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填離子符號)(2) 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5、(3) 實驗中逐滴加入碳酸氫鈉溶液,立即有氣泡產(chǎn)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一段時間后又有沉淀出現(xiàn),這時的離子方程式為。 氣體F的成分為傾化學式)。(5)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該同學認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其他同學認為其結(jié)論不合理,又進行了后續(xù)實驗,最終確定原溶液中含有,試寫出實驗可行的操作方法及現(xiàn)象:【解析】(1)實驗中加入稀鹽酸后,有氣體A生成,該氣體可能為CO或NO,由于 稀鹽酸足量且反應后溶液中陰離子種類不變,則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一定 含有Cl-,氣體A為NO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Fe2+、N , 一定不含。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Fe2+4H+必 一3Fe3+NOt +2HQ(3)實驗加

26、入足量稀鹽酸,溶液B中含有過量的氫離子,則加入碳酸氫鈉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HC COT +HQ溶液B中還含有Fe3+,氫離子反應完后,Fe3+與HC,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為Fe3+3HC3COT +Fe(OHJ。 溶液D中加入足量Ba(OH溶液加熱后生成氣體F、沉淀G和溶液H,氣體F 為NH。 由于實驗中NaHCOi量,故沉淀G中一定含有BaCO不能確定沉淀G中是 否含有BaSO需要進行后續(xù)實驗,即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則證明原溶液中含有。*2-答案:(1)Cl -、Fe2+、 NC-'HFe3+3COT +Fe(OHJ(2)3Fe 2

27、+43Fe3+NOt +2H2ONH3(5)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稀鹽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則含有S18. 碳素鋼是近代工業(yè)中使用最早、 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世界各工業(yè)國家在努 力增加低合金高強度鋼和合金鋼產(chǎn)量的同時, 也非常注意改進碳素鋼質(zhì)量,擴大 品種和使用范圍。I低碳鋼含碳量低于0.3%,碳在鋼中主要以FeC形式存在,則低碳鋼中FeC的 質(zhì)量分數(shù)應該低于。n某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碳素鋼與濃硫酸的反應,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1) 稱取一定質(zhì)量碳素鋼樣品放入一定體積濃硫酸中,加熱使碳素鋼完全溶解, 得到溶液M并收集到混合氣體W 甲同學認為M中除Fe3+N外還可能含有Fe2+,若要確認其中的Fe2+

28、,可選用A.氯水,硫氰化鉀溶液濃氨水鐵氰化鉀溶液;酸性KMn4溶液 乙同學取336mL標準狀況氣體W通入足量溴水中,再加入足量 BaCb溶液,經(jīng)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2.33g。由此推知氣體W中 SQ體積分數(shù)為。(2) 根據(jù)上述實驗中SQ體積分數(shù)的分析,丙同學認為氣體中除 SQ外,還可能含 有X和丫兩種氣體,在標準狀況下X氣體的密度為0.0893g/L。為探究氣體成分 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裝置-品 tTARI;康以旅¥ G反應過程中在通入W氣體的同時,還要通入N2,其作用是 裝置B中試劑的作用是 ,裝置D中盛裝的試劑是 ,裝置G的作用 如果氣體W中含有X,預計實驗現(xiàn)象應是。 分析W氣體中的丫氣體是如何生成的 【答案】4.5% DE 66.7%輸送W氣體,確保W中個組成氣體被后續(xù)裝置充分吸收檢驗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吸收濃硫酸 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干燥管,干擾氫氣的存在E中粉末由黑色變化為紅色,F(xiàn)中固體白色邊藍色 2Fe 3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