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總復習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習題_第1頁
2020年中考物理總復習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習題_第2頁
2020年中考物理總復習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習題_第3頁
2020年中考物理總復習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習題_第4頁
2020年中考物理總復習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簡單機械(交基過關1. (2017-泰安中考改.編)如圖所示的四種用具中,正常使用時省力費距離的是()14A.天平2. (2018 湘西州中考)如圖所示,大熊和小熊坐蹺蹺板。如果它們腳不著地,蹺蹺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大熊和小熊的重力相等B.大熊和小熊到支點的距離相等C.他們各自的重力與各自的力臂的乘積相等D.以上說法都正確3. (2018 連云港中考)如圖所示,杠桿在力 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A. F1VF2 B , F1>F2C. F2VGD. F1= G4. (2018 廣

2、西中考)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杠桿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圖所示,現(xiàn)將彈簧測力計繞B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過程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拉力F與其力臂的乘積變化情況是()A. 一直變小B. 一直變大C. 一直不變D.先變小后變大5. (2017 煙臺中考)如圖所示,踮腳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它簡單易學,不受場地的限制,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踮腳運動的基本模型是杠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腳后跟是支點,是省力杠桿B.腳后跟是支點,是費力杠桿C.腳掌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是支點,是省力杠桿D.腳掌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是支點,是費力杠桿6. (2019 原創(chuàng)題)下列關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

3、的是 ()A.做功多的機械效率一定高B.功率大的做功一定越快C.機械效率高的功率一定大D.機械的機械效率可以達到100%7. (2019 易錯題)為探究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設計如下兩種方式拉升重物,下面關于探究的做法和 認識正確的是()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上升 h高度,測力計也上升 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體上升相同高度,用動滑輪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減小動滑輪質(zhì)量可以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D.若用定滑輪拉重物,當拉力豎直向下最省力4008. (2018 邵陽中考改編)如圖所示,某同學使用動滑輪把600 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 33 所用的拉力是No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械效

4、率是80%B.有用功是1 800 JC.額外功是300 JD.動滑輪重400 N9.(2r018 無錫中考)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200 N的重物G,豎直向上的拉力 F為100 N ,重物被提升1 m,不計繩重和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間內(nèi)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P和P2,兩裝置的機械效率分別為A.拉力做的額外功是100 JB.動滑輪的重力為 50 NC.拉力做的總功是 200 JD.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是2 m10. (2018 廣饒一模)如圖所示,甲、乙兩套裝置所用滑輪質(zhì)量均相等,用它們分別將所掛重物在相等時G = G,所用豎直向上的拉力分別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

5、為刀1和刀2(忽略繩重和摩擦),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 F1>F2T1<T2P1<P2B. F1>F2T 1= T 2P1 = P2C. F1<F2Y1<Y2P1<P2D. F1<F2t1>t2P1>P>(ch o n g舂mi米,詞義: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11. (2019 原創(chuàng)題)如圖所示是農(nóng)家樂擺放的古代“舂米”子去殼)的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實質(zhì)是桿桿,支點在踏板上B.當游客用力將此裝置的右端踩下后,舂球上升,但舂球的重力勢能不變C.當游客從踏板上向上跳時,游客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D.該裝置實質(zhì)是費力杠

6、桿12. (2018 東營模擬)圖中AO配可繞O點無摩擦轉(zhuǎn)動的輕桿, A端掛重400 N的物塊,AO與OB長度之 比為5 : 4。人始終沿豎直方向拉掛在 B端的輕環(huán)。要使輕桿水平平衡,人應施加拉力為 N,當 輕桿在圖中虛線位置平衡時,人的拉力將 (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13. (2018 棗莊中考)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用Fa、Fb勻速提升重力為 G、G的A、B兩物體,不計繩重和摩擦。若GA> G,則T甲 T乙;若Fa= Fb,則GA G。(均選填“v” 或“=”)14. (2018 懷化中考)如圖,在斜面上將一個重5 N的物體勻速拉到頂端。沿斜面

7、向上的拉力為2 N,斜面長4 m,高1 m。則拉力做的有用功為 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15. (2018 廣饒一模)如圖所示,舉著啞鈴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桿,畫出動力F1的示意圖及阻力 F2的力臂l 2。16. (2018 成都二模)請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將兩個滑輪連成滑輪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繩使重物升起。17. (2019 原創(chuàng)題)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在杠桿上掛鉤碼前,杠桿靜止在甲圖中的位置,為使杠桿水平平衡,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將杠桿調(diào)節(jié)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 對實驗的影響和便于。(2)乙圖中杠桿恰好處于水平平衡,若在A處下方再掛一個相同鉤

8、碼,為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需將掛在B處的鉤碼向右移動 格。(3)此實驗多次改變掛在支點O兩邊鉤碼的質(zhì)量和懸掛位置,收集杠桿平衡時多組動力、動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數(shù)據(jù),其目的是 (選填“減小誤差”或“尋找普遍規(guī)律”)。(4)如圖丙,某同學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第一種:用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向下拉,其讀數(shù)為F1;第二種:用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其讀數(shù)為F2o分析:第(選填“一”或“二”)種實驗方案更方便;同等條件下,兩次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1(選<O F2 J/ > 或第一種第二種18. (2018 東營模擬)吊車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廣泛,如圖吊車正在對一輛交通事故車實施救援作業(yè)。已知事故車

9、質(zhì)量為01 200 kg ,輪胎總接地面積為1 600 cm2。吊車要將該車向上吊起3 m,再水平向右移動6 m后放到救援車上運回交警隊(g取10 N/kg)(1)起吊前事故車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帕斯卡?(2)吊車施救過程中對該車做了多少焦耳的功?5 000 N,起重機起吊該汽車的機械效(3)起重臂下有3股鋼絲繩繞在動滑輪和框架上,鋼絲繩上的拉力為率是多少?19. (2018 日照中考)如圖甲所示,是某打撈船所用起重裝置的示意圖。在某次打撈作業(yè)中,物體在不可 伸長的輕繩作用下,從水底以0.5 m/s的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運動至離開水面高度3 m的位置。此打撈過程中物體受到輕繩的拉力 F隨時間t變化的

10、圖像如圖乙所示。物體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3m的過程中,與電動機連接的繩子所受的拉力為 2X103 No已知水的密度為 1.0 X 103 kg/m3,取g= 10 N/kg 。不計水和空氣 的阻力。求:(1)物體的體積及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體的質(zhì)量和密度。(3)水底的深度及水對水底的壓強。(4)物體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3 m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高分奪冠20. (2018 聊城中考)人體中的許多部位都具有杠桿的功能。如圖是人用手托住物體時手臂的示意圖,當人手托5 kg的物體保持平衡時,肱二頭肌收縮對撓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A.大于5 kgC.小于49 ND.等于

11、49 N21 . (2018-長春中考)懸掛重物G的輕質(zhì)杠桿,在力的作用下傾斜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點,最小的力為 Fa;若力施加在 B點或C點,最小的力分別為 Fb、R,且AB= BO= OC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Fa> GC. FcV GB. Fb= GD. Fb> Fc22. (2018 樂山中考)圖甲中用力Fi水平拉著重為 G的物體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移動s的距離。圖乙中用動滑輪拉著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勻速移動s的距離,水平拉力為 F20使用動滑輪的過程中()& 4 a 一一|7rzo-/?/>/ V 7/7/ X/7甲乙A.總功為Wb = EsB.有用功為

12、Wr=Gs, GsC.機械效率為 T =_z-2F2sD.額外功為Wfe=2F2sEs23. (2018 遼陽中考)甲是一款水管扳手鉗,用它夾水管時,AOB部分可視為一個杠桿,其簡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請在乙圖中畫出:(1)阻力F2的力臂12B點的最小動力Fi及其力臂11。(2)杠桿平衡時,作用在24. (2019 東營特色題)東營市借助國家“黃藍”戰(zhàn)略實現(xiàn)經(jīng)濟騰飛,如圖所示是東營建設中常見的一種 起重機的簡化圖,為了保證起重機吊起重物時不會翻倒,在起重機右邊配有一個重物mo;已知OA= 12 m,OB= 4 m。用它把質(zhì)量為3X103 kg、底面積為0.5 m2、高為2 m的長方體石墩 G從空

13、氣中勻速放入水中某 一位置,此時石墩完全浸沒水中。(,g取10 N/kg).1 1ao if(1)起吊前,石墩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它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2)若石墩勻速從地面上吊起,起重機橫梁始終保持水平,若起重機橫梁自重不計,OA OB的長度不變,右邊的配重m為多少千克?(3)當石墩G從空中勻速浸沒水中,若配重 m0的位置、質(zhì)量都不變,起重機始終保持水平,OA的長度如何變化?變化多少?【夯基過關】8.B 9.A10.B 11.D1. B 2.C 3.B 4.C 5.C 6.B 7.C12.500不變13.14.5 62.5%15.如圖所示16.如圖所示肱;大肌.: .17.(1)右 杠桿自重測

14、量力臂(2)1 (3)尋找普遍規(guī)律 (4)18 .解:(1)起吊前事故車對地面的壓力:4 N,F= G= mg= 1 200 kg X10 N/kg =1.2 x 10對地面的壓強:F 1.2 X 104 N4P=S= 0.16 m2 =7.5X10 Pa。(2)吊車施救過程中對該車做功:WW= Gh= 1.2X104 NX 3 m=3.6X104J 。(3)因為滑輪組有三段繩子,所以s=3h。起重機起吊該汽車的機械效率:WW Gh Gh刀=W= FT F?hG 1.2 X104 N3F=3X5 000 NX100%r 80%答:(1)起吊前事故車對地面的壓強是7.5X104 Pa;(2)吊車

15、施救過程中對該車做了3.6 X 104 J的功;(3)起重機起吊該汽車的機械效率是80%19 .解:(1)由圖像可知,物體13 s后開始完全離開水面,此時物體的重力等于物體所受繩子的拉力,即G=5X103 N,在010 s內(nèi),物體在水中所受繩子的拉力:3F拉= 3X10 N ,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 G- F 拉=5X103 N-3X103 N = 2X103 N;由尸浮=p液gV排得物體的體積:F 浮2X103 N3V物='排=” =1.0X103 kg/m 3X 10N/kg = 0.2 m °(2)由G= mg導物體的質(zhì)量:G 5X103 N2m= g =而

16、kg- = 5X10 kg;由p =3導物體的密度:m 5X102 kg33P 物=3= 2.5 x 10 kg/m 。M 0.2 m13 s ,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5 m/s ,則水(3)由圖像可知,物體從開始上升到完全離開水面所用的時間為底的深度:h=vt = 0.5 m/s x 13 s = 6.5 m ;水對水底的壓強:p= p 水 gh=1.0X103 kg/m 3x 10 N/kg x 6.5 m =6.5X10 4 Pa。(4)物體勻速上升3 m的過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Wr = mgh' =5X10 2 kgX10 N/kg X3 m=1.5 X10 4 J ,與電動機

17、連接的繩子的拉力做的功:W=Fs=Fx 3h' =2X103 NX 3X3 m=1.8X10 4 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W 1.5 X104 J后 1.8X104JX100險阻3 %。答:(1)物體的體積為0.2 m3;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2X103 No(2)物體的質(zhì)量為 5X 102 kg ;密度為2.5 X 103 kg/m 3。 水底的深度為6.5 m ;水對水底的壓強為 6.5 X 104 Pa。(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靖叻謯Z冠】20. B 21.C 22.D23 .如圖所示24 .解:(1)石墩對地面的壓力:F= G= mg= 3X103 kgxiO N/kg =3X10 4 N,石墩對地面的壓強:F p=S=3X104 N20.5 m=6X 104Pa。(2)石墩勻速從地面上吊起,所以Fa= G= 3X104 N,根據(jù)Fa - AO= Fb- BO可得,右邊配重的重力:G = Fb=ExAO 3X104 NX12 mBO4 m= 9X104 N配重質(zhì)量:9X 104 N10 N/kg=9X 10kg(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