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測量誤差練習(xí)題_第1頁
工程測量測量誤差練習(xí)題_第2頁
工程測量測量誤差練習(xí)題_第3頁
工程測量測量誤差練習(xí)題_第4頁
工程測量測量誤差練習(x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測量誤差(練習(xí)題)、選擇題對某一量進行觀測后得到一組觀測值,則該量的最或是值為這組觀測值的(A.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術(shù)平均值2、觀測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后,將它們求和并減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閉合差為(A.中誤差 B .真誤差 C .相對誤差3、系統(tǒng)誤差具有的特點為(A.偶然性 B .統(tǒng)計性 C .累積性D .抵償性4、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測得同一水平角角值為:173° 58'58"、173° 59'02"、 17359 04" > 173° 59'06"、173° 59&

2、#39;10",則觀測值的中誤差為(A.士 4.5"B . 土 4.0"5.6"D. 土 6.3"5、組測量值的中誤差越小,表明測量精度越(A.高 B .低 C .精度與中誤差沒有關(guān)系.無法確定6、邊長測量往返測差值的絕對值與邊長平均值的比值稱為A.系統(tǒng)誤差B .平均中誤差 C .偶然誤差.相對誤差7、對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等精度觀測,已知測角中誤差為10,則三角形閉合差的中誤差為(A.10".5.78"8、兩段距離及其中誤差為:D1=72.36mh 0.025m,D2=50.17mh 0.025m ,比較它們的測距精度為A.D1

3、精度高B .兩者精度相同 D2精度高 D .無法比較9、設(shè)某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中兩個角的測角中誤差為土4"和±3,則求算的第三個角的中誤差為A.±4B . ±3" C . ±5"10、設(shè)函數(shù) X=I_1+2I_2, Y=X+b, Z=X+丫 l_1, La, 匕的中誤差均為 m則X, 丫,z的中誤差分別為A. 5m , 6m , .11mC. 5m , 6m , 21m11、某三角網(wǎng)由10個三角形構(gòu)成,觀測了各三角形的內(nèi)角并算出各三角形閉合差,分別為:+9"、-4"-2、+5、-4、+3、0、+7、+3、+1

4、,則該三角網(wǎng)的測角中誤差為(A. ±12"B±1.2±2.6"12、測一正方形的周長,只測一邊,其中誤差為土 0.02m,該正方形周長的中誤差為(A. 土 0.08m B . 土 0.04mC . 土 0.06m.土 0.02m13、已知用DJ6型光學(xué)經(jīng)緯儀野外一測回方向值的中誤差為土!則一測回角值的中誤差為A. ±17".±12.±8.5 "2,則一測回角值的中誤差為14、已知用DJ2型光學(xué)經(jīng)緯儀野外一測回方向值的中誤差為土A. ± 2.8 " B . ± 2&q

5、uot;C .土 4" D . ±8.5"15、已知用DS3型水準(zhǔn)儀進行水準(zhǔn)測量時,1KM往返的高差中誤差為土 3mm則往測 1公里的高差中誤差為()。A. 土 3mm B . 土 4.2mm C . 土 6mm D . 土 8.5mm16、中誤差反映的是()。A. 一組誤差離散度的大小B .真差的大小C.似真差的大小D.相對誤差的大小17、對某量做了 N次等精度觀測,則該量的算術(shù)平均值精度為觀測值精度的()。A.N倍B.亦倍C, 1/N 倍D. N/2 倍18、對某量做了 N次等精度觀測,則該量的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為觀測值中誤差的()。A.N倍B.qN 倍C.

6、1/.N 倍D. N/2 倍19、在等精度觀測的條件下,正方形一條邊a的觀測中誤差為 m,則正方形白周長(S =4a)中的誤差為( )B . 2mC . 4m D . m/220、在等精度觀測的條件下,正方形每條邊a的觀測中誤差為m則正方形的周長(s =a1 a2 a3I£-Oa)中的誤差為(C . 4mB . 2m22、衡量一組觀測值的精度的指標(biāo)是(A.中誤差B.允許誤差C.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D .極限誤差23、在距離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標(biāo)準(zhǔn)是(A.相對誤差B .中誤差C .往返誤差D. 允許誤差24、卜列誤差中()為偶然誤差A(yù).尺長誤差B.橫軸誤差和指標(biāo)差C.水準(zhǔn)管軸不平行與視

7、準(zhǔn)軸的誤差D.照準(zhǔn)誤差和估讀誤差25、若一個測站高差的中誤差為 m站,單程為n個測站的支水準(zhǔn)路線往返測高差平均值的中誤差為()A. nm站b . Jn/2m站c. JTim站D.J2nm站26、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 對某一目標(biāo)進行n個測站的支水準(zhǔn)路線往返測高差平均值的中誤差為()A. m %:/n b . m J vv/n 1 c. m J vv /n n1 D. m /n 1、名詞解釋中誤差、系統(tǒng)誤差、偶然誤差、誤差傳播定律、測量誤差、觀測條件、準(zhǔn)確度、精度、真誤差、容許誤 差、相對誤差、最或是值、測量平差、粗差、等精度觀測、不等精度觀測、簡答1、什么是偶然誤差,它有哪些基本特性?2、誤差產(chǎn)

8、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誤差一般包括哪些種類?3、簡述偶然誤差的基本特性。4、偶然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有什么區(qū)別?偶然誤差具有哪些特性?5、何謂中誤差?為什么用中誤差來衡量觀測值的精度?在一組等精度觀測中,中誤差與真誤差有什么 區(qū)別?6、何謂系統(tǒng)誤差?偶然誤差?有何區(qū)別?7、試述中誤差,容許誤差、相對誤差的含義與區(qū)別?8、從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M)的公式中,使我們在提高測量精度上能得到什么啟示?9、什么叫等精度觀測,什么叫不等精度觀測?是舉例說明。四、計算題1、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段距離測量了五次,各次長度分別為:121.314m, 121.330m, 121.320m,121.327m, 121.3

9、35mo試求:(1)該距離算術(shù)平均值;(2)距離觀測值的中誤差;(3)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 誤差;(4)距離的相對誤差。2、下今用鋼尺丈量得兩段距離:S1 = 120.63 ± 6.1cm, S2 =114.49 ± 7.3cm,試求距離S3 = S1 + S2和S4 = S1 - S2的中誤差和它們的相對中誤差。3、在等精度觀測條件下,對某三角形進行四次觀測,其三內(nèi)角之和分別為:179059' 59180000' 08179059' 56'180000 02試求:(1)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觀測中誤差? (2)每個內(nèi)角的觀測中誤差?4、觀測BM1至BM2

10、間的高差時,共設(shè) 25個測站,每測站觀測高差中誤差均為±3mm,問:(1)兩水準(zhǔn)點間高差中誤差時多少? (2)若使其高差中誤差不大于土12mm,應(yīng)設(shè)置幾個測站?5、在1 : 2000地形圖上,量彳#一段距離 d=23.2cm,其測量中誤差 md ± 0.1cm,求該段距離的實地長度D及中誤差mD。6、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獨立丈量了兩條直角邊a, b,其中誤差均為 m,試推導(dǎo)由a, b邊計算所得斜邊c的中誤差mc的公式?4j4917、設(shè)有某線性函數(shù) Z 14 Xi14X2 石X3,其中X1、x2、x3分別為獨立觀測值,它們的中誤差分別為 蝕3mm,m22mm,n 6mm ,求

11、z的中誤差 mZ。答案:、選擇題1、(Q 2、(B) 3、(A) 4、(A) 5、(A)6、(D)7、(C)8、(A)9、( C)10、(A)11、(C)12、(D)14、(A) 15、(B) 16、(A) 17、(B) 18、( C) 19、(Q 20、( B) 21、(A)22、(A) 23、( D) 24、(B) 25、( B)四、計算題1、【解】算術(shù)平均值 L = 121.325m(1)觀測值的中誤差m = 士 vv/(n-1) 1/2 =± 0.0083m(2)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 mL= 土 vv/n*(n-1) 1/2=± 0.0037m(3)距離的相對誤差為:

12、mL /L = 1 : 326852、【解】S3 = S1 + S2 = 235.12mm3 = (m1* m1 + m2* m2 ) 1/2 = 9.5 cmp 3 = m3 / S3 = 1/2475S4 = S1 - S2 = 6.14mm4 = (m1* m1 + m2* m2 ) 1/2 = 9.5 cmp4 = m4 / S4 = 1/653、【解】據(jù)題意,其計算過程見表。觀測次數(shù)角值(0 ' ) i 計算1179 59 59+11(1)(2)掰土 J愁;=3mJ 力二土(2=±1土也母±46,2180 00 08-8"643179 59 56+4164180 00 02-2"408 = 12.66"E720 00 05-5 854、【解】據(jù)題意知m1=m2=m25=m=3(mm)(1) h1-2=h1+h2+.h25又因修* = ±,25 工。=±15(解制)若BM1至BM2高差中誤差不大于土 12 (mm)時,該設(shè)的站數(shù)為 n個,則:144 144 «題=-=16掰95、【解】 D dM 23.2 X 2000=464m, mp Mmd 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