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重點集合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重點集合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重點集合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重點集合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重點集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診斷學第一節(jié) 望診 一、望神( 選擇、填空 )(臨床表現(xiàn)、病因病機)1.得神 :即神氣充足的表現(xiàn)。 2.少神 :即神氣不足的表現(xiàn)。 3.失神: 即神氣衰敗之象。 4.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現(xiàn)精神暫時好轉的假象 。二、望色主色: 是個體一生基本不變的面色, 也稱正色或本色。 我國正常人的 面色為:黃紅隱隱,明潤含蓄??蜕菏侵鸽S生活環(huán)境以及勞作等因素而發(fā)生相應變化的面色。2.病色 (填空、選擇、論述 )P183 (五色主?。呵嘀骱答鲶@風,黃主虛濕赤熱戴,白脫血虛寒奪光, 黑腎虛飲瘀寒痛 )青色:主驚風、寒證、痛證、淤血。 赤色 :主熱證。 黃色:主虛證、 濕證。 白色:主虛證、寒證、失血證。

2、黑色:主腎虛、寒證、淤血 和水飲。四、望舌正常舌像為淡紅舌薄白苔 ,表現(xiàn)為:舌質柔軟,活動自如,舌色 淡紅,榮潤有神;舌苔薄白均勻,干濕適中。舌體前 1/5為舌尖部,候心肺;中 2/5為舌中部,候脾胃;后 2/5 為舌根部, 候腎;舌之兩邊候肝膽 。望舌色 (簡答題:舌色及主?。?P189 淡紅舌:健康或疾病初起,病較輕淺,尚未傷及臟腑氣血;淡白舌:主虛證、寒證或氣血兩虛證;紅絳舌:主熱證,有虛實之分; 青紫舌:主血行瘀滯望舌形 (名詞解釋) 老舌:舌體紋理粗糙,形色堅斂者,多主實證。 嫩舌: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胖嬌嫩者,多屬虛證或虛中夾實。胖大 舌:舌體大于正常,伸舌滿口,且舌肌呈遲緩狀,主

3、水腫、痰飲。 瘦薄舌:舌體較正常瘦小而薄者,主陰血虧虛之證。點刺舌:點指舌面上有大小不一的星點。刺是指芒刺,面上紅色顆粒 高起如刺,摸之棘手。 (P190)(二)望舌苔 正常舌苔是由脾胃之氣、津上蒸而成,是胃氣充盛之象。 病理舌苔是由胃氣挾邪氣上蒸而成。1. 望苔色(簡答題:試述各種苔色的主病 及表現(xiàn)。)P佃1白苔:主寒證、表證 黃苔:主熱證、里證 灰黑苔:主寒極、熱極2. 望苔質薄厚苔:薄苔主病初起在表, 邪淺病輕, 厚苔主病邪在里, 病情較重。 膩苔:苔質致密,顆粒細膩,如油膩覆蓋舌面,刮之難去。第二節(jié) 聞診聽聲音(名詞解釋) P198金實不鳴:新病喑啞失音,屬實證,多見于外感風寒或風熱,

4、痰濁阻 滯,以致肺氣不宣而失音。金破不鳴:久病喑啞失音,多屬虛證,常見精氣內傷,肺腎陰虛,虛 火灼金,致津枯肺損,聲音難出。子喑:妊娠末期出現(xiàn)聲音嘶啞譫語:神志不清、語無倫次、聲高有力的為譫語鄭聲:神志不清、語言重復、時斷時續(xù),聲音低弱的為鄭聲呼吸(喘與哮的異同)P200咳嗽咳聲重濁、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是外感風寒??嚷暡粨P、痰稠色黃、不易咳出,兼咽喉疼痛、鼻出熱氣,多屬肺熱??扔刑德?、痰多而易于咯出,多是寒咳,或為痰飲、濕痰。干咳無痰,或痰少黏稠、咽喉干燥,多屬燥邪犯肺,或肺陰虧虛。一 嗅病氣尿臊氣(氨氣味):水腫晚期病人。爛蘋果氣(酮體氣味):消渴病病人第三節(jié)問診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

5、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 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 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問寒熱(每種熱型的主病-填空、選擇)1但熱不寒惡寒:病人無風自冷,雖加衣被、甚至近火取暖仍覺寒冷畏寒:病人經常自覺怕冷,得暖可以緩解者2但熱不寒P205 (名詞解釋)壯熱:病人持續(xù)高熱不退,體溫超過 39 C,只惡熱不惡寒者,稱為 壯熱。潮熱:發(fā)熱如潮水之有規(guī)律,定時發(fā)熱或定時熱甚者,稱為潮熱。陽明潮熱:病人常于日晡(下午 35時)陽明旺時而熱甚濕溫潮熱:指午后熱甚,但身熱不揚,即肌膚初捫之不覺很熱,捫之 稍久則灼手陰虛潮熱:以午后或入夜低熱,或五

6、心煩熱為特征3惡寒發(fā)熱惡寒與發(fā)熱同時并見,是 外感表證的主要癥狀。4.寒熱往來問出汗(病機t選擇題)自汗:經常汗出不止,活動后尤甚者,稱為自汗。盜汗:入睡時出汗,醒后則汗止者,稱為盜汗。三、問疼痛根據頭痛部位辨病在何經前額痛屬陽明經,頭側痛屬少陽經,枕項屬太陽經,頭頂痛屬厥陰經 疼痛性質脹痛:痛有脹感,多有氣滯引起,常有時發(fā)時止、氣滯得緩的特點 刺痛:疼痛如針刺狀,特點是痛處固定而拒按,為淤血作痛的表現(xiàn) 冷痛:痛處有冷感,得溫則痛緩為冷痛,常見于陰氣偏盛的寒證 灼痛:由火邪竄絡,或陰虛熱盛所引起的熱證疼痛,多為灼痛,其特點是疼痛有灼熱感而喜涼四、問飲食口味(選擇、填空)P209渴不多飲時,若喜

7、冷飲者,屬濕熱內蘊;若喜熱飲者,為痰飲內停五、問大小便(選擇、填空)P210-211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時時欲瀉,肛門重墜,便出不爽者,稱為“里急后重”。第四節(jié) 切診(一)脈診部位寸口分部侯臟腑(選擇、填空題)右手:寸部侯肺,關部侯脾胃,尺部侯命門(腎);左手:寸部侯心,關部侯肝,尺部侯腎;(二)切脈方法舉:以輕指力觸及皮膚為舉,又叫浮??;按:重指力按在肌肉與筋骨之間的為按,又叫沉?。粚ぃ航橛谳p重之間的指力,或舉或按,或前后左右挪動切脈,以尋找 脈象的最佳部位和狀態(tài)叫尋。(三)正常脈象(又稱平脈、常脈)脈位:不沉不浮,中取即得;脈數(shù):不快不慢,一息四至(60-90次/分 鐘);脈勢:從容和緩,

8、應指有力;脈形:不大不小,不滑不澀;脈律:均勻 無歇止2平脈的特點:(1)脈有胃氣,指脈象從容和緩,節(jié)律一致;(2)脈 有神,即脈象柔和有力,形體指下分明;(3)脈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脈應指有力 (四)常見病脈( 填空:脈象特征、主病 )1. 浮脈(表淺) -【脈象】輕取即得,重按稍減 【主病】表證、虛證2. 沉脈(深沉)【脈象】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主病】里證3. 遲脈(慢)【脈象】脈率遲慢,一息脈來不足四至。 (60 次/ 分鐘) 【主病】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4. 數(shù)脈(快)【脈象】脈率增快,一息五至以上【主病】熱證5. 虛脈(空虛無力)【脈象】三部脈舉之有余,按之空虛。 【主 病】

9、虛證6. 實脈(充實有力)【脈象】三部脈舉按均有力【主病】實證7. 滑脈(流暢)【脈象】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圓滑。 【主 病】痰飲、食滯、實熱8. 澀脈(不流暢)【脈象】脈細而遲,往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 竹。 【主病】傷精、血少,氣滯血瘀、痰食內阻9. 弦脈【脈象】端直而長,如按琴弦,脈勢較強而硬?!局鞑 扛文?、諸痛、痰飲10. 緊脈【脈象】脈勢緊張有力, 狀如牽繩轉索, 堅搏抗指。 【主 病】寒、痛、宿食11. 洪脈【脈象】脈體寬大,充實有力,狀若波濤洶涌,來盛去 衰。 【特點】寬大勢盛有力 【主病】氣分熱盛,邪盛正衰12. 細脈【脈象】脈細如線,但應指明顯。 【特點】細小清晰, 律整

10、【主病】氣血兩虛,諸虛勞損,濕病13. 結脈【脈象】脈來緩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 【主病】結而有 力主寒、痰、瘀血、癥瘕積聚;結而無力主氣血虧虛14. 代脈【脈象】時來一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來。 【主病】主 臟氣衰微,或跌打損傷、痛證、驚恐15. 促脈【脈象】數(shù)而時止,止無定數(shù) 【主病】促而有力主陽熱 亢盛,氣血壅滯,痰食停積等實證;促而無力多為臟腑虛衰,多見于 虛脫之證第一節(jié) 八綱辯證(重點:臨床表現(xiàn),必見、兼見癥狀T選擇題)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辯證的綱領 表熱實證為陽證,里寒虛證為陰證,故陰陽又是八綱中的總綱一、表里辯證 表證里證的鑒別:主要審察其寒熱、舌象和脈象變化。

11、外感病中,發(fā) 熱惡寒同時并見的屬表證,但寒不熱或但熱不寒或無寒熱的屬里證。 表證的舌象少變化,里證的舌像多有變化。表證脈浮,里證脈不浮二、寒熱辯證寒證熱證的鑒別:辨別寒證與熱證, 不能孤立的根據某一癥狀作判斷, 應對疾病的全部表現(xiàn)進行綜合觀察。 若病人惡寒喜暖、 口不渴、 面色 晄白、四肢逆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淡苔白滑、脈遲火緊,則 屬寒證。若病人惡熱喜涼、渴喜冷飲,面色紅赤、四肢灼熱、大便干 結、尿少色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則屬熱證三、虛實辯證 虛證:人體正氣不足所表現(xiàn)的證候。 實證:邪氣亢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虛證實證的鑒別:虛證與實證,由于虛損之部位和邪氣的性質各異, 故癥狀極為復雜。同樣

12、的癥狀,可能是虛證,也可能是實證,如腹痛、 腹脹、便秘、惡寒等在虛證和實證中均可出現(xiàn)。因此必須通過望形體、 舌象、聞聲息、問病史,按胸腹、脈象等診察手段進行全面分析。若 病人形體虛弱、精神萎靡不振、聲低息微、痛處喜按、舌淡嫩無苔或 少苔、脈象虛弱無力者屬虛證。若病人形體壯實、精神亢奮、聲高息 粗、痛處拒按、舌質蒼老、舌苔厚膩、脈象有力者屬實證。虛熱癥一一【辨證要點】以形體消瘦、口燥咽干、潮熱盜汗、五心煩 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為辨證依據虛寒證一一【辨證要點】以畏寒肢冷、腹痛喜暖喜按、便澹尿清的虛 寒之象和機能衰退的精神不振、少氣懶言等癥共見為辨證依據 第二節(jié)氣血陰陽津液病辯證一、氣病辨證(臨床

13、表現(xiàn))氣虛證一一【辨證要點】以少氣懶言、身倦乏力、自汗出、舌淡苔白、 脈虛無力等為其辨證依據氣陷證【辨證要點】以內臟下垂、久瀉久痢與氣虛之象并見為辨 證依據氣滯證一一【辨證要點】以脹悶疼痛、脈弦為辨證依據氣逆證一一【辨證要點】以肺、胃、肝等臟腑氣機上逆為辨證依據二、血病辨證血虛癥一一【辨證要點】以面色萎黃,或面、舌、唇、爪甲色淡白、 脈虛而細為辨證依據 血瘀證【辨證要點】以痛如針刺、痛有定處、腫塊固定、出血紫色有塊、皮膚紫斑、唇舌、指甲青紫、脈澀為主要辨證依據三、陰陽失調病辯證陽虛證一一【辨證要點】以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溏 瀉的虛寒之象為辨證依據陰虛證【辨證要點】以午后潮熱、五心

14、煩熱、顴紅盜汗尿少色黃、 舌紅降少苔、脈細數(shù)等虛熱癥狀為辨證依據第三節(jié)臟腑病辯證心與小腸病辯證心臟病的常見癥狀有心悸怔仲、心痛、心煩、失眠、神昏、神志錯亂、口舌生瘡等心氣虛證【辨證要點】以心悸和氣虛癥狀并見為辨證依據心陽虛證【辨證要點】以心氣虛證和寒象癥狀并見為辨證依據心陽暴脫證一一【辨證要點】以心陽虛和亡陽癥狀并見為辨證依據 心血虛證【辨證要點】以心悸、失眠多夢、健忘和血虛癥狀并見 為辨證依據心陰虛證【辨證要點】以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和虛熱癥狀并見 為辨證依據心火亢盛證一一【辨證要點】以心的常見癥狀與實熱證的一般表現(xiàn)共 見為辨證依據心脈痹阻證:各種致病因素導致心脈痹阻不通, 血行不暢所表現(xiàn)的

15、癥 候?!九R床表現(xiàn)】心悸怔仲,心胸憋悶疼痛,痛引肩背內臂,時作時止。 或見痛如針刺,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結代;或見心胸悶 痛,體胖多痰,身重困倦,舌胖苔厚膩,脈沉滑;或見心胸劇痛,得 溫痛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潤,脈沉遲或沉緊;或見心胸脹痛,因 情志波動而加重,喜太息,舌淡紅或暗紅,脈弦?!颈孀C要點】1. 本證以心臟脈絡痹阻不通為主要病機。2. 以心悸怔仲、心胸憋悶疼痛的心病定位癥狀為辨證依據。3. 有舌紫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結代等血瘀證的一般癥狀。4. 本證有不同類型,如因痰濁阻痹心脈所致者,可見心胸悶痛、體 胖多痰、身重困倦、舌胖苔厚膩、脈沉滑;若因陰寒凝滯心脈所 致,可見心胸

16、劇痛、得溫痛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潤、脈沉遲 或沉緊;若因氣滯心脈痹阻者,可見心胸脹痛、喜太息,并因情 志波動而誘發(fā)或加重,舌淡紅或暗紅、脈弦等。痰蒙心神證 【辨證要點】 以痰火內盛和神志失常并見為辨證依據 痰火擾神證 【辨證要點】 以痰火內盛和神志失常并見為辨證依據 肺與大腸病辯證肺氣虛癥 【辨證要點】 以咳嗽無力、 吐痰清稀和氣虛癥狀并見為 辨證依據肺陰虛證 【辨證要點】 以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和虛熱癥狀并見為 辨證依據風寒束肺證【辨證要點】以咳嗽、痰液清稀和風寒在表之象并見為辨證依據 風熱犯肺證【辨證要點】以咳嗽、痰黃稠和風熱在表之象并見為 辨證依據燥邪犯肺證 【辨證要點】 以肺系癥狀和干

17、燥少津之象并見為辨證 依據熱邪壅肺證 【辨證要點】 以里熱熾盛和肺病癥狀并見為辨證依據 寒痰阻肺證 【辨證要點】 以咳嗽痰多突然發(fā)作和寒象并見為辨證 依據脾與胃病辯證 鑒別脾氣虛證、脾氣下陷證、脾不統(tǒng)血證、脾陽虛證、脾陰虛證 肝與膽病辨證 肝氣郁結證【辨證要點】以情志抑郁、胸脅、少腹脹痛或竄痛、 脈弦為辨證依據 肝火上炎證【辨證要點】以肝經循行部位實火熾盛為辨證依據 肝血虛癥【辨證要點】以筋脈、頭目、爪甲失養(yǎng)和血虛癥狀并見 為辨證依據 肝陰虛證【辨證要點】以筋脈、頭目失養(yǎng)和陰虛虛熱癥狀并見為 辨證依據肝陽上亢證 【辨證要點】以頭目暈眩脹痛、 腰膝酸軟、頭重腳輕、 病程較長為辨證依據 肝風內動證(簡答題:試述肝風內動證。名詞解釋+四種證型 +臨床表現(xiàn)) P258-259肝風內動證是指眩暈欲仆、抽搐、震顫等“動搖不定”癥狀為主要特 征的一類證候。(名詞解釋)鑒別肝陽化風證、熱極生風證、陰虛動風證、血虛生風證根據其性質、主證、兼癥、舌象、脈象進行辯證肝陽化風證:性質為上實下虛證,主癥為眩暈欲撲,頭搖肢顫,語言 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