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提單債權關系_第1頁
論提單債權關系_第2頁
論提單債權關系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提單債權關系提單是海上物資運輸中最重要的單證,也是國際貿易的核心單證之一。 它證明海上物資運輸中承運人收到了托運人交運的物資,是承運人在目的港據(jù)以交付物資的憑證。提單債權關系指提單持有人和承運人之間基 于提單簽發(fā)和持有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由于提單簽發(fā)后往往通過多 次轉讓,最后在目的港持提單接收物資以及在貨損貨差發(fā)生時向承運人 主張索賠的往往不是托運人而是第三方提單持有人。那個第三方可能是 買賣合同的買方,或持提單作擔保的銀行,或其他國際貿易關系的當事 人。這些人在買賣、結算等環(huán)節(jié)的權利的實現(xiàn),最終取決于提單代表的 權利能否得到實現(xiàn)。因此提單債權關系的性質、內容的確定不僅對海上 物資運輸?shù)恼?/p>

2、常運轉極其重要,而且與整個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息息相 關。但關于提單債權關系學理上一直缺乏深入探討,并由此引起實務中 的專門多問題,導致提單糾紛大量產生。本文試圖從理論上澄清那個問 題。一、提單債權關系的確立提單使用差不多有幾百年的歷史。但并非提單一產生,提單持有人 和承運人之間就存在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 。提單債權關系經歷了一個從 無到有、逐漸確立的過程。那個過程在英國法的進展中體現(xiàn)得尤為清 晰。早期英國法不承認提單能給予其持有人對承運人的直接權利。在1845年Thompson v. Domi ng 案中,Parke法官指出:“我從未聽講 過除商人法外一份合同能夠轉讓。而沒有什么能證明提單在任何

3、商業(yè)適 應下是可轉讓的。提單只轉讓物權,它不轉讓合同。”(注 1)這一判 決被作為先例廣泛援引,而在當時的英國法下,否認提單轉讓合同就等 于否認了提單持有人和承運人之間有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然而提單持有人假如不能取得能夠直接對承運人主張的權利,實踐中會有專門多困難。在發(fā)生貨損貨差,或承運人錯誤交貨等情況時,真 正受到損失因而有動力起訴承運人的人一般是提單持有人。假如否認提單持有人和承運人之間有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則他唯一的選擇是以侵權訴承運人。然而侵權之訴首先要證明權利存在,在英國法下要緊指有提單項下物資的所有權。假如提單持有人因為沒有所有權或其他緣故不 能完成證明任務,就不能取得對承運人的訴

4、權。這時托運人作為運輸合 同一方盡管有權起訴,但往往沒有動力為提單持有人的利益起訴,結果 導致無人起訴,使承運人逃脫責任;而一旦提單持有人能證明對承運人 的侵權訴權,承運人在侵權之訴中就不能享受運輸合同規(guī)定的責任限制 和免責等權利,結果加重了承運人的責任。另一方面,由于提單對國際 貿易的重大作用之一就在于可給予買方對承運人的權利以幸免買方到 異地起訴賣方,假如這種權利不能得到保障,勢必降低提單的商業(yè)價 值。因此,否認提單持有人與承運人之間的直接關系,對當事人雙方可 能都不利,對提單的推廣使用更不利。由于意識到讓提單持有人直接享有對承運人的權利的重要性,英國通過了 1855年提單法。該法序言即講

5、明制定該法的緣故之一是:鑒于 依照商業(yè)適應提單背書轉讓時物資的所有權可能也隨著轉讓給被背書 人,但提單包括的合同的權利仍留在最初的托運人或貨主處,而這些權 利應該與所有權一起轉讓。為此,1855年提單法法規(guī)定提單持有人假 如在受讓提單時同時取得提單項下物資的所有權,則提單所證明的運輸 合同的訴權也轉讓給他。這一法規(guī)在提單持有人和承運人之間建立了直 接的權利義務關系,幸免了上述不利狀況,然而遺憾的是它對問題的解 決只是局部的,因為它在提單持有人和承運人之間建立的關系有一定前 提條件,確實是提單轉讓與物資所有權轉讓同步,而在實際業(yè)務中這種 同步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定的,這就使提單持有人能取得的權利也

6、只能 是可能的而不是必定的。在沒有取得時,提單持有人的狀況依舊如故。 而且,法律的這一規(guī)定還帶來了更多的混亂,因為提單持有人專門難確 知他有沒有取得對承運人的權利,在確知往常,他的權利義務始終處于 不穩(wěn)定狀態(tài)。1855年提單法在實行一百多年以后,終因這一問題不能 解決以及其他一些問題而被 1992年海上物資運輸法所取代。新法取消 了對所有權的要求,而規(guī)定只要是合法提單持有人就有權起訴承運人。 直到現(xiàn)在,提單持有人才確實是最終取得了對承運人的確定的權利。英國是傳統(tǒng)上的海運大國,其海商立法有專門強的代表性,而且對 世界各國的海商法有專門大阻礙?,F(xiàn)在幾乎所有國家的法律都通過不同 途徑承認了提單持有人

7、有權對承運人直接主張權利。如前蘇聯(lián)海商法典第121條規(guī)定:“承運人和收貨人之間的權利關系,依照提單確定。凡提單內沒有記載的海上運輸合同的條件 ,只有在提單內載明引用上述 條件時,對收貨人才有約束力?!钡聡I谭ǖ?656條“提單的法律效力”第1款規(guī)定:“提單制約承運人與收貨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第3款規(guī)定:“承運人與托運人間的法律關系受運輸合同的制約?!迸_灣學者則普遍認為提單是一種債權證券。在我國法下,提單持有人也能 夠直接向承運人主張權利,因為海商法第78條規(guī)定:“承運人同收貨人、提單持有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依據(jù)提單的規(guī)定確定。” 但關于提單的三個國際公約(海牙、海牙 /維斯比、漢堡規(guī)則)

8、回避了 那個問題,而把它留給各國國內法去處理。二、提單債權關系的性質對提單債權關系的存在,現(xiàn)在一般差不多沒有異議。但對這種關系 何以會存在,或這種關系的性質如何,卻眾講紛紜,迄今沒有定論??偨Y起來,對提單債權關系性質的看法大致有三種。第一種看法認為提單債權關系來自于運輸合同,是一種合同關系“提單合同”的提法經常見于海商法著作。這種觀點又可分為以下三種:1代理講 即認為運輸合同是承運人和收貨人訂立的,具體簽訂合 同的托運人只是代理收貨人行事。在1855年前,收貨人為了能夠向承運人進行追償,他必須證明托運人是作為他的代理人簽訂運輸合同。英 國學者Chris Cashmore在其著作中寫道:“承運人

9、的合同推定是和收 貨人(推定他是物資所有人)簽訂的,托運人是收貨人的代理人?!保ㄗ?)權威著作 Carver s Carriage by Sea中也寫道:“當物資交與承運人運送時,除非另有約定,以違約訴承運人的權利歸屬于托運時物資 所有權人,或承擔海運風險的人。假如實際托運人是按所有人的指示行 事,后者得視為訂立合同的人,有權起訴并承擔支付運費的義務。但有 專門約定時,應考察約定的內容,假如顯示出托運人是合同一方,則托 運人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即使他是為另一方利益行事,可能對物資毫 無利益?!保ㄗ?)在國際貿易的初期,代理講是被普遍同意的理論。2.合同讓與講 按照一般民法原則,合同主體可能發(fā)生

10、變更。大陸法系稱之為“債權更改”,而我國法律稱之為“合同讓與”。合同讓與 或債權變更的后果是債權債務的內容不變,但債的主體發(fā)生變化。有人 主張?zhí)釂无D讓使托運人和收貨人之間也進行了一次“合同讓與”,收貨人因讓與成為運輸合同下新的主體。司玉琢教授主編的新編海商法學 即持這種觀點。該書認為:“嚴格地講,收貨人不是海上物資運輸合同 的當事人。但當提單轉讓到他手里而使其成為提單受讓人時,提單所證 明的債權債務關系發(fā)生轉移,即收貨人享有提單給予托運人的權利,并 承擔提單加予托運人的義務??梢?,提單的轉讓,使提單所證明的海上 物資運輸合同中規(guī)定的部分托運人的權利和義務發(fā)生轉移,屬于合同當事人變更的一種情況。

11、”(注 4)合同讓與講在有的國家如英國被立法所采納。英國1855年提單法在認定提單持有人權利義務時即使用了合同轉讓的原理,取代1855法的1992年法也是沿用這一原理,規(guī)定“提單合法持有者、海運單收貨 人、交貸單收貨人受讓運輸合同下的一切訴權,就如他本來確實是合同方?!?。英國法的一般原則是認為債權債務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 十分緊密的關系,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能把他的合 同權利或義務轉讓給第三者。而在提單問題上是以成文法為一般法原則 創(chuàng)設了一個例外。3.第三方受益人講 此講認為當托運人與收貨人不是同一人時,托運人是為收貨人利益訂立的運輸合同。收貨人作為第三方受益人,依照 民法理論可取得以自己的名義直接請求承運人履行運輸合同,以及承運人違約時請求損害賠償或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等權利。我國許多教科書持 這種觀點,如民法新論稱“在某種情況下,訂約當事人并不為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