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高考物理專題復習例題習題與答案解析:物質量 單元測試三 物質的量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1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相同質量的 co 2 和 n 2 o 相比較,不肯定相同的是( ) a.分子數(shù) b.原子數(shù) c.體積 d.電子數(shù) 答案:c 解析:由于 co 2 和 n 2 o 摩爾質量相同,因此相同質量的 co 2 和 n 2 o 物質的量相同,則其分子數(shù)、原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肯定相同。 2.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這些物質根據(jù)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壓制,就可以制成鉛筆芯。假如鉛筆芯質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鉛筆
2、寫一個字消耗的質量約為 1 mg。那么一個鉛筆字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約為( ) a.2.510 19 個 b.2.510 22 個 c.510 19 個 d.510 22 個 答案:a 解析:根據(jù)物質的質量與物質所含粒子數(shù)目之間的換算關系有:一個鉛筆字所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0.5110 - 36.0210 23 121=2.510 19 個。 3.兩個容積相同的容器,一個盛有一氧化氮,另一個盛有氮氣和氧氣,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nèi)的氣體肯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總數(shù) b.質子總數(shù) c.電子總數(shù) d.質量 答案:a 解析: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同體積氣體必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而 no、n 2 、o 2
3、均為雙原子分子,即原子總數(shù)亦相等。 4.設氯原子的質量為a g,12 c原子的質量為b g,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ba 12 m g 該氯原子的物質的量為aanmmol 該氯原子的摩爾質量是 an a g n g 該氯原子所含的電子數(shù)是an 17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中,ba 12為該氯原子相對原子質量,而不是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中,m g 氯原子中含am個氯原子,物質的量應為aanmmol。中氯原子的摩爾質量單位為 gmol -1 。中 n g 氯原子所含氯原子個數(shù)為an,電子數(shù)為an17。 5.現(xiàn)有 m 1
4、g kcl 飽和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c 1 %,對其實行某種措施后析出 m g kcl 晶體,母液質量為 m g,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c 2 %,則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 a.c 1 肯定大于 c 2 b.原條件下 kcl 的溶解度小于 c 1 g c.m 1 -m 2 m d.m 1 c 1 -10m=m 2 c 2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同學對溶解度等概念的理解力量。晶體 kcl 析出的條件為降低溫度、蒸發(fā)水分等。若原溶液為飽和溶液,條件為降低溫度,則冷卻將使晶體析出,但溫度肯定,kcl 的溶解度為肯定值,此時 c 1 =c 2 , a 錯誤;b 中若原溶液為飽和溶液,則溶解度
5、s 與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是 s/(100+s)100%=c 1 %,故 sc 1 ,b錯誤;若條件只為降低溫度使晶體析出,則 m 1 -m 2 =m,若條件只為蒸發(fā)水分 m(h 2 o) g 使晶體析出,則m 1 -m 2 =m+m(h 2 o),綜上所述得 m 1 -m 2 m,c 不正確;d 中滿意溶質的質量相等,正確。 6.超導材料是具有零電阻及反磁性的物質,以 y 2 o 3 、baco 3 和 cuo 為原料,經(jīng)研磨燒結可合成一種高溫超導物質 y ba 2 cu 3 o。現(xiàn)欲合成 0.5 mol 此高溫超導物,依化學計量比例,需取 y 2 o 3 、baco 3 及 cuo 的物質的量(
6、mol)分別為( ) a.0.50、0.50、0.50 b.0.25、1.0、1.5 c.0.50、1.0、1.5 d.1.0、0.25、0.17 答案:c 解析:依據(jù) y、ba、cu 物質的量守恒確定。 7.在一個密閉容器中盛有 11 g x 氣體(x 的摩爾質量為 44 gmol -1 )時,壓強為 110 4 pa。假如在相同溫度下,把更多的氣體 x 充入容器,使容器內(nèi)的壓強增至 510 4 pa,這時容器內(nèi)氣體 x 的分子數(shù)約為( ) a.3.310 25 b.3.310 24 c.7.510 23 d.7.510 22 答 案:c 解析:n(x)=14411-mol gg=0.25
7、mol,而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即: papamolx n4410 110 525 . 0) (= ,n(x)=1.25 mol n=1.25 mol6.0210 23 mol -1 =7.510 23 。 8.常溫常壓下,某容器真空時質量為 201.0 g,當它盛滿甲烷時的質量為 203.4 g,而盛滿某氣體 x 時質量為 205.5 g,則 x 氣體可能是( ) a.氧氣 b.氮氣 c.乙烷 d.一氧化碳 答案:c 解析:同一容器所盛氣體的體積相同,即同溫同壓下所盛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設 x 氣體的摩爾質量為m gmol -1 ,則有m0 . 201 5 . 205160 . 201
8、4 . 203 -=-,解得 m=30,故 x 氣體可能是乙烷。 9.已知 32 g x 與 40 g y 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m g q 和 9 g h,在相同條件下,16 g x 和足量 y 混合生成 0.25 mol q 和若干摩的 h,則物質 q 的摩爾質量應是( ) a.122 gmol -1 b.63 gmol -1 c.126 gmol -1 d.163 gmol -1 答案:c 解析:按質量守恒定律,32 g x 與 40 g y 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m g q 和 9 g h,q 的質量為 63 g?,F(xiàn) 16 g x 參與反應,生成的 q 應為 31.5 g,由物質的量的計算
9、公式可得 q 的摩爾質量為 31.5 g/0.25 mol=126 g mol -1 。 10.有一金屬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與過量水充分反應后,產(chǎn)生 2.8 l 氣體(標準狀況下),用電火花點燃充分反應后恢復到標準狀態(tài),氣體壓強幾乎為零,則原混合物中鈉與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3 b.31 c.21 d.12 答案:c 解析:由于金屬鈉、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產(chǎn)生 h 2 、o 2 的氣體混合物,而混合氣用電火花點燃后氣體壓強幾乎為零,說明氫氣和氧氣剛好完全反應,據(jù)反應 2h 2 +o 2 點燃 2h 2 o 可知,此時生成的 h 2 和 o 2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21,又據(jù)反應:
10、2na+2h 2 o=2naoh+h 2 ,2na 2 o 2 +2h 2 o=4naoh+o 2 ,可得如下關系:2nah 2 、2na 2 o 2 o 2 ,很明顯,此時原混合物中鈉與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之比肯定恒為 21(與 產(chǎn)生了多少升混合氣體沒關系),故本題答案為 c。 11.右圖中橫坐標表示完全燃燒時耗用可燃氣體 x(x=a,b,c)的物質的量 n(x),縱坐標表示消耗 o 2 的物質的量 n(o 2 ),a,b 是兩種可燃氣體,c 是 a 和 b 的混合氣體,則 c 中 n(a)n(b)為( ) a.21 b.12 c.11 d.任意比 答案:c 解析:由圖象知,燃燒 2 mol
11、a、b、c 分別消耗 o 2 為 1 mol、4 mol、2.5 mol,按平均值規(guī)律 ,即) () (b na n=11。 12.如右圖所示,容器 a(容積 2 l)中有 110 5 pa 的空氣。在容器 b(容積 1 l)中放入少量的只吸附氧氣的吸附劑,保持真空。打開旋塞 c,放置片刻,容器內(nèi)的總壓強變?yōu)?0.610 5 pa,這時氣體中氮氣和氧氣的分子數(shù)之比最接近的數(shù)值是(吸附劑的體積可忽視不計)( ) a.81 b.101 c.121 d.141 答案:a 解析:打開 c 后,在汲取前 p=ll pa32 10 15 =3210 5 pa,汲取后 t、v 不變,2121ppnn= =
12、91010 6 . 0103255=papa;因空氣中 v(o 2 )v(n 2 )=14,若汲取前為 10 體積(n 2 占 8 體積,o 2 占 2 體積),削減 1 體積,即為汲取 1 體積 o 2 ,所以二者體積比為 81。 13.已知一個 n 2 o 3 分子的質量為 a g,一個 n 2 o 5 分子的質量為 b g,若以一個氧原子質量的161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則 no 2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a ba b-+ ) ( 8 b.a ba b-+ ) ( 16 c.a ba b+- ) ( 8 d.a ba b+- ) ( 16 答案:a 解析:由于一個 n 2 o 3
13、 分子的質量為 a g,一個 n 2 o 5 分子的質量為 b g,所以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a b -g,一個 no 2 分子的質量為4b a +g,則 no 2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124-+ga bgb a=a ba b-+ ) ( 8。 14.常溫下,在 10 l 容器中通入 a mol 氫氣和 b mol 氧氣(a、b 均為小于或等于 4 的正整數(shù)),點燃后充分反應,恢復到常溫,容器內(nèi)的氣體(水蒸氣的體積忽視不計)密度(g/l)最大值可能是( ) a.6.4 b.9. 6 c.11.2 d.12.8 答案:c 解析:由于密度=氣體質量/氣體體積,而氣體體積恒為 10 l,所以所剩的氧氣
14、(摩爾質量比氫氣大)越多,則最終氣體的密度也越大,因此,反應前氧氣應盡可能多;氫氣則盡可能少,據(jù)題意可知,此時氧氣的物質的量應為 4 mol,氫氣的物質的量應為 1 mol,則有: 2h 2 + o 2 點燃 2h 2 o 2 1 1 mol 0.5 mol 故,反應后剩余氧氣的物質的量為 4 mol-0.5 mol=3.5 mol 此時容器內(nèi)的氣體密度為:lmol g mol1032 5 . 31 - =11.2 gl -1 ,應選 c。 15.某氣體的摩爾質量為 m gmol -1 ,n 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在肯定溫度和壓強下體積為 v l 的氣體所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為 x,則avnm
15、x表示( ) a.以 g 為單位 v l 該氣體的質量 b.每升氣體中所含的分子數(shù) c.以 g 為單位 1 l 該氣體的質量 d.以 l 為單位 1 mol 該氣體的體積 答案:c 解析:anm表示一個分子的質量(單位為 g),anmx 為 v l 氣體的質量,則avnmx表示 1 l 氣體的質量(單位為 g)。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7 小題,共 55 分) 16.(8 分)為了測定某種烷烴(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樣品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設計了下面的試驗: 取一個配有合適膠塞的干凈、干燥的錐形瓶,精確稱其質量為 m 1 ; 往錐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該烴的樣品,塞好膠塞,精確稱量,重復操作,直
16、到前后兩次稱量結果基本相同,得到質量為 m 2 ; 往錐形瓶中加滿水,塞好膠塞,精確稱量,得到質量為 m 3 。已知: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29.0,完成下列問題: 可供選用的裝置 (1)詳細說明本試驗的原理_。 (2)步驟為什么要重復操作直到前后兩次稱量的結果基本相同?_。 (3)詳細說明本試驗中如何做到每次測量都在相同體積下進行_。 (4)本試驗中收集氣體樣品的操作,可選用的方法是(用圖中的標號填寫)_。 (5)寫出錐形瓶中樣品的質量 m 樣品 的計算式_(設空氣的質量為 m 空氣 ) (6)寫出由試驗測得該烷烴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_(計算式)。 答案:(1)依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
17、壓下,同體積的兩種不同氣體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2)保證瓶內(nèi)空氣完全排盡,樣品恒重 (3)在第一次稱量前,待錐形瓶塞緊膠塞后,在瓶口膠塞上做一標記,以后每次測量,膠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為準 (4)d (5)m 2 -m 1 +m 空氣 (6)29.0空氣樣品mm或 29.0空氣空氣mm m m + -1 2 解析:測定烷烴樣品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用的是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即2121mmmm= ;在測量過程中采納了測平均數(shù)據(jù)法(重復操作、兩次測量結果基本相同)可保證明驗時瓶內(nèi)空氣完全排盡,使結果精確;為使每次測量都在相同的體積下進行,便須對錐形瓶中所容納物質的體積進行標記;由于空氣
18、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29.0,而樣品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大于 29.0,故要采納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留意不能用排水法,否則將在樣品中混入水蒸氣而影響測定結果);由試驗操作可知,m 1 為錐形瓶與空氣的總質量,m 2 為錐形瓶與烷烴樣品的總質量,則 m 樣品 =m 2 -m 1 +m 空氣 。 17.(10 分)在常溫下,按右下圖裝配好裝置,待內(nèi)外空氣壓強不變時,水銀柱液面在 a 處,取下橡皮塞,在玻璃燃燒匙中加入二硫化碳,用酒精燈點燃,并快速移入錐形瓶中,再塞緊橡皮塞,二硫化碳寧靜地燃燒,水銀柱推向左管,簡要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二硫化碳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 (2)說明水銀柱推向左管的緣由
19、_。 (3)火焰熄滅后,靜置一段時間恢復到原溫度,水銀柱的位置應當是_。 a.仍在 a 處 b.高于 a 處 c.低于 a 處 作出選擇后,簡要說明理由_。 (4)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驗證 cs 2 燃燒的產(chǎn)物。所需藥品請在下列物質中選擇:品紅溶液、飽和 na 2 co 3 溶液、飽和 nahco 3 溶液、kmno 4 酸性溶液、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 a、b、c、d 中所盛放的藥品是: a._,b._,c._,d._。 確認混合氣體中含 so 2 的現(xiàn)象是_,確認混合氣體中含 co 2 的現(xiàn)象是_。 答案:(1)cs 2 +3o 2 點燃 co 2 +2so 2 (2)cs 2 燃燒是放
20、熱反應,溫度上升,氣體體積增大 (3)a cs 2 燃燒是一個氣體體積在反應前后不變的反應,所以恢復到室溫時,水銀又回到 a 處 (4)品紅溶液 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品紅溶液 澄清石灰水 a 中品紅溶液褪色 c 中的品紅溶液不褪色,d 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他正確答案也可) 18.(9 分)有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的 a、b、c 三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次外層均為 8 個電子,其中 c 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層數(shù)。a、b、c 三種元素的元素符號依次為_。 取 a、b、c 三種元素的單質各 m g,在室溫下分別與 v l 4 moll -1 的鹽酸充分反應。試推斷下列三種狀況下 v 值的取
21、值范圍(用含 m 的表達式表示)。 (1)當 a、b、c 三種單質放出的 h 2 一樣多時,_。 (2)當 c 單質與鹽酸反應放出的 h 2 最多時,_。 (3)當 a 單質與鹽酸反應放出的 h 2 最多時,_ 。 (4)當 b、c 兩種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 h 2 幾乎一樣多時,_。 答案:na、mg、al (1)v=m/92 (2)vm/48 (3)0vm/92 (4)0vm/48 解析:解答本題,元素的推斷是關鍵,解題的方法可用分段爭論法。依據(jù)題意不難推出 c 為 al,a 為 na,b 為 mg。依據(jù) na、mg、al 與鹽酸的反應,以鹽酸的體積 v 為變量,在數(shù)軸上找出剛好完全反
22、應的特別點(即金屬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然后分段爭論。 點評:m g 鈉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為 v=m/92;m g 鎂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為 v=m/48;m g 鋁與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所用鹽酸的體積為 v=m/36。 分析此數(shù)軸我們可以發(fā)覺:在 vm/92 時,三種金屬與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在 vm/48 時,b、c 與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但只要 vm/48,則 c(鋁)與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最多。 使用此數(shù)軸時,還應留意:鈉與鹽酸溶液反應,不管 hcl 的物質的量為多少,最終都全部發(fā)生置換反應(鹽酸與鈉反應完后,溶液中的水連續(xù)與
23、剩余的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即鈉不存在剩余的狀況。 (1)要使 a、b、c 三種單質放出的 h 2 一樣多,只能是 v=m/92。 (2)要使 c 單質與鹽酸反應放出的 h 2 最多,只能是 vm/48。 (3)要使 a 單質與鹽酸反應放出的 h 2 最多,只能是 0vm/92。 (4)要使 b、c 兩種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 h 2 幾乎一樣多,只能是 0vm/48。 19.(7 分)認真給 cuso 4 5h 2 o 晶體加熱過程中依次發(fā)生的如下反應: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cuso 4 高溫 cuo+so 3 4cuo 2cu 2 o+o 2 ,2
24、so 3 2so 2 +o 2 今取 25.0 g cuso 4 5h 2 o 晶體加熱,使之勻稱、緩慢升溫至 1000 ,并恒溫 1 h。請完成下列問題: (1)最終所得固體的顏色為_,質量為_ g。 (2)不考慮試驗帶來的誤差,在反應條件下,反應后的除去水后的氣態(tài)產(chǎn)物的物質的量可能為_(填寫下列選項)。 a.0 b.0.1 mol c.大于 0.1 mol (3)(2)問中除上述三個選項外,你認為更精確的范圍應當是什么?并予以說明。 (4)假如某同學做此試驗時,最終固體質量為 7.6 g,試通過計算推斷該固體物質的組成,其物質的量各是多少? 答案:(1)紅(或磚紅)色 7.2 (2)c (
25、3)cuo 分解生成 0.025 mol o 2 ,so 3 分解是可逆反應,故 so 3 分解反應混合物大于 0.1 mol,小于 0.15 mol,所以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大于 0.125 mol,小于 0.175 mol (4)剩余固體 7.6 g,介于 7.28.0 g 之間,故為 cuo 和 cu 2 o 混合物。 n(cu)=n(cuso 4 5h 2 o)=0.1 mol = + = +- -g mol g o cu n mol g cuo nmol o cu n cuo n6 . 7 144 ) ( 80 ) (1 . 0 ) ( 2 ) (1212 n(cuo)=0.05 mol
26、 n(cu 2 o)=0.025 mol : 解析:由題給信息知,反應最終固體產(chǎn)物是紅色的 cu 2 o,并由 cu 元素守恒得 m(cu 2 o)= 21n(cuso 4 5h 2 o)m(cu 2 o)=210.1 mol144 gmol -1 =7.2 g。若不考慮誤差,0.1 mol cuso 4 分解產(chǎn)生 so 3 和 cuo 各 0.1 mol,cuo 又分解生成 0.025 mol o 2 ,由于 so 3 分解是可逆反應,反應混合物大于 0.1 mol,小于 0.15 mol,所以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大于 0.125 mol,小于 0.175 mol。由于 0.1 mol cuso
27、 4 5h 2 o 高溫分解可得 0.1 mol cuo,即質量為 8.0 g,cuo 連續(xù)分解最終可得 7.2 g cu 2 o。假如最終固體質量為 7.6 g,介于 7.2 g8.0 g之間,說明是 cuo 和 cu 2 o 的混合物,可依據(jù) cu 元素守恒列方程組求解其物質的量。 20.(6 分)已知甲、乙、丙為常見單質,a、b、c、d、x、y、z 為常見化合物,y 的相對分子質量比 z 小16,乙與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b 的相對分子質量比 d 的小 2,b 與 x 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各物質轉化關系如右圖(各反應條件已略去)。 (1)丙和 b 的化學式分別為_和_。 (2)y 轉化為
28、 z 的化學方程式為_。 (3)b 與 d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答案:(1)o 2 na 2 o 2 (2)2na 2 so 3 +o 2 =2na 2 so 4 (3)2so 3 +2na 2 o 2 =2na 2 so 4 +o 2 解析:甲、乙、丙為常見單質,且乙與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y 的相對分子質量比 z 小 16,即 z 比 y多一個氧原子。依據(jù)題中甲 +丙 a+丙 b和乙 +丙 c +丙 d兩條線,應能推斷出是連續(xù)氧化過程(此為該題突破點),則初步推斷丙為 o 2 ,乙為 s,c 為 so 2 ,d 為 so 3 ,a、b 均為氧化物。 又依據(jù) c+a y,即 so 2 +
29、a y,則 a 應為堿性氧化物,可知甲為常見金屬鈉,a 為 na 2 o,b為 na 2 o 2 ,則 x 為 na 2 s,y 為 na 2 so 3 ,z 為 na 2 so 4 。 點評:無機推斷題是高考常見題型之一,找準突破口是解無機推斷題的關鍵,本題的突破口就是一特別數(shù)據(jù)y 的相對分子質量比 z 小 16。 21.(7 分)取等物質的量濃度的 naoh 溶液兩份,每份 50 ml。向其中分別通入肯定量的 co 2 氣體,隨后各取溶液 10 ml,并分別加水稀釋到 100 ml。分別向稀釋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1 的鹽酸,產(chǎn)生的co 2 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與所加入的鹽酸的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中的()和()所示。完成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藥咨詢采購合同范本
- 倉儲貨架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醫(yī)療
- 會計臨聘用合同范本
- 展廳工程合同范本
- 出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義賣贊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勞務用工勞務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養(yǎng)老房合同范例
-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基礎(第二版) 課件 模塊1、2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概述、基礎數(shù)據(jù)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機編鋼絲網(wǎng)及組合體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委托辦理報廢汽車協(xié)議書
- 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 義烏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條(2022版本)
- 蘇教版(SJ)《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補充習題
- 體育足球籃球排球體操教案
- 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觀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